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热点复习导学案: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 格式:pdf
- 大小:148.08 KB
- 文档页数:6
政治必修四学案19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1.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2.中华民族精神【自主预习】知识点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_______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_________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__________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_________相协调。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_______社会生活和________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_____、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________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知识点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表现:(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团结统一、__________、勤劳勇敢、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2)核心:________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________这个主题。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__________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__________。
(2)表现:伟大创造精神、伟大____________、伟大团结精神、伟大________。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_______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永远的__________。
3.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1)过程: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_____,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_________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一、自主梳理(一)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1.爆发(1)时间: (2)背景(导火线)中国外交的失败。
(3)先导:的斗争。
(4)地点:(5)口号:,,,等。
(6)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
2.发展(1)从月日起,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政府的统治(2) ,,,等城市学生纷纷举行罢课和游行。
3.影响(1)引起的恐慌。
(2) 大规模逮捕学生。
(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新发展(1)时间:年月日(2)表现:,,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和游行。
(3)主力: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4)中心:转移到。
2.取得初步胜利:(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的职务。
(3)拒绝在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性质:五四运动史一场彻底的爱国运动。
2.特点:青年学生起到了作用;中国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的作用;运动波及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
3.作用:五四运动扩大了的传播,促进了与中国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开端。
二、反馈练习1.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与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A.1840年鸦片战争 B.1919年巴黎和会 C.1931年九一八事变 D.1937年卢沟桥事变2.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在()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戊戌变法3.五四爱国运动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B.还我青岛C.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五四爱国运动首先爆发()A.上海B.天津C.北京D.西安5.1919年6月3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新阶段,运动的中心是()A.上海B.天津C.北京D.西安6.五四爱国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主力分别是()A.学生,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学生C.学生,无产阶级D.资产积极,无产阶级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辛亥革命B.鸦片战争C.中共成立D.五四运动8.我们今天许多节日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其中与“青年节”有直接关系的()A.南昌起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红军长征9.不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事件()A.释放被捕学生B.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C.运动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0.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惩办的亲日派卖国贼是()①袁世凯②曹汝霖③章宗祥④陆宗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8)【预习案】1.1919年5月4日,运动爆发。
直接原因是:。
意义是。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召开。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意义是。
3.1924年5月,国民党在创办了,简称。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主要对象是、、,其中,是主战场,但在北伐胜利进军时,、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4.1927年8月1日,、、等人领导了,打响了的第一枪。
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了,后建立了根据地。
1928年4月,与领导的军队会师于。
5.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___月,红军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__ __进行长征。
6.1935年1月,党在召开会议,确立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长征结束。
【探究案】1.材料一: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
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
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材料四:中国真正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改良”和“革命”对当时社会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
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导学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目标】1、梳理本单元主要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2、基础知识检测,过好基础关。
【自主复习——梳理主要知识点】【一】五四运动1、导火线:。
2、运动的主力军:6月3日前是学生,6月3日后是工人。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表达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誓死争回青岛”等。
4、运动中心:6月3日前是北京,6月3日后是上海。
5、运动的性质:。
6、意义:P52第二段7、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追求民主科学,最根本的是爱国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的条件:〔1〕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思想基础〕〔2〕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开展。
〔阶级基础〕〔3〕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
〔该组织起着核心和纽带作用〕〔组织和干部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上海、嘉兴南湖〔游船〕〔3〕主要内容:P57第一段。
〔4〕意义:P57第二段。
【三】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合作关系。
2、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创建〔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领导者:创办者是,校长是,曾任政治部主任〕3、北伐战争〔1〕背景〔原因〕: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和推翻封建军阀统治。
〔2〕时间:1926年5月——1928年〔3〕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铁军:第军〔6〕结果:①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但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叛变革命,导致国民革命失败。
4、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宁汉合流:①南京政府成立:1927年4月,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成立“国民政府”。
②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后,武汉政府迁往南京。
热点专题(二) 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专项提分练习】1.[2018·绵阳] 分析图片中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下列四个历史人物中,符合这一共同特点的是( )A.噶尔丹B.五世达赖C.大小和卓D.林则徐2.[2018·乌鲁木齐] 随着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进行了不懈抗争和探索。
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B.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洋务运动C.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D.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3.[2018·苏州] 191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应邀访华。
7月2日,他极其兴奋地在寄往美国的家书里写道“今天的新闻就是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署巴黎和约。
这条新闻真是太好了,都不像是真的。
你们想象不到,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这是公众意见的胜利,一切都是由这些学校里年轻的男孩女孩们推动的。
”杜威的家书表明他见证了(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4.[2018·杭州改编]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下列发生在抗战期间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平型关大捷②九一八事变③七七事变④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5.[2017·宁夏]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它体现了( )A.中国工农红军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B.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C.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高寒地区的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6.[2018·赤峰] 赤峰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以“忆沉沦、探复兴”为主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请你参与进。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复习目标】1.总体目标:认识“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革命的历史作用。
2.能通过展示图片、文字、影像等史料,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探讨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内在联系;阐释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因果关系;分析共产党诞生所带来的开天辟地的影响;总结国民革命的意义。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自己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素养。
3.能通过展现图片及音像材料,教师带领学生一同感受“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的基本内核。
在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培养学生对五四先驱与革命志士的钦佩之情,从而坚信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知识梳理】1.五四运动(1)原因:①导火索: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说明了弱国无外交)。
②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内独裁,对外卖国)激化社会矛盾。
③外部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④经济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⑤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不断社大。
⑥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2)概况阶段时间中心口号主力斗争形式结果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起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学生学生集会、游行、示威学生被捕第二阶段6月5日起上海工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释放学生,拒绝和约签字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②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③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比较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的侵略、本国封建势力不同点时间1840—1919年1919—1949年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群众基础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群众基础广泛革命结果失败,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成功,实现了民族独立(1)开始时间与中心:俄国十月革命后;北京与上海。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胜利导学案一、知识梳理知识点1五四爱国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等。
两个中心:北京(5月4日)、上海(6月初以后)。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京学生集会、演讲、游行、示威、罢课等为主。
第二阶段:6月初后,________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斗争方式是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__________上签字(最主要表现)。
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的开始。
知识点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地点: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秘密举行,后来改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________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____________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知识点3黄埔军校的建立创办:在________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________在广州的________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领导人:________任校长,后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
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____________人才,为建立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4北伐胜利进军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目的:推翻________军阀的统治,________全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2021年备考
匠心巨作
精雕细琢
-by 中高考前沿
中考热点: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2019年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热点解析: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追随“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中考考点:
一、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经过
(一)爆发:1.时间、地点、主力: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二)扩大: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三、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①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四、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意义: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一些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六、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名称
相同点不同点
社会
性质
革命任
务
领导阶
级
指导思
想
发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