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版】(新教材)2019-2020新课程同步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新学案单元质量检测 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8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 - 2 - 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 2 - 第1课时原子结构.............................................................................................. - 2 -第2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 7 - 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12 - 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 12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 17 - 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 22 - 第1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 22 -第2课时研究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 27 -第3课时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34 - 微项目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体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际应用................. - 41 -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 - 45 - 第1节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 45 - 第2节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 50 -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及转化形式........................................ - 50 -第2课时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化学电池.................................. - 56 - 第3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 63 -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快慢................................................................................ - 63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 - 71 - 微项目研究车用燃料及安全气囊—利用化学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 - 78 - 第三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 80 - 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 80 - 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与结构特点................................................ - 80 -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同分异构现象............................................ - 86 - 第2节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 - 93 - 第1课时从天然气、石油和煤中获取燃料石油裂解与乙烯 .................... - 93 -第2课时煤的干馏与苯.................................................................................. - 100 -第3课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 107 - 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 113 - 第1课时乙醇.................................................................................................. - 113 -第2课时乙酸.................................................................................................. - 118 -第3课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 125 - 微项目自制米酒—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魅力 .............................................. - 130 -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原子结构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②原子不能再分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④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⑤答案 D解析所有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①正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可以再分,②错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③正确;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为离子,④错误;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⑤正确。
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能辨识常见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骨架。
2.能概括常见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类型。
3.能描述甲烷、乙烯、乙炔的分子结构特征,并能搭建甲烷和乙烷的立体模型。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基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从组成、结构等方面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能采用模型、符号等多种方式对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进行综合表征。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1.有机化合物(1)概念:大多数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认识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一些有机化合物物质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成分药物阿司匹林、扑尔敏、多酶片食品糖类、油脂、蛋白质材料塑料、纤维、橡胶能源煤、石油、天然气(1)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用棉签蘸取酒精,涂抹在手上手感觉到凉酒精易挥发,吸收热量【实验2】向两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水,然后分别加入体积相近的汽油和酒精,振荡试管汽油和水分层,酒精和水不分层汽油不溶于水,酒精易溶于水【实验3】用坩埚钳夹取一片聚乙烯塑料,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燃烧聚乙烯塑料受热熔化并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并伴有浓烟聚乙烯塑料易燃烧【实验4】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碘水,再滴入适量植物油,振荡后静置植物油(上)层呈紫红色,水(下)层无色单质碘易溶于植物油(2)有机化合物的性质①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常温下多为固态或液态;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②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比较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结构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有些含离子键,有些含共价键或同时含离子键和共价键溶解性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多数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 ℃)多数耐热,熔点较高可燃性多数能燃烧多数不能燃烧化合物类型多数为共价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有离子化合物,也有共价化合物,多数(如酸、碱、盐等)是电解质反应特点一般比较复杂,副反应多,反应速率慢,方程式一般用“―→”连接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快,方程式一般用“===”连接CO2、H2CO3、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它们的组成和性质都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姓名,年级:时间:第2课时乙酸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
能描述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相应性质实验的现象,能书写相关的反应式。
2.能利用乙酸的主要性质进行物质鉴别。
3。
知道酯化等有机反应类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对乙酸的学习,体会有机化学反应与无机化学反应在反应条件、反应试剂及生成物等方面的差异,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性质决定用途”等学科观念.乙酸的结构和性质1.分子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俗名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醋酸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易溶于水和乙醇易挥发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3.化学性质乙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属于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1)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2)与活泼金属(如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2Na―→2CH3COONa+H2↑;(3)与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Na2O―→2CH3COONa+H2O;(4)与碱(如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5)与弱酸盐(如碳酸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乙醇、水、碳酸和乙酸分子中羟基氢活泼性的比较乙醇水碳酸乙酸氢原子错误!活泼性电离程度不电离微弱电离部分电离部分电离酸碱性中性中性弱酸性弱酸性与Na反应反应反应反应与NaOH不反应不反应反应反应与NaHCO3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反应1.判断正误(1)乙酸的官能团是羟基。
()(2)乙酸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3)乙酸、乙醇均属于非电解质。
( )(4)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有0。
1N A个CH3COO-. ()答案:(1)×(2)√(3)×(4)×2.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D.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能使溴水褪色解析:选D。
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A卷—学业水平达标验收1.(2019·青岛高一检测)化学与科学、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晶体硅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石油化工生产中广泛使用过渡元素作催化剂,并加入少量稀土元素改善催化剂的性能C.煤经过干馏加工可变为汽油、柴油等能源D.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可以大量使用解析:选B A项,光缆的成分是SiO2,不是晶体硅,塑料纤维属于有机物,错误;B 项,过渡元素常用作催化剂,并加入少量稀土元素改善催化剂的性能,正确;C项,煤干馏得到焦炭、焦炉气、煤焦油,无法变为汽油、柴油,错误;D项,食品添加剂要适量,过量对人体有危害,错误。
2.(2019·济南高一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D.乙烯的球棍模型:解析:选C苯的分子式应为C6H6。
3.(2019·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煤的液化、气化和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C.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D.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解析:选A含有甲基的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4.(2019·山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烷和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C.苯和乙烯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D.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产物相同解析:选B A 项,乙烷和丙烷互为同系物,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B 项,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正确;C 项,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不能,错误;D 项,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产物不同,错误。
5.(2019·苏州高一检测)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C .2CH 3CH 2OH +O 2――→催化剂△2CH 3CHO D .CH 3COOH +CH 3CH 2OH 浓硫酸△CH 3COOCH 2CH 3+H 2O解析:选C A 项,硝基苯中形成N —C 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B 项,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方程式正确;C 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为2CH 3CH 2OH +O 2――→催化剂△2CH 3CHO +2H 2O ,错误;D 项,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
6.(2019·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苯和氯气生成C 6H 6Cl 6的反应是取代反应B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 2CH 2Br 2C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 3ClD .硫酸作催化剂,CH 3CO 18OCH 2CH 3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18O7.(2019·东莞高一检测)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反应的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 试剂钠 溴水 NaHCO 3 现象放出气体 褪色 无气体放出 A.CH 2===CH —23C .CH 3COOCH 2CH 3D .CH 2===CH —CH 2—OH解析:选D 该有机物与钠反应放出气体,说明含有羟基或羧基;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含有不饱和键;与NaHCO 3混合无气体放出,说明无羧基,符合条件的为D 。
8.(2019·全国卷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解析:选D 蜡烛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9.(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 一种天然气臭味添加剂的绿色合成方法为:CH 3CH 2CH===CH 2+H 2S ――→hνCH 3CH 2CH 2CH 2SH 。
下列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与上述反应相近的是( )A .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B .苯和硝酸反应制备硝基苯C .乙酸与乙醇反应制备乙酸乙酯D .甲烷与Cl 2反应制备一氯甲烷解析:选A 题给反应产物只有一种,原子利用率为100%。
A 项,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原子利用率达到100%,正确;B 项,苯和硝酸反应制备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还有水生成,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错误;C 项,乙酸与乙醇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发生的是酯化反应,反应中还有水生成,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错误;D 项,甲烷与Cl 2反应制备一氯甲烷属于取代反应,还有氯化氢以及气体卤代烃生成,原子利用率达不到100%,错误。
10.(2019·贵阳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B .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石油分馏、煤的干馏均为物理变化D .提纯鸡蛋清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经洗涤即得到较纯净的蛋白质解析:选D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 项错误;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液态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项错误;石油分馏是根据组分沸点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离操作,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项错误;提纯鸡蛋清中的蛋白质时,可利用蛋白质在轻金属盐(或铵盐)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经洗涤即得到较纯净的蛋白质,D项正确。
11.下列各组物质,具有相同的最简式,但既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又不属于同系物的是()①聚乙烯和乙烯②乙酸和葡萄糖③淀粉和纤维素④蔗糖和麦芽糖⑤聚乙烯和聚氯乙烯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④⑤D.①②③⑤解析:选B最简式相同的有①②③④四组,其中④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12.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
虽然是一种“农药”,但它不仅在田间地头,在我们百姓家庭中也随处可见,如蚊香等。
如图所示是一种拟除虫菊酯——溴氰酯的结构简式:下列对该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能燃烧B.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属于烃D.含有羧基解析:选B拟除虫菊酯可用作蚊香,说明该物质可以燃烧,A项错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正确;烃是指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该物质除含碳、氢元素外,还含有Br、N等元素,不属于烃,C项错误;该物质不含—COOH,D项错误。
13.(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四苯基乙烯(TPE)具有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TPE可看作乙烯中的氢原子全部被苯基(—C6H5)取代的产物,关于TPE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烷烃B.能燃烧生成CO2和H2OC.能发生加成反应D.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解析:选A四苯基乙烯(TPE) 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能燃烧生成CO2和H2O,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不属于烷烃,具有类似乙烯的性质,能与Br2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解析:选D由W、M、N的结构简式可知,W不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M、N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W的一氯代物数目为4种,M的一氯代物数目为3种,N的一氯代物数目为4种,故B错误;根据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分子和苯分子的共面结构可知,W、N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M中的碳原子不能共面,故C错误;W 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有氢原子,M和N均含碳碳双键,故W、M、N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D正确。
15.(2019·宜春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C.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用碳酸钠溶液D.鉴别乙烷和乙烯: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解析:选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应该先加入NaOH来中和催化剂硫酸,然后再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煮沸,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就证明含有葡萄糖,A错误;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真丝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丝没有,B正确;向三种待测试剂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能够互溶的是乙醇,产生大量气泡的是乙酸,不溶出现分层的是乙酸乙酯,C正确;乙烯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因此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乙烷和乙烯,D正确。
16.(2019·开封高一检测)(1)苯、四氯化碳、乙醇、汽油是常见的有机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________;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______________。
(2)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和CH2===CH2或其中的一种,与一瓶Cl2混合后光照,观察到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壁有少量无色油状小液滴。
①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瓶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可能涉及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乙醇苯、汽油(2)①不正确,因为CH2===CH2也可以与Cl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黄绿色逐渐褪去,生成的CH2Cl—CH2Cl也是油状小液滴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17.(2019·山东学业水平考试)乙酸苯甲酯常用于食品工业和化妆品工业,其某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3)C→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9·聊城高一检测)乳酸在生命化学中起重要作用,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下图是获得乳酸的两种方法,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烃,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1)上述有机物中有一种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淀粉完全水解得到D,D的名称是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