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精选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精选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精选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精选测试题

(優質精選題)八年級上學期《一次函數》單元測試

一.精心選一選(本大題共8道小題,每題4分,共32分)

1、下列函數中,引數x の取值範圍是x ≥2の是( )

A .y=2x -

B .y=2

x - C .y=24x - D .y=2x +·2x -

2、下列函數中,y 是x の正比例函數の是: ( )

A 、y=2x-1

B 、y=3

x C 、y=2x 2 D 、y=-2x+1 3、已知一次函數の圖象與直線y= -x+1平行,且過點(8,2),那麼此一次函數

の解析式為: ( )

A 、y=2x-14

B 、y=-x-6

C 、y=-x+10

D 、y=4x

4、點A (1x ,1y )和點B (2x ,2y )在同一直線y kx b =+上,且0k <.若12x x >,

則1y ,2y の關係是: ( )

A 、12y y >

B 、12y y <

C 、12y y =

D 、無法確定.

5、若函數y=kx +b の圖象如圖所示,那麼當y>0時,x の取值範圍是:( )

A 、 x>1

B 、 x>2

C 、 x<1

D 、 x<2

6、一次函數y=kx+b 滿足kb>0且y隨xの增大而減小,則此函數の圖

象不經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一次函數y=ax+b ,若a+b=1,則它の圖象必經過點( )

A 、(-1,-1)

B 、(-1, 1)

C 、(1, -1)

D 、(1, 1)

8、三峽工程在2003年6月1日至2003年6月10日下閘蓄水期間,水庫水位由

106米升至135米,高峽平湖初現人間,假設水庫水位勻速上升,那麼下列圖

象中,能正確反映這10天水位h (米)隨時間t (天)變化の是:

第5题

( )

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題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9、在函數2

1-=x y 中,引數x の取值範圍是 。 10、請你寫出一個圖象經過點(0,2),且y 隨x の增大而減小の一次函數解析式 。

11、已知直線y=x-3與y=2x+2の交點為(-5,-8),則方程組30220

x y x y --=??-+=?の

解是

_____ ___。

12、如右圖:一次函數y kx b =+の圖象經過A 、B 兩點,則

△AOC の面積為___________。

13、某商店出售貨物時,要在進價の基礎上增加一定の利

潤,下表體現了其數量x (個)與售價y (元)の對應關係,根據表中提供の資訊可知y 與x 之間の關係式是____________ ___。

數量x (個)

1 2 3 4 5

售價y (元)

8+0.2 16+0.4 24+0.6 32+0.8 40+1.0

三、解答題(本大題5小題,每小題7分,共35分)

14、已知y+2與x-1成正比例,且x=3時y=4。

(1) 求y 與x 之間の函數關係式;

(2) 當y=1時,求x の值。

15、右圖是某汽車行駛の路程S(km)與時間t(分鐘) の函數關係圖。 觀察圖中所提供の資訊,解答下列問題:

(1)汽車在前9分鐘內の平均速度是 ;

(2)汽車在中途停了多長時間? ;

(3)當16≤t ≤30時,求S 與t の函數關係式。

0 9 16 30 t /分钟

S /km

40 12

16、已知,函數()1321y k x k =-+-,試回答:

(1)k 為何值時,圖象交x 軸於點(34

,0)? (2)k 為何值時,y 隨x 增大而增大?

17、蠟燭點燃後縮短長度y (cm )與燃燒時間x (分鐘)之間の關係為()0y kx k =≠,

已知長為21cm の蠟燭燃燒6分鐘後,蠟燭縮短了3.6cm ,求:

(1)y 與x 之間の函數解析式;

(2)此蠟燭幾分鐘燃燒完。

18、如圖,直線y=2x+3與x 軸交於點A ,與y 軸交於點B .

(1)求A 、B 兩點の座標;

(2)過B 點作直線BP 與x 軸交於點P ,且使OP=2OA ,求△ABP の面積.

19、如圖,已知A(-4,1/2),B(-1,2)是一次函數y=k x+b與反比例函數y=m/x(m≠0,x<0)圖象の兩個交點,A C⊥x軸於C,B D⊥y軸於D.(1)根據圖象直接回答:在第二象限內,當x取何值時,一次函數大於反比例函數の值?

(2)求一次函數解析式及mの值;

(3)P是線段A B上の一點,連接P C,P D,若三角形P C A和三角形P D B面積相等,求點P座標.

20、已知一次函數y=-x+8和反比例函數y=k/x圖像在第一象限內有兩個不同の公共點A,B。

(1)求k取值範圍

(2)若三角形AOB面積為2,求k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函数》教学设计

《函数》 《函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一节的内容。教材中的函数是从具体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中抽象出来的,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存在的大量的变量之间关系, 进而抽象出函数的概念。与原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感性材料,让学生分析了大量的问题,感受到在实际问题中存在两个变量,而且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它们的表示方式是多样地,如可以通过列表的方法表示,可以通过画图像的方法表示,还可以通过列解析式的方法表示,但都有着共性:其中一个变量依赖于另一个变量。 本节内容是在七年级知识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对变量间的关系的考察,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函数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感受事物是相互联系和规律的变化。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成函数; 2.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的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4.通过函数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5.在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乐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 对学生来讲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具:教材,课件,电脑。 学具:教材,笔,练习本。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内容: 展示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图片,如心电图片,天气随时间的变化图片,抛掷铅球球形成的轨迹,k 线图等,提请学生思考问题。 意图: 承接上一学期变量关系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变量之间关系的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感受研究函数的必要性。 效果: 生活实例,激发了学生的研究热情,起到很好的导入效果。 第二环节:展现背景,提供概念抽象的素材 内容: 问题1.你去过游乐园吗?你坐过摩天轮吗?你能描述一下坐摩天轮的感觉吗? 当人坐在摩天轮上时,人的高度随时间在变化,那么变化有规律吗? 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 与旋转时间t 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下图就反映了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 (米)之间的关系.你能从上图观察出,有几个变化的量吗?当t 分别取3,6,10时,相应的h 是多少?给定一个t 值,你都能找到相应的h 值吗? 问题2.瓶子或罐头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下图这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已知一次函数k x k y )1(-=+3,则k = . 2.已知直线经过原点和P (-3,2),那么它的解析式为______. 3.函数2+-=x y 中,y 的值随x 值的减小而 ,且函数图像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分别是 . 4.已知一次函数1)2(++=x m y ,函数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5.已知函数y =3x -6,当x =0时,y =______;当y =0时,x =______. 6.已知直线6+=x y 与x 轴,y 轴围成一个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面积为 . 7.已知自变量为x 的函数y=mx+2-m 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 __. 8.若函数y =2x +1中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1≤y≤3.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8.已知一次函数y=-x+a 与y=x+b 的图象相交于点(m ,8),则a+b=_________. 9.已知直线y=x-3与y=2x+2的交点为(-5,-8),则方程组30220 x y x y --=?? -+=?的解是________. 10.若正比例函数y =(1-2m)x 的图像经过点11(,)A x y 和点22(,)B x y ,当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1、在函数2 1 += x y 的表达式中,自变量x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2、若点(1,3)在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上,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13、直线y=2x+1与x 轴的交点是______,与y 轴的交点是______. 14、直线y=-3x+2经过第 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__. 15、若函数b ax y +=图象如图所示, 则不等式0≥+b ax 解集为__________。 16、如果直线y=-2x+k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9,则k 的值为_______。 二 1、下列各图给出了y 是x 的函数是( ) x y o A x y o B x y o D x y o C 1 2 1 0 2 y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一次函数 一.常量、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二、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 (1)列表法(2)图像法(3)解析式法 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 (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 =0 时,y=kx+b 即为 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图象: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0))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 (2)性质:当k>0时,直线y= 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 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 x的增大y反而减小。 九、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为0. 2.求ax+b=0(a, b是常数,a≠0)的解,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大于0.4.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在x 轴上方的部分(射线)所对应的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十、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次函数 概念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x的一次函数.当b=0时,一次函数y=kx(k≠0)也叫正比例函数. 图像一条直线 性质k>0时,y随x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k<0时,y随x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次函数知识点及第一课时(一) 贾雁麟2014年2月日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题:在匀速运动公式中, 表示速度, 表示时间, 表示在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 .2、函数: 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例题: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x (4)y=2-1-3x (5)y=x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C )(A)4个(B)3个(C)2个(D)1个 3、定义域: 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5、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6、函数解析式: 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解析式。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8、函数的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②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③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9、正比例函数及性质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y=kx (k不为零) ①k不为零②x指数为1 ③b取零当k>0时,直线y=kx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函数的概念教案沪教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常量和变量, 明确函数的概 念,掌握求 借函数定义 域和函数值 域 重 难 考点分析:函数的概念这一小节内容是第十八章的基础内容, 函数、反比例函数做铺垫。在以后不管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中考经常 以选择题、 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求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 所以,学生要认真对待本节 课。 教学内容 函数的概念 知识回顾 平面直角坐标系: 1、 在图中描出下列各点: E (3,2 ), F (- 1, - 3), G (0,1 ), H (- 2,0 ) 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①不同位置点的特征: x 轴上的点 __________ 标为零; y 轴上的点 __________ 标为零; 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为 _______ ,纵坐标为 _______ ; ②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的__相同, 相反;关于原点对称的两 个点的横坐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纵坐标 1、授课内容 探究过程: 问题1:某粮店在某一段时间内出售同一种大米,请思考:在整个的售米过程中 出现了哪些量?其中哪些量是变化的?这其中有没有不变的量? 知识点1:常量与变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在某一变化过 程中,始终 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点拨:变量和常量最大的区别在于表示量的数值变还是不变,此外, 还要注意, 区分变量和常量,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如在火车行驶的问 题上,火车在启动阶段,点:函数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点:函数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为以后学习正比例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函数》

《函数》教学设计 第1课时《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2.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要研究一些数量关系,先看下面的问题.如图是某地一天内的气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t(时)的变化,相应地气温T(℃)也随之变化.那么在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数量关系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变量与常量 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关系式中的常量与变量: (1)分针旋转一周内,旋转的角度n(度)与旋转所需要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式n=6t; (2)一辆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向前匀速直线行驶时,汽车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时)之间的关系式s=40t. 解析:根据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即可答题. 解:(1)常量:6,变量:n,t; (2)常量:40,变量:s,t. 方法总结:确定在该过程中哪些量是变化的,而哪些量又是不变的,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之为常量. 探究点二:函数的相关概念 【类型一】识别函数 下列关系式中,哪些y是x的函数,哪些不是? (1)y=x;(2)y=x2+z;(3)y2=x;(4)y=±x. 解析:要判断一个关系式是不是函数,首先看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只有两个变量,其次看每一个x的值是否对应唯一确定的y值. 解:(1)此关系式只有两个变量,且每一个x值对应唯一的一个y值,故y是x的函数; (2)此关系式中有三个变量,因此y不是x的函数; (3)此关系式中虽然只有两个变量,但对于每一个确定的x值(x>0)对应的都有2个y 值,如当x=4时,y=±2,故y不是x的函数; (4)对于每个确定的x值(x>0)对应的都有2个y值,如当x=9时,y=±3,故y不是

八年级下学期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次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 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 A .y=2x - B .y= 1 2 x - C .y=24x - D .y=2x +·2x - 2.下面哪个点在函数y= 1 2 x+1的图象上( ) A .(2,1) B .(-2,1) C .(2,0) D .(-2,0) 3.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2x-1 B .y= 3 x C .y=2x 2 D .y=-2x+1 4.一次函数y=-5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 A .一、二、三 B .二、三、四 C .一、二、四 D .一、三、四 5.若函数y=(2m+1)x 2+(1-2m )x (m 为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为( ) A .m> 12 B .m=12 C .m<12 D .m=-12 6.若一次函数y=(3-k )x-k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3 B .0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6.1.1 函数 教案

课题 6.1函数(1) 教学目标通过简单的实例,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 了解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说出一些函数的实例。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教学 重难 点 理解函数的概念,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教学流程个性化 预习导航小明、小丽、小亮和小华坐在匀速行使的列车上,他们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一边谈论着车速、路程和时间,谈论着数量的变化和位置的变化。想一想: (1)列车在行使,位置在改变,因此与位置有关的哪些量在改变?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变化的量? (2)除了那些变化的数量外,在这个问题中还有哪些不变的量吗? 在上面的过程中,如这些量始终保持同一数值;而这些量在不断地变化。 像这样,在某一变化过程中, 叫做常量, 叫做变量。 如圆的周长公式C=2πr,是常量,是变量。 合作探究一、概念探究: 1、感受变与不变: 工作人员将水库的水位变化与水库蓄水量变化情况列成下表: 水位/m 106 120 133 135 … 蓄水/m3 2.30×1077.09×107 1.18×107 1.23×107… 同学们可以发现水库蓄水量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当水位稳定不变时,蓄水量也稳定不变。 向平静的湖面投一石子,便会形成以落水点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圆的随着圆半径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圆半径的确定而确定。 同学们可以在上述的例子中发现,每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2、形成概念:如果在某一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 ,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量,y是量。 如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t小时之间的关系式为,是的函数,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八年级一次函数图像练习题

1.函数4 43 y x = +的图像l 1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直线l 2与x 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l 2⊥l 1, 垂足为E ,如图,已知AC=4. (1)求A 点的坐标。 (2)求OD 的长; (3)求直线l 2的解析式。 2.(2009年台州市)如图,直线1l :1y x =+与直线2l : y mx n =+相交于点), 1(b P . (1)求b 的值; (2)不解关于y x ,的方程组1y x y mx n =+?? =+?, , 请你直接写出它的解; (3)直线3l :y nx m =+是否也经过点P ?请说明理由. (4)直线1l 与x 轴交与点A, 2l 与x 轴交于点B (t ,0),当t (>0)为何值时S △PAB =3; 并求此时m,n 的值。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3分别于x 轴, y 轴交于A,B 两点,且OA=4,点C 是x 轴上一点,如果把△AOB 沿着直线BC 折叠,那么点A 恰好落在y 轴负半轴上的点D 处。 (1)求直线AB 的表达式; (2)点D 的坐标; (3)求线段CD 的长; (4)求ta n ∠ABC 的值。 7.如图,直线l 1的解析式 y=-3x+3,且l 1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B 两点,将直线l 1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直线l 2, 直线l 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D,C 两点,两直线相交于E 点。 (1)A 点的坐标为( );B 点的坐标为( ); (2)求直线l 2的解析式 (3)求E 点的坐标; (4)求四边形OAEC 的面积。 x x

八年级上册数学函数概念练习题

课时1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 【课前热身】 1.函数3-=x y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2.若点P(2,k-1)在第一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3.点A(-2,1)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 4. 如图,葡萄熟了,从葡萄架上落下来,下面图象可以大致反映葡萄下落过程中的速度v 随时间变化情况是( )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顶点 A 、 B 、D 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 C 点 的坐标是( ) A .(3,7) B.(5,3) C.(7,3) D.(8,2) 【考点链接】 1. 坐标平面内的点与______________一一对应. 2. 根据点所在位置填表(图) 点的位置 横坐标符号 纵坐标符号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3. x 轴上的点______坐标为0, y 轴上的点______坐标为0.

4. P(x,y)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_________,关于y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_______,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为___________. 5. 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x y =有意义,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x y 1=有意义,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典例精析】 例1 ⑴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A (-?2,1),B (-3,-1), C (1,-1).若四边形ABC D 为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 的坐标是_______. (2)将点A (3,1)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到点B ,则点B?的坐标是_____. 例2 ⑴ 一天,亮亮发烧了,早晨他烧得厉害,吃过药后感觉好多了, 中午时亮亮的体 温基本正常,但是下午他的体温又开始上升,直到半夜亮亮才感觉身上不那么烫 了. 图中能基本上反映出亮亮这一天(0时~24时)体温的变化情况的是( ) ⑵ 汽车由长沙驶往相距400km 的广州. 如果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00km/h,那么汽车距广州的路程s(km)与行驶时间t(h)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 ) 例3 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 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 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 售出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线(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 (2) 降价前他每千克土豆出售的价格是多少? (3) 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 是26元,问他一共 带了多少千克土豆. 【中考演练】

八年级上册函数练习题

数学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练习题 一、试试你的身手(每小题3分,共24分) 1.正比例函数中,y值随x的增大而. 2.已知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则k=. 3.若y+3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5,则x=5时,y= . 4.直线y=7x+5,过点(,0),(0,). 5.已知直线y=ax-2经过点(-3,-8)和两点,那么a= ,b= . 6.写出经过点(1,2)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7.在同一坐标系内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8.下表中,y是x 二、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 A.B.C.D. 2.下列说法中的两个变量成正比例的是() A.少年儿童的身高与年龄 B.圆柱体的体积与它的高 C.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它的长与宽 D.圆的周长C与它的半径r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B.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 C.函数y=|x|+3不是一次函数 D.在y=kx+b(k、b都是不为零的常数)中, y-b与x成正比例 4.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5.函数y=kx-2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它的图象可以是() 6.如图1,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两点,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A.B.C.D. 7.若函数y=kx+b(k、b都是不为零的常数)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当y>0时,x的取值范围为() A.x>1 B.x>2 C.x<1 D.x<2 8.已知一次函数y=kx-k,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象经过() 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D.第一、三、四象限 三、挑战你的技能(共30分) 1.(10分)某函数具有下列两条性质: (1) 它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2) 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 请你写出一个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函数解析式.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的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讲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选择题 1.已知一次函数y kx k =-,若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图象经过: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2.某市的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3千米以内的收费6元;3千米到10千米部分每千米加收 1.3元;10千米以上的部分每千米加收1.9元。那么出租车收费y (元)与行驶的路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为 3.阻值为1R 和2R 的两个电阻,其两端电压U 关于电流强度I 的函数图象如图, 则阻值 (A )1R >2R (B )1R <2R (C )1R =2R (D )以上均有可能 4.若函数b kx y +=(b k ,为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当0>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B 、2>x C 、1

A. (0,0) B. 11 (,) 22 - C. 22 (,) 22 - D. 11 (,) 22 - 9.如图,把直线l沿x轴正方向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l′,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 A.y=2x+4 B.y=-2x+2 C.y=2x-4 D.y=-2x-2 10.直线y=kx+1一定经过点( ) A.(1,0) B.(1,k) C.(0,k) D.(0,1) 11.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AC上,若∠ADE=∠C, 且AB=5,AC=4,AD=x,AE=y,则y与x的关系式是( ) A.y=5x B.y=4 5 x C.y=5 4 x D.y=9 20 x 12.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为 A.y= 1 2 x B.y= 4 x C.y=5x-3 D.y=6x2-2x-1 13如图,△ABC和△DEF是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DEF=90°,点 B、C、E、F在同一直线上.现从点C、E重合的位置出发,让△ABC在直线EF上向右作 匀速运动,而△DEF的位置不动.设两个三角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y,运动的距离为x.下面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大致是() 三、填空题 1.若正比例函数y=mx (m≠0)和反比例函数y= n x (n≠0)的图象都经过点(2,3),则m=______,n=_________ . 2.如果函数()1 f x x =+,那么()1 f= 3.点A(2,4)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4.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则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写出一个即可). y x E D C B A A B C D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8分) 1. 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 与y 之间的函数是: ( ) 2. 函数 y = 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x ≤ 6 B. 6x ≥ C. x ≤-6 D. x ≥-6 3.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2x-1 B .y=3 x C .y=2x 2 D .y=-2x+1 4.当k >0时,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5.下面哪个点在函数y= 12 x+1的图象上( ) A .(2,1) B .(-2,1) C .(2,0) D .(-2,0) 6.一次函数2y x =+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y (升)与行驶时间t (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应为下图中的( ) 8小明从家中出发,到离家1.2千米的早餐店吃早餐,用了一刻钟吃完早餐后,按原路返回到离家1千米的学校上课,在下列图象中,能反映这一过程的大致图象是( ) A . B . C . D . 9.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1平行,且过点(8,2),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D

A .y=-x-2 B .y=-x-6 C .y=-x+10 D .y=-x-1 二、填空题(12分) 10.函数1 -=x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1.直线2y x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与x 轴交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12.若点(1,3)在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上,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直线y=x-3与y=2x+2的交点为(-5,-8),则方程组30220x y x y --=??-+=? 的解是________. 14.如右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则△AO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 15.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2,0),则下列说法: ①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②b >0;③关于x 的方程0kx b +=的解为2x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把你认为说法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三、解答题(20分) 16.假定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 与时间T 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示,如图,请结合图形和数据回答问题: (1)这是一次 米赛跑; (2)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 ; (3)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为 ; (4)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 米。 17.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M (0,2),(1,3)两点. (l) 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 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为A (a ,0),求a 的值. x

八年级上册数学函数教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变量、常量. 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教学重点 1.认识变量、常量. 2.用式子表示变量间关系. 教学难点:用含有一个变量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变量.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 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Ⅱ.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思考上面的几个问题,可以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回答. 从题意中可以知道汽车是匀速行驶,那么它1小时行驶60千米,2小时行驶2×60千米,即120千米,3小时行驶3×60千米,即 180千米,4小时行驶4×60?千米,即240千米,5小时行驶5×60 千米,即300千米……因此行驶里程s千米与时间t小时之间有关系:s=60t.其中里程s与时间t是变化的量,速度60?千米/小时是不变 的量. 这种问题反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里程随行驶时间的变化过程.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好多类似的问题,都是反映不同事物的变化 过程,其中有些量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其中有些量的是按照

某种规律变化的,如上例中的时间t、?里程s,有些量的数值是始 终不变的,如上例中的速度60千米/小时. [活动] 1.每张电影票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 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2.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有重物质量m的式子表示 受力后的弹簧长度? 结论: 1.早场电影票房收入:150×10=1500(元);日场电影票房收入:205×10=2050(元)晚场电影票房收入:310×10=3100(元);关系式: y=10x 2.挂1kg重物时弹簧长度:1×0.5+10=10.5(cm) 挂2kg重物时弹簧长度:2×0.5+10=11(cm);挂3kg重物时弹簧 长度:3×0.5+10=11.5(cm) 关系式:L=0.5m+10 通过上述活动,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寻求事物变化过程的规律,首先需确定在这个过程中哪些量是变化的,而哪些量又是不变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那么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之为常量(constant).如上述两个过程中, 售出票数x、票房收入y;重物质量m,?弹簧长度L都是变量.而票 价10元,弹簧原长10cm……都是常量. Ⅲ.随堂练习 1.购买一些铅笔,单价0.2元/支,总价y元随铅笔支数x变化,?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并写出关系式.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测试题经典(提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 数测试题经典(提高) 【含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18913632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一次函数测试题 1.直线y=2-3x经过第_____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_. 2.直线y=2x+1,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是______,与y轴的交点是______. 3、直线y=kx+b经过一、二、四象限,则k、b应满足( ) A、k>0, b<0; B、k>0,b>0; C、k<0, b<0; D、k<0, b>0. 4、把直线y=-3x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直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A、y=-3x+5 B、y=3x+5 C、y=3x-5 D、y=-3X-5 5.关于函数y= -x-2的图像,有如下说法: ①.图像过点(0,-2) ②图像与x轴的交点是(-2,0)③由图象可知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④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⑤图像是与y= -x+2平行的直线,其中正确说法有() A.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6、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b的符号是( ) A. k>0,b>0 B . k>0,b<0 C . k<0,b>0 D. k<0,b<0 7、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A(―2,―3)、B(1,3)两点。 (2)试判断点P(-1,1)是否在这个一次函数图象上? 8、已知2y-3与3x+1成正比例,且x=2时,y=5,(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它是什 么函数;(2)若点(a ,2)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a . 2

八年级数学上册 5.2《函数》教案 浙教版

《函数》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成函数. 2、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的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4、通过函数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变量与常量. 教学难点 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图片,如心电图片,天气随时间的变化图片,提请学生思考问题.承接上一学期变量关系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变量之间关系的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感受研究函数的必要性.生活中的实例,更能激发了学生的研究热情,起到很好的导入效果. 二、探究新知 问题1.你去过游乐园吗?你坐过摩天轮吗?你能描述一下坐摩天轮的感觉吗? 当人坐在摩天轮上时,人的高度随时间在变化,那么变化有规律吗? 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与旋转时间t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右图就反映了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你能从上图观察出,有几个变化的量吗?当t分别取3,6,10时,相应的h是多少?给定一个t值,你都能找到相应的h值吗? 问题2.瓶子或罐头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下图这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何变化的? 填写下表:

问题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假若温度降低到-273℃,则气体的压强为零.因此,物理学把-273℃作为热力学温度的零度.热力学温度T(K)与摄氏温度t(℃)之间有如下数量关系:T=t+273,T≥0. (1)当t分别等于-43,-27,0,18时,相应的热力学温度T是多少? (2)给定一个大于-273℃的t值,你能求出相应的T值吗? 通过图片展示和三个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确存在大量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初步了解三种方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各自特点. 想一想:上述问题中,自变量能取哪些值? 三、拓展练习 书p145课内练习.(题目略) 四、课堂小结 1、初步掌握了函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的关系. 2、在一个函数关系式中,能否识别自变量与因变量,并能由给定的自变量的值,相应的求出函数的值. 3、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练习题(附答案)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练习题(附答案)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练习题(附答案)选择题 1.已知一次函数,若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图象经过: (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D)第一,三,四象限 2.某市的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3千米以内的收费6元;3千米到10千米部分每千米加收1.3元;10千米以上的部分每千米加收1.9元。那么出租车收费y(元)与行驶的路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为 3.阻值为和的两个电阻,其两端电压关于电流强度的函数图象如图, 则阻值 (A) > (B) < (C) = (D)以上均有可能 4.若函数( 为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A、B、C、D、 5.下列函数中,一次函数是().

(A) (B) (C) (D) 6.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在(). (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三、四象限 (C)第一、二、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 7.将直线y=2x向上平移两个单位,所得的直线是 A.y=2x+2 B.y=2x-2 C.y=2(x-2) D.y=2(x+2) 8.如图,已知点A的坐标为(1,0),点B在直线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 A.(0,0) B. C. D. 9.如图,把直线l沿x轴正方向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l′,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 A.y=2x+4 B.y=-2x+2 C.y=2x-4 D.y=-2x-2 10.直线y=kx+1一定经过点() A.(1,0) B.(1,k) C.(0,k) D.(0,1) 11.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AC上,若∠ADE=∠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旺苍县九龙乡中心小学校余德军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图象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接受一次函数图象是直线这一事实,在实践中体会“两点法”的简便,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生动形象的变化来发现两个一次函数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本节课为探索一次函数性质作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初次接触函数知识,理解掌握有一定难度,认知上有困惑,特别是数形结合是学生初次接触,教学上有很大的困难,班级学生差异大,将数转化为形是教学的关键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2)、结合图象,理解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索一次函数的特征,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难点:理解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导 入 新 课 二 自 主 探 究 三 小结 四 作业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你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函数是一次函数吗?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一次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那么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次函数的图象”。(板书) 师:你们知道一次函数是什么形状吗?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一做,看一看:(出示幻灯片) 你发现描出的点有什么特点? 分组用描点法作出下列一次函数的图象。 y=x y=x+2 y=x-2 师:那么一次函数y=kx+b(其中k、b为常数,k≠0),也可以称为直线y=kx+b(其中k、b 为常数,k≠0)。(板书) 师:观察你和你的同伴所画的图象在位置上有没有不同之处? 师:对于画一次函数y=kx+b(其中k)b为常数,k≠0)的图象——直线,你认为有没有更为简便的方法? 师:做一做,请你用“两点法”在刚才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其余二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