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日本军官阿部规秀 “名将之花凋落在太行山”
- 格式:docx
- 大小:5.31 KB
- 文档页数:3
“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被八路军神炮手一炮击毙,狼狈死去指挥所阿部规秀陈正湘1939年11月7日,有着“名将之花”称号的阿部规秀亲率日本陆军独立混成旅在河北涞源作战。
在一次战斗中,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杨成武所部侦察兵确定了阿部规秀临时指挥所的具体位置,随即调用迫击炮,将其炮决阿部规秀被炮毙后,日军追叹: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那么这朵花儿是怎么凋谢的呢?阿部规秀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加入陆军后升迁多次。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8月,阿部规秀升任关东军第一师团步兵第一旅团旅团长,屯兵黑龙江。
1939年夏,日本加大力度“扫荡”抗日根据地,将目标由冀中平原转向北岳山区。
此次“扫荡”,日本派出了擅长“山地战”的专家--阿部规秀,妄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
阿部规秀到达河北涞源后,立即拟定作战计划并部署作战,1939年11月2日夜晚,日军开始行动。
面对来犯之敌,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决定通过伏击战消灭他们。
1939年11月3日上午,八路军在杨成武的指挥下将一支进犯的日军大队引诱到雁宿崖峡谷,前后阻击将日军包围在雁宿崖,战斗到下午4时,少数日军逃走,13名日军被俘虏,其余全部被歼灭。
首次出战就碰壁的阿部规秀面子都挂不住了。
1939年11月4日夜,阿部规秀率第二、第四大队约1500人到达雁宿崖一带,却扑了个空,八路军早已转移。
吃了亏的日军岂会善罢甘休,阿部规秀派出大量侦察兵终于在河北涞源县黄土岭一带发现了八路军主力,急于报复的阿部规秀率队沿着崎岖的山路直扑黄土岭,想打八路军一个措手不及,然而我军的侦察兵也不是吃素的,早已侦察到日军的动向并在黄土岭以东的沟谷地区布置好包围圈,静待日军进入。
阿部规秀也担心再次被伏击,于是命令先头部队携轻重机枪,占领山路两侧的高地以掩护大部队缓慢前进。
日军排成长长的一队陆续进入峡谷中的小路,待完全进入包围圈后,八路军从三个方向对日军猛烈开火,阿部规秀的主力乱作一团,被困在约5里长、百米宽山沟里。
瞬间硝烟四起,日军仗着自己武器精良不断的向八路军阵地冲锋想突破包围圈,负责截断日军退路的八路军第三团死死的扼守住阵地,很快,八路军的增援部队抵达,进一步压缩了对日军的包围圈。
《在太行山上》观后感今天观看了电影《在太行山上》,整个过程中,我被感动着,也一直在思考着。
影片中,日本人称:“斩断太行,就斩断了中国的脊梁。
”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却让日本人的梦想化为了泡影,是中国共产党撑起了中国的脊梁,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从平型关大捷到忻口会战,从奇袭阳明堡到击毙“明将之花”阿部规秀,导演通过艺术的手段,让这一段段历史在我们眼前再现。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次次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在日寇侵华战争中,华北地区因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成为日军的主要突破口。
1937年,八路军朱德总指挥奉党中央命令,率领刚刚改编的115师、120师和129师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
朱德见到国民党在山西的统帅阎锡山,表明我军抗日决心,要在平型关打一仗,并要求友军配合。
可是只想“守土”的阎锡山,表面上答应配合却迟迟没有行动。
平型关伏击战上,鬼子进了伏击圈,日军的重辎车辆也进入伏击圈了!指挥员还在耐心等待寻找最佳的开火时机,指挥部里的林彪毫无表情的脸上只有冷酷与坚决。
观众们感到大战前的压迫心理越来越重急不可耐的时候,指挥员才命令开火。
一下子就是雷霆万钧的万炮齐鸣,手榴弹齐发,轻重机枪猛扫,步枪是打一枪隐蔽观察一下。
当鬼子叫来飞机轰炸助阵的时候,林彪命令:“冲下去,跟鬼子缠在一起,看他怎么轰炸!”高明!电影没有对八路军作神话色彩的描摹,也更真实地描摹了深受武士道精神教育的日军。
但是,任凭日军怎么强大怎么深受优良教育,他们没有中国军民的大无畏精神,没有中国军民为了保卫民族的献身精神。
在精神与意志上,日军已经战败了。
日军指挥收到电信,日军遇上了一批从没有遇到过是敌人“个个能拼刺刀”!板垣焦急地走来走去,苦思弥想,突然恍然大悟“是八路军!是八路军!”兵力单薄、装备较差的八路军115师将士仅凭着赤子之心和顽强的斗志,在朱德总指挥的部署和林彪、聂荣臻的指挥下,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精锐板垣师团,将平型关十里大峡口变成了侵略者的大坟场!寒冷冬夜,朱德替刚入伍的小战士站岗,望着漫天飞雪,心中想到蜀中父老,吟下著名诗篇:“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
黄土岭:“名将之花”是这样凋谢的作者:李雷来源:《军营文化天地》2015年第08期1939年11月6日,日本“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率部到河北涞源县和易县交界处的黄土岭,准备对我八路军进行报复性攻击,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自己钻入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7日16时,阿部规秀把指挥部转移到附近寨坨村一个叫教场的地方,在那里指挥突围。
从进屋到毙命不足半个小时当年的教场住户很少,阿部规秀选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四合院作为自己的指挥所。
2005年6月初,笔者来到了这个小院落,当年相当体面的小院,如今已经破败了,五间正房有两间已经无人居住,两侧的偏房尽废,仅残存着房墙,靠北的一面放着几个养兔的笼子。
院内有几株树,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树龄,院子的主人只有两个,陈汉文老汉和他的老伴赵玉亭大妈。
赵大妈说,儿子已经在公路对面盖了新房,全家都搬过去了。
陈汉文说,当年他们四世同堂,老家是黄土岭的,因为租种着地主的七八十亩地来回奔走麻烦,就在教场盖了这个房子。
黄土岭在涞源境内,而教场却是易县的地盘。
所以阿部规秀是在易县挨的炮弹,而不是涞源。
日本兵把陈汉文四世同堂的一家18口人赶进正屋,让他们都挤在左侧的一盘大炕上。
不久,阿部规秀就带着三四个随行的参谋人员进了屋。
他们把陈家的长条桌摆在屋内当间,阿部规秀就对着门坐在桌前。
陈汉文说能听见外面院子里还有不少人,但炕上的人看不到。
陈汉文记得阿部规秀还曾到炕边小坐了一下,腰上长长的战刀曾经触碰到了坐在祖母怀里的他。
那时他是全家年龄最小的一个,只有6岁。
两个通信兵摆弄好了一部电台,阿部规秀对着叽里呱啦地嚷嚷了一通。
陈汉文说,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外面一声巨响,就看见阿部规秀一仰身从凳子上倒了下去。
反应过来的随行人员慌忙上前把他的大衣裹紧,背的背,抬的抬,走了出去。
他们走了之后很久,全家人才敢下炕,发现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了,只在影壁前有一个尺余深的弹坑。
陈汉文说他没有看到血,只是看到墙上、糊窗户的羊毛毡上插着几块弹片,并且除了阿部规秀之外,屋里的其他人都没有受伤。
“名将之花”凋落太行山1939年11月7日,在日本国内有着“名将之花”美誉的中将阿部规秀命丧黄土岭,成为抗日战争中第一个被中方击毙的高级指挥官。
指挥这次战斗的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团团长陈正湘。
1939年初秋,日军华北方面军以两个师团、两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秋冬季大“扫荡”,其中,第二独立混成旅团将矛头直指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军区首长命令各部队做好反“扫荡”准备。
陈正湘时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一团团长。
一团是军区主力团之一。
11月1日晚9时,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给陈正湘打来紧急电话:据可靠情报,涞源日军准备分路合击我军;军区聂荣臻司令员指示,一分区要集中主力,利用雁宿崖至三岔口的峡谷地段,首先歼灭日军左路主力。
接着,杨成武命令陈正湘,率团“在一小时内由现地出发……如敌情无变,应于明日拂晓前隐蔽进入雁宿崖、三岔口东山伏击阵地……”当夜10时许,陈正湘告别新婚的妻子,集合部队进行简短的动员后,率部沿着山间小路,在蒙蒙的雨夜里开进。
第二天中午,陈正湘带几个人先去雁宿崖东山勘察地形。
只见从涞源到银坊之间只有大小各一条道,过了内长城,两边都是高山,中间夹着弯曲的河床。
从三岔口到张家坟一带,山高谷深,河面仅一二百米宽。
雁宿崖是一长达几百米的悬崖峭壁,坐落在三岔口和张家坟的河床西岸,崖下是一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
村东边是连绵起伏的山地,海拔1000多米,西面是1000多米高的银石山。
这种地形如同一个天然的“口袋”,一旦日军进入,八路军只要南堵北截,他们便插翅难逃。
返回途中,陈正湘思考着第二天的行动方案,取胜之心更加坚定。
进犯晋察冀边区的日军指挥官是阿部规秀,在日军中享有“名将之花”“擅长新战术的俊才”“山地战专家”等美誉。
他以伪“蒙疆国驻屯军总司令”身份接替1938年被八路军击毙的常岗少将,统率日军精锐之师独立混成第二旅团。
1939年10月2日,阿部规秀刚晋升中将,急欲报效天皇,10月中旬即率部进攻晋察冀边区。
抗日伏击战之黄土岭战斗1939年10月的黄土岭伏击战,击毙了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这是自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击毙的日军军衔最高的军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也给了日军以沉重打击,日军哀叹:“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华北治安肃正1938年底,随着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暂时告一段落,战略重心开始转到对后方占领区的巩固上。
计划在华北实行治安肃正方针,以军事扫荡和政治怀柔相结合的手段来巩固占领区的稳定,特别是要确保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内蒙古和山东省的安定。
决定从1939年1月到1940年3月,历时一年三个月,在华北分三期实行治安肃正。
为此组建了一批警备师团和担负治安、扫荡任务的独立混成旅团。
独立混成旅团不特定属于某个师团,在编制上通常是由旅团部、4-6个步兵大队、旅团炮兵队、旅团工兵队、旅团通信队等单位组成,总兵力约5000人,装备以轻武器为主,在火力、机动性和后勤补给能力上都不如普通的步兵旅团,而且由于兵员大都是新兵,又因为驻地分散难以进行必要的训练,所以整体战斗力明显低于普通的步兵旅团。
但它们仍具有相当强的野战能力,可以说是为扫荡“量身定做”的。
对于八路军而言,只有主力部队且在兵力占优时,才能成功打击独立混成旅团。
黄土岭战斗的主角独立混成第2旅团就是这样一支部队,该旅团1938年2月在北平地区组建,隶属驻蒙军,驻防张家口。
1939年秋根据日军治安肃正计划,独立混成第2旅团会同日军的第110师团、第26师团、独立混成第3旅团、独立混成第4旅团和独立混成第9旅团各一部,总兵力达两万余人,一起对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涞源、阜平、五台地区进行扫荡。
而独立混成第2旅团的主要扫荡地区就是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所在的涞源地区。
为什么日军扫荡的目标选中了涞源?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将军在其回忆录中这样说:“因为涞源是敌我必争之地,如控制在我手,就能出涞源经察南挥兵北上,直攻阿部中将老巢张家口;在敌人方面,则把张家口至涞源一线据点视为插入我晋察军区的一把尖刀,企图用这把尖刀割裂我平西、察南、雁北根据地,阻我向察南、雁北活动,巩固其伪蒙疆国占领区。
阿部规秀是谁阿部规秀简介本文导读:人物经历阿部规秀,1886年出生于日本青森县,阿部规秀的时代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空前膨胀的时代。
同样,成为“驰骋疆场、效忠天皇”的“武士”也是阿部所憧憬的人生。
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阿部规秀考入了日本专门培养陆军军官的陆军士官学校。
日俄战争的硝烟吸引着这些渴望成为“武士”的年轻人,而日本战胜昔日不可一世的沙俄,则使这些青年相信,他们是战无不胜的。
虽然没有机会亲历日俄战争的炮火,但阿部就是在这种氛围之下接受着陆士的严格训练而“成长”的。
1907年5月,刚满21岁的阿部规秀从陆士19期步兵科毕业,开始了他真正“武士”的生涯。
同年12月26日,阿部规秀被授予陆军下士军衔,开始在陆军中服役。
阿部规秀有一种超乎普通军人的对“荣誉”和“光荣”的执着,对战争的执着,因而在嗜血的战争角逐之中,他“脱颖而出”,屡立战功,颇受大本营的赏识,在日本军界被誉为“名将之花”。
从1907年开始,阿部规秀在毫无任何背景的陆军中,凭着“战功”一步步晋升,先后历任步兵第三十二联队副官、第八师团副官、第十八师团参谋。
1932年4月11日,转任仙台陆军教导学校学生队队长。
次年8月1日,升至步兵大佐。
1935年8月,任第八师团步兵第十六旅团步兵第三十二联队联队长。
1937年8月2日,晋升为陆军少将,同时调任关东军第一师团步兵第一旅团旅团长,率部入侵中国东三省。
1938年10月,原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独立第二混成旅团旅团长常冈宽治被八路军在河北省广灵县境内的张家湾击毙后,日本军部派阿部规秀接替常冈宽治旅团长的职务。
1939年10月2日,阿部规秀被晋升为陆军中将。
被日本国内誉为“名将之花”。
《太行山上》赏析——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一、影片简析电影《太行山上》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电影集中表现了自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期间,从平型关大捷、阳明堡战役到击毙日酋阿部规秀中将的黄土岭战役等几次重大战役,正面歌颂了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表现了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功的塑造了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
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寇发动了侵华战争,华北地区因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成为日军的主要突破口。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奉党中央命令,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115、120和129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开辟太行山革命根据地。
朱德见到阎锡山,表明我军抗日决心,要在平型关打一仗,歼灭日军一部,并要求友军配合。
只想“抗战守土”的阎锡山,表面上答应配合却迟迟没有行动。
兵力单薄、装备较差的八路军将士凭借赤子之心和顽强的斗志,在朱德总司令的部署和林彪、聂荣臻的指挥下,115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精锐坂垣师团,打退日寇十一次突围攻势,将平型关十里大峡口变成了侵略者的大坟场!平型关大捷,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的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八路军得到山西人民的热烈拥护。
随后,朱德总司令派遣129师先遣团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摧毁日本战机24架,极大削弱了日军的空军优势;同时调动120师伏击雁门关,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国民党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和被动防御方针,曾经大战蒋介石的阎锡山,又与蒋联合反共,死守太原;这一切都给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设置了重重阻碍。
忻口会战,国民党军队据守的娘子关失守,国民党爱国将领郝梦龄以身殉职!八路军独臂团长贺炳炎杀的浑身是血,雁门关依旧告急!阎锡山落泪了!傅作义痛悔:“还不如按朱德的战法……”日军占领太原城。
“名将之花”何以“凋谢在太行山上”作者:郝朝霞来源:《北京档案》2017年第09期七七事变爆发后,根据国共双方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在长达八年的敌后游击战争中打了很多著名的硬仗、恶仗、漂亮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9年11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和第120师各一部在河北省涞源县县城东南地区对日军进行了一场伏击战斗,这一仗,我军不仅歼灭9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军,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更重要的是击毙了日军山地战专家、“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指挥官),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这场战斗就是被誉为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又一次大捷的黄土岭战斗。
对于这场战斗的情况,解放军档案馆馆藏的两份革命历史档案予以了客观记载。
一场有准备的伏击战斗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说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黄土岭战斗就是建立在我军对侵华日军作战特点及行动了如指掌的前提下进行的伏击战斗,对此,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三岔口黄土岭战斗详报》(以下简称“一分区详报”)《八路军第120师特务团黄土岭战斗详报》(以下简称“特务团详报”)均有记载。
“一分区详报”形成于1939年12月14日,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司令部在黄土岭战斗后编写的、用以总结上报作战经验教训的一份材料。
该档案连同封面共36页,正文分为“战前形势”“战斗经过”“胜利意义”“胜利原因”“缴获及伤亡统计”“经验教训”等几个部分。
在“战前形势”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过去的战斗经验告诉我们,敌人每次战斗失败以后,必有一个更大的动作。
一方面求得报复以泄愤,一方面打扫战场以收尸……三岔口战斗中敌人全军覆没,丧尽了皇军的体面,我们预料到恼羞成怒的敌人的报复举动是不可避免的。
故一方面令部队集结休息,一方面侦察敌情,准备再战”。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情况:我军已对侵华日军的作战特点有了透彻的了解,并深知敌人在三岔口惨败后,一定会组织更大规模的行动予以报复。
消灭日军名将的大功臣,八路军的优秀将领,民族的英雄人物在抗战的时候,日军侵害了我国的国土,并且残忍的对待我国的国民,在这个过程也牺牲了很多的士兵,并且这些烈士也都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而那个时候日本有一个名将,那就是阿部规秀,他是一名中将,并且有着名将之花的称号,在抗日战争中,这个将士在行军作战的时候有着非常强势的能力,以至于成为了当时我军最头疼的问题,但是后来还是被我国的士兵给消灭了,而将阿部规秀给杀死的就是陈正湘了。
在1911年的陈正湘出生在了一个农民的家庭中,但是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在15岁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参军了,而且在军队中也经常立下各种的战功,因为他比较擅长作战,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更是在创下了不少的成绩,其中就有一次战役十分的有名,就是在太行山将阿部规秀杀死了,在1939的时候,阿部规秀当时还是非常有名的中将,他也是最高的指挥官,要知道那个时候的阿部规秀因为出色的只会和作战中的神勇,让我军十分的头疼,因此这个阿部规秀一直也是大家的眼中钉,而这次的战争中,陈正湘可能也没有想到会将阿部规秀消灭掉。
因为形势十分的危机,所以当时陈正湘带领的队伍还是很有力度的,和周围的军队进行了联合,然后决定阻止日军,也都竭尽全力,但是那个时候的军队素质一般,虽然人数还算可以,但是对于陈正湘来说还是有点吃力的。
可阿部规秀那边情况就不一样了,刚刚升为日军中将的他一直意气风发,充满了自信,觉得自己十分的强大,能够应对各种混战,就是基于这种心态,所以阿部规秀在打仗的时候也很有信心,觉得游刃有余。
阿部规秀其实最擅长打的就是山地战,对于他来说这次对付陈正湘的队伍还是很轻松的,但是没想到的是在追击陈正湘的主力军队的时候竟然不断遭到了失败,在连续三次失败以后,阿部规秀就换了一个思路,那就是选择了亲自上阵,在带领军队取得了一点胜利以后,阿部规秀也变得更加的自大了,他觉得自己简直是战无不胜,在进攻上也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但是最后一次的进攻中,万万没想到的是内部的作战计划早就已经泄露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日本军官阿部规秀“名将之花凋落在太行山”
导语:阿部规秀简介显示他于1988年出生在日本青森县,他成长的时代是日本军国势力最强势的时期,所以阿部规秀顺势考入了日本的陆军军官学校。
阿部
阿部规秀简介显示他于1988年出生在日本青森县,他成长的时代是日本军国势力最强势的时期,所以阿部规秀顺势考入了日本的陆军军官学校。
阿部规秀于1907年毕业,毕业后就加入了日本陆军,参加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在军队中,阿部规秀凭借超乎常人的对军队的热爱和执着,在血的洗礼中脱颖而出,立下赫赫战功,被日本的军界称为“名将之花”。
阿部规秀简介上描述,阿部规秀自1907年开始,在没有任何后台背景的帮助下,凭借他立下的战功一阶阶的晋升,直到1937年阿部规秀成为陆军少将,率领部队侵略中国东北。
1938年的时候,阿部规秀被调到河北省广灵县,接替上一任被八路军击毙的长冈宽治,接任旅团长这一职位。
直至1939年,阿部规秀升任陆军中将,十一月份阿部规秀率部下在河北涞源与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杨成武交战,阿部规秀坚信日本勇士都是战无不胜的,坚持不撤退,被八路军的迫击炮击中临时指挥部,阿部规秀也在炮火中殒命。
阿部规秀也成为中国人民在华北战场上,在抗战的历史上被击毙的中将级别的高级指挥官,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
阿部规秀战死后被日本天皇授予了一等旭日大绶章,日本的新闻界也发出哀告,宣称:“名将之花凋落在太行山”。
这就是阿部规秀简介的内容了。
1939年十一月份,阿部规秀接任日军驻扎在河北省广灵县的旅团长一职,彼时的阿部规秀已是一名少将,正是人生事业的巅峰时刻的阿部规秀是怎么死的呢?阿部规秀手下的日军侦查兵在黄土岭一带发现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