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4
安徽省淮南市中考化学试题分析淮南实验中学鲍瑜一.试卷的结构分析与试题特点:2010安徽省化学中考试卷命题以“化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为依据,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考查,使三者有机地融合和渗透在一起。
注重考查义务教育阶段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科特色,着眼终身发展。
综观今年中考化学卷,没有偏题、怪题和高难度题,题型、题量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总体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但灵活性有所提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对素质教育都将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1.内容结构分析:题型比例与试题内容分布2.试题特点:1)试题紧扣课本和考纲,突出化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
全卷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兼顾学科知识体系;加强对知识运用的考查,并严格控制了试卷的难度,确保试题活而不难。
试题加大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属于常识性的、极易得分的题目达到70%以上。
整套试卷涉及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核心观念,例如:化学变化、物质的分类、金属的性质、饱和溶液、化学用语、实验现象的描述等,考察较为全面。
2)突出学科特点,加大实验与科学探究考查力度,尤其重视对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同时还考查了物质鉴别、物质的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评价,要求学生注意细致观察并全面准确描述,注意常规试验和操作的细部特征,力求区分“做实验”和“讲实验”的差距,从而达到促进学校学生实验的正常化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气息。
“关注健康、关注环境、关注能源、联系社会”是此次中考命题的鲜明特点之一。
全卷涉及到“人体健康”、“环境保护”、“能源问题”、“材料科学”等,体现了化学与人文知识的密切联系,强化化学在解决各类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充分地体现了《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学以致用”的思想。
201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一1 C一12 O一16 Na一23 S一32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挑选原料 B.加碱燕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2.科学家发现,在液晶电视等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NF3)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万倍。
NF3中氟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0 C.+1 D.+33.某方便食品的主要配料如下,其中糖类物质含量最丰富的是【】A.小麦粉 B.植物油 C.牛肉 D.食盐4.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
下列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C、H、S元素质量比为6:10:3 B.属于无机化合物C.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硫原子 D.相对分子质量为178 g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取用药品 B.称取药品 C.量取液体 D.搅拌溶解6.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经常开车上班 C.使用节能灯泡 D.节约每一滴水8.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D.C、N、0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9.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示意图如下。
201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一1 C一12 O一16 Na一23 S一32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挑选原料 B.加碱燕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2.科学家发现,在液晶电视等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NF3)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万倍。
NF3中氟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0 C.+1 D.+33.某方便食品的主要配料如下,其中糖类物质含量最丰富的是【】A.小麦粉 B.植物油 C.牛肉 D.食盐4.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
下列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C、H、S元素质量比为6:10:3 B.属于无机化合物C.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硫原子 D.相对分子质量为178 g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取用药品 B.称取药品 C.量取液体 D.搅拌溶解6.在一定环境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经常开车上班 C.使用节能灯泡 D.节约每一滴水8.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D.C、N、0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9.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示意图如下。
201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S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 1.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 .我是紫红色的固体B .我在自然界硬度最大C .我会生锈D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2.分类学习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思想,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一组是( )A .H 2、O 2、N 2B .HCl 、H 2SO 4、NaHSO 4C .NaOH 、KOH 、NH 3·H 2O D .NaCl 、NaHCO 3、NH 4Cl 3.钙、铁、锌、碘等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钙、铁、锌、碘 均属于金属元素 B .人体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C .铁的元素符号为FE D .人体摄入营养元素越多越好4.人体吸入的O 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
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 2SeO 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 2SeO 3中Se 的化合价为( ) A .+2 B .+6 C .+4 D .-2 5.根据实验规X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得分学校 班级 某某 考号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题7.“徽茶”名满天下,其中的绿茶品种繁多,叶绿圆润畅销全国。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单宁酸不属于氧化物C.单宁酸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D.单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6∶52∶468.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一些食物的pH如下表:食物牛奶葡萄鸡蛋清苹果玉米pH 6 4 8 3 8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奶和鸡蛋清都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病人适宜多吃苹果C.葡萄汁比苹果汁酸性强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9.某某震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人们哀悼逝者的同时更加珍爱生命!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B.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马上点火燃尽C.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10.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右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A.指针偏向右B.指针偏向左C.仍处于平衡状态 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34分)得分11.(6分)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
2008年安徽中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三大题。
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0—16 I一127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8安徽中考)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
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2.(08安徽中考)我省是农业大省,皖南主产大米,皖北主产小麦。
大米和小麦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最多的是()A.蛋白质B.油脂C.糖类D.维生素3.(08安徽中考)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复方蒿甲醚(C16H26O5)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品。
下列关于复方蒿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由47个原子构成C.属于有机化合物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26:54.(08安徽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5.(08安徽中考)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
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气体B.着火点为450℃,易燃C.沸点为-42.1℃,易液化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6.(08安徽中考)下列有关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增强肥效,将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施用B.KNO3属于复合肥料C.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施用化肥越多越好D.为使养分还田,提倡秸秆就地焚烧7.(08安徽中考)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氢、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的原子序数为1 B.氧的核内质子数是8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D.氢元素与氧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8.(08安徽中考)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吃鱼后,鱼肉中的钙元素可能会留在人体骨骼内B.外星球上甲烷分子与地球上甲烷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冰中的水分子被冻住了,分子不再运动D.剪断铜导线时,铜原子可能被剪成两半9.(08安徽中考)学习化学时可用右下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B C DX 纯净物碱石油复分解反应Y 单质氧化物化石燃料化合反应10.(08安徽中考)已等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第一部 选择题(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Ca:40 C:12 O:16 Cl:35.5 1.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右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强度高 B .能导电 C .耐腐蚀 D .抗震性好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说法正确的是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C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化学知识在帮助人类抵御自然灾害时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切,全国人民纷纷投入这场救援中,请回答涉及到这场救援中的有关行动的3—5题。
3.“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
图为4月15日来自广东的消防官兵手提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中搜索生命的信号。
为搜索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用了许多搜救犬。
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A .分子的质量很小B .分子的不断运动C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D .分子间有间隙4.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 C2H4O3 )、次氯酸钠(NaClO )进行消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B .次氯酸钠是氧化物C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D .过氧乙酸中C 、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5.搜救人员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等困难,全力展开搜救。
吸氧是克服高原反应的方法之一,吸氧可以帮助搜救人员的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 . 氧气可供呼吸B . 氧气可以燃烧C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错误..的是 A .给试管加热必须先预热 B .将固体溶解的时候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C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7.下列在对海洋资源利用时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 .在休鱼期间禁止捕捞 B .船舶垃圾直接倒入海中C .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D .将海水引入盐田进行晒盐 8910.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 . 水变成水蒸气B .动植物的呼吸C .植物的光合作用D .化石的燃料的燃烧11.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力提倡“低碳生活”。
安徽省芜湖市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材燃烧B.瓷碗破碎C.酒精挥发D.石蜡熔化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氧化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A.食盐、石油B.干冰、洁净的空气C.铜绿、海水D.五氧化二磷、水银3.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下列各组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葡萄、白菜B.花生、大豆C.玉米、面粉D.牛肉、鸡蛋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
下列有关CO(NH2)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B.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C.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3%D.由四种元素组成6.下列有关“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微粒构成B.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C.微粒之间有间隔D.任何微粒都不可再分7.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
下列关于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C.质子数为53D.原子序数为538.下列有关做法合理的是( )A.少量稀硫酸沾到皮肤上无需处理B.刚过期的食品仍可食用C.炒菜油锅着火时应立即盖上锅盖D.五色透明的河水可放心饮用9.我市一家企业生产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环保农膜,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使塑料呈多孔状、强度下降。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B.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该新型农膜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D.土豆农膜容易降解10.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10年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和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自然现象存在化学变化过程的是A.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的过程B.大气污染物形成酸雨的过程C.地球极地冰山融化的过程D.温室气体使地球气温上升的过程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检查装置气密性往试管中加入锌粒加热液体固体药品的取用A B C D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B.新鲜的空气C.不锈钢D.干冰4.石油是—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
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A.砍伐树木作燃料B.利用太阳能C.利用风能D.开发核能5.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
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座号等级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B.乘地铁上下班C.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D.吃天然食品、穿棉质服装6.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同时也是第23个“中国水周”,然而,干旱与沙尘暴已经在这个以水为主题的时期内唱起了主角。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B.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D.5mL水和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7.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
2010安徽省中考真题历史试卷(含答案) (数学,英语,语文,历史,物理,化学)安徽省2010年初三毕业生学业考试数 学 试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一小题,选对得4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1、在-1,0,1,2这四个数中,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是( ) A 、-1 B 、0 C 、1 D 、22、计算x x ÷3)2(的结果正确的是( )A 、28x B 、26x C 、38x D 、36x 3、如图,直线1l ∥2l ,︒=∠551,︒∠65,则3∠为( )A 、︒50B 、︒55C 、︒60D 、︒654、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289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89万正确的是( ) A 、71089.2⨯ B 、61089.2⨯ C 、5109.28⨯ D 、41089.2⨯5、如图,下列四个几何体中,其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中只有两个相同的是( )A 、正方体B 、球体C 、直三棱柱D 、圆柱6、某企业1~5月份利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与图中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 )A 、1~2月份利润的增长快于2~3月份利润的增长。
B 、1~4月份利润的极差与1~5月份利润的极差不同。
C 、1~5月份利润的众数是130万元。
D 、1~5月份利润的中位数是120万元。
7、若二次函数52++=bx x y 配方后为k x y +-=2)2(,则b 、k 的值分别为( ) A 、0,5 B 、0,1 C 、-4,5 D 、-4,18、如图。
⊙O 过点B 、C ,圆心O 在等腰直角△ABC 内部,︒=∠90BAC ,1=OA ,6=BC ,则⊙O 的半径为( ) A 、10 B 、32 C 、13 D 、239、下面两个多位数1248624……,6248624……,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将第1位数字乘以2,若积3211l 2l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2位;若积为两位数,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2位,对第2位数字再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第3位数字……,后面的每一位数字都是由前一位数了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的,当第1位数字是3时,仍按如上操作得到一个多位数,则这个多位数前100位的所有数字之和是( ) A 、495 B 、497 C 、501 D 、50310、甲、乙两人准备在一段长为1200m 的笔直公路上进行跑步,甲、乙跑步的速度分别为4m/s 和6m/s ,起跑前乙在起点,甲在乙前面100m 处,若同时起跑,则两人从起跑至其中一人先到达终点的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 (m )与时间t (s )函数图象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计算:=-⨯263______________。
201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O一16 Na一23 S一32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挑选原料B.加碱燕煮C.竹帘捞纸D.剪裁纸张2.科学家发现,在液晶电视等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NF3)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万倍。
NF3中氟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0 C.+1 D.+3
3.某方便食品的主要配料如下,其中糖类物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A.小麦粉B.植物油C.牛肉D.食盐
4.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
下列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S元素质量比为6:10:3 B.属于无机化合物
C.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硫原子D.相对分子质量为178 g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取用药品B.称取药品C.量取液体D.搅拌溶解6.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冰”是纯净物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B.经常开车上班C.使用节能灯泡D.节约每一滴水
8.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
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D.C、N、0的原子序数
依次增加
9.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B.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10.KCl】
A.KCI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I 34.0 g
C.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6分)小芳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馆的部分展品及其材料调查如下。
(1)上述展品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写一种即可),使用的有机材料是。
(2)煤矸石雕的组成元素之一——硅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下列关于铁、锡、铜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
a.均可以导电b.均可以和氧气反应c.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
(4)写出直接表示铁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
12.(7分)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填“能”或“不能”)选用该装置。
(3)现有药品:①稀硫酸②稀盐酸③大理石。
若用该装置制取C02,
选用的药品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写出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
13.(7分)我省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被列入我国2009—2011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1)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CO还原氧化铜的化
学方程式:。
(3)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同属于醇类,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
(4)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
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 b.甲醇(CH30H) c.尿素[CO(NH2)2]
(5)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
14.(7分)酒糟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 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由上述现象得出绩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右表。
(3)由右表得出结论:(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①,②。
15.(7分)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
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
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 mL)。
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
记录起始
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保留3位有效数字)。
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将奖励4分。
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6)现仅提供:置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1 g铁粉、O.2 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方案,在右框中画出实验
装置示意图即可(注明滤纸包的位置)。
三、本大题共6分。
16.(6分)向50.0g 8.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pH=7.
(1)求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求反应后生成硫酸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