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优秀PPT课件--精品-优秀PPT课件--4北大哲学系精品课程历史沿革第四讲墨子共23页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5
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2年,1914正式招生,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
创建之初为北大文科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1919年更名为哲学系。
历史上,著名学者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熊十力、唐钺、邓以蜇、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冯定、陈康、贺麟、沈有鼎、洪谦、张岱年、胡世华等先后在这里执教,培养了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使这里成为现代中国哲学的摇篮。
1937年,由于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哲学系随校内迁,在云南昆明与清华、南开的相关科系合组为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
抗战胜利后,1946年北大复校,哲学系也随校北上,恢复为北大哲学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部分高校哲学骨干教师汇入哲学系,进一步壮大了哲学系的阵容。
1978年,心理学专业从哲学系分出,独立成为心理学系。
1978年以来,哲学系在改革开放的环境里快速发展,学科门类逐步完备,教师配备渐趋合理,图书资料日益丰富,科研条件极大改善。
198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美学成为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1988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三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4年起列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哲学的全部8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哲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等四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1995年9月宗教学由原来与哲学、逻辑学并列的专业独立成系。
按照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宗教学系与哲学系联体运作,以求协力发展。
2000年外国哲学研究所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4年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90年来,哲学系共培养了8000余名毕业生,其中有张申府、冯友兰、孙本文、罗常培、顾颉刚、杨晦、潘菽、朱自清、朱谦之、牟宗三、何其芳、胡世华这样的大学者,也有邓中夏这样的革命志士,还有各行各业的大批骨干力量。
第一讲:导论◆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的历史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中国哲学的特点◆中国哲学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惊讶◆闲暇◆(精神)自由2. 中国哲学的特点(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2).中国哲学的特点:◆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3. 中国哲学的历史:◆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清代朴学二. 哲学与哲学史◆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哲学就是哲学史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任继愈《中国哲学史》1.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
——陈寅恪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四. 思考◆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第二讲:孔子⏹孔子与儒家⏹秩序与礼⏹仁⏹中庸⏹天命⏹君子与圣人一.孔子与儒家⏹孔子其人⏹孔子与周公⏹孔子与六艺⏹孔子与儒家1. 孔子其人⏹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文名称:中国哲学史(上、下)英文名称:Chinese Philosophy课程类别:主干基础课开课院系:哲学系学分: 2学时: 4 周开课学期:秋季、春季中国哲学史课程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
哲学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学哲学门,成立于1912年,两年之后开始招生,课程以中国哲学为主。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沿用的仍然是旧的经学观念,哲学和历史的意义都比较缺乏。
几年之后,胡适到哲学系讲授中国哲学史,在西方历史和哲学观念的影响之下,写出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奠定了现代意义上中国哲学史课程的基本思路。
20年代后期,冯友兰也曾在哲学系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讲义构成了后来印行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的基础。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冯友兰、张岱年、汤用彤、朱伯昆、任继愈等都集中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新的环境之下,中国哲学史课程也开始重新设计,冯友兰、张岱年等开出了在新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哲学史课程。
50年代,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学大纲发表于《新建设》杂志,很长时间内成为全国大学讲授该课程的参照体系。
60年代,由任继愈主编,北大哲学系学者为主,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国哲学史》(全四册)。
在张岱年主持下,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也编注了《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全8册)。
冯友兰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并撰写了《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先秦和两汉部分。
1972年,由汤一介先生主持,中国哲学史组编写了《中国哲学史》教材讨论稿(上、下),以及《中国哲学史资料辑要》。
70年代后期,在楼宇烈主持下,全面修改《中国哲学史》讨论稿,198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署名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
同时,由朱伯昆负责,中国哲学史教研室还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198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2001年,《中国哲学史》再次全面修改,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中国哲学史课程是北京大学主干基础课。
一. 气化即道☐气与道☐形上与形下☐生与息1. 气与道☐“道言乎化之不已也”。
(《原善》上)☐“道犹行也。
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洪范五行,……行亦道之通称。
”(《孟子字义疏证》卷中)☐“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
(同上)2. 形上与形下☐气就是”形而上”的,不应以”形而上”为理。
他说:”气化之于品物,则形而上下之分也。
形乃品物之谓,非气化之谓。
……一阴一阳流行不已,夫是之为道而已。
”(《孟子字义疏证》卷中)☐《易传》所谓”形而上”,即指”形以前”;所谓”形而下”,即指”形以后”。
不但”阴阳之未成形质”是形而上的,就是”五行之气”,也是形而上的,那”有质可见”的五行才是形而下的。
3.生与息☐“气化之于品物,可以一言尽也,生生之谓与!”(《原善》上)☐“一阴一阳,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条理乎!”(同上)☐“生则有息,息则有生,天地所以成化也。
”(同上)二. 血气心知☐血气心知☐理与意见☐私与蔽1. 血气心知☐“有血气,夫然后有心知”((《原善》上))。
☐“盈天地之间,有声也,有色也,有臭也,有味也,举声色臭味则盈天地之间者无或遗矣。
外内相通,其开窍也,是为耳目鼻口。
”(《孟子字义疏证》卷上)☐“心之精爽,驯而至于神明也,所以主乎耳目百体者也。
”(《原善》中)2. 理与意见☐“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
”(《孟子字义疏证》卷下)☐“心之所同然,始谓之理,谓之义。
则未至于同然,存乎其人之意见,非理也,非义也。
”(《孟子字义疏证》卷上)☐“吾惧求理义者之以意见当之,孰知民受其祸之所终极也哉!”(同上)3. 私与蔽☐“凡出于欲,无非以生以养之事。
欲之失为私,不为蔽。
自以为得理,而所执之实谬,乃蔽而不明。
天下古今之人,其大患,私与蔽二端而已。
私生于欲之失,蔽生于知之失。
”(《孟子字义疏证》卷上)三. 理存于欲☐欲、情、知☐理存于欲☐体情遂欲1. 欲、情、知☐“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
第二讲今天讲的题目叫“轴心期哲学的突破”,就是从哲学最早的起源来看哲学。
轴心期这个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的。
所谓轴心期,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六百年中间。
这个时候在全世界只有三个地方,或者是四个地方,产生了哲学,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
印度、中国和希腊,象三个点一样,构成了中心,也可以加上以色列,以色列是犹太教兴起的时候,是宗教,与其他三个区别开。
这三个地方,形成了个轴心期,而这个时间正好是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就是我们中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那个时期,只有这三个地方形成了哲学,其他地方都没有。
这是一个事实,你们想是不是这个事实?日本有哲学吗?美国有吗?德国法国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俄罗斯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可是就在那个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哲学,称之为“哲学的突破”,突破什么?向谁突破?是哪一个突破?突破是突破宗教神话,突破宗教神话,那是一个感性的,信仰的,那个思维模式,原始的思维模式,第一次用理性、用大脑来考虑宇宙人生问题,这是一个哲学的突破。
在轴心期以前,世界上古代的文明也很多,至少有五大文明,除了中国文明、印度文明,还有巴比伦,两河流域,就是巴格达伊拉克,这个文明是很高的,古代的埃及,文明程度也是很高的。
这个时候的文明辉煌灿烂,埃及造了金字塔,到现在还使人惊叹,但是那个时候没有哲学,只有宗教神话。
巴比伦,也是只有宗教神话,印度也是只有宗教神话,中国古代夏、商、周,那个时候,也只有宗教神话,而没有哲学。
希腊那个时候有没有呢?古代文明的时候?你们看《荷马史诗》:奥林匹克、宙斯、什么这个那个,海神、雅典娜,很多的,都是宗教神话,没有哲学。
哲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就是轴心期才开始的。
这个概念的意义在于它突破了西方中心论。
世界文化不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哲学也不是西方才有的,这是雅斯贝斯的轴心期理论的贡献。
我们现在就把哲学放在世界历史大环境、大框架中间作出个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