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美洲1 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5
学习内容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节美洲第一课时学科组中心备课人课型审核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理大发现”与“新大陆”的联系,了解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线和范围。
2.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并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差异,学会运用比较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3.运用地图,分析地形对美洲气候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4.观察大洲的地形特征,学会绘制其地形简图;运用气温、降水等相关资料,学会判别气候类型。
学习重难点南、北美洲地形的特征。
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板图教学过程学法指导[导入新课]:(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视频)知识点一:新大陆——位置范围【自主学习】1.读图6-28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美洲位于__(东/西)半球。
※纬度位置北美洲跨____、____、____三带,大部分在____带。
南美洲跨_____带和_____带,大部分在____带,没有_____带。
※海陆位置注意聆听,抓住关键信息,小组抢答大洲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描述,请同学们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西印度群岛:西印度群岛位于___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它由众多的大小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
古巴盛产甘蔗,有“世界糖罐”之称。
【合作探究】读图分析中美地峡和巴拿马运河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二: 新大陆——国家语言【自主学习】1、北美洲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两国都通行____语。
2、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由于历史上长期受_______和_________的殖民统治,通行拉丁语系。
【合作探究】理解认识拉丁美洲和南美洲的区别。
知识点三: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地形【自主学习】读图6—32北美洲地形分布图和6—38南美洲地形分布图完成北美洲:认真阅读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并圈画出重要内容参考一下从美国东海岸的纽约到西海岸的旧金山的航线距离长短,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
七年级地理下册6.3 美洲(第1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6.3 美洲(第1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6.3 美洲(第1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美洲》(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纬度、海陆).(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国家及通用语言.(3)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的地形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形图,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异同之处.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素养,认识到不同地理事物存在的差异。
【教学重点】(1)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2)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差异,熟练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题导入:位于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明确:北美洲和南美洲。
过渡:同学们,你对美洲了解多少?你知道美洲的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块曾经的“新大陆”吧!二、新课学习(一)“新大陆”(1)“新大陆”的由来美洲的全称:“亚美利加洲”由来: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因为在500多年前,生活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居民,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
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才结束了亚欧大陆与美洲“新大陆”之间长期相互“隔绝”的局面。
6.3美洲(1)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
互动探究探究一:新大陆新大陆读图接受新大陆和美洲大陆名字的由来。
简单介绍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强调白令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的地理分界线作用和交通作用2、美洲的地理位置读图1)说说美洲的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在哪里?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北美洲:⑴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
⑵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通过读图、识图、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利用图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读图自主探讨问题,使学生望。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南美洲:⑴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w以西。
⑵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查漏补缺,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
最后教师进行综述。
)读图、阅读材料了解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西印度群岛等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意义。
教师讲述: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有学生了解这些知识,鼓励学生讲解,锻炼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
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
线,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它的开凿大大缩短了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航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1、亚洲于北美洲的分界线2、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3、国际日期变更线承转:为什么新闻播报时说道巴西等南美洲国家时会说是拉丁美洲的国家?拉丁美洲和南美洲有何区别?为什么叫做拉丁美洲?探究二:拉丁美洲查找资料了解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
第六章第三节美洲(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明确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范围。
2.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并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差异,学会绘制其地形简图。
3.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学会分析地形对美洲气候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4.知道美洲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了解美洲部分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5.通过学习“地理大发现”与“新大陆”的联系,能体会人类探索自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难点:地形对美洲气候的影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明确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范围。
2.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并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差异,学会绘制其地形简图。
3.通过学习“地理大发现”与“新大陆”的联系,能体会人类探索自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明确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范围。
2.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并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差异。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六章第三节《美洲》(并板书),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悉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开始学习。
拿出学案,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指导(学法指导:读课本20——25页图文资料,在课本上勾划并记住以下问题的答案, 10分钟。
)1.读课本20页图6-28,找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哥伦比亚这几个国家。
2.结合课本21页、22页四个阅读内容和有关地图,说出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巴拿马运河开通的意义;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的位置。
3.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其次是,两国通行语,加拿大有一部分居民讲语。
4.拉丁美洲是指地区,目前主要通行语和语,其中巴西通行语。
第六章第三节美洲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3. 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二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2.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3.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4.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二)教学难点1.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2.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三课前准备区(自主学习教材,独立思考问题)(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新大陆”自主学习1.根据图1—31说出美洲的地理位置。
美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
北部濒临,西临,东临,西隔与亚洲相望。
2.读教材P24的第一、二、三小节“美洲是‘亚美利加州’的简称……”思考:(1)美洲为什么又叫“新大陆”?(2)“新大陆”是谁发现的?(3)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什么?并且在图1—31美洲的国家和地区上标出。
小组合作1.集体阅读教材P24的最后两节“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思考:(1)白令海峡的宽度是多少?(2)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指哪“三线”?在图1—31 美洲的国家和地区上找出大致位置。
(3)传说中印第安人的祖先是谁?2.集体阅读教材P25的第二节“中美地峡是指墨西哥以南……”思考:(1)中美洲的地形是怎样的?(2)在图1—31中找出中美洲的7个国家,并且作出标示。
(3)中美洲有哪些人种?3.集体阅读教材P25“巴拿马运河……”思考:(1)巴拿马运河开凿于何年代?(2)巴拿马运河的归属权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4.集体阅读教材P25最后一节“西印度群岛呈弧形排列在加勒比海……”在图1-31中找出加勒比海并且画出位置。
6.3第一章第三节美洲学案第1课时(湘教版七年级下)【学习目标】1.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
3.利用地图分别了解北美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特征,并会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巴拿马运河及其地位2.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目标是:1.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
3.利用地图分别了解北美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特征,并会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自学指导一阅读教材第一框“新大陆”我们可以知道:1.美洲大陆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的地峡的最狭窄部位开凿了运河,并以此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该运河大大缩短了洋和洋的航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2.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其次是。
它们都曾是等国的殖民地,两国通行语。
3.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通常被称为洲。
历史上该地区长期遭受和的殖民统治,目前主要通行语和语。
教师纠错,总结三、自学指导二阅读教材P26、P27和图1-35,了解北美洲的位置、地形、气候1.北美洲位于半球的北部,面积居世界第位。
2.在图1-35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从纬度位置上看北美洲和亚洲一样南北跨低中高三个纬度带,但大多数地区属于五带中的带。
从海陆位置看,北美洲北临洋,西临洋,东临洋;西北隔和亚洲相望,南部陆地上隔和南美洲相连。
3.从图1-35北美洲地形图我们不难看出北美洲的地形特点:(1)平均海拔(2)地势(3)地形分为。
西部是,中部是,东部是(4)不少湖泊地形受到作用的影响。
4.读P29图1-41“美洲气候图”我们可以看出(1)北美洲南北跨温度带,气候类型(2)北美洲以气候和气候为主。
(3)西部太平沿岸的气候多呈状分布教师纠错,总结四、自学指导三列表对比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五、合作探究看教材P29图1-41和1-42,联系北美洲的地形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什么局限于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2)在北美洲中部,为什么冬季寒冷的气流能长驱直入到达墨西哥湾沿岸?解析: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区位于西部山系的迎风坡,能接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面受南北走向的高大山系阻挡,太平洋水汽难以进入北美大陆的内部,因而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局限于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6.3 美洲(1)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了解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
3.了解南、北美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4.分组采取对比、探究、讨论、交流资料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完成教学,达成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并形成能力的目的。
5.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2、预习重点重点: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北、南美洲地形和计算日界线两侧的日期3、达标练习一、美洲的位置(1)半球位置:地跨_______半球,主要位于_______半球。
(2)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__,西临________,北临_______,西北隔_______ 与 _______相望。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它沟通了_______和 _________,大大缩短了海上航程。
二、美洲的国家和地区1、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美洲分区包括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北美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美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由于历史原因,两国通行________,少数地区讲__________,拉丁美洲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使用_______,巴西使用________。
三、北、南美洲的地形1.北美洲的地形特征:①平均海拔_________;②地势起伏_________;③南北列的三大地形区;2.南美洲的地形:①西部为高大的_________山脉,这是世界上最_________的山脉②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其中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_______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___________的高原.3.关于拉丁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地区属于拉丁美洲B拉丁美洲和南极洲以麦哲伦海峡为界C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D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通用英语4.北美洲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正确的是()A.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B.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安第斯山脉C.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落基山脉D.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探究一:新大陆新大陆读图了解新大陆和美洲大陆名字的由来。
6.3美洲(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说出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线和范围。
2.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比较二大洲地形差异,学会用比较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学会绘制地形简图。
学习重难点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自主学习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___半球。
(2)纬度位置:北美洲大致位于_____________之间,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_______。
(3)海陆位置:东临_____洋,西临_____洋,北临_____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___洲相望,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_____洲为邻。
2.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_____洋与_____洋之间的航程。
3.拉丁美洲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4.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____,中部是广阔的____,东部是低缓的________。
5.穿越白令海峡的三条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运河名称所属国家划分大洲沟通的大洋不必绕道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端的_______海峡苏伊士运河非洲南端的_______2、说说北美洲、南美洲的地形特征(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四个方面)反馈训练1.巴拿马运河直接沟通了()A.太平洋、大西洋B.大西洋、印度洋C.太平洋、印度洋D.太平洋、北冰洋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B.美洲大陆是被巴拿马运河分开的两块陆地C.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D.拉丁美洲就是南美洲3.下列关于白令海峡的叙述,错误的是()A.180°经线穿过白令海峡B.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白令海峡C.北美洲和亚洲的洲界穿过白令海峡D.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穿过白令海峡4.南北美洲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有()①地形均由山地、平原、高原三部分组成②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③都有流程长、流量大的河流④都有古老、珍稀的动植物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航行到西印度群岛,途经的大洋是(B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6.北美中央大平原的南部,主要由冲积而成。
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1主要介绍了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的主要特点。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包括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美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提高对美洲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非洲、欧洲等大洲的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大洲地理学习基础。
但美洲地理较为复杂,涉及内容较多,学生可能对部分内容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洲地理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查询、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美洲地理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洲各国的了解和尊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2.美洲各国的主要特点及其差异。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通过观察美洲地图,使学生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国家分布等基本知识;2.资料查询: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美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3.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美洲地理现象的认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洲国家,分析其地理特点、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等,提高学生对美洲地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洲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设计相关案例分析题和小组讨论题目;3.准备课堂讲解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美洲的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使学生对美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友情提醒南美洲是指巴拿马运河以南地区,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范围比南美洲大。
三、中考必会—夯实基础1.世界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B.落基山脉C.安第斯山脉D.阿尔卑斯山2.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A.尼罗河B.亚马孙河C.长江D.黄河3.关于北美洲地形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B.东部最高,西部最低C.东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D.地形分为三大东西横列带4.有关麦哲伦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B.位于北美洲南端C.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D.位于澳大利亚南端5.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 )A. 西班牙语和英语B. 英语和葡萄牙语C. 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D. 法语和英语6.下列美洲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美国、加拿大B.美国、墨西哥C.加拿大、墨西哥D.墨西哥、巴西7.拉丁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B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C南美洲D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8.玉米的原产地是( )A、古巴B、墨西哥C、巴西D、埃及9.在美洲,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居民主要是( )A 印第安人B 欧洲移民C 因纽特人D 黑种人10.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位于( )A.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11.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语言是( )A.英语 B.法语 C.西班牙语 D.葡萄牙语12.混血人种占多数的地区是( )A.拉丁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 .欧洲13.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的中美地峡的最狭窄部位开凿了一水上通道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这一水上通道指的是( )A.亚马孙河B.苏伊士运河C. 巴拿马运河D.白令海峡14.下列关于北美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落基山脉沿大西洋沿岸南北延伸B .北美洲只有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C .美国是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D .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15.下列关于南美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南美洲以热带气候为主B. 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针叶林气候为主C. 南美洲有不少的湖泊和山地,他们是历史上冰川作用的产物D. 南美洲主要的出口产品是高科技电子产品读图1-20,回答16-18题图1-2016.上图中有世界上流域面积及其水量最大河流和世界最长河的是( )A. 甲、乙B. 乙、丁C. 甲、丙D. 丙、丁17.不流经热带地区的河流是( )A . 甲、乙 B. 乙、丁 C. 甲、丙 D. 丙、丁18.B 、F 、L 、R 四条纬线,与众不同的是( )A. BB. FC. LD. R19.关于密西西比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北美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长河 B. 发源于美国北部,注入墨西哥湾C. 为世界第三长河D. 纵贯美国中部平原,航运便利20.下列线不属于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的是( )A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B.俄罗斯与美国的分界线C. 亚洲与加拿大的分界线D. 国际日期变更线21.贯穿美洲南北的科迪勒拉山系是由板块碰撞形成的,它们是( )A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B. 印度洋板块和美洲板块C.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D. 北美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22.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A. 台湾岛B.马达加斯加岛C. 格陵兰岛D. 加里曼丹岛23.拉丁美洲白种人的祖先主要来自( )A.非洲B.亚洲 C.大洋洲D.欧洲24.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洲又是两大洋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B.曼德海峡C.马六甲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25.读图1-21中的三副图,回答:图1-21(1)南美洲大部分位于温度带中的带,判断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