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状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4
2001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1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
“泰达”是天津开发区英文缩写的音译)在天津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创造新优势,实施新战略,树立新形象,成功克服了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全区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实现了“十五”计划的高起步。
全区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载体功能不断完善,社会秩序安定,区域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全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国开发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在天津市及滨海新区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一、综合 全区经济增长步伐持续加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1年,天津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达到312.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0%,增幅比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45.37亿元,可比增长25.9%,第三产业增加值66.66亿元,可比增长21.6%。
二、三产业比例78.6∶21.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64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9.4%。
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开发区中继续名列前茅。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2001年,天津开发区完成财政收入67.55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其中税收收入66.43亿元,增长36.1%,地方财政收入33.65亿元,增长19.2%。
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区域竞争力。
年内,设在天津开发区的天津海关新综合业务大楼正式启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
2001年,天津开发区继续发挥在建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和企业运营服务领导小组的协调服务功能,加强对企业的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行政部门的定职能、定内设机构、定编制工作,推进区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发展计划局2008年12月目录天津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 (3)(一)规模与结构 (3)(二)发展态势 (3)(三)重点行业发展现状 (4)二、开发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和发展机会 (7)(一)SWOT分析 (7)(二)竞争力分析 (8)(三)产业发展机会 (8)三、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和指标预测 (9)(一)总体目标 (9)(二)指标预测 (9)四、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10)(一)重点领域选择 (10)(二)重点领域发展方向 (11)(三)开发区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发展路径 (14)五、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15)(一)体制保障 (15)(二)空间保障 (15)(三)资金保障 (16)(四)人才保障 (16)(五)政策保障 (16)(六)招商保障 (17)六、重点任务分解 (18)一、天津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规模与结构1、2007年三产的增加值达到163亿元,占GDP总值的17.4%。
2、批发零售业份额最大,但其中包含工业带来的海关税收。
3、2004年后,金融服务业增加值不再计入开发区三产增加值。
(二)发展态势1、2006年,开发区服务业增速大幅上升,2006、2007年的年均可比增速为27.4%。
2、按照“十一五”期末350亿的目标值,2008-2010年的年均增速需要保持在29%。
3、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服务业的部分行业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并且在2009年的上半年更加明显。
(三)重点行业发展现状1、批发零售业2007年,开发区批发零售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32.84亿元,同比增长19.9%,销售的大部分商品是基础材料和耐用消费品,主要集中在金属材料、汽车、石油及制品,分别占比26%、13%和12%。
2、金融业(1)截至2008年9月中旬,开发区共有各类金融业企业 236家。
1999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1999年,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泰达"是天津开发区英文缩写的译音)建区15周年。
一年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开发区继续以开拓创新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创造新优势,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规模再创新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工业新城区建设进一步发展,社会秩序继续保持文明安定,天津开发区致力的保持先进性、面向国际化的综合投资环境日臻完善。
全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国开发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在全市经济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一、综合 全区总体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1999年,天津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0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61.72亿元,可比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46.73亿元,可比增长16.4%。
二、三产业比例为77.6比22.4。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上年的10.75万元增加到11.58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0.8%。
1999年,天津开发区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达到3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全区工业总产值(现价)突破600亿元,达到608.55亿元。
外贸出口实现大幅增长,全年完成25.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7%。
招商引资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仍取得较好成绩,历年累计合同外资金额达到98.42亿美元。
继续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坚持全方位为企业服务,努力把天津开发区建成为全国投资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高、投资环境最好的开发区。
1999年,为了进一步改善企业外部运营环境,天津开发区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服务方式和措施,成立的在建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企业后期运营服务领导小组对企业实行全过程服务,极大促进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小巨人”发展现状及建议1 总体现状最近几年,天津泰达通过国家扶持政策以及社会舆论引导,努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根据今年有关报告显示,天津泰达今年上半年共吸引了269家新的科技型企业,新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551家,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到4341家,另外还吸引了4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入驻,总量达到314家,天津泰达不仅拥有大量科技型企业,而且都是优质企业,这些科技型企业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利于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截至到目前,天津泰达拥有的科技小巨人企业以及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都是天津市当地最多的。
天津泰达共有十多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以上,有近80家企业年销售额在5亿元到10亿元。
今年上半年新入驻2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当地共有23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基于“龙头发展战略”目标,天津泰达全年吸引项目注册资金达到13.32亿元,包括移动媒体、医疗卫生、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互联网、精密制造等总共155个创新项目,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截止到目前,天津泰达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企业孵化培育平台,吸引了来自不同行业的众多企业入驻,包括医疗企业、网络企业、能源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等。
现阶段,天津泰达科技孵化园的面积为*****平方米,园区内共有500家在孵企业,根据不同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了六个特色园区,它们分别是产业园区、医疗健康产业园区、创业孵化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生产制造产业园区。
另外,天津泰达还建立了全面的科技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育服务,并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服务对策,主要包括企业融资、商务活动、政策支持、人才服务、科技研发、企业培训等方面。
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可以免费获得法律援助、税务管理等服务项目。
正因为如此,天津泰达才能不断吸引企业投资入驻,成为科技型企业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