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生态市建设的规划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72.50 KB
- 文档页数:89
蓬莱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蓬莱区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的北部,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区。
该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和人才涌入。
本文将对蓬莱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蓬莱区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该区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海洋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蓬莱区拥有独特的渔业资源和海洋文化,已经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同时,该区还积极推动城市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和现代化的城市功能。
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蓬莱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该区着力提升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连接,提高通行效率。
同时,蓬莱港的建设也为该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
蓬莱港是中国重要的北方沿海港口之一,是连接中国与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的枢纽港口,为蓬莱区的国际交流和对外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人口和人才方面,蓬莱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蓬莱区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这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人才潜力。
同时,蓬莱区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提供优厚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蓬莱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来。
未来的蓬莱区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蓬莱区需要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该区应继续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其次,蓬莱区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更加完善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与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创业中心的合作,助推蓬莱区向创新型城市转变。
此外,蓬莱区还应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资,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总之,蓬莱区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在经济、基础设施和人才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未来,该区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以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3年造林超前20年总和蓬莱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下载温馨提示:文档由本店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部分格式可能存在问题,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3年造林超前20年总和蓬莱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以建设海滨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蓬莱积极推行以集约投入为保证、以专业化作业为手段的新型林业生产模式,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
三年来,该市共完成荒山造林6.5万亩,道路绿化350公里,河流绿化110公里,建设沿海防护林3000亩,新增城区绿地220万平方米,新增造林绿化面积超过前20年总和,森林覆盖率达到40%,人均绿地面积9.34平方米。
专业绿化机制是蓬莱提高造林绿化水平的一大“法宝”。
通过建立专业化队伍,推行园林化标准,实施机械化施工,逐步探索出一条规模造林、精品绿化的新路子。
目前,该市共组建专业造林队伍22支,拥有专业机械200多台套,专业绿化人员800多人。
这些专业队伍在承揽绿化项目时,实行“三定一保”,即:定面积、定标准、定时限,保成活率,按日量化考核,严格奖罚措施,既保证了高速度,又保证了高质量,全市绿化成活率每年都在95%以上。
大绿化需要大投入。
蓬莱仅荒山绿化及相关投入平均每年就达亿元之巨,大量资金从哪里来?蓬莱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每年都将造林绿化建设资金纳入市、镇两级财政预算,其中市财政每年投入在5000万元以上。
通过启动民资投入、招商引资参与造林绿化,每年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达2000多万元。
强大的资金投入使造林绿化进程不断提速,2005年,该市日均投入大型机械100多台套,造林补植达5300亩。
生态城市发展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成为了一种趋势和重要的发展方向。
生态城市是指以生态为基础,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统筹城市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城市。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发展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一、总体要求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是:树立生态导向思想,以人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生态导向思想是指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突出生态优先原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城市建设向生态方向发展。
以人为本是指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构建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侧重实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统一。
二、规划目标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目标,二是经济目标。
生态目标主要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达到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协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地和谐共生等目的。
经济目标则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提高等目的。
三、规划范围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的概念和范畴涉及面非常广,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和社区及市政建设、城市技术和管理等方面。
因此,规划范围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城市绿地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
四、规划内容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景观规划。
此项规划主要的目标是在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充分利用城市绿地与水域等自然资源,注重美化城市形象,打造城市的自然美景,以此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并达到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环境等目标。
2、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城市出行秩序,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城市交通污染,改善居民出行、工作和生活的便利程度。
蓬莱市生态建设规划简介1.1 规划范围蓬莱市行政区所辖的全部陆域和近岸海域,包括七个镇,五个街道办事处,即北沟镇、大辛店镇、刘家沟镇、潮水镇、大柳行镇、村里集镇、小门家镇、登州街道办事处、新港街道办事处、紫荆山街道办事处、蓬莱阁街道办事处、南王街道办事处。
规划陆域面积1128.60平方公里。
1.2 规划时限规划基准年:2002年规划时段:近期为2003年—2007年中期为2020年—2020年远期为2020年—2021年1.3 规划依据国度相关法律、规划与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维护法»、«中华人民共和疆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坚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维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环境维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全国生态环境维护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个五年方案纲要»、«国度环境维护〝十五〞方案和2020年开展规划纲要»、«生态市、生态县〔市〕树立规划编制任务指点意见»。
中央相关规划与方案:«山东生态省树立规划纲要»、«山东省碧海举动方案»、«山东省生态环境树立与维护规划纲要»、«蓬莱市城市总体规划»、«蓬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个五年方案纲要»、«山东省蓬莱市旅游开展总体规划»、«蓬莱市土地应用总体规划»、«蓬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蓬莱市水利资源开展与维护规划»、«蓬莱市陆地资源应用与维护规划»、«蓬莱市疆土资源规划»、«蓬莱市创立〝国度环境维护模范城市〞规划»、«蓬莱市环境维护〝十五〞方案和2020年目的纲要»、«蓬莱市土地资源维护与应用〝十五〞方案及2021年远景目的»、«蓬莱市生态环境维护规划»、«蓬莱市环境维护〝九五〞方案和2020年远景目的»。
关于加快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园建设的建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园作为山东省蓬莱市的重要经济项目,是推动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本文旨在提出一些建议,以加快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园的建设。
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详述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良好的规划布局是产业园建设的基础,它将直接影响各个企业的发展和协同效应的形成。
我们将探讨如何合理规划产业园的用地分配、建筑布局和交通组织,以打造一个集聚装备制造企业的良好环境。
其次,我们将讨论如何提升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园的装备制造技术水平。
装备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产业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分析当前产业园在技术研发、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技术水平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以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建议,并展望未来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园的发展。
本文的建议将为加快产业园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希望能为蓬莱市的装备制造业做出贡献。
通过对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园建设的概述,我们将深入了解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性,并明确本文的目标和框架。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园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蓬莱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带来积极的影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组织架构,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全文的脉络和内容安排。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将对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园建设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说明为什么需要加快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园建设,并提出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2. 正文部分将从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园建设的加快:2.1 优化产业园规划布局:介绍对产业园规划布局的优化建议,包括合理划分功能区域、优化道路交通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够提升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园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蓬莱市海洋城市建设问题之我见摘要:今年来,随着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蓬莱市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和增长点。
蓬莱应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海洋产业和临海城市经济建设问题,从而加快蓬莱海洋城市假设的步伐。
关键词:海洋城市建设作为世界七大黄金葡萄海岸之一的蓬莱,目前拥有海岸线60多公里,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明显的海洋科技优势和良好的海洋产业发展基础。
当前,蓬莱市应高度重视海洋产业和临海城市经济建设问题,要在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并举的基础上,优化港口布局,拓展海洋经济功能,使城市经营环境独具特色,保障海洋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建现代化的海洋城市。
一、当前蓬莱市的海洋城市建设现状分析200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明确了到2010年海洋发展的目标与措施,成为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明确信号。
加快海洋城市建设成为新世纪沿海区域、城市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首要课题之一。
(一)内部优势1、海洋渔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近年来,蓬莱市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提出“稳定近海捕捞,加快发展远洋捕捞”的发展思路。
通过引进渔业强企、打造远洋船队、海产品精深加工,远洋捕捞加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蓬莱市渔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海洋渔业走出了一条“外向发展”道路。
几年来,在远洋渔获量、海产品出口、出口创汇方面连创新高。
2、水产生态养殖发展壮大以蓬莱刘家旺海区为中心,建设了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辐射带动新港街道、刘家沟镇一带重点发展刺参生态健康养殖。
同时,制定和完善了渔业生产管理规范,全面加强养殖用水、苗、饵、药四大环节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开展水产苗种许可、无公害水产养殖,逐步扩大国家无公害水产品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的品种和范围。
3、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蓬莱市以港口和海洋文化为基础,结合天然良港和岸线资源,积极发展港口、临港工业和汽车产业。
在港口建设上,重点推进蓬莱新港10万吨深水泊位、栾家口港6个5万吨级泊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在临港工业上,先后引进总投资200多亿元的国电能源、广源发石化、巨涛海洋重工等20多个龙头项目,3—5年内可形成600亿元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的产业规模;在汽车制造业上,依托临港工业,引进总投资12亿元的北方奔驰重型车项目。
抢抓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机遇加快推进蓬莱蓝色经济区建设2012-7-19 22:23:00 来源:互联网蓬莱市发展和改革局耿海斌关键词:蓝色经济发展思路建议内容提要:以海洋、临港、涉海产业为支撑的蓝色经济,集中了主要的高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打造蓬莱蓝色经济区,必将促进蓬莱市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
本文就蓬莱市蓝色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对蓬莱市蓝色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今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蓬莱市因海而生、依海而立,这一规划的启动实施,将为蓬莱市经济发展向新的空间拓展,向高的层次迈进,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机遇。
一、打造蓬莱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意义近年来,蓬莱市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港、旅游、汽车及零部件加工、葡萄与葡萄酒四大主导产业,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海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海洋潜力没有得到深度挖掘,临海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打造蓝色经济区,实行海陆产业统筹规划、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治理,实现海陆一体发展,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新实践。
打造蓬莱蓝色经济区,必将促进蓬莱市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
打造蓬莱蓝色经济区,有利于统筹海陆资源,巩固扩大四大主导产业优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加快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内外合作与竞争。
二、蓬莱市蓝色经济发展现状蓬莱市拥有发展蓝色经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蓬莱市地处中纬度,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横跨黄、渤二海,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60公里,所属海域面积约610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7℃,年平均降水量664mm,年平均日照量2826小时,无洪水,不受台风影响。
向海而生,蓝色崛起A Blue Rise Toward the Sea烟台蓬莱横跨黄渤二海,依海而生、因港而兴,拥有海岸线74.52公里,海域总面积506平方公里,不仅蕴藏着丰饶富美的海洋物产,也蕴藏着向海图强的城市梦想。
近年来,蓬莱区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机遇,深入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加快海洋强市建设。
2021年,全区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值661.3亿元,在经略海洋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业发展有体系,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等产业基础雄厚、集群发展;文化发展有根基,是中国北方文/吴延朋 厉智敏近年来,蓬莱区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机遇,深入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加快海洋强市建设。
图/吴延朋In recent years, Penglai District seizes the chance for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eninsula Oceanic Economic Zone to further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a strong marine country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marine city.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洋文化传承久远;配套建设有保障,蓬莱港、蓬长客港、栾家口港以及规划中的30万吨深水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高点起势,布局产业集群从蓬莱经济开发区到北沟镇,沿着旖旎的海岸线,海工装备产业体系已然清晰。
按照“一带引领、两翼突破、四港联动”的总体格局,蓬莱区推动海工、造船企业布局风电市场,加快转型升级,膨胀产业规模,形成海工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集群,吸引法国液化空气、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国内外500强企业入驻,拥有大金重工、巨涛重工、京鲁船业等骨干企业,以及70多家配套关联企业,涉及船舶、海工、风电、制氢等装备制造领域。
近年来,蓬莱区抢抓山东省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重大机遇,依托现有龙头产业,积极推进“链长制”,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引链,大金重工海塔管桩、东方电气叶片、巨涛重工导管架、蓬莱港大件重装运输码头、国网海缆运维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落子。
对蓬莱市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口孙玉洁(蓬莱市委党校,山东蓬莱265600)摘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蓬莱市在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环境、资源、健康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f’uJ题,环境保护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加人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良好的环境,对于建’攻社会丰义新农村,提升城l j,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蓬莱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蓬莱市市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广泛宣传并认真实施环保法律法规,在加强,卜态市建设、严格重大污染源治理、强化环保监督管理、改善提升环境质最等方面做r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fH仍存在‘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少数镇街政府的环保属地管理职责履i,不够剑位、少数企业环保法制观念淡薄、有的执法部f J执法力度不强。
一是少数镇街政府负责人环保意识不强。
对环保项F1的投入不积极,对环境保护态度消极,对属地管理职责履行的/f i够到位。
二是少数食qk负责人守法意识淡薄。
有些企业宁可受罚,也不愿从根本上进行治理,导致环保执法常常陷入罚款不断,排污不J f=的怪圈之中。
三是环保执法力度尚需加大。
(二)垃圾一体化处理存在推进速度不快、处理场选址不规范、二次污染严重、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首先,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的比例偏低。
各镇多选片j山沟等地简易填埋或以焚烧方式处理垃圾,导致分散污染变成_r集中污染。
其次,垃圾填埋场选址论证工作不规范。
大多数镇未与规划、建.发、环保部I’J沟通,只是自行选择地点建设。
这种缺乏科学论证和规范化建设的行为,导致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严重污染地卜乇f境。
第=,“户集、村收、镇运”的模@管理观察2010年3月中旬刊式还未完全形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蓬莱地处胶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黄二海,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45万人口,辖12个镇(街)、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
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和省级文明市、山东最具竞争力旅游强市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蓬莱市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烟台市农村工作会议及烟发〔2014〕1号、烟办发〔2013〕49号文件精神,以“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为总抓手,突出典型培植和示范带动,统筹谋划、强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乡村文明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果。
组织申报的“蓬莱美丽乡村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委审查,并作为烟台唯一县市区入选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
一、高点定位,科学谋划工作布局一是抓调研,明确思路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环境优先”原则,把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乡村文明行动作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在深入走访调研、系统总结经验基础上,确定把美丽乡村创建作为新形势下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乡村文明行动的总抓手,提出了“提质、扩面、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了《关于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
二是抓部署,分解落实责任。
围绕工作部署,对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乡村文明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对相关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统一了思想,分解落实了责任。
并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动员会议、国家生态市创建暨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观摩推进会议、美丽乡村创建调度会议等多个层面、多个领域的调度会议,对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点工作进行了督导推进,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进一步统一工作思想,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推进工作扎实开展。
三是抓统筹,强化工作指导。
1.总论1.1 规划范围蓬莱市行政区所辖的全部陆域和近岸海域,包括七个镇,五个街道办事处,即北沟镇、大辛店镇、刘家沟镇、潮水镇、大柳行镇、村里集镇、小门家镇、登州街道办事处、新港街道办事处、紫荆山街道办事处、蓬莱阁街道办事处、南王街道办事处。
规划陆域面积1128.60平方公里。
1.2 规划时限规划基准年:2002年规划时段:近期为2003年—2007年中期为2008年—2010年远期为2010年—2015年1.3 规划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划与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生态市、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
地方相关规划与计划:《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山东省碧海行动计划》、《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蓬莱市城市总体规划》、《蓬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山东省蓬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蓬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蓬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蓬莱市水利资源发展与保护规划》、《蓬莱市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蓬莱市国土资源规划》、《蓬莱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蓬莱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0年目标纲要》、《蓬莱市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蓬莱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蓬莱市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1.4 规划性质、地位与作用烟台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年—2020年)是指导蓬莱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所确定的目标、措施、资金预算等需纳入全市、各部门、各镇区街道及企业的发展计划。
本规划文本由蓬莱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由蓬莱市人民政府负责执行,由蓬莱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执行。
2.蓬莱市概况蓬莱市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依山傍水,风光秀美,物产富饶,是一座具有1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素有“人间仙境”美誉。
近年来,蓬莱市委、市政府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海滨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坚持点面结合、综合整治、全面达标、巩固提高的原则,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现代化海滨生态旅游城市对于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遵循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典范。
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全民生态环境意识逐步增强,形成建设生态市的良好社会氛围。
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蓬莱市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地处东经120°35'-121°09',北纬37°25'-37°50'。
陆境东西最大横距50.2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6.37公里,市域总面积1128.60平方公里。
市区距烟台市中心区70公里,东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西邻龙口市,南接栖霞市,北濒渤、黄二海,与长岛县隔海相望。
市区位于市境北端蓬莱阁下。
2.1.2 地形地貌蓬莱境内山岭岗丘绵延起伏,属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地形复杂,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逐步倾斜。
南部为深山区,中部和北部为浅山丘陵区。
山麓及河流中下游、滨海地区有小片平原(含少量洼地)。
土地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组合地貌;有中山、低山、丘陵、缓丘、山前平原、滨海平原六个地貌类型。
其中山地占31.36%,丘陵占48.29%,平原占20.35%。
市境南部有艾山山脉和崮山山脉,东南有磁山山脉,由此而派生的大小山丘绵延不绝,多为南北走向。
境内最高峰艾山,海拔814米,系蓬莱、栖霞两市界山。
2.1.3 气候特征蓬莱市属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半湿润地区,大陆度为54.6%。
气温适中,变化平稳,温度年振幅和昼夜温差都比较小。
年均气温11.9℃。
年均最高气温为12.9℃;平均最低气温10.5℃。
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14.9℃。
蓬莱市年均降水量606.2毫米。
其中最多年份降水量1122.2毫米;最少年份为307.6毫米;最大暴雨降水量208.1毫米。
年均降水日数81.3天。
最长连续降雨9天;最长连续无降水长达42天。
蓬莱市年均绝对湿度11.4毫巴,1月份最低,8月份最高。
极端最大绝对湿度38.4毫巴;极端最小绝对湿度0.5毫巴。
年平均相对湿度65%。
春冬两季较干燥,相对湿度60%;夏季较潮湿,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
市内年均蒸发量1950.0毫米,极端最大年蒸发量2206.2毫米,极端最小年蒸发量1433.8毫米。
蓬莱市年均日照总时数281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4%。
太阳辐射年总量126.1千卡/cm2。
光合有效辐射年总量61.8千卡/cm2,每年每亩地接受太阳辐射能达3.41亿千卡。
光能数量大大超过了各种作物、林果等对光能的需要。
蓬莱市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风灾、雹灾、冻灾、震灾、虫灾、低温连阴雨、干热风。
干旱发生最频,危害最大,春播、夏播、秋播季节尤为突出。
全年干旱发生率36%。
市境内有农业害虫54科225种、林业害虫53科117种、果树害虫33科91种,多次形成灾害的害虫主要有蝗虫、红蜘蛛、粘虫、玉米钻心虫、蚜虫、松毛虫、松干蚧等。
2.1.4 陆地水文特征蓬莱市内水资源主要依赖自然降水。
市内多年水资源总量2.24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882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10亿立方米。
(1)地表水河流市境内河流多为季节性间歇河,源短流急,自南向北注入渤、黄二海。
长度超过3公里的河流92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10条。
黄水河东支流、平畅河、龙山河、平山河、蔚阳河、王庄河、方里河、于家庄河、五十里堡河和孚庆河。
水库、塘坝蓬莱市区有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130座、塘坝338座,净拦截面积411.2平方公里,总库容14604.55万立方米,总兴利库容8453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37850亩。
较大的水库有:战山水库、邱山水库、平山水库。
(2)地下水大气降水是我市地下水唯一的补给来源,因此,地下水位一般随降水的丰、枯升降。
全市地下水埋藏深度除北沟一带超过15米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在3-4米之间,个别地区仅有1米左右。
年内最高水位出现在8月份,最低水位一般在6月份。
2.1.5 土壤蓬莱市土壤特征划分为棕壤(黄堰土)、褐土(灰堰土)、潮土(淤土)、风砂土4个土类,10个土壤亚类,19个土属,191个土种。
棕壤是蓬莱市最大的一类土壤,广泛分布于全市各乡镇。
可利用面积1287249亩,占总可利用面积78.66%,其中耕地70791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3.65%。
此土地类分三个亚类,六个土属,九十四个土种。
褐土与棕壤呈复区存在,可利用面积117109亩,占总可利用面积的7.15%,其中耕地7098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38%。
集中分布在北沟和登州两地,有大理岩和石灰岩出露的潮水、五十堡和龙山店等也有零星分布。
其中褐土性土亚类保水抗旱耐涝性极差,适宜栽培地瓜、花生等抗旱耐瘠性作物。
潮土土类也叫河淤土,是我市第二个较大的土类,可利用面积232059亩,占总可利用面积的14.18%,其中耕地18234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8.97%。
主要分布在河滩地和滨海缓平地上,是直接发育在河流沉积物上的一类土壤。
风砂土类系发育在风积砂丘上的一类土壤,通体砂性均匀,淋溶微弱,并不受浅水影响。
现已拓为人工林,但仍有不同程度的风蚀现象。
2.1.6 植被市内植被除耕作地带外,多为次生草本植物群落,灌木丛和稀疏乔木及人工栽培的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
植被种类因土类而不同。
森林植被多以经济林和防护林为主。
经济林面积29.4万亩,且种类繁多,主要树种有苹果、梨、桃、板栗、核桃、花椒、山楂、大枣、柿、香椿、杜仲、柴穗槐、腊条、雪柳、杞柳等;防护林面积17.02万亩,主要树种有刺槐、柳树、杨树、合欢、加拿大杨、柴穗槐、苹果、葡萄等。
灌草丛植被主要分布于潮土地带。
滨海潮土地带主要有蔓荆子、北沙参、木贼、黑蒿、芦草、茅草、绊马等草本植物;低洼处及大河两岸潮土地带主要有芦苇、蒲草、三棱草、节节草等草本植物;平原及沿河两岸潮棕壤和河潮土地带主要有芦苇、马唐等草本植物和绵槐、腊条、柳条等灌木;山丘岭地中上部棕壤性土地带主要有羊胡草、背草等草本植物。
全市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玉米、甘薯次之,谷子、高梁等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小杂粮有高梁、谷子、大豆、稻子、黍子、绿豆、红豆、小豆、豇豆;经济作物主要是花生,播种面积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98%,其他有西瓜、甜瓜、中药材、棉花、黄烟、麻、芝麻等;蔬菜主要有大白菜、萝卜、大葱、大蒜、黄瓜、番茄等。
经济林以水果为主,主要树种有苹果、梨、葡萄、杏、桃、山楂、樱桃、李、枣、柿、板栗、核桃、无花果、石榴、银杏等。
2.1.7 矿产特征市内矿产资源种类较多,金属矿种有金、铁、铅、锌、铜、黄铁矿、钼等,非金属矿种有大理石、石灰石、火山灰、氟石、玄武岩、花岗岩、煤、滑石、石英岩、龙山玉、蛇纹石、钾长石、沙、粘土、石棉、矿泉水、地热等。
其中金矿分布于大柳行、村里集、大辛店、北沟、潮水等地;已开发利用的矿泉水有北沟草店、刘家沟三赵、南王北王等地;位于村里集温石汤村的温泉距市区约34公里,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
2.1.8 生物特征市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陆生动物中,哺乳、鸟、爬行、两栖等类动物,以免、鼠、蝙蝠、麻雀、喜鹊、山雀、蛇、蜥蜴、青蛙、蟾蜍为多。
陆生植物中,木本植物54科217种,草本植物300种。
水生植物中,海水藻类59种。
另外,有海水浮游生物27种,淡水浮游生物71种。
2.1.9 海洋特征蓬莱海岸线总长度60公里,海上养殖分为浅海筏式、浅海网箱、浅海岩礁区及滩涂海珍品、潮上带养殖及综合育苗开发五大产业。
其中浅海筏式养殖主要有海带、栉孔贝、海湾贝、鲍鱼、牡蛎、海胆、裙带菜等品种;浅海网箱养殖主要有大菱鲆、牙鲆、真鲷、黑鲷等高值经济鱼类,同时兼顾钙鱼、黄鱼、黑鱼等其它鱼类;浅海岩礁区及滩涂海珍品养殖主要有刘家沟、北沟镇、登州、紫荆山街道所辖岩礁区及滩涂为龙头的海珍品增养殖基地,潮水海带养殖及综合育苗开发以及大菱鲆、牙鲆为主的海水养殖开发和综合育苗开发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