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澳门
- 格式:ppt
- 大小:711.50 KB
- 文档页数:6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周麒麟教材分析:1、(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组诗,组诗分七章。
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洲湾、九龙、旅顺、大连。
《澳门》是组诗为首的一章。
2、组诗创作背景:1922年7月,闻一多先生赴美国留学。
因不堪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教然于1925年5月回国。
而“五州惨案”就在他归国后数日发生。
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闻一多先生更是义愤填膺。
他痛感中国人不仅在国外被人歧视,就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也要受帝国土义侵略者的欺凌。
于是,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一系列的爱国诗篇。
《七子之歌》即是其中之一。
3、歌曲创作背景: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情而诚挚的音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谁都不会忘记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
片中一位年仅7岁的澳门小姑娘用她那充满童真的动人声音演唱着《七子之歌――澳门》。
那歌声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
何止如此,那歌声也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人的心。
4、《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
第一乐段(第1--9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
其第三乐句(第5、6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在这里,形成了本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
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一个六度大跳,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
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
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
最后一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MaCau”是闽南方言“妈阁庙”的葡萄牙语译音。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的妈阁庙前侵入我国领土。
侵略者误将妈阁庙的闽南方言当作为当地地名。
5、有关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知识。
澳门地区位于珠江口西侧,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面积约16平方公里。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创作的一组诗歌,共七篇,分别是关于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和大连)的。
以下是七子之歌的全文:1. 《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2. 《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的孤儿,飘零在海外的荒岛。
守着那海角的夜色,遥望着大陆的灯火。
任那暴风雨来得更猛,我们紧紧抱着那信念的灯。
等待着,等待着母亲的召唤,我们要回来,回到母亲的怀抱。
3. 《七子之歌香港》:香港,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香港!母亲!我要回来,母亲!4. 《七子之歌九龙》:九龙,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九龙!母亲!我要回来,母亲!5. 《七子之歌威海卫》:威海卫,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威海卫!母亲!我要回来,母亲!6. 《七子之歌广州湾》:广州湾,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广州湾!母亲!我要回来,母亲!7. 《七子之歌旅大》:旅大,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旅大!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以上就是《七子之歌》的全文,这组诗歌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分裂之痛和对七个被割让和租借城市的思念之情。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创作的组诗之一。
“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作远离祖国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的口吻哭诉了失地——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字。
掌握“乳”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理解“梦寐不忘”“掠去”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教学重点:1、准确掌握生字“姓、灵、魂、乳”的音形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
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今天,我们在这里要共同学习第8板块“我爱我的祖国”中的第二篇课文——《七子之歌》。
这里的“七子”指的是什么呢?(理解“七子”即七个孩子,这里指的是我国被外国侵略者占据的七个地方——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旅顺大连。
)这是什么修辞方法呢?(拟人)不错,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共创作了七首诗,一首诗写一个“孩子”也就是一个地方,所以总称为“七子之歌”。
《澳门》是《七子之歌》中的首篇。
齐读课题。
学习“澳”。
二、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1、闻一多生平简介2、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首诗的呢?三、随文识字,感知诗意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歌,老师希望你看准字形,读准字音,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学生自由读文。
3、在朗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觉得特别不好读的词语,来给大家提个醒。
4、字词没有问题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首诗歌。
其他同学要当好小评委,看看他是否做到了看准字形,读准字音。
5、诗歌的朗读上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在诗歌的内容上,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我们交流一下。
师相机指导理解“掠去”(抢、夺取)“梦寐不忘”(睡梦中都不能忘记,形容迫切的渴望、思念)“妈港”(澳门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