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氏三要素岗位评估体系
- 格式:doc
- 大小:199.50 KB
- 文档页数:14
Hay group的海氏系统法Hay group的海氏系统法是美国工资设计专家Hay在1951年开发出来的,实质上是一种评分法,认为所有职位所包含的付酬因素可以抽象为三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因素,即智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风险责任,他设计了三套评价量表,最后将所得分值加以综合,算出各个工作职位的相对价值。
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 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
体系的逻辑关系是:投入—过程—产出,即投入智能来解决问题,完成应付的责任。
海氏(Hay Group)三要素评估法海氏三要素评估法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岗位评估方法。
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3以上的企业岗位评估时都采用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
它通过三个方面对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且通过较为正确的分值计算确定岗位的等级。
“三要素评估法”所指的三个要素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 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如下图所示:海氏评估法对所评估的岗位按照以上三个要素及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得出每个岗位评估分,即岗位评估分=知能得分+解决问题得分+应负责任得分。
其中知能得分和应负责任评估分和最后得分都是绝对分,而解决问题的评估分是相对分(百分值),经过调整后为最后得分后才是绝对分。
利用海氏评估法在评估三种主要付酬因素方面不同的分数时,还必须考虑各岗位的“形状构成”,以确定该因素的权重,进而据此计算出各岗位相对价值的总分,完成岗位评价活动。
密级:机密海氏三要素岗位评估法海氏评估三要素专业理论知识 管理诀窍 人际技能思维环境 思维难度(投入) (过程) (产出) 海氏评估三要素的关系1、技能水平● 专业理论知识● 管理决窍● 人际技能2、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环境● 思维难度3、承担的职务责任● 行动的自由度● 职务对后果形成的作用海氏岗位评估系统将三种付酬因素的各子因素进行组合,形成三张海氏岗位评估指导图表。
下面我们利用海氏岗位评估指导图表对营销副总、产品开发工程师、小车司机班班长这一个岗位进行岗位评价。
海氏评估指导图表(之一)是用来评定技能水平的工具。
现在我们根据技能水平评价图表对营销副总、产品开发工程师、小车司机班班长这三个职务做相应的技能因素的相对价值评价。
营销副总在企业中全面主管营销事务,而营销工作往往是企业中最难应付的工作,需要很高的管理技巧,因此在管理技巧方面是全面的;营销副总要精通营销管理的各项专门知识,并要在下属当中树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方可充分调动广大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在专业知识方面应是权威专门的;在人际技巧方面,他需要熟练的人际技能,这是关键的。
因此营销副总的技能因素价值为1400。
产品研发工程师负责企业的研发工作要求有很高的专门知识,因此在专门知识方面应是精通专门技术的;在管理技巧方面,因其主要工作是独立开展研究活动,无需管理或很少有开展管理活动的必要,因此应为起码的;在人际技能方面,应为基本的。
因此产品研发工程师的技能价值分为304。
小车司机班班长在专业知识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只需高等业务性的;在管理决窍方面,管理一批司机,工作简单,只需要起码的;在人际技能方面,小车司机文化虽然不高,但均是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供服务的,长期与高管人员在一起,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特权,应付起来不太容易,需要最高一级即关键性的人际处理技巧。
所以其技能因素价值分为175。
海氏评估指导图表(之二)是用来评定解决问题能力的工具。
三大因素:智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风险责任,他设计了三套评价量表,最后将所得分值加以综合,算出各个工作职位的相对价值。
表1——海氏职位评价系统付酬因素描述下面将对表1——海氏职位评价系统付酬因素描述中技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的职务责任三因素及其各子因素做如下说明:1、技能水平技能水平是知识和技能的总称,它由3个子因素构成● 专业理论知识对该岗位要求从事的职业领域理论、实际方法与专门知识的理解。
该子系统分为8个等级,从基本的(第1级)到权威专门技术的(第八级)。
表2 专业知识技能● 管理决窍● 人际技能2、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两个子因数。
思维环境:思维是否可从他人处或过去的案例中获得指导。
思维难度:指思维的复杂程度。
表3思维环境的等级划分思维难度的等级划分:3、承担的职务责任承担的职务责任有三个子因数。
.行动的自由度.职务对后果的影响.职务责任表4行动的自由度职务对后果形成的影响表5描述海氏工作评价系统付酬因素:表6技能水平的分析表7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8承担的职务责任分析三、利用海氏职位评价系统对岗位进行岗位评价举例海氏职位评价系统将三种付酬因素的各子因素进行组合,形成三张海氏职位评价指导图表。
下面我们利用海氏职位评价指导图表对小车司机班班长、产品开发工程师、营销副总这一个岗位进行岗位评价。
表2是供技能水平评价用的工具。
现在我们根据技能水平评价图表对小车司机班班长、产品开发工程师、营销副总这三个职务做相应的技能因素的相对价值评价。
营销副总在企业中全面主管营销事务,而营销工作往往是企业中最难应付的工作,需要很高的管理技巧,因此在管理技巧方面是全面的;营销副总要精通营销管理的各项专门知识,并要在下属当中树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方可充分调动广大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在专业知识方面应是权威专门的;在人际技巧方面,他需要熟练的人际技能,这是关键的。
因此营销副总的技能因素价值为1400。
产品研发工程师负责企业的研发工作要求有很高的专门知识,因此在专门知识方面应是精通专门技术的;在管理技巧方面,因其主要工作是独立开展研究活动,无需管理或很少有开展管理活动的必要,因此应为起码的;在人际技能方面,应为基本的。
海氏(Hay Group)岗位评估法Hay group的海氏系统法是美国工资设计专家Hay在1951年开发出来的,实质上是一种评分法,认为所有职位所包含的付酬因素可以抽象为三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因素,即智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风险责任,他设计了三套评价量表,最后将所得分值加以综合,算出各个工作职位的相对价值。
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 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
体系的逻辑关系是:投入—过程—产出,即投入智能来解决问题,完成应付的责任。
海氏(Hay Group)三要素评估法海氏三要素评估法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岗位评估方法。
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3以上的企业岗位评估时都采用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
它通过三个方面对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且通过较为正确的分值计算确定岗位的等级。
“三要素评估法”所指的三个要素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 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如下图所示:海氏评估法对所评估的岗位按照以上三个要素及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得出每个岗位评估分,即岗位评估分=知能得分+解决问题得分+应负责任得分。
其中知能得分和应负责任评估分和最后得分都是绝对分,而解决问题的评估分是相对分(百分值),经过调整后为最后得分后才是绝对分。
利用海氏评估法在评估三种主要付酬因素方面不同的分数时,还必须考虑各岗位的“形状构成”,以确定该因素的权重,进而据此计算出各岗位相对价值的总分,完成岗位评价活动。
海氏(Hay Group)岗位评估法Hay group的海氏系统法是美国工资设计专家Hay在1951年开发出来的,实质上是一种评分法,认为所有职位所包含的付酬因素可以抽象为三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因素,即智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风险责任,他设计了三套评价量表,最后将所得分值加以综合,算出各个工作职位的相对价值。
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 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
体系的逻辑关系是:投入—过程—产出,即投入智能来解决问题,完成应付的责任。
海氏(Hay Group)三要素评估法海氏三要素评估法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岗位评估方法。
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3以上的企业岗位评估时都采用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
它通过三个方面对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且通过较为正确的分值计算确定岗位的等级。
“三要素评估法”所指的三个要素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 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如下图所示:海氏评估法对所评估的岗位按照以上三个要素及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得出每个岗位评估分,即岗位评估分=知能得分+解决问题得分+应负责任得分。
其中知能得分和应负责任评估分和最后得分都是绝对分,而解决问题的评估分是相对分(百分值),经过调整后为最后得分后才是绝对分。
利用海氏评估法在评估三种主要付酬因素方面不同的分数时,还必须考虑各岗位的“形状构成”,以确定该因素的权重,进而据此计算出各岗位相对价值的总分,完成岗位评价活动。
海氏(Hay Group)三要素评估法海氏三要素评估法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岗位评估方法。
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3以上的企业岗位评估时都采用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
它通过三个方面对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且通过较为正确的分值计算确定岗位的等级。
为什么用这三个要素来评估一个岗位是科学的呢?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 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海氏评估法对所评估的岗位按照以上三个要素及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得出每个岗位评估分,即岗位评估分=知能得分+解决问题得分+应负责任得分。
其中知能得分和应负责任评估分和最后得分都是绝对分,而解决问题的评估分是相对分(百分值),经过调整后为最后得分后才是绝对分。
利用海氏评估法在评估三种主要付酬因素方面不同的分数时,还必须考虑各岗位的“形状构成”,以确定该因素的权重,进而据此计算出各岗位相对价值的总分,完成岗位评价活动。
所谓职务的“形状”主要取决于知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因素相对于岗位责任这一因素的影响力的对比与分配。
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企业中的岗位可分为三种类型:①“上山”型。
此岗位的责任比知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
如公司总裁、销售经理、负责生产的干部等。
②“平路”型。
知能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此类职务中与责任并重,平分秋色。
如会计、人事等职能干部。
③“下山”型。
此类岗位的职责不及职能与解决问题能力重要。
如科研开发、市场分析干部等。
通常要由职务薪酬设计专家分析各类岗位的形状构成,并据此给知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因素与责任因素各自分配不同的权重,即分别向前两者与后者指派代表其重要性的一个百分数,两个百分数之和应恰为100%。
企业岗位评估---海氏系统法;三要素评估法;岗位评估方法Haygroup的海氏系统法Haygroup的海氏系统法是美国工资设计专家Hay在1951年开发出来的;实质上是一种评分法;认为所有职位所包含的付酬因素可以抽象为三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因素;即智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风险责任;他设计了三套评价量表;最后将所得分值加以综合;算出各个工作职位的相对价值..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具备一定“知能”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体系的逻辑关系是:投入—过程—产出;即投入智能来解决问题;完成应付的责任..海氏HayGroup三要素评估法海氏三要素评估法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岗位评估方法..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3以上的企业岗位评估时都采用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它通过三个方面对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且通过较为正确的分值计算确定岗位的等级..“三要素评估法”所指的三个要素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具备一定“知能”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如下图所示:海氏评估法对所评估的岗位按照以上三个要素及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得出每个岗位评估分;即岗位评估分=知能得分+解决问题得分+应负责任得分..其中知能得分和应负责任评估分和最后得分都是绝对分;而解决问题的评估分是相对分百分值;经过调整后为最后得分后才是绝对分..利用海氏评估法在评估三种主要付酬因素方面不同的分数时;还必须考虑各岗位的“形状构成”;以确定该因素的权重;进而据此计算出各岗位相对价值的总分;完成岗位评价活动..所谓职务的“形状”主要取决于知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因素相对于岗位责任这一因素的影响力的对比与分配..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企业中的岗位可分为三种类型:1、“上山”型..此岗位的责任比知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如公司总裁、销售经理、负责生产的干部等..2、“平路”型..知能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此类职务中与责任并重;平分秋色..如会计、人事等职能干部..3、“下山”型..此类岗位的职责不及职能与解决问题能力重要..如科研开发、市场分析干部等..通常要由职务薪酬设计专家分析各类岗位的形状构成;并据此给知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因素与责任因素各自分配不同的权重;即分别向前两者与后者指派代表其重要性的一个百分数;两个百分数之和应恰为100%..表1——海氏职位评价系统付酬因素描述下面将对表1——海氏职位评价系统付酬因素描述中技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的职务责任三因素及其各子因素做如下说明:1、技能水平技能水平是知识和技能的总称;它由3个子因素构成●专业理论知识对该岗位要求从事的职业领域理论、实际方法与专门知识的理解..该子系统分为8个等级;从基本的第1级到权威专门技术的第八级..表2●管理决窍●人际技能2、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两个子因数..思维环境:思维是否可从他人处或过去的案例中获得指导..思维难度:指思维的复杂程度..表3思维环境的等级划分思维难度的等级划分:3、承担的职务责任承担的职务责任有三个子因数.. .行动的自由度.职务对后果的影响.职务责任表4行动的自由度职务对后果形成的影响表5描述海氏工作评价系统付酬因素:表6技能水平的分析表7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8承担的职务责任分析三、利用海氏职位评价系统对岗位进行岗位评价举例海氏职位评价系统将三种付酬因素的各子因素进行组合;形成三张海氏职位评价指导图表..下面我们利用海氏职位评价指导图表对小车司机班班长、产品开发工程师、营销副总这一个岗位进行岗位评价..表2是供技能水平评价用的工具..现在我们根据技能水平评价图表对小车司机班班长、产品开发工程师、营销副总这三个职务做相应的技能因素的相对价值评价..营销副总在企业中全面主管营销事务;而营销工作往往是企业中最难应付的工作;需要很高的管理技巧;因此在管理技巧方面是全面的;营销副总要精通营销管理的各项专门知识;并要在下属当中树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方可充分调动广大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在专业知识方面应是权威专门的;在人际技巧方面;他需要熟练的人际技能;这是关键的..因此营销副总的技能因素价值为1400..产品研发工程师负责企业的研发工作要求有很高的专门知识;因此在专门知识方面应是精通专门技术的;在管理技巧方面;因其主要工作是独立开展研究活动;无需管理或很少有开展管理活动的必要;因此应为起码的;在人际技能方面;应为基本的..因此产品研发工程师的技能价值分为304..小车司机班班长在专业知识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只需高等业务性的;在管理决窍方面;管理一批司机;工作简单;只需要起码的;在人际技能方面;小车司机文化虽然不高;但均是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供服务的;长期与高管人员在一起;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特权;应付起来不太容易;需要最高一级即关键性的人际处理技巧..所以其技能因素价值分为175..表3是用来评定解决问题能力的工具..下面我们根据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图表对小车司机班班长、产品开发工程师、营销副总这三个职务做相应的解决问题能力评价..营销副总是企业市场的开拓者;每天都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独立做出营销决策;很多情况下企业都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其思维环境属“抽象规定的”..为了占领市场;营销副总需要开展高度的创造性工作;这些工作在企业无先例可循;其思维难度要列“无先例的”..因此解决问题能力便评价为技能的87%..产品开发工程师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受到行业规范、各种技术标准等的限制;其思维环境属第6级“广泛规定的”;但由于产品开发属于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其思维难度属“无先例的”;因此解决部下能力便评价为技能的66%..司机班班长属于最基层管理者;管理活动受到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和上级的约束;其思维环境属“标准化的”;其管理不需要有太多的创造性;基本上是“模式化的”..因此解决问题能力便评价为技能的25%..表4是用来对职务责任进行评定的工具..下面我们根据承担的职务责任评价图表对小车司机班班长、产品开发工程师、营销副总这三个职务做相应的承担的职务责任评价..营销副总在企业内地位很高;享有广泛授权;行动的自由度高;属“战略性指引的”;他全面主管企业的营销工作;所起的作用是最高的第4级“主要的”;营销副总的决策有时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其职务责任是“大量的”..该职务在这一因素的整体评分为1056..产品开发工程师的行动自由度比较大;属于方向性指导的;职务责任不大;只有少量的影响;对后果形成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其对企业新产品开发和企业进一步发展有直接影响;因此属于分摊的..该岗位在这一因素上的整体评份为264..小车司机班班长行动自由度小;只属第3级“标准化的”;但他为整个小车司机班的带头人;所起的作用是最高的第4级“主要的”;不过他级别太低;对经济后果的责任也属最低“微小的”..因此该岗位在这一因素上的整体评分为57..现在我们来分析小车司机班班长、产品开发工程师、副总这三个职务的“职务状态构成”..职务状态构成海氏提出;他认为职务具有一定的“形态”;这个形状主要取决于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因素相对于职务责任这一因素的影响力间的对比与分配;如图2-2..根据海氏职位评价系统法;上述三种职务分别属于以下三种类型:营销副总属于“上山型”..该职务的责任比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产品开发工程师属于“下山型”..该职务的责任不及技能与解决问题能力重要..小车司机班班长属于“平路型”..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责任并重..根据三种职务的“职务形态构成”;赋予三种职务三个不同因素以不同的权重..即分别向三个职务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因素与责任因素指派代表其重要性的一个百分数;这两个百分数之和恰为100%..根据一般性原则;我们粗略地确定“上山型”、“下山型”、“平路型”两组因素的权重分配分别为40%+60%、70%+30%、50%+50%..这样我们将这三个职务在三个因素上的岗位评价得分及其相应权重汇总如下:营销副总评价总分=14001+87%40%+1056╳60%=1680.8产品开发工程师评价总分=3041+66%70%+264╳30%=432.448小车司机班班长评价总分=1751+25%50%+57╳50%=137.875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海氏职位评价法评价出的分数;比直觉性的主观评估要精确和合理一些;只是评价过程较复杂..评价分获得后;具体工资额的确定要参考外界市场情况确定..。
海氏(Hay Group)岗位评估法Hay group的海氏系统法是美国工资设计专家Hay在1951年开发出来的,实质上是一种评分法,认为所有职位所包含的付酬因素可以抽象为三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因素,即智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风险责任,他设计了三套评价量表,最后将所得分值加以综合,算出各个工作职位的相对价值。
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 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
体系的逻辑关系是:投入—过程—产出,即投入智能来解决问题,完成应付的责任。
海氏(Hay Group)三要素评估法海氏三要素评估法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岗位评估方法。
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3以上的企业岗位评估时都采用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
它通过三个方面对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且通过较为正确的分值计算确定岗位的等级。
“三要素评估法”所指的三个要素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 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如下图所示:海氏评估法对所评估的岗位按照以上三个要素及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得出每个岗位评估分,即岗位评估分=知能得分+解决问题得分+应负责任得分。
其中知能得分和应负责任评估分和最后得分都是绝对分,而解决问题的评估分是相对分(百分值),经过调整后为最后得分后才是绝对分。
利用海氏评估法在评估三种主要付酬因素方面不同的分数时,还必须考虑各岗位的“形状构成”,以确定该因素的权重,进而据此计算出各岗位相对价值的总分,完成岗位评价活动。
海氏岗位评估法介绍海氏岗位评估法介绍岗位评估,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任职资格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
常用的岗位评估方法有岗位参照法、排列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和评分法等。
其中分类法、排列法属于定性评估,岗位参照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属于定量评估。
本文结合笔者曾经操作过的项目,主要介绍一种国际著名的岗位评估方法,即海氏(Hay Group)岗位评估法。
1. 海氏岗位评估方法海氏岗位评估方法由艾德华〃海开发,有效地解决了不同职能部门的不同职务之间相对价值的相互比较和量化的难题。
海氏岗位评估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评分法,它将付酬因素进一步抽象为三大因素,即技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风险责任,并据此设计了三套评价量表,最后将所得分值根据计算公式加以综合,就可算出各个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
海氏岗位评估要素之一——技能水平,是指使绩效达到可接收程度所必须具备的专门业务知识及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
具体包含三个维度:——有关科学知识、专门技术及操作方法,分为基本的、初等业务的、中等业务的、高等业务的、基本专门技术的、熟练专门技术的、精通专门技术的和权威专门技术的八个等级;——有关计划、组织、执行、控制及评价等管理诀窍,分为起码的、有关的、多样的、广博的和全面的五个等级;——有关激励、沟通、协调、培养等人际关系技巧,分为基本的、重要的和关键的三个等级。
这三个维度的每一种组合分值如表1所示。
表1:海氏岗位评估要素之一——技能水平海氏岗位评估要素之二——解决问题能力,是指工作岗位要求岗位承担者拥有的应对环境的变化和问题的复杂的能力。
以技能水平利用率(%)来测量。
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分为两个维度:——环境因素,按环境对职位承担着紧松程度或应变能力,分为高度常规的、常规性的、半常规性的、标准化的、明确规定的、广泛规定的、一般规定的和抽象规定的等八个等级;——问题难度,按解决问题所须的创造性,分为重复性的、模式化的、中间型的、适应性的和无先例的等五个等级。
海氏职位评估法简介海氏(Hay)职位评估法又叫作“指导图-形态构成法”(Guide Chart-profile),其由美国薪酬设计专家艾德华·海(Edward N Hay)于1951年开发而成。
其能有效地解决不同职能部门的不同职务之间相对价值的相互比较和量化的难题,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3以上的企业岗位的评估师都采用这种评价法。
海氏薪酬体系特别适用于管理人员的薪酬设定。
海氏评估法实质上是将付酬要素进一步抽象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三大因素:知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的风险责任,并分别设计了三套标尺性评价量表,最后将所得分值加以综合以计算各职位的相对价值。
在为付酬要素赋值时,Hay创新性地使用了德国生理学家E.H.韦伯的差别阈限概念,即三套评价量表中任何两个相邻的数值都相差较小数值的15%,此外即使是同一个单元格中,也存在着两个或三个数字,以为评估者提供更为精细的评估。
选择三个付酬要素的原因: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
海氏职位评估法的基本原理海氏职位评估法认为在制订职位评估计划时通常需要考虑三类付酬要素:职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常见问题时的思维方式;需要承担的对应职责,即知能水平,解决问题和应负责任。
Hay认为这三个要素存在于所有职位中,是职位内涵的定性因素,能够体现大多数职位的共同点,并能区分大多数职位的工作内涵。
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投入“知能水平”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即“应负责任”。
除此之外,三个付酬要素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2~3个子要素,形成三要素和八维度的评估结构。
在为某职位加总评价分数时,Hay认为知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应负责任这三个因素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两组:知能水平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乘积,即某职位承担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人力资本存量)实际使用后的绩效水平;应负责任,反映的是某职位人力资本增量创新性价值,即该职位承担者利用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所获得的绩效水平。
海氏(Hay)职位评价法一、海氏工作评价系统:海氏工作评价系统又叫“指导图表一形状构成法”,是由美国工资设计专家艾德华·海于1951年研究开发出来.它有效地解决了不同职能部门的不同职务之间相对价值的相互比较和量化的难题,被企业界广泛接受。
海氏工作评价系统实质上是一种评分法,根据这个系统,所有职务所包含的最主要的付酬因素有三种,即技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的职务责任。
每一个付酬因素又分别由数量不等的子因素构成。
二、下面将对海氏工作评价系统付酬因素描述中技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的职务责任三因素及其各子因素做如下说明:1、技能水平技能水平是知识和技能的总称,它由3个子因素构成●专业理论知识对该岗位要求从事的职业领域理论、实际方法与专门知识的理解。
该子系统分为8个等级,从基本的(第1级)到权威专门技术的(第八级)。
等级说明举例A、基本的熟悉简单工作程序复印机操作员B、初步业务的能同时操作多种简单的设备以完成一个工作流程接待员、打字员、订单收订员C、中等业务的对一些基本的方法和工艺熟练,需具有使用专业设备的能力人力资源助理、秘书、客户服务员、电气技师D、高等业务的能应用较为复杂的流程和系统,此系统需要应用一些技术知识(非理论性的)调度员、行政助理、拟稿人、维修领班、资深贸易员E、基本专门技术对涉及不同活动的实践所相关的技术有相当的理解,或者对科学的理论和原则基本理解会计、劳资关系专员、工程师、人力资源顾问、中层经理F、熟悉专门技术通过对某一领域的深入实践而具有相关知识,或者/并且掌握了科学理论人力资源经理、总监、综合部门经理、专业人士(工程、法律等方面)G、精通专门技术精通理论,原则和综合技术专家(工程、法律等方面)、CEO、副总、高级副总裁H、权威专门技术在综合技术领域成为公认的专家公认的专家●管理决窍等级说明职位Ⅰ。
起码的仅关注活动的内容和目的,而不关心对其它活动的影响会计、分析员、一线督导和经理、业务员Ⅱ.相关的决定部门各种活动的方向、活动涉及几个部门的协调等主任、执行经理Ⅲ.多样的决定一个大部门的方向或对组织的表现有决定的影响助理副总、副总、事业部经理Ⅳ.广博的决定一个主要部门的方向,或对组织的规划,运作有战略性的影响中型组织CEO、大型组织的副总Ⅴ。
Hay group的海氏系统法Hay group的海氏系统法是美国工资设计专家Hay在1951年开发出来的,实质上是一种评分法,认为所有职位所包含的付酬因素可以抽象为三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因素,即智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风险责任,他设计了三套评价量表,最后将所得分值加以综合,算出各个工作职位的相对价值。
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
体系的逻辑关系是:投入—过程—产出,即投入智能来解决问题,完成应付的责任。
海氏(Hay Group)三要素评估法海氏三要素评估法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岗位评估方法。
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3以上的企业岗位评估时都采用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
它通过三个方面对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且通过较为正确的分值计算确定岗位的等级。
“三要素评估法”所指的三个要素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如下图所示:海氏评估法对所评估的岗位按照以上三个要素及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得出每个岗位评估分,即岗位评估分=知能得分+解决问题得分+应负责任得分。
其中知能得分和应负责任评估分和最后得分都是绝对分,而解决问题的评估分是相对分(百分值),经过调整后为最后得分后才是绝对分。
利用海氏评估法在评估三种主要付酬因素方面不同的分数时,还必须考虑各岗位的“形状构成”,以确定该因素的权重,进而据此计算出各岗位相对价值的总分,完成岗位评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