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马世琦老师传站桩八式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17
陈奇岐黄术健身法马步站桩22式预备:1、两脚分开站2、约与肩同宽3、脚尖扣十度4、十趾轻抓地5、双手伸向前6、掌心朝向天7、经腰至身后8、划弧再还原要领:1、屈膝向下蹲2、膝盖脚尖前3、微笑视前方4、呼吸要自然5、微微收下腭6、舌尖舐上腭7、含胸要拔背8、虚领顶颈直9、鼻尖垂肚脐10、百会垂会阴11、沉肩坠双肘12、小臂平地面13、中指平小臂14、两臂要平行15、手掌似瓦状16、手指成梯形17、劳宫穴相对18、拇食鸭嘴形19、圆档松腰胯20、收腹紧提肛21、上虚下要实22、动作做到位站桩三不要:1、不要入静2、不要意守3、不要杂念动作三要稳:1、起步稳2、站桩稳3、收势稳收势:1、两脚先合拢2、两手再伸平3、掌心须向上4、合掌过百会5、吸气至鼻尖6、下压再吐气7、两手握成拳8、下垂身拔紧9、往返可多次10、收势自然回注意:1、半小时以内2、莫要喝冷水3、冷水不洗手4、水果勿入口站桩扳指16式动作:1、站桩二十分2、按照先后序3、律动扳手指4、二四一五三5、同时压脚趾6、体内涌温煦7、手上增气感8、指趾自扳动9、自然体微动10、甚至剧震动11、体感热流动12、循环周身动13、祛邪除病毒14、增强抵抗力15、思维更敏捷16、养生保健康压指顺序和相对应的12经络顺序:二指四指一指五指三指手指:大肠经三焦经肺经小肠心脏心包经脚趾:胃经胆经脾和肝膀胱和肾全息压丹田24式预备:自立动作:1、右脚向前跨2、半步就屈膝3、同时右五指4、并拢经右耳5、向上臂托直6、右肋全伸开7、似风琴拉足8、左手心向下9、置于右肘下10、保护右肋势11、同时鼻吸气12、右手成鹰爪13、用力抓天环14、卷掌形成拳15、直线猛下拉16、拉至与肩平17、好似天拉下18、双肩托起它19、肋骨琴合拢20、两腿用力蹬21、内脏上下压22、左手护右肋23、上举鼻呼气24、下压口吐气要求:1、手臂向上举2、尽力要伸直3、下拉要迅速4、并且要有力5、动作要清楚6、不拖泥带水7、动作全过程8、身体保正直9、双目视前方10、右手脚做完11、即换左手脚12、交替来进行13、左右做七次14、恢复自立态搓丹田16式预备:1、左脚顺脚尖2、跨出一大步3、形成左弓步4、左手心向上5、放在左膝上6、手指要松直动作:1、收腹需提气2、右手用内力3、沿左臂内侧4、拉伸韧带筋5、再经胸前过6、提至右肩上7、同时鼻吸气8、右手按原路9、下搓复原位10、同时口吸气11、上提下又搓12、一次各一遍13、做完七遍后14、右脚换在前15、再做七遍后16、恢复直立站摩丹田28式预备1、两脚分开站2、蹲桩站立势3、左转九十度4、右肩左下沉5、重心偏向右6、右臂向下垂7、手背左膝内8、拇指朝向内9、掌心向右转10、左手左胯后11、掌心朝外翻12、颈直视前方动作:1、右肩带肘手2、五指要松弛3、打水向上提4、屈肘过头顶5、达到最极限6、顺势右转腰7、带动胯膝踝8、关节右转动9、手背经腋下10、沿右背下行11、至腰右胯后12、掌心朝向外13、左肩同下沉14、右转极限度15、左手顺左腿16、后侧往下行17、前移两膝间18、拇指朝向内19、掌心内转左20、左臂向下垂21、置于两膝间22、重心偏向右23、打水向上提24、顺势左转腰25、关节向左转26、左右各二十27、反复摩丹田28、恢复直立态要求:1、动作要到位2、头颈背中心3、双目视前方4、肩肘腕连动5、胯膝踝同转6、双脚不移动7、呼吸要自然8、手部向上提9、动作须协调10、动作全过程11、身体保正直12、双目视前方13、右手脚做完14、即换左手脚15、交替来进行16、左右做七次。
马世琦先生站桩功法入门常见问题汇总(时间篇)原创:明心堂明心堂养正功法2017-12-11 随着马世琦先生站桩功法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尝试通过站桩来实现自我养生,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但由于站桩属于内功,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些顾虑和疑问。
为此我们将近些年教学中常见的入门问题做了梳理总结,分成不同主题来为大家解答。
站桩入门常见问题时间篇1 每次站桩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视自己的能力,由短到长,循序渐进。
初期可能难以坚持,脚麻、腿累、站不住,可以停下来活动活动两脚,再接着站。
《黄帝内经》中提到人体一昼夜“气行五十营于身”,即人体经气循行50周,约28~29分钟一周。
因此站桩半小时可以起到养生效果。
同时每个时辰对应一条经络,因此能站到两小时养生效果可达最佳。
从广大桩友的反馈来看,站桩前30分钟为身体放松、内心入静期,可以起到缓解颈、肩、腰及眼部疲劳,清理紧张情绪等效果,非常适合作为久坐人群(上班族、学生等)及时消除工作学习疲劳的放松活动;也可作为高强度体力活动后放松肌肉、增强代谢、排出乳酸的一种的有氧活动。
站桩40分钟至一小时能达到培补阳气的效果,会感到精力蓄积,如同“充电”。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此状态需要做到守神,如看电视、听音乐、玩手机则会使效果大打折扣,停留在前30分钟的放松阶段而难以深入。
站桩一小时后身心放松程度加深,阳气进一步蓄积,身体开始处理隐藏较深的旧疾,“气冲病灶”的现象会逐步出现。
在身体健康时内气则会蓄积在丹田中,久而久之自然功力增长。
单次站到两小时左右(一个时辰)养生效果达到最佳。
若条件允许可根据自身情况继续延长站桩时间,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若无整块时间,也可利用日常闲散空余时间站桩,时时放松调形,对身体健康也大有益处。
2 每天什么时间站比较合适? 任何时间都可以站。
一天中各时辰皆有经络运行,各个时间站桩都会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可以自己摸索,什么时辰自己感觉最好就在这一时辰多站一会儿。
2020年终总结桩友记桩友投稿精选免责声明有效性:养正桩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症状的治疗行为;而是促进人体自愈,恢复阴阳平衡的一种休息静养方式。
站桩的意义在于增强体质,舒缓病苦,提升生活质量,可以作为医疗的补充,但不能代替医疗活动(手术及药物等)。
适用范围:本文只供桩友学习研究之用,具有一定的锻炼指导意义,但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出养正桩对文中所涉及亚健康/疾病改善的普遍规律;有关症状变化和用药等问题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所有因练功不当、未遵医嘱等产生的风险和后果均需自行承担,与功法本身无关。
Image by Arek Socha from Pixabay体会“知己”投稿:张建明缘起我今年58岁,老家是山西省的,原来在山西时有严重的过敏性鼻炎,一到秋冬季就得挂瓶输液才能度过,为此还做过微波和激光两次手术,但最终也没有治愈。
后来,我迁居到了上海,到上海后过敏性鼻炎好了一段是间,我很高兴,觉得迁居上海可值了。
但到了2016年过敏性鼻炎就又开始发作了,尤其是到了2019年,病情越来越严重,全年都在持续一直没有好转。
为此,又是针灸又是艾灸,还找了好几个中医,吃了半年多的各种中药,没有见到任何效果。
每天晚上鼻子不通气,全靠喷多次的喷雾药才能度过一晚,氯雷他定片不知道吃了多少,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简直痛苦死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练杨式太极的老乡在饭桌上提议我站马世琦老师的桩功,她说通过站桩能治好过敏性鼻炎。
我也豁然想起了徐文兵、梁冬讲《黄帝内经》时讲过马世琦老师的桩功,我很快就关注了马世琦养正功法微信公众号,并且在手机、车里下载了喜马拉雅app里的《顶天立地的功夫》《马世琦养正桩功入门必读》的音频,还购买了《顶天立地的功夫》的书,开始如饥似渴的学起了马老师的桩功。
疫情期间的站桩我非常清楚记得,2020年1月17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小年,我正式拉开了学习马老站桩的序幕。
当时我想很快就要春节假期了,我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时间学会马老的桩功。
马世琦老师谈桩功站桩,是以静站方式调养气息、增长劲力的方法。
称其为“桩”,是因为习练者要像木桩一样静止不动,久练之后,就可以脚底生根,像木桩一样扎实稳固。
站桩是各门各派武术都强调的功法,也是俗话讲的“私功夫”中的一种。
站桩功可粗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两种。
各门派武术中的桩功又有所不同。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介绍不同武术流派中的养生桩功。
每期一个站桩姿势,长期坚持,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甚至对某些疾病有辅助治疗的功效。
——编者按形意拳的桩功共8式。
形意拳,相传创自岳飞。
原作“心意拳”,乃以心行意之义,后讹为“形意拳”。
该拳以五行、十二形体,以展、截、裹、跨、挑、顶、云、领八字为用。
其基本功为站桩与盘根。
形意桩要诀:头顶、项竖、肩垂、抱胯、前膊、裹肘、顶膝、提肛、撑虎口回缩劳宫。
讲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不仅调气、调经络,还练修养。
姿势要领:双脚分开稍比肩宽,脚尖向前。
双腿微弯曲,双手交*,劳宫穴对准丹田穴(男左手在内侧,女右手在内侧)。
头要正,不要左右摇摆,且微向上顶。
肘往前合一点,向下沉,但不要用力。
微含胸。
腰调直后尾骨往前翻,有坐的感觉,整个后背是平直的。
重心在脚跟,前脚掌抓地。
完全放松,采取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鼓起,呼气时小腹收紧。
站桩时间:依自己能力,由短时间到长时间。
开始时站一会儿也许就会觉得脚麻,腿累,站不住,可以停下来走一走,再接着站。
注意事项:站桩时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果走神,收回来就是了,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初练时不宜用气过猛,以防腹泻。
针对疾病:改善下肢气血运行,增强下肢力量,对下肢疾患有明显改善作用,如腰酸腿软,下肢运动不力等。
腹式呼吸时横膈膜上下运动,按摩胸腹腔内的脏器,可改善消化功能,对消化系统疾病有治疗效果,如胃部疾患、腹泻、便秘等。
疲劳时站一会儿,可很快恢复体力,改善精神状态。
先使身心放松,两手自然下垂,此时要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心不遐想,神不外驰,做到无欲无求,心静如水,并以舌上抵,两腿并立,深呼吸数次,轻吸缓呼,要求做到松、静、自然。
第一式大字站桩运气功两脚开立略宽于肩,微成内八字,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图1)。
吸气,两手手心朝上沿裤缝上提至两肋(图2);喷气,双掌迅速前推(图3);吸气,双掌向左右两边平行拉开(图4);喷气,双拳变掌,迅速击打丹田(图5)。
此动作重复三遍后,开始练收手式:吸气,双手背面相对,沿膻中穴(图6)经过面部笔直向上抄起至头顶上方,双臂伸直,变掌心朝前(图7),弯腰前倾,双手臂直臂下捞至脚尖前(图8),起身,两手掌心朝内捞至与两乳同高;闭气,双掌变拳击打两乳(图9),接着快速向两侧伸展,伸平(图10),喷气,双拳快速击打丹田(图5)。
接练下式(注意,每式做完后,都要做收手功,与上述收手功相同,不再赘述)。
第二式海底捞沙骑虎功马步站立,两掌心朝前,直臂插于裆前(图11);吸气,双臂以肘为轴心捞至两耳旁变拳,同时足跟抬起(图12);喷气,双拳快速下插裆前,两拳心朝内,同时两足跟下震(图13);吸气,两拳由裆前抬起,分别展于右左两旁,两拳心朝前(图14);喷气,两拳迅速击打丹田(图15);连续三遍。
马步不变,左手掌心向左,立于嘴右边(与嘴挨着)(图16);吸气,用掌背击打大腿部(图17),左手继续上扬,由左往右过头顶(图18),弯腰,沿右脚尖划过左脚尖(图19、20);闭气,左掌变拳,起身(起上半身,马步不变)击打左肋部(图21),接着直臂向左击出(图22);喷气,左拳快速击打丹田(图23);左手动作完成后,接练右手,动作相同,一左一右,连续三遍。
这组动作都是连续进行的,而且是马步站立。
做完此式后,仍是马步站立做第一式(大字站桩),用马步站桩练习收手功同第一式。
接练下式。
第三式仙人亮掌肢子功两脚开立略宽于肩,微成内八字,两手自然下垂,眼视前方(图1);左手掌心朝左,立于嘴右边(图24);吸气,左掌背拍打左腿裤缝至身后,手臂伸直,身左转,眼看左手(图25),腰部用力向右扭转,带动左手甩立于头前上方,掌心斜向上(图26),紧接着上身前俯,左掌沿右脚尖划至左脚尖(图27),沿左腿裤缝上提变拳;闭气,左拳击打左肋部(图28),迅速朝左侧击出(图29);喷气,左拳迅速击打丹田(图30)。
坚持站桩的好处!站桩6年,他这样分享站桩功仅就身体方面来看,不仅是一种保健运动,也是一种医疗方法。
它通过调节大脑神经,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充分调动身体自身机能等内在因素,预防或战胜疾病。
今天分享一篇由本海师兄的实修记录。
本海师兄师从尚派形意拳第三代传人马世琦先生,学修站桩已经近六年时间,其中经验值得兄们参考。
本海师兄功夫上身妙用多,怎样判断自己练功上路了呢?形意拳讲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也强调神率意、意率气、气率形;发力也有明劲、暗劲、化劲之分。
这里面的学问很多,多的、深的我不敢妄言。
说实话也没有练到那个境界,加上每个人禀赋、资质和基础不一样,上手感觉肯定不同。
现在主要给大家分享一下,几年来在练习形意拳过程中的站桩觉受。
一是身体发热出汗: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站桩的过程就是炼精化气、身体自调的过程,阳气足了当然会发热了。
哪怕是刚开始学,只要身体一调直,任督二脉一拉开,下收谷道,上搭鹊桥,后背很快就会发热。
站桩跟一般运动的出汗还不太一样,我刚开始站桩时,站桩后衣服都能拧出水来,但这个汗出完了人很舒服,不感觉到累,也没有一般的汗味,跟喝桂枝汤出的汗差不多。
站桩时间久了,身体就不会大量出汗,可能是身体没那么虚了,或者逐步在向炼气化神阶段转换。
站桩气化五谷精微的作用很强,所以最好不要空腹站桩。
此外,站桩姿势对了,马上就会口中生津,这对道家来讲可是极为珍贵的金津玉液!你如果练了半天嘴巴越来越干,就需要调整放松了。
二是不会轻易感冒: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把表固得好,当然外邪不易侵入了。
站桩在预防感冒方面真是立杆见影,对于常人来讲,感冒防住了,这可全是依靠自己治未病,以后得大病的机率会大幅降低。
即使不小心患上感冒,程度也轻,恢复起来也快。
我以前每有流行感冒,几乎都不能幸免。
我站桩到第二个年头,基本上算是与重感冒久违了。
站桩后我们身体对外界环境的觉察力也会明显提高。
比如说,以前身体对外界变化没有觉,夏天乘地铁时对空调风不是太在意;站桩后身体有觉了,夏天坐地铁就会带件外套,防止被虚邪贼风所伤。
马世琦老师养生桩功常见问题20问图片发自简书App1问:马老站桩共分几式?我现在站第一式,什么时候可以站第二式??答:马老桩功共有八式,另外还有一个三体式。
按照过去师带徒的模式,一般来讲第一式站满三个月,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百日筑基后,就可以站第二式了。
现有许多桩友一天只站半小时或一小时以内,很难达到过去的要求。
所以,你在自然呼吸的状态下能够气沉丹田,感觉精满气足了,就可以学习第二式了。
2问:第一式和第二式有什么区别?我二个式子可以同时站吗??答:第一式气聚下丹田,培补先天、蓄积肾阴的效果非常好。
第二式通过中丹田的开合升降,直接调理臟腑,对后天脾胃的调补效果更好。
第一式和第二式可以交替进行。
3问:站桩在时间和朝向上有什么要求??答:站桩不拘时间,有空就可以站,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时间安排。
站桩朝向问题,《逝去的武林》中李仲轩讲是朝东站,取生生不息之意。
南怀谨老师说过,打坐不拘方向。
其实,我认为方向确实无所谓,尤其是在天气暖和的季节室外站,我也喜欢后背晒着太阳,很舒服的。
还是那句话,放松自然就好,其它的无大碍。
4问:吃完饭就可以站桩吗??答:可以的。
站桩跟剧烈的体育活动不一样,放松自然,吃完饭就可以站。
5问:站桩对环境有要求吗??答:因为站桩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最好选择一个空气较好、比较安静的地方站。
6问:站桩室内站还是室外站效果好??答:天气冷或有风的情况下,建议您还是在室内站。
因为站桩之后,毛孔是打开状态,室外有风容易感冒。
天气晴朗、有阳光的日子或者春夏,可以选择一个背风的地方站。
7问:站桩后可否立即洗澡??答:只要不是泡澡,站桩后可以马上冲洗。
8问:站桩有什么禁忌??答:一是初学站桩,最好不要空腹站,因为站桩炼精化气,空腹站容易引起头疼或不舒服;二是女学员经期最好休息二三天,因为气行则血行,防止血量增多;三是酒后勿站,因为酒后气血不易安定;四是泡澡以后最好也不要站;五是站桩后感觉到手有麻胀或者很热的感觉,请不要马上用凉水洗手,尽量用温水,防止受寒。
站桩,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站桩,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昨天和我妈聊天,她突然来了一句,我怎么站桩没有任何感觉,会不会是我姿势不对,Oh,my goodness!我妈竟然也开始站桩了,很棒的2017年!所以今天我必须整理出站桩一网通,发之前必须得给老妈先审阅,她老人家能看懂,那全国人民都能看懂了。
嘘,这得小声点,不能让她听见。
1何为站桩?身体如木桩站立不动。
站桩起源于古老的宗教仪式,是由古代摄生术蝉眠法中演变而来。
站桩是静功的一种,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扎马步。
看到没有,不弯膝盖,不弯膝盖,不弯膝盖(此处很多回音)2站桩要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马世琦老师桩功的姿势要领,图文并茂,精心制作了马老桩功第一式的图解说明。
(必须得让我老妈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初学者可以找一扇门(不要靠墙,墙太凉),按照桩功第一式的姿势靠门站立。
没学过站桩的朋友可以参照以下方法:1.双脚与肩同宽,后背靠门站立,脚后跟距离门一脚长距离,膝盖自然放松,微弯,不挺直2.收下颌,头向上顶3.舌抵上腭(上牙膛),闭眼4.男子右手放在左手上(女子左手放在右手上,如图所示),两手心与小腹气海穴位置重叠5.含胸拔背,两肩向前微扣6.最重要的是,后腰要完全靠在门上,从后背靠到屁股,没有任何缝隙(可以用手掌试试,应该插不进去)马老师的桩功与其他功法有一个最大的区别——不往下蹲。
这样做膝盖就不会受伤,腿部肌肉也不会很痛苦。
但如何在膝盖不弯时体会松腰的感觉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靠门站。
不要小看了这一靠,这可是一个大秘密。
很多人就是因为使用了这个方法而受益,尤其对腰椎间盘突出有奇效:曾经有一位70多岁的患者,每天靠门站一小时,三个月就彻底康复了。
3站桩入门:松腰——打开阳气总开关腰部是人体气血精津上下贯通的必经之处,为肾所在的部位,是活动时屈伸转侧的枢纽。
松腰,是内家功法的关键,是各门派修炼的关窍。
本文所指的松腰,主要指后腰部分。
掌握了松腰的方法,内功修炼即算入门。
马礼堂太极功太极功是马礼堂老师整理创编的一套功法。
马老师在几十年演练研究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的基础上,并根据运用中医、太极原理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武术、气功之精华,加上自己的体味,创编编了这套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之功法。
本功法是以太极阴阳转化、动静相生、对立统一之原理,撷取行意拳内三合(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与外三合(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之技击形式,达至内外兼修、身心健壮、自卫御侮之奇效。
常练这套功法,可使体弱多病者变得身强力壮;老态龙钟者焕发青春活力;白发老人头发变黑……。
总之,谁练谁能受益。
它被称为返老还童之术。
太极功特点(一)体现动静兼修。
形体动而头脑静,无极的静而生太极的动,动中求静,达到精神内守而执中,使大脑皮层得到抑制性保护,从而起到锻炼形体,怡养精神之目的。
(二)渗透“天人合一”之理论。
用踵息法,充分体现了饮地阴领气上升,吸天阳沉气下降,以天地之精气,补养人的气血,为中和之大用。
(三)运用传统医学经络理论和阴阳五行转化的原理,以发挥意识呼吸的作用,以意导气,以气引形,意气相随。
按人体经络走向,随动作的阴阳变化,虚实转换,起落翻转,左右运行,升降开合,上下贯通,阴升阳降,阴收阳发,开源导流,以动引气,以气推动肢体,意到而气力随之。
(四)要求呼吸和动作紧密配合。
以呼吸结合动作导引之术,吸引,呼发,气为元帅,手足为兵丁,气尽而式成。
即以气支配动作。
由快而慢,深、细、匀、长,逐渐使肺活量加大,代谢旺盛起来,致中和参天地之化育,守宁静而气血流通。
无论任何招式,都与呼吸配合,一动无有不动,“一以贯之”,从而收到整体治疗强身之实效,扶正祛邪之目的。
“犯而不校”,陶冶性情,坦荡胸怀,消除块垒,使浩然之气常存,溢于面则色润神丰,盎于背则躯干健壮,施于四肢则动作敏捷,而不是计较于形式招数之间。
(五)动作要纯任自然。
但是,手、眼、身、法、步五个关要一丝不苟,一次呵成,勿使中断。
要柔和缓慢,气贯四梢(人的血肉筋骨未端叫做梢,毛发为血之梢,舌为肉之梢,牙为骨之梢,指甲为筋之梢。
站桩种类
动功
双臂揽月十字手抱球丹凤朝阳
仙人指路力劈华山海底捞针(怀中抱月)霸王举鼎太极养生桩
无极桩浑圆桩(升降桩)开合桩
三体式缠丝桩五桩合一
站桩基础桩
浑圆桩搂气桩升降桩开合桩收势
陈式太极拳站桩功
无极桩升降桩开合桩虚实桩
陈式太极拳站基本桩功
无极桩一字桩晃桩独立开合桩
马世琦形意拳站桩八式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站桩十法
金刚捣碓懒扎衣上捋六封四壁单边
白鹅亮翅斜形虚步立掌前后招太极浑圆桩收势
晨练拉伸基本动作
大树操(山姿势)半月姿势左右三角式我心飞翔
前后拉手臂前后弯腰弯弓式树叶姿势
形意拳站桩准备动作三体式缠丝桩下蹲运动(站桩功、蹲墙功、撞墙功)圆正健身操李宝良健肾动作。
马世琦养正桩功收功动作详解马世琦先生的养正桩虽然属于运动,但和常见的体育运动在操作上有很大区别:常见的运动需要在饭后至少半小时以后进行,而养正桩则可以马上开始练(饭前饥饿时站桩反而效果不好,初学者更不宜空腹练)。
常见的运动需要做热身活动以放松身体、避免损伤,而养正桩不需要热身(做了也很好),因为本身就是放松的运动,站的时候也会生热。
常见的运动结束后即可马上休息;而养正桩需要做几次收功动作。
收功是内功习练的重要内容,内家拳等涉及到内气运行的修炼方法都强调收功的重要性。
由于一些自学桩友对此不太了解,站桩后时常忘记收功,而且动作也不太规范,因此我们本期详细解读一下马老养正桩功的收功动作,希望大家都能养成练功后收功的习惯。
“练完桩功、动功和推手后都要收功。
动作是两手平着打开,从体侧向上提,同时吸气开两肋,向上提气,手提到高不过眉、低不过口的位置;呼气时松下来,两手从身体中间向下按,身体重心往后靠,气归到丹田,下到海底(会阴穴)。
”——《顶天立地的功夫》第243页有些初学的桩友看了书中的描述,有点不明白,到底是吸气还是提气?呼气时气不是呼出去了吗?怎么又归到丹田了?其实如果把书前面的内容看懂了,就不难理解,其实马老在讲收功时同时提到了两种气:空气和内气。
我们接下来详细解读一下动作。
1 “练完桩功、动功和推手后都要收功。
动作是两手平着打开,从体侧向上提”解读:照片上马老双脚的位置是平行的,这是养正桩功八式的身形。
动功和推手的双脚位置是一前一后的,手臂的位置则和照片中类似。
在提手过程中,主要是小臂做类似画圆的动作,大臂的动作幅度很小,这也是为了松肩沉肘。
2 “同时吸气开两肋,向上提气,手提到高不过眉、低不过口的位置”解读:“吸气开两肋”,吸的是空气,用鼻子吸。
如果身体已经足够放松,两肋会随着吸气和两臂上提的动作自动打开。
对初学者而言,打不开两肋是正常的,不用在意。
“向上提气”,提的是内气。
初学者感受不到内气,不用在意这一点。
马世琦老师站桩八式马世琦先生从22岁开始教功,他认为形意、八卦、太极同为内家拳,所谓内家,就是注重体会体内真气的运行,进而做到神率意, 意率气, 气率形。
套路为形, 去掉神、意、气,这样的形不可能实用。
所以内家拳必须练习内功,如果只追求套路的可观赏性,就无异于外家拳。
站桩,是以静站方式调养气息、增长劲力的方法。
称其为“桩”,是因为习练者要像木桩一样静止不动,久练之后,就可以脚底生根,像木桩一样扎实稳固。
站桩是各门各派武术都强调的功法,也是俗话讲的“私功夫”中的一种。
形意拳的桩功共8式。
形意拳,相传创自岳飞。
原作“心意拳”,乃以心行意之义,后讹为“形意拳”。
该拳以五行、十二形体,以展、截、裹、跨、挑、顶、云、领八字为用。
其基本功为站桩与盘根。
形意桩要诀:头顶、项竖、肩垂、抱胯、前膊、裹肘、顶膝、提肛、撑虎口回缩劳宫。
讲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不仅调气、调经络,还练修养。
姿势要领:双脚分开稍比肩宽,脚尖向前。
双腿微弯曲,双手交叉,劳宫穴对准丹田穴(男左手在内侧,女右手在内侧)。
头要正,不要左右摇摆,且微向上顶。
肘往前合一点,向下沉,但不要用力。
微含胸。
腰调直后尾骨往前翻,有坐的感觉,整个后背是平直的。
重心在脚跟,前脚掌抓地。
完全放松,采取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鼓起,呼气时小腹收紧。
站桩时间:依自己能力,由短时间到长时间。
开始时站一会儿也许就会觉得脚麻,腿累,站不住,可以停下来走一走,再接着站。
注意事项:站桩时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果走神,收回来就是了,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初练时不宜用气过猛,以防腹泻。
针对疾病:改善下肢气血运行,增强下肢力量,对下肢疾患有明显改善作用,如腰酸腿软,下肢运动不力等。
腹式呼吸时横膈膜上下运动,按摩胸腹腔内的脏器,可改善消化功能,对消化系统疾病有治疗效果,如胃部疾患、腹泻、便秘等。
疲劳时站一会儿,可很快恢复体力,改善精神状态。
形意拳—站桩第一式先使身心放松,两手自然下垂,此时要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心不遐想,神不外驰,做到无欲无求,心静如水,并以舌上抵,两腿并立,深呼吸数次,轻吸缓呼,要求做到松、静、自然。
概要太极功是我整理创编的一套功法。
我在几十年演练研究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的基础上,并根据运用中医、太极原理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武术、气功之精华,加上自己的体味,创编了这套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之功法。
本功法是以太极阴阳转化、动静相生、对立统一之原理,撷取行意拳内三合(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与外三合(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之技击形式,达到内外兼修、身心健壮、自卫御侮之奇效。
常练这套功法,可使体弱多病者变得身强力壮;老态龙钟者焕发青春活力;白发老人头发变黑……。
总之,谁练谁能受益。
它被称为返老还童之术.具体功法略,不过本功法非常重要,实为马老一生武术精华的体现,六字诀,洗髓金经有2年以上经验的朋友,请一定要学习太极功。
本章节的电子版日后会发布。
特点(一)体现动静兼修。
形体动而头脑静,无极的静而生太极的动,动中求静,达到精神内守而执中,使大脑皮层得到抑制性保护,从而起到锻炼形体、怡养精神之目的。
(二)渗透“天人合一”之理论。
用踵息法,充分体现了饮地阴领气上升,吸天阳沉气下降...第一节概要“站桩”为武术界基本功法之一,也是气功界练静功的常用姿势。
就站的身体形态讲,其姿势千姿百态,变化无穷。
我曾想从养气的观点出发把武术,气功之站桩式统一起来,1942年与王芗斋、常奉之两先生和悟彻大师探讨过:吸收武术、气功之长,融合儒、释、道三家功法之妙,兼收并蓄,融于一炉,以创新编制出一些健身、祛病新功法。
1979年回京,诸友均作古,只得根据个人多年的实践,总结经验,整理了一些简便易学、收效显著的动静兼修的站式功法,总称为站功式。
站功的特点是兼备强身和治病之作用。
自然桩、乾坤桩、三体式以锻炼人的肌体耐力为主,兼收静心养气之效。
动静兼修的站功八式,则为动中求静、肢体导引的动静相兼的站式功法,可达疏通经络、培育真气,从而实现祛病延年的目的。
站功八式中的某些动作,从形式上看同六字诀相仿。
然其呼吸法系鼻吸鼻呼,可收到在六字诀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充实内脏真气的教果。
练马世琦站桩结节案例马世琦先生的养正桩。
一看马世琦曾是马世琦老师的站桩老师,将信将疑之际,看了马世琦的公众号,跟着视频站了一会儿,居然打嗝放屁,马上就跑厕所大便了。
我这气滞是以前好几天能有一点点大便,脏腑无力或者紧张造成的。
这次居然大便了,惊喜不已。
后来想,6日来月经,我月经必拉肚子,也许是这引起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我看到希望就打算坚持了。
焦虑引起的筋膜紧张躯体化,膈肌痉挛引起的,胃气不降、气滞在中焦以及后背。
疫情期间,不能吃汤药,我本打算艾灸,但家里味道重,家里人有意见。
当归艾灸学习群里有群友说她站桩。
原来学过马世琦老师的浑圆桩,肩膀端着,颈椎受不了,但是屈膝的毛病落下了。
站马世琦的这桩也有不习惯。
站了几天,每天时间很短,无效果。
站了一会儿,居然打嗝放屁,马上就跑厕所大便了。
我这气滞是以前好几天能有一点点大便,脏腑无力或者紧张造成的。
这次居然大便了,惊喜不已。
后来想,6日来月经,我月经必拉肚子,也许是这引起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我看到希望就打算坚持了。
我试了靠门,在家不行,在单位行,可能在单位穿得多,一怼就送了。
在家穿的少,总觉得身体前倾。
昨晚怎么试也不行。
今早还是自己站,由于昨晚没站桩,胸腹淤滞很多,晚上吃了一片安眠药,11点半睡的,不到五点醒来,两侧侧着躺,放了些屁,觉得放屁差不多后,就起来站桩。
很多前辈说站桩就要傻一点,马世琦说:不求自得。
其实就是个放松。
马世琦老师好像也说过,只要摆出那个姿势,身体就知道你要干什么了,会自动调节。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滴水穿石,修养自性。
正规马步站桩教程马步站桩又称地盆步、骑马蹲裆式,不仅是拳术中的重要步型,也是桩功训练的重要方式,马步桩要求蹲架子时,要内含十趾抓地之意下蹲。
头上顶,内含顶拔劲。
本门人常曰:“十趾抓地、头顶天;头顶青天,脚扎黄泉。
”由此可见所蹲成架子内含之意。
蹲成马步后,要求松腰松肩(沉肩)松胯,臀部不得突出撅起,呼吸自然,嘴微闭以鼻呼吸最佳,气贯丹田,禁忌气上提气,腹空。
调整呼吸,使呼吸匀长自然,周身放松内气自然下贯,贯至足尖和手指尖,全身有热感和流动感。
初站马步桩时,往往是腿足腰胯有酸痛感,一时不易坚持,练后休息一段时间后,又感到四肢酸痛,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根据自己本身的情况量力而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则会觉得有轻松之感,其酸痛的现象也就会逐渐消失,此时就是所说的“换力”即是长功夫了。
练习的时间要逐渐增加,习练者自己要掌握和控制,久之每次可蹲三十分钟到一小时或更长一些,此时仍觉轻松自然,则腿足劲力坚强、稳重,也就是下盘功夫稳实之象征。
为了更好地掌握马步桩的正确姿势和练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马步桩有四忌:一忌两足外八字不能平正,步法步眼不规整;二忌站立时腰背弯曲,臀部突起,气不能下达,也不能向四肢贯气;三忌一站立即起身,两腿不能适当坚持,两腿受不了痛苦,极欠缺习练毅力;四忌耸肩、提气、斜眼、乱视,东张西望,精神不集中,习练不用心。
站桩要领:1.两脚与肩同宽;2.两脚尖内扣10°左右;3.十趾抓地,但不要过分用力;4.屈膝下蹲,但膝不超过脚尖;5.收腹、提肛;6.圆档、松腰、松胯;7.含胸拔背;8.虚领顶劲;9.舌舐上腭;10.目视前方;11.鼻尖与肚脐的连线垂直于地面;12.百会与会阴的连线垂直于地面;13.虚腋;14.沉肩坠肘;15.前臂与地面平行;16.两前臂互相平行;17.中指根部与前臂成一直线;18.手掌成瓦状;19.手指成阶梯形,拇指与食指成鸭嘴形;20.上虚下实,面带微笑,自然呼吸;21.马步站桩时要做到“三个不要”和“一个强调”:不要入静;不要意守;不要将别的功法的概念加入本功法。
站桩100问││(体式篇)站桩脚掌怎样站最轻松?(20)一、脚掌的姿势站桩脚的站姿有3种情况:外八字、内八字、平行。
站桩脚的姿势到底怎么样才是最好的,在许多的资料和教授中,各有各的说法,这是很多人很纠结的事情,很多老师也不针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变化。
其实根据很多具体的情况,要进行的姿势调整,这才是辩证的站法。
三种姿势怎么站才是辩证的?第一种情况:平行站立没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双脚平行站立是最通常的站姿,也是一种平衡中正安舒的姿势。
第二种情况:外八字外八字就是脚尖的距离比脚跟的距离略宽。
有些情况下要站成外八字,效果比较好,比如说脱肛、痔疮发作期、女性经期最好站成外八字。
第三种情况:内八字便秘等火旺的时期要站成内八字,使身体内的火向外散发。
无论是外八字,内八字、平行站立,不能朝秦暮楚,一天变三遍,要坚持一个姿势站一段时间,或者是当时的症状有所改善,才能够改变站姿,否则调来调去一会儿外八字,一会儿内八字,一会儿平行站立,是错误的。
在站外八字或内八字一段时间后,要改成平行站立一段时间后才能调整其他的姿势,也就是说不能由外八字一下子调到外八字或者相反。
二、脚掌的用力脚掌的用力,直接关系到站桩能否坚持。
我开始站桩的时候,数着呼吸、数着数字、听着导引词慢慢的挨,最多能够坚持30分钟,这30分钟就好像过了一个世纪。
我本身就是实心脚,平常走路只要稍微长一点,脚底的经络就会拉扯得生疼,几十年来不敢走很长的路。
开始站桩那种脚底的痛苦,很多时候感觉已经不能坚持下去了,那简直是下地狱的一种感觉,哪有快乐站桩的感觉?看见网友们经常晒一站一个小时,只有羡慕嫉妒恨。
现在轻轻松松一次站到三个小时,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而且还真是享受其中的快乐,这最主要的就是要将脚掌的力用到恰到好处。
这才是站桩脚掌用力最根本的秘诀。
很多大师是不教你怎么样站的,你要跟他面授,才会教你。
脚掌用力有3种站法:前脚掌三分之二用力、脚后跟用力、整个脚掌平衡用力。
这三者老是纠缠不清,其实脚掌的前2/3处用力,脚后跟就像踩着蚂蚁,既不能把它踩死,又不能让它跑掉,这种姿势是最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