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75 MB
- 文档页数:15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七章人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注:本章内容包括人类对生物圈的依赖、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保护我们的家园三节,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中考的需要,本章计划用一课时进行复习。
学习目的:1、人类对生物圈中资源的合理利用2、举例说明人口增长对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3、人类活动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4、保护我们赖依生存的生物圈的责任重难点: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活动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学习过程:1、人类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
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和良好的,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2、人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可分为两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自然的恢复或再生的,如风和树木等,属于;另一类是不能恢复或再生的,如煤和石油等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供给量是的,最终会枯竭。
3、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就是资源,使再生资源能保持其,非再生资源不致过度消耗并得到补充,确保。
4、导致了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无节制的索取活动,从而对生物圈产生了多方面的破坏性的影响。
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为了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进行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掠夺性开发,造成、、、、、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的过度增长还使水资源、能源及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迅速增加,缩短了的耗竭时间。
5、人类活动引起的、、、等,都会对人类及其他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6、人类对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所导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严重威胁者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答案:1、生物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2、再生资源有限3、合理开发和利用再生能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人口的急剧增长森林资源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破坏、自然灾害频发不可再生资源5、水体、空气、土壤、噪声污染6、自然资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复合效应能力测试台1、导致我国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素质差,缺乏环保意识B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C自然灾害频发D人口过多,人均资源少,人类活动影响2、废电池含有许多种污染环境的物质,控制电池危害的措施中不包括()A关闭电池生产厂家B改进生产工艺,提倡使用无汞电池C责令生产厂家提供回收措施D从自身做起,废电池不能随意丢弃,集中放入回收箱中3、我国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垃圾污染B减少个人经济支出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D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A人口的急剧增长B环境的污染C自然资源的破坏D大力营造防护林5、为了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北京市有关部门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此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城市中的()A水污染B大气污染C土壤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6、近年来,长江水的含沙量逐年增加,水质变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