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骨骼-中轴
- 格式:ppt
- 大小:542.00 KB
- 文档页数:25
中轴骨讲解中轴骨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颅骨、椎骨、肋骨、胸骨、骨盆、骶骨和尾骨。
这些骨骼在人体中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和形态,下面我们将逐一讲解。
1.颅骨颅骨是头部的骨骼,主要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
脑颅骨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和筛骨等,它们共同构成颅腔,保护着大脑。
面颅骨包括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鼻骨和泪骨等,它们保护着面部器官。
2.椎骨椎骨是脊柱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
颈椎共计7块,连接头部和胸部,主要负责支撑头部和上半身。
胸椎共计12块,与肋骨相连,主要支撑胸腔和内脏器官。
腰椎共计5块,位于腰部,主要支撑腰部和下肢。
3.肋骨肋骨是胸腔的骨骼组成部分,主要分为真肋、半真肋和浮肋。
真肋是第1-7肋,与胸椎相连,主要保护胸腔和肺部。
半真肋是第8-12肋,前端与胸椎相连,后端与脊椎相连,主要保护胸腔和肺部。
浮肋是第13-16肋,前端游离,不与胸椎相连,主要保护腹腔器官。
4.胸骨胸骨位于胸部正中,分为胸骨柄和胸骨体两部分。
胸骨柄上部宽厚,向下逐渐变细,与胸骨体相连接。
胸骨体形如薄板,上缘平直,下缘突出。
胸骨柄和胸骨体的作用是连接肋骨,保护胸腔和心脏。
5.骨盆骨盆是身体的承重支架,包括髂骨、坐骨和耻骨。
髂骨位于腰部两侧,上与肋骨相连,下与坐骨和耻骨相连。
坐骨位于髋部,构成髋关节的一部分。
耻骨位于髋部下方,构成盆腔的一部分。
这些骨骼协调作用,维持身体平衡和承担体重。
6.骶骨骶骨位于腰部下方,连接腰椎和尾骨。
骶骨呈三角形,分为骶体和骶角两部分。
骶体的前面有四个骶孔,是神经出入之处。
骶角的下面尖锐突出,称为骶结节韧带,与髂嵴相连。
骶骨的作用是连接腰椎和尾骨,维持腰部稳定性和承担体重。
此外,骶神经还支配着直肠等器官,具有调节排便功能的作用。
7.尾骨尾骨是脊柱的末端部分,由3-5块尾椎融合而成。
尾椎的形状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最后融合成一块尾骨。
尾骨的作用是保护直肠等器官,并维持肛门周围肌肉的张力。
《鱼类的骨骼系统》骨骼的分类•1、鱼类的骨骼按其性质来分,有软骨和硬骨(软骨化骨、硬骨)。
–软骨──圆口类、软骨鱼类,由生骨区产生的软骨细胞,形成软骨,并终生保持软骨阶段。
–软骨化骨──硬骨细胞侵入软骨区域内,经过骨化作用,逐渐代替了软骨而成的硬骨。
–膜骨──真皮和结缔组织等,由于硬骨细胞的作用,直接骨化不经过软骨阶段而成的硬骨。
•2、鱼类的骨骼按着生部位来分,有三大部分:–中轴骨骼:头骨、脊柱、肋骨--内骨骼–附肢骨骼:肩带、腰带、支鳍骨--内骨骼–皮骨:鳞片、鳍条、鳍棘──外骨骼第一节中轴骨骼–鱼类各部分的骨骼数目很多,低等与高等的不同种数目也不同,现仅以白鲢为例介绍各部分的骨骼名称、主要结构。
一、头骨•鱼类的头骨可分为脑颅和咽颅两部分。
–脑颅──位于整个头骨的上部,用来包藏脑及嗅、视、听等感觉器官。
–咽颅──也称脏颅,位于整个头骨的下部,呈弧状排列,包围着消化道前端(口咽腔及食道前部)的两侧。
(一)脑颅–白鲢的脑颅骨片有五十余块,按各骨所在的部位,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嗅区–包括:鼻骨2块,前筛骨1块,中筛骨1块,侧筛骨2块,犁骨(锄骨)1块。
•2、眼区–包括:额骨2块、眶蝶骨2块、翼蝶骨2块、副蝶骨1块、围眶骨(眶上骨2块、眶下骨16块)。
•3、耳区–包括:顶骨2块、蝶耳骨2块、翼耳骨2块、上耳骨2块、前耳骨2块、后耳骨2块、鳞片骨2块、后颞骨2块。
•4、枕区–包括:上枕骨1块、外枕骨2块、基枕骨1块。
(二)咽颅–咽颅又称咽弓,一般有七对咽弓,第一对为颌弓,第二对为舌弓,第三至第七对为鳃弓。
•1、上颌区–包括:前颌骨2块、上颌骨2块、翼骨2块、中翼骨2块、后翼骨2块、方骨2块、腭骨2块。
•2、下颌区–包括:齿骨2块(膜骨)、关节骨2块(软骨化骨)、前关节骨2块(膜骨)、隅骨2块(膜骨)、米克尔氏软骨2块(软骨)。
3、舌弓区–包括:间(茎)舌骨2块、上舌骨2块、角舌骨2块、下舌骨2块、基舌骨2块、续骨2块、舌颌骨2块、尾舌骨1块、前鳃盖骨2块、主鳃盖骨2块、间鳃盖骨2块、下鳃盖骨2块、鳃条骨。
骨骼系统结构在生物学中,骨骼或骨骼系统是为生物体提供支持作用的生命系统。
功能骨骼的最主要功能,为支撑保持体形。
因此海洋生物的骨骼不及陆地动物,是因为海洋提供了浮力支撑。
动物进化而迁往陆地,就开始形成坚固的骨骼结构。
另一方面,骨骼也提供肌肉连接面,透过关节,协助肌肉产生运动。
骨骼也为内部软组织结构提供保护。
外骨骼包裹整个身体,容纳所有器官,保护度较高,但行动不便,也限制了生物的大小,因此只见于较低等生物。
而较高等的生物则具有内骨骼,虽然保护性不及外骨骼,但也能保护一些重要器官,如:大脑、脊髓和心脏,行动方便快速,并且体形较大。
一些内骨骼更有在红骨髓内产生血液细胞的能力。
骨骼系统通常分三种-外骨骼、内骨骼和水骨骼。
但是水骨骼在分类时也可以和其他两种分开来,因为其没有坚硬的支持结构。
外骨骼在骨骼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大型的外骨骼结构与内骨骼相比所能支持的重量相对较小,因此,许多大型动物,例如脊椎动物具有内骨骼结构。
外骨骼动物例如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一些昆虫,它们的骨骼是一层保护内部器官的壳。
节足动物和软体动物都具有外骨骼。
由于外骨骼限制了动物的生长,这些外骨骼动物找到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大部分软体动物具有石灰质的壳,并且随着生长,壳的直径增大,形状不变。
节肢动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蜕去旧皮,这个过程称为蜕皮。
生出新的外骨骼后,外骨骼通过不同的方式硬化(例如石灰质、骨质)。
内骨骼内骨骼由体内坚硬的组织构成,由肌肉系统提供动力。
矿物质化或骨质化的内骨骼被称为骨,例如人类和哺乳动物的骨骼。
软骨是骨骼系统中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起支持和补充骨骼的作用。
人的耳和鼻由软骨定型。
有些动物的骨骼完全由软骨构成而没有骨质化的骨,例如鲨鱼。
骨于其他坚硬的结构由韧带相互连接,而与肌肉系统之间由肌腱连接。
较高等的生物,例如哺乳类、爬虫类、鸟类等,才有内骨骼,大多数都是脊索动物门的成员。
水骨骼水骨骼则好像是充满水的气球。
腔肠动物(例如水母、珊瑚虫等)和环节动物(例如水蛭)这些具有水骨骼的动物体腔内充满液体. 提供静水压支撑身体,能通过收缩液囊周围的肌肉实现移动,例如蚯蚓通过改变身体的形状向前移动。
中轴骨的名词解释中轴骨是人体骨骼中的关键部分,它是人体骨骼系统的主要支撑组织,连接着上肢和下肢,形成了人体的基本结构框架。
通过对中轴骨的详细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1. 中轴骨的组成中轴骨主要由脊柱组成,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脊柱由一系列的骨节相连而成,形成了一个弯曲的S形结构。
这种弯曲的设计使得脊柱能够提供足够的弹性和稳定性,同时减轻了身体重量对骨骼的压力。
2. 中轴骨的功能中轴骨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功能:支撑、保护和运动。
首先,中轴骨作为身体的支撑系统,起到了人体结构框架的作用。
它支撑着上肢和头部的重量,并通过韧带、肌肉和关节的配合,使得身体能够保持平衡,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其次,中轴骨还起到了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脊柱将脑部和脊髓包裹在内部,形成了颅腔和脊髓管。
这样的结构提供了对脑部和脊髓的保护,防止了它们受到外力的伤害。
最后,中轴骨还是人体运动的重要支撑。
通过脊柱与肌肉、关节的配合,中轴骨能够使上肢、下肢和头部进行各种运动,如弯曲、伸直、旋转等。
同时,中轴骨的柔韧性也使得人体能够进行一些柔术和舞蹈等需要大幅度运动的活动。
3. 中轴骨的解剖结构脊椎骨由椎体、椎弓和椎间盘组成。
椎体是脊椎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呈圆形或近似方形,并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
椎弓位于椎体的后部,形成了脊椎骨的弓状结构。
椎弓由椎板、横突和棘突等部分组成,它们与相邻的脊椎骨相连接,形成了脊柱的连续骨节。
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具有缓冲和吸收压力的作用。
此外,脊椎骨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如椎管、椎旁孔和滑车关节。
椎管是由相邻的椎弓形成的,它内部容纳着脊髓,起到保护脊髓的作用。
椎旁孔位于椎板和椎弓根之间,这些孔洞允许神经根从脊柱中穿出。
滑车关节由相邻的椎弓之间的关节突形成,具有抗压和使脊柱保持稳定的功能。
4. 中轴骨的常见问题中轴骨由于其重要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受到一些问题的困扰。
中轴骨和四肢骨的组成和数目1. 骨骼大观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咱们身体里那些硬邦邦的东西——骨骼!说到骨头,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要强壮,要健康”,可是其实骨头里有不少故事呢。
咱们的骨骼系统就像一座精密的建筑,每根骨头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职责。
简单来说,我们的骨骼可以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大类,这两类骨头就像老朋友一样,各司其职,但又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1.1 中轴骨的组成中轴骨,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躯干骨骼,包含了头骨、脊椎和胸廓。
这三部分合起来,就像是保护我们重要器官的坚固护盾。
头骨就不必说了,保护着大脑这个聪明的家伙,真是“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麻烦了。
再来看看脊椎,咱们的脊柱一共由33块骨头组成,简直就是个超级坚固的柱子,支撑着我们整个身体,走路时的潇洒和自信,全靠它了。
而胸廓嘛,就像是一道防线,把心脏和肺脏牢牢护住。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它们的保护,我们的内脏可是得瑟得不得了,随时都可能“逃跑”。
所以说,中轴骨不仅支撑着我们的身体,还保护着最重要的器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护航员”啊!1.2 四肢骨的组成说完了中轴骨,咱们来聊聊四肢骨。
四肢骨就像是我们行动的“动力装置”,由上肢骨和下肢骨组成。
上肢骨包括肩胛骨、锁骨和手臂骨,下面一数,哇,数量可不少呢!每只手臂都有三个部分:肱骨、尺骨和桡骨,加上手腕的八块小骨,手指的十四块,算下来,上肢的骨头数量可真不少,灵活得就像一条游龙。
至于下肢骨,大家一定都知道,走路、跑步、跳舞全靠它们了。
大腿有股肱骨,小腿则有胫骨和腓骨,再加上脚踝和脚掌的骨头,简直就像一根坚固的“桥梁”,把身体和地面连接起来,走哪都稳稳当当。
可以说,四肢骨就像是我们的“行动小分队”,负责各种动作,简直是好帮手,缺了它们,咱们可真得乖乖坐着了。
2. 骨头的数量与分布2.1 骨头的总数那么问题来了,咱们的骨头总共有多少块呢?其实,成年人的骨头数量大约在206块左右,不过这数字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哦。
脊椎动物门各纲的主要特征一、圆口纲1.外形身体圆筒形,分头、躯干、尾3部分,体表光滑无鳞,皮肤柔软,富黏液腺头部:七鳃鳗口漏斗位于头腹面,内壁有角质齿,周边有穗状皮褶;盲鳗无口漏斗。
短管状单鼻孔位于头背部。
鼻孔后方皮下有松果眼,具有晶体和视网膜,能感光。
顶眼在松果眼下方,也能感光。
眼无眼睑,位于头侧,七鳃鳗眼大;盲鳗眼萎缩埋在皮下,无晶体。
眼后部有鳃裂,七鳃鳗每侧7个鳃裂;盲鳗每侧15个鳃裂,有一个总外鳃孔躯干部:无偶鳍,背中线上有1-2个背鳍,尾侧扁,尾鳍为原尾型。
雄性第2背鳍高,雌性有一臀鳍,雄性无臀鳍。
体侧和头部腹面有排列成行的感觉小窝,称为侧线。
肛门位于尾基部,其后是泄殖突。
七鳃鳗营体表半寄生生活,盲鳗营寄生生活。
2.结构特征(1)原始特征✧无可咬合、能主动捕食的上、下颌,具适应寄生、半寄生生活的可吸附的口漏斗和角质舌✧无成对的附肢✧终生保留脊索✧皮肤裸露无鳞,有发达的单细胞腺✧具软骨脑颅✧支持鳃囊的软骨鳃笼✧肌肉按体节排列,成“V”形✧胃未分化。
有独立的肝脏,无胰脏✧肛门位于泄殖孔前方✧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和静脉窦组成。
无肾门静脉。
红细胞有核✧脑分化为大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延脑。
10对脑神经节。
混合神经✧有相对比较集中的感觉器官✓听觉器官:内耳。
七鳃鳗2个半规管,盲鳗1个半规管✓视觉器官:眼,晶体球状,角膜薄,不发达✓嗅觉器官:单一外鼻孔相通的圆形嗅囊✧雌雄同体或异体,变态发育✧具集中的肾脏,幼体为前肾,成体为中肾。
与生殖系统无联系(2)寄生及半寄生特征✧口漏斗由胚胎时期的上唇极度扩大发育形成。
当吸附在鱼类身上,其内壁上的角质齿锉破鱼体,具有环肌、纵肌和角质齿的舌能作活塞样运动,刮取捣成浆状的血肉并吸食。
七鳃鳗眼眶下方、口腔后侧有一对“唾腺”,以细管直通舌下,分泌抗凝血物质,阻止动物创口血液凝固,有助于浆状血肉流入消化道✧呼吸管✓七鳃鳗胚胎时期,具鳃裂的部分向下分离,结果咽后部在消化管腹面形成一条盲管,叫呼吸管,管口处有5-7个缘膜触手,取食时封闭呼吸管,防止肉浆状食物进入呼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