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文人诗
- 格式:ppt
- 大小:132.50 KB
- 文档页数:38
魏晋南北朝文人诗歌选析短歌行《短歌行》是曹操的一首旧题乐府诗。
所谓“短歌”是指歌声的长短而言,并不是说篇幅的短小。
曹丕《燕歌行》有句云:“短歌微吟不能长”,说明了它作为短歌在音乐上的特点。
据朱嘉征《乐府广序》说:“短歌行,歌对酒,燕雅也。
”认为这是用于宴会的歌辞。
曹操被收录在《乐府诗集》中的《短歌行》共两首,这里要讲析的是第一首。
这是曹操名篇之一。
一千七百多年来,这首诗一直脍炙人口,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建安时期诗歌风格的作品之一。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唐人吴兢说它是“言当及时为乐”(《乐府古题要解》卷上),却遭到清人张玉榖“何以掉其轻心”的讥译。
张玉榖认为“此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
”(《古诗赏析》卷八)。
陈沆《诗比兴笺》说:“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
”张、陈二位的理解是符合实际的。
曹操在这首诗中,正是抒发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苦闷而求贤若渴的急迫心情。
表达了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宽广胸怀。
汉末大乱,群雄并起,曹操是其中的杰出者,他认识到了人才对于统一天下的重大意义,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它集中地反映了他渴求人才的强烈愿望。
全诗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当歌”之“当”,有两种解释。
一曰“应当”。
一曰“面对”均可。
“几何”:多少。
此二句意谓:面对着美酒,应当欢歌,因为人生能有多少时光呢?“去日”:过去了的日子。
这两句意谓:人生犹如早晨的露水转瞬即逝,过去了的日子太多令人感到痛苦。
“慨当以慷”应当慨而慨。
“以”:而。
慨慷:同慷慨。
“忧思”也做幽思,忧愁思虑。
这两句意谓:“应当激昂慷慨,却难以忘怀深深的忧思。
”“杜康”,相传古代最初造酒的人。
这里用以做酒的代称。
这两句意谓:用什么来解除我心中的烦愁呢?只有痛饮美酒来消解忧愁。
魏晋南北朝古诗词大全诗是诗人对现实观念或世俗理念的不认同而感发的愤怒和不满。
无论是离骚体、古诗体、近代诗还是现代诗都不过是诗的一种形式。
我在此整理了魏晋南北朝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魏晋南北朝古诗词11桃花源记陶渊明〔魏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2饮酒·其五陶渊明〔魏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主要描摹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决心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陶醉在自然界中,乃至步入“得意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
魏晋南北朝古诗词2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北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作业》魏晋南北朝诗歌文学一览表正始文学质。
”七子"散文名篇有孔融《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陈琳《移豫州檄》、《为曹洪与魏太子书》,阮璃《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王粲《务本论》、《荆州文学记官志》等。
"七子"散文在形式上有逐步骈化的趋向,尤以孔融、陈琳比较显著。
他们的一些作品对偶整饬,又多用典故,成为从汉末到西晋散文骈化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
作品集"七子"著作,原集皆已佚,今独存徐干的政治伦理专论《中论》。
明代张溥辑有《孔少府集》、《王侍中集》、《陈记室集》、《阮元瑜集》、《刘公干集》、《应德琏休琏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清代杨逢辰辑有《建安七子集》。
阮籍著有《大人先生传》、《达庄论》、《通易论》、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嵇康作品有《赠兄喜秀才入军诗》十九首、《幽愤诗》一首、《叙志诗》二首、《游仙诗》一首、《六言诗》十首、《重作四言诗》七首、《思亲诗》一首、《答二郭诗》三首、《与阮德如诗》一首、《酒会各个割据势力,消除战乱,实施一系列富国强兵措施的同时,身体力行,积极领导发展文学事业,“御军三十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以及追随他们的建安七子:孔融(唯其与曹操政见不一)、王灿、陈琳、徐干、阮璃、应場,刘桢及一、二十位文人学士亦仿照曹操积极努力创作。
建安时期,无论是诗歌、辞赋,文章等都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诗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创作高潮,使汉乐府诗完全成熟,五言诗体得以发展,七言诗体从此开创。
曹操又率先冲破儒学的禁锢,打破当时盛行的骈体文格式,采用通脱的文体作文章,追随他的文人学士亦积极响应。
在北方,不仅岀现了一个文学繁荣的局面,而且使一代文风得以转变。
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之为“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为推动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岀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北朝文人诗歌的三个代表:“大小谢”与瘐信(文学的演变0408)南北朝文学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便是以南朝为主流的。
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进入中原的匈奴、鲜卑、羯[jié]、氐[dī]、羌五族的统治者不断互相攻杀兼并,混战了一百多年,使中原经济和文化惨遭破坏。
后来北魏太武帝统一了北方,孝文帝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但北魏终究在六镇起义的打击下,分裂为东、西魏,后来又分别为北齐、北周所代替,最后统一于杨坚建立的隋朝。
总体上,北朝文学乏善可陈。
在长江以南,从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到公元589年陈灭于隋,共一百六十九年,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南朝。
南朝继续东晋偏安江南的局面,社会情况比北朝安定,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很多繁华都市,如建康,史载其:“贡使商旅,方舟万计”,“市廛[chán]列肆,埒(liè,等同)于二京”。
南朝庶族寒门的力量也略有抬头,不过基本上仍是两晋士族门阀政治的延续。
士族阶层攫取了经济发展的果实,大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曾描画出谢家庄园:“田连冈而盈畴,岭枕水而通阡,阡[qiān]陌纵横,塍[chéng]埒(liè,田埂)交经。
”除了耕地,还有“北山二园,南山三苑”。
“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心灵的慰籍,从东晋便是文人常见的排遣方式,到了南朝就蔚然成风了。
其中在南朝诗人中起引领作用的便是“大谢”谢灵运。
文人诗歌南朝文人诗歌从刘宋初年开始由玄言诗向山水诗过渡。
谢灵运(出生于公元385年,谢玄的孙子、王羲之的外孙,幼即聪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自评:“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肆意游遨”,“辄为歌咏,以致其意”,山水景致成为其诗中主要的描写对象,遂完成了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他也就成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魏晋南北朝诗歌敕勒歌[南北朝] 乐府诗集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山中杂诗[南北朝] 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赠范晔诗[南北朝] 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关山月[南北朝] 徐陵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西洲曲[南北朝]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采莲曲[南北朝] 萧纲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曲·金桨木兰船[南北朝] 刘孝威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拟行路难·其四[南北朝] 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玉树后庭花[南北朝] 陈叔宝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登池上楼[南北朝] 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登江中孤屿[南北朝] 谢灵运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中国南北朝诗全集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刘宋,止于589年隋灭陈国。
本店铺在此整理了中国南北朝诗全集,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中国南北朝诗全集11、《豫章行》谢惠连•南北朝轩帆遡遥路。
薄送瞰遐江。
舟车理殊缅。
密友将远从。
九里乐同润。
二华念分峯。
集欢岂今发。
离叹自古钟。
促生靡缓期。
迅景无迟踪。
缁发迫多素。
憔悴谢华丰。
婉娩寡留晷。
窈窕闭淹龙。
如何阻行止。
愤愠结心胸。
既微达者度。
欢戚谁能封。
愿子保淑慎。
良讯代徽容。
2、《赠从弟弘元》谢灵运•南北朝从弟弘元。
为骠骑记室参军。
义熙十一年十月十日。
从镇江陵。
赠以此诗。
毖彼明泉。
馥矣芳荑。
扬晔神皋。
澄清灵溪。
灼灼吾秀。
徽美是谐。
誉必德昭。
志由业栖。
3、《登江中孤屿》谢灵运•南北朝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4、《江南弄乐未央》沈约•南北朝亿舜日。
万尧年。
咏湛露。
歌采莲。
愿杂百和气。
宛转金炉前。
5、《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诗》庾信•南北朝北原风雨散。
南宫容卫疎。
待诏还金马。
儒林归石渠。
徒悬仁寿镜。
空聚茂陵书。
竹泪垂秋笋。
莲衣落夏蓿顾成始移庙。
阳陵正徙居。
旧兰憔悴长。
残花烂熳舒。
别有昭阳殿。
长悲故婕妤。
中国南北朝诗全集21、《子夜四时歌·夏歌》民歌•南北朝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
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
2、《和司马博士咏雪诗》何逊•南北朝凝阶夜似月。
拂树晓疑春。
萧散忽如荆徘徊已复新。
暂蔽卷纨质。
复惭施粉人。
若逐微风起。
谁言非玉尘。
3、《近代杂歌蚕丝歌》鲍令晖•南北朝春蚕不应老。
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荆缠绵自有时。
4、《应谢主簿骚体》江淹•南北朝山棂静兮悲凝凉。
涧轩掩兮酒涵霜。
曾风激兮绿苹断。
积石闭兮紫苔伤。
芝原寂少色。
筠庭黯无光。
沐予冠于极浦。
驰予佩兮江阳。
吊秋冬之已暮。
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以下是南北朝部分诗词名篇:
南朝
《玉树后庭花》(陈叔宝)玉树歌阑海云黑,花庭忽作青芜国。
秦准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
《登江中孤屿》(谢灵运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北朝
1.《敕勒歌》(乐府诗集)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弯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2.《木兰诗》(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抒声
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1、《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赠从弟》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山中杂诗》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5、《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折花一作:折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美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佳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评:本篇以沉稳抑扬的笔调,抒写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及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
这首诗在表情达意上独运匠心,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四句一韵,由八韵组成。
前两韵写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和求贤不得的忧思。
第三、四、五韵表现了诗人延揽人材,思慕贤士的迫切心情。
第六韵写他亲自到田间慰问将士,表明他对延揽人材的态度。
第七韵借景写情,表明诗人的忧思所在。
第八韵引用典故,进一步表明他要人材贤士向他归心、助他完成大业的态度。
2.《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乃至哉! 歌以咏志。
评:这首四言诗借诗人曹操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画了祖国河山的宏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前四行诗句描述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后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眼前。
诗歌以雄健的比例,生动饱满的描画了沧海的形象。
大海那吞吐日月的气魄,也正是诗人博大胸怀的写照。
3.《燕歌行》(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屋,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魏晋南北朝的诗词乐乐今天给分享魏晋南北朝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魏晋南北朝诗词代表作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曹植:《白马篇》、《洛神赋》、《七步诗》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
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诗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
汉末魏初,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背景下面,文人诗歌创作进入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
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气”这种共同的时代风格,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都是较为成功的篇章。
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
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
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著名的〈洛神赋〉美不胜收。
鲍照《拟行路难》《代白头吟》《拟古》《梅花落》《芜袜州城赋》曹操《观沧海》《龟虽寿》《苦寒吵燃行》《薤露行》《蒿里行》曹丕《芙蓉池》《燕歌行》曹植《七步诗》《白马篇》《飞龙篇》《洛神赋》陈子良《七夕观新妇隔巷停车升好虚》《送别》何逊《铜雀妓》《相送》《门有车马客》《登石头城诗》谢灵运《登池上楼》《苦寒行》《豫章行》杨素《赠薛播州》《送蔡君知入蜀》《出塞》登池上楼南北朝·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魏晋南北朝古诗30首1.木兰诗/ 木兰辞南北朝:佚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惟闻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帖通:贴;惊忙一作:惶;惶火伴通:伙)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三峡南北朝: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魏晋南北朝诗歌1、短歌⾏(曹操)对酒当歌,⼈⽣⼏何?譬如朝露,去⽇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衿,悠悠我⼼。
但为君故,沉吟⾄今。
呦呦⿅鸣,⾷野之苹。
我有嘉宾,⿎瑟吹笙。
明明如⽉,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相存。
契阔谈宴,⼼念旧恩。
⽉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不厌⾼,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
2、观沧海(曹操)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3、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灰。
⽼骥伏枥,志在千⾥;烈⼠暮年,壮⼼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哉,歌以咏志。
4、蒿⾥⾏(曹操)初期会盟津,乃⼼在咸阳。
军合⼒不齐,踌躇⽽雁⾏。
势利使⼈争,嗣还⾃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
铠甲⽣虮虱,万姓以死亡。
⽩⾻露於野,千⾥⽆鸡鸣。
⽣民百遗⼀,念之断⼈肠。
5、董逃歌词(曹操)德⾏不亏缺,变故⾃难常。
郑康成⾏酒,伏地⽓绝;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6、七步诗(曹植)煮⾖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相煎何太急?7、令诗(曹丕)丧乱悠悠过纪。
⽩⾻从横万⾥。
哀哀下民靡恃。
吾将以时整理。
复⼦明辟致仕。
8、饮马长城窟⾏(曹丕)浮⾈横⼤江。
讨彼犯荆虏。
武将齐贯錍。
征⼈伐⾦⿎。
长戟⼗万队。
幽冀百⽯弩。
发机若雷电。
⼀发连四五。
9、饮酒·其⼀(陶渊明)衰荣⽆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道每如兹。
达⼈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樽酒,⽇⼣欢相持。
10、饮酒·其⼆(陶渊明)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九⼗⾏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11、饮酒·其三(陶渊明)道丧向千载,⼈⼈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岂不在⼀⽣?⼀⽣复能⼏,倏如流电惊。
魏晋南北朝的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诗歌方面也
有着丰富多样的创作。
这个时期的诗歌以以豪放派和咏怀派为主导,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之下的人们的思考和感受。
以下是魏晋
南北朝的一些代表性诗人和作品:
1. 曹操: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其豪放的作风和
独特的思想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有《短歌行》和《观沧海》。
2. 陶渊明: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以清丽自然的风格和生活哲
学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和《饮酒》。
3. 陶潜:又名陶渊明,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以其咏怀抒情的
作品闻名。
其代表作品有《五柳先生传》和《饮酒》。
4. 陶弘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是陶潜的儿子,他的诗歌以
抒发个人感情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为主题。
代表作品有《祭思文志》和《眉县阳关道上作》。
5. 阮籍: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以其独立思考和独特写作风格
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有《与江陵书》和《赴任绝句》。
这些诗人和作品代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不同风格和主题,展示了社会变革和个人情感的多样性。
南北朝十大著名诗歌
南北朝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诗歌,以下是其中十首:
谢灵运《登池上楼》:这首诗是谢灵运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作者病愈后登楼远眺,感慨仕途多舛,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忧虑。
陶渊明《饮酒》: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5首,描写了作者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自由和宁静。
范云《别诗》:范云的《别诗》是南朝著名的离别诗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首《伤离别》,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庾信《拟咏怀》:庾信的《拟咏怀》是一组抒发自己内心感慨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第7首《听钟鸣》,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
何逊《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何逊的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富阳浦口送别友人时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留恋。
吴均《赠周兴嗣四首》:吴均的这首诗是一组描写友情和离别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三首《临川王城》,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
阴铿《晚出新亭》:阴铿的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新亭送别友人时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
王籍《入若耶溪》:王籍的这首诗描写了若耶溪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其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被誉为千古名句。
徐陵《关山月》:徐陵的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边疆士兵生活情况的诗歌,其中“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一句描写了边疆的寒冷和危险。
庾信《哀江南赋》:庾信的《哀江南赋》是一篇长篇赋文,描写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其中“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一句描写了时局的动荡和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