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甘地被刺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5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5
8 甘地被刺从容说课《甘地被刺》来自于美国的记者用新闻报道的方式生动地反映了圣雄甘地遇刺前后的真实景象,尤其是在甘地被刺之后印度国内局势的动荡和民众的激烈反应,真实地再现了甘地的伟人形象和在印度民众中享有的崇高威望。
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间接写民众的反应来突出甘地的人物形象,具体采取的办法是,组合文章中各界群众反应片断,锻炼学生的提炼能力。
还要进一步教会学生一些普通的宗教和民族知识,使其能更深地理解甘地在印度民众的崇高地位,更细微地洞悉甘地的灵魂世界。
教学重点甘地的信仰和内在的品质。
教学难点印度历史和背景对课文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消息的文体特点和写作要求。
2.多角度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1.消息的多种描写方法和多种表现角度。
2.课前搜寻事件的背景知识,为课堂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历史,明确个人的价值与国家使命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甘地的一些资料。
导入新课师甘地在印度被称为“圣雄”,他领导了举世闻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甘地。
生甘地是印度的圣雄,他出生于1869年10月2日,青年时曾在英国学法律,1891年毕业回国后,曾先后在孟买和拉杰科担任律师。
1893年4月,他应富商达达·阿布杜拉的招聘去南非。
在南非,他居住了21年之久。
在这段时期内,他读了很多书,结合他幼年时期所受的宗教影响,在思想上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
甘地在印度争取独立的斗争中,曾经历了非暴力抵抗和非暴力不合作这两个阶段。
开始的时候,他跟英政府还抱着合作的态度。
1948年1月30日,在赴祷告场途中,他不幸被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杀死,终年79岁。
推进新课师这是一篇比较长的消息,作为一个读者,我们只需要找出一些关键信息,同学们先带着下面两个问题来研读课文:1.甘地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刺杀的?他被刺杀的时间和地点?2.甘地去世在国际国内造成了哪些影响?(学生快速阅读)生时间是1948年1月30日在波拉宫的华丽花园中遇刺的。
《甘地被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认识新闻的常见结构,把握新闻的“六要素”,难点是理解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引导【教学过程】一、导语:历史的发展往往会伴随着流血牺牲,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王安石为了推行新法,而两度罢相;谭嗣同为了百日维新,而杀身成仁;小平同志为了坚持真理,而三起三落;林肯总统为了废除农奴制,而暗箭难防;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先驱甘地为了民族独立,而惨遭毒手。
今天让我们走近甘地,了解一下这位“圣雄”被刺的真相。
二、甘地介绍:1948年1月30日,印度国大党领袖、民族解放运动著名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者,享有“圣雄”称号的甘地在德里作晚祷时,被印度教极右分子开枪暗杀,终年79岁。
甘地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精神领袖,他发起和领导了声势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非暴力方式抵制英国统治和英国商品,手纺车运动便是其中的一项内容,旨在杜绝对英国纺织物的需求。
甘地赢得了许许多多男女老少对他的爱戴和忠诚,包括各种宗教信仰的欧洲人以及几乎不同政治倾向的所有印度人。
(甘地被刺后,成千上万的人走上大街,悼念他们的领袖。
消息传到孟买,立即爆发了骚乱,印度教徒向穆斯林发动攻击。
人们担心失去了圣雄,无人能控制民众的狂热,整个印度将会陷入混乱。
)三、结构分析:甘地被刺标题:点明人物及事件导语:揭示核心信息———甘地被刺及其影响(最重要)主体:详细叙述甘地被刺的来龙去脉及其社会影响(what)来龙去脉社会影响时间(when)凶手(who)地点(where)经过(how)原因(why)爆发骚乱表达哀悼恐惧担心(次重要)(一般信息)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的六要素1、本文是篇事件消息,消息的构成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
说说这篇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哪里?2、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叫“导语”。
它要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它包含事件的基本要素,那么这个导语包含了哪些要素?这个导语的作用是什么?人物:甘地。
高中语文第2单元新闻8甘地被刺学案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11181143[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悲恸.( ) 骚.乱( ) 享.年( ) 祷.告( ) 同胞.( ) 拯.救( ) 堆.积( ) 号啕.( ) 哀悼.( ) 弥.合( ) 忧心忡.忡( ) [答案] tònɡ sāo xiǎnɡ dǎo bāo zhěnɡ duī táo dào mí chōnɡ(二)多音字刹⎩⎪⎨⎪⎧( ) 一刹那( ) 刹车 笼⎩⎪⎨⎪⎧( )鸟笼( )笼罩号⎩⎪⎨⎪⎧( )号称( )号啕 [答案] chà shā lóng lǒng h ào háo二、写对字形⎩⎪⎨⎪⎧mó( )肩接踵mó( )砺描mó( ) ⎩⎪⎨⎪⎧zh ān ( )仰shàn( )养chán( )蜍[答案] 摩 磨 摹 瞻 赡 蟾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会合·汇合二者都有“聚合”的意思,都是动词。
“会合”指聚集到一起,如“两军会合后继续向前挺进”。
“汇合”指水流聚集。
汇合,用于人的时候较少,如“潺潺小河汇合成湖泽”。
补充说明:“会合”用于人时可以指人群,也可以指个人;“汇合”用于人时,必须是众多的人群,不用于少数人。
(2)融化·熔化·溶化“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也作“溶化”,如“他心里的冰终于融化了”。
“熔化”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变成液体,如“铁加热至1 530 ℃以上会熔化成铁水”。
“溶化”指(固体)溶解,如“食盐在水中,很快就溶化了”。
2.明确词义(1)摩肩接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指肩碰肩,脚碰脚。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甘地被刺落实应用板块粤教版必修5(时间:40分钟分值:42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幅.(fú)度蕴.(yùn)藏贬.(biǎn)斥坚如磐.(pán)石B.晚祷.(dǎo) 悲恸.(dònɡ)屏.(bǐnɡ)气惊慌.(huānɡ)失措C.间.(jiān)隙额.(é)头瞻.(z hān)仰顶礼膜.(mé)拜D.负荷.(hé) 跳跃.(yào)承载.(zài) 矫.(jiǎo)健英姿解析:B项,“恸”应读tònɡ;C项,“间”应读j iàn,“膜”应读mó;D项,“荷”应读hè,“跃”应读yuè。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行剌一刹那弥合双手合十B.噩耗目击者拯救摩肩接踵C.骚乱拘留所遣容忧心忡忡D.狂热穆斯林夜幕极端份子解析:A项,“剌”应为“刺”;C项,“遣”应为“遗”;D项,“份”应为“分”。
答案:B3.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扑朔迷离的事件背后总会隐藏着无数真相”,《三枪拍案惊奇》的主题歌,似乎在暗示最近市场的光怪陆离:最近四个交易日,沪综指单日波动幅度分别为2.89%、1.56%、3.42%和2.96%,围绕3 200点上下波动。
不少散户在这样一种震荡市场中显得无所适从。
业界揣测,这或许是机构在暗度陈仓,围绕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概念悄然吸货。
A.扑朔迷离 B.光怪陆离C.无所适从 D.暗度陈仓解析:B项,“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此处宜用“诡异”,或用成语“波诡云谲”。
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学校提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对一种学生主体发展的尊重,是为了让学生出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
甘地被刺导学案学习目标1.提高阅读新闻、筛选信息的能力。
2.把握新闻的文体特征和主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运用细节。
3.感受甘地的伟大人格。
作家作品本文选自《世界著名通讯社百年好文章——合众社百年新闻佳作》。
课文背景:尼赫鲁成立临时政府,回教联盟坚持自组巴基斯坦国,国内暴乱四起。
甘地四处抚慰难民受创的心。
1948年1月30日,印度副总理又带来政府的难题请教甘地,黄昏五点多钟,甘地结束了与副总理的谈话,赶着去主持他最后一场祈祷会,被印度教极右分子开枪暗杀,终年78岁。
杀害甘地的刺客是印度教的一个极端派别的成员,该派别完全拒绝甘地发出的善意、和平与爱的呼声。
字词广场★字音识记噩.耗(è)悲恸.欲绝(tòng)骚.乱(sāo)晚祷.(dǎo)摩肩接踵.(zhǒng)瞻.仰(zhān)忧心忡.忡(chōng)★字形辨析★词义辨析悲恸·悲痛两词都是形容词,皆有伤心、难过之意。
“悲痛”侧重于表示悲伤而痛苦。
“悲恸”侧重于极度的悲哀,兼指痛哭。
※张嘉庆的泪只有向心里流着,说不尽的悲痛..。
(梁斌《红旗谱》)※我曾经和许多同志肃立在一座烈士陵园中,落下了悲恸..的眼泪。
流传·留传“流传”是指传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则是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圣雄甘地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这个秘方是他祖辈留传..下来的。
★熟语积累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
措,方法,办法。
※砰的一声,老马留下的那支枪响了。
敌人不知哪里来的枪响,顿时惊慌失...措.。
(茹志鹃《三走严庄》)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
形容人多拥挤。
摩,摩擦。
接,碰。
踵,脚后跟。
※市场里虽然顾客摩肩接踵....,依然可以撑着伞,任由雨水滴到别人的头上。
(梁实秋《雅舍小品·观光》)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虽说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然而凡事应有个尺度,切不可杞人忧天,终日忧心忡忡....、无端悲愁。
8甘地被刺课时训练8甘地被刺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号.啕/号.脉笼.罩/笼.子褐.色/残碑断碣.B.刹.那/刹.车宁.静/安宁.长袍./越俎代庖.C.血.迹/血.管和.平/附和.骚.乱/搔.首踟蹰D.似.的/相似.命中./中.奖涌.向/蜂拥.而至音分别为:A项,háo/hào,lǒng/lóng,hè/jié;B项,chà/shā,níng,páo;C 项,xuè,hé/hè,sāo;D项,shì/sì,zhòng,yǒng/yō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赛季的休斯敦火箭队面貌焕然一新,在主教练德安东尼的带领下,全队坚守以跑轰为战术核心,进攻节奏非常快,观赏性十足。
B.截至1月2日17时,2017年元旦3天的电影票房合计不足5.96多亿元,电影市场新年开局遇冷,会影响到接下来电影市场票房的走势。
C.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同时,报告对于破解居民不想生、不敢生等难题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D.在关于雾霾形成原因的讨论中,我们很少能听到让人非常信服的观测数据、精确的实验论证,却屡屡看到“可能”“也许”这种似是而非的词汇。
项,“坚守以……为核心”句式杂糅,可将“坚守”删去。
B项,成分赘余,“不足”和“多”保留一个即可。
D项,不合逻辑,“听到”与“看到”位置互换。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导学号56420012)A.中国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中,本应在几十秒内完成的突击,菲律宾警方用时79分钟,被媒体称为“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
B.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4批43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第8课甘地被刺诗海拾贝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赏析】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诗人遇上了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发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
再放开眼界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
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
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春水上涨,没过桥面,阻断了前行的道路。
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阴深处撑过来。
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并让人联想揣测柳阴后还有什么景象,这就扩大了诗的意境,像“山外青山楼外楼”一样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产生了类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趣。
语林撷英甘地名言集锦1.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
2.对真理之神的忠诚,胜过其他所有的忠诚。
3.生由死而来。
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必须要死了才行。
4.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5.要活就要像明天你就会死去一般活着,要学习就要好像你会永远活着一般学习。
6.欲变世界先变其身。
7.懦夫是不会有爱的,爱是勇者的特性。
8.再微小的实践也远胜于再繁多的说教。
9.不与邪恶合作是我们的义务,就如同我们必须要与正义合作一样。
背景呈现1948年1月30日,美国记者詹姆士·马可自印度发出了题为“甘地被刺:‘巴普(父亲)死了!’”的新闻报道。
这篇杰出的报道,以其生动的记述将“圣雄”甘地遇刺前后的真实录像,铸入人类的新闻史册之中,它使人得以洞见“印度的伟大灵魂”。
知识链接新闻的一般知识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8 甘地被刺课时训练8 甘地被刺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号.啕/号.脉笼.罩/笼.子褐.色/残碑断碣.B.刹.那/刹.车宁.静/安宁.长袍./越俎代庖.C.血.迹/血.管和.平/附和.骚.乱/搔.首踟蹰D.似.的/相似.命中./中.奖涌.向/蜂拥.而至:A项,háo/hào,lǒng/lóng,hè/jié;B项,chà/shā,níng,páo;C 项,xuè,hé/hè,sāo;D项,shì/sì,zhòng,yǒng/yō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赛季的休斯敦火箭队面貌焕然一新,在主教练德安东尼的带领下,全队坚守以跑轰为战术核心,进攻节奏非常快,观赏性十足。
B.截至1月2日17时,2017年元旦3天的电影票房合计不足5.96多亿元,电影市场新年开局遇冷,会影响到接下来电影市场票房的走势。
C.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同时,报告对于破解居民不想生、不敢生等难题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D.在关于雾霾形成原因的讨论中,我们很少能听到让人非常信服的观测数据、精确的实验论证,却屡屡看到“可能”“也许”这种似是而非的词汇。
项,“坚守以……为核心”句式杂糅,可将“坚守”删去。
B项,成分赘余,“不足”和“多”保留一个即可。
D项,不合逻辑,“听到”与“看到”位置互换。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导学号56420012)A.中国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中,本应在几十秒内完成的突击,菲律宾警方用时79分钟,被媒体称为“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
B.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4批43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第8课甘地被刺本课话题——大爱一、从课本中积累“甘地当即摔倒在地。
他用印度教徒常用的双手加额表示宽恕凶手。
”二、从生活中积累1.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他91岁,是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每天清早,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
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
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 000元的生活补贴。
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2.孟加拉国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因为创办农村银行,向贫穷农妇贷款27美元,而被称为“穷人银行家”,又因他所倡导的小额信贷业务在全球帮助数百万人口脱贫,而被授予了2006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三、从名言中积累1.爱,可以创造奇迹。
——莎士比亚2.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
——席勒3.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罗曼·罗兰4.所有的爱都是甜蜜的,无论是给予还是回报。
爱就像阳光一样无所不在,他那熟悉的嗓音永远不会消沉。
——雪莱一、作者简介詹姆士·马可,美国人,主要作品是《甘地被刺》。
二、背景回放“圣雄”不会倒下甘地是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
1948年在印度的教派纠纷中,甘地被印度教极“右”派分子刺死。
作者詹姆士·马可在当天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文章——《甘地被刺》。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噩.耗(è) (2)悲恸.(t òng ) (3)骚.乱(s āo ) (4)不堪.(k ān ) (5)拯.救(zh ěng ) (6)瞻.仰(zh ān ) (7)褐.色(h è) (8)弥.合(m í)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号称号(h ào 号啕(h áo (2)血血淋淋(xi ě血迹(xu è(3)分分量(f èn 分歧(f ēn2.语境辨析法(4)邢根新回忆,那一刹.(ch à)那连油门和刹.(sh ā)车都搞不清楚,加上他的制动本来就有点不太灵光,一路连撞了多辆车,最终冲进了人群。
2.8甘地被刺教案2(粤教版必修五)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体会本文消息的结构特点,找出消息各个组成部分所对应的相应段落。
2、了解外国消息的特点,感受消息语言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之上,用心感受本消息的特点,品读、发现、探究“百年好文章”“好”在何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印度国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感受甘地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1、体会本文消息的结构特点,找出消息各个组成要素所对应的相应段落。
2、进一步学习新闻写作的的报道方法:细节描写.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消息的特点阅读文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三分钟演讲(简评)。
同学们,这节课是我本学年的第一节公开课,有这么多老师莅临指导,我感到很荣幸。
来!请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为我表达我的荣幸之情。
好,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53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美国记者詹姆士·马可自印度发出的题为《甘地被刺:“巴普(父亲)死了!”的消息。
(板书标题《甘地被刺》)这篇杰出的报道,以其生动的叙述将圣雄甘地被刺身亡前后的真实情景,永载世界新闻史册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洞见“印度伟大灵魂”的人格魅力。
请大家齐读注释①,我们一起来感受“百年好文章”好在哪里?二、说一说1、甘地的主要经历。
2、消息的组成要素、特点以及消息的结构类型。
(可参见知识小短文《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p59)3、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一下几个问题:①将这则消息压缩为一则不超过30字的简明消息。
②找出消息各个组成要素所对应的相应段落。
③这则消息采用的是那种结构类型(“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悬念式”以及“自由式”)④这篇消息的写作特点。
(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用数字标出相应段落,并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句子甚至是段落划一划、轻声地读一读)明确:①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新德里遇刺身亡,印度上下悲恸惊恐。
②第1自然段是这则消息的导语。
甘地被刺
【学习目标】
1、能记住消息的结构特点,能说出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2、会运用消息的结构知识来写消息。
3、能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掌握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和结构形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
2、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51-52页内容,阅读《随堂优化训练》33-34页内容,对词语、课文内容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消息”知识点中的知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本文是篇事件消息,消息的构成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
联系《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一文,说说这篇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哪里?
导语(第1自然段):甘地被刺,印度举国悲恸惊恐。
主体(第2---第15自然段):主要写了甘地被刺事件的来龙去脉。
结尾(第16段):甘地被刺所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反应。
2、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叫“导语”。
它要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它包含事件的基本要素,那么这个导语包含了哪些要素?这个导语的作用是什么?
人物:甘地。
时间:今天。
事件、经过:被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行刺身死
地点、结果:印度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孟买爆发了骚乱。
作用:简明扼要地摆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便于读者迅速及时了解主要内容并吸引进一步读完全篇。
是全文的纲,统领了全文。
二、知识梳理:“消息”的基本知识(教材P57-58)
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
结构形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
三、预习自测
阅读报纸的一则近期完整规范的消息,包括有正标题副标题,请学生概括它的写作特点。
消息的特点: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1、甘地被刺杀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甘地被刺死后,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
甘地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
他既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伟
大的政治领袖,他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
人们尊称他为“圣雄”。
甘地被刺后,成千上万的人走上大街,悼念他们的领袖。
消息传到孟买,立即爆发了骚乱,印度教徒向穆斯林发动攻击。
人们担心失去了圣雄,无人能控制民众的狂热,整个印度将会陷入混乱。
甘地,是印度民族运动的领袖,被尊称为“圣雄”,是印度民族运动的先驱。
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为民族独立事业而进行的一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
他主张印度教和穆斯林团结合作,提倡社会改良、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感化。
到1942年,他相信独立是印度唯一的可能的出路。
他与英国驻印度最后总督(韦维尔和蒙巴顿)合作制定了印度独立和分治方案,于1947年8月15日公布。
但一些人不满他接受分治法案,拒绝他的非暴力哲学。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新德里被一年轻印度教徒枪杀。
思路小结:
探究2、比较《英雄潇洒走苍穹》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与通讯的不同。
1)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2)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