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芦叶船》习题精选 冀教
- 格式:doc
- 大小:25.01 KB
- 文档页数:1
第5~8课时芦叶船芦叶船我的故乡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zhīzhū)网一样。
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wéi)杆。
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河边的芦苇渐渐长高,芦叶也越长越多。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儿。
从我家到学校有一里多路,要先往西走,过了小木桥,再沿着竖河往北走。
这条竖河比一般的小河水面略宽一些,所以,我们常常在这里做芦叶船。
大阔叶折成大篷(péng)船,小窄(zhǎi)叶做小舢(shān)板。
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帆、五桅帆的大船。
我们在船底吐上一口唾(tuò)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往河中央轻轻一放,保险翻不了船。
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
我们就用芦叶卷起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春天,在我们上学路过的这条竖河里,几乎天天能见到我们做的芦叶船。
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就去寻找头一天做的船,因为我们的手艺不一样,所以谁做的都能认出来。
有的找不到了,可能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了。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跟着表哥一起到长江边去。
从我家出发,沿着竖河一直往北走,约二里多路,就能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了。
表哥比我大六七岁,他更会做芦叶船。
他说:“我的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
”我不信。
江里的浪那么大,而且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不信就试试!”表哥说着,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帆的船,在船底上吐了口唾沫,轻轻地放到江水中。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我又惊又喜。
我们上学路过的竖河,是直通长江的呀,那我们做的芦叶船,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长江是通向东海的,那我们的芦叶船,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芦叶船》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芦叶船》。
(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验自学效果。
提示会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喇港竖等)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个人朗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5、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再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悟。
1、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2、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3、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三、理解句子。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4芦叶船练习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 . 看拼音写词语 lú wěi w éi g ǎn sh ān b ǎn zh é di é tu ò mò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2 . 比一比,再组词组词。
芦(______)桅(______)苇(______)篷(______)崇(______)庐(______)危(______)伟(______)蓬(______)祟(______)3 . 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折:zhē(_____)zhé(_____)shé(_____)漂:piāo(_____)piǎo(_____)piào(_____)横:héng(_____)hèng(_____)4 . 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升起—(_____) 宽—(_____) 晴朗—(_____)5 . 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又惊又喜: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6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______)一样。
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______)。
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______)。
(2)表兄说着,(______)采来三片芦叶,(______)了一只三桅杆的船。
在船底上(______)口唾沫,(______)地放进江水中。
就见这只芦叶船(______)着风,(______)着浪,(______),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7 .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桅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舢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 短文在我国青海省,有一条倒淌河。
《芦叶船》一、比一比,再组词.竖()喇( ) 航()蛛()坚()刺( )抗()珠()二、写反义词。
横——_____________ 宽--_____________三、读一读,想一想:下面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能不翻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填上作者的联想,并仿写一句。
1.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_____________.2。
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