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6.69 MB
- 文档页数:50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民族医药基础知识第一节藏医药基础知识一、藏医基础知识(一)五元学说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土元“沉、稳、坚、黏”,功能持载和固定,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水元“重、寒、湿、润”,功能湿润和聚拢,能使万物滋润和聚拢成形。
火元“热、轻、锐、腻”,功能温和和熟腐,能使万物产生温热和促使成熟。
风元“轻、动、糙、燥”,能使万物运动和保持干燥。
空元“空、虚”,能为万物运动和生长提供空间。
(二)三因学说(三)阴阳学说藏医学中“阴阳”概念多以寒、热,日、月,水、火,强、弱,峻、缓,动、静等意思相对的名词来表述,尤其是以寒、热来表述的更多,几乎成了阴阳的代名词。
(四)治疗原则1.总原则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的原则,饮食起居为主的原则,治本为主治标为次的原则,治主病为主治并发症为次的原则等。
2.具体治则(1)猫逮老鼠对不能确诊的疾病,先用药物试探治疗,然后耐心观察症状变化,像猫伏在鼠洞口等候那样,待确诊后对症治疗。
(2)驱马入道兼有并发症,药物不能直接作用于主病时,先用一些开道方药冲破并发症的阻碍后,像将野马驱入狭道那样用对治药直入主病部位。
(3)白鹭叼鱼找出是否药力不足等治疗弊病后,像白鹭瞅准水中游鱼,迅猛扎头叼鱼那样,选择对症方药准确治疗。
(4)狭路逢敌对热性疾病用四水法(凉性的食、行、药、械)一齐治疗;对寒性疾病用四火法(热性的食、行、药、械)一齐治疗,犹如狭路遇敌,多助者则胜那样。
(5)登梯高攀对于较轻疾病按行、食、药、械(外治法)依次像登梯上屋那样治疗;对于严重疾病按械、药、食、行依次像下梯那样治疗。
(6)勇士歼敌对于单一型疾病,像勇士勇往直前杀敌那样,用对症方药毫不迟疑地去治疗。
(7)调节仇杀对合并症和综合征,用平衡隆、赤巴、培根的方药,像调解诉讼那样不偏不倚地去治疗。
(8)牛羊负驮对于疾病要从环境、时令、年龄、体质及消化强弱、饮食习惯、病种单一或复杂等情况,像牛负重驮,羊负轻驮那样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地去施治。
藏医藏药简介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藏医药简介一、蔵医基础知识以藏族为主创造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简称藏医,易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五元学说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这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元素。
土元“沉、稳、坚、黏”,功能持载和固定,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水元“重、寒、湿、润”,功能湿润和聚拢,能使万物滋润和聚拢成型;火元“热、轻、锐、腻”,功能温和和熟腐,能使万物产生温热和促使成熟;风元“轻、动、糙、燥”,能使万物运动和保持干燥;空元“空、虚”,能为万物运动和生长提供空间。
(二)三因学说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龙、赤巴、培根。
七大物质基础: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大、小便及汗。
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
1、龙译成汉语是风,相当于中医理论的“气”。
它的功用是生呼吸、肢体的活动、血液循环、五官的感觉、大小便的排泄、帮助分解食物并输送饮食精微等。
龙一旦失调,就会出现心、肺、肝、胃、肠、肾、骨、胆、血液等器官机能的疾病。
因龙所在部位和功能不同,又分为下述的五种龙:(1)维持生命的龙(索增龙),索增龙,位于人体头顶部,运行的部位是咽喉部和胸部。
是维持人体生理正常活动,保持命脉正常运化的龙,它司人体的吞咽动作,呼吸运动、唾液分泌、打喷嚏、打饱嗝,使人的记忆力清醒,增强感官聪明而敏锐,还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精神状态,如索增龙失调,则引起命脉发病,精神错乱,乃至死亡。
(2)上行的龙(紧久龙),紧久龙,是主气血上行的龙,位于人体胸部,并运行于鼻部、舌头和喉管部位。
作用是司语言,增气力,使人面色红润有光泽,充满活力,精神振奋,善于思考,若失调则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口干舌燥、心悸失眠等症状,导致上半身生病。
(3)主消化的龙(麦娘姆龙),麦娘姆龙,是主消化的龙,主要位于人体胃脘部位,运行于人体内部各脏腑器官之间。
藏医重要基础知识点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秉承着“以人为本、以整体观念为核心”的理念,通过平衡和调节人体的阴阳五行,以及通过草药、针灸、按摩等手段来治疗疾病。
以下是一些藏医重要基础知识点:1. 平衡理论:在藏医学中,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关键。
根据藏医理论,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必须保持平衡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阴阳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五行则指代了金、木、水、火和土五种元素,通过平衡这些因素,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2. 八支脉象:藏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通过触诊脉搏来获取信息。
藏医学将脉象分为八支,分别是盛(yang)、沉(yin)、滑、弦、细、数、浮和大,每种脉象都对应着不同的体征和疾病。
3. 四因素理论:藏医学把疾病的产生归因为四个因素,即地气、天气、膏粱负荷与感冒七情。
地气指的是环境因素,比如高原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天气是指气候变化,如风、雨、寒等;膏粱负荷是指饮食和生活习惯;感冒七情是指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如喜、怒、忧、思、悲、恐和惊。
4. 藏药:藏药是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量草本植物、动物及矿物等制成。
藏药采用天然材料,经过独特的加工方法制成药物,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藏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5. 针灸与按摩疗法:藏医学也包括针灸和按摩的疗法。
针灸是将细针插入穴位,以刺激经络系统来调节身体功能。
按摩疗法则是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身体平衡。
藏医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疗法。
了解藏医重要基础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综合性和多元性,也使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医药文化。
藏医根底知识LT1、藏医学怎样认识病因?藏医学把疾病发生的原因分为一般和特殊两类:一般病因为季节〔天气变化〕、饮食起居、中毒、前世罪孽等;特殊病因为房事过度、饥饿、失眠、空腹劳动过度、长期营养不良、暴怒。
饮食因素如过食辛辣、油腻、肉类、酥油、酒、豆、桃、脂肪、焦腐等等;过度饮用山羊奶、乳酪、冷茶、凉水等等皆是发病的外因。
2 藏医艾烤疗法是怎样的?艾灸疗法是藏医最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艾绒根据病症不同,做成大小不一的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该疗法是藏族医务人员在自己实践的根底上,不断吸收中医和外来医学的精华,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经验,使之日臻完善。
?四部医典?第4部第21 章就是专门介绍火灸法。
灸法应用广泛,每位藏医艾绒随身带,大局部病症必施灸疗。
藏医灸疗的精华那么是化脓灸。
藏医艾灸疗法是以藏医药理论为根底,在选穴、适应症、禁忌症、方法上和中医有不同之处,对某些疾病有非常显著之疗效。
3 艾炷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在秋季择吉日采集艾叶,反复捶打,使之茎断而叶不断,揉搓成圆锥状。
用于关节者,大小如拇指:用于头部和四肢者,大如小指尖;用于脉窍者,大小如羊粪粒或制成条形;用于瘰疬或痞块者,大小如诃子;用于小孩胃部者,大小如豌豆。
4艾灸穴位的分类是怎样的?藏医艾灸穴位可分为二大类,即根据病人自诉疼痛部位选穴,也就是阿是穴;第二类是医生根据五脏六腑所特定的穴位选取。
常用穴位?四部医典?载有71穴。
5藏医艾烤疗法的适应症有哪些?凡用其它方法不能治疗的疾病,灸法一般可收效,即谓之“药之不及,必须灸之〞,?四部医典?云:“可施火灸疗法之病症,食积火衰浮肿水肿痞,胆寒头部四肢之黄水,痰核炭疽以及虚热症,疯癫健忘一切脉疾类,发热之后一般火灸除。
总之风痰所转诸寒症,脉病黄水火灸堪称奇〞。
对艾灸疗法的适应症阐述得已很清楚凡属消化不良,胃火衰退、浮肿、水肿、寒性胆病〔目微黄,不发热,消化不良,右上腹疼痛,大便色白〕、疖痈、炭疽、虚热、疯狂痈证、一切脉病、以及热病后的多数疾病均宜艾灸。
第一节藏医学基础知识考点精讲一、藏医基础知识(一)五元学说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
土元“沉、稳、坚、黏”,功能持载和固定,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水元“重、寒、湿、润”,功能湿润和聚拢,能使万物滋润和聚拢成形。
火元“热、轻、锐、腻”,功能温和和熟腐,能使万物产生温热和促使成熟。
风元“轻、动、糙、燥”,能使万物运动和保持干燥。
空元“空、虚”,能为万物运动和生长提供空间。
(二)三因学说三因即隆、赤巴、培根三种因素。
“隆”与五元中的“风”相同,相当于中医的“气”。
“赤巴”相当于中医的“火”。
“培根”,“培”为水,“根”为土,与水、土两元相同,相当于中医的“津液”。
(三)阴阳(寒热)学说阴:一切趋于静止的、向下的、减退的、消极的、阴暗的、寒凉的、内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类于阴。
阳:一切趋于活动的、向上的、旺盛的、积极的、光亮的、温热的、外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类于阳。
(四)治疗原则藏医药的治疗原则,是以五元学说和三因学说为理论指导,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念的基础上建立的。
包括总原则和具体治则。
1.总原则藏医药的治疗总原则为:(1)预防为主。
(2)饮食起居为主。
(3)治本为主,治标为次。
(4)治主病为主,治并发症为次。
2.藏医药的具体治则(五)治疗方法藏医药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平息法、补益法、消散法、排出法、引吐法、汗法、油疗法、泻下法、滴鼻法、利尿法、外治法。
二、藏药基础知识(一)藏药理论1.藏药与五元2.药物的六味、三化味、八性、十七效独家记忆三化味的记忆方法口诀为:酸酸甘甘还是苦苦。
注解:酸酸=酸味消化后仍旧是酸味;甘甘=甘味和咸味消化后得到的是甘味;苦苦=苦、辛、涩味消化后得到的是苦味。
(二)藏药的配伍(三)藏成药重要方剂简介经典例题【例·最佳选择题】具有清心热,养心,安神,开窍功能的藏成药方剂是A.六味安消散B.大月晶丸C.八味沉香散D.仁青芒觉E.仁青常觉『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八味沉香散:清心热,养心,安神,开窍【例·最佳选择题】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功能的藏药是A.五味渣驯丸B.六味安消散C.七味红花殊胜丸D.八味沉香散E.十味黑冰片丸『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六味安消散: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止痛。
执业中药师-藏医药基础知识考点一、藏药的概念在藏族医学理论指导下配制和应用的药物称为藏药。
它主要来源于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
藏药与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药一样,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藏医基础知识(一)五元学说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
五元学说认为,五元各自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功能。
土元“沉、稳、坚、黏”,功能持载和固定,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水元“重、寒、湿、润”,功能湿润和聚拢,能使万物滋润和聚拢成形;火元“热、轻、锐、腻”,功能温和和熟腐,能使万物产生温热和促使成熟;风元“轻、动、糙、燥”,能使万物运动和保持干燥;空元“空、虚”,能为万物运动和生长提供空间。
(二)三因学说三因即隆、赤巴、培根三种因素。
三因源于五元,“隆”与五元中的“风”相同;“赤巴”为火;“培根”,“培”为水,“根”为土,与水、火两元相同。
三因素依次大体相当于中医的气、火、津液。
但藏医所说的三因具有生理和病理两方面的概念。
(三)阴阳(寒热)学说藏医学中“阴阳”概念多以寒、热;日、月;水、火;强、弱;峻、缓;动、静等意思相对的名词来表述,尤其是以寒、热来表述的更多,几乎成了阴阳的代名词。
(四)治疗方法藏药的治疗方法有平息法、补益法、消散法、汗法、油疗法、泻下法、药浴法、擦涂法、手术法、催吐法、滴鼻法、缓导泻法、峻导泻法、利尿法、罨敷法、金针穿刺法、放血疗法、火灸等18种。
(1)平息法:系指用饮食、起居和服用药物把疾病平息于体内。
(2)补益法:系指对隆病患者,体质虚弱者、失血过多者、长期失眠者、悲伤过度者等进行滋补,补益方如大方、小方、强身方、“觉庄”方、九味雪蛙方等。
(3)消散法:系指服用药物及禁食或使用清淡饮食使身体消瘦。
(4)排出法:有药物引吐、泻下、汗法及外治法。
(5)引吐法:服用具有催吐功能的方药,吐出宿食、毒物和病邪,达到治疗存在于上体部位的疾病,特别是培根病。
主药橐吾、刺参、锡金大戟等配以其他药。
(6)汗法:主要方剂有四味木香汤、七珍汤等。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精讲讲义:民族医药基础知识第一节藏医药基础知识一、五元学说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土元“沉、稳、坚、黏”,功能持载和固定,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水元“重、寒、湿、润”,功能润湿和靠拢,能使万物滋润和靠拢成形;火元“热、轻、锐、腻”,功能平和和熟腐,能使万物产生温热和促进成熟 ;风元“轻、动、糙、燥”,能使万物运动和保持干燥 ; 空元“空、虚”,能为万物运动和生长供给空间。
二) 三因学说1.藏药与五元土元为药物生长之根源,水元为药物生长的湿能,火元为药物生长的热源,风元为药物生长的动力,空元为药物生长供给空间五元缺一不行。
(2)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①六味甘、酸、咸、苦、辛、涩。
三化味:甘味和咸味—甘味 ; 酸味——酸味 ; 苦、辛、涩味——苦味②八性重、腻——土元药物凉、钝——水元药物轻、糙——风元药物热、锐——火元药物③十七效重、稳、温、钝、柔、腻——土元燥、干、热、轻、锐——火元凉、稀、软——水元寒、糙、浮——风元三)剂型:汤剂、散剂、丸剂、糊剂、酥油丸、灰丹剂、膏剂、药酒、胶囊等( 五) 部分重要常用方子简介药物名称主治五味岩精丸清肝泻热,利胆退黄六味安消失和胃健脾,导滞消积,润肠通便,理气,降脂七味红花殊清热消炎,保肝利胆,退黄止痛胜丸八味沉香散宁心安神十味黑冰片温胃消食,破积利胆丸十一味金色清热解毒,化瘀,用于胆囊炎等丸十三味鹏鸟消炎止痛,疏导经络,开窍醒神丸十三味冥丸清热解毒,理气通淋,用于前列腺炎二十五松石舒肝解郁,利胆退黄,消炎解毒丸二十五珊瑚醒脑开窍,疏筋通络,化瘀止痛丸二十五味鬼健脾和胃,止痛止吐臼丸二十九味能祛寒化痞,消食,调肝益肾消失三十五味沉清瘟泻热,宽胸益肺,祛风通痹香丸七十味珍珠开窍醒神,镇惊熄风,活血通络丸仁青常觉消炎解毒,健脾和胃,活血消肿止痛消炎解毒,降水通淋,祛腐生肌,利尿消肿,滋补仁青芒觉强身大月晶丸洁白丸佐珠达西降脂丸志嗄汗散仁青常觉仁青芒觉大月晶丸洁白丸佐珠达西降脂丸志嗄汗散消炎解毒,和胃止酸,消食化痞。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新教材考点:民族医药基础知识第一节藏医药基础知识一、藏医基础知识(一)五元学说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
土元“沉、稳、坚、黏”,功能持载和固定,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水元“重、寒、湿、润”,功能湿润和聚拢,能使万物滋润和聚拢成形;火元“热、轻、锐、腻”,功能温和和熟腐,能使万物产生温热和促使成熟;风元“轻、动、糙、燥”,能使万物运动和保持干燥;空元“空、虚”,能为万物运动和生长提供空间。
二、藏药基础知识八性理论部分重要常用方剂简介最佳选择题根据藏药八性理论,治隆病采用的药物性能是A.热锐B.凉钝C.轻糙D.柔软E.重腻『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重、腻两性对治特性为轻、糙的隆病。
具有安神功能的藏药是A.洁白丸B.大月晶丸C.八味沉香散D.仁青芒觉E.仁青常觉『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八味沉香散功能清心热,养心,安神,开窍。
用于热病攻心,神昏谵语;冠心病,心绞痛。
具有宁心安神功效的藏药方剂是A.洁白丸B.仁青常觉C.志嘎汗散D.八味沉香散E.七十味珍珠丸『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八味沉香散功能清心热,养心,安神,开窍。
用于热病攻心,神昏谵语;冠心病,心绞痛。
第二节蒙医药基础知识一、蒙医基础知识(一)三根“赫依”、“希日”、“巴达干”为三根。
“赫依”属五元之气;“希日”属五元之火,是机体阳或热能的基物;“巴达干”属五元之土和水,是机体阴或寒性的基物。
(二)七素又称七精:精华、血、肉、脂、骨、髓及红或白精,是机体的构成物质。
(三)三秽稠、稀、汗等三种排泄物。
第三节维吾尔医药基础知识一、维吾尔医基础知识1.爱日康(四大物质)学说包括火、气、水、土四大元素。
2.密杂吉(气质)学说包括8种正常气质(热、湿、寒、干、干热、湿热、湿寒,干寒)和8种异常气质。
3.合立体(体液)学说包括4种正常体液(胆液质、血液质、黏液质、黑胆质)和4种异常体液。
4.艾杂(器官)学说包括三大支配器官(脑、心、肝)和主要被支配器官(肝、肺、胃、胆、肠、脾、肾)和次要被支配器官(骨骼、肌筋、韧带、腱膜、脂肪、皮肤、毛发、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