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三角形
- 格式:pptx
- 大小:204.42 KB
- 文档页数:26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咱来唠唠九年级数学里的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哈。
一、相似三角形是啥玩意儿呢?简单来说,相似三角形就像是三角形家族里的“克隆兄弟”,它们形状相同,但大小可能不一样。
就好比你用放大镜看一个小三角形,放大后的三角形和原来的小三角形就是相似的。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两角对应相等-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分别相等,那这两个三角形就相似。
这就像是两个人,只要他们在两个关键的地方(角度)长得一样,那他们就有相似之处。
比如说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要是∠A = ∠D,∠B = ∠E,那这两个三角形就相似啦。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想象一下,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比例是一样的,而且这两条边所夹的角也相等。
就像两根一样比例的小棍,它们夹着相同角度的话,那这两个三角形也是相似的。
比如在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中,AB/DE = AC/DF,并且∠A = ∠D,那这两个三角形就相似喽。
3. 三边对应成比例- 这个就更好理解啦,三个边的长度比例都一样的两个三角形肯定相似。
就好比三个小伙伴,他们的身高、臂长、腿长的比例都相同,那他们就是相似的三角形啦。
如果AB/DE = BC/EF = AC/DF,那么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就是相似三角形。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 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例是相等的。
就像前面说的那些判定方法里的边的比例一样。
如果三角形ABC相似于三角形DEF,那么AB/DE = BC/EF = AC/DF,这个比例是固定的哦。
2. 对应角相等- 因为相似三角形形状相同嘛,所以它们的对应角肯定是相等的。
∠A = ∠D,∠B = ∠E,∠C = ∠F。
3.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比就是对应边的比例。
比如说相似三角形ABC和DEF的相似比是k (AB/DE = k),那么它们的周长比也是k。
就好比两个相似的图形,一个大一个小,大的图形的周长是小的图形周长的k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归纳总结: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②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外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 .(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之比和周长之比都等于 .5.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角、对应边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叫做 .当相似比为1时,则两个三角形称 .6.四种相似三角形模型:A字、8字、K字、重叠型.1. 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若CD=2,AC=6,且△CDB∽△CBA,则BC的值为.2. 如图,已知△ACD∽△ADB,AC=4,AD=2,则AB的长为.3. 如图,已知△ABC是面积为的等边三角形,△ABC∽△ADE,AB=2AD,∠BAD=45°,AC与DE相交于点F,则点D 到线段AB的距离等于(结果保留根号).4. 如图,在Rt△ABC中,∠C=90°,CD⊥AB于D,且AD:BD=9:4,则AC:BC的值为.5. 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BC上的点,且DE∥AC,AE、CD相交于点O,若S△DOE:S△COA=1:25,则S△BDE与S△CDE的比是.6. 如图,矩形EFGH内接于△ABC,且边FG落在BC上,若AD⊥BC,BC=3,AD=2,EF=EH,那么EH的长为.7. 如图,在Rt△ABC中,∠BAC=90°,AD⊥BC,若AB=2,BC=4.则DC的长度为.8.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A(﹣4,0),B(0,2),连接AB并延长到C,连结CO,若△COB∽△CAO,则点C 的坐标为.9. 如图,矩形ABCD中,AB=,BC=,点E在对角线BD上,且BE=1.8,连接AE并延长交DC于点F,则= .10.如图,在△ABC中,已知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AD=3,AB=8,AC=10,若△ADE与△ABC相似,则AE的长为.11.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2,E为BC中点,两个动点M和N分别在边CD和AD上运动且MN=1,若△ABE与以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则DM为.12. 如图,△ABC中,AC=6,AB=4,点D与点A在直线BC的同侧,且∠ACD=∠ABC,CD=2,点E是线段BC延长线上的动点,当△DCE和△ABC相似时,线段CE的长为13.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CD上的点,AE=ED,DF=DC,连接E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ABE∽△DEF;(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求BG的长.14. 如图,在△ABC中,∠C=90°,BC=16cm,AC=12cm,点P从B出发沿BC以2cm/s的速度向C移动,点Q从C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A移动,若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当为何值时,△CPQ与△CBA相似?15. 如图,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M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3cm的速度向定点A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B运动,且MG⊥BC,运动时间为t秒(0<t<),连接MN.(1)用含t的式子表示MG;(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CNM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面积;(3)若△BMN与△ABC相似,求t的值.16. 如图所示,Rt△ABC中,已知∠BAC=90°,AB=AC=2,点D在BC上运动(不能到达点B,C),过点D作∠ADE=45°,DE交AC于点E.(1)求证:△ABD∽△DCE;(2)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E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