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_87120090_其他非机动脚踏车(2003-2013)出口量及出口额
- 格式:xls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6
中国自行车产量、销量及进出口分析
自行车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出行工具,在科技快速发展、交通便利的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凭借着较低的生产成本和成熟的制造工艺,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国,2019年我国自行车产量为7554万辆,2020年上升为8162万辆。
电动自行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产品之一,自第一台电动自行车面世到今天,电动自行车已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交通工具,近几年其产量已接近脚踏自行车,2020年我国脚踏自行车产量约为4437万辆,电动自行车产量约为3726万辆。
我国自行车市场规模在经历一段较为快速的增长后,在2018年降到谷底,随后重新进入缓慢上升阶段,2020年我国自行车行业市场规模975.89亿元,同比2019年的882.51亿元增长了10.58%。
2015年开始,共享单车的出现给自行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共享单车以共享为概念,凭借其成本低、方便快捷等核心优势,一经推出就迅速普及,用户人数、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2015年刚推出时用户规模仅为245万人,经过几年高速发展,2020年用户规模已达到2.95亿人。
2019年共享单车市场规模达到236.8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增长至315.2亿元,相较2019年同比增长33%。
我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消费国,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观念转变,同时在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下,我国自行车市场需求还将继续保持增长。
2013年自行车制造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生产
2013年1-12月,我国自行车制造业主要产品中,两轮脚踏自行车累计完成产量6012.9万辆,累计同比下降1.8%;其中12月份当月完成产量538.7万辆,同比增长2.1%;电动自行车累计完成产量2528.7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6.4%,其中12月份当月完成产量244.1万辆,同比增长31.3%。
二、销售
2013年1-12月,我国自行车制造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4.1%,累计产销率达98.6%;其中12月份当月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1%,当月产销率97.9%。
三、效益
在效益方面,1-12月,全国规模以上自行车制造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9%,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2%,完成税金总额同比增长27%。
其中两轮脚踏自行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1%,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完成税金总额同比增长5.8%;电动自行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3%,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7%,完成税金总额同比下降9.2%。
-第⼗七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 ⼀、归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第86章~第88章所称“零件”或“附件”: ①根据类注⼆,其他类已列名的零件、附件不归⼊本类。
常见的有第84、85章列名的机电产品;⼗五类的“通⽤零件”及塑料制的类似品。
例如: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零件,根据本类的类注⼆(五)得知,发动机不归⼊⼗七类87章,⽽是归⼊84章。
②同时符合这⼏章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品⽬规定的零件、附件,应按其主要⽤途归⼊相应的品⽬。
另注意:⼋⼗九章不包括零件、附件,即使能确定专⽤于或主要⽤于船舶也不能归⼊89章,⼀般按主要⽤途归⼊前⾯各章。
例:船舶⽤陀螺稳定器 答案:8479.8910 2、客车、货车的归类(本类的重点) (1)客车的归类(2)货车: 按发动机类型和车辆总重量归⼊税⽬8704。
※汽油发动机为点燃式,柴油发动机为压燃式。
例:“宝来”轿车,排⽓量1.8升 答案:8703.2314 解释:客车,轿车,座位少于10座,根据座位先判断品⽬归⼊8703。
根据发动机及排⽓量来确定其品⽬。
轿车属于点燃式,柴油机属于压燃式。
1800毫升,因此其品⽬为8703.2314。
3、特殊⽤途车辆的归类(87.05)(重点) (1)对于不是以载⼈或装物为主要⽬的特种车辆归⼊87.05。
例如:消防车、抢修车、起重车、混凝⼟搅拌车、道路清洁车、喷洒车、流动⼯场流动放射线检查车归⼊87.05。
(2)对于以载⼈、载货为主要⽬的的特殊车辆不能按特种车辆来归类,要归⼊相应的品⽬87.02—87.04。
例如:以载⼈为主要⽬的的特殊⽤途车辆有:囚车、警车、灵车、赛车、雪地车等归⼊87.02—87.03,不归⼊87.05。
例如:以载货为主要⽬的的特殊车辆有冷藏货车、运钞车、⾃动装卸货车等归⼊87.04,不归⼊87.05。
例1:装有⾼压⽔泵,并配有⽔炮、云梯等装置的救⽕车 答案:8705.3010 05 解释:救⽕车不是以载⼈或装物为主要⽬的,属于特殊车辆归⼊87.05,具体列名。
中国自行车出口贸易的现状、障碍和竞争力问题作者:唐玉林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第11期中国是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从2005年起每年生产自行车都超过8000万辆(2009年受金融危机除外),生产量约占世界总生产量的70%以上,三分二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
美国每年进口自行车1800万辆、日本进口800万辆,70%以上都来自中国。
中国自行车价廉物美,2012年出口到世界16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制造业征服世界的一个象征。
但是,中国自行车的出口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过量的生产和出口透支了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和市场,自有品牌的孱弱和产品技术含量的稀薄,再加上近20年欧盟市场的全面阻击,使中国自行车的出口遇到严重的挑战。
如何提高中国自行车的国际竞争力,消除廉价和倾销的国际形象,是国内自行车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自行车生产和出口历程(一)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第一家成规模的自行车厂是成立于1940年的上海自行车厂,即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1949年全国自行车产量不到1.5万辆。
1950年从零部件到设计全部实现国产化的自有品牌“飞鸽”在天津下线,1958年上海自行车三厂成立,生产“凤凰”品牌自行车。
至1990年前,共有自行车整车厂60余家,零部件厂1000余家。
1990年后,捷安特等品牌登陆内地,合资和民营生产厂家遍地开花,自行车品种千变万化,生产量突飞猛进,不但满足了国内的海量需求,而且迅速占领了国外市场。
中国的自行车“王国”地位从此确立。
(二)自行车出口阶段性回顾1953年中国开始出口自行车,当年出口2000辆。
1965年出口量为16.32万辆,文革前期出口量有所下降。
1981年出口量突破100万辆,1990年出口量猛增到370多万辆,1992年突破1000万量, 1999年突破2000万辆,2003年出口量达5044万辆,2007年达到历史性的5922.6万辆。
2000年至2007年,我国自行车年均增长率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