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贡献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经济学领域的先驱之一,他的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是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人类经济行为的独特见解被视为自由市场理论的基石。
2.劳动分工和生产效率: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即把一个生产过程分成许多小环节,每个人专门负责一个环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经济贸易和国际贸易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比较优势原则,即比较优势是一种可行的贸易方式,它可以使全球从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4.自然价格理论: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然价格理论,认为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不是政府干预。
5.货币理论和国家经济政策:亚当斯密的著作还对货币理论和国家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
他主张货币应该是金属货币,而不是纸币,同时反对政府的干预。
综上所述,亚当斯密的贡献不仅限于经济学理论中,作为经济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思想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哲学和文学领域也有深远影响。
亚当·斯密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英国苏格兰法夫郡的科卡尔迪。
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苏格兰的军法官和科卡尔迪地区的海关监督。
母亲玛格丽特是该郡斯特拉森德利地方的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的女儿。
老斯密在儿子出生之前几个月即去世,所以,斯密是个遗腹子。
斯密和他的母亲,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他终身未婚,对母亲怀有美好的眷恋和敬意。
据说斯密小时候长得非常瘦小,而且很早就有独自发呆和自言自语的习惯,这个习惯伴随着他一生.4岁那年,斯密曾经被一群路过当地的吉卜赛人拐走,后幸被解救。
9岁开始到14岁,他在当时苏格兰地区第一流的中学——科卡尔迪市立学校读书,10岁那年斯密开始学习拉丁语。
在斯密开始懂事的年代里,他生活的地方科卡尔迪不过是一个只有1500多个人口的小市镇。
但是同大城市相比,这个小市镇是一个人了解社会的最好观测所.在这里有农村社会看不到的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的一切,比如爱好、苦恼和性格等等,都表现得比较充分。
斯密就是在这样一个小天地里,在与各色人等的接触和交往中成长起来的。
可以说正是这个小市镇给了斯密最初观察人性和研究社会的素材.斯密后来思维的材料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他的史学素养,一是他早年开始对人的观察。
在学校里,斯密是一个学习勤奋、酷爱读书、记忆力很强的引人注目的学生.到14岁,他在古典文学、数学等方面都已经充分具备了进入大学的能力。
1737年10月,未满15岁的斯密进入格拉斯哥大学读书,从此开始了他与这所古老大学的毕生情缘。
格拉斯哥大学是英国西北部的一所规模很小的大学,但是却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有一批著名的导师。
斯密在这里学完了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的教授都是非常卓越的人物。
邓洛普教希腊语,希姆森教数学,哈奇逊讲授伦理学。
斯密从这些导师那里受益匪浅,尤其是弗兰西斯·哈奇逊,是很有创见的思想家和无与伦比的讲课大师,是对斯密的学问和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位师长。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Adam Smith):经济学鼻祖逝世:(苏格兰爱丁堡)主要领域: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受影响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休谟、孟德斯鸠施影响于:马尔萨斯、李嘉图、密尔、凯恩斯、马克思、恩格斯、米尔顿·弗里德曼亚当·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丝毫不受外物干扰;有时也因此发生糗事,例如:亚当·斯密担任海关专员时,有次因独自出神将自己公文上的签名不自觉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名字。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陌生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刚开始会因害羞频频口吃,一旦熟悉后便恢复辩才无碍的气势,侃侃而谈;而且亚当·斯密对喜爱的学问研究起来相当专注、热情,甚至废寝忘食。
人物生平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学院(The Oxford Academy)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
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着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1773年,《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色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
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经济学家,也是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的圣经,开创了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的主要观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亚当斯密的生平亚当斯密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他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并成为一名哲学教授。
在教授职位上,亚当斯密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着手研究经济现象。
他的研究以实证主义为基础,注重对现实经济活动的观察和统计分析。
亚当斯密的著作不仅对经济学领域有重要贡献,也对伦理学、哲学和政治理论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国富论的主要观点《国富论》是亚当斯密最具代表性的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以下是国富论的主要观点:1. 分工与自由市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通过分工,劳动者可以专注于某项具体工作,从而提高技能和效率。
而自由市场则使得分工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作用,通过竞争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2. 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批判了劳动价值论,并提出了劳动成本理论。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应该由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
他强调,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适用于所有商品,并反对劳动价值论的一切修正和扭曲。
3. 市场的自发调节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即市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具有自发调节的功能。
他认为,自由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调整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4. 国家的角色尽管亚当斯密主张市场自由,但他也承认国家在经济领域有一定的作用。
他认为,国家应当维护和维护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行,例如确保财产权的保护、提供基础设施、维护法律和秩序等。
三、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影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被公认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国富论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主要经济学观点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的主要经济学观点被称为古典经济学,对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当斯密的主要经济学观点包括:
1. 劳动分工: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
他通过分析针对不同商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分工,说明了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 自由市场:亚当斯密主张自由市场的运作是最有效的经济体系。
他认为,自由市场能自动调节价格和资源分配,通过供求关系形成价格,并引导资源自动流向最高效率的领域。
他主张政府应当采取非干预政策,让市场自由运行。
3. 个人利益和竞争:亚当斯密认为,人们的自利动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的重要力量。
他认为,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通过竞争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4. 国际贸易:亚当斯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使参与国实现互利共赢。
他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自身的特长产业,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从而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利益。
5. 政府角色:虽然亚当斯密主张政府对经济活动保持非干预态
度,但他也承认政府在一些特定领域的必要作用,如国防、法律和秩序维护等。
他主张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确保市场交易的公正和有序进行。
总之,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强调市场机制、个人利益和竞争的重要性,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并对经济学学科及其相关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经济学鼻祖、经济学主要创立者、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的生平1723年6月5日【斯密出生日】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1730~1737年【7岁—14岁】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就读于寇克卡迪(Kirkcaldy)的市立学校1737~1740年【14岁—17岁】1737 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
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在“永恒的”(斯密如此称呼他)哈奇森的教导下研读道德哲学,斯密在这个时期发展出他对自由、理性、和言论自由的热情。
1740~1746年【17岁—23岁】1740 就读于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享受巴利澳尔学院(Balliol College)的斯内尔奖学金(Snell exhibition),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他后来说“在牛津的时期对他后来的毕生事业没有多少影响”,1742 被提名享受沃纳奖学金(Warner Foundation),他在1746年离开了牛津大学。
1746~1747年【23岁—24岁】寇克卡迪与母亲住在一起,此时亚当斯密没有工作。
1748~1751年【25岁—28岁】斯密于爱丁堡演讲授课。
他在亨利·霍姆·卡姆斯(Henry Home)的赞助下开始于爱丁堡演讲授课。
最初是针对修辞学和纯文学,但后来他开始研究“财富的发展”,到了他年近30岁时,他第一次阐述了经济哲学的“明确而简易的天赋自由制度”,他后来将这些理论写入被简称为国富论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里。
在大约1750年时他认识了大卫·休谟,两人成为亲密的好友,他也认识了一些在后来成为苏格兰启蒙运动推手的人物,1750 同父异母的哥哥休斯密(Hew Smith)去世,亚当斯密继承哥哥的遗产。
亚当. 斯密的三大理论是什么亚当. 斯密的三大理论分别是劳动分工理论、“看不见的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人物简介:亚当·斯密出生于苏格兰,毕业于牛津大学,是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和作家,被誉为“经济学之父”。
早年出版《经济自由主义》,9年完成《国富论》,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是古典经济学的“先驱”。
亚当·斯密三大理论之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人类天赋的天然差异,这是由于人类特有的交换和物物交换倾向。
物物交换是自利行为,其利益是由分工决定的。
假设个人愿意专业化和提高生产率,通过剩余产品的交换,会促使个人增加财富。
这些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实现利己与公益的调和。
亚当·斯密三大理论之“看不见的手”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引导生产者提供合适的产品;为提供不同产品而形成的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
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促成了社会分工和社会财富的增长。
例如,面包师为顾客提供面包不是因为善良,而是因为有利可图。
“看不见的手”是一个隐喻,亚当·斯密用它来描述这样一个原理,即作为无意的个人行动的结果,一个能够产生良好结果的社会秩序出现了。
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手段。
虽然在这个意义上,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只用了几次“看不见的手”这个词:一次是在《道德情操论》中,一次是在他谈到早期宗教思想时,幽默地写到希腊神话中的木星“看不见的手”。
一次是在《国富论》中,但是这个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渗透到了他所有的社会道德理论中。
认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国与国之间绝对成本的差异。
如果一个国家生产的某种商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那个国家就拥有该产品的绝对优势,可以出口。
各国要根据自己的绝对优势形成国际分工,各个国家要提供交换产品。
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摘要亚当斯密(A da mS mit h)是西方经济学史上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提出了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该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其核心思想、理论观点和对经济学的贡献。
一、亚当斯密的背景与贡献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苏格兰启蒙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国富论》一书(A nI nq ui ry in to th e Na tu re an dC au ses o ft he We al th of Nat i on s)的作者。
他的学说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二、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核心思想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类自私利益为基础,通过自由市场竞争实现整体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他认为,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最终会促成整个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2.1自利追求与经济活动亚当斯密强调,人们的自利追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他认为,个体追求利益会导致劳动的分工与专业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繁荣。
2.2自由市场与无形之手亚当斯密主张自由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他相信市场能够自我调节,无需过多政府干预。
他用“无形之手”来形容市场力量运作的机制,也就是通过买卖双方追求自己利益的行为,市场价格能够自发地调整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2.3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劳动来决定的。
劳动时间越长、劳动技能越高,商品的价值就越大。
三、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对经济学的贡献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1自由放任主义亚当斯密的思想奠定了自由放任主义的基础,主张市场的自由竞争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过多的政府干预反而会限制经济发展。
3.2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他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实现国家间的互利合作,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与贡献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广泛称为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著作《国富论》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出了诸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为当代经济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及其贡献进行探讨。
一、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亚当·斯密通过对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观察,建立了一套自成体系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1. 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物质财富创生的源泉,是价值的根本来源。
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应当以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他以此作为基础,通过劳动分工的分析,提出了劳动分工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 自由市场与竞争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可以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
他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通过个人追求经济利益来达成社会福利最大化。
3. 国际贸易与比较优势斯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应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他反对国家干预贸易,主张贸易的自由化与开放化。
4. 动机与利益追求亚当·斯密认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机是追求个人利益。
他提出了自利动机理论,认为通过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利益行动,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二、亚当·斯密的贡献亚当·斯密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经济学思想上,还表现在以下方面:1. 现代经济学的奠基者《国富论》是经济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其对劳动价值论、自由市场、资源配置、利益追求等问题的独特见解,为后来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参考和研究方法。
2. 劳动分工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分析,对于工业化和产业发展的理解具有深远的影响。
亚当斯密的名词解释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著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其著作《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的圣经。
本文将对亚当·斯密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亚当·斯密的核心观点之一——自由放任(Laissez-faire)。
自由放任是经济学中一种主张政府不干预市场,允许市场自由运作的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可以自发地调节资源的配置和生产力的增长,而政府干预则容易引起经济扭曲和资源浪费。
他主张市场的自由交易能够通过竞争促进经济增长,并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其次,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劳动力的投入和劳动时间的长短。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他对当时流行的劳动价值论理论的发展,他强调劳动是生产的核心要素,对商品价值产生决定性影响。
这一观点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观点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他认为,分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因为不同的人专门从事某一种劳动,他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技能和技术,从而快速完成任务。
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引发专业分工,即人们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的劳动,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除了以上几点,亚当·斯密还提出了市场需求和供给的概念。
他认为,市场上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关系。
当供给超过需求时,价格会下降;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会上涨。
亚当·斯密的供求理论为后来的市场经济学奠定了基础,并对现代市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贡献不仅仅限于以上几个概念。
他还提出了一种社会团结的理论,即“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亚当·斯密认为,当市场有序自由地运作时,个人自私的追求会由于市场机制而造福整个社会。
亚当斯密简介及经历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中,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
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1773年时《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国富论》主要理论分工理论一、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亚当·斯密生平简介•出生: 1723年6月5日(苏格兰苏格兰伐夫郡可可卡地)•逝世: 1790年7月17日(苏格兰苏格兰爱丁堡)•学派/流派:古典经济学•主要领域: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受影响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休谟、孟德斯鸠•施影响于:马尔萨斯、李嘉图、密尔、凯恩斯、马克思、恩格斯、美国开国先驱亚当·斯密(公元1723~公元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Adam Smith,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亚当·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丝毫不受外物干扰;有时也因此发生糗事,例如:亚当斯密担任海关专员时,有次因独自出神将自己公文上的签名不自觉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名字。
亚当斯密在陌生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刚开始会因害羞频频口吃,一旦熟悉后便恢复辩才无碍的气势,侃侃而谈;而且亚当斯密对喜爱的学问研究起来相当专注、热情,甚至废寝忘食。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1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中,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
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的一位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被广泛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他的主要著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对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提出了革命性的见解。
一、生平与背景亚当·斯密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兰菲尔德(Kirkcaldy)。
他的父亲是一名政府关税官员,这使得他从小对贸易和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斯密在15岁时进入格拉斯哥大学深造,之后继续前往牛津大学攻读哲学。
二、《国富论》的发表和内容《国富论》于1776年出版,这本书对后来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市场经济、劳动与资本理论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观点。
斯密认为市场供需关系的自由调节可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他主张国家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立场,允许市场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他也强调劳动分工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分工,生产效率会大幅提高,带来更高的生产和经济增长。
此外,《国富论》还对政府干预经济的立场提出了批评。
斯密认为,政府应该尽量少干预市场,因为操纵经济的举措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扭曲,最终有害于整个社会。
三、贡献与影响亚当·斯密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观点和理论为市场经济体制和自由市场理念提供了理论基础。
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市场自由竞争理论以及对自由贸易的主张,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指导。
斯密的影响也超出了经济学领域。
他的理论对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
他的思想也对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国富论》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经济观点与理论。
他的贡献不仅仅限于经济学领域,他的思想对整个社会科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亚当·斯密的观点至今仍然被广泛引用和讨论,他被公认为经济学史上的一位巨人。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和主张
1. 自由竞争:亚当·斯密主张完全放任的自由竞争,认为市场机制是最优的经济调节机制。
他主张国家应该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取消政策或法律对私人经济活动的限制、监督,反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任何干预,把国家的任务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2.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即市场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引导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通过追求个人利益而实现社会的繁荣。
他认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关系,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3. 劳动分工: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他指出,分工使得每个劳动者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提高技能和效率,同时节约了转换工作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4. 价值论: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量。
他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而商品的交换价值则取决于其稀缺性和供求关系。
5. 反对垄断和干预: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垄断和干预,认为这会破坏市场的自由竞争机制,阻碍经济的发展。
他主张政府应该扮演一个最小化的角色,仅限于维护公共安全、保障人民权利等基本职能。
总的来说,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和主张强调自由竞争、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劳动分工、价值论以及反对垄断和干预。
这些观点和主张为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后来的经济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当·斯密中文名: 亚当·斯密外文名: Adam Smith出生地: 苏格兰伐夫郡可可卡地出生日期: 1723年6月5日 逝世日期: 1790年7月17日 主要成就: 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 学派/流派:古典经济学 目录《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
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
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
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
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但是如果自由竞争受到阻障,那只“无形的手”就不会把工作做得恰到好处。
因而亚当·斯密相信自由贸易,为坚决反对高关税而申辩。
事实上他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
他声言这样的干涉几乎总要降低经济效率,最终使公众付出较高的代价。
亚当·斯密虽然没有发明“放任政策”这个术语,但是他为建立这个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
有些人认为亚当·斯密只不过是一位商业利益的辩护士,但是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他经常反复用最强烈的言辞痛斥垄断商的活动,坚决要求将其消灭。
亚当·斯密对现实的商业活动的认识也并非天真幼稚。
《国富论》中记有这样一个典型观察:“同行人很少聚会,但是他们会谈不是策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掩人耳目提高物价的计划。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体系结构严密,论证有力,使经济思想学派在几十年内就被抛弃了。
生平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
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1773年,《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色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
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4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是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是英国产业革命前期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哲学家和经经学家。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学院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
这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
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
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4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
亚当·斯密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第一次把以前的经济知识归结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丰富和发展。
斯密一生埋头书斋,著述甚丰,但问世甚少。
1759年,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出版。
《道德情操论》所阐述的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寄重托于同情心和正义感。
同理心让我们能够站在其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也能站在一个公正的旁观者角度看问题。
因为每个人自私的本性,这个社会反而能够与非常顺利地运转。
1773年,《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色此书,1776年3月9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它标志着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面世。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解析亚当斯密,18世纪苏格兰经济学家,被视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
他的经济学思想对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进行解析,以了解其主要观点和对当代经济学的启示。
一、自由放任主义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以自由放任主义为核心。
他认为,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佳引擎。
他主张政府应该尽量少干预市场,而是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参与者。
他相信,供需关系能够自动调节,市场能够自我纠正,并通过竞争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亚当斯密追求的是一个自由市场的理想状态,其中市场参与者可以自由交换商品和服务,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他坚信,通过自由竞争,市场能够自我纠错,并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
二、劳动价值论在亚当斯密看来,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也是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
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种商品所需的劳动量。
他认为,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了财富,而财富的分配应该基于个人的劳动贡献。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对于解释商品交换和财富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在他的理论中,市场参与者的劳动贡献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收入,这促使个人通过劳动改善自身的经济地位。
然而,亚当斯密也强调了通过自由竞争实现劳动价值的合理分配。
三、分工与经济增长亚当斯密对分工的研究对经济增长的解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的繁荣。
他在《国富论》中指出,通过分工,人们可以将相同的劳动时间分散到不同的任务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亚当斯密以针对缝纫机的例子说明了分工的好处。
他指出,一个人花费数小时来制作针的时候,而使用这些针制作一件衣服可能只需要几分钟。
通过分工,人们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以更高的效率进行生产。
四、市场自发秩序亚当斯密强调了市场的自发秩序。
他认为,市场参与者的个体行为虽然追求个人利益,但通过市场交换,最终会产生有益于整个社会的结果。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其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1723~1740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
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1773年,《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色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
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4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
亚当·斯密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亚当·斯密以人性论为基础,以功利论为“心照不宣的前提”,以“经济人”为逻辑纽带,以“经济自由主义”为主基调,以“看不见的手”为核心命题,比较系统地阐明了他的自由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一、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
“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
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二、货币理论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
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
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
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
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三、价值论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
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之财货,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
不过水与钻石价值之比较是百年之后边际效用学派才圆满解决此一问题。
四、分配理论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
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平。
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进人口增加。
资本利润之高低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之增减,资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资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
亚当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使利润率降低。
地租系指对土地使用所支付的价格。
亚当斯密认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市场远近有关。
五、资本积累理论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
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成正比。
资本的累积必须在分工之前进行,因为分工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料,在在都需要以资本来购取。
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愈显得重要。
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六、赋税理论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公平: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国民应按其在政府保护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纳税。
确定:各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须确定并不得随意变更,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额,都应对纳税人清楚宣示。
便利: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与方法收之。
经济:每一税捐都应善加设计,务使公民缴付国库以外,在他的财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激动。
亚当·斯密正确的观点除了对后来理论家的影响之外,他对立法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国富论》一书技巧高超,文笔清晰,拥有广泛的读者。
书中提出的反对政府干涉商业活动和商业事务、低关税和自由贸易的观点影响了整个十九世纪的政府政策。
事实上《国富论》对政府政策在经济领域的影响仍有所体现。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亚当·斯密的巨著。
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改善的原因及其生产物在各阶级的人们间之自然的分配顺序。
第一篇开始说明:各种生产力的最大改善,起因于分工。
有分工,才有货币。
因为,有了分工,必有交换;有了交换,就要货币;所以,货币是助长分工所必须的。
这样的议论,自然进展到交换的条件;那就是价值论及价格论。
关于价格的研究,谓价格被分为工资、利润及地租;因此,为了说明价格取决于工资、利润及地租的比率这一事实,必须讲到这些比率的变动。
第二篇论资产的性质、积蓄及用途。
第二篇有五大论点:一论资产的性质及分类;二论社会总资产中的一种特别部门(即货币)及银行的各种操作以节约货币的方法;三论资本的积蓄及生产与不生产的劳动;四论利息的升降;五论资本的各种用途,并予以比较。
第三篇论各国富裕进步的不同。
第三篇说明:国富的自然进步,资本是最初用于农业,而后用于各种制造业,最后用于国外贸易。
第四篇论经济政策与经济学说之诸体系。
即商业体系与农业体系。
第五篇论元首或国家的收入。
并具体说明下列三点:一,哪些是君主或政府的必要费用;在这些费用当中,哪些该由社会一般人民的奉献来支应;哪些则该由特别的社会团体或个人来承担。
二,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可以让一般社会成员为整个社会应该承担的费用作出奉献;这些方法分别有哪些重要的优缺点。
三,最后一点则说明,究竟是什么理由,使得几乎所有现代政府都举债度日;而那种债务,对整个社会的真实财富,亦即,对整个社会土地与劳动每年的产出,会造成什么影响。
《国富论》中他有下列重要主张:1个人主义:经济体制之建构,应以保障个人之生存及发展为原则。
因为每个人若能充分发展自我,则社会整体也将获得进步。
2财产私有制:就是主张私人有权拥有及支配自己的财富。
因为如此才能使个人充分发展,同时促进文明的发展。
3追求利润具有正当性:企业家投资工商业虽然为了追求利润,但是在过程中往往产生服务人群、贡献社会的效果,促进社会进步。
4经济自由: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每个人得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进行其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
5价格机能: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如此价格自然会调整恰当,而且资源也会配置得当,结果将始社会效益达到最佳的状态。
他认为人类有自私利己的天性,因此追求自利并非不道德之事。
倘若放任个人自由竞争,人人在此竞争的环境中,不但会凭着自己理性判断,追求个人最大的利益,同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市场)”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
《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国富论》一书成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增长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也成为了开展现代经济学科的先驱。
它也提供了资本主义和自由贸易最为重要的论述基础之一,极大的影响了后代的经济学家。
是经济学界最为重要而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致其他的一些思想已被搁置一边,而低估其他思想的可取性。
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重要创立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
亚当·斯密是把经济增长问题作为总题目来进行研究的第一人,他以经济增长为主线作出多方面的、相当深刻的分析。
斯密的经济增长思想不仅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而且对现在增长理论和经济学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斯密强调供给增长在当时环境下有科学成分,但也存在理论上的缺陷。
正因如此,斯密经济增长思想的成就和失误对当代的经济增长理论有着重要的启示。
2010级工程造价丁方圆2010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