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直饮水瞬时高峰流量计算方法与管网布置形式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管道流量计算方式管道流量是指管道中流体通过的单位时间内的体积或质量。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经常计算管道流量来确定管道的流量和工作状态,以便进行安全操作和设计。
管道流量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1定格流量计算法:在管道设计中,通常需要根据工艺要求和流体性质来确定管道的定格流量。
定格流量是指在一定工况下管道所能承载的最大流量。
定格流量的计算通常根据流体的流速、密度和管道截面积进行计算。
流速可以通过实测或理论计算得到,流体的密度可以根据流体性质和温度来确定,管道截面积可以通过管道的直径或断面积来计算。
1.2流量计计算法:流量计是一种用来测量流体流量的仪器,它可以根据流体的压力差、速度或质量来计算流量。
常见的流量计有差压式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这些流量计可以利用不同的原理来测量流体流速或质量,并通过设定的参数来计算出流量。
流量计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流体性质、管道材料和应用要求。
2.流速计算方法2.1流速计算法:流速是指流体在管道中通过的速度。
流速的计算通常通过测量管道中的压力差来确定,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和流体的物性参数(如密度、粘度)来计算。
其中,流速计算的基本公式是流量=截面积×流速,根据流速计算得到的流量可以用来确定管道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情况。
2.2涡街流量计计算法:涡街流量计是一种常用的流速测量仪表,它利用涡街发生器在流体中形成涡街频率与流速成正比的原理来测量流速。
通过测量涡街发生器中产生的压力脉动信号,可以得到流体的流速。
涡街流量计可以直接输出流速值,从而可以用来计算流量。
3.1质量流率计算法:质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截面的质量。
质量流率的计算需要考虑流体的密度和流速,通常可以通过测量压力差和温度等参数来确定流体的密度,并根据质量流量的定义进行计算。
3.2热插入式质量流量计计算法:热插入式质量流量计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流量测量仪表,它利用热菲涅尔原理来测量流体的质量流量。
通过在管道中安装热插入式质量流量计,可以通过测量流体在过程中热量交换的变化来计算流体的质量流量。
水管水流量及计算水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水管断面的水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体积或质量来表示。
水管的水流量大小对于水力学分析和设备设计来说十分重要。
在计算水管水流量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水管的直径、水压、流速、管材材质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水管流量的计算方法。
1.理论计算方法理论计算方法是通过理论公式来计算水管流量,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伯努利方程和庞加莱公式。
-伯努利方程:伯努利方程是描述液体在流动过程中能量守恒的定律。
根据伯努利方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来计算水管流量:Q=π×D^2/4×V其中,Q是水管的流量(m³/s),D是水管的内径(m),V是水管的平均流速(m/s)。
-庞加莱公式:庞加莱公式是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的经验公式,可以更为精确地计算水管流量。
庞加莱公式的计算公式如下:Q=C×A×R^0.63×S^0.54其中,Q是水管的流量(m³/s),C是庞加莱系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查表取值),A是水管的横截面积(m²),R是水管的水力半径(m),S是水管的坡降(m/m)。
2.实测方法实测方法是通过实际测量水管流量来计算。
常用的方法有超声波测流法、流量计测量法等。
-超声波测流法:超声波测流仪是一种通过发射超声波脉冲,测量其传播时间来计算流体流速的设备。
该方法适用于多种材质的水管,具有无污染、不断电、不影响水流等优点。
-流量计测量法:流量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水流量的设备。
根据流量计的类型和原理不同,可以分为浮子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流量计测量法精度较高,但需要安装和维护设备。
3.影响水管流量的因素-水管直径:水管直径较大时,流量也相应增大。
-水压:水压越高,流量也越大。
-流速:流速越大,流量也越大。
-管材材质:不同材质的水管具有不同的摩擦特性,会对流量产生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水管流量的具体方法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方法前言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是管网水力计算的基础,设计秒流量计算正确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设计秒流量计算偏大,就会导致管径偏大、水泵流量偏大,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同时,管网中的流速偏小,容易导致细菌繁殖,微粒沉积。
而如果设计秒流量过小,则会使所选管径过小,造成水头损失过高,浪费能量,严重时出现断流,不能保证用水可靠性。
所以,选择一个正确的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至关重要。
1.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概述目前,用于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方法大致有三种:(1)算法一(传统公式算法)即采用建筑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1)取=1.02,=0.0045,公式(1)成为:(2)其中为设计秒流量(l/s),为当量总数,此公式为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建筑和小区给水排水》[1]所采用。
(2)算法二(改造传统公式算法)根据1981年出版的《室内给排水工程》[2],住宅生活用水秒不均匀系数与平均日用水量的关系为:(3)则(4)其中,为秒不均匀系数,为平均日用水量(m3/d)。
(3)算法三(概率公式算法)关于概率公式算法,首先要引入一个重要概念——龙头使用概率。
根据有关资料[3],龙头使用概率可表示为:(5)——最高峰用水时龙头连续两次用水时间间隔(s);——期间龙头放水时间(s)。
有了龙头的使用概率之后,可以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同时用水龙头数量,个龙头额定流量之和便是管道设计秒流量。
、和可用以下方法计算得到。
设用水高峰期为下班后的某个半小时内,且此时段内的放水时间均匀分布,则此时龙头的使用概率为:(6)——高峰期用水定额,l/s;——管段负荷龙头总数;——龙头负荷用水人数;取3.5~5人;——饮水龙头额定流量,取0.05l/s;由于目前还没有高峰期用水定额的有关标准,建议用日用水量的百分数表示。
可用二项式计算同时用水龙头数量:(7)——用水保证率,可取0.99。
则(8)2.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以横坐标表示管道负荷龙头总数(个),纵坐标表示管段设计秒流量(l/s),以上三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可用图1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算法一比算法二的结果大得多,且随着管段负荷龙头数的增加,差距进一步加大;算法三则依龙头用水概率的不同出现多种结果。
管道水流量计算方法
管道流量,是管材横截面积与水流速度的乘积。
计算公式:
流量=管材横截面积×流速
管材横截面积=3.14×(管材内径/2)2
式中:
流量单位为m³/h
流速单位为m/s
管材内径单位为mm
举例:
例:Φ110mm×2.7mm的管材,水流流速为l米/秒时,计算管道内水的流量。
解:首先对管材横截面积单位进行换算:
管材横截面积=3.14×【(0.11m-0.0027m)/2】²=3.14×0.0029=0.009m²
然后对流速单位进行换算:
流速=1m/s=3600m/h
最后通过流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流量=管材横截面积×流速=0.009m²×3600m/h=32.4m³/h
拓展资料: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封闭管道或明渠有效截面的流体量,又称瞬时流量。
当流体量以体积表示时称为体积流量;当流体量以质量表示时称为质量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段管道的流体的体积,称为该横截面的体积流量。
简称为流量,用Q来表示。
1.计算管道流量时,应注意气体和液体的不同;气体介质的流量计算结果是该
压力状况下的流量,不同于液体介质的容积流量;不同介质的流速不同,计算时应注意区分。
2.不同管道管壁的粗糙系数也是不一样的,塑料管道绝对粗糙度0.01。
在计算
时也要考虑之中。
3.流量测量的流体是多样化的,如测量对象有气体、液体、混合流体;流体的
温度、压力、流量均有较大的差异,要求的测量准确度也各不相同。
4.。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方法管道直饮水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饮用水处理方式,可以在不需要人工介入的情况下将自来水直接送到每个家庭的自来水龙头,带给人们更为便捷、卫生的饮用水来源。
然而,在设计管道直饮水系统时,需要考虑管道系统的秒流量计算,以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连续地提供足够的自来水供应。
本文将介绍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中的秒流量计算方法,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设计管道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秒流量?秒流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水量,通常以升/秒或立方米/小时为单位。
在设计管道系统时,需要根据用户的用水需求和管道的流通能力计算出合适的秒流量,以确保管道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如何计算秒流量?计算秒流量的方式取决于管道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情况。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重力法、压力法和泵性能曲线法等。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秒流量计算方法,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管道系统设计。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Q=nVM其中,Q为管道的秒流量(m³/h),n为流量倍数(一般取1.6-2.0),V为流速(m/s),M为管道内径(m)。
其中,流量倍数n根据使用的材料和接头方式不同有所区别,一般为:PE管为1.6;铸铁管为1.8;钢管为2.0。
在计算流速时,需要注意管道内径M应该取决于管道的材质和规格,需要与生产厂家确认。
重力法重力法是一种基于重力作用的秒流量计算方法,适用于自流式管道系统。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Q=KVh³/2其中,Q为管道的秒流量(m³/h),K为控制系数,一般取0.61;V为水的单位体积质量,取1.0;h为水头高差(m)。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重力法计算秒流量时,需要考虑管道系统的高度差和管道弯曲度等因素。
压力法压力法是一种基于流体压力作用的秒流量计算方法,适用于给水系统、燃气系统等。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Q=CV²√h其中,Q为管道的秒流量(m³/h),C为孔口系数,一般取0.6左右;V为流速(m/s),h为管道的压力高差(m)。
供水管网设计计算供水管网设计计算是指在供水系统建设中,根据供水量、供水压力等要求,通过计算设计供水管道的尺寸、排布和各个节点的水力特性,以达到供水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目的。
下面是一份关于供水管网设计计算的简要说明,供参考。
一、供水管网的基本要求供水管网的设计计算首先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供水量要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根据不同的用水功能和用水人数,确定供水量的大小。
2.供水压力要稳定,使用户在不同用水时段都能得到足够的水压。
供水压力的计算需考虑水源的高度、管道的摩擦阻力等因素。
3.管网输水能力要足够,确保供水管道的直径、材料等能够满足供水量和供水压力的要求。
二、供水管道的计算方法1.确定供水管道的直径。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经验公式法、水力计算法和供水流量-管径表两种方法。
经验公式法适用于小型、简单的供水系统,通过经验公式求得供水管道直径;水力计算法通过利用水力学原理,根据供水量和供水压力计算出供水管道直径;供水流量-管径表则是根据经验和实际工程经验,结合供水量和供水压力给出供水管道直径。
2.确定供水管道的材料。
根据不同的供水系统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如钢管、塑料管等。
3.管道排布和节点设置。
根据供水网络的布局和用水需求,合理设置供水节点位置,确定管道的长度和布置方式,以便达到最优的供水效果。
4.计算水力特性。
通过利用供水管道的水力学原理,计算供水管网中各个节点的水力特性,如水压、流速等。
三、供水管网设计计算的步骤1.确定供水系统的用水量和用水功能。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供水系统的供水量和供水压力。
2.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根据供水系统的规模、复杂程度和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如经验公式法、水力计算法或供水流量-管径表。
3.进行供水管道直径计算。
根据所选的计算方法,依据供水量和供水压力,计算出合适的供水管道直径。
4.进行供水管道材料选择。
根据供水系统的要求和条件,选定合适的供水管道材料。
5.进行管道排布和节点设置。
给水系统的管网水力计算与优化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给水系统的管网水力计算和优化变得越发重要。
一个高效的管网设计能够确保供水充足、水压稳定,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文将探讨给水系统的管网水力计算与优化方法,以帮助设计者和运营者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1. 管网水力计算在进行管网水力计算之前,首先需要收集一些基本数据,包括供水量、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和水质要求等。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确定管网的布局和参数。
1.1 需水量计算需水量是指在供水系统中需要满足的总水量。
计算需水量时需要考虑人口数量、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消防用水等方面的需求。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人均用水量法、经验系数法和水负荷法等。
1.2 管道流量计算管道的流量计算是确定管道尺寸和水压的重要依据。
常用的方法有经验公式法、图表法和数值模拟法等。
其中,数值模拟法是较为准确和全面的一种方法,可以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计算得出最优的管道尺寸和水压。
2. 管网水力优化在完成管网水力计算后,可以进行管网的优化设计,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2.1 管道布局优化管道布局是指确定管网的管道路径和井口位置。
优化管道布局可以缩短供水距离,减少管材的使用量,并提高供水的均匀性。
可以使用图论算法或基于GIS的软件来进行管道布局的优化。
2.2 管道尺寸优化根据管道流量计算的结果,可以进行管道尺寸的优化。
合理的管道尺寸可以降低管道阻力,减少能耗和压力损失,提高供水的稳定性。
可以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管道尺寸的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3 阀门优化合理设置阀门可以实现供水的分区控制和调节。
通过调整阀门的位置和开度,可以平衡不同区域的供水压力,减少浪费和损失。
阀门的优化可以通过模拟或试运行得出最佳方案。
2.4 泵站优化泵站是给水系统中的重要设备,泵站的优化可以提高供水效率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调整泵站的泵的数量、容量和运行方式来优化泵站的运行。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设计规程(一)管道直饮水是原水经深度净化水处理后制备而成的并用管道输送至用户饮用水龙头处的优质饮用水(产品水),其水质应不低于现行建设部颁发的《饮用净水标准》(CJ94-2005)的要求以及制水企业承诺的更高的水质标准。
一.用水量设计标准宜采用(1)住宅为3-5L/人·天(经济发达地区可适当提高至7-8L/人·天);(2)办公楼为1-2L/人·天;(3)教学楼为1-2L/人·天;(4)医院为2-3 L/床·天;(5)旅馆为2-3L/床·天;亦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饮用水专用龙头额定流量要求为0.04L/S~0.08L/S;饮用水专用龙头的出水水压,其自由水头不小于0.03Mpa。
二.系统设计要求管道直饮水系统应根据建筑物总体规划和建筑物性质、规模、高度以及系统维护管理和安全运行等条件来确定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供回水管网的型式。
1.管道直饮水系统供水视工程情况宜采用以下二种方式:(1)调速泵供水系统;(2)屋顶水箱重力流供水系统;2.净水机房可设在建筑物内,亦可单建净水机房,机房宜靠近集中用水点。
3.为保证供水安全卫生,系统中的室内外供配水管道应设计为环状,并应保证供应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在建筑小区内宜根据建筑物性质和层数分别设置供水和循环回水系统。
5.高层建筑管道直饮水供水应竖向分区,竖向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住宅各分区最低饮水龙头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32Mpa;(2)办公楼各分区最低饮水龙头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0Mpa;(3)各分区最不利饮水龙头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的要求。
6.居住小区集中供水系统可在净水机房内设分区供水泵或设不同性质建筑物的供水泵,亦可在建筑物内设减压阀竖向分区供水。
7.建筑物内高区和低区供水管网的回水管连接至循环回水干管时,高区回水管上需设置减压稳压阀。
8.居住小区集中供水系统中,室内外埋地管宜尽量少。
试析农村供水管网管段设计流量计算摘要:一般来说,在对供水管网进行设计流量计算时,主要有比流量法和人均当量法两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还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计算方法。
本文针对农村地区的供水工程建设,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村;供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因此供水工程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供水工程而言,管网管径的确定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应该对供水管网管段设计流量进行科学的计算,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供水工程的顺利实施。
农村地区居民相对比较分散,供水工程规模比较小,因此在对农村地区供水管网管段设计流量计算时,除了采用传统的比流量法和人均当量法两种方法外,还应该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新的流量计算方法。
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建设中节约成本,减少浪费。
一、比流量法比流量法是在对供水管网管段设计流量计算时,比较常用的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比流量法又分长度比流量法和面积比流量法两种计算方法。
如果我们假设供水管道沿线的人口和人均用水量都是相同的,用水量全部均匀分布在主干管道上,那么在这种条件下计算出来的单位长度的管段流量就叫做长度比流量,这种计算方法就是长度比流量法。
长度比流量法的计算公式为:(1)其中qs是比流量,单位L/(s.m);Q指的是管网在最高日最高时的总用水量,单位L/s;Σq是大用户集中用水总和,单位L/s;∑ι是主干管道的总长度。
不包括穿越公园、广场等建筑地区长度,单位m。
在管段双边供水的情况下,管段的计算长度和管段的实际长度相同;管段单边供水情况下,管段的计算长度应算作实际长度的1/2;管段没有供水的情况下,计算长度为零。
我们在求出长度比流量后,就可以求出各管段的沿线流量。
各管段沿线流量的计算公式为:(2)其中,ql是各管段的沿线流量,单位L/s;ι是该管段的长度,单位m。
管道直饮水瞬时高峰流量计算方法与管网布置形式探讨
摘要:以实际工程为例,从直饮水管网系统布置形式和瞬时高峰流量计算等方面探讨直饮水系统工程的设计,提出了“分区—串联”管网布置形式。
关键词:瞬时高峰流量,“分区—串联”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tual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from the straight drinking water pipe network system layout and instantaneous peak flow calcul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straight drinking water systems engineering design, puts forward the “division series” pipe network layout form.
Keywords: instantaneous peak flow, “category-series”
1 工程概况
广东某知名度假村占地面积约2.46hm2,总建筑面积约为14万m2。
度假村内以院落式酒店住房和院落式办公厅为主,共184栋及各项配套设施,建筑层数多为1至2层,最多为4层。
度假村由五期工程组成,一期人口规模1120人,二至五期人口规模1360人,管道直饮水处理站以及直饮水管网拟于一期全部建成,满足一至五期总人口规模用水量,即满足2480人的用水量。
2 系统设计
2.1 瞬时高峰流量计算[1]
2.1.1 最高日直饮水量
最高日直饮水量是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的最基本数据,系统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以及净水设备规模、水箱的大小均适用此数值,因此,该值的合理与否决定了系统的规模和投资。
本工程中以度假村满入住率考虑,系统服务人数为2480
人,则最高日直饮水量按下式计算:
公式1
= 2480×10 = 24800(L/d),取24000 L/d
式中——系统最高日饮用水量(L/d);
——系统服务人数;
——最高日直饮水定额[L/(人•d)]。
2.1.2 饮用水龙头使用概率
给水系统的流量一天内时刻都在变化着,高、低峰的出现时间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这一规律并不是概率统计规律支配的结果,而是用户生活规律的作用。
本工程中设定一个水龙头通常情况下供4人使用,并预计一天之中将会出现两次用水高峰时段,每个时段持续时间为2小时。
则计算饮用水龙头使用概率采用最大时平均使用概率公式。
公式2
式中——最大用水小时(T = 3600s);
——最大用水小时上的龙头累计用水量(L);
——水龙头流量L/s。
2.1.3 设计同时用水龙头数量
在本工程中直饮水管道系统将负担379个水龙头,各水龙头的用水概率相同,均为0.0556,可将龙头是否放水看成是贝努利试验的结果,某一时刻同时观察379个水龙头相当于做379重试验,而放水龙头出现的个数服从参数为n,p 的二项分布。
本工程设计中采用美国Hunter提出的公式进行计算。
将个数值代入公式(3)中,查表可得m=33,即同时用水龙头数为33个。
=公式3
式中——不多于m个龙头同时用水的概率;
——任一个龙头的使用概率;
——管道负担的龙头个数;
——计算给水龙头个数;
——同时用水的龙头数量。
2.1.4 设计瞬时高峰流量
用m个龙头的流量之和作为设计流量,便能满足龙头在0~m间组合各种同时用水的情况,于是就得到了基于概率方法的瞬时高峰用水量计算公式。
公式4
=33×0.05 =1.65(L/s)=5.94(m3/h)
2.2 净化工艺流程
直饮水水源水来自度假村北部山峰上的1号和2号山泉水。
此山泉水为基岩裂隙水,其水质好、富水性较均匀,且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直饮水水源水质标准按《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中的一级标准执行。
据检测,1号山泉水铍含量为0.00022mg/L,略微超过铍≤0.0002的限量标准;2号山泉水总大肠菌群为1600MPN/100ml,超过1000个/L的限量标准,其余各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Ⅰ类标准。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山泉水水质的特点,管道直饮水净化处理采用:沉淀、石英砂过滤、超滤、紫外消毒的工艺形式,利用变频调速供水。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净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3 管道直饮水管网布置
在直饮水工程中,如何保证直饮水在输送过程中不被二次污染是直饮水管网设计中的关键,因此合理的管网布置形式是本工程设计的最大难点。
目前管道直饮水管网多采用“全循环同程系统”(如图2所示)[2]。
这种循环方式能使室内外管网中各个进出水管的阻力损失之和基本保持相当,便于室内外管网的供水平衡,达到全循环的要求。
但是针对本工程度假村内建筑物较多、层数少,地形高差大,供水范围广且每栋建筑多为1至2个饮用水龙头的特点,若采用此种供水方式,虽然可以满足全循环要求,但在道路上敷设的供水干管及回水干管数量多,且每栋建筑的进户供水管上需设置球阀,出户回水管上不仅需流量调节阀还需防回流阀,工程造价高。
如将度假村内直饮水供水管网布置成环状(如图3所示)[2],各用户从供水干管上接出支管至饮用水龙头。
环状布置虽可满足供水干管全循环要求,然而度假村内建筑离敷设于道路两侧人行道下的供水干管较远,多为20米左右,配水支管过长,且本工程中建筑物多为酒店客房及办公厅,使用人数存在季节变化特点,长时间无人用水时,将会形成滞水,造成饮水安全隐患。
同时为防止配水支管内的滞水倒流,污染供水干管,支管上需设置防回流阀,管网造价高。
图2全循环同程系统示意图
图3环状管网系统示意图
综合以上各因素,项目提出了分区—串联的管网布置方式(如图4所示)。
将度假村划分成9个供水分区,因每个供水分区水头损失与最不利点高程之和基本相当,所以处理站内只需设置一种型号的供水泵,维修管理方便。
所谓的串联方式是指供水干管直接进户,各用户于进户干管上接出支管,因干管进户可使支管长度小于3米,保证供水水质安全。
对于分区中靠近处理站的建筑,在供水支管上设置减压稳压阀,使最低饮用水龙头处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35MPa。
为减少泵房占地面积,采用供水泵兼做循环泵使用,回水管内水回流至处理站的中间水箱。
分区—串联方式只需在每个分区供水干管末端设置一个流量调节阀即可,阀门数量少,工程费用低,操作简单。
图4分区—串联管网系统示意图
4 结语
1)我国目前的管道直饮水工程设计中,瞬时高峰流量计算有多种方法。
因直饮水管网系统的用水器具单一,为同一种水龙头,且用水时间集中,各龙头放水规律之间的差异较小,现有的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已不适宜,采用概率法计算管网瞬时高峰流量是比较合理的。
2)本工程中所提出的“分区—串联”管网布置方式,在保证供水水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建筑物高度与类型等影响因素,相较于其它管网布置方式,在直饮水水质保证及工程造价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5 参考文献
[1] 赵世明,傅文华.直饮水管道瞬时高峰流量的计算[J].给水排水,2007,33:31~34.
[2] 戴之荷,韩路,戴艳. 管道直饮水系统的设计探讨. [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6):68~69.
[3]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编制组.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实施指南[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