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东方的巨龙——中国铁路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稿历史不会随风而去,滚滚向前的时代也不会凭空而来。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在每一位中国铁建人的心中,71年的峥嵘岁月是那般的壮美辽阔,那般的荡气回肠。
解放战争之时,战火纷飞之际,作为永远镌刻在飘扬的“八一”军旗上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即中国铁建的前身,横空出世。
新中国成立,他傲然光辉;抗美援朝前线,他建功沙场;援越抗美年代,他血洒邻邦。
中国铁建,开山筑路,他是功勋卓著的英雄:史诗级的青藏铁路,峻岭深涧,八起八伏,他却生生地将天路开辟成通途;逾千公里的成昆铁路,逾千烈士的赤胆忠心,他用如歌的生命换来了一条共和国最需要、大西南最渴望的钢铁巨龙;“走出去”的坦赞铁路,亲诚惠融,与时俱进,他以“中国智造”树立起“一带一路”下中非友谊互联互通的一座不朽丰碑。
家国有根,企业有魂,时代的光荣则属于青年一代人。
代代相传,中国铁建青年人始终与共和国风雨同舟,同向而行;时时牢记,中国铁建团委新时代不断强化跟党初心,砥砺奋进。
国之动脉,砥柱中流,他们青春建功:已修建铁路里程累计超过7万公里,是我国新建铁路里程的半壁河山,其中高铁里程超过全国高铁营运里程的40% ;品牌主业,奋斗初心,他们勇立潮头:参与我国所有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建设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营运里程三分天下有其一。
明心知往,品质铁建,他们拥有无数个第一:参与设计或建设了中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第一条高原铁路、第一条商业运营磁悬浮铁路、第一条城市地铁、第一条海底隧道、第一条高速公路……不行不至,不为不成,他们的里程很长很长:修建的隧道可以打穿地球1.5次,修建的桥梁可以绕行赤道0.5圈……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
不忘初心,铁建青年跟党走;牢记使命,铁建青年勇建功。
青年兴则国兴,赢得了青年就是赢得了时代。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作为共和国长子,祖国华诞70年之际,中国铁建团委牢记根本任务,履行政治责任,抓准工作主线,以找到青年、联系青年、影响青年、服务青年为抓手,聚拢青年“人”、赢得青年“心”、汇聚青年“力”,引领广大铁建团员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让铁道兵精神在新时代扬帆起航。
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灵宝职专分校首次招生说明会瑞雪兆丰年,元月28日,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灵宝职专分校在灵宝职专报告厅隆重举行招生说明会。
来自灵宝地区200余名学生及家长齐聚一起共同参加说明会。
华山教育集团董事长任永敏,灵宝职专副校长王景让及铁路局专家出席会了议,会议气氛热烈,圆满成功。
尽管天下起了大雪,但学生及家长从灵宝各地区四面八方到学校参加了会议。
大会接待组从校门口引导学生、家长报到开会。
10时20分大会开始,灵宝职专轨道专业责任人李德忠主持会议,招办主任邬莹宣读了欢迎词。
会上任永敏董事长讲了关于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与灵宝职专强强联合,共谋发展的杰作,是顺应国家提出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带的需求产生的,着力解决当地学生的学习就业,促进灵宝地区经济发展;王景让副校长首先欢迎学生选择轨道专业学习,服务国家建设。
同时欢迎广大学生选择机电、学前教育、计算机等专业。
集团教育部部长范光洲同志宣读了报名须知。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学生整齐排队进行面试。
面试内容包括测身高、视力、色觉、量体重;了解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含英语),文化课基础知识和五官形体等。
通过严格的面试,共为轨道专业录取83名学生,这些同学是灵宝职专分校首批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他们将成为我国铁道事业的骨干技术人才;18名学生未被录取,将推荐学习本校其它专业。
因天气原因,还有一些学生未参加会议进行面试,灵宝职专正积极准备召开第二次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招生说明会。
欢迎灵宝地区更多的学生来职专求学深造。
首次招生说明会招生说明会现场参与招生说明会的学生及家长们学生面试视力测试身高测量任校长亲临现场指导学生入学申请表相关填写发放录取通知书。
遵守交通法规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学生代表走进
渭南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
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4月19日上午,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组织大专部、预科部及两当县的部分学生代表参观了渭南市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
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学生们在讲解员的指引下,体验了闯红灯的后果;跟随设备学习了交警手势;了解了车祸中自救互救的知识,现场对模型人进行心脏按压施救;观看了3D交通安全教育片。
通过参观学习和体验,学生们学到了许多的交通安全知识,更加直观了解到交通事故的危害性,真正感受到了交通事故发生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遵守交通法规和重视交通安全的必要性。
渭南市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基地根据青少年的需要和心理特点开展的融知识性、体验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交通安全教育,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育。
此次参观学习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学生们纷纷表示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新生入学教育助力梦想起航
为了让新生尽快熟悉学习、生活环境,适应新生活,8月17日上午,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组织了2015级首批入学新生第一课【入学教育】。
与去年相比,今年入学教育以模块形式开展,主要有文明修养、参观校园、学院概况、专业教育、职业规划、校纪校规、警示教育、心理健康、文体活动等,各个模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帮助新生在与人交往、适应新环境,文明礼貌、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等方面学习提高,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bHa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此次入学教育课程到场893人,学校领导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和文体活动与校纪校规、专业教育相结合,新生在快乐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和相关规定制度,对新生尽快熟悉校园,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树立远大理想,科学合理的规划职业生涯指明了方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职业教育被提升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大受青睐“‘十二五’以来,职业院校为各行业输送近5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其释放的人才红利,有力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
”在日前召开的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我国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就在去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印发,职业教育首次被提升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显示,目前,职业院校年均招生1000万人,年培训达上亿人次。
这些可喜的改变,与我国近年来在高考录取招生改革和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有很大关系。
例如,今年的高考录取方案规定,要打破“职校高校一勺烩”。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为职业技能型人才提供不同的招录渠道和发展路径,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此外,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在深入。
今年5月,在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现场,技术人员展示了用手机指令就能煮饭做菜的厨房,环保新能源汽车,展现工业4.0前景的3D打印技术,还有职业教育助农致富项目、高端现代服务业……很多参观者不禁惊呼,职业教育原来是这样的!近年来,各地纷纷试点探索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
江苏、湖北、广西、甘肃等地推进中职、高职、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分级培养或联合培养;安徽、四川、宁夏等地积极引导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随着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也开始认识到,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将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当然,要真正实现国家重视、社会认识和百姓选择之间的同频共振,我们还需要在推进教育政策、产业政策、用人政策衔接配套等方面做很多工作。
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第五届樱花艺术节文艺晚会精彩上演4月22日晚,伴随着激昂的音乐,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第五届樱花艺术节文艺汇演拉开帷幕。
舞台上载歌载舞,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波显;常务副校长朱相心;副校长朱虎林、许先维等领导与全体师生共同享受了这一场视觉盛宴。
本次晚会穿插了合唱、独唱、器乐演奏、舞蹈、武术表演、走秀等多种形式,各部从手势队形到内容编排等细节多有创新、亮点迭出、高潮迭起,或豪气冲天、或温情动人,让在场观众享受了一场精神大餐。
演员们用优美的歌声、婀娜的舞姿、深情的朗诵,表达了对学校的无限热爱。
晚会全场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观众们沉浸在一片幸福与喜悦之中。
伴随着热闹的开场曲《至少还有你》,学校第五届樱花艺术节晚会拉开帷幕。
表演者充满激情的声音奠定了晚会高昂的基调,掀起了晚会的第一个高潮。
中专部学生带来的舞蹈《西域传说》,学生们柔软的身姿、优美的舞蹈引发了现场阵阵掌声。
预科部学生带来武术表演《武林风》大专部学生带来爵士舞《凳子舞》追逐的是心中多彩的梦,向往的是雨季般的朦胧,渴望的是健康的舞动,让我们迎着风,踏着青春的节拍一同唱起来、跳起来。
大专部学生带来葫芦丝独奏《伴君常开一朵花》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大专部同学们带来小品《同学聚会》数十年聚散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走上社会,方知校园生活的美好;经过洗礼,才知道惟有同学友情的可贵。
美好的学生时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画卷,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往事如烟,让我们一同珍惜在运校的每一天。
预科部同学带来拉丁舞《恰恰恰》拉丁舞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风靡世界,它既是一项高雅的艺术,又是集健身、健美、竞技为一体的体育项目。
同学们欢快的舞姿与音乐完美的结合,受到了现场师生的阵阵喝彩。
大专部学生带来T台《旗袍秀》学校青芒乐队带来歌曲《春风十里》初中时我们盼望高中;高中时我们憧憬大学;而大学我们却怀念中学,最终用我们的一生去祭奠我们的青春。
东方巨龙——中国_1000字中国犹如一条奋起的巨龙,带着中华儿女的梦想腾飞!翻开泛黄的书页,那段风沙掩盖的历史静静地泛现在我眼前。
黑白与红色的文字向我无声地诉说着那些故事,我跟着嘶哑的歌声回到那个灰色的年代。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了三天,烟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圆明园竟在帝国主义侵略军的疯狂掠夺下化为灰烬。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几十年前,一个树林哭泣的夜晚,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如惊雷一般将中华民族牢牢囚禁在这无边的黑暗中。
乌鸦的叫声凄厉,像是在宣告另一个时代的到来。
我看见刺刀映着昏暗的月,几千年仿佛牢固不破的城墙刹那间崩塌破裂。
我听见震耳欲聋的炮声、听不懂的语言和无边无际的呐喊。
这苍白的呐喊混着血,铺成一条没有方向的路。
猛的回到现实中,中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国,不在受外国人的欺辱,不再是沉睡的龙。
香港回归——紫荆花盛开。
香港的发展与祖国是分不开的,祖国越发展,香港越美好。
回归10多年来,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不断改善,展望未来,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
澳门回归——荷花盛开。
澳门的发展也是与祖国分不开的,祖国越发展,澳门也越美好。
澳门居民正以当家作主的豪情继续开创美好未来。
“神舟”冲天——飞天梦圆。
中国在太空开发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嫦娥”奔月——梦想成真。
“嫦娥一号”的发射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有愿望,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攀登科技的高峰,标志着中国航天已成功实现了向深空探测领域的迈进。
一条青藏线,穿越历史和未来;一条通天路,寄托梦想与期待。
青藏铁路的建成不仅给牧民们带来了交通的便利,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财富。
“天路”通车,使世界屋脊不在遥远,把“丝绸之路”与布达拉宫连接起来,青藏铁路沿线成为蕴含无限商机的“黄金旅游线”。
揭秘不为人知的高铁内幕-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高铁等合作项目成为大众热议话题。
随着国家主要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推销中国高铁,“高铁外交”席卷全球,人们对高铁产业的发展内幕日益好奇:高铁是怎么诞生的?世界格局和经济规则为何因它而改变?高铁仅是交通工具还是大国重器?“高铁外交”背后大国如何博弈?作为全世界范围内第一本介绍高铁历史的图书,著名高铁科普专家高铁见闻在所著的《高铁风云录》一书中,深度揭秘了不为人知的高铁内幕。
呈现世界高铁产业的传说传奇习近平在回答路透社记者关于“未来10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发挥什么样作用”的问题时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突出优势是处于全球产业链中游,高铁、核电、汽车等一大批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性价比高,符合很多国家需求和承接能力。
”高铁作为体现中国制造业水平的产业,其发展历程却备受争议。
2011年7月26日,企业界大佬王石发微博称:“为何我们的高铁事故频繁?显然中国铁老大的一味提速吃掉了安全系数。
如果没有安全保障,高铁只能是高速运行的活棺材!该刹刹车了。
”2014年8月22日,王石发微博说:“南京—上海动车,上海—杭州动车,杭州—宁波动车……快捷、方便、效率……我喜欢乘咱们的中国高铁。
”王石作为舆论领袖,代表了千万人对高铁的认识过程——从质疑到信服。
大众对高铁认识过程的转变,也是高铁产业从充满传说到充满传奇的转变,这一转变折射的是一个大国的崛起历程。
《高铁风云录》生动还原和揭秘了这一转变历程。
第一本介绍世界高铁历史的力作谈及萌发写作《高铁风云录》的初衷时,高铁见闻表示,写作动力最先来源于困扰大众对高铁的种种问题,譬如:高铁是怎么诞生的,高铁发展为何充满争议?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三十多年还只是外资打工仔,高铁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就屹立于世界列强之林?背后又经历了怎样曲折与惊心动魄的历程?高铁提速真的是吃掉了安全余量?中国高铁旋风为何能迅速刮遍全球?即便是大众疑问重重,但各方对高铁的推介却远远落后于高铁发展的速度。
华山教育集团第七次团员学生代表大会在集团领导的殷切关怀指导及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经过各方精心的筹划和认真的筹备,我校广大师生以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华山教育集团第七次团员、学生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参会的领导有渭南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董建明、渭南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屈勇、渭南市团市委副书记张晓锋、渭南市团市委组织部部长万林晶、华山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兼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特聘校长任永敏、华山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兼总裁张涛、华山教育集团秘书长冯渭清、华山教育集团高级顾问惠永武、华山教育集团高级顾问张继刚、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执行校长史亮、华山教育集团副总裁吕亚东、华山教育集团副总裁助理辛景鲁、华山教育集团副总裁兼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常务校长张六民、华山教育集团副总裁兼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副校长郭长剑、华山教育集团项目部部长兼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副校长冯昕以及集团下属各院校校长,校党群部门负责人等。
参加本次团员、学生代表大会的代表共有367名,他们中有为共青团事业辛勤工作、奉献着青春才华的团干部,有刻苦钻研、立志成才的优秀学生干部,也有勤奋踏实,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
这些代表都是在广泛征求团内外意见,经过严格的民主程序选举后产生的,具有广泛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着团员的良好精神风貌,是全集团一万多名团员青年意愿和利益的代言人。
在此,我谨代表华山教育集团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两千三百名师生向高度重视和关心共青团和学生工作的各位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莅临大会的领导,来宾和各校各部门负责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光荣参加本次两代会的全体代表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12月6日8:30—9:00,召开了预备会议。
会议由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团总支副书记、社团联合会主席刘发平同志主持。
会议通过了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和大会议程。
听取了华山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张涛同志的重要讲话。
中国铁路火车速度发展历程中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内燃机车是1958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仿照前苏联T3型电传动内燃机车试制成功的。
它就是“巨龙”号电传动内燃机车,后经过改进设计定型,命名为东风型并成批生产。
同年,北京二七机车厂试制成功“建设”号电传动内燃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试制成功“先行”号电传动内燃机车,但这两种车都没有批量生产。
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也于1958年开始设计,1959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当时命名为“卫星”号,代号NY1。
后经过长期试验和多次改进,定型为东方红型,于1966年成批生产。
1958年“巨龙号”内燃机车,时速100公里/小时东方红1型是四方机车车辆工厂1959年试制,1964年批量生产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机车按双机联挂设计,也可以单机使用。
前73台的机车标称功率是1060kW,最大速度140km/h,车长16550mm,轴式B-B。
后36台的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1220kW,最大速度降为120km/h,其他不变。
1964年“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韶山ss1型电力机车,1969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88年止,共生产826台。
机车持续功率3780kW,最大速度90km/h,车长19400mm。
韶山1型电力机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SS1型机车性能不但稳定,而且运行时还十分的安静,直到现在该型机车还在全面的使用中,并且已经成为电力机车中的一个黄金经典。
SS1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的第一代电力机车。
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也是我国第一代轨道牵引的绿色动力。
现在为客货两用型机车。
但货物运输占主要。
SS1型电力机车被车迷称为:“芍药”。
1969年“韶山”1型电力机车,设计速度:90公里/小时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9年开始试制的大功率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1974年转入批量生产。
DF4型内燃机车是我国铁路运输的主力内燃机车,担当着客运和货运的运输任务。
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东方的巨龙——中国铁路
穿过浩瀚的历史烟云,以1891年清政府开始修筑关东铁路为起点,中国铁路已走过120多年的峥嵘岁月。
透过跌宕起伏的传奇历程,鲜明映射出中国铁路百年发展的铿锵轨迹。
他经历了帝国主义列强铁蹄下的屈辱与抗争,新中国成立的修复与建设,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的保障运输,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铁道部的领导下,全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积极实施多元化经营,不断挖掘扩展增效,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谱写了铁路科学发展的崭新篇章。
抚今追昔,中国铁路发生的巨大变化,是铁路人追逐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集中体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铁路在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紧紧抓住铁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全面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大规模铁路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技术装备现代化实现历史性跨越,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新时期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取得重要成果,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相信中国铁路必然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梦做出卓越的贡献。
我国铁路系统瞄准世界铁路先进水平,运用后发优势,博采众家之长,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短短几十年时间,推动我国铁路技术走在世界最前列。
201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358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
今后几年,中国高铁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期。
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网将初具规模。
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
到201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
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
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高速铁路的发展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将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作为新时代的人,我们以中国铁路这样伟大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铁路人会继续刻苦专研,再接再厉,为这份伟大的事业尽自己的力量。
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担当起继续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续写这份壮美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