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25.56 KB
- 文档页数:3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细胞生物学(英文):Cell Biology课程代码:09S5118B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生物科学(检验与检测方向)课程学时:48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选用教材:丁明孝、王喜忠、张传茂、陈建国主编,《细胞生物学》(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5参考书目:1. 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主编,《细胞生物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 王金发主编,《细胞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二、课程简介《细胞生物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生物专业的必修课程,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全面系统地研究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前沿学科,作为四大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基础医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在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该课程后,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建立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脉络和体系,培养学生生物学的科学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细胞的角度去理解生命。
本课程总学分为3,共48学时,授课对象为生物科学(检验与检测方向)专业大三学生。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养。
1.知识目标:能初步了解细胞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理解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分化、遗传、变异、衰老、死亡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规律;掌握遗传信息的贮存、复制、表达及其调控;认识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等的联系。
2.能力目标:增强细胞生物学研究兴趣,善于对细胞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提高应用细胞生物学知识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学会收集和分析细胞生物学问题,初步了解如何进行细胞生物学科学研究,为进一步的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学习或从事生命科学教学科研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Cell Biology)课程编号:1922011(1923011)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学分:1实验学时:32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科学(师范)、生物工程实验名称与学时安排实验一、细胞化学技术与显微切片技术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①装片、涂片、压片、徒手切片等显微制片技术;②石蜡切片技术;③冰冻切片技术;④鉴定DNA的细胞化学方法;⑤显示多糖的PAS反应;⑥细胞中过氧化物酶的显示方法;⑦显示碱性蛋白与总体蛋白的细胞化学定位。
实验目标与要求:掌握细胞生物学常规的生物制片方法,以及在制片基础上进行细胞化学染色,使细胞内的各种组成结构和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地得以显示。
了解常用的原位显示细胞内某些化学成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掌握细胞内DNA、多糖、蛋白质、酶等在细胞内的分布状况。
注意要点:注意有机溶剂和染料对人体的伤害和污渍;双面刀片的正确使用;切片机的使用。
实验二、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红细胞的凝集反应。
实验目标与要求:了解及学习细胞凝集反应的过程及操作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细胞表面结构的理解。
注意要点:注意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实验三、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红细胞的渗透性。
实验目标与要求: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注意要点:对试管轻拿轻放。
实验四、线粒体和液泡系的超活染色与观察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观察;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观察;小麦胚根液泡系的超活染色。
实验目标与要求:观察动、植物活细胞内线粒体、液泡系的形态、数量与分布,学习一些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
注意要点:注意染料的使用。
实验五、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洋葱鳞茎表皮细胞骨架的分布。
实验目标与要求:了解细胞骨架的相关知识,掌握细胞骨架的简单制备方法。
注意要点:注意戊二醛、考马斯亮兰的使用。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课程编号:1313016215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数:68 实验时数:24学分:3.5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适用专业:生物科学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细胞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位于分子生物学与个体生物学之间,同他们互相衔接,互相渗透。
因此,细胞生物学又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实验仪器要求较高,因此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中的其他相关课程作好基础准备。
同时也使学生具备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暗视野、相差、荧光显微镜使用;掌握细细胞膜渗透现象的原理、观察及影响因素;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叶绿体分离、制片和观察;初步掌握利用细胞化学方法显示细胞内特定化学物质分布与定位的方法;掌握动、植细胞中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分布规律;掌握光镜下观察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结构操作方法;掌握活体染色法的实验原理;液泡和线粒体的活体染色方法;掌握过碘酸雪夫反应显示细胞内糖原;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显示方法和原理。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生物化学、微生物生物学、有机化学等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实验一、暗视野、相差、荧光显微镜使用三种特殊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特点[2];三种特殊光镜的使用方法[3];实验二、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细胞膜渗透性原理[1];渗透现象的观察[2];各种设置因素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2];实验三、叶绿体的分离和荧光观察叶绿体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1];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产生的原理[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叶绿体分离、制片和观察[3];实验四、细胞内特定化学物质的显示细胞内特定化学物质的显示的基本原理[1];利用细胞化学方法显示细胞内特定化学物质分布与定位的方法[2];实验五、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观察动、植细胞中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特征[2];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不同类型细胞中的分布规律[2];实验六、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光镜下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结构[1];光镜下观察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结构操作方法[2] ;光镜的使用[2];实验七、活体染色法显示细胞器活体染色法的实验原理[2];液泡和线粒体(植物细胞还包括质体)的活体染色方法 [3];实验八、细胞中多糖和过氧化物酶的定位过碘酸雪夫反应(PAS)—显示细胞内糖原(参照照片和示教片) [2];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显示[2];实验九、细胞的原代和继代培养原代细胞培养与继代细胞培养基本原理[1];原代培养与继代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2];器材及液体的准备和无菌操作[3];实验十、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和计数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1];培养细胞的计数及活细胞的鉴定[2];实验十一、细胞同步化阻断细胞于G1/S期交界处的TdR双阻断法[2]:机械振荡法收集M期同步化细胞[2]:四、实验方式与要求1.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掌握实验目的及设计思路,了解实验步骤。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英文名称:Cellular biological experiment课程编号:14070101 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负责人:张尚立开放实验项目数:25大纲主撰人:杨晓梅曹慧仁大纲审核人:张尚立时永香石梅一、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54 实验学时:54 课程总学分:1.5 实验学分:1.5二、适用专业及年级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工程和生命基地三年级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细胞生物学实验是为生命科学学院1~3年级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实验课程,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专业基础类实验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学生依据实验方案能够自主完成实验项目。
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能够具有观察、比较、分析、专业基础类,实验动手,数据处理和书写实验报告、生物绘图、制表等方面的能力。
四、主要仪器设备普通光学显微镜、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复式光学显微镜及其摄影装置、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机、冷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制刀机、离心机、恒温箱、冰箱、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恒温蜡箱、恒温水浴锅、解剖器械、超净工作台、组织捣碎机、分析天平、放大机、电热板、流式细胞仪、电泳仪、湿盒、细胞电泳仪、计算机、酶联免疫仪。
六、考核方式根据细胞生物学理论及实验教学的要求,结合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特点,制定以下考核办法:实验课考核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评组成,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记分办法:1.实验课课堂表现:包括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实验记录及实验结果。
(10分)2.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书写规范,简明扼要,结果真实,对出现的问题、现象能以科学态度分析,进行结果讨论。
(20分)3.纪律卫生:不迟到、不旷课,不在实验室打闹、不大声喧哗。
实验结束,认真整理实验室台面,值日生负责清扫实验室卫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实验室水电安全情况。
(10分)期末考试: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创造性能力检验,老师设计各种命题让学生抽签选择,学生根据命题要求回答、操作,给出考查成绩(60分)。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名称(英文) Experiment of Cell Biology课程编号022410353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基础课必修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王金发编著细胞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2003王金发何炎明主编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 2004学时学分:学时 54实验学分 2开出时间:三年级五学期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应用、生态学先修课程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在生命学科的本科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课程内容包括基础验证和基本技能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开放式、研究型、创新性实验三大类。
基础验证和基本技能性实验主要是配合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同时能够规范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操作与基本的实验技能。
综合性实验和开放式、研究型、创新性实验,目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应用各种实验技术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 配合理论课教学,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2. 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有关的基本技术,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3. 通过开放式、研究型、创新性实验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文献查阅、论文写作的能力。
4. 通过开放式、研究型、创新性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外,实验室还做到全开放,为学生提供进行开放式、研究型、创新性研究的场所,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兴趣设计研究课题进行实验,期末要提交研究论文,并做成ppt进行课堂交流。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Experiment of Cell Biology)
课程编号:1313069214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66 实验时数:18
学分:3.5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细胞生物学实验为必修课,该课程属于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实验验证一些课堂上讲授的基本理论,以加深理解,巩固和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实验课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实验中接受细胞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工作能力,巩固和加深对生物界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理解。
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等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
实验一暗视野、相差、荧光显微镜使用
Olympus系统显微镜的结构及操作方法[1];暗视野、相差、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实验过程中操作的注意事项[3];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3];暗视野、相差、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2]
实验二活体染色显示细胞器
活体染色的概念[1];液泡和线粒体活体染色的实验原理[3];液泡和线粒体活体染色的操作方法[3];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2]
实验三植物细胞骨架光学显微镜观察
细胞骨架观察的实验原理[2];实验的操作方法[3];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
实验四RNA的细胞化学—Brachet反应
Brachet反应的实验原理[1];Brachet反应的操作步骤[3];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规律[2]
实验五DNA的细胞化学—Feulgen反应
Feulgen反应的实验原理[1];Feulgen反应的操作步骤[3];细胞中DNA的分布规律[2] 实验六细胞减数分裂相的观察
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1];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方法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3];细胞减数分裂发生过程及各时期染色体和细胞变化的特点[2]
四、实验方式与要求
1.实验2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
2.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批改实验报告。
五、进程安排表
六、实验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方法:操作+实验报告;
3.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用出勤考核,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总评成绩=出勤×30%+实验操作×50%+实验报告×20%
4.考核要求:
上课不迟到早退,认真听讲,仔细操作,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七、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资料)
教材(指导书):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王金发,何炎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参考书(资料)目录:
1.《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李素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樊廷俊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