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风险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14.50 KB
- 文档页数:9
河南省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概述:近年来,河南省发生了多起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探讨这些火灾事故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本报告将对河南省火灾事故进行深入分析。
一、火源管理不规范1.1 缺乏有效预防措施一些单位和场所在火源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例如,在电器使用中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部分工厂未能及时更换老旧设备;某些企业忽视疏散路线规划等。
这导致了潜在的火灾隐患存在。
1.2 消防设备维护不力消防设备是预防和扑灭火灾的重要手段,但是一些单位对其维护不够重视。
常见问题包括:未按时检查消防设备工作状态;配备过少或者过时的消防设备;未提供足够数量并易于操作的灭火器等。
由于这些问题,即使发生小规模火情时,也很难得到及时的灭火处理。
二、消防安全宣传不足2.1 缺乏消防知识普及活动调查显示,大部分河南省火灾事故发生之前,单位和个人对于消防安全知识了解不深。
这与相关部门在消防安全宣传方面存在疏漏有关。
应加强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于如何预防火灾和正确自救逃生的认识水平。
2.2 弱化消防管理责任制度监管单位在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方面存在问题。
一些单位没有明确责任人员或者缺乏有效计划,并未进行相应指导和督促工作。
因此,在保障企业落实各项消防安全要求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建筑物设计与施工问题3.1 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一些火灾事故中,建筑物内部装饰材料让火势迅速蔓延扩大,给扑灭火势带来了巨大困难。
原因之一是建筑材料选择不当或者质量不合格。
这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在出售和使用新材料前,加强检验与监管。
3.2 建筑物消防设施缺乏在某些场所和单位,建筑物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忽视了相应的消防设施。
例如,没有合理设置灭火器、疏散通道存在障碍等。
这严重影响了火灾事故的扑灭速度和人员疏散效率。
四、应急救援措施不力4.1 缺乏演练记录和培训计划一些单位未定期组织进行火灾逃生演练,也没有详细纪录有关演练情况。
河南省化工园区(聚集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导则(试行)1 总则为指导、规范我省化工园区(聚集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工作,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规定了河南省化工园区(聚集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的一般原则、程序、方法、内容和基本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规划、在建或建成的化工园区(聚集区)的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工作。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
3.1 化工园区(集聚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化工企业及其相关联的或非相关联的企业组成的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
3.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存储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3 风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发生事件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3.4 风险评价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风险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特定的区域范围。
3.5 定量风险评价对某一设施或作业活动中发生事故频率和后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采用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描述风险程度,并与风险可接受标准比较的系统方法。
3.6 个人风险化工园区(聚集区)内部或周边某一固定位置的人员,由于发生事故而导致的死亡频率,单位为次/年。
3.7 社会风险能够引起大于等于N人以上死亡事故的累积频率(F),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每年)的死亡人数。
常用社会风险曲线(F-N曲线)表示。
3.8 安全容量一定的经济、技术、自然环境、人文等条件下,化工园区(聚集区)在一段时期内对园区内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周边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最高限度,也即对风险的最大承载能力。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暂行办法为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做实煤矿安全监察执法风险研判,并根据风险研判结果对矿井实行分类监察,全面提升监察执法精准度,提高执法效能,推进煤矿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有效防范煤矿事故,制定煤矿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标准和分类处置办法。
一、矿井安全风险研判分类标准(一)类别:矿井安全风险分为三类: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
(二)分类标准:依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
1.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定为高风险矿井:(1)矿井存在判定为红色工作面的。
(2)矿井开拓、准备煤量可采期不符合规定的。
(3)矿井存在重大隐患未按治理方案完成整改,且未提出延期申请的。
(4)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的,大型设备未经检测检验合格的。
(5)矿井通风系统、防排水系统、防冲监测系统不符合规定的。
(6)冲击地压矿井存在跳采或“孤岛”开采的。
(7)重大灾害应急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未经评审批准的。
2.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定为中风险矿井:(1)矿井存在判定为黄色工作面的。
(2)矿井回采煤量可采期不符合规定,或经核减产量后仍不符合规定的。
(3)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位的。
(4)冲击地压矿井采掘区域非卸压区开掘其它巷道的。
(5)冲击地压矿井生产区域开采深度超过500m的。
(6)冲击地压矿井生产区域上覆砾岩层厚度大于300m 的。
(7)未组织开展重大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
3.不存在上述情形的判定为低风险矿井。
二、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研判分类标准(一)类别:综合考虑采掘工作面安全风险研判结果,依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将采掘工作面分为红色(高风险)、黄色(中风险)、绿色(低风险)三类。
未标注“位于始突标高以上”的,均为“位于始突标高以下”。
未标注“上一研判期内”的,均为“本研判期内”。
(二)瓦斯防治风险研判标准1.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工作面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定为红色:压力的(次分层采掘工作面除外)。
○2穿层钻孔预抽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控制煤层巷道两帮轮廓线外距离小于15m的(倾斜、急倾斜煤层上帮控制轮廓线外小于20m,下帮小于10m的)。
河南火灾调查结果分析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增加,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建设工程的频繁进行。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
最近,河南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对此我们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以下分析报告。
一、火灾背景及原因1. 火灾背景: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工业、农业等领域都有重要地位。
2. 火灾原因: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次火灾起因可能是电气设备失效引起的。
二、火灾过程详细调查表明,该次火灾具体过程如下:1. 起火点确定:起火点位于某化工厂仓库内部。
2. 火势蔓延:由于仓库内存储的物品易燃且数量庞大,火势迅速蔓延至整个仓库。
3. 扩散与影响范围:由于现场救援不及时以及无隔离措施采取导致火势扩散,影响了周边厂区和居民区。
三、火灾损失及应对措施1. 火灾损失:据初步估计,该次火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巨大的物质财产损失。
2. 应对措施:a) 救援力量迅速投入: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提高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b) 安全生产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c)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告、电视等媒体渠道,普及火灾预防知识,增强公众安全意识。
四、火灾调查结果分析1. 事故责任划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此次火灾可能是由于化工厂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导致。
2. 安全隐患存在:调查还发现该厂存在多个安全隐患问题,如缺乏消防设施、地理位置不合理等。
3. 应急预案不完善:据调查结果分析,在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方面出现一定瑕疵。
五、推进火灾预防与应急管理1.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企业合规运营。
2. 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强化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所得到的信息显示,此次河南火灾起因是电气设备失效引起的。
瑞平公司张村矿关于
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存在主要风险的
管控及隐患整改情况
集团公司安监局:
按照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四季度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豫煤安〔2018〕265号)文件要求及集团相关工作要求,现将我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存在主要风险的管控情况及隐患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600m泄水巷开拓工作面回风串入-600m变电所、泵房,易造成变电所、泵房粉尘超标,有瓦斯,粉尘爆炸风险。
管控措施:加强施工期间局部通风、瓦斯,防尘管理;加强变电所内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杜绝失爆现象。
管控责任人:邵建平
整改情况:目前我矿已停止-600m泄水巷已停止施工,此条问题已不存在,已整改到位。
二、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日常监督考核不到位。
管控措施:加强日常监督考核。
管控责任人:侯子铅
整改情况:已要求矿安全质量监察科加强日常监督考核,已整改到位。
瑞平公司张村矿
2018年10月31日。
河南历年火灾案例分析报告总结概述:近年来,河南省发生了多起重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深入分析这些火灾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防范措施,本文将对河南省历年发生的火灾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与预防建议。
一、特大火灾案例分析1. 案例描述:2017年某商业综合体火灾。
该商业综合体位于一个繁华地段,规模较大,共有20层。
该火灾起因是一家店铺内私拉乱接电线导致短路引发火灾。
由于当时消防系统设施不完善,并且逃生通道被堵塞,造成了多人死亡和财产损失。
2. 分析原因:- 将电力安全管理放宽:在此次火灾中,私拉乱接电线是直接原因。
这说明在建筑物的用电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漏洞和违法行为。
相关部门需加强对用电系统和电工的检查与监管。
- 防火设施不完善:商业综合体在装修过程中,应切实加强对建筑物的防火隔离和消防系统的安装。
仅凭手提式灭火器无法满足扑救大规模火灾的需求。
- 逃生通道被堵塞:当时众多顾客惊慌失措,在突发事件下没有正确迅速地疏导人群,使得逃生通道被堵塞,增加了伤亡和损失。
3. 改善与预防建议:- 加强用电管理:相关部门应提高对商业建筑、住宅区域和工业企业等场所用电安全管理的要求,并加大制度落实力度。
- 完善消防设施:商业综合体需要完善消防设施的布置,必须按照国家标准配置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和紧急广播系统等先进设备。
- 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商场等公共场所要定期组织演练,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并严格执行。
二、城市居民楼火灾案例分析1. 案例描述:2019年某城市一幢住宅楼火灾。
这幢住宅楼位于市中心,为老旧建筑,年久失修。
该火灾起因是一户居民家的电线老化引发短路,导致整栋楼发生大规模火灾。
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2. 分析原因:- 建筑材料老化:由于住宅楼存在年久失修问题,电线老化、防火墙破损等情况无法及时得到修复与更新。
- 缺乏自动报警系统:在本次火灾中,缺乏自动报警系统导致当地消防部门无法及时收到警报并展开应急处置。
河南安全风险评估
河南省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包括地震、洪水、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和强度等评估,以确定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
2. 交通安全风险评估:评估河南省道路、铁路、水路等交通系统的安全风险,包括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事故严重程度、交通拥堵情况等,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工业安全风险评估:评估河南省主要工业企业、化工园区、矿山等场所的安全风险,包括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等可能发生的风险,以确保工业生产的安全运行。
4. 河道治理与防洪风险评估:评估河南省河道的水位、水流速度、河床变化等情况,以确定洪水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影响范围,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洪措施。
5.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评估河南省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队伍的情况,包括火灾风险较高的公共场所、居民区等地方的消防安全状况,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通过对上述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河南省的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为指导、规范我省化工园区(会萃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工作,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规定了河南省化工园区(会萃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的普通原则、程序、方法、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导则合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规划、在建或者建成的化工园区(会萃区)的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工作。
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导则。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化工企业及其相关联的或者非相关联的企业组成的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
长期地或者暂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存储危(wei)险化学品,且危(wei)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发生事件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wei)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风险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特定的区域范围。
对某一设施或者作业活动中发生事故频率和后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采用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描述风险程度,并与风险可接受标准比较的系统方法。
化工园区(会萃区)内部或者周边某一固定位置的人员,由于发生事故而导致的死亡频率,单位为次/年。
能够引起大于等于N 人以上死亡事故的积累频率(F),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每年)的死亡人数。
常用社会风险曲线(F-N 曲线)表示。
一定的经济、技术、自然环境、人文等条件下,化工园区(会萃区)在一段时期内对园区内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周边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最高限度,也即对风险的最大承载能力。
化工园区(会萃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程序为: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wei)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整体性定性、定量评价与分析;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与分析结论;编制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报告等。
河南火灾案例分析报告概述:近期,河南省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本报告旨在对该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以帮助减少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背景介绍:该起火灾事故发生在河南省一家工厂中。
据初步调查,此次火灾的原因可能与电气设备老化和安全检查不到位有关。
火灾导致多人死亡,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社会动荡。
问题分析:1. 电气设备老化问题:根据目前获得的信息,工厂内部的一些电气设备已经运行多年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与维护。
2. 安全检查不到位:据报道,在该工厂之前的安全检查中存在疏漏和忽视隐患现象,这也是此次火灾能够发生并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分析:1. 人员伤亡:由于该起火灾突发且烈度较大,导致多人死亡和受伤。
这给被害者、他们家属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恐慌。
2. 财产损失:火灾造成了工厂设备、原材料等大量财产化为灰烬,给企业带来了巨额经济损失。
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员工失业、供应链中断等一系列问题。
问题解决方案:1. 定期检查和更新电气设备:为避免类似灾害发生,建议企业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维护,并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
这样可以降低发生火灾的风险,并保持工作环境安全稳定。
2. 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对于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的认知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事项传达、标识设置以及演练等措施也需要得到重视。
3. 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在工厂内部建立健全的消防系统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如消防栓、喷淋系统等,以扑灭初起火情或尽早报警通知相关人员调度。
结论:此次河南火灾事故敲响了我们的警钟。
对于类似事件,彻底分析原因、详细调查内外部环境以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都是必要且重要的。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够达到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的目标。
建议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强培训,并设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减少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
建议:1. 提升企业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并定期举行培训。
河南省化工园区(聚集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导则(试行)1 总则为指导、规范我省化工园区(聚集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工作,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规定了河南省化工园区(聚集区)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的一般原则、程序、方法、内容和基本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规划、在建或建成的化工园区(聚集区)的风险评价与安全容量分析工作。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
3.1 化工园区(集聚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化工企业及其相关联的或非相关联的企业组成的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
3.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存储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3 风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发生事件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3.4 风险评价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风险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特定的区域范围。
3.5 定量风险评价对某一设施或作业活动中发生事故频率和后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采用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描述风险程度,并与风险可接受标准比较的系统方法。
3.6 个人风险化工园区(聚集区)内部或周边某一固定位臵的人员,由于发生事故而导致的死亡频率,单位为次/年。
3.7 社会风险能够引起大于等于N人以上死亡事故的累积频率(F),也即单位时间内(通常每年)的死亡人数。
常用社会风险曲线(F-N曲线)表示。
3.8 安全容量一定的经济、技术、自然环境、人文等条件下,化工园区(聚集区)在一段时期内对园区内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周边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最高限度,也即对风险的最大承载能力。
2022河南二建继续教育建设项目安全现状及风险分析1、二级建造师的继续教育现状目前来看,二级建造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已经在各个建筑企业开始开展,但是由于继续教育在建造师之间没有拥有清晰的定位,导致继续教育在二级建造师之间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
1.1二级建筑师没有提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各个建造师对自身的定位没有足够的清晰,造成了继续教育在二级建造师之间没办法有效开展,所以加强二级建造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在建造师所从事的建筑行业所存在的制度和体系都在不断的变化,因为建造行业通常来说是要和时代接轨的,包括在建造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原材料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这时候就需要建造师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需求,来达到建造的目的。
继续教育对于二级建造师可以不断更新建造师的知识素养,针对工程建造师在进行继续教育后就会有创新的做法,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起到帮助作用。
1.2二级建筑师的继续教育制度不完善由于继续教育开始初步施行,所以各方面的体系和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这时候对二级建造师的继续教育体系进行完善是必要的,对于继续教育体系中具体的二级建造师学习使用的材料和学习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不断的加强,来达到对二级建造师与时俱进的继续教育体系。
继续教育制度应该是针对不同的建造师有不同的施行方法,在进行继续教育的过程中,针对二级建造师的继续教育材料和制度也应该有所区分,因为二级建造师会存在工作时长的问题,工作经验丰富的建造师在长时间的工作中缺少了部分的学习能力以及记忆能力,刚接触建筑行业的二级建造师对工作缺少经验,由于建造师存在的性质不同,继续教育的制度又不够完善,导致二级建造师的知识学习做不到及时有效。
1.3继续教育体系监督管理不够到位针对二级建造师的继续教育体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监管,不仅是对教育的老师进行监管,对于进行学习的二级建造师也需要监管,不合理的监管会让继续教育的成果在二级建造师之间达不到既定的成效。
本科毕业论文河南南商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摘要在现代企业的经营发展中,风险的形成是必然的,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风险具备多样化特点,同时内容也比较复杂。
财务风险短期内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决策,长期来看影响企业生存发展,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迅速增多,所以,加强对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财务风险的理论为依据,对风险的概念、分类、特征以及构成财务风险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在此基础上通过南商农科近三年的财务数据对筹资风险、运营资金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逐一分析了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
最后,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尽可能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关键词:南商农科;财务风险;财务比率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risks is a problem that is inevitable and must be faced by the developing modern enterprises. The risks are diversified and complex. It is a problem that enterprise managers must face that financial risk restricts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decision of enterprises in the short term and affect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long ter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more and more uncertainties.So it'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enterprises to tak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financial risk.Based o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risk,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financial risk. On this basis, the financial data of nansh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co., ltd. in the past three yea rs are use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financing risk and operating capital risk, and the causes of these risks are analyzed one by on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Finally,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auses of the risks, and try to control the financial risks within a certain range.Keywords: Nanshang Husbandry; Financial risk; Financial ratios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二)文献综述 (1)1.国外文献综述 (1)2.国内文献综述 (2)(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3)1.研究的主要内容 (3)2.研究的主要方法 (3)二、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 (4)(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4)(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4)1.筹资风险 (4)2.营运资金风险 (4)3.投资风险 (4)(三)财务风险的特征 (5)1.客观性 (5)2.不确定性 (5)3.相关性 (5)2.全面性 (5)(四)财务风险的构成 (6)1.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6)2.企业内部管理的不确定性 (6)三、南商农科财务风险的现状 (7)(一)南商农科简介 (7)(二)南商农科财务风险概况 (7)1.筹资风险 (7)2.营运资金风险 (9)四、南商农科财务风险来源分析 (11)(一)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11)1.宏观经济环境 (11)2.行业政策分析 (11)(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11)1.资本结构不合理 (12)2.企业融资的渠道较单一 (12)3.应收账款回款较慢 (12)4.存货变现能力弱 (13)五、南商农科财务风险问题建议 (14)(一)创新业务类型以应对税收优惠政策 (14)(二)优化资本结构,降低短期负债规模 (14)(三)利用多元化方式进行融资 (14)(四)落实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15)(五)提高存货周转率加强存货管理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9)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规模资本市场的建立,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资产为主导逐步向资本为主导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企业的资本管控和财务管理显的尤为重要,而其中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防火墙”,则成为重中之重。
XXX治疗仪
安全风险管理报告
XXX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概述
二、风险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三、风险可接受准则
四、预期用途和安全性有关特征的判定
五、判定可预见的危害、危害分析及初始控制方案
六、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
七、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
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验证
九、生产和生产后信息
十、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安全风险管理报告
一、概述
1.编制依据
1.1相关标准
1)YY/T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2)YZB/豫XXXX-2012 XXXX治疗仪
1.2产品的有关资料
1)产品使用说明书
2)医院使用情况、维修记录、顾客投诉、意外事故记录等
3)专业文献中的文章和其他信息
2.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文是XXXX治疗仪产品(以下简称治疗仪)的风险管理报告,报告中对治疗仪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整体评价,所有的可能危害以及每一个危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及判定,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度和危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估计;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采取了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
同时,对采取风险措施后的剩余风险进行了评价,证实对治疗仪已进行了风险管理,最后,使所有的剩余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子内。
本报告适用于XXXX治疗仪,该产品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3.产品描述
本报告风险管理对象是XXXX治疗仪,治疗仪由XX、XXXX、XXXX
三部分组成。
其原理为……。
具有……等特点。
适应症:……
4.风险管理计划及实施情况简述
治疗仪产品于2011年开始策划立项,立项同时我们就针对该产品进行了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
该风险管理计划确定了风险管理活动范围,风险可接受准则,对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包括试生产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活动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获得方法的评审要求进行了安排。
公司组成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负责人,确保该项目的风险管理活动按照风险管理计划有效的执行。
治疗仪产品于2012年开始试产,未发生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变更。
二、风险管理人员及其职责
1.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表1 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2.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流程见图1。
3.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
在风险管理过程的每一个主要阶段,风险管理团队应执行评审。
团队成员应重新评审和批准风险管理报告,当有:
(a)设备的显著的变化;
(b)在生产过程中的显著的变化;
(c)标签和/或使用的指令的显著变化。
然后正式的评审和风险管理文件的更新在器械改变实施前进行,根据公司的方针政策,现有的风险管理文件的正式审查,应进行每年至少一次。
三、风险可接受准则
1.风险矩阵
1)危害程度等级
表2 危害程度等级
2)发生概率等级
2.风险可接受准则
半定量风险评价矩阵见表4。
表4 半定量风险评价矩阵
四、预期用途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判定
以YY/T0316-2008附录C为基础对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和安全性
的特征进行了判定,通过对涉及医疗器械的制造、预期使用者、预期用途、合理可预见的误用和最终处置等等提出一系列问题
的方法,逐步了解该产品的安全性特征,为进一步的风险分析
打下基础。
治疗仪产品安全特征问题清单如表5:
表5 XXXX治疗仪产品安全特征问题清单
五、判定可预见的危害、危害分析及初始控制方案
根据治疗仪产品安全特征,已考虑合理可预见的情况,包括正常条件下、失效条件下;对危害产生的后果包括:对患者的危害、对环境的危害。
治疗仪的初始危害分析见表6:
表6 可预见的危害、危害分析及初始控制方案
六、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管理小组对已知危害进行风险评价,按照风险可接受准则判断每个危害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对合理可行降低的风险、不经过风险?收益分析即判定为不可接受的风险采取控制措施,并对具体措施进行实施验证,同时重新采取措施后的风险进行评估,确认其风险水平是否可接受,治疗仪产品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己录表(见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