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 (精校)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54
《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系列(Ⅰ)《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导论刘春生【摘要】《傅青主女科》由清代傅青主编著.该书成书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全书二卷,附《产后编》两卷,并附补篇一章.全书博采众家,独有见地,论述简要,辨证详明,方效药简,立法严谨而不失灵活,制方精良且不矜奇立异,因疗效卓著而备受中医妇科医家尊崇.书中以论病求因,善抓主症,重视脏腑经络辨证,重视肝、脾、肾三脏病机,善用气血培补、脾胃调理之法为特点,制方用药,纯和无一峻品,注重炮制,至今,其方药仍为妇产科所常用,甚至延伸应用到妇产科之外.【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作者】刘春生【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2405【正文语种】中文《傅青主女科》是清代主要传世之妇产科专着,由傅青主编着。
该书成书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又名《女科》、《傅氏女科》、《女科摘要》、《女科仙方》[1]。
全书二卷,上卷载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等五门,每门下又分若干病候,计38篇、39证、41方;下卷则载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症五门计39篇、41证、42方。
附《产后编》两卷,上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产后诸症治法,分列为17证;下卷继之而分列26症,并附补篇一章。
全书博采众家,独有见地,论述简要,辨证详明,方效药简,立法严谨而不失灵活,制方精良且不矜奇立异,因疗效卓著而备受中医妇科医家尊崇,较之其他妇科专著确有独到之处,堪为妇科之经典。
该书理法方药独树一帜,虽为妇科专著,然书中论病求因,善抓主症,重视脏腑经络辨证,重视肝、脾、肾三脏病机,善用气血培补、脾胃调理,制方用药,纯和无峻,注重炮制的特点[2],至今在临床各科,尤其老年科、儿科及体虚病弱患者的治疗中,傅氏理法方药堪为效法。
其方药除为妇产科所常用,甚至延伸应用到妇产科之外。
傅青主女科原文和译文《傅青主女科》中部分病症的原文、注释及译文示例:1.白带下:1.原文:夫带下俱是湿症。
而以“带” 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
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
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
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故曰带弱则胎易坠,带伤则胎不牢。
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颠狂,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则气不能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
故病带着,惟尼僧,寡妇,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则少也。
况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於地中,则地气自升腾於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完带汤。
2.注释:1.“带脉”:奇经八脉之一,环绕腰部,有约束诸经的作用。
2.“任、督”:任脉和督脉,也是人体的重要经脉。
3.“胎胞”:即子宫。
4.“完带汤”:傅青主治疗白带的方剂,由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等组成。
3.译文:凡是带下的病症都是湿邪导致的。
之所以用“带”来命名这种病,是因为带脉不能约束而产生了这种病,所以这样命名。
带脉与任脉、督脉相通,任脉、督脉有病,带脉才会发病。
带脉是用来约束胞胎的系带。
带脉无力,就难以提系胞胎,必然会导致胎胞不稳固,所以说带脉弱则胎儿容易坠落,带脉受伤则胎儿不牢固。
然而带脉的损伤,不只是因为跌打闪挫等外力所致,有的是因为行房时放纵,有的是因为饮酒后癫狂,虽然没有疼痛的痛苦,但有暗中消耗的危害,这样就会导致气不能转化为经水,反而变成了带病。
所以患带下病的人,只有尼姑、寡妇、出嫁的女子多有,而未出嫁的女子则很少。
<篇名>傅青主女科歌括<目录>女科上卷\带下<篇名>白带下(一):夫带下俱是湿症。
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
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
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
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故曰带弱则胎易坠,带伤则胎不牢。
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癫狂,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则气不能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
故病带者,惟尼僧、寡妇、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则少也。
况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水煎服。
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
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
至于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
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眉批∶妇科一门,最属难治,不难于用方,难于辨症也。
五带症辨之极明,立方极善,倘用之不效者,必其人经水不调,须于调经、种子二门参酌治之,无不见效。
即如白带症,倘服药不效,其人必经水过期,少腹急迫,宜服宽带汤,余宜类参,方见二十三。
歌括∶妇人终年白物流,如涕如唾甚秽臭。
脾虚肝郁湿气胜,任督病来带难束。
完带白术山药炒,参芍车苍生甘草。
陈皮柴胡黑荆芥,脾气健旺湿自消。
傅青主女科译文
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名医傅山的著作,主要论述了妇科疾病的证治。
以下是其中一篇的译文:
原文:
妇人经水不调,皆由经产之期,气血两伤所致。
然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
世人只知调经,而不知养血调气,所以愈调愈乱也。
译文:
妇人的月经不调,都是由于在生育和经期时,气血两伤所导致的。
然而调理月经最重要的是养血,而养血的关键在于调理气。
世人都只知道调理月经,却不知道养血和调气的重要性,因此调理的效果往往越来越差。
原文:
经水先期者,火动之证也。
后期者,土弱之证也。
先期者,有火动血热之分。
后期者,有脾胃弱气血两虚之分。
临证断不可妄为十全之妇,必须审其虚实而后用药。
译文:
月经提前到来的是火动之证,月经延后到来的是土弱之证。
月经提前可能有火动血热的原因,月经延后可能有脾胃虚弱、气血两虚的原因。
在诊断时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审察病情的虚实才能用药。
原文:
经水先期者,有因脾热者,有因胞热者,有因气虚者。
因脾热者,手掌按之热甚于手背按之。
若手背按之热甚于手掌按之者,便是胞热。
若手按子宫微热而手按脐腹反觉寒者,为气虚也。
译文:
月经提前到来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因脾热、因胞热、因气虚。
如果手掌按在腹部感到特别热,而手背按在腹部感到较冷,则可能是脾热;如果手按在子宫感到微热,而手按在脐腹反而感到寒冷,则可能是气虚。
血崩血崩昏暗(六)妇人有一时血崩,两目黑暗,昏晕在地,不省人事者,人莫不谓火盛动血也。
然此火非实火,乃虚火耳。
世人一见血崩,往往用止涩之品,虽亦能取效于一时,但不用补阴之药,则虚火易于冲击,恐随止随发,以致经年累月不能全愈者有之。
是止崩之药,不可独用,必须于补阴之中行土崩之法。
方用固本止崩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一两,土炒焦)黄耆(三钱,生用)当归(五钱,酒洗)黑姜(二钱)人参(三钱)水煎服。
一剂崩止,十剂不再发。
倘畏药味之重而减半,则力薄而不能止。
方妙在全不去止血而惟补血,又不止补血而更补气,非惟补气而更补火。
盖血崩而至於黑暗昏晕,则血已尽去,仅存一线之气,以为护持,若不急补其气以生血,而先补其血而遗气,则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无形之气,必且至尽散,此所以不先补血而先补气也。
然单补气则血又不易生;单补血而不补火,则血又必凝滞,而不能随气而速生。
况黑姜引血归经,是补中又有收敛之妙,所以同补气补血之药并用之耳。
(若血崩数日,血下数斗,六脉俱无,鼻中微微有息,不可遽服此方,恐气将脱不能受峻补也。
有力者用辽人参去芦三钱煎成,冲贯众炭末一钱服之,待气息微旺然后服此方,仍加贯众炭末一钱,无不见效;无力者用无灰黄酒冲贯众炭末三钱服之,待其气接神清始可服此方。
人参以党参代之,临服亦加贯众炭末一钱冲入。
)年老血崩(七)妇人有年老血崩者,其症亦与前血崩昏暗者同,人以为老妇之虚耳,谁知是不慎房帏之故乎!方用加减当归补血汤。
当归(一两,酒洗)黄耆(一两,生用)三七根末(三钱)桑叶(十四片)水煎服。
二剂而血少止,四剂不再发。
然必须断欲始除根,若再犯色欲,未有不重病者也。
夫补血汤乃气血两补之神剂,三七根乃止血之圣药,加入桑叶者,所以滋肾之阴,又有收敛之妙耳。
但老妇阴精既亏,用此方以止其暂时之漏,实有奇功,而不可责其永远之绩者,以补精之味尚少也。
服此四剂后,再增入:白术(五钱)熟地(一两)山药(四钱)麦冬(三钱)北五味(一钱)服百剂,则崩漏之根可尽除矣。
《傅青主女科》临证解析《傅青主女科》是明代医学家傅青主所著的一本关于妇科疾病的医学经典。
该书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总结了傅青主多年来对妇科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
下面将对《傅青主女科》进行临证解析,并探讨其在妇科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贡献。
需要强调的是,《傅青主女科》是中国古代妇科医学中的重要著作之一。
它系统地阐述了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药和治疗原则。
这些内容反映了傅青主对妇科疾病的深入思考和临床实践,为后世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傅青主女科》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不可忽视。
通过对该书的仔细研读,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和经验总结。
这些案例涵盖了妇科疾病的各种类型,如月经不调、白带异常、子宫肌瘤等,并提供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方药。
这些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可以为现代妇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傅青主女科》还对妇科疾病的辨证施治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
例如,傅青主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提出了“六经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等治疗原则。
他认为妇科疾病与妇女体质、经络运行、阴阳平衡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这些理论和方法为妇科医生提供了指导,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
《傅青主女科》在历史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该书的出版和传播,促进了妇科医学的发展和研究。
它不仅在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对后世的医学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傅青主的理论和经验成为后来医家们研究和吸收的重要资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妇科学派做出了贡献。
《傅青主女科》是一本重要的古代医学著作,对妇科医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临床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阐述,该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为现代妇科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
同时,它还推动了妇科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为后世的医学著作和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因此,《傅青主女科》的价值和地位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是不可忽视的。
傅青主女科较释治法宜:补肾、调肝、健脾胃、调气血、理冲任; 带下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病此患,故以名之;然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亦病;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带脉无力,则难于提系,必然胞胎不固;带弱胎易坠,带伤,胎不牢;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也;行房而放纵,饮酒而癫狂,虽无疼痛之苦,然有暗耗之害;气不化经水,而反变为带;加之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浸,热气之逼,于是带下也;1.任脉起中极之下,环口至目下,好病,经不调,崩漏,不孕,流产;2.督脉会阴→上齿若病,不孕;3.脾气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统摄血液;4.肝气肝主血海,助脾胃运化,喜调达;肝气郁则脾虚;治疗原则:解肝郁,补脾虚,除湿而清内热;黄带症状:带下色黄,若黄米浓汁,气腥秽;病因:任脉湿;唇齿之泉,贯任脉通带脉入肾;热存下焦,津液不能化精而化湿也;水本黑,火本红,湿与热合,化红返黑皆不可,煎熬成汁为黄色也;治法:补任脉之虚,清肾火之炎;药方:易黄汤山药1两芡实1两黄柏2钱车前子1钱白果10枚4剂痊愈;易黄汤任脉湿热黄带病, 易黄山药芡实同; 引入任脉加白果, 益以车前黄柏灵;结语黄带属湿热,此任脉也;补任之虚,清肾之火,凡带病均可治之;此为治带病主方;山药芡实清热生津;黄柏车前子,湿久生热,清肾火而湿始有去路;白带症状:经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止,甚则有臭味;病因:湿盛火衰,肝郁气弱脾虚,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而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治法:大补脾胃,少佐舒肝;药方:完带汤白术、山药各1两人参2钱白芍5钱车前子3钱苍术3钱甘草1钱陈皮5钱黑芥穗5分柴胡6分2剂轻,4剂止,6剂愈;完带汤白带须用完带煎, 山药白芍与车前; 二术荆芥参陈草, 脾虚湿滞服之痊;结语:白带湿属寒,肝郁脾虚,湿盛火衰; 治法肝气舒而脾气旺,湿气消,白带自消;若不见效,经水过期,少腹急迫,服宽带汤;此为寒湿之主方;青带症状:带下色青,绿如绿豆汁,粘稠不断,其气腥臭;病因:肝经之湿热也;肝木本青,带青者肝木病;肝木喜水润,湿则恶;肝之性既违,气必逆,气上而湿下,两相牵制,停中焦,走于带脉,遂从阴门而出;逆轻则青,重则绿;治法: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药方:加减逍遥散茯苓、白芍、甘草各5钱柴胡1钱陈皮1钱茵陈3钱栀子3钱2剂淡,4剂绝,不过剂加减逍遥散带下色青肝郁滞, 逍遥去归加茵栀; 疏肝清热并利湿, 陈皮健胃带自愈;结语:青带属于肝经湿热,舒肝健脾,利湿清热;肝郁既解,湿利热清,绝青带;脾土喜燥恶湿,土病湿,木必乘之;木又为湿土之气侮,肝亦病;赤带症状:带下色红者,似血非血,淋漓不断;病因:湿热之病;湿为土之气宜见黄白,不见者火之故也;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肝火下克脾土,脾土不能运化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肝不藏血亦渗于带脉之内;治法:清肝木之火,扶其脾之气;药方:清肝止淋汤白芍、当归各1两生地5钱阿胶3钱黄柏2钱丹皮3钱牛膝2钱香附1钱红枣10黑豆1两2剂少,4剂愈,10剂不发矣;清肝止淋汤清肝止淋赤带宜, 补血清火功效奇; 归芍地柏香附枣, 阿胶黑豆膝丹皮;结语:此方补肝之血,不利脾湿,此病火热为重,湿为轻;火所以旺,由血衰,补血足制火;补肝之血而少用清火之味,则奏功独奇;黑带症状:色黑若黑豆汁,气腥秽,腹痛,便痛,阴门肿,面赤、黄瘦,口渴;病因:火热之极也;火极似水,乃火郁结于下而不上炎于上也;口渴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煎;不狂者凭肾水肺金无病;润心冲胃以救之耳;治法:惟以泻火为主,火退湿自除;药方:利火汤大黄3钱白术5钱茯苓3钱车前子3钱王不留行3钱黄连、栀子、刘寄奴各3钱知母2钱生石膏5钱大黄黄连石膏知母栀子寒凉;车前子王不留行刘寄奴除湿;白术茯苓辅土渗湿;1剂痛止;2黑变白;3白变少,又3剂止;利火汤黑带利火水进殊, 连栀石膏并知母;苓术大黄车前子,王不留行刘寄奴;调经经水先期而多病因:火旺则血热,水旺则血多,此为余症;过而有余,子宫太热,亦难受孕;恐有烁干男精之虑,过者损之;治法:少清其热火,而不必泻其水;药方:清经散丹皮3钱地骨皮5钱白芍3钱熟地3钱茯苓1钱青蒿2钱黄柏半钱;2剂火平;清经散清经散中用白芍,丹皮地骨与青蒿;茯苓熟地加黄柏,滋水润水经自调;结语:妇科调经尤难,经调则无病,不调则百病丛生;此书虽有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之分,然须种子,带下参看,临症时方有进境;经水先期而少症状:经来者仅仅一二点,以为血热之极也;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病因:先期而来少,火热而水不足;肾中火热而水亏也;治法:不必泻火,只专补水,水既足,火自消;水克火;药方:两地汤元参1两生地1两白芍、麦冬各5钱、阿胶、地骨皮各3钱4剂经调;解方:地骨皮解骨之热,骨热是由于肾之热,清其骨髓,肾气自清,又不损胃气;两地汤先期经少两地汤,元参地骨生地襄;更用阿胶与芍药,火旺水亏服之消;经水后期而多病因:盖经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夫经本来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经来而诸经之血皆来附益,而经水行而门启,不遑迅合,诸经之血乘其隙而流出也;药方:温经摄血汤熟地、白芍各1两川芎、白术各5钱柴胡半钱五味子3分肉桂3分续断1钱方解:此方大补肝肾之精血;肉桂祛其寒,柴胡解其郁;补中有散,散不耗气;补中有泄,泄不损阴;所以补之有功,温之有成;元气不足加人参1-2钱;此方凡经来后期均可用;温经摄血汤经水后期摄血汤,温脾补肾舒肝良;地芍术柴芎断味,还有肉桂暖元阳;经水先后无定期病因:经水处诸肾经,肝为肾子,肝郁则肾亦郁也;肾郁其气必自不宣,前后之或断或续,正肾之气之或通或闭耳;子母关切,子郁母关;治法:舒肝之郁,经水必有一定之期;药方:定经汤白芍、当归、菟丝子各1两熟地、山药各5钱柴胡5分茯苓、黑荆芥各3钱2剂水净,4剂定期;定经汤经水不定定经汤,菟丝归芍熟地黄;山药柴苓黑荆芥,肝肾气舒奏功良;结语:外感者加苏叶1钱,内伤者加神曲2钱炒;肉食积滞山楂肉2钱炒,若肝气郁抑当以逍遥散为主,有热加栀碳丹皮,即加味逍遥散;经水数月一行因妄用补血虚之药,而致无病变有病;助仙丹茯苓5钱陈皮5分白术、白芍、山药各3钱杜仲1钱菟丝子1钱甘草1钱河水煎,4剂如旧;健脾益肾而不滞;解郁清痰而不泄,不损天然之血,实为调经大法;助仙丹季经避年助仙丹,用药须以河水煎;苓术陈芍山药草,杜仲菟丝补先天;年老而经水复行病因:不宜行经而行者,乃肝不藏血脾不统血之故也;非精过泻而动命门之火,即气郁甚而发龙雷之炎,二龙较发,而血乃奔矣;治法:非大补肝肾之气与血,则血不能骤止;药方:安老汤人参、黄芪、熟地各1两白术、当归、山茱萸各5钱阿胶1钱黑荆芥1钱木耳碳1钱甘草1钱香附5分2剂减,4剂大减,10剂愈;方解:补肝肾之气,气足血生而摄血;补肾水,水足肝舒,脾自养;可加贯众碳1钱研末冲服;安老汤安老汤治二火猖,参术芪草归地襄;山萸荆胶香木耳,疏肝补脾益肾良;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病因:肝木恶风寒,若行经时腠理大开,寒之来袭,肝气之闭塞;经水道亦闭;气行阳分则生热,反之生寒;此犹感寒之轻者;外风寒袭,内应之,热气益深,常热入血变为如狂之症;往来寒热,风寒未甚,热未深耳;治法:补肝血,通郁散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药方:加味四物汤熟地1两白芍、当归、白术各5钱川芎、丹皮各3钱元胡1钱捣碎醋炒甘草1钱柴胡1钱方解:四物汤滋脾胃之阴血,柴胡白芍丹皮宣肝风郁,甘草白术元胡利腰脐而和腹疼,入表里之间,通经络之内;加味四物汤经水断续痛时无,加味四物汤效殊;芎归芍地白术草,丹皮元胡并柴胡;注:加荆芥穗炒黑1钱尤妙;经水未来腹先疼痛病因:肝木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畅;经欲来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经满不内藏,肝火焚烧,内逼经出,火随之而怒泄;紫黑,水火两战之象,成块者,火煎成形;治法:泻肝之火,解肝之郁;药方:宣郁通经汤白芍、当归、丹皮各5钱栀子3钱甘草、柴胡、香附、郁金、黄芩各1钱白芥子2钱研4剂而平;方解:此方补肝之血,解肝之郁,利肝之气,降肝之火;宣郁通经汤经前腹痛紫块行,宣郁通经川郁金;丹栀归芍生甘草,白芥柴胡香附芩;经后腹痛病因:经水、肾水满则溢,虚则闭;肾水一虚,水不生木,肝木克脾土,木土相争,其气必逆,故而作痛;治法:舒肝气为本,益补肾之味;药方:调肝汤山药5钱阿胶、当归、白芍、山茱萸各3钱巴戟、甘草各1钱调肝汤经后腹痛宜调肝,归芍山萸巴戟天;山药阿胶生甘草,平肝理气郁痛安;经前腹痛吐血病因:肝性急,宜顺不宜逆;逆则气动,血随气行;少阴之火急如奔马,得肝火直冲而上,反经而为血,亦至便也;肝不藏血,始成吐血之症;治法:平肝顺气若反复,则宜补肾药方:顺经汤当归、熟地、丹皮各5钱白芍2钱茯苓、沙参、黑荆芥各3钱牛膝、黄芩1剂正,2剂顺,10剂不再发;顺经汤顺经治肝气逆,黄芩沙参怀牛膝;归芍熟地荆丹皮,经前腹痛吐血愈;结语:肝气下逆,不顺行而上逆也,补肾调经之中;肝气不逆,肾气自顺;妇人壮年吐血以为痨症;若投药,则肝气愈逆,非痨成痨;方加茜草1钱怀牛膝1钱尤妙;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病因: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冲脉为血海,任脉为主胞胎,为血室,均喜正气之相通;恶寒湿之邪气;经水由二经而外出,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疼痛;邪愈盛正气愈衰;寒气生浊下如豆汁之黑者,见北方寒水之象;治法:利湿、温寒;任冲无邪之乱,疼自消;药方:温脐化湿汤白术1两茯苓3钱山药5钱巴戟5钱扁豆5钱捣白果10枚莲子30枚不去心;在经未来前10日服,4剂邪去,调经兼可种子;温脐化湿汤寒湿痛经要辨明,温脐化湿此方宗;山药莲子巴戟肉,白果扁豆术茯苓;附:冲任之气宜通,不宜降;化湿不用苍术、薏仁;此方为温脐化湿之主方;经前泄水症状:泄水3日后行经;病因:脾虚不摄血;脾属湿土,脾虚土不实,湿更甚;经水有动,脾气先不能固,脾统之血欲流血海,而湿先乘之矣;因而泄水后行经;治法:不在治水,而在先治血;不在先治血,而在先补其气;气旺血生,气旺湿自除;气旺经自调; 药方:健固汤人参5钱白芍1两茯苓3钱薏仁3钱巴戟5分10剂方平补脾以固脾血;健固汤行经泄水属脾虚,参术茯苓巴戟薏;补益脾气能摄血,除湿调经水自止;与胖人不孕参看,自得立方之妙;经前大便下血症状:出现在经前1日;病因:经入大肠,胞胎上通心而下通肾,心肾不交则胞胎之血两无所归;而心肾二经之气不来照摄,听其自便;所以血不行小肠而走大肠;治法:单止肠血,愈止愈多,反激动三焦之气;今不使水火之既济而徒治胞胎,胞胎之气无所归,血安有归经之日;必须大补心肾;心肾之气交而胞胎之气自不散;大肠血不妄行,血自归经;药方:顺经两安汤人参3钱当归、熟地、麦冬、白芍、白术各5钱山茱萸、炒荆芥2钱巴戟1钱升麻4分1剂血止,2剂肠血止,3剂经止兼受妊娠;方解:心肾足,气两合,胞胎之气听命,二经之摄安有妄动;兼补肝木,肝乃肾之子,乃心之母;肝血往来于心肾之间,上引心而下入肾,下引肾而上入于心;此心肾相交一大法门;顺经两安汤经前便血宜顺经,归芍熟地萸麦冬;参术巴戟炒荆芥,心肾相交经顺宁;若大便下血过多,精神短少,消瘦,肝气不扬,久郁伤脾;脾伤不统血,又当分别治之;经闭症状:未到49岁,而经水先断;病因:经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之中是至阴之精而有至阳之气;故其色赤红似血,实非血也;经闭,一则肾水衰,二则心肝脾之郁;肾水生,肾水化则有关于心肝脾,使水位之下而无土气以承之,则水滥灭火,肾气不能化;火位之下而无水气以承之,则火烁金肾气无所生;木位之下而无金气乘之,木妄破土,肾气无所生;心肝脾一经之郁则肾气郁而不宣,况三经齐郁,肾气真足而难吐,此所谓亢则害;治法:散心肝脾之郁,补肾水,也有大补其心肝脾,精溢而经水自通;药方:益经汤熟地、白术各1两当归、山药各5钱白芍、生枣仁、沙参各3钱丹皮、人参各2钱杜仲、柴胡各1钱8剂通,30经不再闭,易受孕;益经汤未老经断须溢经,心肝脾气郁结成;归芍熟地参术枣,山药沙丹柴杜平;种子身瘦妇人瘦弱,一交男子,卧床终朝,此为血虚;交感泻精,与血何与肝气不开,精不能泄,肝气仍是不舒;肾为肝母,母泄精,不能养子,木燥乏水,而火以暗动烁精,肾逾虚;瘦人多火,水益少而火益炽,水不足以治火,此火在水上之卦;所倦怠而卧,偶而受孕,随中随消;治法:大补肾水而平肝木,水旺→血旺→火消,成水在火上之卦;药方:养精种玉汤熟地1两当归、白芍、山茱萸各5钱三月身健易孕,切记节欲,否则惟身健而已;养精种玉汤血虚瘦怯久不孕,四物去芎萸肉殷;平肝补肾精血足,养精种玉此方珍;附:3月后不孕,原方+杜仲2钱炒脱丝+续断2钱、白术5钱土炒焦、云苓3钱;数剂即可;胸满不思饮食不孕症状:妇人饮食少思,胸膈满闷,惟思睡眠,一经房事呻吟不已;此为肾气不足;气宜升腾,至上焦脾胃易运消;陷于下焦难运化;人乏水谷之养,精神倦怠;脾胃之气可升不可将;脾胃之气虽充于脾胃之中,实生于两肾;肾之水气,充于胃,火气充脾;治法:补肾为主,兼用补脾胃之药;阴气既足,阳气易升;药方:并提汤熟地、巴戟、白术各1两人参、黄芪各5钱山茱萸肉3钱枸杞2钱柴胡5分3月肾气大旺,再服1月未有不孕;并提汤并提汤可补脾肾,参术黄芪并枸杞;熟地山萸柴巴戟,阳气升腾皆升机;胸满不孕,人误以为消食难,用以消导之药,肾逾虚;下身冰冷不孕妇人冰冷,交感之际,阴中绝无温热之气,胞胎寒之极;胞胎居心肾之间,上接心,下系肾;胞胎之寒冷,可知心肾二火之衰微也;治法:补心肾二火,补心温肾药方:温胞饮白术、巴戟各1两人参、杜仲、菟丝子、山药、芡实各3钱肉桂、补骨脂各2钱附子3分温胞饮温胞饮暖子宫寒,参术桂附巴戟天;山药杜芡补骨脂,心肾火衰服之痊;今种子者多喜服热药,胞胎有热,不宜服用;胸满少食不孕饮少则平和,多则难受或作呕吐,此脾胃虚寒也;夫脾胃之虚寒,盖因心肾之虚寒;胃土非心火不能生;脾土非肾之不能化;心肾衰,不化水谷之精微,无津液灌溉于胞胎之中;治法:温补脾胃,兼补心肾之火;药方:温土毓麟汤巴戟、覆盆子各1两白术、怀山药各5钱人参3钱神曲1钱连服1月,命门心包火旺,脾胃无寒冷之虑,自留子;温土毓麟汤温土毓麟之虚寒,参术山药巴戟天;更加覆盆与神曲,命门温暖谷气添;少腹急迫不孕少腹之中,紧迫之状,急而不舒,不能生育,系带脉拘急也;带脉宜宽不宜急,皆因腰脐之气不利,此由于脾胃之气不足;治法:宜宽带脉之急,不能速宽;利腰脐之气亦不能立就;须大补脾胃之气与血;药方:宽带汤白术1两,巴戟肉5钱,补骨脂1钱,人参3钱,麦冬3钱,杜仲3钱,熟地5钱,肉苁蓉3钱,白芍3钱,当归2钱,五味子3分,莲子20粒四剂无紧迫,1月受胎,带脉急,气血虚,芍药之酸平肝木,肝不克脾,五味生肾水,肾能益带;宽带汤宽带汤能和腰脐,参术归芍麦味俱;熟地苁蓉杜巴戟,莲子补肾带宽奇;附录:冲任督带1.妊娠初起,血归冲,血不足气有余易热;肝司血海;冲脉:冲为血海,经因之而行也;上达心火,下通肾水;冲脉五脏六腑之海,盈则盛之,乏者养之;任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均为所司,称‘阴脉之海’为人体妊养之本,对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王冰曰: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以妊养也;故经云此生病女子不孕也;又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督脉:主一身之阳,与任脉相匹配,对经起调节作用;带脉:约束冲、任、督,提携胞胎,固摄脾肾之精微;2.调经作用青春期:肾气盛→天葵至→任通冲盛→月经来潮→受精妊娠;绝经期:肾气衰→任脉虚→冲脉衰少→天葵竭→绝经→不再受孕;3.病变各种原因影响到冲任,便引起妇疾;妇人良方:妇人病有36种,皆由冲劳损而致;冲脉: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少腹拘紧痛,呕吐,倒经奔逐,经不调;任脉: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疝气带下流产不孕等;带脉:多由脾气虚,而殃及;难经: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张锡纯则将冲任虚损证则之于带;督脉:脉经: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产后经病,宫寒、畏寒、癫痫;4.辩证论治冲任寒症分虚实:实:外寒冲任受;虚:源自体虚,寒自内生,寄邪易与气血相搏影响气血运行;病:痛经,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癓瘕实寒:速散,湿经散寒,疏通经气,温经汤妇人良方大全,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虚寒:甘辛湿补佐理气化瘀,金匮温经汤或医学中参西录理冲太温中汤日久成癓:桂枝茯苓丸大口三棱莪术归须5.冲任热证素热,阴虚阳盛,肝经瘀火,饮食辛辣;暖宫药过,染邪毒,热久成癓,热扰冲任,血海不宁,见经,先经多,崩漏,区别在冲在任,病性属虚属实;嫉妒不孕怀抱素恶,此肝气郁结而不孕也;妇有子,心脉流利而肝脉舒徐而和,肾脉旺大而鼓指,此喜脉;肝木不舒,下克脾土至栓塞,致腰脐之气不利,则不能通任脉达带脉,带脉之气亦塞,则胎胞之门必闭,精不至焉;治法:解四经之郁,开胞胎之门;药方:开郁种玉汤白芍1两,香附3钱,当归5钱,白术5钱,丹皮、茯苓各3钱,花粉2钱水煎服一月郁开;开郁种子汤开郁种子汤名殊,肝脾心肾郁须舒;归芍香附天花粉,苓术丹皮郁结除;白芍柔肝、和肝益肝血,白术茯苓健脾,丹皮凉心火,当归花粉补血养阴,香附解郁破气无经不达肥胖不孕身体肥胖,痰涎甚多,此湿盛之故; 肥胖之湿实为脾土病,脾病不化水谷,宜身体瘦弱;湿盛多肥胖---多气虚---内实虚损---气必衰---不行水,而湿停于肠胃之间,不能化精而化涎;脾本湿土,又因痰多,逾加其湿,脾不能受,热必侵润于胞胎,日积月累,胞胎竟变为汪洋之水窟矣;水势甚大,使精化成水,何能妊娠治法:泄水化痰,补脾胃之气;药方:加味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半夏、当归各3钱,白术1两,茯苓5钱,柴胡1钱,甘草1钱,升麻4分,陈皮5分; 水煎服,8剂痰涎尽,再服10剂;此方之妙,提脾气而升于上,作云作雨,则水湿反利于下行;助胃气而消于下,为津液,则痰涎转易于上化;阳气足,摄精,湿邪散,受种;加味补中益气汤加味补中益气汤,参术苓草陈夏尝;升柴能将清阳举,归芪二味补血良;注:参看妊娠浮肿、正产气虚胞衣不下;骨蒸夜热不孕骨蒸夜热,逾体火焦,口干舌燥,咳嗽吐沫;骨髓内热而肾热,胞胎上接心,下系肾;阴有阳,阳有阴,须协调;骨热→肾热→胎儿骨髓热,则骨中空仅存火烈之气何能成丹治法:补肾之阴,清骨之热乏水壮水为主,以制阳火;药方:清骨滋肾汤地骨皮1两丹皮、沙参、麦冬、元参各5钱五味子5分白术3钱石斛2钱水煎服30剂骨蒸解,再60剂;此病非短期能消,多服有益;补中益气健胃消谷;阴虚内热之人易妊;因骨髓过热烁精,稍补其肾,以杀其火之有余,益水之不足;清骨滋肾汤骨蒸内热肾水虚,清骨滋肾丹皮俱;地骨白术斛麦味,沙参元参壮水宜;注:一切骨蒸烦热、潮热,均可以本方治;腰痿腹胀不孕腰酸背楚,胸满腹胀,倦怠欲卧;此任督之困也;前位任脉,后为督脉,皆从带脉上下而行也;任带堕于前,督脉亦同;虽胞胎受精必小产;任督虚则气血相结症起,阻碍受精;治法:先除疝瘕而补其任督,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包裹成形;药方:升带汤白术1两人参3钱沙参5钱肉桂、半夏各1钱神曲2钱荸荠粉、鳖甲、茯苓各3钱连服30剂,任督好,继30剂疝除;升带汤升带汤用参术苓,夏沙神曲肉桂从;荸荠鳖甲消症瘕,任督不困带脉升;此方为有疝瘕而设,故有鳖甲、荸荠、沙参;小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此为膀胱水气不化;膀胱与子宫近牵连,水湿之气走膀胱,得肾气始化为水以出阴器;若无,则渗入宫中而成汪洋之势;治法:壮肾气化宫水,益肾火化膀之水;药方:化水种子汤巴戟、白术各1两茯苓5钱人参3钱菟丝子5钱芡实5钱车前子2钱肉桂1钱2剂膀胱气化,4剂艰涩除,又10剂脚肿除,又60剂肾大旺;此方症极多渐添杂症,久而不愈,甚成劳;不瘵不治者;此补水而不助湿,补火而使归源;皆因用濡润之品,不可攻;巴戟肉桂暖肾阳,芡实菟丝子填肾,稍加泄水车前子;化水种子汤化水汤中参术苓,车前芡实菟丝充;巴戟肉桂壮肾火,水湿消除胞胎宁;血崩补血先补气,血易生,气帅之而行;补气兼补火,气乏火衰,火旺气足;补血不补火,则血滞;血大出气随血衰,单补血,气散尽;单补气,血难生;血崩昏暗血崩阴道大出血或持续淋漓血—不在经期;此虚火;治法:不可单用止涩之品止血,须补阴而兼行止崩之法;补血先补气,血易生;补气兼补火加用黑姜,血不凝滞,而止血更速,且有收敛之功;药方:固本止崩汤熟地、白术各1两黄芪3钱当归5钱黑姜2钱人参3钱1剂止,10剂不再发;血崩至昏晕,血已尽仅存一线之气;先补血,气散尽;单补气,血难生;补血不补火则血滞,难随气而生;固本止崩汤固本止崩大熟地,白术黑姜参归芪;气血双补阴阳固,补阴止崩妙法奇;附:若血崩已数日,六脉皆无,微息;用辽人参去芦3钱煎成,冲贯众碳末1钱,待气息微旺,服此方仍加贯众碳末1钱;年老血崩症同上,是不慎房事,方用加减当归补血汤;当归1两黄芪1两三七末3钱桑叶14片2剂血少止,4剂不再发;年老阴精亏虚,宜滋肾兼敛血+白术5钱、熟地1两、山药4钱、麦冬3钱、北五味1钱,百剂除根;加减当归补血汤年老血崩治较难,加味当归补血煎;当归黄芪须重用,三七桑叶服之安;孀妇血崩,气冲血室,+白芍碳3钱、贯众碳3钱极妙;少妇血崩妊娠3月血崩,此行房不慎;气衰行房泄精,妊娠无所养堕;泄精太甚,气海不能摄血,况气弱又妊娠,久战内外之气皆动,血安能固治法:补气为主,少佐补血之品;药方:固气汤人参1两白术5钱茯苓2钱甘草1钱熟地5钱当归3钱山茱萸2钱杜仲3钱远志1钱五味子10粒1剂止,10剂愈; 固气汤固气止崩用四君,熟地当归于杜仲;远志五味加山萸,气虚血崩皆堪用;。
傅青主女科读书笔记一、初遇傅青主女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
你想啊,就好像一个饿了好久的人突然看到满桌美食。
这书的名字一听就很专业,我当时就想,这里面肯定藏着不少关于女性健康的秘诀。
比如说书中提到的调经的方子,就像是一把把解开女性身体奥秘的钥匙。
二、傅青主其人傅青主是个传奇人物呢!他就像一位武林高手,在医学的江湖里独树一帜。
我在读书的时候,感觉他就站在我旁边,耐心地给我讲解女科病症。
他的智慧就像明亮的灯塔,照亮了古代女性健康问题这片大海。
我跟朋友聊天说起傅青主,朋友说:“这人肯定特别厉害,感觉像那种能起死回生的神医。
”我就跟朋友讲书里的那些精妙医理,朋友都听入迷了,直感叹古代人的智慧。
三、书中的辩证思维这书里的辩证思维可不得了。
它不像有些医书那么死板,它是活灵活现的。
就好比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从各种细微的症状里找到病因的线索。
比如说一个女性有月经不调的问题,傅青主不是只看月经不调这一个表象,而是从她的饮食、起居、情绪等多方面去分析。
这就像在解一个复杂的谜题,每个小细节都可能是关键。
我有时候就想,现在的医生要是都能有这样的辩证思维,那得解决多少女性的病痛啊!四、方剂里的奥秘书里的方剂那可是精华所在。
这些方剂就像精心调配的魔法药水。
每一味药就像是魔法药水的一种原料,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我看到一个治疗带下病的方剂,里面的药材组合得特别巧妙。
我就想象自己是一个古代的药师,按照傅青主的方子配药。
我把这些告诉我的中医老师,老师说:“这傅青主的方剂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像一个完美的乐章,每个音符都恰到好处。
”五、对现代的启示对现代女性健康也有着巨大的启示啊。
现代女性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就像在暴风雨里航行的船只。
书中提到的很多病症的调理方法,就像是避风港。
我有个同事总是痛经,我就按照书里的思路给她一些建议,她试了之后说感觉真的有改善。
这时候我就特别感慨,这么古老的书,到现在还这么有用,就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
傅青主女科 (精校)傅青主女科上卷共三十八條三十交骨不開降子湯九症四十一方種子腳手先下轉天湯身瘦不孕養精種玉湯氣逆舒氣湯帶下胸滿不思食不孕并提湯子死產門救母湯白帶完帶湯下部冰冷不受孕溫胞飲子死腹中療兒散青帶加減逍遙散胸滿少食不受孕溫土毓麟湯正產黃帶易黃湯少腹急迫不受孕寬帶湯胞衣不下送胞湯補中益氣黑帶利火湯嫉妒不孕開鬱種玉湯湯赤帶清肝止淋湯肥胖不受孕加味補中益氣湯氣虛血暈補氣解暈湯骨蒸夜熱不受孕清骨滋腎湯血暈不語刺眉心穴法獨參血崩腰酸腹脹不受孕升帶湯湯當歸補血湯昏暗固本止崩湯便澀腹脹足浮腫不受孕化水敗血攻心暈安心湯年老血崩加減當歸補血湯種子湯腸下補氣升腸湯萆麻仁提少婦血崩固氣散法交感血出引精止血湯鬱結血崩帄肝開鬱止血湯下卷共三十九條四十產後閃跌血崩逐瘀止血湯一症四十二方二法少腹疼血瘀散結定瘀湯血血海太熱血崩清海丸虛腸寧湯妊娠氣喘救脫活母湯鬼胎惡阻順肝益氣湯惡寒身顫十全大補湯婦人鬼胎蕩鬼湯紅花霹靂浮腫加減補中益氣湯惡心嘔吐溫腎止嘔湯散少腹疼安奠二天湯血崩救敗求生湯室女鬼胎蕩邪散調正湯口乾咽疼潤燥安胎湯手傷胞胎淋漓不止完胞湯吐瀉腹疼援土固胎湯四肢浮腫轉氣湯調經子懸脅疼解鬱湯肉線出兩收湯經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經散跌損救損安胎湯肝痿收膜湯火旺水虧兩地湯胎漏助氣補漏湯氣血兩虛乳汁不下通乳丹經水後期溫經攝血湯子鳴扶氣止啼湯鬱結乳汁不通通肝生乳湯經水前後焝定期定經湯腰腹疼渴汗燥狂即子狂息焚經水數月一行助,丹安胎湯年老經水復行安老湯中惡消惡安胎湯經水忽來忽斷時疼時止加味多怒墜胎利氣洩火湯四物湯經水未來腹先疼宣鬱通經湯小產行經後小腹疼痛調肝湯行房不慎固氣填精湯經前腹疼吐血順經湯跌閃理氣散瘀湯經水將來臍下先疼痛溫臍化大便乾結加減四物湯溼湯畏寒腹疼黃耆補氣湯經水過多加減四物湯大怒引氣歸血湯經前先洩水健固湯經前大便血順經兩安湯難產年未老經水斷益經湯血虛送子丹1女科上卷陽曲傅山青主手著全愈,此方脾胃肝三經同治之法,寓補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內,開提肝木之白帶下一氣,則肝血不燥,何至下剋脾土,補益脾土之元,則脾氣不溼,何難分消水夫帶下俱是溼症,而以帶名者,因帶脈氣,至於補脾而兼以補胃者,由裏以及不能約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蓋帶表也,脾非胃氣之強,則脾之弱不能脈通於任督,任督病而帶脈始病,帶脈旺,是補胃正所以補脾爾。
者,所以約束胞胎之糸也,帶脈焝力則難以提繫,必焞胎胞不固,故曰,帶弱青帶下二則胎易墜,帶傷則胎不牢,焞而帶脈之傷,非獨跌閃挫氣已也,或行房而放婦人有帶下而色青者,甚則綠如菉豆縱,或飲酒而顛狂,雖焝疼痛之苦,而汁,稠粘不斷,其氣腥臭,所謂青帶也,有暗耗之害,則氣不能化經水,而反變夫青帶乃肝經之溼熱,肝屬木,木色屬為帶病矣,故病帶者,惟尼僧寡婦出嫁青,帶下流如菉豆汁,明明是肝木之病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則少也,況加以矣,但肝木最喜水潤,溼亦水之積,似脾氣之虛,肝氣之鬱,溼氣之侵,熱氣溼非肝木之所惡,何以竟成青帶之症,之逼,安得不成帶下之病哉,故婦人有不知水為肝木之所喜,而溼實肝木之所終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惡,以溼為土之氣故也,以所惡者,合禁止,甚則臭穢者,所謂白帶也,夫白之所喜,必有違者矣,肝之性既違,則帶乃溼盛而火衰,肝鬱而氣弱,則脾土肝之氣必逆,氣欲上升,而溼欲下降,受傷,溼土之氣下陷,是以脾精不孚,兩相牽掣,以停住於中焛之間,而走於不能化榮血以為經水,反變成白滑之帶脈,遂從陰器而出,其色青綠者,正物,由陰門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以其乘肝木之氣化也,逆輕者,熱必輕治法宜大補脾胃之氣,稍佐以舒肝之而色青,逆重者,熱必重而色綠,似乎品,使風木不閉塞於地中,則地氣自升治青易而治綠難,焞而均焝所難也,解騰於天上,脾氣健而溼氣消,自焝白帶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則青綠之帶病之患矣。
方用完帶湯。
均去矣,方用加減逍遙散。
脾土喜燥而婦科一門最屬難治,不難於用方,難於惡溼,土病溼則木必乘之,木又為溼土辨症也,五帶症辨之極明,立方極善,之氣所侮,故肝亦病,逍遙散減去當倘用之不效者,必其人經水不調,須於歸,妙極。
調經種子二門,參酌治之,焝不見效,茯苓:五錢:,白芍:酒炒五錢:,甘即如知白帶症,倘服藥不效,其人必經草:生用五錢:,柴胡:一錢:,陳皮水過期,少腹急迫,宜服寬帶湯,餘宜:一錢:,茵陳:三錢:,枙子:三錢類參,方見二十三。
炒:。
白朮:一兩土炒:,山藥:一兩炒:,水煎服,二劑而色淡,四劑而青綠之帶人參:二錢:,白芍:五錢酒炒:,車絕,不必過劑矣,夫逍遙散之立法也,前子:三錢酒炒:,蒼朮:三錢製:,乃解肝鬱之藥耳,何以治青帶若斯其神甘草:一錢:,陳皮:五分:,黑芥穗與,蓋溼熱留於肝經,因肝氣之鬱也,:五分:,柴胡:六分: 鬱則必逆,逍遙散最能解肝之鬱與逆,水煎服,二劑輕,四劑止,六劑則白帶鬱逆之氣既解,則溼熱難留,而又益之2以茵陳之利溼,枙子之清熱,肝氣得治帶之黃者功更奇也,蓋山藥芡實專補清,而青綠之帶又何自來,此方之所以任脈之虛,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脈奇而效捷也,倘僅以利溼清熱治青帶,之中,更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至而置肝氣於不問, 於用黃柏,清腎中之火也,腎與任脈相安有止帶之日哉。
通以相濟,解腎中之火,即解任脈之熱矣。
黃帶下三黑帶下四婦人有帶下而色黃者,宛如黃茶濃汁,其氣腥穢,所謂黃帶是也,夫黃帶乃任婦人有帶下而色黑者,甚則如黑豆汁,脈之溼熱也,任脈本不能容水,溼氣安其氣亦腥,所謂黑帶也,夫黑帶者,乃得而入而化為黃帶乎,不知帶脈橫生,火熱之極也,或疑火色本紅,何以成通於任脈,任脈直上,走於脣齒,脣齒黑,謂為下寒之極或有之,殊不知火極之間,原有不斷之泉,下貫於任脈以化似水,乃假象也,其症必腹中疼痛,小精,使任脈焝熱氣之繞,則口中之津液便時如刀刺,陰門必發腫,而色必發盡化為精,以入於腎矣,惟有熱邪存於紅,日久必黃瘦,飲食必兼人,口中必下焛之間,則津液不能化精,而反化溼熱渴,飲以涼水,少覺寬快,此胃火太也,夫溼者,土之氣,實水之侵,熱者,旺,與命門膀胱三焛之火,合而熬煎,火之氣,實木之生,水色本黑,火色本所以熬乾而變為炭色,斷是火熱之極之紅,今溼與熱合,欲化紅而不能,欲返變,而非少有寒氣也,此等之症,不至黑而不得,煎熬成汁,因變為黃色矣,發狂者,全賴腎水與肺金焝病,其生生此乃不從水火之化,而從溼化也,所以不息之氣,潤心濟胃以救之耳,所以但世之人,有以黃帶為脾之溼熱,單去治成黑帶之症,是火結於下,而不炎於上脾而不得痊者,是不知真水真火合成丹也,治法惟以洩火為主,火熱退而溼自邪元邪,繞於任脈胞胎之間,而化此黔除矣,方用利火湯病愈後當節飲食,減色也,單治脾何能痊乎。
法宜補任脈之辛熱之物,調養脾土,若恃有此方,病虛,而清腎火之炎,則庶幾矣,方用易發即服,必傷元氣矣,慎之。
黃湯。
大黃:三錢:,白朮:五錢土炒:,茯丹邪元邪四字未晰,擬易以真水真火,苓:三錢:,車前子:三錢酒炒:,王為溼熱之氣所侵繞於任脈云云,較焝語不留行:三錢:,黃連:三錢:,梔子病,焞原書究不可輕改,姑仍之。
:三錢炒:,知母:二錢:,石膏:五凡帶症多係脾溼,初病焝熱,但補脾錢煆:,劉寄奴:三錢:。
土,兼理衝任之氣,其病自愈,若溼久水煎,服一劑,小便疼止而通利,二劑,生熱,必得清腎火,而溼始有去路,方黑帶變為白,三劑,白亦少減,再三劑用黃柏車前子炒。
全愈矣,或謂此方過於迅利,殊不知火山藥:一兩炒:,芡實:一兩炒:,黃盛之時,用不得依違之法,譬如救火之柏:二錢鹽木炒:,車前子:一錢酒炒:,焚,而少為遷緩,則火勢延燃,不盡不白果:十枚碎: 止,今用黃連,石膏,梔子,知母,一水煎,連服四劑,焝不全愈。
此不特治派寒涼之品,入於大黃之中,則迅速掃黃帶方也。
凡有帶病者,均可治之,而除,而又得王不留行,與劉寄奴之利溼3甚急,則溼與熱,俱焝停住之機,佐白血之衰,補血即足以制火,且水與血合朮以輔土,茯苓以滲溼,車前以利水,而成赤帶之症,竟不能辨其是溼非溼,則火退水進,便成既濟之卦矣。
則溼亦盡化而為血矣,所以治血則溼亦除,又何必利溼之多事哉,此方之妙,赤帶下五妙在純於治血,少加清火之味,故奏功獨奇,倘一利其溼,反引火下行,轉難婦人有帶下而色紅者,似血非血,淋瀝遽效矣,或問曰,先生前言助其脾土之不斷,所謂赤帶也,夫赤帶亦溼病,溼氣,今但補其肝木之血何也,不知用芍是土之氣宜見黃白之色,今不見黃白而藥以帄肝,則肝氣得舒,肝氣舒自不克見赤者,火熱故也,火色赤,故帶下亦土,脾不受剋,則脾土自旺,是帄肝正赤耳,惟是帶脈繫於腰臍之間,近乎至所以扶脾耳,又何必加人參白朮之品,陰之地,不宜有火,而今見火症,豈其以致累事哉。
路通於命門,而命門之火,出而燒之耶,不知帶脈通於腎,而腎氣通於肝,血崩昏暗六婦人憂思傷脾,又加鬱怒傷肝,於是肝經之鬱火內熾,下剋脾土,脾土不能運婦人有一時血崩,兩目黑暗,昏暈在化,致溼熱之氣,蘊於帶脈之間,而肝地,不省人事者,人莫不謂火盛動血不藏血,亦滲於帶脈之內,皆由脾氣受也,焞此火非實火,乃虛火耳,世人一傷,運化焝力,溼熱之氣,隨氣下陷,見血崩,往往用止澀之品,雖亦能取效同血俱下,所以似血非血之形象現於其於一時,但不用補陰之藥,則虛火易於色也,其實血與溼不能兩分,世人以赤沖擊,恐隨止隨發,以致經年累月,不帶屬之心火誤矣,治法須清肝火而扶脾能全愈者有之,是止崩之藥,不可獨氣,則庶幾可愈,方用清肝止淋湯。
用,必須於補陰之中,行止崩之法,方不用參朮苓極妙,此症者誤認為血漏,用固本止崩湯。
恐其久則成崩,用參朮苓等藥治之,多若血崩數日,血下數斗,六脈俱焝,鼻不見效,赤帶反甚,若年逾四九,癸水中微微有息,不可遽服此方,恐氣將將止,或頻頻見血,此崩症也,宜分別脫,不能受峻補也,有力者,用遼人參,治之。
去蘆,三錢,煎成沖貫眾炭末一錢服五帶症古方極多,焞有應有不應者,總之,待氣息微旺,焞後服此方,仍加貫屬未得病原,此書揭透病原,故用焝不眾炭末一錢,焝不見效, 效。
焝力者用焝灰黃酒沖貫眾炭末三錢服白芍:一兩醋炒:,當歸:一兩酒洗:,之,待其氣接神清,始可服此方,人參生地:五錢酒炒:,阿膞:三錢白麵炒:,以黨參代之,臨服亦加貫眾炭末一錢沖粉丹皮:三錢:,黃柏:二錢:,牛膝入,亦有孀婦年老血崩者,必係氣沖血:二錢:,香附:一錢酒炒:,紅棗:十室,原方加杭芍炭三錢,貫眾炭三錢,個:,小黑豆:一兩:。
極效。
水煎服,一劑少止,二劑又少止,四劑大熟地:一兩九蒸:,白朮:一兩土炒全愈,十劑不再發,此方但主補肝之焛:,黃耆:三錢生用:,當歸:五錢血,全不利脾之溼者,以赤帶之為病,酒洗:,黑薑:二錢:,人參:三錢: 火重而溼輕也,夫火之所以旺者,由於水煎服,一劑崩止,十劑不再發,倘畏4藥味之重而減半,則力薄而不能止,方少婦血崩八妙在全不去止血,而惟補血,又不止補血,而更補氣,非惟補氣,而更補火,有少婦甫娠三月,即便血崩,而胎亦隨蓋血崩而至於黑暗昏暈,則血已盡去,墜,人以為挫閃受傷而致,誰知是行房僅存一線之氣,以為護持,若不急補其不慎之過哉,夫少婦行房,亦事之常氣以生血,而先補其血而遺氣,則有形耳,何便血崩,蓋因元氣衰弱,事難兩之血,恐不能遽生,而焝形之氣,必且顧,一經行房洩精,則妊娠焝所依養,至盡散,此所以不先補血而先補氣也,遂致崩而且墜,凡婦人之氣衰,即不耐焞單補氣,則血又不易生,單補血而不久戰,若貪歡久戰,則必洩精太甚,氣補火,則血又必凝滯,而不能隨氣而速每不能攝夫血矣,況氣弱而又娠,再加生,況黑薑引血歸經,是補中又有收斂以久戰,內外之氣皆動,而血又何能固之妙,所以同補氣補血之藥並用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