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土地平整工程
- 格式:pptx
- 大小:1012.44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 (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7)1范围 (7)2引用标准 (7)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规划 (7) (7) (7) (8) (8) (8)。
(8),除执行本标准外,应符合国家现行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8) (8) (8) (8) (8) (8) (8) (9)、任务和要求 (9) (9) (9) (9) (9) (9)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1) (12) (12) (13) (14) (14) (14) (14)、防护林网规划 (14)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6) (16) (16) (16) (16) (16) (16) (17) (17) (17) (17) (17) (17)5土地开发项目规划 (17) (17) (17)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9) (19)、规划说明、规划图件和规划附件。
(19) (19) (19) (19) (20)4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设计 (20) (20) (20) (20) (21)。
(21)。
(21),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1) (21) (21) (21) (21) (21) (21) (22) (22) (22) (22)..................................................................................................................................................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地整理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广义土地整理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农地整理与市地整理。
根据我国国情,现阶段土地整理的重点在农村地区。
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2)平整土地,改良土壤;(3)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4)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工业用地等;(5)复垦废弃土地;(6)划定地界,确定权属;(7)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狭义土地整理指农地整理,土地整理包含土地开发、土地复垦。
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利用的要求,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率的良性循环。
“土地开发整理”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内容。
这三项内容的分类主要是依据其实施的侧重点不同,下面进行简单描述。
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
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成宜农地的活动,本文中指开发成农用地,如旱土、水田等。
2、三者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均是通过一定手段挖掘土地的固有潜力,扩大土地利用空间与利用深度。
土地开发侧重于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
土地复垦侧重于使因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破坏的土地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是综合性的利用和技术过程。
土地整理它是一项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进行全面调整的综合措施。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培训材料——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是指针对土地进行整合和规划,以实现土地开发利用的最大化和合理化。
土地平整是土地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土地的开发利用和后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关于土地平整工程的一些培训材料,包括定义、工作内容以及常见的平整方法。
一、土地平整工程的定义土地平整工程是指对土地进行操作,使土地表面平整并修建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形和地貌,以满足开发利用和建设的需要。
二、土地平整工程的工作内容1.地形调整:包括地势调整、地质层削方、填方等操作,使地形符合设计要求。
2.土壤处理:对土壤进行调查与分析,根据土壤特性进行处理,包括土壤改良、修整等。
3.地表处理:包括草皮铺设、景观造地、排水体系设计和建设等工作。
4.施工技术:采取适当的平整工艺和施工方法,保证平整质量和工程的可靠性。
5.后期养护:对已完成的土地平整工程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开发利用效果和持久性。
三、常见的土地平整方法1.削方填方法:通过对土地进行削方和填方的操作,调整地形,使得地面平整均衡。
2.压实法:利用大型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反复的压实作业,使土壤坚实稳定,达到平整效果。
3.刮平法:采用刮铲机对土地表面进行刮平,使得地表平整光滑。
4.植被覆盖法:通过草皮的铺设和植被的种植,使土地表面呈现绿化效果,并保护地表。
5.沉降法:将土地浸泡在水中,通过土壤的沉降和水的冲刷作用,使土地表面达到平整的状态。
四、土地平整工程的要求1.平整质量:土地平整应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2.工期要求:土地平整工期应安排合理,保证工程能够按时完成。
3.环境保护:土地平整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处理土壤、填土等材料,防止污染和资源浪费。
4.安全施工: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减少事故风险。
以上是对土地平整工程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的培训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还可以深入了解土地平整工程的具体技术细节和实践案例,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土地平整技术发布时间:2021-03-18T02:12:10.815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2期作者:郑莉丽[导读] 土地开发整理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关键环节。
当前,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重视力度,旨在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
来宾市兴宾区自然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广西来宾 546100摘要:土地开发整理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关键环节。
当前,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重视力度,旨在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以土地资源整理为核心,采用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达到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均衡利用的目的。
本文就将全面探究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常用的土地平整技术。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平整技术;土地资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处理、土地规划利用及土地循环开发利用等内容。
该工程可以进一步扩大耕地覆盖面积,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规模化生产与规范化经营,预防水土流失。
本文就将探讨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土地平整方法以及土地平整基本要求。
1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极具代表性且应用较为普遍的方法为散点法和截面法。
当然,还要结合应用环境特点和基本要求加以合理选择,以确保所选择的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在土地平整工程中,首先,结合地形地貌,选择适宜的测量方法,确保工程量计算的便捷性与精确性。
其次,合理选择土地平整方法与施工机械设备,确定经济运距等重点内容。
散点法与截面法的基本应用要求如下。
1.1散点法散点法适用于起伏程度较小,呈均匀性、规律性变化,且复杂程度较低的地形。
散点法往往不受测量作业的限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地形情况,合理布置测量点,加强平均高程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散点法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应用便捷。
1.1.1打桩在田面的四周边角,田块的最高点、最低点、次高点、次低点及所有不同高程的位置上打桩,作为测量作业点,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第35卷第3期2010年6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htt p ://www .kustjour na.l co m /Jour nal ofK un m i ngU n i versity of Sci ence a nd Technology (Sci ence and Technolo gy)V o.l 35 N o 13 Jun .2010收稿日期:2010-03-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61012).作者简介:彭琼芬(1966-),女,本科,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测绘及土地资源管理.E -m ai:l 377242181@qq .com do:i 10.3969/.j issn .1007-855x .2010.03.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研究彭琼芬(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51)摘要: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预算和项目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土方量的大小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投资直接相关.本文在分析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并提出了适宜于不同情况下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中图分类号:TU 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5X (2010)03-0012-04Research on Calculati on of Quantities of Land L eveli ngi n Land D evel op m ent and Consoli dati on ProjectsPENG Q i o ng -f en(F acu lty of Land R esource Eng i neering ,Kun m i ng U n i versity o f Sc i ence and T echnology ,K un m i ng 650093,China)Abst ract :La nd leveli n g eng i n eeri n g is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onstructi o n i n la nd developm ent and conso li d ation pro jects .The ca lc u lation of quantities of land l e ve li n g is one o f t h e most i m portant tasks i n budget and exa m ina -ti o n ,wh 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 n vest m en.t On the basis o f introducing severa l co m pu tationa lm ethods ,the applicability o f d ifferentm ethods are ana l y zed and opti m um m ethods are selected for different cases in th is paper .K ey w ords :land developm ent and conso li d ation ;land leveling ;ca lculati o n of quantiti e s0引言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力实施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确保13亿人口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一般包含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工程四大工程.土地平整工程是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其他工程的实施基础,是实现农田水利化、农业机械化和提高新增耕地率的重要保障.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有很多种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有它具体的适用范围,如设计时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当,计算所得的工程量与正确值相差较大.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轨道,土地开发整理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而设计工作中,土方量计算普遍简单粗糙,对预算编制管理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准确快速地计算工程量对开展规划设计、控制总投资及分配资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入手,分析各种方法的适用性,最后提出适用于不同条件的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以期为今后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参考.1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的常用方法111方格网法[1]该方法将原地貌按填挖平衡的原则,改造成平面.计算公式如下:挖、填工程量:V 填=S 方格E h 角填+2E h 边填+3E h 拐填+4E h 中填4(1)V 挖=S 方格E h 角挖+2E h 边挖+3E h 拐挖+4E h 中挖4(2)式中:S 方格为每个方格的面积,E h 角填、E h 边填、E h 拐填、E h 中填、E h 角挖、E h 边挖、E h 拐挖、E h 中挖分别为各角点、边点、拐点、中点填、挖高度的总和.112散点法[2]在平整成同一高程的范围内,选取若干个高程点,设选择的各点的高程分别为H 1,H 2,,,H n ,计算公式如下:平均高程:H 0=1n (H 1+H 2+,+H n )(3)挖方区平均挖深:h c =E H c l -H 0(4)填方区平均填深:h f =H 0-E H f m (5)挖方面积:A c =A a h f h c +h f (6)填方面积:A f =A a h c h c +h f (7)挖方量:V c =A c #h c (8)填方量:V f =A f #h f (9)式中:H c 为测点高程大于H 0的高程值;H f 为测点高程小于H 0的高程值;l 为测点高程大于H 0的测点数;m 为测点高程小于H 0的测点数,且m +l =n;A a 为平整单元总面积.113截面法1)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采用以下步骤计算平整工程量[2].(1)划分横截面:根据地形图或现场划分横截面.(2)绘横截面图及计算横截面面积:由地形图或实测的横截面数据绘制自然地面和设计轮廓线,利用计算机计算面积的功能求出横断面的面积.(3)计算平整工程量:V =D(A 1+A 2)2(10)式中:V 为相邻截面间的土方量;A 1、A 2为相邻两截面挖方或填方的截面积;D 为相邻两截面的间距.2)若原有土地利用类型为坡地,则可使用断面法粗略计算亩均土方量,进而推算整个平整区域的土地平整土方量,公式如为[3]: V =12(B 2@H 2@L )=18HBL =18H @66617=8313H (11)式中:V 为亩均挖(填)土方量,m 3;L 为亩均梯田长度,m ;H 为田坎高度,m ;B 为田面净宽,m .114格田归并计算法[4]设需要归并的格田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n ,各格田的田面的高程为H 1,H 2,,,H n ,平整后的田面高程为H 0.则:H 0=S 1H 1+S 2H 2+,+S n H nS 1+S 2+,+S n(12)每块格田的挖方或填方量为:V i =S i |H i -H 0|(13)总挖方或填方量为各田块挖方或填方量之和.2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的常用方法分析211方格网法为了用公式(1)、(2)计算挖、填工程量,则需计算出方格各角点的挖、填高度.为此还需进行如下计算:1)绘方格网并求出各角点的高程.13第3期 彭琼芬: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研究2)计算平整土地的设计高程:若每个方格的平均高程为H1,H2,,,H n则设计高程H0=H1+H2+###+H nn(14)=E H角+2E H边+3E H拐+4E H中4n(15)式中:n为方格总数,E H角,E H边,E H拐,E H中为方格各角点、边点、拐点、中点高程的总和.3)计算挖、填高度:挖、填高度=顶点高程-设计高程从以上可看出:该法的第一步为划分格网,即在拟平整成一个平面的范围内绘制方格网,而每个方格网的大小取决于地形的复杂程度,地形图比例尺的大小以及土方量计算精度的要求.为了达到计算精度要求,如地形复杂,方格网的划分应小,测图比例尺也应小,对应的测图(如不用地形图,而是实地划分格网,则需测定划分好后各方格角点的高程)以及计算土方量的工作量就大;反之,方格网的划分应大,测图以及计算的方量的工作量就小.以目前常测的1B500至1B2000的比例尺地形图来看,它们的高程点间距在10~50m间,适宜划分的网格大小在10m@10m至50m@50m的范围内,由于一个平整的范围内包含一个或多个方格网,这就要求用此方法计算工程量的对象需平整为一个面的区域面积较大.而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为节省平整工程量,满足田间灌排水要求,土地平整成一个面的区域较小.一般以格田为单元,平整后一块格田的宽在3~100m,每个项目中有成千上万块这样的格田.在数量众多的格田内来分别划分方格网,且每个格田的方格大小一样,而格田间的又不一样,甚至有的格田的方格大小仅有数米,在较大区域内平整为一个面是不现实的.因此,该法主要适用于地形简单且平整成一个面的范围较大的工业场地.一般不适于土地开发整理中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212散点法将公式(4)和公式(5)代入公式(6)可推得:A C=A a ln(16)同样将公式(4)和公式(5)代入公式(7)可推得:A f=A a mn(17)从公式(16)和公式(17)可知,挖方面积和填方面积与测点高程大于H0的测点数l和测点高程小于H0的测点数m有关.用此方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如选择高程点时选择点的位置不合理,随意选择一定数量的高程点,将得到不同的挖方面积和填方面积.其实,用公式(3)和公式(14)比较可知,公式(2)中一个测点的高程H i相当于公式(14)中方格的平均高程H i,那么可以推论散点法中的每一个高程应象方格网法中的每一个高程代表一个方格范围内的平均高程,因此,用散点法计算土地平整的工程量时,点位的选取应均匀,也就是在地形图上要能找到足够多的且分布均匀的高程点.而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平整区域坡度小时用散点法,或有的文章和书上讲的选用该法计算工程量的优点是点的位置不受限制.在目前常用的1B2000的比例尺地形图和土地开发整理的平整单元中很难找到足够多的且分布均匀的满足散点法计算要求的高程点,因此,该法一般也不适于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213截面法21311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时的截面法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时,要用地形图或实测的横截面数据绘制自然地面和设计轮廓线,两线间的面积即为挖方或填方的截面积,就要求得到的横截面数据要能较准确地反映自然地面,一般在1B2000的地形图上图解点的高程较难准确地反映自然地面,需实测横截面.并且截面尽可能垂直等高线方向,间距视地形情况及计算精度而定,地形越复杂,截面间距的选择应越小.21312若原有土地利用类型为坡地的截面法计算公式(11)的使用前提是平整前为坡地,平整时依山就势严格地按挖填平衡、不重复挖填,且平整后的田坎宽度为零的原则进行.土地平整时,多为土坎,都存在一定的田坎外坡,因此公式(14)计算得的填(挖)方量在不重复挖填时将比实际工程量大,但平整时为了格田的形状相对规整,势必发生一定量的重复挖填,公式(14)计算得的填(挖)方量在田坎宽为零时将比实际工程量小,因此用公式(14)计算所得的工程量的精度依地形坡度、微地貌的复杂程度不同而不同.但该法计算时不要求有足够的高程点,只与14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h ttp://www.ku stjourna.l co m/第35卷平整后的坎高有关,当坡度小于10b 时,不失为一种计算土方量的实用方法.而当地面坡度大于10b 时,应将公式改为:V =18H 2l(cot A -cot B )[5](l 为格田长,A 为地面坡度,B 为田坎外坡),并加重复挖填修正.214格田归并计算法由公式(13)知,用该法计算需知道归并前每块格田的高程,这就要求有足够的高程点,且每个高程点能代替每块格田的平均高程.在一块水田中,田面的高程相差较小,因此该法最适宜于归并前为水田的平整方量计算.但要求测绘地形图时,必须测出每块格田的高程.3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的选用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设计中,土地平整的方式主要包括将坡地改为梯地即坡改梯;旱地改为水田即旱改水;小格田改为大格田即小改大而进行土地平整的设计.根据以上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结合土地平整工程的方式,在设计中计算土地平整工程量时可这样选用计算方法:1)坡改梯:当平整前为坡地,平整后为水平或为坡式梯田时,采用21312所述的截面法.2)旱改水:若平整前为坡地,平整后为水平梯田,采用21312所述的截面法;若平整前为不规则的梯田且格田面不水平,平整后为水平梯田,采用21311所述的截面法;若平整前为不规则的梯田且格田面水平,平整后为水平梯田,采用113所述的格田归并法.3)小改大:若平整前为不规则的梯田且格田面不水平,平整后为水平梯田,采用11311所述的截面法;若平整前为不规则的梯田且格田面水平,平整后为水平梯田,采用1.3所述的格田归并法.4结束语总之,方格网法、散点法、截面法、格田归并法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中均有自身的适用条件和要求.方格网法、散点法、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的截面法、格田归并法均要求有足够的高程点作为基础,才能达到较高的计算精度.方格网法只有在高程点足够时才能较准确求出各角点的高程;散点法要求选取的高程点有代表性且密度均匀;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的截面法在高程点足够时才能较准确反映地面线;格田归并法要求已知每个格田的田面高程.可见,除地形起伏变化不大的单面坡地改梯地,受测绘精度影响较小,适用截面法外,其他方法受地形图测量精度的影响,适用性均较差.根据GB 50026-935工程测量规范6中对一般地区地形测图的技术要求,1B 2000地形图的地形点间距在50m 左右,1B 500地形图的地形点间距在15m 左右;1B 2000地形图当两梯田坎间距在地形图上小于5mm ,1B 500比例尺地图上小于10mm ,田坎可适当取舍,即1B 2000地形图对于实地两田坎距离小于10m 的,1B 500比例尺地形图在5m 以内的可以省略.显然,目前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以比例尺为1B 2000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在很多地形条件下满足不了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需要,而1B 500比例尺地形图可基本满足.但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和项目勘察的费用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1165%,按现行的土地开发整理投资标准,项目测绘和勘察费每平方千米在215万元左右,远远低于测绘1B 500地形图的收费标准.因此,建议通过选取若干能够代表项目区地形的地块作为典型田块,对典型田块进行1B 500地形图测量(采用格田归并计算法的应当测出每个格田的田面高程)或截面测量,就可以较为精确地计算出典型田块的土地平整土方量,进而推算整个项目区的土地平整土方量.这样,既可控制测绘成本,又能满足较准确计算土方量的要求.另外,上述计算的土地平整工程量仅为平整底土的工程量,如要保留表土,还应用平整面积乘以剥离深度求出剥离(回填)工程量.参考文献:[1]合肥工业大学,等.测量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70.[2]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与实务[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151-160.[3]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整理工程设计[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64-65.[4]刘文超,王金华,孟庆山,等.水田改造的土地平整方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4):176-178.[5]郑财贵,朱玉碧.浅析南方丘陵地区土地平整中的表土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6(7):512-513.15第3期 彭琼芬: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研究。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南水北调第x标段古庄店乡xx村,受南水北调工程项目部及古庄店乡政府委托,对该村耕地取土、占地堆土,进行平整还耕的设计.二、相关设计、施工、验收规范(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标准(TD/T1011~1013-2000)(3)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0-2001)(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1996)(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三、主要工程设计1、条田施工(1)田块方向:耕作田块长边方向宜选用南北向.在水蚀区,耕作田块宜平行等高线设置;在风蚀区,应与当地主害风向垂直或与主害风向垂直线的交角小于30°-45°方向布置.(2)田块形状:耕作田块的形状应布置成矩形;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布置成其他规则的四边形.(3)田块长、宽:耕作田块长、宽应综合考虑田块面积、种植制度、机械作业要求、灌溉排水要求,同时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限制布设;条田规模宜为6-15hm㎡.(4)田面高程:耕作田块田面高程应在常年涝水位20cm以上;地下水位较高的农田,田面高程应在常年地下水位80cm以上,相邻田块高差不宜超过50cm.(5)田面坡度:耕作田块田面纵坡方向一般与自然坡降一致,坡度大小与灌水方向和土质情况有关.土地平整后,田面比降应满足灌排要求.畦灌田面的坡度应根据土壤通透性和畦长不同而定,一般以1/200-1/500为宜,旱地田面坡度应限在1/500以内.(6)田面平整:土地平整后耕作田块平整度应使田面高差在±5cm内.2、表土保护土地平整时应保留一定厚度的表土,以保持土壤肥力.旱作地区宜在挖方处剥离表土30cm,填方超过50cm时,必须将熟土上翻,回填熟土层厚不低于30cm为宜.3、客土回填土地平整区耕作层土壤厚度达不到作物生长所需图层厚度时,应进行客土回填.确定土地平整方案时,尽可能使项目区土方挖填平衡.需要进行客土回填时,应考虑下列要求:①客土土源要尽量接近项目区,一般不超过3km.②耕作层的客土宜选用质地较好、未污染的土壤,且不应含有石块、石砾、瓦片等.③保障取土区的安全,土源地避开铁路、公路路基,大江大河及水库堰塘的堤岸.④取土应与当地的塘堰清淤、河流清障、道路修建、鱼池开挖等相结合.⑤填土应留有不低于20%的虚高.⑥客土回填后的耕地图层厚度应不低于40cm,耕作层厚度应在30cm以上,耕作层地力应满足适种农作物的基本要求.4、修筑田坎地坎必须用生土填筑,土中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修筑时应分层夯实,每层虚土厚约20cm,夯实后厚约15cm. 修筑中每道埂坎应全面均匀地水平升高,不应出现各段参差不齐,影响接荐处质量. 地坎升高过程中根据设计的地坎坡度,逐层向内收缩,并将坎面拍光.随着地坎升高,坎后的地块表面也相应升高,将坎后填实,使地面与地坎紧密结合在一起.5、修平田面将地块表面分成下挖上填和上挖下填(即挖高填低)两部分;地坎线上下各范围,采取下挖上填法,从地坎下方取土,填到地坎上方.其余地块表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地块表面中心线以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这样可提高工效,节省劳工.地块表面挖、填任务基本完成后,应用水准仪检查是否达到水平(或按设计要求的纵向比降).要求误差不超过1%.3、土坎修筑土坎顶宽30cm,高出平整后的土面20cm,下部坎高根据坡面倾角和梯田宽度计算确定,起坎宽度视地面坡度确定,田坎外侧水平角度为75°,内测水平角度为85°.在夯筑土坎时,应清除新旧土接触层的杂草,土坎必须用生土填筑,土中不能夹有石砾,树根等杂物,修筑是分层夯实,每层约,夯实后约,其压实度必须达到90%.土坎应随弯就直,照面平整,不起波浪.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3、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二、设计标准1、项目区内道路设计标准:田间道路面宽(不含路肩),田间道路断面顶宽(含路肩),两边路肩各宽30cm,为泥结石路面;路面荷载等级:汽-10;设计计算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2、生产路填筑要求:路面高出田面,路面结构用砂碎石铺厚,路基夯填土厚.新修生产路要求保证有夯填土,整治生产路要求路基夯实.3、桥涵等建筑物均按5级设计.三、基础资料1、河南省方城县古庄店乡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2、河南省方城县古庄店乡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图3、项目区1:2000实测地形图及1:500部分道路测量图.四、主要建筑物设计1、田间道设计根据项目区道路布置原则,结合项目区内现有道路情况进行道路布置,田间道共29条,总长18158m.其中xx村x条、xx村x条.路面设计:建设指标:田间道路路面宽度、路基宽度等建设指标详见下表田间道路建设指标2、路面结构与材质:(1)田间道路面结构一般设为两层:面层和基层.(2)田间主道路面宜采用混凝土路面或沥青碎石路面;田间次道路面宜采用沙石路面或泥结石路面.路面基层材料宜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碎石等半刚性材料,也可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石灰稳定粒料(土)、填隙碎石或其他适宜的当地材料铺筑.(3)田间道路面,应高出地面m以上.(4)碎、砾石等砾料路面路拱坡度一般采用%~%.(5)不同材料类型的田间道路面面层和基层厚度不低于下表的规定.不同材料类型的田间道路面面层和基层厚度指标3、路基设计:(1)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3)路基应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严禁用种植土、表土、杂草或淤泥等材料填筑.浸水部分的路基,宜采用渗水性较好的土、石填筑,如碎石、砾石、片石等.填筑材料粒径和压实度应满足下表的规定.表7.2.2.1 填方材料的粒径和压实度(4)一般路基、沿河路堤的挡墙宜采用浆砌石砌筑,同时应与路旁的沟渠衬砌结合起来修筑,堤或墙顶宽度不应小于30cm,高度不小于50cm.(5)对土质松软的路基应采用三合土或石灰土回填并压实.(6)路基的护肩可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砌筑,应与路旁的沟渠衬砌结合.路肩采用浆砌石时,应用水泥砂浆勾缝、抹面、压顶.(7)路基工程的石材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砌筑砂浆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的水泥砂浆.4、路基高度:一般路段路肩边缘应高出路基两侧田面m以上.5、纵断面设计①纵断面应坡度平缓,起伏均匀,宜与农田纵坡一致.②田间道最大纵坡度值:平原地区不宜大于6%;丘陵地区不宜大于11%.最小纵坡度值应满足(雨、雪)排水要求,宜取%~%,多雨地区宜取%~%.③田间主道纵坡连续大于5%时,坡长应不大于500m.否则,必须在限制坡长处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坡度不应大于3%,长度不应小于100m.受地形条件限制时,田间主道的缓和坡段长度不应小于80m.④田间次道纵坡连续大于5%时,坡长应不大于300m;否则,必须在限制坡长处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坡度不应大于3%,长度不应小于100m.受地形条件限制时,田间次道的缓和坡段长度不应小于50m.2、生产路设计项目区内布置生产路7条,总长6722m,生产路路面宽泥结石路面. 生产路填筑要求:生产路路基可采用天然土基层.生产路面宜采用素土夯实路面,对一些特殊要求的地方可采用泥结石、碎石等路面.素土路面土质应具有一定的黏性和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压实系数不宜低于.采用泥结石面层时,厚度宜为8-15cm,石材强度不应低于MU30.生产路路面应高出田面.生产路纵坡与农田纵坡基本一致,可不设路肩.五、施工要求1、道路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路床验槽→地面原土打夯机夯实→路肩修筑→回填压实度检验→路面铺填→交工验收2、道路土方开挖施工由于开挖深度较浅,拟安排反铲挖掘机、自卸汽车配合挖装运土,在接近基底范围时,由人工辅助开挖修坡、修底.3、原土夯实采用轮胎式振动压路机碾压4~6遍,具体碾压参数届时由现场确定.在构筑物边角碾压机械不易压实及靠近构筑物1m范围内不宜采用压路机压实的部位,辅以小型打夯机夯实.4、路肩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路肩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埋深一般不应小于20cm.(2)路肩砼埋块石质量应埋块石砼施工规范要求,砼施工满足砼施工规范要求,所埋块石满足埋石质量要求,所埋块石占砼体积为30-40%为宜,具体多少需经施工时试验时确定.5、垫层施工垫层的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料,铺设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需要碾压的应按要求进行碾压;对于片石灌砂垫层应进行片石摆设,片石要留有够大的缝隙以便灌砂,灌砂时应用水来保证密实,灌满后还应进行碾压.6、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施工流程如下:路基填筑验收合格→路肩砌石施工→路床压实整形→泥结碎石面层摊铺、压实(1)路基填筑压实作业:填料在铺料、平整、洒水润湿,并要求洒水后进行碾压压实,碾压遍数通过试验确定.拟选用YZ-12T振动碾,采用进退错距法,进行施工碾迹搭压宽度不应小于,碾压时行驶速度为2km/h.搭接位置不小于平行路轴线方向,顺道路轴线方向行驶,机械碾压不到的边角部位,采用12马力蛙式打夯机夯实,局部人工夯实.在路肩砌筑施工完毕后施工,即可用汽车运砂、碎石料至施工地段上进行路面面层施工,用人工运至现场工作面上进行摊铺,摊铺的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再用振动压路机压实.碎石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且级配良好、不得有超粒径的现象发生,不得含有石粉、碎石里不得含有风化石或软石.(2)泥结碎石路面层施工①准备工作.包括放样、布置料堆、整理路槽和拌制泥浆.泥浆按水土体积比:1—1:1进行拌制,过稀或不均匀,都将直接影响到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②摊铺碎石料:将事先准备好的石料按松铺厚度一次铺足.松铺系数为~左右按设计要求的宽度及厚度进行摊铺.③初步碾压:初碾的目的是碎石颗粒间碾压紧,但仍包留有一定数量的空隙,以便泥浆能灌进去.因此以选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为宜.碾压遍数不超过2—4遍(后轮压完路面全宽,即为1遍),碾压至碎石无松动情况为度.④灌浆:在初压稳定的碎石层上,灌浆预先调制好的泥浆.泥浆要浇得均匀,数量要足够灌满碎石间的孔隙.泥浆的表面应与碎石齐平,但碎石的棱角仍应露出泥浆之上,必要时,可用竹帚将泥浆扫匀.灌浆时务使泥浆灌到碎石层的底部,灌浆后1—2h,当泥浆下注,孔隙中空气溢出后,在未干的碎石层表面上撒嵌缝料(约1~/m2),以填塞碎石层表面的空隙,嵌缝料要撒的均匀.⑤碾压:灌浆后,待表面已干而内部泥浆尚处于半湿状态时,再用三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并随时注意将嵌缝料反匀,直碾压到无明显轮迹及在碾轮下材料完全稳定为止.在碾压过程中,每碾压1~2遍后,即撒铺薄层石屑并扫匀,再进行碾压,以使碎石缝隙内的泥浆泛到表面与所撒石屑粘结成整体.⑥质量要求:泥浆必须浇灌均匀,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松散、弹簧等现象.用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面层与其他构筑物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施工完的路面外观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1 耕作田块的长度和宽度根据规划要求,耕作田块的长度详见表3。
2 平原地区耕作田块内部设计(1)平原地区水田内部宜采用格田形式。
格田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并满足水稻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份的需求。
格田内部凹凸高差在±3cm 以内,长度宜保持在100m ~140m,宽度在30m ~40m 。
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田埂应采用土质,埂高宜为25cm ~30cm ,埂宽宜为30cm ~40cm 。
(2)平原地区旱地田面坡度应限在1:500以内。
3 梯田设计3.1 原则梯田应规划在25°以下的坡地上,梯田的设计应根据地形、坡度、土质等具体情况,以方便耕作,节省用工、保证田坎安全为原则,上下左右兼顾,采取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办法,尽量集中整片。
3.2 梯田的分类(1)根据地面坡度不同,分陡坡区梯田与缓坡区梯田。
(2)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和波浪式梯田。
(3)根据梯田田坎的建筑材料不同,分土坎梯田与石坎梯田。
(4)根据梯田的用途不同,分为旱作物梯田、水稻梯田、果园梯田、茶园梯田等。
3.3 梯田类型的选取梯田类型的选取,应综合考虑地形、土壤、气候和生产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
3.4 水平梯田断面设计与计算 3.4.1 水平梯田田坎设计(1)梯田田坎设计原则 1)安全稳定。
2)占地少。
3)用工省。
4)因地制宜选择田坎材料。
(2)梯田田面宽度、田坎高度、田坎占地宽、田坎占地各要素(见图1)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田面宽度:)(βctg ctga H B -= 田坎高度:田坎占地宽:βctg H b ⋅=2图1水平梯田断面图%10022⨯+=bB bβctg ctga Ba L H -=⋅=sin田坎占地(%):式中:L——斜坡距离,m;B——田面宽,m;b——田坎占地宽,m;d ——田埂顶宽,m;D——田埂底宽,m;H——田坎高,m;h——田埂高,m;α——地面坡度(°);β——田坎侧度(°);(3)梯田田坎设计土质粘着力愈小或田坎愈高,田坎外侧应愈缓,水平梯田断面尺寸可参考下表1。
1 耕作田块的长度和宽度根据规划要求,耕作田块的长度详见表3。
2 平原地区耕作田块内部设计(1)平原地区水田内部宜采用格田形式。
格田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并满足水稻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份的需求。
格田内部凹凸高差在±3cm 以内,长度宜保持在100m ~140m,宽度在30m ~40m 。
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田埂应采用土质,埂高宜为25cm ~30cm ,埂宽宜为30cm ~40cm 。
(2)平原地区旱地田面坡度应限在1:500以内。
3 梯田设计3.1 原则梯田应规划在25°以下的坡地上,梯田的设计应根据地形、坡度、土质等具体情况,以方便耕作,节省用工、保证田坎安全为原则,上下左右兼顾,采取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办法,尽量集中整片。
3.2 梯田的分类(1)根据地面坡度不同,分陡坡区梯田与缓坡区梯田。
(2)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和波浪式梯田。
(3)根据梯田田坎的建筑材料不同,分土坎梯田与石坎梯田。
(4)根据梯田的用途不同,分为旱作物梯田、水稻梯田、果园梯田、茶园梯田等。
3.3 梯田类型的选取梯田类型的选取,应综合考虑地形、土壤、气候和生产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
3.4 水平梯田断面设计与计算 3.4.1 水平梯田田坎设计(1)梯田田坎设计原则 1)安全稳定。
2)占地少。
3)用工省。
4)因地制宜选择田坎材料。
(2)梯田田面宽度、田坎高度、田坎占地宽、田坎占地各要素(见图1)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田面宽度:)(βctg ctga H B -= 田坎高度:田坎占地宽:βctg H b ⋅=2图1水平梯田断面图%10022⨯+=bB bβctg ctga Ba L H -=⋅=sin田坎占地(%):式中:L——斜坡距离,m;B——田面宽,m;b——田坎占地宽,m;d ——田埂顶宽,m;D——田埂底宽,m;H——田坎高,m;h——田埂高,m;α——地面坡度(°);β——田坎侧度(°);(3)梯田田坎设计土质粘着力愈小或田坎愈高,田坎外侧应愈缓,水平梯田断面尺寸可参考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