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4
篇章阅读简易步骤1.理解题旨/全文中心思想(1)本文的题目是甚么?(2)试根据本文的题目中推想本文的中心思想。
(3)朗读首段和尾段,尝试进一步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
(4)试在本文的首段和尾段,找出明示或暗示本文中心思想的文句:2.字词理解(1)用荧光笔划出文章中与全文中心思想相关的关键词词。
(2)用原子笔划出文章中的难字深词,并与同组同学讨论,尝试找出答案。
3.了解各段大意(1)透过阅读每个自然段的重心句、阐释句、例子、小结等,了解每段的中心思想,并将你的理解写下来。
4.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1)归纳段落大意,结合首尾两段的提示,组织中心思想。
5.分析全篇结构(1)找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2)把中间各段按重点划分结构段(3)划出文章的结构图(参考附件)6.评赏(1)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2)评价文章的写作手法7.探究/ 价值观及品德情意的发展/渗入(1)探究文章的内涵,对文章有个人的感悟,产生新的意念、观点或建议。
附件完整段落结构图附件结构图标例记叙(一) 一件发人深省的事记叙(二) 校园火警演习众生相记叙(三)几天后我将要面对一道难关,心情患得患失,想不到今天得到鼓励,使我对即将来临的难关有新的体会。
试从第二段开始,以「得到鼓励,面对难关有感」为题,续写这篇日记。
说明类(一)说明类(二)楼梯与升降机议论类(一)有人说:「与其追求潮流,不如展现个人风格。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议论类(二)有人认为父母教养子女,应该给予空间,让子女自由发展;有人认为应该给予明确的指导,让子女依从。
上述教养子女的方法,哪一种较为理想?试谈谈你的看法。
Speak 图式。
言语理解之篇章阅读做题技巧详解——与片段阅读之对比四川华图教研3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公务员考试准备如火如荼的时节。
四川省上半年的省考公告有待发布,但各类事业单位的考试和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选调生考试的比赛号角已经拉响。
同时准备多类考试是各位渴望“成公”的考生的共同选择,而在准备各类考试时,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关注其中的差异才能有的放矢。
就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而言,各位准备“多管齐下”的考生需要特别注意,事业单位和选调生的考试中,言语常采用与省考公务员笔试的片段阅读不同的考试形式——篇章阅读。
篇章阅读和片段阅读的最大不同在其考查的形式和侧重点不同。
第一、考查形式不同片段阅读通常是需要考生在阅读一段100到300字的材料后回答一个问题,而篇章阅读只是需要考生在阅读一段1000到3000字的材料后回答4至5个问题。
因为阅读材料的庞大,很多考生面对篇章阅读会倍感压力,其实不必。
受材料长度所限,就注定篇章阅读不会有特别难以理解的题出现。
相比之下,片段阅读因为篇幅有限,文段的选择和截取更灵活,因其“没头没尾”,更容易给考生造成理解和选择的困境。
第二、考查的侧重点不同片段阅读可以细分为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态度观点题、标题填入题、词语理解题和代词指代题等七大类题型。
而篇章阅读因为其呈现形式所限,基本上不能考查标题填入题,故而篇章阅读的通常考查规律是必有一道主旨概括题,常用多道细节理解题,偶有词语理解题或代词指代题。
省考中让考生头疼的意图判断题在篇章阅读中近乎绝迹。
主旨概括题和词语理解题等即使出现,难度也不高。
故考生需要把准备的重点放在细节理解题上。
对于篇章阅读的备考,考生需要做好以下准备,方可省时省力,马到成功:第一、有正确的阅读顺序和片段阅读一样,在做篇章阅读时,考生不应按照传统顺序(先阅读材料,再看题)做题,而适于采用2-1-3的顺序作答。
如果一开始就把大段的材料进行通篇阅读,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之后做具体的题帮助很小,故建议考生们先阅读问题,再根据问题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段落或句子仔细阅读。
国考篇章阅读
国考篇章阅读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
在国考中,篇章阅读通常出现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给定一篇文章,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一般来说,国考篇章阅读的问题类型包括细节理解题、主旨概括题、态度观点题、标题选择题等。
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加强训练,通过模拟题和真题的练习来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对于国考篇章阅读的备考,建议考生注重积累词汇和语感,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也要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多做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个性化辅导教案学员姓名:年级:授课教师:科目:上课时间:月日时至时报读课时剩余课时学科组长教务主任教学标题篇章阅读(分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前次作业检查篇章阅读(一)分段划分段落的常用方法1.按事情的发展的顺序划分一般记事的文章,都会把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在分段式只要把握这一点,就能准确的划分段落。
当然,如果事情比较复杂,则要把“经过”部分再分细一些。
如小学阶段《草船借箭》一文,就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延迟,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言语理解之篇章阅读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除了“片段阅读”和“逻辑填空”这两种题型之外,还有一种题型叫做“篇章阅读”,目前辽宁省省考和国考不再考查这种题型,但是这种题型确是事业单位考试和一些其他省市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
一、篇章阅读题型介绍篇章阅读题是对考生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一种综合性考查,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篇章阅读不同于片段阅读,篇章阅读的文字信息量特别大,每个篇章阅读大概在500—700字之间,围绕整个文段提出5个问题,同时文段的选材内容十分广泛,因此,篇章阅读的难度系数要比片段阅读大很多。
篇章阅读的问题可以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考查考生对细节信息的把握,常考题目包括“细节结论题、词语理解题、代词指代题”等等;另一类是考查考生对整体信息的把握,常考题型主要包括“主旨题和意图题”等等。
二、篇章阅读的解题技巧篇章阅读作答不能从文段入手,要从问题和选项入手,也就是说在解答篇章阅读题目的时候,要先阅读题目和选项,然后到原文中去定位相关内容,考生可以根据问题中一些较为明显的特殊性信息来定位原文内容,这些特殊性信息主要包括“关联词、特殊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数字和年份”等等。
三、篇章阅读备考指导如果考生正在准备事业单位的考试,那么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复习一下篇章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阅读速度,训练自己快速准确的定位提炼文段重点信息的能力,仍然要牢牢记住《行测》考试是与时间的对决,千万不要让“篇章阅读”影响答题速度。
四、真题演练我们将“衰老”()为:机体的各个“组件”,特别是DNA,某些特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脂肪)所受到的随机损伤的大量累积,这一累积在生命初期就已经开始,并最终达到机体自我修复的极限。
这种伤害会逐渐削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效能,使机体更易患病,且呈现出衰老的特征,比如肌肉损失、骨质疏松、反应迟缓、听力和视力降低等。
这些累积损伤有不同的来源,其中甚至还包括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将食物转化为可被我们使用的能量的过程。
篇章阅读的解题技巧
篇章阅读解题技巧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精读法:带有目的性、精准地对可依据材料、重点材料进行的边思考边分析的阅读法。
要从可依据的材料中提炼出要点,必须静心细读,逐字逐句,不可一目十行,跳跃无序。
2. 快读法:快速阅读,也叫浏览式阅读,就是一目十行地大致看一下给定资料所包含的内容,并从材料中提炼有用信息。
3. 跳读法:专门寻找所需资料的一种阅读方法,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为将某些内容跳过去不读。
要把浏览、跳读同精读、标注、摘要的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合理分配时间、精力,不延误作答进程。
4. 同义替换:在细节题中正确答案有两种极端,一种是照搬原文,另一种是照搬原文的不是答案,对原文进行同义改写的才是答案。
5. 紧扣主题:如果题目以Wh-开头,看似是细节题,短时间内又不能找到原文相应细节作为依据,这种题目需要以分析归纳为主。
这些阅读技巧都能够帮助考生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准确理解篇章内容,从而更好地完成篇章阅读题目。
国考篇章阅读
国考篇章阅读是指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中的篇章阅读题型。
国考是中国政府组织的一种选拔公务员的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篇章阅读是笔试中的一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国考篇章阅读题通常包括一篇长文或者若干篇短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文章,并根据所提问题进行回答。
题目的形式有多种,如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等。
在阅读篇章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理解文章主旨: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并在阅读时牢记这些信息。
2. 关注关键信息:识别文章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它们往往对理解文章的重点有重要的作用。
3. 注意上下文逻辑关系:利用文章中的线索和转折词语,结合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推断答案。
4. 整体把握:将每一段与全文的大意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把握的认识,避免陷入局部细节的困扰。
5. 梳理思路:在回答问题之前,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可以通过标注、做笔记等方式帮助记忆和理清思路。
在备考阶段,考生可以通过多做模拟题、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报纸杂志,提高自己的篇章阅读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积累词汇和提高阅读速度,以应对考试压力。
总之,国考篇章阅读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题型,考生需要通过积极备考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篇章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国考特训:言语理解快速提分——篇章阅读的六大解题技巧!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篇章阅读题要如何解?相信正在备考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中有很多人心中存在这个疑问,今天图图分享给各位六种实用的篇章阅读解题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篇章阅读题是什么?篇章阅读简单可以说是一种申论材料加言语理解题的改编题型。
篇章阅读最能考察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它既考察了考生阅读的速度,也考察了对信息的整体把握和细节问题的理解能力。
现在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国考行测中的篇章阅读题,那么如果在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遇到了此类题型我们要如何解决呢?01“213”原则,首看设问方式在考试当中为了避免重复阅读带来的时间消耗,我们言语有个传统的技巧,就是先看设问方式,针对性的阅读文段、理解文段。
篇章阅读的不同就是看清楚我们题型类别,是简单题型(词句理解、代词指代、语句衔接、逻辑填空)还是复杂题型(细节理解、标题填入、主旨概括、意图判断、态度观点),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段。
02查找篇章重点句、关键词片场阅读准确说就是较长的言语理解题,因此也是根据设问的内容依次查找文中对应的主旨句、关键词等。
首先、关注文章段落的首尾句,可能会出现重要观点或者主题;也可能对于问题的对策等。
要知道在言语理解题中主旨部分大部分是观点、对策等。
其次、了解每个段落间的逻辑关系、隐性考点,比如常考关联词(转折、递进、因果、条件、并列)的准确运用。
03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分号、引号、问号、破折号等)引出的语句信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问句,在文中可能是疑问、设问、反问等。
除了设问自问自答以外其他表述都是不确定表述,因此一些绝对的选项慎选。
04援引观点援引观点中的正反援引带来的作者观点,尤其要重视正向援引支撑的作者观点。
05排除围绕例子、反面论证、数据、背景等内容的部分在主旨句中要排除06理解为首,做题要从简到难层层递进带着问题了解文中的脉络,看清楚分了几个句子。
山西省考篇章阅读当前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对这个问题,国内经济界人士认识不大一致,而且标准也不完全一样。
①我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上是正常的,但在部分行业已局部出现过热的苗头。
当前的经济加速增长,是多年坚持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是近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及其他一系列宏观政策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加强了宏观调控,实现了“软着陆”,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入了WTO,国民经济中的各种关系已逐渐理顺,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新阶段。
②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投资,投资增长率都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
2002年的投资增长率为17.4%,2003年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31.1%,其中集体投资增长37.8%,个体经济投资增长14.1%,利用外资增长44.1%。
这必将为下半年和2004年的经济增长打下牢固基础。
特别是国债的扩大发行和民间投资的增加,更为建设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到2002年底,中国已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带动银行信贷和其他资金形成了3万多亿元投资规模,2003年又发行1400亿国债,这对新建重大工程、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供给能力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国仍将是国际投资的热土。
③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527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位,独占鳌头。
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吸收外资229.8亿美元,实际使用130.7亿美元,同比增长56.7%。
第二季度由于一些跨国公司推迟或取消了原定的来华商谈项目计划,使引资规模有所减少,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
正如美国摩根大通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的那样,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基本吸引力——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巨大的廉价劳动力供应——未变。
④因此,“非典”一经缓解,外资必将大量涌入,中国将是国际资本的长久投资热土。
初步预测,2003年实际引资总额将接近600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篇章阅读专题20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篇章阅读专题20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篇章阅读专题20题的全部内容。
1.(12真题)Leading scientists around the world are meeting in Britain to consider a proposal that could eventually see Greenwich Mean Time become a footnote in history. For more than 120 yeas GMT has bee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timekeeping,but it is now under threat from a new definition of time itself based not on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but on atomic clocks.GMT is based on the passage of the Sun over the zero meridian line (子午线)at the Greenwich Observatory in southeast London, and became the world standard for time at a conference in Washington in 1884, France had promoted Paris Mean Time at the same conference. In 1972 it was replaced in name by Universal Coordinated Time (UTC) but that essentially remained the same as GMT, UTC is based on about 400 atomic clocks at laboratories around the world but then corrected with “ leap seconds ” (闰秒)to adjust itself in line with the Earth's rotational speed, which fluctuates。
篇章阅读
题型:2篇文章,每篇长度约为400个单词左右,每篇后面设置5个选择题,两篇共10个题目。
阅读材料主要选自英语国家最新出版的报刊和杂志,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体裁以议论文和说明文为主题材宽泛,涉及文化、教育、历史、文学、风俗习惯、音乐、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科普类等。
考查重点: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
2.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既理解字面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既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又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解题步骤:
时间分配:每篇8分钟左右
1.快速浏览文章,把握文章的体裁和结构,进行积极预测
2.迅速浏览问题,证明自己的猜测,同时找出文章的出题重点
3.通读全文,并作答
技能培养
一、主旨大意题
1.文章主旨
针对全文的主题进行提问
1)先归纳带有论点段落的要点,然后综合要点,概括推断全文的主题
2)利用关键词,推断这些词围绕的主题
2.段落主旨:针对文章某一段或某几段的主题进行提问
1)有可能是段落的首句、末句2)有可能需要从上下文中寻找或总结而得
3.文章或段落的写作目的
同样是主旨题,但是,和前面的两类题型相比,这类题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4. 文章标题
1)应选能直接反映出主题的;2)常以名词词组的形式出现
5.文章的选材来源
要求考生掌握文章的写作目的,了解文章的语言和文体特点
二、观点态度题
1)从三处查看观点态度:
a. 直接表示态度的动词
b. 暗含态度的形容词和副词
c. 一些特殊句式
2)关键词举例:
a. 褒义词:enthusiastic, advisable
b. 贬义词: disgusted, sarcastic
c. 中性词:neutral, objective
三、事实细节题
关注含有从句的句子,尤其是在多重复合句,分析多个层次的修饰关系,理清句子意思1)定语从句
2)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同位语从句、表语从句
3)原因/条件/结果/比较/时间/让步/目的等状语从句
4)非谓语动词结构
四、推理判断题
1. 因果推理
这种逻辑关系并不一定清晰地表现出来,其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
1)明确的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汇或短语
2)表示目的的句子
3)表示条件的句子
4)表示并列和承接的句子
5)关系词不明显表示出来的句
2. 演绎推理
1)根据某一个一般的原理,推出与这个一般原理相关的个别事物的结论
2)常常原文中有一个大前提,而题干和正确选项是小前提和结论
3. 归纳推理
1)把具体事实和细节描述进行总结和概括。
2)这种题目经常出现在没有主题句的段落里。
五、语义理解题
1.熟词或短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
1)纲内的词汇或短语,放在句子中后,就有了在语境下的具体含义,甚至是活用的意义。
2)学会联系上下文,不能仅从字面意思来解题
2. 生词的意思
1)设题的超纲词一般前后会带有其定义或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解题时特别应该关注这部分内容,对这些定义或解释性的文字进行概括。
这部分内容出现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a. 信号词:or, that is, in other words, namely…
b. 特殊符号:破折号,冒号,括号等
c. 定语从句
2)对于没有这种定义或说明的,那就通过寻找这个生词前后的文字中的词汇关系和逻辑关系来确定答案。
3. 词或词组的比喻义
1)这类题涉及的词汇或词组往往都是比较简单的,多数是一些惯用搭配,表示某种特殊的比喻义。
2)解题时不能按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结合上下文,确保所理解的意思可以使语义顺畅。
4. 词句的言外之意
1)考查考生对具体语境下某些词句形式暗含的真实意思的掌握。
2)做题时,应在把握文章主题和段落主旨的前提下,分析句子在上下文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和具体的意义。
常见干扰项:
1.主旨大意题
1)文章主旨
a. 概括文章的某些细节,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b.只设计某一或某几自然段的大意,而非整篇文章的中心细节
c.与文章内容“擦边”,但偏离文章主题
d.与文章内容毫不相干或与文章内容相悖
2)段落主旨
a. 就事论事,没有从全文主旨的角度来理解该段在文中的作用
b.是本自然段和其上下自然段大意的概括,属于过度概括
c.选项内容只涉及到文章的某个细节
d.与段落内容毫不相干或相悖
2. 事实细节题
a. 张冠李戴;
b. 是文章中的细节,但不符合题目要求;
c. 与常识相吻合,但是文章中未提及;
d.明显与文章细节不符
3. 推理判断题
a. 推断过度;
b. 与常识相符,但并非从文章内容课推知
c.偏离文章主题,属于主观臆断的结论
4. 语义理解题
1)考查比喻义时 a. 字面意思,但放在文章中还是不能使读者清楚地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
2)考查熟词的意义或言外之意时
5. 观点态度题
1)观点题2)态度题:弄清楚各选项中表达态度的中心词的意思
技巧总结:
1.答题时,可先回答与细节和事实有关的问题,然后回答与文章大意有关的问题,最后再完成推理性的题目。
2.灵活运用解题技巧,适当运用猜题技巧。
3.题目做完之后,检查核实。
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串连答案的方法,看看相互之间有没有产生矛盾,和文章主题大意之间有没有产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