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 格式:pdf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4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第2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Fundamentals of Chemical Reactions)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研究化学反应时,⼈们主要关⼼化学反应的⽅向、限度、速率以及化学反应中所伴随发⽣的能量变化,本章通过对化学热⼒学、动⼒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掌握化学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正确判断化学反应进⾏的⽅向、进⾏的程度以及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法。
2.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任何化学反应的发⽣总是伴随着形式多样的能量变化,如:酸碱中和要放出热量,氯化铵溶于⽔要吸收热量等。
2.1.1热⼒学基本概念(1)体系与环境在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时,为了研究的⽅便,常常把研究的对象与周围部分区分开来讨论。
在化学上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体系(system),⽽把体系之外的、与体系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环境(surrounding)。
例如:研究在溶液中的反应,则溶液就是我们研究的体系,⽽盛溶液的容器以及溶液上⽅的空⽓等都是环境。
根据体系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情况不同,可以把体系分为以下三类:敞开体系(open system):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close system):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孤⽴体系(isolated system):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例如:⼀个盛⽔的⼴⼝瓶,则为⼀个敞开体系,因为瓶⼦内外既有能量的交换,⼜有物质的交换(瓶中⽔的蒸发和瓶外空⽓的溶解);如在此瓶上盖上瓶塞,则此时瓶内外只有能量的交换⽽⽆物质的交换,这时成为⼀个封闭体系;如将上述瓶⼦换为带盖的杜⽡瓶(绝热),由于瓶内外既⽆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交换,则构成⼀个孤⽴体系。
体系与环境之间可以有确定的界⾯,也可以是假想存在的界⾯。
体系与环境因研究的对象改变亦可以发⽣改变。
(2)过程和途径体系的状态发⽣变化时,状态变化的经过称为过程(process)。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反应基本关系以下各类别物质间可发生反应:1、金属+酸2、金属+盐3、酸性氧化物+碱4、碱性氧化物+酸5、酸+碱6、酸+盐7、碱+盐8、盐+盐具体情况是:1、金属单质+ 酸→盐+ 氢气(置换反应)规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注意:常见的盐酸和稀硫酸可以与氢前面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因浓硫酸、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但一般不能生成氢气;如Zn与稀硝酸反应生成Zn(NO3)2、H2O和NO如:锌+稀硫酸:Zn + H2SO4 =ZnSO4 + H2↑铁+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铝+稀硫酸:2Al + 3H2SO4 =Al2(SO4)3 + 3H2↑铁+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镁+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铝+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铜+稀盐酸:不反应银+稀硫酸:不反应特别提示:铁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中铁元素显+2价。
2、金属单质+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反应条件:①盐可溶;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后面的金属。
注意:钾、钙、钠很活泼,在盐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金属。
(因先与水反应)如:铁+硫酸铜溶液:Fe + CuSO4 =FeSO4 + Cu锌+硫酸铜溶液:Zn + CuSO4 = ZnSO4 + Cu铜+硝酸汞溶液:Cu + Hg(NO3)2= Cu(NO3)2 + HgMg+NaCl溶液:不反应Cu+AgCl:不反应特别提示: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物中铁显+2价。
3、碱性氧化物+酸→盐+ 水规律:酸为HCl、H2SO4、HNO3时,它们与任何碱性氧化物都可反应。
其它酸目前暂时不要求掌握。
如:氧化铁+稀盐酸:Fe2O3 + 6HCl =2FeCl3 + 3H2O氧化铁+稀硫酸:Fe2O3 + 3H2SO4 =Fe2(SO4)3 + 3H2O氧化铜+稀盐酸:CuO + 2HCl = CuCl2 + H2O氧化铜+稀硝酸:CuO + 2HNO3 =Cu(NO3)2 + H2O氧化镁+稀硫酸:MgO + H2SO4 =MgSO4 + H2O氧化钙+稀盐酸:CaO + 2HCl=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碱→盐+ 水规律:碱为NaOH、KOH、Ca(OH)2、Ba(OH)2时,它们与任何酸性氧化物都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