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_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_研究生导师_创新助手_人物报告_2016-01-18
- 格式:pdf
- 大小:283.75 KB
- 文档页数:11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 总第230期31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风险承担———基于负债成本与信贷选择机制的分析方 芳,李 强(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摘 要:对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其风险承担水平的研究,既有文献多从数字化场景下的信贷市场技术变化与授信模式调整切入,忽视了银行融资市场的影响。
区别于此,本文通过商业银行的城市聚类,使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地区性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的代理变量,利用城市商业银行2012—2022年面板数据,从“融”与“贷”两个维度分析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实证结论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且表现为信用风险(信贷不良率)与经营稳定性风险(收入波动性)的共同上升。
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的风险积累通过成本冲击效应而实现,信贷选择效应并不显著,说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所形成的风险积累,实际源自“融”而非“贷”。
商业银行缺乏通过信贷溢价释放负债成本压力的能力,导致负债成本的增加最终形成风险积累。
此结论可为商业银行更为精准地选择风险控制与管理的业务切入口提供启示。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风险承担;成本冲击效应;信贷选择效应文章编号:2095-5960(2024)03-0031-09;中图分类号:F832.39;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及文献综述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催生了金融科技浪潮的出现[1],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线上化、智能化,也推动了大数据、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和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深度结合,数字化转型据此成为“巴塞尔协议框架中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基础性发展战略”[2]。
具体到中国,利率市场化加剧了商业银行在存贷款市场的竞争,商业银行更为关注传统业务的数字化场景重塑,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协同与数字化信息处理成为商业银行增强客户体验、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的核心工具。
[3]根据《商业银行科技战略案例库:2022》的统计,我国商业银行的柜面分流率平均已达86.53%,电子渠道交易的柜台替代率已达93.91%,数字化服务的平均收入份额超过33.62%,商业银行数字化建设与维护的投入资金规模在2018—2021年保持了年均47.66%的增长①。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导师介绍导师介绍:姓名孙刚性别男出生年月1953.3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电话84711832学位博士所在院系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通信地址大连市黑石礁尖山街217 号(16025 )研究方向金融学、国际金融主要发表论文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以美国工业化时期为背景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新思路》国家级2004.1汇率二重性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选择中国金融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集国家级2005.3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的界限检验【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凯程2015年考取全国金融硕士超过200人,经验分享视频见凯程光荣榜,其中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本科二本的同学。
各校金融硕士在录取的时候非常公平,招生人数多(各个学校招生人数咨询凯程老师),加上凯程的专业辅导与人脉关系,凯程已经成为了金融硕士的黄埔军校,每年考取各校金融硕士的人数是其他院校的总和还要多。
在凯程网站有很多成功学员的视频,凯程学校里有专门针对道口、清华经管、北大、人大、中财、贸大等院校的内部讲义,这是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同学们到了凯程学校可以实地查看(有些机构根本就没有开过金融硕士课程,自然没有讲义了)(其中中财金融硕士讲义包括:中财金融硕士凯程通,中财金融硕士热点讲义,中财金融硕士真题讲义,中财金融硕士冲刺讲义、题库等)。
此外,其他机构1个经验谈视频都没有,凯程的金融硕士经验谈非常多,在凯程网站有展示,同学们可以查看。
相信同学们能够正确选择考研辅导班,凯程一直以来,以“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为理念,创建最强的金融会计考研培训学校。
【金融硕士微信公众号】关注凯程微信,获取最新清华、北大、人大、中财、贸大金融硕士报考信息,参考书,真题,辅导班信息,欢迎添加凯程微信公众号。
【联系老师】:您可以点击页面的在线客服(周一到周日,9-18点,其他时间段请留下您的问题和联系方式,老师会24小时内电话联系您,为您解答疑难问题)【考研辅导班】:凯程金融硕士辅导班价格表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结构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基于三因子视角张宛婷1,郭凯1,2(1.东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5)〔摘要〕本文利用Nelson-Siegel 模型构造反映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斜率和曲率因子,并将其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变量、回购利率、通货膨胀率一起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以此分析结构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影响。
研究表明:通过Nelson-Siegel 模型提取的利率期限结构三因子可以较好地体现出利率期限结构的形态特征。
从长期来看,在“量”的方面,通过中期借贷便利操作释放流动性能够显著降低长期债券收益率,引起债券长短期利差的减少,收益率曲线变得更弯曲。
在“价”的方面,提高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使得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但并未有效引起收益率曲线上移,而上调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能够提高长期债券收益率,债券长短期利差增大,收益率曲线弯曲程度变小。
本文通过对比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发现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利率有着更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结构性货币政策;利率期限结构;Nelson-Siegel 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23)05-0074-12随着我国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央行通过调整短期政策利率实现不同期限市场利率的层层传导,利率期限结构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债收益率曲线短端受央行政策利率调节,通过利率期限结构传导至长端利率,并通过长期利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然而,在传统货币政策实施中,短端利率向中长期利率传导效率较低,而中长期利率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 )、中期借贷便利(MLF )和抵押补充贷款(PSL )等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对传统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不足的问题。
作者: 艾洪德[1];郭凯[1];高新宇[1]
作者机构: [1]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出版物刊名: 财经问题研究
页码: 30-35页
主题词: 金融脆弱性;不完全信息;制度变迁;金融风险
摘要:本文通过将金融脆弱性、不完全信息以及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纳入到一个统一的逻辑思维框架体系内,揭示了金融风险理论的创始与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一条从“宏观假说”转向寻求“微观基础”、从“静态”转向“动态”的演变路径来进行的。
在阐释四者之间内在的逻辑机理的同时,还指出制度金融风险理论与主流金融风险理论必将融和,从而表明转轨经济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必然成为金融风险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后者将在解释前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创新与发展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