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204.33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指挥控制系统和仿真技术在军队的应用作者:杨亮张亚星周超安琪王洋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17期【摘要】本文首先对指挥控制系统以及仿真技术的含义做了简要的概述,简述了仿真技术的发展,在军事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指挥自动化系统在我军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仿真指挥控制应用一、指挥控制系统及仿真技术含义1、指挥控制系统。
指挥控制系统相当于军队自动化指挥的“大脑“。
指挥控制系统核心主要是指挥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作战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保证指挥员的命令,保障指挥员的制定决策,指挥与控制部队,控制武器装备的使用。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军队指挥的中枢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强弱对未来信息化战争影响很大。
2、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用来构造仿真世界的主要技术,通过构造仿真世界是可以实现现实世界部分的功能与特性的。
仿真是利用计算机对实际的数学或物理模型进行虚拟的实验,对实际系统的性能和工作状态进行检测与分析,本质上是为了建立仿真模型,也是对模型进行实验的一种技术。
二、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50 年代到60 年代初期。
Fortran 语言为主要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阶段,它是第一个达到成熟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当时基本上大部分可以求解数学表达式的程序都使用了它。
在50 年代仿真技术应用的领域主要游火炮控制以及飞行控制;而60 年代主要应用于火箭与导弹控制系统。
第二个阶段:60 年代到70 年代。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的仿真程序包,还出现了初级仿真语言。
仿真软件在这个阶段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求解常微分方程组,主要借助数字仿真技术。
应用领域是在航天、核能领域。
第三个阶段:70 到80 年代初期。
这个阶段出现了完善成熟的商品化的仿真语言。
这个阶段的仿真技术比以前的都更加完善成熟,不论是在表达能力、数值性能、算法还是在程序执行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完善了。
当时比较吸引人们眼球的应用领域是在制造领域。
第四个阶段:80 年代中期以后。
对建模以及仿真技术的要求在不断的增多与提高,开发的仿真软件对于各个领域来讲并不能协调有序的工作;对于仿真语言的要求也变得很复杂,大量的数据以及文档处理并不能达到要求,也不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要求。
军事物流配送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作战方式的变革,军事物流配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和军事物资保障能力,设计一个军事物流配送模拟训练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这个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功能。
军事物流配送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个虚拟的仿真环境,让军事人员能够在其中进行物流配送的模拟训练。
该系统应该具备真实感,能够模拟各种战场环境和物流场景,包括平原、山地、沙漠等不同地形,以及各种气候条件。
该系统还应该能够模拟各种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以便训练人员熟悉应对方法和流程。
该系统应该具备完善的功能。
系统应该能够提供不同层级的训练模式,包括初级模式、中级模式和高级模式。
初级模式适合初学者,能够通过简单的任务训练基本的物流配送技能;中级模式适合中级军官,能够提供更加复杂的任务和情境;高级模式适合高级军官,能够模拟真实的作战环境和紧急情况。
系统还应该提供多种任务类型,包括物资分发、补给衔接、紧急救援等。
系统还应该提供多种军事交通工具的驾驶和操作模拟,例如卡车、直升机、舰船等。
系统应该具备实时监控和评估功能。
在模拟训练过程中,系统应该能够实时监控训练人员的表现,并对其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任务完成时间、任务完成率、物资损失率等。
该系统应该能够根据评估结果给出适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训练人员不断改进和提高。
该系统还应该具备数据分析和管理功能。
系统应该能够记录和保存训练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包括训练人员的个人信息、训练任务的详细情况、评估结果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模拟训练效果的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
军事物流配送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真实感和功能完善。
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军事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物流配送的模拟训练,提高其作战能力和物资保障能力。
该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监控和评估功能,帮助训练人员改进和提高。
谈军事物流系统管理中的“效益背反”问题王金鹏、朱力超、张作刚物流技术2006年第6期82-84军事物流是社会物流大系统中的重要分支,是指军事力量在生活、训练、执勤及作战时所需军事物资经过筹措、运输、包装、加工或生产、仓储、供应等环节,最终送达部队被消耗使用,实现其空间与时间转移的全过程。
军事物流管理既是军事活动也是经济活动,因此,管理的目的是军事目的与经济目的的统一。
我们往往追求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实现最大的军事效益,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效益背反”的问题往往被忽视。
本文正是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我们讨论的目的是追求以可接受的经济代价获得满意的军事效益。
1军事物流系统的含义及组成军事物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物流系统,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为实现特定的军事而设计的由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物流元素(或子系统)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由“物流作业系统”和支持物流系统的信息流动系统,即“物流信息系统”两个分系统组成,军事物流系统也应该由这两部分组成。
物流作业系统包括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等作业过程;物流信息系统是指与军事物流活动相关的内部或外部信息。
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信息通畅的基础上,使通讯据点、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
2军事物流系统“效益背反”问题的内涵所谓“效益背反”Tradoff)是指对于同一资源(例如成本)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
物流的各个环节(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之间与环节本身都存在着“效益背反”效应。
在军事物流系统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但由于军事目的的特殊性,所不同的是军事物流系统不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在这“效益背反”的两方面,军事效益占据主导地位。
从物流活动的整体职能来说,它体现在服务性上;从其职能目标来说,它体现在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上。
从以上分析来看,整个军事物流系统的研究,可以从军事物流服务与军事物流成本两个方面来把握,以下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展开讨论的。
军事物流配送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军事物流配送对于军队的战斗力和作战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军事物流配送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的系统可以帮助军队实现对实际作战环境的模拟,提高物流配送人员的训练水平,提升军事物流配送的效率和精准度。
本文将围绕军事物流配送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展开阐述,包括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模块、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等方面。
一、系统的基本构成军事物流配送模拟训练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
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仿真设备、虚拟环境装备、感知设备和通信设备等;软件系统则包括虚拟仿真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决策支持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
1.仿真设备:包括计算机、投影仪、仿真平台、操纵设备等,用于构建虚拟仿真环境,为训练人员提供逼真的感观体验。
2.虚拟环境装备:包括虚拟实境设备、全息显示设备、立体声音系统等,用于构建逼真的虚拟战场环境,增强训练的真实感和趣味性。
3.感知设备:包括头盔式显示器、体感识别器、生理参数监测设备等,用于感知训练人员的行为和身体状态,为系统提供实时反馈。
4.通信设备:包括卫星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网络通信设备等,用于实现训练人员之间、训练人员与指挥员之间的实时通讯。
二、功能模块军事物流配送模拟训练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环境模拟、作战模拟、任务执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决策支持和培训管理等。
1.环境模拟:包括地形模拟、气候模拟、时间模拟等,用于模拟真实作战环境,提供逼真的虚拟场景。
2.作战模拟:包括武器装备模拟、敌我力量模拟、战术动作模拟等,用于模拟实际作战情况,培养训练人员的作战技能。
3.任务执行:包括物资调度、运输护航、后勤服务等,用于模拟军事物流配送的实际执行过程,检验训练人员的执行能力。
4.数据采集与分析:包括行为数据采集、环境数据采集、感知数据采集等,用于实时监测训练人员的行为和环境状态,为训练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5.决策支持:包括战术指挥支持、运输调度支持、后勤保障支持等,用于为训练人员提供实时决策支持,提升作战效能。
浅析军民融合军事物流的体系建设摘要:军民融合军事物流的体系建设是当前军民融合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分析军民融合军事物流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军民融合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关键要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军民融合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的提纲,包括组织架构建设、信息化技术应用、资源共享与协同、人才培养等方面。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促进军民融合军事物流的高效运行,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关键词:军民融合;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组织架构;信息化技术;资源共享随着军民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军队和民用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军事物流作为保障军队装备和人员运输的重要环节,在军民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军事物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军民融合军事物流的体系建设面临一系列挑战。
因此,研究如何建立健全的军民融合军事物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军民融合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的必要性1.1 军民融合背景下军事物流的重要性在当前军民融合的背景下,军事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军事物流是保障军队装备和人员运输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军队作战能力和综合保障水平的提升。
随着军队与民用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深,军事物流体系的建设成为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
首先,军事物流的高效运作对于保障军队装备的供应和维修至关重要。
军队装备的需求日益复杂多样化,运输和维修的要求也更加严苛。
军事物流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优化运输网络、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和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确保装备的及时交付和维修保障,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其次,军事物流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协同。
军队和民用企业之间存在大量的物流资源,如运输设施、仓储设施和信息系统等。
通过建立军民融合的物流平台和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利用,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军民融合经济的繁荣。
1.2 军民融合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的意义军民融合军事物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物流科技2007年第11期LogisticsSci-TechNo.11,2007・军事物流・我军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初探HowtoEstablishtheChina'sMilitaryLogistic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韩天石,陈鹏,童浩,谢文才(军事交通学院,天津300161)HANTian-shi,CHENPeng,TONGHao,XIEWen-cai(AcademyofMilitaryTransportation,Tianjin300161,China)摘要:通过对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的分析,结合我军军事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初步构建了我军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1-0116-04Abstract:Analyzingthefunctionandstructureofmilitarylogistic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andthepaperestablishesmilitarylogistic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ofPLA.Keywords:militarylogistic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logisticsmanagement0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队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外军特别是美军后勤信息化建设将向“配送型后勤”转变。
“配送型后勤”是一种动态的军事物流系统,为了管理这种动态系统,美军正在发展一种全新的军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与整个后勤系统联结,形成“无缝隙”后勤,并实现全资产可视化的目标。
按照物流系统的思想实施军用物资保障,其根本的区别和标志就是建立军事物流配送中心。
在一个联勤分部的区域内,不仅从经济效益角度看需要实施物资配送,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保障效益看,只有实现物资配送,才能够使物资保障更加及时、准确和方便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