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88.00 KB
- 文档页数:17
让知识带有温度。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区别和联系1.前言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盛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学问表示工具。
人们把概念图与思维导图应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大大的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但在中国大陆,人们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概念使用有很大程度上的混淆,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两个概念进行区分。
2.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由来概念图(Concept Map)是康乃尔高校的诺瓦克(J.D. Novak)博士依据奥苏贝尔(David P. 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
诺瓦克博士认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学问的工具。
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思维导图最初是20世纪60年月英国人托尼巴赞制造的一种笔记方法,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3.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区分从学问表示的力量看,概念图能够构造一个清楚的学问网络,便于学习者对整个学问架构的把握,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学问的迁移。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思维力量。
可以通过概念图直观快速的把握一个概念体系,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思维的脉络,并可供自己或他人回顾整个思维过程。
从创作方法上看,思维导图往往是从一个主要概念开头,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化,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图;而概念图则是先排列全部概念,然后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一幅概念图中可以有多个主要概念。
从表现形式上看,导致思维导图大多是通过带挨次标号的树状的结构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来表示,而概念图则需要通过网状结构来呈现。
从应用领域看,现在思维导图的软件往往是在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目的借助可视化手段促进灵感的产生和制造性思维的形成;而概念图从开头到现在都是为了促进教学效果,最初是作为评价的工具,后来得到推广,成为教和学的策略。
高中生物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及其应用在生物学高考复习中,概念图和思维导图都是构建知识结构的好方法。
概念图是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的关系,两个概念通过连接词形成一个命题。
概念图是网状结构,思维导图是发散性结构。
概念图在梳理和表征复杂的概念的关系优于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在整理思维、激发思维方面优于概念图,概念图比较多用于学科中。
将思维导图与概念图在学科中有机的结合使用可以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通过带顺序标号的树状的结构来呈现一个思维过程,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过程,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
以一种与众不同和独特有效的方法驾驭整个范围的脑皮层技巧——词汇、图形、数字、逻辑、节奏、色彩和空间感。
思维导图是基于对人脑的模拟,它的整个画面正像一个人大脑的结构图,能发挥人脑整体功能。
二、思维导图的产生背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博赞(Tony Buzan)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
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
在此基础上,博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
托尼·博赞,1942年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大脑基金会总裁,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他曾因帮助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而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
他发明的“思维导图”这一简单易学的思维工具正被全世界约3.0亿人使用。
于是,Tony Buzan开始研究心理学、头脑的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记忆技巧、理解力、创意思考及一般科学,渐渐地Tony Buzan发现人类头脑的每一个脑细胞及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率。
这个看似微小的发现,却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的满意发展。
Tony Buzan曾试着将脑皮层关于文字与颜色的技巧合用,发现因作笔记的方法改变而大大地增加了至少超过百分之百的记忆力。
教学中的思维导图与概念图应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是两种常用的图形化组织思维和知识的方法。
在教学中,它们被广泛运用于知识传授、思维拓展和概念理解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思维导图是由中心主题和分支主题组成的图形化思维工具。
它通过树状结构清晰地展示主题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
(注意:以下为描述思维导图应用的段落,排版整洁美观,语句通顺,表达流畅)应用思维导图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中心主题,然后将与之相关的分支主题逐步展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课程内容,形成知识结构。
例如,教授历史课时,可以将中心主题设定为某个历史事件,然后逐渐展开与该事件相关的分支主题,如背景、原因、经过和影响等。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更清晰地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
另外,思维导图还可以用于思维拓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无法立即得出答案。
这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拓展思维。
学生可以将问题作为中心主题,在周围绘制与问题相关的分支主题,然后逐一展开各个分支主题。
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学生可以发现问题的各个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二、概念图的应用概念图是由概念和关系构成的图形化工具。
它通过箭头表达概念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应用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概念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概念图帮助学生分析和解释复杂的概念。
例如,在物理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为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用箭头表示。
通过概念图的构建,学生可以清晰地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和作用。
此外,概念图还可以用于概念的分类和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概念和定义。
通过构建概念图,学生可以将相似的概念归类,形成知识框架。
例如,在化学课程中,学生可以将各种化学反应分类,然后将每类反应的概念和关系用概念图表示。
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来整理和连接知识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连接知识。
通过将相关概念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可视化,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将不同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用来展示思维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思维导图通常是以中心主题为核心,使用分支的形式将相关的思想或概念展示出来,而概念图则是将不同的概念通过线条连接起来,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两者可以互补使用,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和连接知识。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1. 提炼核心思想: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一个主题的核心思想,并将其与相关的思想和概念联系起来。
通过将这些核心思想作为中心主题,我们可以使用分支的方式展开,进一步细化和扩展相关概念。
2. 组织复杂信息:当我们面对一大堆复杂的信息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组织这些信息。
通过将相关的信息归类并用分支连接起来,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信息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辅助决策和解决问题:思维导图也可以用于辅助决策和解决问题。
通过将问题和相关的因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在思维导图中展示出来,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考虑各种方案,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三、概念图的应用1. 理清概念关系:概念图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通过将不同的概念用线条连接起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这对于理解复杂概念和概念体系非常有帮助。
2. 构建知识网络:通过使用概念图,我们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这种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更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回顾和复习。
3. 探索新领域:概念图也可以用于探索新的领域。
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领域时,使用概念图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基本的概念和关系,从而更好地进入这个领域。
四、如何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1. 简洁明了:在绘制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时,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沈建强34浙江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前者的应用已初具规模,而后者的应用研究还刚起步。
本文试图通过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比较,引起人们对它们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视。
一、概念界定概念图(ConceptMap)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J.D.Novak)博士根据奥苏贝尔(DavidP.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
它通常将有关某一主题的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用连线连接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线上标明二者的关系。
概念图有四个图表特征:概念———感知到的事物的规则属性,通常用专有名词或符号标记;命题———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关系;交叉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同一知识领域内或不同领域间的结构。
思维导图(MindMapping)为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Tony?Buzan)在上世纪70年代所创,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方法。
它就像大脑中的地图,完整地将思维、想法呈现出来。
有的学生学得很轻松却成绩很棒,有的学生整日埋在书堆里却还是学得不理想,关键不在资质天份,而在于学习的方法。
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思维和记忆的有效方法。
它注重开发人的左、右脑,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绘制思维导图非常简单,而且十分有趣。
二、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共同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主要共同点是它们都属于知识可视化工具。
人类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
可视化技术将知识以图解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大大降低了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加速了思维的发生。
其理论基础是双重编码理论(Paivio,1986),该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增强记忆和识别。
知识可视化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辅助和补充,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利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来整理和理解知识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学习和整理知识点的强大工具。
通过用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本文将探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整理和理解知识点。
一、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定义概念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用来表示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它由概念和连接概念的线组成,通过线的方式展示概念之间的关联。
概念图突出了概念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理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思维导图是一种非线性的图形组织方式,用来表达思维和理解的过程。
它以一个核心思想或问题为中心,通过分支和子分支的方式展开,将相关的概念和信息以树状结构进行呈现。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组织知识,清晰地展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二、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特点1. 结构清晰简洁:概念图和思维导图通过简明的图形和文字展示概念和关系,让信息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2. 逻辑关系明确:通过连接线的方式,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清晰地表达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了信息的混乱和随机性。
3. 知识整合与归纳: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 可视化的思维过程:概念图和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思维过程,使得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和形象。
三、如何运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来整理和理解知识点1. 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适合用来整理和理解具体的知识点。
首先,选择一个核心概念或问题作为中心节点,然后将相关的概念和信息以分支的方式展开。
每个分支可以再延伸出子分支,用于展示更加具体的细节。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有机地组织起来。
2. 概念图法概念图法适合用来整理和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通过将概念和关系用连接线连接起来,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概念之间的联系。
概念图法可以帮助我们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3. 结合应用场景在整理和理解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思考和分析。
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提高学习效果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理解知识。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思维导图和概念图,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提高学习效果。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都是一种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知识结构和关系的工具。
思维导图是一种由核心概念或主题延伸出分支,并以关键词或短语形式进行标记的图形化组织方式。
它通过强调主题、支持分支和关键词的使用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
概念图是一种以节点和连线表示概念和它们之间关系的图形化工具。
节点代表概念,连线则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
通过概念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知识体系。
二、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和概念图1. 制作思维导图:- 将核心概念或主题写在中心位置,并画出一个圆圈或方框来突出显示。
- 从核心概念或主题出发,画出分支,并在每个分支上写上相关的关键词或短语。
- 根据需要,继续延伸分支并添加关键词或短语,以进一步展开相关概念。
2. 制作概念图:- 将概念写在节点上,并用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 用箭头表示关系的方向,如表示因果关系、序列关系等。
- 在适当的位置添加关键词或描述,以帮助理解概念和关系。
三、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提高学习效果1. 组织知识结构: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可以清晰地了解知识的组织结构,帮助学生整合各个概念和主题之间的关系。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并帮助他们构建全面的知识框架。
2. 提升记忆与理解能力:思维导图和概念图能够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通过在图形中使用颜色、形状和图标等要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记忆效果。
此外,通过与核心概念相关联的分支和关键词,学生能够更好地追溯和回忆相关的知识点。
3. 提高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在制作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信息组织起来,发现概念之间的联系,并提炼出关键词和核心思想。
浅析概念图及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一种常用的学习工具和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广泛。
概念图主要用于概括和整理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则更注重思维的发散、联想和整理。
下面将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定义、特点以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概念图是通过用概念和连线来展示和组织知识结构的图形工具。
概念图的核心是将学科中的重要概念用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并通过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图是按照层级结构组织的,从上至下逐级展开,每个层级都有可以归纳和整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感知和把握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中心词为核心,通过放射状的分支展开其相关内容的图形化工具。
思维导图关注思维的发散、联想和整理能力,是一种以强调思维的关联性为特点的学习工具。
思维导图以中心词为核心,通过放射式的主题分支和细分支展开,将一个主题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整理知识,深化理解,提高记忆效果。
概念图可以用于整理和归纳知识。
高中化学知识点众多、内容庞杂,学生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
概念图可以将相关概念有机地连接起来,将复杂的知识结构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
思维导图可以用于梳理思维逻辑和拓展思维。
高中化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知识。
思维导图可以通过放射状的分支展开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整合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创造性地思考和发散,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词和观点的联想,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还可以用于阅读理解和作文写作。
化学教材中常常有大量的图表和实验现象需要学生理解和分析。
通过学习使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整理知识、准确表达观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
思维导图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大量的500强企业。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托儿.巴赞.中国应用思维导图大约有20多年时间。
1、定义概述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简单却又极其有效。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资料,经由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更有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
同时,思维导图是最能善用左右脑的功能,藉由颜色、图像、符码的使用,不但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也让思更轻松有趣,且具有个人特色及多面性。
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运用在创意的联想与收敛、项目企划、问题解决与分析、会议管理等方面,往往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异同概念图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
它与思维导图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两种思维表达方式,两种学习工具。
下面我们来了解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区别。
一、创始人不同思维导图的发明人是托尼巴赞。
概念图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
二、理论基础不同思维导图创世人让人类的大脑各个物理方面与智力技巧彼此协同工作而不是彼此分隔则其发挥作用的效益和效率都会更高。
同时在受到著名的画家达芬奇的笔记的启示,而创造和发明了思维导图。
诺瓦克博士认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
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三、发展机制不同思维导图则能够帮助人们在认识事务方面拥有一个整体的全局化的观念。
它注重表达与核心的主题有关联的内容,并可展示其层次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思维导图强调是人们的思想发展的过程的多向性、综合性和跳跃性。
概念图在表达逻辑关系,和推理方面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概念图是一种多线程的流程图,表达由起点到终点的事务发展过程和推理过程,结果可能是一种或多种。
使用一些几何图形来作为不同概念的分类和表达。
四、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相似点思维导图和概念图都是在帮助人们分析问题,整理思路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有效的作用,可以展示人们的思维过程,使得人们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相对与文字的说明表达方式更加卓有成效。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把他们作为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思路、对问题理解认识和看法。
也可以把它们综合式运用。
教科书中的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是传授知识和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本文将从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定义、作用、使用方法以及在教科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定义及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表达和组织思维的图形化工具,其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分支和关联线展开和呈现相关的概念和想法。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人们将复杂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梳理,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概念图是一种用于展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图形化工具,其通过节点和连线的方式呈现概念之间的联系。
概念图有助于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使用方法1. 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通过手工绘制或使用电脑软件完成。
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首先确定中心主题,然后从中心主题出发,逐步延伸相关的概念和想法,并用分支和关联线连接它们。
思维导图的绘制应简洁明了,尽量使用关键词和图形表示,以方便记忆和回忆。
2. 概念图的使用方法绘制概念图时,可以使用图表软件或手工绘制。
首先,将每个概念分别表示为节点,然后通过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层次结构、分类关系、因果关系或关联关系等。
概念图的绘制应遵循逻辑顺序,尽量清晰明了。
三、教科书中的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应用1. 思维导图在教科书中的应用教科书中经常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和概括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重要概念。
思维导图可以将教材内容分为主题和相关子主题,并通过分支和关联线表达它们的关系。
这样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框架,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2. 概念图在教科书中的应用教科书中常用概念图来说明概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
通过绘制概念图,可以表达概念之间的继承、分类和因果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概念图的使用还可以提供知识的可视化表示,提高学习效果。
四、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优点及适用范围1.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优点思维导图和概念图能够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区别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工具软件的不断推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国内,关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应用的探索日益活跃,网上关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专题讨论区也日益增多。
这一切都充分表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工具,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研究和应用之中。
但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应用日益广泛的同时,另一个矛盾也凸显出来:“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同一个概念还是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加以区分还是应该等同对待?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当前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两个概念的认识不是很统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一) 等同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相同的概念,“思维导图”是“概念图”的别称。
黎教授认为:“人类使用的一切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图示方法都是‘概念图’。
‘思维导图’的称呼直接说明这是引导人们思维的图,把这种图示方法的意义挑明了,我认为这个说法也很好。
”持这种观点的人群比较大,可见于众多网上讨论区、blog 以及一些交流会中。
(二) 不同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起源、应用和形式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是不同的概念,虽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仍然需要加以区分。
如果不能清楚的认识到两者的差异,将很大程度上歪曲概念图以及思维导图的原意,影响其最大功能的发挥。
(三) 无需区分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不同的概念,有类似之处,也有区别所在。
但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使用它们的时候,采用何种名称并不重要,因此不需要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
虽然“概念图”来源于英文的“Concept Map”,“思维导图”来源于英文的“Mind Map”,但引入中国后,不妨都称之为“概念图”。
持这种观点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研究“概念图”,冠以“思维导图”的头衔;另一类是研究“思维导图”,冠以“概念图”头衔;三是将二者紧密结合,但却忽略二者差异。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关系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两个知识外化工具的优越性。
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这两种工具的认识,不少同志们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有的同志干脆把这两个工具看做一个东西。
这种模糊或者错误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它们对这两种工具的应用。
概念图( Concept Map) 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 J.D. Novak) 博士根据奥苏贝尔(David P. 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
它通常将有关某一主题的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用连线连接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线上标明二者的关系,包括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四个要素。
思维导图( Mind Mapping) 为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 Tony Buzan) 在上世纪70 年代所创,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方法。
它就像大脑中的地图,完整地将思维、想法呈现出来。
托尼·巴赞认为传统的草拟和笔记方法有埋没关键词、不易记忆、浪费时间和不能有效的刺激大脑四大不利之处。
而简洁、效率和积极的个人参与对成功的笔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同一层次的节点数目我们能看到思维的广度,从一个分支的长度我们能看到思维的深度。
离中心节点近的为主要原因,离中心节点远的为对主要原因的进一步发散。
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思维和记忆的有效方法。
关于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关系问题目前已经有不少的探讨,关于两者之间的不同取得的共识如下:1、定义的不同。
根据诺瓦克博士的定义概念图是一种教学技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
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
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一种思考方式,是打开大脑潜能力的********,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开学第一课中的思维导图和概念图解析一、思维导图:解剖认知的神器思维导图是一种用来显示和组织思维的工具,它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主题下的分支来呈现关联的思维内容。
这种图形化的表示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信息,并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概念图:构建知识网络的工具概念图是一种用来展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其中概念以节点表示,而概念之间的关系则通过链接线表示。
通过概念图,可以把不同的概念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结构化的知识网络,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
三、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优劣比较思维导图和概念图都是展示和组织知识的工具,它们之间在使用方式和应用场景上有一定的区别。
思维导图适合于整体性的思维结构展示和记忆知识信息,而概念图则更适用于构建知识网络和展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四、思维导图的步骤与技巧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技巧来提高效果:1.确定中心主题,将其写在纸上或中心位置。
2.从中心开始,将相关概念分支出来,并给予合适的关键词。
3.将分支之间的关系用链接线连接起来,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粗细和形状来表示不同的关系。
4.适当运用符号、颜色、缩写等方式来增强记忆效果。
5.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扩展和补充分支,以形成更丰富和完整的思维导图。
五、概念图的构建要点与技巧在构建概念图时,以下要点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展示知识:1.选择明确和具体的概念作为节点,避免模糊和笼统的表述。
2.使用线段连接节点,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用箭头、虚线等不同的线形来表示关系类型。
3.使用标签或描述性文字来解释节点和链接的含义,使得概念图更加清晰易懂。
4.对于复杂的概念关系,可以使用圆、框架等形状来表示不同层次或分类。
5.适当运用颜色、字体大小、阴影等方式来突出重点和区分不同的概念。
六、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学习中的应用1. 学科学习: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学科知识,深化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中学数学教育中的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教学应用导语:数学是一门需要严谨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作为一种图形化的思维工具,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学数学教育中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教学应用进行探讨。
一、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概念介绍1.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过程以图形化方式呈现的工具。
它通过一个中心主题,分支展开的方式,将各个相关概念或思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树状或网状的结构,帮助人们整理信息、理顺逻辑思维。
2.概念图概念图是一种描述和说明概念之间关系的图形工具。
它通过将各个概念用圆圈表示,用线段连接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个概念。
二、思维导图与概念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概念梳理与知识整合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可以用于梳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整合。
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数学概念用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整合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数的时候,可以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概念用概念图予以连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知识细化与扩展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细化、扩充。
教师可以将一个大的数学概念细化为多个更具体的子概念,并用思维导图或概念图呈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教授数列概念的时候,可以细化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子概念,并将其与数列的定义、性质等连接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更准确和全面的数列概念。
3. 解题方法与步骤的呈现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和步骤。
教师可以将解题过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并将每个步骤用概念图表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学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将高斯消元法等不同的解法罗列出来,用概念图表示每一步的操作,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探索和发现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利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来整理和理解知识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一种结构化的图形化工具,被广泛地用于整理和理解知识点。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清晰的思维框架,提高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本文将介绍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定义、应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来整理和理解知识点。
一、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定义1. 概念图:概念图是一种用于表示知识点之间关系的图形化工具。
它通过用概念作为节点,用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出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图。
概念图的节点可以是单词、短语、概念或问题等,通过连线的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分类关系或时间顺序等。
2.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展示思维流程和思维关系的图形化工具。
它以核心概念为中心,通过分支方式展开思维,将相关的概念和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
思维导图一般由核心主题、主干思路和分支节点组成,可以用于记录和整理思维过程、提取关键信息以及帮助记忆和复习知识点。
二、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应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在各个学科领域、工作场景和个人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学科应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可以用于整理和理解各学科的知识点。
在数学中,可以通过概念图来展示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语文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文章的主题、段落和关键词等;在科学中,可以使用概念图来表示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概念和关联关系。
2. 工作应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工作中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在会议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记录会议内容和决策流程;在项目管理中,可以利用概念图整理项目的目标、任务和资源;在创意设计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激发创造力和整理设计思路。
三、利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整理和理解知识点的方法1. 思维前期准备:在利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整理和理解知识点之前,可以先进行思维前期准备。
明确要整理和理解的知识点范围和目标,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了解基本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思维导图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大量的500强企业.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托儿.巴赞.中国应用思维导图大约有20多年时间.1、定义概述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资料,经由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更有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
同时,思维导图是最能善用左右脑的功能,藉由颜色、图像、符码的使用,不但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也让思更轻松有趣,且具有个人特色及多面性。
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运用在创意的联想与收敛、项目企划、问题解决与分析、会议管理等方面,往往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它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至的方法,将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它与传统笔记法和学习法有量子跳跃式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它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开展人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一个有效思维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心智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近年来思维导图完整的逻辑架构及全脑思考的方法更被广泛在世界和中国应用在学习及工作方面,大量降低所需耗费的时间以及物质资源,对于每个人或公司绩效的大幅提升,必然产生令人无法忽视的巨大功效。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托尼·巴赞(Tony Buzan),他也因此以大脑先生闻名国际,成为了英国头脑基金会的总裁,身兼国际奥运教练与运动员的顾问、也担任英国奥运划船队及西洋棋队的顾问;又被遴选为国际心理学家委员会的会员,是“心智文化概念"的创作人,也是“世界记忆冠军协会"的创办人,发起心智奥运组织,致力于帮助有学习障碍者,同时也拥有全世界最高创造力IQ的头衔。
截至1993年,托尼·巴赞已经出版了二十本书,包括十九本关于头脑、创意和学习的专著,以及一本诗集。
2、导图制作制作工具1。
一些A3或A4大的白纸.2。
一套12支或更多的好写的软芯笔.3。
4支以上不同颜色,色彩明亮的涂色笔。
4。
1支标准钢笔.一、主题1。
最大的主题(文章的名称或书名)要以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
我们以前作的笔记,都会把最大的主题写在笔记本纸面上最顶格的中间。
而思维导图则把主题体现在整张纸的中心,并且以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
我们称之为中央图。
2。
中央图要以三种以上的颜色。
3. 一个主题一个大分支思维导图把主题以大分支的形式体现出来,有多少个主要的主题,就会有多少条大的分支。
4。
每条分支要用不同的颜色每条分支用不同颜色可以让你对不同主题的相关信息一目了然。
二、内容要求5。
运用代码小插图不但可以更强化每一个关键词的记忆,同时也突出关键词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记录空间.当然除了这些小的插图,我们还有很多代码可以用。
比如厘米可以用C M来代表。
所以可以用代码的尽量用代码。
6。
箭头的连接当我们在分析一些信息的时候,各主题之间会有信息相关联的地方,这时,可以把有关联的部分用箭头把他们连起来,这样就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信息之间的联系了。
如果你在分析信息的时候,有很多信息是相关有联系的,但是如果都用箭头相联接起来会显得比较杂乱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你可以运用代码,用同样的代码在他们的旁边注明,当你看到同样的代码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这些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7。
只写关键词,并且要写在线条的上方思维导图的记录用的全都是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代表着信息的重点内容.不少人刚开始使用思维导图时,会把关键词写在线条的下面,这样是不对的,记住一定要写在线条的上面。
三、线条要求8。
线长=词语的长度思维导图有很多线段,它每一条线条的长度都是与词语的长度是一样的.刚开始使用思维导图的人会把每根线条画得很长,词语写得很小,这样不但不便于记忆,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的空间。
9. 中央线要粗思维导图的体现的层次感很分明,最靠近中间的线会越粗,越往外延伸的线会越细,字体也是越靠近中心图的最大,越往后面的就越小.10. 线与线之间相联思维导图的线段之间是互相连接起来的,线条上的关键词之间也是互相隶属、互相说明的关系,而且线的走向一定要比较平行,换言之线条上的关键词一定要让你自己能直观地看到,而不是要把纸的角度转了120度角才能看清楚自己在写什么。
11。
环抱线有些思维导图的分支外面围着一层外围线,他们叫环抱线,这些线有两种作用:第一、当分支多的时候,用环抱线把它们围起来,能让你更直观地看到不同主题的内容。
第二、可以让整幅思维导图看起来更美观。
要注意的是,你要先在思维导图完成后,再画外围线。
四、总体要求12. 纸要横着放大多数人在写笔记的时候,笔记本是竖着放的。
但做思维导图时,纸是横着放的。
这样空间感比较大。
13. 用数字标明顺序可以有两种标明顺序的方式,主要是以你需要和习惯而定。
第一种标明顺序的方式:可以从第一条主题的分支开始,用数字从1开始,把所有分支的内容按顺序地标明出来,这样就可以通过数字知道内容的顺序了。
第二种标明顺序的方式:是每一条分支按顺序编排一次,比如第一条分支从1标明好顺序后。
第二条分支再重新从1开始编排,也就是说,每条分支都重新编一次顺序。
14。
布局做思维导图时,它的分支是可以灵活摆放的,除了能理清思路外,还要考虑到合理地利用空间,你可以在画图时思考,哪条分支的内容会多一些,哪条分支的内容少一些,你可以把最多内容的分支与内容较少的分支安排在纸的同一侧,这样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内容的摆放了.整幅画看起来也会很平衡,你画思维导图前,要记得思考如何布局会更好。
15. 个人的风格学会思维导图之后,我还鼓励你能够成立自己的风格,每一幅思维导图虽然都有一套规则,但都能形成个人的风格.思维导图的这15条技法中,关键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思维导图只记录关键词,如果关键词选择不正确,思维导图所要表达的信息就不准确了,要想学会全面总体的分析信息,你需要学会观察出信息当中哪部分是它们的关键部分,并搜索到它们的关键点,也就是关键词。
3、导图由来科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人类的思维特征是呈放射性的,进入大脑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思想(包括每一个词汇、数字、代码、食物、香味、线条、色彩、图像、节拍、音符和纹路),都可作为一个思维分支表现出来,它呈现出来的就是放射性立体结构.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大学时代,在遇到信息吸收、整理及记忆的等困难,前往图书馆寻求协助,却惊讶地发现没有教导如何正确有效使用大脑的相关书籍资料,于是开始思索和寻找新的思想或方法来解决。
托尼·巴赞开始研究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科学,渐渐地发现人类头脑的每一个脑细胞及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率.以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比如:渔网、河流、树、树叶、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管理的组织结构等,逐渐地,整个架构慢慢形成,Tony Buzan也开始训练一群被称为“学习障碍者”、“阅读能力丧失"的族群,这些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的变成好学生,其中更有一部份成为同年纪中的佼佼者。
托尼·巴赞194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得心理学、英语语言学、数学和普通科学等多种学位。
他所撰写的二十多种大脑方面的图书已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出版,并成为世界顶级公司进行高级人员培训的必选教材。
另外,他还出任一些政府部门、大学和研究院以及大跨国集团公司的咨询专家,包括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惠普公司、巴克莱国际公司、数字设备公司等.他主持的大脑知识讲座已成为西方家喻户晓的节目,在广播、电视及录像节目中大受欢迎。
业内人士称他为“大脑先生”。
1971年托尼·巴赞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慢慢形成了发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 g)和思维导图法(Mind Mapping)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大脑放射性思维的外部表现。
依据大脑思维放射性特点,后来成为英国大脑基金会主席、著名教育家的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思维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思维导图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使人们关注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思维导图允许学习者产生无限制的联想,这使思维过程更具创造性。
4、导图作用随着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掌握,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演讲、管理、会议等,运用思维导图带来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诸多行为表现:(1)、成倍提高您的学习速度和效率,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2)、激发您的联想与创意,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资源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3)、让您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并使您将能够达到众多您想达到的目标,包括:快速的记笔记,顺利通过考试,轻松的表达沟通、演讲、写作、管理等等!(4)、让您具有超人的学习能力,向您喜欢的优秀人物学习,并超越您的偶像和对手。
(5)、让您尽快掌握思维导图这个能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
它能同时让您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包括词汇,图象,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
它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帮助您更有效地学习,更清晰地思维,让您的大脑最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