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 格式:ppt
- 大小:12.94 MB
- 文档页数:6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一、感觉:是人们从内部,外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
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根据信息的来源分:1.远距感觉:听,视觉。
2.近距离感觉:味,嗅,皮肤觉(触,温度,痛觉)3.内部感觉:机体觉(内部器官所处状态,饥,渴,胃疼),肌动觉(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平衡觉(由位于内耳的感受器传达有关身体平衡和旋转的信息)。
二、感觉生理机制:1.收集信息(辅助组织:水晶体,耳廓)2.转换:把信息能量转换成神经冲动,是产生感觉的关键。
其机构称感受器(耳,眼睛)3.传往大脑,进行选择加工。
4.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加工成最终的人所体验到的感觉。
感觉总是由外界物理量引起。
物理量的存在及它的变化是感觉产生和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
三、心理量与物理里之间关系是用感受性大小说明的。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用来表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感觉阈限: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个临界值。
是人感到某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1.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阈限越低,感受越强,反比。
2.差别感觉阈限: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
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
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经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由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刺激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 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最小可觉差:(jnd)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
费希纳定律:1860,德,费希纳对韦伯定律作了进一步发展。
由刺激引起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
当知觉经验以算术级数(1-2-3)增长时,刺激能量以几何级数(1-4-9)增长,知觉经验与刺激强度之间在数量上是一种对数关系。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与感觉和知觉打交道。
早晨,大家会随着第一缕阳光的射入而醒来;晚上,大家会随着最后一缕阳光的消失而进入梦乡。
在这一天中,大家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大家的感觉和知觉感受着周围的世界。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的基础。
感觉是我们对外部刺激的初步反应,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感性认识。
而知觉则是我们对外部刺激的进一步加工和处理,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一种理性认识。
我们来看一下感觉。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指我们对来自外部世界的感觉刺激的反应,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这些感觉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初步感知,是我们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感性认识。
例如,当我们听到一个声音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音调、音量和音质等;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我们会感受到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内部感觉是指我们对来自内部的感觉刺激的反应,如我们的身体感觉、平衡感觉、运动感觉等。
这些感觉是我们对身体内部状态的感知,是我们对身体的一种感性认识。
例如,当我们感到饥饿时,我们会感受到我们的胃部在收缩;当我们感到口渴时,我们会感受到我们的口腔在干燥。
我们来看一下知觉。
知觉是对感觉的进一步加工和处理,是我们对外部刺激的理性认识。
知觉可以分为物体知觉和空间知觉。
物体知觉是指我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属性的知觉。
空间知觉是指我们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方向、距离等属性的知觉。
除了物体知觉和空间知觉外,知觉还可以分为事件知觉和运动知觉。
事件知觉是指我们对事件的知觉,如我们听到一个声音、看到一个运动的事件等。
运动知觉是指我们对物体运动的知觉,如我们看到一个物体在移动、跳跃等。
在知觉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会感受到来自外部的刺激,还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知识对刺激进行加工和处理。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杯子时,我们不仅会感受到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还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知识判断它是一个杯子,并可能进一步推断出它可能装有饮料等信息。
心理学中的感觉与知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觉和知觉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适应周围的世界。
感觉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最初的、最直接的体验,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解释。
感觉是指通过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红色的花,我们的眼睛接收到了光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这就是视觉感觉。
同样,当我们听到一首动听的歌曲,耳朵接收到声音的振动,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这就是听觉感觉。
除了视觉和听觉,还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形式。
每种感觉都有其特定的感觉器官和相应的刺激类型。
例如,眼睛对光敏感,耳朵对声音敏感,鼻子对气味分子敏感,舌头对化学物质敏感,皮肤对压力、温度和疼痛等敏感。
感觉的阈值是指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不同的感觉具有不同的阈值,例如,我们能够察觉到非常微弱的光线变化,但对于微小的气味变化可能不太容易察觉。
感觉的适应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当我们持续暴露在某种刺激下时,感觉器官会逐渐适应这种刺激,使得我们对它的感受性降低。
比如,当我们刚进入一个充满花香的房间时,能够明显地闻到花香,但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可能就不再那么敏锐地感觉到花香了。
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组织、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知觉不仅仅是对感觉信息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和具有意义构建的过程。
知觉的选择性使得我们能够从众多的刺激中选择出对我们来说最重要或最相关的信息。
比如,在一个嘈杂的聚会中,我们能够专注于与我们交谈的人的声音,而忽略其他背景噪音。
知觉的整体性让我们能够将不完整的、分散的感觉信息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例如,即使我们只看到一个物体的部分,也能够根据经验和知识判断出整个物体的形状和性质。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和理解所感知到的事物。
同样的一个图像,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取决于他们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
感觉与知觉名词解释
感觉和知觉是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用于描述我们对外界刺激的不同方式以及我们对这些刺激的主观体验。
尽管感觉和知觉经常被混淆使用,但它们在意义上是不同的。
感觉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刺激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感觉是一种生理上的过程,它们通过感觉器官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红色的苹果时,我们的视觉感觉器官接收到光的波长信息,然后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进行解码和理解。
与此相对,知觉是指我们对感觉信息的主观理解和体验。
知觉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涉及到我们对感觉信息的加工、组织和解释。
当我们看到那只红色的苹果时,我们的知觉会告诉我们它是一个水果,它是红色的,它是一个苹果。
知觉是基于我们的经验、记忆和个人信念的,所以不同的人可能对相同的感觉信息有不同的知觉体验。
在感觉和知觉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感觉提供了知觉所需的初始信息,而知觉则影响我们对感觉信息的解释和理解。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黑暗中的物体时,我们的知觉可能会告诉我们它是一只猫,因为我们对猫的形状、运动和大小有一定的认知。
然而,如果我们的视觉感觉受到限制,比如在暗光环境下,我们的知觉可能会受
到影响,导致我们对物体的认知出现错误。
总之,感觉和知觉是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描述了外界刺激的接收和理解过程。
感觉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刺激信息,而知觉是指我们对这些感觉信息的主观理解和体验。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感知。
医学心理学重点:感觉和知觉人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人的心理现象也是复杂多样的。
感觉和是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心理现象。
今天,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总结了有关心理学上的感觉和知觉的内容,来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客观事物具有着各不相同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温度等各种属性。
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各种感受器能够区别出适宜的刺激,从而使大脑产生了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就是感觉。
通过感觉使我们获得了关于事物的颜色、声音、味道、气味、冷热、粗糙、光滑等感觉信息。
感觉除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外,还反映机体内部状况,例如,通过感觉我们可以反映有关自身的位置、运动、姿势以及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状态等种种感觉信息。
二、知觉知觉同感觉一样,也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在实际生活中,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时,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不仅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同时反映了事物整体,即在以感觉的形式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同时也反映了事物的整体。
譬如,儿童面前有一朵花,他们并非孤立地反映它的红色、香味、多刺的枝干而是通过脑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从整体上同时反映出它是一朵玫瑰花。
三、两者的联系与区别(1)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②感觉的产生是某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分析器系统综合活动的结果;③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它们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感性认识的形式。
(2)联系:①同属认识的感性阶段;②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