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47
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医学:是研究预防与治疗疾病、维护与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
2、社会医学: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3、社会属性:是人群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特征。
4、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即身体无病、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适应社会的能力。
5、社会病: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如意外伤害、精神障碍、酗酒、吸毒、青少年妊娠、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等。
二、填空1、医学的基本任务: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2、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群。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有倡导积极的健康观、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和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4、社会医学的核心内容有社会医学诊断、社会病因分析和社会医学处方。
5、社会医学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四个部分。
6、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是法国医生儒勒.盖林,社会医学的发源地是德国。
7、社会医学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三、简答题1、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向哪四个方面扩大。
答:①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②从生理扩大到心理,③从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④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性的社会服务。
2、简述三次卫生革命。
答: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我国目前处于卫生革命的交叉阶段,即第一次卫生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第二次卫生革命任务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主要威胁。
3、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的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第一章社会医学概论一、医学的目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与促进健康、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二、医学的对象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
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特征。
人的生老病死不仅是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社会产物。
三、当前医患矛盾突出,未来的医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医学工作者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及生物属性的研究,忽视人的社会心理因素重要性。
要注重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以及卫生服务都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一、社会医学的概念与性质社会医学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与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二、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1. 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和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在生命的准备、生命的保护和提高生命质量三个不同阶段中研究社会因素发挥的综合作用;2. 研究卫生保健和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中的问题和理论依据;3. 研究现行的卫生目标、政策、策略与措施的合理性。
三、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 从医学角度出发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文化因素。
3. 研究社会卫生发展策略与措施;应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发现社会卫生问题,研究社会卫生对策及措施,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和实施。
四、第一次卫生革命时代(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时代)1. 以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主要对象,医学以患者和濒临死亡者为服务人群。
2. 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
3. 卫生革命的主要措施:杀虫灭菌、免疫接种、抗菌药物。
五、第二次卫生革命1. 以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以及意外伤害为主要敌人,医学以多数人为主要服务人群。
2. 20世纪中期~1980年左右。
3. 卫生革命的主要措施: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
六、“后医学时代”的特点卫生革命面对的不再是营养不良、寄生虫病和感染性疾病,老年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癌症等慢性疾病成了人们普遍遇到的问题。
对待这些疾病,医生们发现,没有有效药物可以治愈疾病,只有有限的药物通过持续服用能够控制疾病的发展;行为改变是预防疾病发生的主要手段。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 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 (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 (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 (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4生物医学的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 (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3生物遗传因素 (4 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 (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 (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 (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 (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社会医学考试复习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概论(选择题+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时候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是社会卫生变化规律)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寻找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
进行社会医学诊断;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因素、人口发展、生活劳动条件、医疗保障制度;对现有的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制定卫生政策;人群干预措施;社会处方。
(提出社会医学的“处方”)3、社会医学的发展(看书P4-8)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
德国是社会医学的发源地。
4、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提供保障,提前和滞后都不利。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群健康水平提高具有基础性作用,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全面考虑人的整体性,注意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资源的有限性,高危险性原则。
高危险性包括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因素。
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需要依靠社会措施。
许多其他疾病也离不开社会措施。
分析社会病因,采取社会干预措施,降低和消除各种健康危险因素。
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卫生事业本质是“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大卫生观”。
政府应该明确其对人民健康的承诺,其次要解决如何通过统一、整合的社会政策来解决健康问题。
第一章、概论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社会保障、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社会的健康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有5项: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4.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5.重视特殊人群保健控制社会病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社会病:是一种疾病的统称,如:意外伤害、精神障碍、酗酒、吸毒、青少年妊娠、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因素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1)建立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学实践。
2)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极医学面临着主要的卫生问题。
4)学习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及评估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研究评价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学习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进行社会干预的手段以及评价工作效果的方法。
希波克拉底认为“知道什么样的人患病比知道这个人患什么病更重要”“医生医治的不仅是疾病,更重要的是病人”德国卫生学家弗兰克在《全国医学监督体制》一书中提出“用医学监督计划使政府采取措施来保护个人和公众健康”的主张(法国)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他把社会医学分为4个部分: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社会治疗学诺尔曼、魏尔啸强调社会经济条件对健康和疾病的重要作用,提出“医学科学的核心是社会医学”格罗蒂安提出了社会卫生学一整套理论和概念德国是社会医学的发源地1943年,(英)牛津大学成立了第一个“社会医学研究院”广州博济医学院是我国最早的西医院校。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一.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社会医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发现问题);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分析问题);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解决问题)。
二.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因素和人群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态及其变动规律;研究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措施。
2.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卫生问题的“现象”(发现问题)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社会卫生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三.三次卫生革命:1.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2.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3.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医学的发展一、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
二、我国传统医学中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四.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