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负荷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的有效应用摘要: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是科技前沿的全新技术,本文将围绕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能源和成本、提高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四个方面,探讨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的有效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能源节约引言: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是一种针对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燃烧效率和稳定性的技术。
传统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由于燃料供应不足、燃烧温度降低等因素,容易出现不完全燃烧、火焰不稳定、燃烧振荡等问题,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通过优化燃烧系统设计、改进燃烧控制策略以及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装置,能够在低负荷运行时保持燃烧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1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的意义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燃烧不稳定、效率低下,导致能源的浪费和排放物的增加。
而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通过优化燃烧系统设计和燃烧控制策略,实现燃烧的稳定和高效,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物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锅炉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对空气质量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锅炉排放物的生成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低负荷运行时,传统锅炉易出现燃烧不稳定、火焰失稳等问题,影响锅炉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通过燃烧控制和优化设计,能够在低负荷运行时保持燃烧的稳定性,提高锅炉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
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的应用需要涉及燃烧系统设计、控制技术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创新。
这将推动锅炉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锅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1]。
2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的有效应用分析2.1提高燃烧效率基于新型锅炉超低负荷稳燃技术的有效应用的第一点是提高燃烧效率。
传统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往往存在燃烧不完全、燃烧温度下降等问题,其燃烧效率通常在70%到80%左右,导致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长期低负荷运行的危害:1.影响生产正常:燃烧不稳,床温易波动,不易调节,床温温度会偏低,返料调节不易控制,可能会造成熄火;2.影响锅炉内部换热管道的寿命:低负荷燃烧,会出现给煤量和返灰量投入不均衡,造成换热管道受热不均,易导致管道局部超温,引起管壁过热,长时间运行会增加爆管发生的几率;3.增加尾部换热管道的腐蚀:长期低负荷运行,排烟温度会有所下降,尾部布置的换热管道的低温腐蚀发生几率增加;4.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炉膛温度低,会造成不完全燃烧,锅炉效率肯定会下降;5.容易导致尾部换热面积灰,换热效率大大降低。
The dangers of long-term low load operation1.Affect the normal production: combustion instability, bed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it’s not easy to adjust, the bed temperature will be low, returns is hard to control, may lead to stall.2.Effect the life of exchanger pipe inside the boiler.If low load combustion ,that will cause the coal and ash content put into disequilibrium, that will cause exchange tube uneven heatingEasily lead to local pipeline overtemperature, cause pipe wall overheating, long time operation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pipe explosion occurred.3.Increase the corrosion of rear heat recovery,L ong-term low load operation, e xhaust temperature will be declined. increased the chances of low temperature corrosion for heat pipe of rear heat recovery.4.Affect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boiler,furnace temperature is low,that will Cause incomplete combustion,Boiler efficiency will decline.5.Easy to cause dust stratification at heat exchange area of rear heat recovery,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will Significantly Reduce.。
锅炉热效率的因素以及提高热效率的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形势越来越严峻,有关能源节约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电站锅炉作为火电站的第一级用能设备,其运行的能效直接影响发电的经济性。
采用反平衡法进行锅炉热效率计算过程中,由于排出锅炉时的烟气焓高于进入锅炉的空气焓,形成了煤粉炉中最大的一项热损失排烟热损失q2,其中,大中型锅炉q2大约为4%~8%,因此,有关排烟热损失的研究对于锅炉热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
排烟温度是衡量q2的重要参数,排烟温度越高,排烟量越大,q2越大,电厂经济性随之降低。
一般当排烟温度升高10~20℃,q2约增加1%。
在不引起尾部烟气污染物处理设备低温腐蚀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和电厂经济性。
关键词:锅炉;热效率;因素;措施引言低NOx燃烧技术是目前降低燃煤锅炉NOx气体排放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比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墙式对冲燃烧锅炉在控制NOx排放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
以往的文献通常会对原燃烧器结构或锅炉的二次风配风系统进行单方面的局部研究,都没有综合考量整个炉内燃烧系统改造对锅炉其他子系统的影响诸如水冷壁管高温腐蚀、高温受热面管壁超温、减温水量骤增等问题。
锅炉燃烧系统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锅炉多个子系统诸如汽水系统、制粉系统、风烟系统等,需要上述涉及的子系统进行通盘考量,精确优化主燃区与燃尽区的阻力分配匹配、单只燃烧器的一二次风风量比,同时还要特别预防改造后可能存在的高温腐蚀、结渣等问题。
1锅炉燃烧系统简介锅炉燃烧系统采用前、后墙对冲的燃烧方式。
36只燃烧器分三层布置在炉膛前、后墙上,前墙。
燃烧器上部布置燃尽风风口,16只燃尽风风口分别布置在前、后墙上。
燃烧器由内向外依次布置中心风、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喷口。
以电站锅炉能效测试多点温度同步测量便携化、智能化为研究目标,在充分分析研究相关检规和标准基础上,结合检验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现有问题,研制出一套新型智能多路数据采集测温系统,并将该测温枪应用于电站锅炉检测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测试稳定性、灵敏性、准确性较好,实现了烟气温度网格法同步测量的功能,为后续相关测试装置的研发提供了借鉴。
发电厂低负荷时凝结水溶氧高的原因引言发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单位,其正常运行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发电厂低负荷运行时,往往会出现凝结水溶氧高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还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发电厂低负荷时凝结水溶氧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发电厂低负荷运行简介在一般情况下,发电厂处于满负荷状态时,能够充分利用燃料资源,提高发电效率。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需求下降或设备维护等原因,发电厂需要进行低负荷运行。
低负荷运行意味着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降低,燃料燃烧量减少,导致系统内部温度和压力下降。
2. 凝结水在发电过程中的作用在发电过程中,凝结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凝结水主要用于冷却发电机组,防止设备过热。
凝结水还能够去除烟气中的灰尘、硫酸等有害物质,净化环境。
3. 发电厂低负荷时凝结水溶氧高的原因发电厂低负荷运行时,由于燃料燃烧量减少,导致锅炉内部温度和压力下降。
这会影响到凝结水的循环和供给。
以下是导致发电厂低负荷时凝结水溶氧高的主要原因:3.1 供给量不足在低负荷运行时,由于发电机组输出功率降低,需要供给的凝结水量也相应减少。
然而,由于系统设计或操作不当,供给量没有相应调整,导致凝结水流速过小,无法充分与空气接触,从而使溶氧量上升。
3.2 循环不畅在低负荷运行时,锅炉内部温度和压力下降,蒸汽产生量减少。
这会导致蒸汽在管道中流动速度减慢,水泵的工作效率下降,凝结水的循环不畅。
循环不畅会导致凝结水停滞在某些区域,无法与空气接触,从而溶氧量升高。
3.3 水质问题凝结水的水质也会影响其溶氧量。
如果凝结水中含有较高的氧化物、硫酸盐等物质,在低负荷运行时,由于供给量不足或循环不畅,这些物质无法被充分去除,导致溶氧量升高。
3.4 管道泄漏管道泄漏是导致发电厂低负荷时凝结水溶氧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低负荷运行时,由于系统内部温度和压力下降,管道中的水压会降低。
锅炉负荷变化时运行效率的影响【摘要】本文在分析锅炉负荷变化时与运行效率之间的分析,指出如何达到锅炉的最佳运行效率,并提出如何通过负荷变化,实现锅炉的经济运行。
【关键词】锅炉;负荷变化;运行效率1.引言目前,我国的工业锅炉总量已经超过50万台,每年的耗煤量有5亿吨之多,工业锅炉的耗煤总量、烟尘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占据了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因此,提高工业锅炉的运行效率,对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大气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影响锅炉运行效率的因素很多。
本文在分析锅炉负荷变化时与运行效率之间的分析,指出如何达到锅炉的最佳运行效率,并提出如何通过负荷变化,实现锅炉的经济运行。
2.锅炉运行的最佳效率区锅炉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保证生产、安全可靠、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锅炉铭牌上标注的蒸发量为锅炉的额定蒸发量,它是指锅炉连续的最大产气量。
锅炉的设计效率,就是指锅炉在适用燃料的范围内,在额定蒸发量下稳定运行所能达到的效率。
锅炉的运行效率与负荷密切相关。
如果锅炉的出力小于额定的蒸发量,由于供应和消耗的燃料都有所减少,由此导致锅炉内部的传热发生变化,这样各项热损失所占的百分比也会发生变化。
在设计合理、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负荷降低以后,就会导致气体与未完全燃烧的固体燃料增加,在过量空气系统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排烟温度的降低,排烟热损失将有所减少,这样锅炉效率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通常,要实现锅炉最佳的炉热效率,必须要在额定蒸发量左右,也就是说最佳效率区大约在额定蒸发量的85%—100%范围内。
如果在80%以下的负荷或者短时间内超过100%负荷运行,将导致锅炉效率急剧下降,这通常就是工业锅炉负荷与热效率之间的关系。
3.如何实现锅炉在最佳效率区运行目前,我国的很多锅炉仍然普遍存在低负荷和超负荷运行的现象,这两种现象都导致锅炉运行效率的底下。
其主要原因在于:(1)当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消耗的燃煤数量减少,炉内温度相对较低,由此导致燃烧工况变差,加大不完全燃烧的损失。
调峰及低负荷运行对机组设备影响摘要:随着“碳峰、碳中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等目标要求的提出,新能源将迎来快速发展,能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而煤机组类型在能源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由电力供电向外部调节电力转移,煤机组负荷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火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和新能源的高效消耗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对火电机组的灵活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调峰;低负荷运行;机组设备;影响分析引言由于发电厂百万机组深度调峰工作的需求,一些发电厂的锅炉设备在低负荷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相关参数偏离设计参数的情况,进而导致百万机组在低负荷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燃烧稳定性差、空预器低温腐蚀、气温偏低等情况,给发电厂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1 调峰对机组设备寿命的影响1.1 汽轮机本体寿命分配汽轮机寿命一般是指从首次投运至转子出现第1条宏观裂纹期间的总工作时间。
影响汽轮机寿命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2大类:一是转子材料受到高温和工作应力作用产生的蠕变损耗;二是转子材料受到交变应力引起的低周疲劳损耗,由启动、停机、变负荷等不稳定变工况引起。
转子总的寿命损耗为这两类损耗之和。
汽轮机转子在启停及变负荷工况下运行,内部温度场处于非稳定状态,使转子内部承受热应力。
负荷波动越频繁,这种热应力冲击次数就越多,对转子寿命损耗就越大,这就是低周疲劳损伤。
低周疲劳损伤约占转子总寿命损伤的80%,是研究汽轮机转子寿命损伤的主要考虑对象。
目前认为汽轮机服役年限是30年,为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合理分配并充分利用汽轮机寿命。
1.2 辅助设备寿命机组调峰运行,给水泵内介质温度、压力也会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在机组升负荷的过程中,除氧器压力和温度提高,高温水流入低温泵体内,将产生一定的热冲击。
降负荷时,泵体和介质的温度变化相反,也同样会产生热冲击。
泵体需承受这样的交变应力,必然导致给水泵的寿命损耗,这就对泵的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回热加热器温度、压力等参数均随机组负荷变化而变化,因而在机组负荷大幅度变动时,回热加热器都将承受相应的交变应力。
低负荷运行条件下节能工作的新探索发布时间:2021-07-26T02:39:59.938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7期作者:卢秀[导读] 供电煤耗升高。
随着负荷的降低,热耗率的增大速度加快,发电煤耗率以较快幅度增大,可见在低负荷下运行对机组的经济性会产生较大影响。
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分公司内蒙古通辽 029200摘要:霍煤鸿骏电力分公司总装机2100MW,集火力发电、风力发电、供热及电力输送于一体。
有着循环经济、热电联产、直供电最大的特点及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匮乏,火电企业对煤耗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严峻的发电形势及节能降耗问题,机组应在低负荷、频繁调停工况下合理运用节能技术。
本文对低负荷运行条件下的节能工作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低负荷运行;节能措施;节能管理一、低负荷运行存在的问题1、供电煤耗升高。
随着负荷的降低,热耗率的增大速度加快,发电煤耗率以较快幅度增大,可见在低负荷下运行对机组的经济性会产生较大影响。
通常随着机组负荷率的下降,厂用电量的下降幅度并不大,送、引风机、凝结水泵、循环水泵等其自身容量都较大,低负荷下又不易调节,这使得它们的功率随机组负荷下降减少较小,因此厂用电率将上升。
2、厂用电率高。
机组通常在选定锅炉、配套辅机及选配电动机的容量时,由先确定的汽轮机容量选定锅炉容量,再用现有的各类辅机产品进行配套,其设计容量被一级级放大,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如不能调节,将会使厂用电率升高。
感应式电动机在低负荷下运行时,还会使功率因数降低,增大电路损耗。
另外,风机的效率与所处的系统密切相关,两者应相互适应。
若系统阻力变小,风机特性不变,为满足低负荷运行要求,不得不节流,导致运行电耗增大,厂用电率升高,从而使机组的供电煤耗增大。
二、低负荷运行条件下节能技术工作1、推广采用一系列节能更新改造措施,如锅炉一、二次风在线监测装置、变频调节、低负荷单风机运行、低负荷稳燃喷燃器、小油枪点火装置、预热器进行密封改造、凝汽器铜管更换、辅机电量采集、干出灰改造、废水回收等节油节水改造等,改造后的漏风率能大幅下降。
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偏低原因分析与燃烧调整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追求高效、绿色、节能、环保的产品,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段时间,大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使用,并朝着大容量以及超临界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自身的局限性,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能满足其运行时需要的参数,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本文主要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作效率低的原因以及燃烧调整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偏低原因;燃烧调整1 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偏低原因1.1 低负荷的影响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因为其负荷过低就降低风量,在降低风量的同时也要注意锅炉每个部位的正常流化和密封性,风量也不会因为负荷的降低而有所改变。
在低负荷状态下,锅炉所要耗费的电量较正常状态下低得多。
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停炉后的冷态实验数据结合正在运行中的返料灰以及煤量进行考虑,循环流化床锅炉最低降到满负荷时的70%时流化风量则是在80MW,为了保持正常的供氧量,二次风量最低需要降到60kNm3/h,经过对上下二次风的调整,可以充分的保证风压不小于6kPa。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留一台备用的设备,这样就可以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正常使用。
1.2 排烟温度的影响因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乙炔吹灰器吹灰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做了相关的调试但是依然没有理想的效果,尾部受热面污染之后继续恶化从而造成排烟的温度不断升高,与此同时,挥发性高的煤一般产生的热量低,在相同条件下需要耗费的燃料就会增多,从而造成所排烟气量和流速都会升高,进而排烟的温度以及排烟量多会增加,使得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效率降低。
受热面积灰也是造成热传导不流畅的原因之一,主要是锅炉受热面积灰等现象,从而造成受热面传到热的能力下降,锅炉的吸热能力下降烟气所放的热量减少,使得所排出的烟温度升高;此外,当空气预热器堵灰会使空气预热器热传导的面积减小,烟气的放热量也随之减小这样就会使得排出烟的温度升高。
锅炉负荷变化时运行效率的影响【摘要】本文在分析锅炉负荷变化时与运行效率之间的分析,指出如何达到锅炉的最佳运行效率,并提出如何通过负荷变化,实现锅炉的经济运行。
【关键词】锅炉;负荷变化;运行效率1.引言目前,我国的工业锅炉总量已经超过50万台,每年的耗煤量有5亿吨之多,工业锅炉的耗煤总量、烟尘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占据了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因此,提高工业锅炉的运行效率,对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大气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影响锅炉运行效率的因素很多。
本文在分析锅炉负荷变化时与运行效率之间的分析,指出如何达到锅炉的最佳运行效率,并提出如何通过负荷变化,实现锅炉的经济运行。
2.锅炉运行的最佳效率区锅炉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保证生产、安全可靠、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锅炉铭牌上标注的蒸发量为锅炉的额定蒸发量,它是指锅炉连续的最大产气量。
锅炉的设计效率,就是指锅炉在适用燃料的范围内,在额定蒸发量下稳定运行所能达到的效率。
锅炉的运行效率与负荷密切相关。
如果锅炉的出力小于额定的蒸发量,由于供应和消耗的燃料都有所减少,由此导致锅炉内部的传热发生变化,这样各项热损失所占的百分比也会发生变化。
在设计合理、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负荷降低以后,就会导致气体与未完全燃烧的固体燃料增加,在过量空气系统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排烟温度的降低,排烟热损失将有所减少,这样锅炉效率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通常,要实现锅炉最佳的炉热效率,必须要在额定蒸发量左右,也就是说最佳效率区大约在额定蒸发量的85%—100%范围内。
如果在80%以下的负荷或者短时间内超过100%负荷运行,将导致锅炉效率急剧下降,这通常就是工业锅炉负荷与热效率之间的关系。
3.如何实现锅炉在最佳效率区运行目前,我国的很多锅炉仍然普遍存在低负荷和超负荷运行的现象,这两种现象都导致锅炉运行效率的底下。
其主要原因在于:(1)当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消耗的燃煤数量减少,炉内温度相对较低,由此导致燃烧工况变差,加大不完全燃烧的损失。
影响锅炉效率的因素及调整措施1、排烟热损失。
排烟热损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排烟体积的大小和排烟温度的高低。
排烟体积的大小主要受运行中过量空气系数、锅炉各处漏风的影响,我厂运行中主要通过控制锅炉尾部含氧量在5%---8%来降低过量空气系数,通过停炉检修消除空气预热器漏风点、各个人孔门的漏风点来保证锅炉各处不漏风。
排烟温度的高低主要受受热面上积灰、结渣以及受热面内壁结垢的影响。
我厂主要通过每台炉安装3台声波吹灰器来清除各受热面上的积灰、结渣,通过改善炉水品质来保证受热面内壁不结垢,从而降低排烟温度,减少了排烟热损失。
2、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主要包括灰渣热损失、飞灰热损失、漏煤热损失。
灰渣热损失主要由灰渣含碳量的高低决定。
灰渣含碳量主要与煤质有关,我厂主要通过加装滚筒筛和碎煤机来提高煤的破碎度,将入炉煤颗粒控制在10mm以内,然后通过优化风煤配比,提高煤的燃尽度,来降低灰渣的含碳量。
飞灰热损失主要受飞灰含碳量影响。
飞灰含碳量主要与煤质有关,我厂主要通过调整锅炉二次风量与炉膛负压来强化飞灰的二次燃烧来降低飞灰含碳量,目前飞灰含碳量在2%以下,通常要求不超3%—8%。
漏煤热损失主要与炉膛不严漏煤有关,我厂已完全杜绝炉膛漏煤。
3、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又称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排烟中含有可燃气体,如CO、H2、CH4、CmHn等,其主要受锅炉含氧量、煤的挥发分、炉膛温度、煤与空气的混合情况影响。
我厂为降低排烟损失和为保证有充足的空气参入燃烧,通过多年运行调整,一般取含氧量在5%—8%,具体含氧量大小由锅炉负荷大小决定。
挥发分高的煤,煤的燃点通常较低,我厂燃用的龙口煤挥发分通常在30%以上,属于高挥发分煤种,煤燃烧后能够快速释放可燃气体并能够快速燃烧,从而减少可燃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炉膛温度越高,可热气体越容易燃烧及燃尽,由于受二氧化硫影响,我厂炉膛温度一般不超850℃。
煤与空气混合越均匀,越是接近乳化相的状态,可燃气体更容易燃尽,我们主要通过提高二次风的穿透度来使煤与空气更好的混合。
电力现货模式下锅炉低负荷燃烧问题及应对策略武 韬(国能榆次热电有限公司)摘 要:针对某公司锅炉运行在电力现货模式下,低峰时期受热面易超温、低负荷运行过程中大屏过热器汽温偏差较大,通过制粉系统、配风系统等优化调整后受热面超温及汽温偏低问题得到极大改善,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得到有效保障和明显提升。
关键词:电力现货;低峰;受热面;超温;深度调峰0 引言山西是我国确定的首批电力现货市场的八个之一。
作为建设试点,目前已经构建了集中式的电力现货交易市场,搭建起了中长期+现货交易+辅助服务的电力交易市场模式,山西电力调度中心负责实施,采用“分别报价,分别出清”的模式参与[1]。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国际煤价持续上涨,极端天气不停发力,恰逢国内电网检修密集,在这样的条件下首次完成了季度结算试运,并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保障措施,预控中长期运行风险,率先启动了双边现货,并进行了不间断运行。
随着国家十四五战略及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及,我国能源发展迫切需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如何高效的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损耗,一直是摆在电力人面前的永久课题[2]。
因供给受限、库存低位、运行需求急剧攀升等多重因素叠加,全球能源危机警报骤然拉响[3]。
随着2023年疫情的悄然结束,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生产用电峰谷差会越来越大,经济需求迫切需要机组进行调峰运行,使得燃煤锅炉在低负荷时不投油、稳定燃烧的问题日益突出。
就火电厂高、低峰的问题,根据实际经验得出,当锅炉处在低负荷运行时,对锅炉内燃烧状况及锅炉设备损耗、人员调整影响比较大,稍有疏忽就会导致机组非停事件发生,将对电网和电厂造成可观损失[4]。
1 某公司锅炉系统介绍某公司1、2号锅炉为国内某公司所产DG1164/17 5-Ⅱ12亚临界自然循环炉,一次中间再热机组、正压直吹一次风制粉、四角切圆燃烧系统的固态排渣煤粉炉,锅炉设计煤种见表1。
表1 设计煤种的基本成分项目全水分/%空气干燥基水分/%空气干燥基硫分/%空气干燥基灰分/%空气干燥基挥发分/%收到基低位发热量/(MJ·kg)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cal/kg)设计煤61 020 8625 691322 195300校核煤5 680 681 3341 3213 6617 354148 66该型锅炉配330MW汽轮发电机组,设计为既可带基本负荷,也可用于变负荷调峰。
锅炉低负荷运行危害及解决办法摘要:公用工程部水汽工区两台燃油燃气锅炉,主要用以平衡公司中低压蒸汽管网以及瓦斯系统压力时的紧急备用炉使用,故所需发汽量也较低,导致锅炉运行负荷远远低于最低设计负荷的要求。
长期的低负荷运行带来一系列的危害,本文主要对锅炉低负荷运行产生的危害进行具体分析,寻求解决方法,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同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锅炉低温腐蚀,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避免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关键词:锅炉低负荷运行;造成腐蚀;经济性下降公用工程部水汽工区现有120t/h、130t/h中压锅炉各一台,均为油、气混烧炉。
目前两台锅炉作为紧急备用炉使用,用以平衡公司中低压蒸汽以及瓦斯系统压力,即在热电部锅炉故障停运或者蒸汽管网系统平衡不了时,为保证公司炼油区域中低压蒸汽管网压力平稳而紧急投运,往往所需发汽量也较低,通常在60t/h,最低时仅在40t/h,远远低于锅炉的最低设计负荷;目前工区规定运行负荷不能低于60t/h,而锅炉的运行负荷是不能低于设计负荷的70%运行,长期低负荷运行不仅会造成经济性下降,还会造成锅炉腐蚀,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1锅炉长期低负荷运行带来的危害1.1空气预热器腐蚀加剧以120t/h炉下层空气预热器为例,120t/h炉下层空气预热器采用“ND”钢,规格为Φ40×1.5,共六台管箱427×6=2563根管子, 2004年12月更新全部预热器,由于燃料油含硫量增加,烟气露点较高,锅炉又长期低负荷运行,排烟温度下降,燃料中的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少量的二氧化硫在过量氧气的条件下继续氧化成三氧化硫,烟气中的三氧化硫与烟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为硫酸蒸汽,硫酸蒸汽的存在会使烟气酸露点提高很多。
当烟气中硫酸蒸气含量为0.005%时,硫酸露点提高到140℃~150℃,即提高了受热面发生腐蚀的上限温度。
空气预热器下部空气温度较低,预热器下部烟气温度也不高,低温受热面的金属壁温低于硫酸汽的露点,硫酸蒸汽便会在低温受热面上结露,从而造成低温受热面的硫酸腐蚀。
汽轮机的定压运行和滑压运行在书本上是这样说的:汽轮机随负荷维持定-滑-定的运行方式,一般以30%负荷和90%负荷为界限,在实际运行中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在30%负荷时,由单阀切换为顺阀运行,我理解为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滑压运行,随负荷增加然后增加锅炉压力,直至汽轮机升至满负荷,锅炉升至额定压力,那么这个定-滑-定,该怎么解释呢??LZ说的运行方式又称做复合变压运行。
这是一种变压运行和定压运行相结合的运行方式,具体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低负荷时变压运行,高负荷时定压运行。
在低负荷时,最后一个或两个调门关闭,而其它调门全开,随着负荷逐渐增大,汽压到额定压力后,维持主汽压力不变,改用开大最后一个或两个调门,继续增加负荷。
这种方式在低负荷时,机组显示出变压运行的特性,而在高负荷时,机组又有一定的容量参于调频,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运行方式。
②高负荷时变压运行,低负荷时定压运行。
大容量机组采用变速给水泵,尽管其转速变化范围很宽,但也有最低转速的限制,另外,锅炉在低压力高温度时,吸热比例发生较大的变化,给维持主汽温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锅炉最低运行压力受到限制。
这种方式满足了以上要求,并且在高负荷下具有变压运行的特性。
③高负荷和低负荷时定压运行,中间负荷区变压运行:在高负荷区用调门调节负荷,保持定压运行;在中间负荷区时,一个或两个调门关闭,处于滑压运行状态;在低负荷区时,又维持一个较低压力水平的定压运行。
这种运行方式也称为定—滑—定运行方式,它综合了以上两种方式的优点。
滑压运行的时候要求汽轮机调速汽门保持位置不变。
当电负荷改变时,锅炉改变燃烧量,蒸汽参数改变,从而保持汽轮机调速汽门位置不变。
手动操作是这样的:减负荷时适当关小调速汽门(因为锅炉燃烧量增减对负荷对应不直观,为保证安全防止负荷波动,调速汽门全开手动操作时先适当关小调速汽门,防止负荷减过量后没有调节手段)→主蒸汽压力升高→锅炉减少燃料量→主蒸汽压力下降→调速汽门开大;逐渐保持调速汽门保持位置不变;达到减负荷的目的。
低负荷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为保证锅炉各部位正常流化和密封,有些风量不随负荷降低而降低,而是固定不变的,这些固定风约占满负荷时总风量的1/6,所以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风机单耗大、厂用电率高。
表1是70MW与110MW时厂用电统计,从表1中可以看到110MW时厂用电率6.7%,70MW时则达到了8.85%。
表1 厂用电率统计
负荷(MW)厂用电量(kwh)厂用电率(%)
70 629 9.47
110 1205 8.67 因负荷低时为保证流化一些固定风风量保持不变,一次风量在80MW以下也只最低降到满负荷时的70%即145KNM3/H,为维持氧量,二次风量降到最低60KNM3/H,总共需二次风量60NM3/H,约满负荷的1/3,所以80MW以下时二次风机余量很大。
在冷态启动时一般先启一台二次风机运行,实践证明一台完全满足风量要求,且还有余量,因此负荷低于100MW时我们采用的是运行一台备用一台的方式。
虽然停一台二次风机会降低单耗,但如果运行风机跳闸,将引起给煤机及石灰石给料机跳闸。
所以停风机存在一定的风险。
排烟温度的影响:由于目前的乙炔吹灰器吹灰效果不好,尽管厂家来人做过调试但是从吹灰结果看不够理想,这样的话尾部受热面沾污导致传热恶化会便排烟温度显著升高,同时灰份高的煤发热量低,在相同负荷情况下消耗的燃料量增加,造成烟气量和流速升高,导致排烟
温度及排烟量都会升高,从而降低锅炉效率。
受热面积灰指锅炉受热面积灰、结渣及空预器传热元件积灰,锅炉受热面积灰将使受热面传热系数降低,锅炉吸热量降低,烟气放热量减少,空预器入口烟温升高,从而导致排烟温度升高;空气预热器堵灰则使空气预热器传热面积减少,也将使烟气的放热量减少,使排烟温度升高。
总风量、一二次风、上下二次风的配比:
一二次风比例的调整可以有效的改善炉内燃烧工况,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来说,密相区处于一个很特殊的欠氧状态,虽然区内有大量氧气存在,然而区内的CO浓度高达2%,表明密相区的燃烧处于欠氧状态。
同时从气固两相流的行为来看,循环流化床锅炉密相区存在着气泡相和乳化相,其间的传质阻力对燃烧的影响更为突出,氧气与不完全燃烧产物CO以及煤颗粒释放的挥发份得不到充分混合,进行反应,密相区尽管有氧气的存在,炭颗粒的燃烧仍是欠氧状态。
研究表明,在二次风口上,燃烧室中心区存在一个明显的低氧区,二次风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足够的动能穿透物料空间达到燃烧室中心,提供炭颗粒燃烧需要的氧气。
公司二次风分为上下两层送入,不同的分配比例决定了炉内不同部位的氧量份额。
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过大的一次风量尽管保证了物料的扬析力度,加剧内循环,但无法提供二次风口上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炭颗粒不能充分燃尽,降低了锅炉效率。
过大的二次风量虽然保证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但一次风量的减少将减弱内循环,同时不能充分将热量带到稀相区参与换热导致床温升高。
因此一二次风、上下二次风比例调整,二次风穿透、扩散效果的调整,
可以有效改善炉内风、煤、床料的混合程度,在保证炭颗粒充分燃烧的前提下,将总风量控制在合适范围内,通过降低烟气的总焓值降低排烟温度。
针对风机设计参数不准确的改进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的是高压头的风机,风机运行时因工质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风机出口温度较高。
空气预热器传热温差小,烟气的放热量就少,降低了从烟气吸收的热量致使与煤粉炉相比排烟温度较高。
我公司一次风机出口温度设计值35℃,二次风机出口温度设计值35℃,而夏季一二次风机实际运行出口温度为50℃高于设计值15℃左右,这也是排烟损失与实际相差的原因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再考虑到加入石灰石脱硫后,已无空预器低温腐蚀的可能性,实际停炉后现场检查也证明了此点。
空预器漏风率大、排烟温度高
通过燃烧调整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表明,目前,锅炉运行排烟氧量约为3.0—5.0%,而空预器入口过量空气系数只为1.09,空预器空气侧设计温度为283℃,而实际运行温度只能达到255℃左右。
因此降低排烟氧量和空预器漏风率是降低排烟损失的最有效途径。
对空预器作简单的热力计算表明,漏风的多少最终反映在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假设空气从冷端到热端是均匀漏风,空气侧温度以入口冷风与出口热风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烟气侧温度以空预器入口烟温与排烟温度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得出漏风的吸热量,从而得出排烟温度的影响。
从各种工况可以得出空预器的平均漏风率为11%,漏风量的增加,
使排烟温度增高,排烟损失较设计值增加了0.63%。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表明,防止空预器漏风是现有降低排烟损失的关键。
现阶段,已于设备部、锅炉检修讨论可行方案,利用检修机会改进空预器查漏堵漏,做好防磨措施。
床温床压的控制
床压反映了炉内物料的浓度,直接关系到炉内的燃烧和传热工控。
床温是炉内燃烧以及外循环灰调节效果的综合结果,床温与床压、一二次风配比、返料量、总风量等密切相关。
通过燃烧调整实验,优化锅炉运行参数、确定锅炉效率较高的工况、改进了锅炉运行操作。
作者:苗锐工作单位: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发电管理部锅炉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