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基本能力100练(17)和答案 (1)

高考语文基本能力100练(17)和答案 (1)

高考语文基本能力100练(17)和答案 (1)
高考语文基本能力100练(17)和答案 (1)

综合练习(17)

班别:姓名:考号:得分:

一、材料精粹新材料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期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期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

要求:就这则材料,写一篇评论文章,自拟题目,不超过800字。

可用话题:A、严格要求出精品 B、虚心是完善的重要条件(上两个是本质意义)

C、要敢于"推倒重来"(这是从A、B项生发出来,从另一角度赞扬果戈里)

D、对自己创造的成果应取审慎态度

E、何必付之一炬(这两个是逆向思维,在未弄清作品的要害之前,仓促焚毁不一定就是严肃的态度。)

我的感悟:

二、基础闯关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旌.旗遒劲.兢.兢业业泾.渭分明 B.自刭.脖颈.杀一儆.百美好憧憬.C.当.今当.权螳臂当.车罚不当.罪 D.差.距差.劲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

..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积腋成裘猝不及防曲突徙薪盘根错结

B.委屈求全遍体鳞伤歪风邪气急公好义

C.优柔寡断源远流长钟灵毓秀常年累月

D.自立更生贻笑大方弱不经风气势凶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写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

....,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B.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

..。

..之见

C.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

....,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D.林林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当死;判林林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

....,同样有损法律的公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这种侵害顾客利益的行为,商场负责人拒不认错,于是几位顾客只好状告法院,以求公正。B.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来歇尔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C.据报道,北京将投资167亿元扩建首都机场,备受关注的首都机场新航站区建筑方案中标方案为具备世界一流机场的建筑功能和特色的B方案。

D.目前台湾岛内按人口平均消费咖啡已达38.5杯,这一数字,显示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

三、阅读突破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

..,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

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

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

..,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

..。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

..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

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予之穷.于世穷:贫穷

B.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了:全然

C.而贞甫不予易.也易:轻易

D.予甚畏.其志畏:畏惧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志之勤而止于.斯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B.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C.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7.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明代后期散文家,他继承了西汉和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反对当时浮饰雕琢的文风。本文和《项脊轩志》都显得文笔质朴简洁,情感真挚动人。

B.作者以自己同沈贞甫的交谊为线索,简要记叙两人从初识到交厚的过程,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以及他的为人和为学。最后简介其卒年,并以铭文作结。

C.文章在平实质朴的记叙中,揭示了贞甫为人耿直,交友诚笃,鄙弃趋炎附势,抵制浮躁学风的性格特点。这正是平凡读书人的不平凡之处。

D.本文记叙和抒情紧密结合:自己狼狈不堪却受敬重,失知音,不能不恸;畏其志,忧其力,而竟以病死,不能不悲;昔同啜茗论文,今独处寂寞,不能不叹;最后赞其勤学不倦,至死方休的精神。

8.翻译与断句

(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下面一段话中划线处断句并加以恰当的标点。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

风必偃。”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①。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②。

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俭梳妆:“俭”通“险”,怪异的意思;险梳妆,就是奇形怪状的打扮。②斗画长:画

出长长的眉毛去同别人争妍斗丽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手法。

(1)清人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第十六),请结合具体语句简析本

诗是怎样刻画贫寒士人形象的。

答:

(2)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四、课外阅读材料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潮起潮落,冬去春来,夏末秋至,日出日落,月圆月缺,雁来雁往,花飞花谢,草长瓜

熟,自然界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中,我也不例外,情绪会时好时坏。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这是大自然的玩笑,很少有人窥破天机。每天我醒来时,不再有旧日的心情。昨日的快

乐变成今日的哀愁,今日的悲伤又转为明日的喜悦。我心中像有一只轮子不停地转着,由乐而悲,

由悲而喜,由喜而忧。这就好比花儿的变化,今天绽放的喜悦也会变成凋谢时的绝望。但是我要

记住,正如今天枯败的花儿蕴藏着明天新生的种子,今天的悲伤也预示着明天的欢乐。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我怎样才能控制情绪,以使每天卓有成效呢?除非我心平气和,否则迎来的又将是失败的一天。花草树木,随着气候的变化而生长,但是我为自己创造天气。我要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弥补气候的不足。如果我为顾客带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那么他们也会报之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而他们什么也不会买。相反地,如果我为顾客献上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他们也会报之以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我就能获得销售上的丰收。赚取成仓的金币。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我怎样才能控制情绪,让每天充满幸福和欢乐?我要学会这个千古秘诀:弱者任思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思绪。每天醒来当我被悲伤、自怜、失败的情绪包围时,我就这样与之对抗:

沮丧时,我引亢高歌。

悲伤时,我开怀大笑。

病痛时,我加倍工作。

恐惧时,我勇往直前。

自卑时,我换上新装。

不安时,我提高嗓音。

穷困潦倒时,我想象未来的富有。

力不从心时,我回想过去的成功。

自轻自贱时,我想想自己的目标。

总之,今天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从今往后,我明白了,只有低能者才会江郎才尽,我并非低能者,我必须不断对抗那些企图摧垮我的力量。失望与悲伤一眼就会被识破,而其它许多敌人是不易觉察的。它们往往面带微笑,招手而来,却随时可能将我摧毁。对它们,我永远不能放松警惕。

自高自大时,我要追寻失败的记忆。

纵情享受时,我要记得挨饿的日子。

洋洋得意时,我要想想竞争的对手。

沾沾自喜时,不要忘了那忍辱的时刻。

自以为是时,看看自己能否让风住步。

腰缠万贯时,想想那些食不果腹的人。

骄傲自满时,要想到自己怯懦的时候。

不可一世时,让我抬头,仰望群星。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有了这项新本领,我也更能体察别人的情绪变化。我宽容怒气冲冲的人,因为他尚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忍受他的指责与辱骂,因为我知道明天他会改变,重新变得随和。

我不再只凭一面之交来判断一个人,也不再因一时的怨恨与人绝交,今天不肯花一分钱购买金蓬马车的人,明天也许会用全部家当换取树苗。知道了这个秘密,我可以获得极大的财富。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从此领悟了人类情绪变化的奥秘。对于自己千变万化的个性,我不再听之任之,我知道,只有积极主动地控制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控制自己的命运,而我的命运就是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我成为自己的主人。

我由此而变得伟大。

----选自《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综合练习(17)参考答案

一、基础闯关

1C【A“劲”读jìng,其余读jīng B “颈”读“gěng”,其他加点的字都读“jǐng D “差.劲”读chà,其余读chā】

2A【A.积——集结——节B.屈——曲C.常——长D.立——力经——禁凶凶——汹汹】

3D【A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录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B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作谦辞C“不赞一词”原指“写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D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4C【A成分残缺,应在“状告”后加“于”。B项语序不当D项表意不明,没有说出是月平均,还是年平均。】

5.(4分)节目众多,内容丰富,计费灵活,节目组合播出。(每点1分)

二、文言文阅读答案

1、B(A项,“穷”意思为困厄,仕途不通达;C项,“易”意思为轻视,看不起;D项,“畏”在文中是敬重的意思。)

2.C(“其”都是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作“他的”;A项,分别是“在”和“向、对”;B项,分别是取消主谓短语独立性用法和一般结构助词;D项,分别是“在”和“因为”。)3.B(“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是错的,文中重在介绍沈贞甫为人和为学的态度,对其“身世”基本没有介绍。)

4.(1) ①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要来我这里考核订正,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对的。(2分,“虽”字1分,句意1分)

②士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时,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忘怀,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样的(恩遇)呢?(3分,“何以”1分,“一言之善”定语后置1分,句意1分)

(2)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每个标点0.5分)

[参考译文]

自从我初次认识贞甫,那时他很年轻,在马鞍山寺庙旁读书。到我娶妻子王氏,我的妻子和贞甫的妻子是姊妹,常常跟着我到妻子的娘家。我曾经进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和我共住,天天游览虎山、西崦周围各个山,观看太湖七十二峰的美景。嘉靖二十年,我在安亭选地方居住。安亭在吴淞江边,地处昆山、嘉定的地界之间,沈家世代在这里居住。贞甫因此更和我亲近友好,通过文字往来,没有空过一天。当我在世上处境困难的时候,唯独贞甫相信我。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找我考订,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对的。

我独自居住在江海边,二十年中间,经历亲人死亡、家庭忧患、科举失败、处境狼狈,被世人讥笑,(这时候,)贞甫完全不因为别人的说法在心里(对我的评价)有所动摇,以致和那些人一起表示支持或反对。到了我突然富贵,显赫一时,一般人看见感到吃惊,但贞甫并不改变对

我的看法。唉,读书人在不被赏识的时候,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在心里忘记,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种赏识啊。这正是贞甫去世,我不能不为他极度悲伤(的原因)啊。

贞甫为人正直严厉,喜欢讲求自己的仪表修养。耿直地保持自己的节操,不是自己心目中欣赏的人就不会给他好话好脸色,遇到事情情绪激动,即使受到挫折也不躲避。尤其喜欢读古书,一定要去游历名山及佛庙道观。在所到的这些地方扫地焚香,图书摆满了桌子。听到有书的人家,多方去把书借来,亲手抄写,达到几百卷。现代时兴科举考试速成的学习方法,都把通晓经书学习古人作为迂腐,贞甫独自对于书像这样了解爱好,这是正进入到古人的学问还没有停止的时候,不幸而病重了,病重已经几年了,但他对读书更勤奋。我很敬佩他的志向,却担心他的力量不能继续,但他终于因此病故了。真叫人伤心啊!

当初,我在安亭没有事情的时候,常常去他那精致的房屋,边喝茶边谈论文章,有时达一整天,到贞甫死我又去,又是经过战乱以后,我独自徘徊无处可去。更使人有江水滔滔荒凉寂寞的感叹。

他在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某日逝世,时年四十二岁,真该悲痛啊。

铭文是:天意命运不可预料,勤谨忠恳英年早逝!

三、诗歌鉴赏

(1)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2)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语意双关,蕴涵丰富。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为世用、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之情。

过关冲刺100分+语文+小一下+人教版+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过关冲刺100分语文小一下人教版期末测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 得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共59分) 评卷人 得分 1.用“√”给句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妈妈到屋后的空(kōng kòng)地里种(zhǒng zhòng)花生去了。 2.树上的桃子结得(de dédei)又大又多,得(de déděi)摘下来了。 3.我觉(juéjiào)得上音乐(lèyuè)课很快乐(lèyuè)。 4.我只(zhīzhǐ)有一本新书。 (4分) 2.看拼音,写词语。 (16分) 3.照样子,写一写。

羊——( )( ) 斤——( )( ) 例:进——讲(讲课) 往——( )( ) 快——( )( ) 例:庄——土(土地) 住——( )( ) 许——( )( ) (12分) 4.填反义词。 左——( ) 晚——( ) 高兴——( ) 冷——( ) 远——( ) 难看——( ) (6分) 5.选择恰当的量词填空。 首本朵架座头一( )书一( )飞机两( )花 一( )牛两( )古诗一( )桥 (6分) 6.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你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2.哥哥正在写作业□ 3.这座山真高啊□ (3分) 7.按课文内容做一做。 1.小荷才露,早有蜻蜓

2.举头望明,。(12分) 二、语言表达(共6分) 评卷人 得分 8.我能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高兴地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 (6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0分) 评卷人 得分 9.课内小阅读。 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子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小虫子说:“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叫我们七星瓢虫。”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 1.照样子,写词语。 碧绿碧绿________ 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一群圆圆的小虫子”是指____。 3.七星瓢虫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棉花姑娘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00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1)

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00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1) 一、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小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搬家,出门要带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圈就是一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是圆圈—— 一圈就是一这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 那又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哪,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A.蝌蚪像黑色的“逗点” B.蝌蚪不像黑色的“逗点” (2)短文写了哪三种大自然的语言?请填一填。 ①蝌蚪水中游,是________来到人间。 ②大雁南飞,是________就在眼前。 ③大树被砍倒后,会出现年轮,这些年轮在告诉人们树的________。 (3)怎样才能找到“大自然的语言”?判断正误。 ①爱学习,不粗心大意。 ②爱学习,爱写字,不随意乱跑。 (4)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下列“语言”你能“听”懂吗? ①小蚂蚁搬家。它在说:________。 ②乌云布满天空。它在说:________。 解析:(1)A (2)春天;秋天;年轮一年长一圈

全国 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但是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高考语文病句专项练习100题4及答案

高考语文病句专项练习100题4及答案 病句解析 0825 1536 高考语文病句专项练习100题4及答案 9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不仅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而且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 B.大力推广普通话数十年来已经取得很大成就,虽然还不到人人会讲的程度,但利用各种方言腔调的普通话来交流一般没有太大的障碍。 C.“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D.生活方式,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展现,包含人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闲暇生活、社会交往等内容。从生活方式上,大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9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几年前,《文汇报》刊登了一篇报导,题目是《含金量不高的亚运会田径金牌》,引起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注意。 B.回顾2005年的中日关系,“政冷经热”依然可以作为概括语,经济的“热”温度不降,政治的“冷”愈呈冰冻状态。 C.体育赛场竞争激烈,翻云覆雨,瞬息万变,笔记本电脑充分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各种赛事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D.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制度,对于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政府部门应作好宣传解释工作。 9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B、一般情况是,鸟儿如果想在如今的城市里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嗓门,以免自己的声音不被噪声淹没。 C、宋楚瑜表示,经过50多年的隔阂之后,大多数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比如对大陆的大改变和进步,台湾民众如果不亲自来看看,是不会清楚的。 D、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读有所得,写有所得。 9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小升初冲刺卷》(附答案)部编版语文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 “小升初”冲刺试卷(精编答案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3分) A.穷途末路炮火连天伶牙俐齿口是心非 B.草木皆兵何乐不为如梦初醒色厉内荏 C.一日三秋怒发冲冠一发千钧肝肠寸断 D.如虎添翼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呆若木鸡 2.下面标点符号正确的一句是()。(3分) A.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B.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C.“行啊”,小敏回答说。“叫我干什么都行!” D.“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向前元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妈去“铺路”。 3.将“梅花、荷花、桃花、桂花”按一定顺序排列,并在括号里注明排列的理由。(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用另一成语来解释下列成语,即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4分) 画蛇添足( ) 得意忘形( )

有条不紊( ) 聚精会神( ) 5.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列的事物吗?请从下面事物中选择2个写诗句。(6分) A.庐山 B.柳树 C.小草 D.春雨 E.西湖 F.梅花 G.泰山 ①() ②() 6.下面是一则某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的报道稿,文中连用5个“战胜”,行文显得单调。请根据不同的比分,用4个“战胜”的同义词语分别填入括号,替代文中加点的“战胜”,使用词准确又富有变化。(4分) 今天进行的中学生男篮预选赛中,一中队以72比60战胜十五中队,十八 中队以68比56战胜 ..()十一中队,..()八中队,二中队以98比42战胜 三中队以78比77战胜 ..()七中队,二十中队以86比80战胜 ..()上届冠军五中队。 7.能力检测屋。(10分) ①阅读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4分)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______,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家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悠思绵绵。 ②判断与表达(6分) 我们外国语附一小代表队表演的广东音乐《步步高》在本次文艺汇演中获得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

1.快乐与感触 依稀记得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儿班代课。课间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我手中或嘴里塞干粮的。他们一听到铃声嘴里“ 哦———” 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于是我便一人悠闲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一步一步地踱到东边看看美丽的花儿;爬到西边的球台上翻着晒晒太阳;听到南边教室里悠扬的歌声,于是又跑到窗户下踮着脚使劲儿地仰起头向里看;仰倦了头嘴里嘟嘟地哼着,若无其事的来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如今,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那时一切不懂的,今天都明白了。那时的快乐依在,那时的天真依在。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钻透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无数只鸟儿横着或倒挂在柔柔的柳条上凑响清脆的晨曲。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上班去了。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我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踮脚仰头地去向往了。我尽心地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享受着群体的温暖与关爱。 课间,我们三三俩俩去拉着或牵着幼儿班的那些小娃娃,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他们手中或嘴里塞泡泡糖的。有一天,我把三四个小娃娃牵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学着老师的样子摇头晃脑、指着地图比比划划地讲:“这是中国,这是长江、那是黄河……,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要记住,别忘记。看我的手好大,把一个省都罩住了。” 小娃娃们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我也笑得前俯后仰。 上课铃响了,我们“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那天我们进了教室,唱完了一首长长的歌,没见老师来,于是我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先读读书吧,我去办公室看看”。话音刚落,只见李老师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同学们注视着他的脚。原来他脚上缠着一圈大大的药纱布。我们明白他的脚受伤了。他开始给我们讲课,和往常一样站着,不时还转去转来。一会儿,我从他变化了的语调中感到:他的脚疼痛难忍了。我忍不住环视一下四周,发现所有同学的眼里都水晶晶的,此刻我心头一热,眼泪夺眶而出。这天我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许正痛苦着;在我们获取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奉献着;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消亡着。” 太阳依旧从东边升起,灿烂的阳光总是洒满校园。当我的年龄到了是现在的若干倍的时候,我会依然记起今天的快乐与感触。 1、作者的感触是什么?(4分) 答: 。 2、在文中找出拟人的一句话写在下面。(1分) 3、用“~~~”标出文中照应的句子。(2分) 4、在文中找出三对反义词写在下面。(3分) 、、 5、“ 哦——”中的“ ———”号起作用。(2分) “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 中的“ ———”号起作用。(2分)6、把你对“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的理解写在下面。(4分)

高起点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24 分,每小题4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来自 A. 乘载乘凉乘风破浪 B. 传媒传奇不见经传 C. 总括训诂沽名钓誉 D. 法度度量审时度势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际遇辑录风雨飘遥 B. 蒙昧迷惘处之泰然 C. 豁达墨契简明厄要 D. 料俏羁伴似无忌惮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远方山边的牧民帐篷上,升起了青烟,一群群牛羊如星星般在翠绿的草原上。我想象中的长江源头 无人区”并没有出现,反倒是田园牧歌的景象. A. 悠悠点缀一览 B. 袅袅连缀一派 C. 悠悠连缀一览 D. 袅袅点缀一派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来自 A. 可可西里这个昔日疮痍满目的盗猎场,如今动植物繁盛,已成为高原物种基因库。 B. 近日,由于强降雨的作用,这个瀑布水量大涨,湍流直下,声势浩大,气壮山河。 C. 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其智慧与经验颇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 D. 整个舞台空灵而富有诗意,充满时尚感,似行云流水,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

5.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士者国之宝,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各地都争相延聘,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流动。 B. 这一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颇大。 C. 改善民生是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 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正席卷而来,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6.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高考语文基本能力100练(17)和答案 (1)

综合练习(17) 班别:姓名:考号:得分: 一、材料精粹新材料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期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期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 要求:就这则材料,写一篇评论文章,自拟题目,不超过800字。 可用话题:A、严格要求出精品 B、虚心是完善的重要条件(上两个是本质意义) C、要敢于"推倒重来"(这是从A、B项生发出来,从另一角度赞扬果戈里) D、对自己创造的成果应取审慎态度 E、何必付之一炬(这两个是逆向思维,在未弄清作品的要害之前,仓促焚毁不一定就是严肃的态度。) 我的感悟: 二、基础闯关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旌.旗遒劲.兢.兢业业泾.渭分明 B.自刭.脖颈.杀一儆.百美好憧憬.C.当.今当.权螳臂当.车罚不当.罪 D.差.距差.劲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 ..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积腋成裘猝不及防曲突徙薪盘根错结 B.委屈求全遍体鳞伤歪风邪气急公好义 C.优柔寡断源远流长钟灵毓秀常年累月 D.自立更生贻笑大方弱不经风气势凶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写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 ....,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B.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 ..。 ..之见 C.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 ....,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D.林林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当死;判林林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 ....,同样有损法律的公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这种侵害顾客利益的行为,商场负责人拒不认错,于是几位顾客只好状告法院,以求公正。B.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来歇尔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C.据报道,北京将投资167亿元扩建首都机场,备受关注的首都机场新航站区建筑方案中标方案为具备世界一流机场的建筑功能和特色的B方案。 D.目前台湾岛内按人口平均消费咖啡已达38.5杯,这一数字,显示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 三、阅读突破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冲刺100分完全试卷试题】四年级语文试卷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冲刺100分完全试卷试题】四年级语文试卷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即将迎来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这时候同学们更要多做做练习题,期末冲刺100分完全试卷也是不错的选择。一起来看看X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冲刺100分完全试卷试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冲刺100分完全试卷试题第一部分 一、积累运用。 1.将下面的字写在横线里。 漆躺薄陷舱怒瞧罪 2.根据“chí”这个读音选一个适合的字填在括号里。 ①每天上学不要到早退。 ②神奇的五彩是大自然的恩赐。 ③学习要之以恒,不能学一阵子就松下来。 3.标出句中的错别字,再依次该在括号里。 东方升起了起明星。如果不很快催毁这个火力点,在离明前久功不下高地主峰。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光阴似受无穷衣褴褛鸡起舞 兴高烈寒风呼雷霆万复健康 5.选词填空。

山崩地裂浩浩荡荡风号浪吼千军万马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齐头并进,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 6.按要求填诗句。 ①猿声凄烈,轻舟速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佳节思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写瀑布从天而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错乱排列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将正确的番号填在括号里。 ⑦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①我死了你怎么办呢?②一看见我就难过地对我说:‘我换好零钱往回跑,被马车撞倒了,轧断了两条腿。③这时我才知道,他们俩是孤儿,父母早死了。④我让小男孩吃了些东西,跟着他一块儿去看珊迪。⑤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⑥我就要死了。 8.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 水面和浑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

100道小学语文古诗词填空练习题及答案

100道小学语文古诗词填空练习题及答案 1、生当作人杰,____ ____________。 2、____ 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3、草木有本心,____ ____________。 4、黄金若粪土,____ ____________。 5、____ ____________,板荡识忠臣。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 ____________。 7、枝上柳绵吹又少,____ ____________。 8、____ ____________,道是无晴却有晴。 9、____ 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10、_____ _________,在地愿为连理枝。 11、____ 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

1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 ____________。 13、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 ____________。 14、____ ____________,不废江河万古流。 15、____ 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16、____ ____________,一水中分白鹭洲。 17、花开堪折直须折,____ ____________。 18、____ 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19、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 ____________。 20、____ 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21、____ 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22、____ 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23、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 ____________。 24、____ ____________,向阳花木易逢春。 25、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 ____________。 26、____ 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 27、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 ____________。 28、____ ____________,六宫粉黛无颜色。 29、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 ____________。 30、____ ____________,心有灵犀一点通。 31、____ 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3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 ____________。 33、____ 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高考全国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 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

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

高考语文100练答案91-100

【高考语文100练91】 阿ē谀房舍shè隽永juàn丧事sāng行伍háng 挨打ái封禅shàn开辟pì刹那chà畜牧xù 扒手pá负荷hè坎坷kě商贾gǔ压轴zhòu 磅礴páng复辟bì阔绰chuò哨卡qiǎ押解jiè 包扎zā胳臂bei累赘lié沈毅chén摇曳yè 宝藏zàng胳膊bo绿林lù牲畜chù叶韵xié 贝壳ké勾当gòu埋怨mán什锦shí 裨将pí古刹chà脉脉mò什物shí应届yīng 裨益bì瓜蔓wàn蛮横hèng水泊pō佣金yòng 骠骑piào关卡qiǎ勉强miǎn伺候cì游说shuì别扭biè龟裂jūn模样mú伺机sì渔父fǔ 剥削xuē哈达hǎ抹布mā遂心suì熨贴yù 脖颈gěng号叫háo泥古nì遂愿suì攒射cuán 参与yù呵欠hē女红gōng谈吐tǔ责难nàn 参与yù横财hèng炮烙páo提防dī赠与yǔ 颤抖chàn哄骗hǒng喷香pèn体己tī轧钢zhá颤栗zhàn稽首qǐ片子piān吞咽yàn轧帐gá 称赞chēng渐染jiān漂白piǎo弯曲qū帐簿bù澄清chéng角逐jué朴刀pō慰藉jiè折本shé 处分chǔ结果jiē期年jī呜咽yè折腾zhē 创伤chuāng解数xiè期月jī无稽jī挣扎zhá

叨扰tāo尽管jǐn起哄hòng巷道hàng执拗niù堵塞sè劲敌jìng翘首qiáo稗草bai执着zhuó 堵塞sè靓妆jìng亲家qìng肖像xiào 属文zhǔ 对称chèn沮丧jǔ请假jià校对jiào装载zài 恶ě心句读dòu请帖tiě校勘jiào字帖tiè 反省xǐng隽秀jùn乳臭xiù星宿xiù作坊zuō 谙熟ān杜撰zhuàn矫健jiǎo迁徙xǐ消弭mǐ 谙习ān对峙zhì教室shì虔诚qián笑靥yè 按捺nà讹诈é接洽qià掮客qián亵渎xiè 鏖战áo发酵jiào结束shù戕害qiāng歆享xīn 拜谒yè绯红fēi旌麾huī惬意qiè信笺jiān 傍晚bàng菲薄fěi菁华jīng侵占qīn信札zhá暴戾lì分泌mì腈纶jīng琴弦xián形骸hái 暴殄tiǎn愤懑mèn粳稻jīng轻佻tiāo休憩qì悖谬bèi风岚lán痉挛jìng清癯qú修葺qì 笨拙zhuō讽fěng刺静谧mì龋齿qǔ 编纂zuǎn否泰pǐ拘泥nì蜷曲quán羞赧nǎn 鞭笞chī敷衍yǎn狙击jū确凿záo勖勉xù 鞭挞tà拂晓fú巨擘bò日晷guǐ酗酒xù 别墅shù俯瞰kàn镌刻juān冗长rǒng喧嚣xiāo 濒临bīn讣告fù诀别jué睿智ruì烜赫xuǎn

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2019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一百练:(10) 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综合运用一百练(10)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近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重要发现: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南极冰盖下首次发现大面积液态水。过去12年间,意大利科学家通过“火星快车”雷达系统的低频脉冲,对火星地下进行了详尽的测绘。每当探测到不同物质的边界,例如冰—岩床界线,数据都会被反射回探测器中,在液态水存在时,反射尤为强烈,图像上会呈现出__________的亮斑。2012-2015年间,“火星快车”对南极高原进行了29次探测,最终确认了南极冰盖下这处直径20千米的亮斑的存在。该发现不仅提供了搜寻当前甚至是过去火星生命的关键证据,还为研究数十亿年间火星环境的转变提供新线索。 数十亿年前,火星也布满了液态水。但随后,这些液态水却__________,火星变得干燥,只留下海洋、湖泊曾经存在的地质痕迹。过去,科学家推测,其中一些液态水可能进入太空,但更多的水并未离开火星,而是以冰的形式冻结在地下,如今,这一发现意味着,并非所有水都处在冻结状态。一位科学家的模型表明,大量液态水仍可能隐藏在火星深处,( )。“我们在研究火星时绝对不能污染它,”科学家强调,“否则,不仅会使生命探测实验的结果变得__________,而且还会污染可能与液态水__________的生命栖息地,从而对火星本土生物圈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该发现不仅为过去甚至是当前火星生命的搜寻提供关键证据 B.不仅该发现为当前甚至是过去火星生命的搜寻提供关键证据 C.该发现不仅提供了搜寻过去甚至是当前火星生命的关键证据 D.不仅该发现提供了搜寻当前甚至是过去火星生命的关键证据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很久之前生命从不再适宜生存的火星表面撤退,来到了这个遍及全球的避难所 B.但是很久之前火星表面变得不再适宜生存,生命就撤退到火星深处的避难所 C.为生命提供了一个遍及全球的避难所,而火星表面很久之前已变得不再适宜生存 D.为很久之前从不再适宜生存的火星表面撤退的生命提供了一个遍及全球的避难所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同凡响查无踪迹不置可否息息相关 B.与众不同销声匿迹不置可否休戚相关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100.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100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 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 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 竹炉: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 才:仅。 (1)“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能让人产生哪些联想?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其次,在寒 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 情谊很深。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 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解析】【分析】( 1)这首诗被《千家诗》选入,所以流传很广,几乎稍读过些古诗的人 都能背诵,“寒夜客来茶当酒”,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常在口头的话,说的时候往往用 不着思考,脱口而出,可是细细品味,总是有多层转折,“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可以让人产生很多联想。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无时夜敲门”,主人不必专门备酒,也不必因为没有酒而觉得怠慢客人。其次,在寒冷的 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 很深,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茗,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没酒。“ (2)本题考查根据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后两句以写景融入说理。夜深了,明月照 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 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 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 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 故答案为:( 1)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其次,在 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 兴,情谊很深。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 来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答题时应注意,“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意思是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 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让人产生的联想: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 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 (2)本题考查根据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 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 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及答案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及答案 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明朝独占熬头,舍我其谁?祝高考顺利!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阅读题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3题。 排队 梁实秋 如果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能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就有顾客陆续进来,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夹在中间的人未必有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挤得很紧,胳博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宜。夹在中间的人也未必轮到第二名,因为说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长臂猿似的伸出一只胳膊,越过你的头部拿着钱要买邮票。人越聚越多,最后像是橄榄球赛似的挤成一团,你想钻出来也不容易。 三人曰众,古有明训。所以三个人聚在一起就要挤成一堆。排队是洋玩意儿,我们所谓鱼贯而行都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做的动作。《晋书范汪传》: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推排而进。水不干涸谁肯循序而进,虽然鱼贯,仍不免于推排。我小

时候,在北平有过一段经验,过年父亲常带我逛厂甸,进入海王村,里面有旧书铺、古玩铺、玉器摊,以及临时搭起的几个茶座儿。 我们是礼义之邦,君子无所争,从来没有鼓励人争先恐后之说。很多地方我们都讲究揖让,尤其是几个朋友走出门口的时候,常不免于拉拉扯扯礼让了半天,其实鱼贯而行也就够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到了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不肯排队,而一定要奋不顾身。难道真需要那一条鞭子才行么? 据说:让本是我们固有道德的一个项目,谁都知道孔融让梨、王泰推枣的故事。《左传》老早就有这样的嘉言:让,德之主也。(昭十) 让,礼之主也。(襄十三)《魏书》卷二十记载着东夷弁辰国的风俗:其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当初避秦流亡海外的人还懂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的道理,所以史官秉笔特别标出,表示礼让乃泱泱大国的流风遗韵,远至海外,犹堪称述。我们抛掷一根肉骨头于群犬之间,我们可以料想到将要发生什么情况。人为万物之灵,当不至于狼奔豕窜地攘臂争先地夺取一根骨头。但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窥察到懂得克己复礼的道理的人毕竟不太多。 小的地方肯让,大的地方才会与人无争。争先是本能,一切动物皆不能免:让是美德,是文明进化培养出来的习惯。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只有当仁的时候才可以不让,此外则一定当以谦让为宜。 (节选于《书摘》2015年01月01日,有删改)

(完整版)语文关联词练习100题及答案

语文关联词练习100题及答案 [标签:答案语文]奥数精华资讯免费订阅 1.我们(与其)把轮船停在港口,(不如)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2.(只有)从小学好本领,(才)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3.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4.(尽管)今天下雨了,我们(还是)要去探望李老师。 5.因为)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所以)吸引了很多游客。 6.一滴水(虽然)很小很小,(但是)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7.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8.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多读多写,作文(就)会有进步。 9.(无论)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能克服。 10.(因为)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所以)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11.(如果)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就)应该准时去找他。 12.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说出党的机密。 13.我(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4.(要么)你去,(要么)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5.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党的组织。 16.同学们(一边)走着,(一边)谈论着。

17.(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18.小李在学习上(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19.(不管)风浪再大,我(都)要把你送过河去。 20.王老师(不但)关心我们的学习,(而且)关心我们的身体。 21.(只要)多读多练,(就)会提高作文水平。 22.我们的教室(不但)宽敞(而且)明亮。 23.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提高,(但是)还要注意节约。 24.(如果)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25.(虽然)芦花村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凫水,(但是)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 26.(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27.(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28.凡卡(宁可)在城里受罪,(也不)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29.邱少云(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潜伏部队。 30.(即使)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也)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31.每天上学,(要么)王洁来找我,(要么)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32.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仍然)紧紧地抱着一个纸箱子。 33.(虽然)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但是)没有成功。 34.(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35.(不管)石块有多重,小草(都)要从下面钻出来。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 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 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 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 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 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 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 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 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 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 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 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 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 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 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