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作业
- 格式:rtf
- 大小:48.68 KB
- 文档页数:4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3单项选择题第1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
A、柔性宪法B、协定宪法C、语义性宪法D、成文宪法答案:D第2题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党中央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大常委会答案:C第3题 ( )即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性。
A、普遍原则B、平等原则C、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D、秘密投票原则答案:A第4题第(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的办法》。
A、4B、5C、6D、7答案:B第5题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一般( )。
A、每两年举行一次B、每年举行一次C、每半年举行一次D、每季举行一次答案:B第6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的议案,应经全体委员( )通过。
A、过半数通过B、三分之二通过C、四分之三通过D、全体通过答案:A第7题公民通过其代表进行选举的一种制度是( )。
A、等额选举B、直接选举C、差额选举D、间接选举答案:D第8题一国两制方针最早提出是针对( )。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港澳问题答案:C第9题特区行政长官由( )任命。
A、选举委员会B、中央政府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常委会答案:B第10题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 )。
A、5个B、6个C、7个D、8个答案:D多项选择题第11题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形式有( )。
A、以一个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B、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C、以一个较大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其中包括级别不同的若干较小规模的其它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D、一个民族在多处有聚居区的,建立多个自治地方E、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混居其中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答案:A|B|C|D第12题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的最高纪律检查机关,其主要任务是()。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性考核作业二讲评一、单选题1、B2、A3、D4、D5、B6、C7、A8、D9、B10、C二、多选题1、ABC2、ABDE3、BCDF4、ABCD5、ABC三、辨析题1、错。
法律未经国家主席公布,不能生效。
2、对。
在实践上,需要冠以国务院名义的重大决策通常都是中共中央的既定决策,而并非国务院的独立行政行为。
3、错。
地方政府不具有独立的政治和行政地位,基本上是中央政府设置在地方的分治机构4、错。
行政法规的法律等级和效力仅次于法律。
5、错。
民族乡不具有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只是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农村一般行政地方。
四、简答题1、我国国家主席的基本职权包括哪几个方面?(1)国家主席的对内职权:公布法律;任免权;发布命令;荣典权。
(5分)(2)国家主席的对外职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5分)2、总理负责制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一,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国务院的工作由总理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总理是国务院的惟一法定责任人和最高领导人。
(2分)第二,在国务院内部,实行总理负责制。
只有总理才是国务院的负责人,其他国务院组成人员只是总理的助手,并只对总理承担责任。
(2分)第三,总理享有国务院职责范围内的决策权。
(2分)第四,总理享有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及其他国务院工作人员的提名权(2分)第五,总理享有决定、命令、行政法规和议案的签署权。
(2分)五、论述题:国务院有哪些行政方式?其内容如何?答:(1)参与立法(2)行政立法(3)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4)直接命令;(5)收集信息和要求地方政府报告工作;(6)审计和行政监察;(7)行业管理和部委联系企业;(8)专项拨款;(9)设立派出机构或代表;(10)垂直管理(以上10点,少1点扣2分。
须稍作展开论述,否则扣5分)六、课堂讨论发言提纲主题:你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政府的职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评分:不能抄教材内容,要自己查阅资料,提出观点并阐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2、1954/《选举法》3、形式上/实质上4、宪法/保障人权5、五/互选二、选择1C 2D 3 A 4D 5A 6C 7D 8B 9B 10C三、名词解释1、制度: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
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一般包括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约束两个部分。
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包括社会规则、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等。
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
2、中共的组织原则:指人们在指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
主要包括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利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
3、人大代表视察权:视察权是人大代表的会外职权,是指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有权参加本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种专题调查和视察活动,了解同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情况,收集选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四、简答题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那些基本内容?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答:(1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
(2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
(3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
(4组织和动员社会。
(5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五、论述题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作业1.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
历史上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
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B.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D.《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3.民主人士张澜在谈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
”《共同纲领》规定的政治制度和原则有()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村民自治制度③社会主义原则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4.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指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C.确立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D.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5.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的文献是()A.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B.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6.学校组织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照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版块,其中在60年代版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封面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7.2015年是人民政协诞生66周年。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同步练习及答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同步练习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第一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A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B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C民族团结的原则D平等协商的原则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A三权分立的关系B相互制衡的关系C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D相互监督的关系3、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宪法修改案须()提议。
A1/2以上联名B1/3以上联名C1/4以上联名D1/5以上联名4、我国宪法规定提名国家主席、副主席人选的是()A全国人大党委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队C全国人大全体会议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5、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属于()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6、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会议是()A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B委员长主持常委会工作的一种工作机构C全国人大的工作机构D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7、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权力属于()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中共中央D国务院8、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由()提名。
A中央军委B国家主席C全国人大主席团D全国人大委员会9、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由委员长召集,一般()举行一次。
A一个月B两个月C三个月D四个月10、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A一届B两届C三届D四届第二题判断题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普选是在1953-1954年。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时间为1954年9月。
()3、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五年。
()6、宪法的修改,由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
()7、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产生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8、全国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重要方式是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1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C )。
卓 A.宪法制度 B. 国家元首制度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D )。
电大 A. 柔性宪法 B. 协定宪法 C. 语义性宪法 D.成文宪法3.我国的制宪机关是( A)。
A.全国人大 B.司法部 C.国务院 D.中共中央4.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3 D )。
A.5个 B.6个 C.7个 D.85.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
A. 中央委员会B. 中央政治局C.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D. 中央书记处6.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C2)。
A.党中央 B.国务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7.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 D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 B )。
A.17岁以上 B. 18岁以上 C. 19岁以上 D. 20岁以上 9.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1$ jD k)。
A.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乡(镇)三级制B. 单一制C. 联邦制D. 邦联制10.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 C )。
A.4700万 B.5700万 C.6700万 D.7700万二、多项选择题1.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ABCDE )。
A.历史性B.阶级性C.权威性D.层次性E.稳定性F.系统性2.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如下基层群众组织当中:( ABF )。
A.农村村民委员会B.城市居民委员会C.工会D.妇联E.共青团F.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3.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主张以下哪些权力的分立?( ACE )。
A.司法权B.舆论权C.行政权D.监督权E.立法权F.决策权4.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有:( ABEF u)。
A.平等权B.政治自由C.人身自由D.信仰自由E.监督权F.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终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的条件是:(卓ABCDEF u)。
华师15春《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n w2 O7 }! I: E1 f# M6 a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狭义上讲,指的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会议`( i p4 N( S# i2 S' U1 M6 Q' O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v1 Q. Q3 l$ K) C8 c0 `4 f4 Y/ e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满分:2分2.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诞生于()年,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A. 1951B. 1952C. 1953D. 1954满分:2分3.代表候选人名单须在选举日的()日以前公布。
# J/ u% U' B( D- p/ j% |* JA. 10日$ Y: _ P1 ]- u9 ]B. 15日C. 20日D. 30日满分:2分: X* P. F! \' P2 e/ h4.我国对公务员奖励的形式中不包括()。
; w& ~+ x# i0 @3 @+ BA. 嘉奖% ~% n, u) @1 X. Q, _B. 记三等功( I- E; V; I- jC. 记二等功# H+ t1 p5 {) M% X; ?6 i- }D. 记四等功( P6 ?% _: N( c满分:2分5.村民自治制度的前提是()A. 民主选举7 `- s+ P; D% S% n0 g/ @B. 民主决策C. 民主管理j& y/ Q+ w! `. h0 j: [D. 民主监督满分:2分6.现代政党制度起源于()。
8 r3 f8 a2 v" z; kA. 英国B. 法国C. 美国& {5 y9 v" U/ m, B9 x# P/ zD. 德国满分:2分?( D! a! z' |# W3 P7.()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2015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 )。
A.宪法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D.政党制度2.宪政的前提是( )。
A.宪法B.民主C.保障人权D.法治3.中共十二大开始,中共中央经常工作的领导核心是( )。
A.中央委员会B.中央书记处C.中央组织部D.中央政治局常委会4.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是( )。
A.县级以上代表B.省级以上代表C.全国代表D.所有代表5.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的是( )。
A.国家主席B.全国人大委员长C.国务院总理D.外交部长6.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
A.中共中央书记处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大常委会7.我国法官必须具备的年龄条件是( )。
A.年满20周岁B.年满21周岁C.年满22周岁D.年满23周岁8.军区按照所辖军事区域的大小,最基层的是( )。
A.卫戍区B.警备区C.军分区D.人民武装部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的议案,应经全体委员( )。
A.过半数通过B.三分之二通过C.四分之三通过D.全体通过10.中国共产党管理全国干部的核心是( )。
A.党管干部B.分部分级管理C.党政、政企分开D.干部任免权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答案正确)11.从宪法的形式看,我国宪法属于( )。
A.成文宪法B.不成文宪法C.刚性宪法D.柔性宪法E.协定宪法F.民定宪法12.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有( )。
A.重大事项的讨论、决定权B.选举权C.任免权D.地方立法权E.监督权F.否决权13.国务院对全国的行政领导权包括( )。
1、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
(20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简述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关决策过程中的表现。
(20分)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在这项制度中,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实现民主的必要条件。
在国家机关的组织方面,民主集中制具体体现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代表组成。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接受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制定法律、法规,决定国家或地方重大事务,在此前提下,其他国家机关在法定范围内自主行使职权。
在国家事务中,中央统一决定全国性的重大事务,地方在中央领导下自主安排和决定地方事务。
我国国家机关的活动原则是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宗旨。
坚持和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求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监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简述人民政协的性质。
(20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的准则.4、4、试论述如何加强和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建设。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第一次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15 分。
)1. 负责新一届的全国人大会议的准备工作的主要是()。
A. 专门委员会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D. 选举委员会满分:1 分2.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 人民代表大会B. 国家元首机关C. 国务院D. 中共中央委员会满分:1 分3. 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
A. 宪法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人民民主专政D. 政党制度满分:1 分4. 宪政的前提是()A. 宪法B. 民主C. 保障人权D. 法治满分:1 分5. 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
A.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B. 全国人大C. 监察部D. 检察院满分:1 分6. 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 )。
A. 公共权力B. 选举制度C. 主权在民D. 公民权利满分:1 分7.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 《日本国宪法》B. 《法兰西共和国宪法》C.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D. 《挪威王国宪法》满分:1 分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
A. 17岁以上B. 18岁以上C. 19岁以上D. 19岁以上满分:1 分9.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
A. 中央委员会B. 中央政治局C.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D. 中央书记处满分:1 分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A. 柔性宪法B. 协定宪法C. 语义性宪法D. 成文宪法满分:1 分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A. 宪法制度B. 国家元首制度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分:1 分12.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
A. 二年B. 三年C. 四年D. 五年满分:1 分13. 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
A. 全国人大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中共中央委员会D. 国务院满分:1 分14. 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D. 《选举法》满分:1 分15. 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A. 立法机关解释制B. 司法机关解释制C. 行政机关解释制D. 专门机关解释制满分:1 分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
期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
一、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什么是宪法?它有什么基本特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
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法律、法规等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核心,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石。
宪法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2.简述我国国务院的职权。
国务院的职权属于执行性质的权力。
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拥有广泛、全面、统一领导国家行政活动的直接权力,以及为了保障这种领导得以实现的间接权力。
(1)国务院的直接权力:行政立法和制令权;对国务院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权;行政管理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权;外交权。
(2)国务院的间接权力:立法提案权;否决权戒严权;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的形式授予的其它权力。
3.简述我国现行兵役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军事训练。
4.如何理解我国选举制度的平等原则?
答:1、选举主体的平等性,只要是年满十八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都有选举权。
2、选举过程的平等性,公开选举,无记名投票。
3、选举结果的平等性,结果公示,考察期等。
5.简述政治协商制度。
答:政治协商制度(政协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
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就是要把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如何展开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
答:首先是监督宪法的实施。
其次是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包括监督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基本方式包含:1、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
2、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
3、对法律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报告。
4、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
此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还可通过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实施监督。
2.论述科学发展观条件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答:中国国家行政体制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行政改革的目标同“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为推进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方向。
(一)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行政权限
这是中国国家行政制度改革的关键,意味着在国家和社会之间进行合理的分权。
政府职能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政府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的具体方式的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并不简单等同于政府职能的普遍缩减。
一方面,在市场体制尚未发育成熟的条件下,政府从市场的退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政府不仅仍要承担必要的管理职能,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政府又必须承担起培育市场的艰巨任务。
另
一方面,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职能必须强化。
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能加以简单化的认识和处理。
(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最近二十年中,政府机构改革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
精简机构阶段(1982-1987年)。
根据1982年宪法和有关组织法,全国从上到下精简了政府机构,其中国务院各类内设行政组织总数减少近40个。
转变政府职能阶段(1988年至今)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行政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
1998年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三)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建立合理集一分模式
中国是实行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中国又是一个超大规模的社会,因此中央与地方关系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行政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中央与地方高度集权模式转变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合理分权相结合的集一分模式。
这一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
放权——收权阶段。
这是以非制度化形式进行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阶段。
分税制阶段。
1994年1月开始实行的分税制,标志着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开始进入制度化阶段。
(四)健全行政监督制度,抑制行政腐败腐败是中国社会当前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行政监督系统的功能还有待于通过进一步的制度改革、创新来加以开发。
第一,健全制度性监督。
第二,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功能。
第三,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
(五)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规范行政人员管理
行政活动归根结底是由人来实现的,具体而言,它是政府官员的个人或集体行为,因此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也是国家行政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中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