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健康教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13
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
以下是20篇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 自尊心——如何培养孩子的正确自我意识
2. 社交能力——如何培养孩子之间的互动能力
3. 勇气——如何让孩子勇于面对困难
4. 情绪管理——如何正确处理和把握孩子的情绪
5. 同理心——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6. 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7. 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培养孩子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8. 自由的表达——如何让孩子将想法自由的表达出来
9. 极尽善心——如何让孩子充满善心
10. 积极情绪——如何让孩子保持积极的情绪
11. 正确应对挫折——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应对不同挫折
12. 放松心情——如何让孩子放松心情
13. 树立信心——如何让孩子树立自信
14. 改变观念——如何改变孩子的歪曲观念
15. 认知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
16. 自卑感——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
17. 成就感——如何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18. 保持平衡——如何帮助孩子保持心理平衡
19. 目标设定——如何帮助孩子设定有效目标
20. 正确处理斗争——如何教会孩子正确处理斗争。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课:认识自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珍惜自己。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学会与人沟通。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让学生通过自我描述、他人评价等方式,了解自己的特点。
2. 自尊自信: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培养自信心。
3. 人际沟通:教授学生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活动1. 自我介绍:让学生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他人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了解彼此的特点。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信心,以及如何与人沟通。
第二课:情绪管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学会缓解压力。
教学内容1. 情绪认知:让学生了解不同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 情绪调节:教授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3. 应对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学会缓解压力。
教学活动1. 情绪展示:让学生通过表演、绘画等形式展示不同情绪。
2. 情绪调节方法:教授学生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情绪调节方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压力,以及如何缓解压力。
第三课:人际交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1.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沟通技巧:教授学生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的方法。
3. 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关系。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实践活动,提高交往能力。
第四课: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五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健康的定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2. 健康的重要性:影响学习、生活、成长。
教学活动:1. 讨论:同学们对健康的理解是什么?2. 讲解:教师讲解健康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持健康。
3. 小组活动:制定健康的生活方式计划。
第二章:饮食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理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合理饮食的定义及意义。
2. 均衡营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3.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教学活动:1. 讨论:同学们平时的饮食习惯如何?2. 讲解:教师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到均衡营养。
3. 实践活动:学习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第三章:运动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适量的运动对健康的好处。
2. 培养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运动的意义: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心理素质。
2. 适量运动的定义及原则:适度、有规律、持之以恒。
3.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活动:1. 讨论:同学们平时的运动习惯如何?2. 讲解:教师讲解运动的意义及如何做到适量运动。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运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意义: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自我认识准确。
2. 不良心理状况的表现及影响。
3.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调整心态、学会沟通、寻求帮助。
教学活动:1. 讨论:同学们遇到心理问题时是如何应对的?2. 讲解:教师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3. 小组活动:分享心理健康的经验,互相学习。
第五章:生活习惯与健康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 生活习惯的定义及意义:作息规律、个人卫生、学习习惯等。
2. 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6篇)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1教学目标:让学生加强自我安全意识,遇到危险时知道如何求助。
教学方式:专题教育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加强自我安全意识,遇到危险时知道如何求助。
教学手段: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岛出示图片图中描述的是什么场景?小男孩要做什么?二、活动营活动一:我是小演员请把下列情境表演出来,并认真体会主人公的感受。
情境一:爸爸妈妈不在家的一天里,明明独自整理房间,洗衣服,独立完成作业,还自己解决了午餐。
情境二: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欣欣觉得有点孤单,就去找好朋友一起玩。
游戏的过程中两人闹了点矛盾,但很快和解了。
活动二:“小鬼当家”交流会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大家围绕自己“当家”的经历进行交流。
然后,每组选一位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各自的经历。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安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遇到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这样解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享屋爸爸妈妈有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可能会让我们独自在家。
要想让自己“当家”,请从这些方面做起吧!四、拓展园如果家人不在身边,你该如何“当家”管理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评价一下自己“当家”的能力吧。
五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案一什么叫健康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养健康的意识与行为教学重点:健康的定义。
教学难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板书课题。
_、阅读课文,观察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课文。
1、什么叫健康?2、健康包括哪些内容?(1) 身体健康(2) 心理健康(3) 对社会适应良好(4) 道德教育3、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有哪些表现?4、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有哪些表现?5、什么叫健康教育6、为什么要开展健康教育?四、练习题1、完全健康的人,应具备(四个条件。
2、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板书:一、什么叫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对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二、青春期的生理卫生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征,懂得卫生保健。
教学重点:让男女同学了解进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教学难点:让男女同学掌握青春期的保健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二、阅读课文观察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学生了解什么时候进入青春前期?2、青春前期身体有什么变化?3、第一性征是指什么?4、男女生第一性征是指什么?5、怎样做的青春前期的保健?四、总结全文。
板书:青春前期的生理卫生心情轻松愉快青春前期的保健参加适度的体育运动与劳动合理的营养三、月经期的保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月经的生理过程,懂得月经期的保健方法。
教学重点:让女同学了解月经的生理。
教学难点:让女同学掌握月经期保健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讲述女性的生殖器官。
二、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变化。
三、讲述月经的生理过程。
四、注意月经期的保健。
1、选用卫生巾2、每天温水淋浴3、避免过重体力4、注意情绪板书:保健卫生适用卫生巾温水淋浴避免过重体力注意情绪四皮肤的功能与保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皮肤的结构与功能,懂得保护皮肤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皮肤的功能。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保护皮肤的方法。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我要学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主动、自觉学习的重要性。
2、明确学习目的,感受学习的乐趣。
3、制定争做“学习小主人的计划”。
活动准备1、学生预习学习内容,编排书中安排的小品。
2、教师准备教案。
活动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发新书后,老师曾要求同学们回去认真阅读第一课的内容并排演课本中的小品。
同学们想不想看这些小品呢?二、小品表演,感悟主动、自觉学习的重要性说明观看小品的要求:1、认真、仔细看,边看边思考四位同学各是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2、边看小品思考,你自己与第几组小品中的同学学习态度较接近。
3、你觉得哪一组同学的学习态度值得你学习。
①请四组同学分别上前表演课本第1—2页的小品。
(四位同学不一样的学习态度,结果造成了他们取得了不一样的学习成绩)②看完小品,全班同学分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上面三个问题,每组一个小组长,负责记录本组同学的发言。
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进行全班交流。
③教师总结:付出才有收获,小品中的第二组和第四组同学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之所以能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表扬,正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努力。
他们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三、明确学习目的1、看了上面的小品表演,同学们都知道了要向小品中的第二组和第四组同学那样积极、主动地学习。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吗?同学们看书本第三页,找出促使你学习的主要原因,然后全班交流。
2、最后教师总结:指出正确学习目的应该是为了满足求知欲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生活。
只有明确了自己学习的重要目的,才能提起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积极、主动学习。
四、学习竞赛,体验学习的乐趣1、按照书中第4—5页的安排,分别请学生做猜古诗、数数接力、单词接龙的比赛,教师对获胜的小组进行奖励。
2、游戏过后,学生交流游戏中的感受,然后写在书本第6页的相应空白处。
板书设计:1、我要学小品表演——活动坊——学习小竞赛——争做学习小主人计划教学反思:由于这节课采取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小品表演和竞赛活动形式,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整节课学习气氛浓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课程的效果良好。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自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介绍、互评互议等方式,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
3. 教学活动:开展“我是独一无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增强自信心。
二、第二章:情绪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做情绪的主人。
2. 教学内容:介绍情绪的分类、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教授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倾诉等。
3. 教学活动:组织“情绪万花筒”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情绪调节技巧。
三、第三章:人际交往2. 教学内容:教授与人沟通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倾听、表达等,学习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
3. 教学活动:开展“人际交往我能行”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四、第四章:学习方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 教学内容:介绍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教授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学习时间管理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3. 教学活动:组织“学习方法大比拼”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第五章:心理健康素养2. 教学内容: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教授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方法,如保持乐观、积极面对困难等。
3. 教学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手拉手”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分享、心得交流等方式,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六、第六章:压力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 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来源,教授压力缓解的方法,如放松训练、合理安排时间等。
3. 教学活动:进行“压力管理之旅”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分享、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会正确面对压力。
小学生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五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小学生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篇11.通过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吸烟对人体有那些危害。
2.引导学生不吸烟, 并能主动劝说身边吸烟者自觉戒烟。
教学重难点:怎样做到自觉不吸烟, 宣传吸烟对人体危害性。
教学准备:教师: 出示一组吸烟带来的危害图片。
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吸烟所带来的危害事例。
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吸烟危害健康已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身体的各部分, 都比较娇嫩, 尤其不能吸烟。
2.板书课题: 吸烟的危害二、讲解新课1.出示挂图:我们先来看看身边豆油有哪些吸烟的危害。
2.读课文2.3.4自然段并指名回答, 吸烟的危害主要有哪些?(1)引起尼古丁慢性中毒:(2)引起肺癌:(3)浪费金钱, 牙黄口臭:学生讨论回答3.再读课文第四段, 重点了解世界为宣传戒烟工作所做的努力。
(学生总结)4.学生自主讨论内化。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商店不出售香烟不做香烟广告三、总结课文四、作业练习:1.吸烟对人体造成那些危害?2.你准备怎样劝他人戒烟?板书设计:第八课: 吸烟的危害患肺癌浪费金钱牙黄口臭引起火灾教学反思:通过查阅大量资料, 制定了这一节的多谋体课件, 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教学, 使学生对周围的吸烟现象进行一个深刻的思考, 认识到吸烟对自身, 对他人所造成的深度影响, 从而达到主动远离烟民, 不主动吸烟, 奉劝他人积极戒烟的效果。
从课堂的教学情况来看, 我还能按照事先设定的流程比较顺利的进行下来, 学生也比较主动, 发言也很积极, 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也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不是很好, 比如在焦点访谈环节, 教师的引导不够, 导致有些学生讲闲话;在课堂氛围得控制上还未能做到很分寸, 说明事先在这些细节上考虑得还不够充分。
小学生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保护皮肤的方法。
2.了解有关皮肤的知识。
教学重点: 懂得基本的保护皮肤方法教学难点: 懂得基本的保护皮肤方法教具(课前准备)广播、录像、幻灯、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过程一、皮肤的组成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树立自信心。
1.2 教学内容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
讨论如何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情绪。
1.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欣赏和鼓励。
教师引导讨论如何树立自信心,提供相关方法和建议。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到情绪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调节和处理负面情绪。
2.2 教学内容讨论情绪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讨论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如面对挫折、压力等。
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的练习,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管理经验和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
教师引导讨论如何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提供相关建议和技巧。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到尊重、倾听和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和与他人沟通。
3.2 教学内容讨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学习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和与他人沟通的技巧。
讨论如何处理人际冲突和建立和谐关系。
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倾听和沟通的场景。
学生分享自己与他人沟通的经验和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
教师引导讨论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相关建议和技巧。
第四章:应对压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应对压力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到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引导学生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讨论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等。
讨论如何调整心态和积极面对压力。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应对压力的练习,如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应对压力经验和调整心态的方法。
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15篇)篇1: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5、预防传染性肝炎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及肝炎症状与危害。
2.使学生知道肝炎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的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肝炎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肝炎的传播过程。
课前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了解肝脏吗?知道它长在我们人体的什么位置吗?学生回答:肝脏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它长在人体的上腹部。
基本正确(出示挂图)肝脏长在人体上腹部的右侧。
如果肝脏一旦发生病变,就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肝脏疾病。
二、学习新课(检查学生对器官的了解) 1.肝炎类型同学们知道哪些肝炎类型?学生回答:甲肝、乙肝。
除了这两种外,还有丙肝、戊肝等。
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甲肝、乙肝。
2.肝炎症状甲肝、乙肝都是传染性肝炎,你们知道它们都有哪些症状呢?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全身无力,以后会出现眼珠与皮肤发黄。
出现了同学们所说的这些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后及时治疗。
3.传播途径肝炎有传染性,同学们一定都想了解肝炎病毒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同学们看图。
(出示绘图)肝炎病人的体内含有大量的肝炎病毒,当他们的粪便、血液、唾液污染了水源、食物时,被健康人食用,就会感染上肝炎病毒。
请同学们试想一下,在哪些情况下健康人会受到感染学生回答?不洗手就去拿东西吃,生吃瓜果,喝生水,到小摊上去吃东西,吃病人吃剩的食品。
同学们所讲的这些主要与吃有关系,也主要与甲肝有关,我们可以把甲肝的传播方式称为粪口传播。
刚才老师还提到了病人的血液中也带有病毒,请同学们再想想这又是怎样一个过程?打针、输血都可以传播肝炎病毒。
很好,这类现象主要是乙肝的传染,叫血液传播。
另外,还有一种传播方式是母体垂直传播。
(即怀孕的母亲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预防肝炎。
4.预防方法请同学们先看书,然后再来回答。
学生看书,并回答。
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优秀7篇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起青春期。
2.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及如何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重点: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难点: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具(课前准备)找一找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没有变化,或开始有了什么变化。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导入新课1.与学生谈论青春期的话题2.板书课题:迎接青春期的到来二。
新授1.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你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师针对学生的发言小结3.课堂总结:(1)迅速长高。
(2)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肌肉的发育十分迅速(4)体重增加。
(5)神经兴奋性加强。
4.为了今后的强健的身体,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归纳:(1)养成良好的习惯。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
(3)不吸烟,不喝酒。
(4)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5)加强体育锻炼。
(6)保护好嗓子,不大声喊叫。
板书1、迎接青春期的到来2、什么是青春期3、青春期身体发育的变化4、重视青春期的卫生教学反思:使学生了解青春期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从容面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正确处理青春期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探究自己身上有哪些变化;让学生体验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开启青少年的心扉,正视自己青春期的种种变化;让学生能正视自身存在心理卫生问题,通过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阐明不健全的心理将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理。
1、每个人都不喜欢揭示自己的隐私,更何况是学生呢?而对于这一框来说,如果不能真正的从学生自己身上的一系列变化谈起又很难揭示青春期的种种变化。
2、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突出表现之一,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安排自己的学习处理人际关系。
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中注意安全的重要性。
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6篇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了解人体健康的定义。
教学重点:健康的定义教学难点:为什么说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教具(课前准备)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及过程1、导入:健康是什么?大家动脑筋想一下(先不要看书)2、健康包含的几个方面(讲述):(1)生理(身体)健康:这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是其他各项健康标准的基本条件(2)心理健康:具有同情心与爱心,情绪稳定,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热爱生活,和睦相处,善于交往,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知足常乐;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3)道德健康: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最低标准是不损害他人。
不健康标准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高于它们。
(4)社会适应健康:是指不同时间内在不同岗位上时各种角色的适应情况。
适应良好是指能胜任各种角色,适应不良是指缺乏角色意识(如在单位是好工作人员,在家不一定是好父亲或好母亲)。
能促进身体,心理,道德健康发展3、阅读课文,观察图示,了解一下健康包含的这几个方面知识。
4、重点讲述一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表现,对比不健康的表现,指引学生改变不良习惯,培养健康的意识与行为。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5、指出青少年学生经常存在的一些问题,分组讨论:(1)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差生(2)如何对待残疾人(3)怎么处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4)关于自己的健康教学反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课堂提问只能照顾到个别学生,不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及网络交流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课堂上如果光是教师讲、学生听,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一个游戏《你健康吗?》,将生活呈现在课堂上,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比教师自己讲解更具说服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内容改变了原有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远离现实社会的内容,体现出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的价值。
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上)第一章:健康饮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健康饮食的意义。
2. 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3. 均衡膳食的原则。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分析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3. 讨论均衡膳食的原则。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均衡膳食原则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运动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
3.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基本运动知识。
3. 运动损伤的预防。
三、教学活动:1. 讲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介绍基本运动知识。
3. 讨论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运动对身体健康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基本运动知识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3. 积极心态的培养。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分析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3. 讨论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积极心态培养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个人卫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个人卫生知识。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的意义。
2. 基本个人卫生知识。
3.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活动:1. 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介绍基本个人卫生知识。
3. 讨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个人卫生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篇教学目标:1.知道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2.懂得兴趣爱好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实效;3.体验兴趣爱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能用自己的特长为集体服务。
教学重点:知道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成长,培养兴趣爱好要持之以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兴趣展示引出课题1、今天,我们来说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兴趣爱好”。
(板书:兴趣爱好)首先,请你们猜猜老师的兴趣爱好是什么?2、出示谜面:一扬身来真轻巧,身长羽毛不是鸟。
没有翅膀空中飞,落地没脚难起跳。
3、谜底:羽毛球4、接下来,老师想听听你们的习兴趣爱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的兴趣爱好》。
补完整板书5、同桌之间相互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
6、学生边拍手边串连儿歌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
活动二:参加游戏,体验快乐1、兴趣归类。
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有很多,其中有文娱类,如唱歌、跳舞等,有科技类的,如航模、制作机器人等,有体育类,如排球、足球等。
2、在交流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小朋友的兴趣爱好是踢毽子。
接下来,我们就实行一个踢毽子比赛。
看看哪个小组的代表踢的毽子数最多?3、组织竞赛,公布结果。
4、学生交流活动体会。
5、踢毽子是同学们的一项兴趣爱好,那么,其他的兴趣爱好呢?他们又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呢?活动三:知情明理,情景演绎1、兴趣爱好给同学们带来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
不过,其中有一定有烦恼把!你是怎么克服的呢?2、指名学生交流。
3、也有一些同学在培养兴趣爱好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愿意协助他们吗?看看书上第二页的小论坛。
4、四人讨论交流。
5、上台情景演绎。
活动四:讨论交流探究兴趣1.提问: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什么作用?2.讨论交流。
3.师小结: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够培养我们的品德,陶怡情操,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利于健康成长。
活动五:名人故事启迪兴趣1、能给自己又能够给他人带来快乐的兴趣爱好,我们又该怎么培养呢?2、听录音故事:《围棋迷——昊昊》3、学生再看看书上的内容,思考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迪?4、指名交流。
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上册
《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上册》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器官的功能。
2. 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身体的基本结构:头部、躯干、四肢。
2. 器官的功能:心脏、肺、胃、肝等。
3. 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和技巧:饮食均衡、定期运动、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4. 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洗手、饮食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等。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身体基本结构和器官功能。
2. 难点: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活动:通过观看身体结构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
2. 导入新知:介绍各个器官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学习并了解器官的重要性。
3. 讲解技巧:通过示范和实践,教授学生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4.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如何保持健康。
5. 拓展延伸:观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加深对健康知识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器官功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成长。
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2.认识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3.了解均衡饮食的概念及食物营养的分类。
4.了解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禁忌。
5.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内容:一、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1. 学习什么是健康及其重要性。
2. 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来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二、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1. 学习常见疾病的症状,如感冒、发烧、腹泻等。
2. 了解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合理饮食等。
三、均衡饮食的概念及食物营养的分类1. 学习什么是均衡饮食及其重要性。
2. 了解食物的营养分类,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四、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禁忌1. 学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等。
2. 了解饮食禁忌,如过量食用糖分、不合理的搭配食物等。
五、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 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整洁、预防传染病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简单介绍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认为健康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二、探究(15分钟)1.分组讨论:健康的重要性。
2.学生报告各小组的讨论结果。
3.展示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三、讲解(15分钟)1.通过互动讲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2.介绍均衡饮食的概念和食物营养的分类。
四、讨论(15分钟)1.分组讨论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禁忌。
2.学生报告各小组的讨论结果。
五、总结(5分钟)1.总结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展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教学参考资源:1.教科书《健康教育》上册。
2.卫生相关的图片、案例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探究和讨论为主,通过案例和小组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健康的重要性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但是在讨论环节,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1.2 教学内容:自我认识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认识自己的方法: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建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建立自信心。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
2.2 教学内容:情绪的类型和特点:介绍常见的情绪类型,如喜悦、愤怒、悲伤等,并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的特点。
情绪表达和管理:通过角色扮演、情感分享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调节策略:教授学生一些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
第三章:人际交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交往技巧: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交往技巧,如主动与人交往、善于沟通、处理冲突等。
第四章:应对压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和影响。
培养学生正确的压力应对方法和技巧。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
4.2 教学内容:压力的来源和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可能面临的压力,并认识到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正确的压力应对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教授学生一些正确的压力应对方法和技巧,如合理安排时间、寻求支持、积极思考等。
建立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压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五章:培养良好习惯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帮助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对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1、腮腺炎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流行腮腺炎(又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且多在冬、春季流行。
2.教育学生消除恐惧心理,认识腮腺炎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预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就能达到防病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流行腮腺炎,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懂得如何预防腮腺炎。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品表演:(剧中人:冬冬、妈妈、医生、老师。
剧情:冬冬手托腮部作痛苦状,身背书包,无精打采地去上学并强打精神学习。
老师劝他去看病。
妈妈带冬冬去看病,医生对其进行诊治)讲述:冬冬清晨起来就感觉自己的头昏昏的,耳底疼,腮帮子也疼,并且好像还有一点点发烧似的,他以为自己感冒了。
一想到今天老师要讲新课,他一咬牙,对谁都没说自己不舒服,就坚持上学去了。
谁知,到了第二天,他的一边腮部又红又肿,疼得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因为嘴巴已张不开了。
妈妈发现冬冬病了,急忙带他去医院。
医生表扬了冬冬不怕苦、爱学习的精神,但也批评了他,因为得了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不能到集体中去的,以免传染给别人。
2、激思释疑: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冬冬患的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什么病吗?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第一部分:了解腮腺炎及其传播途径。
(1)讲述:腮腺炎就是人们常说的“痄腮”,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得了腮腺炎很痛苦,不仅腮部肿胀不能吃东西,而且会引起头痛、耳底疼痛等。
哪位同学得过这种病?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2)学生讨论、汇报。
(3)提问: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终身免疫,也就是不会再患此病。
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呢?(4)学生自学课文第2小节。
(5)讨论交流:(6)讨沦:如果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得了腮腺炎,那么周围的同学会受到什么影响?为什么?(7)小结: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一个同学得了腮腺炎,那么其他同学也极容易患病。
2、认识、了解腮腺炎的症状及危害。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2)联系书中插图描述腮腺炎的症状。
(3)讨论:腮腺炎除了影响病人的进食,令人疼痛不已.发烧,呕吐之外,还能引起其他疾病,你们知道吗?(4)讲述:儿童患腮腺炎时的常见并发症是脑膜脑炎。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内容。
(1)谈话:我们已知道腮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那么应当怎样进行预防和治疗呢?(2)学生分组学习课文4——5节并展开讨论。
4、总结:在流行病多发的季节里,小朋友们要尽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因为许多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潜伏期。
往往看似健康的人,实际上已是病毒携带者了。
板书:腮腺炎危害大积极预防和治疗教后记: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教学要求:1.知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播途径,易发季节。
2.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症状、危害,掌握预防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症状、危害,掌握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提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能同学们都不陌生了,因为我们从电视新闻上已经了解到:去年冬天我国安徽,广州,四川,江苏等地出现了流脑的局部疫情暴发。
其中感染者基本上是中小学生,尤其以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多见。
那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到底是一种什么原因引起的病呢?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它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板书)二、学习新课。
1.介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染途径,易发期。
2.认识流脑的主要特点。
讲述:流脑的早期症状像感冒。
你们知道感冒有哪些症状吗?生答。
讲述:流脑起病一般很急,,会咳嗽,咽痛,,头痛。
早期的治疗很容易,如果错过,病菌侵入血液后,就会出现高烧,寒颤,,体温高达39-40°C或更高,并伴有恶心,呕吐,皮肤下出现紫色斑点等症状。
呕吐时像喷射,严重者,危及生命。
师解释高烧,寒颤。
生复述流脑症状。
3.介绍流脑的预防方法。
(1)讲述:流脑的主要传染对象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年龄越小,抵抗力越弱,越易传染。
(2)那么如何预防流脑呢?(3)学生自学课文第2节。
(4)交流:三、巩固检测1.问:流脑有哪些主要症状?2.在流脑的可能流行季节,我们该如何自我保护?板书: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播途径(空气飞沫)易发季节(冬春)症状(区别乙脑)危害(大)预防(五点)教后记:3、肺结核教学要求:1.让学生认识到肺结核是由于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2.使学生了解结核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结核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教学难点:懂得如何预防肺结核。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我们曾经学习过《预防脊柱弯曲异常》,有谁知道造成脊柱弯曲异常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脊柱弯曲异常?2、学生回忆并回答3、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与大家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一课,预防肺结核。
(板书:肺结核)二、讲授新课1、师:课前我要求大家去作调查,查一查在自己家里或周围邻居中有没有人患过结核病,都有什么症状,大家调查了没有?生:我调查过。
我爷爷曾经得过肺结核病。
当时他整天咳嗽,还不停地咯血。
我妈妈说这种病非常容易传染,所以不让我到他屋里去玩。
生:我们一楼有一个人曾经患过骨结核,十分痛苦,开了好几次刀也没治好。
师:是啊!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十分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工作和学习。
为了给病人加强营养,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2、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生:吃了病人污染过的东西,就会得肺结核病,师:你讲得是对的,但还不完全,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
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
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杆菌进入血液并随之扩散到全身各个器官,发生肺外结核,如淋巴结核,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大家知道了吗?生:知道了!师:患肺结核的病人,有哪些主要症状呢?生:咳嗽,咯血,天天下午发低烧。
师:很好!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浑身没有劲,软绵绵的,人渐渐消瘦,晚上睡觉常常盗汗,面部潮红,下午低烧,胸口发闷,严重的时候还会咯血。
这时病的传染性很强,因为病人咳嗽的时候,空气中会有许多结核杆菌,所以,前面有同学讲他爷爷过去得了肺结核,妈妈不让他到爷爷的屋里去玩是有道理的。
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过去,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很落后,得了这种病的人,只有等死。
现在不同了,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肺结核病也不那么可怕了。
只要我们平时注意预防,就不会传染上肺结核。
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平时如何预防呢?生:不吃肺结核病人吃剩下的东西,不到他的屋里去玩。
生:平时要多吃好的,增强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
师:这两位同学讲的都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一起朗读“预防的措施有”下面的一段话。
(学习朗读)三、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知道肺结核的特征和预防的方法了吗?板书:3、肺结核特征:咳嗽睡觉常盗汗面部潮红下午低烧胸口发闷咯血传播途径:1、空气中的结核杆菌2、血液传播教后记:4、沙眼教学要求:1.让学生认识到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2.使学生了解沙眼的发病过程及预防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结沙眼的发病过程及预防方法教学难点:懂得如何预防沙眼。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沙眼》,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沙眼吗?二、学习新课:1、学生自学第一节。
2、指名回答。
3、沙眼的发病过程是怎样的?(1)学生齐读第三节。
(2)交流。
(3)沙眼的症状如何?有哪些危害呢?发病初期,可有轻微异物感和发痒,常伴有少许流泪,晨起有一点分泌物,早期如果不治疗,症状逐渐加重,眼睛发红,怕光分泌物多,睁不开眼睛,翻转睑结膜可见其表面粗糙不平,形式沙粒称为乳头肥大,可有滤泡增生,病情如果继续发展,在角膜上缘出现细小血管,排列不整齐,整排的小血管就象竹帘一样向瞳孔区悬垂下来,侵入角末浅层,称为角膜血管翳,病人自觉视力模糊,经过一年的演变,结膜开始出现瘢痕,病人有持久不退的异物感和疼痛感,有时侵犯睑部泪腺,出现眼泪减少,结膜干燥,睑内翻倒睫,慢性泪囊炎及角膜混浊等严重并发症,视力可减退到只能分辨明暗的程度。
(4)你得过沙眼吗?能谈谈感受吗?4、防治沙眼有哪些办法?(1)分组学习课文。
(2)组内讨论。
(3)交流。
三、总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沙眼的传播途径是用不洁的手擦眼或使用患沙眼者的毛巾脸盆等引起传染,知道沙眼的主要症状,了解治疗预防方法,希望我们同学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沙眼说88。
板书:4、沙眼什么是沙眼:慢性结膜炎衣原体怎样传染的:平时不注意卫生预防:不用手揉眼睛不用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教后记:5、注意个人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教学要求:1.了解什么是肠道传染病以及症状。
2.使学生了解肠道传染病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肠道传染病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懂得如何避免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注意个人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肠道传染病吗?二、学习新课:1、学生自学课文1—3小节。
2、指名回答。
3、肠道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4、肠道传染病的症状是怎样的?有哪些危害?5、怎样避免肠道传染病的发生?(1)学生自学课文7—9。
(2)讨论交流: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
三、总结: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希望我们每个同学把好病从口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做好预防工作。
板书:5、注意个人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教后记:6、艾滋病教学要求:1、了解什么是艾滋病。
2、了解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传播的途径、预防方法。
3、懂得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传播的途径、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懂得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二、出示课题《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三、新课过程(一)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艾滋病?有什么危害?2、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哪两个?2、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那些?(二)学生小组交流、质疑。
1、通过阅读你学到了什么?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三)教师点播、释疑。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