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肠之大揭秘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火腿肠调研报告
在进行火腿肠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对市场上的火腿肠产品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首先,火腿肠市场的种类非常多样化。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火腿肠产品,例如经典的熟火腿肠、芝士火腿肠、辣味火腿肠等。
这些产品各自有不同的口味和特点,以迎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这也说明了火腿肠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各个品牌都在努力创新和推出新产品。
其次,消费者对火腿肠的认知度较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消费者对火腿肠的了解程度较高,很多消费者都能够准确地描述火腿肠的特点和用途。
火腿肠作为一种方便、营养丰富的肉制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不过,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消费者对于火腿肠的健康性持有怀疑态度。
他们担心火腿肠可能含有过多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对身体健康不利。
其次,火腿肠在一些儿童食品中的使用受到了质疑。
一些家长担心火腿肠可能含有不健康的成分,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影响。
最后,我们对火腿肠的价格进行了比较。
我们发现,火腿肠的价格差异较大,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不同品牌、不同口味、不同包装的火腿肠价格相差较大,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济条件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火腿肠市场在口味、品牌和价格等方面都非常丰富
多样。
消费者对火腿肠有一定的认知度,但也对其健康性持有疑虑。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火腿肠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健康价值,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火腿肠产品分析报告班级:市场营销(本)11-2 姓名:火腿肠产品分析报告一、火腿肠的成分。
性质:温五味:咸热量:213.00大卡(890千焦)/100克功效:消食,提高免疫力,其他功效火腿肠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一种肉类食品,它是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辅以填充剂(淀粉、植物蛋白粉等),然后再加入调味品(食盐、糖、酒、味精等)、香辛料(葱、姜、蒜、豆蔻、砂仁、大料、胡椒等)、品质改良剂(卡拉胶、Vc 等)、护色剂、保水剂、防腐剂等物质,采用腌制、斩拌(或乳化)、高温蒸煮等加工工艺制成,其特点是肉质细腻、鲜嫩爽口、携带方便、食用简单、保质期长。
二、火腿肠的种类火腿是我国特产品,在国外美国、日本、意大利、西德等国虽然都产火腿,但其质量、香气和滋味都远不如我国。
我国生产火腿的省份较多,浙江、江苏、上海、云南、四川、湖北、安徽、贵州、江西、甘肃、台湾等省市都产火腿。
火腿的品种繁多,但没有统一的划类,概括起来大致可按以下几个方面来划分:1、我国有四大著名火腿:产于浙江省的“金华”火腿,云南省的宣威火腿,江苏省的如皋火腿,河南的双汇火腿肠。
2、按历史形成的生产区域分,有南腿、北腿、云腿三大类。
南腿产地在浙江省的金华、衢州、台州、丽水、绍兴、杭州、宁波等地,产量为全国之首;北腿产于江苏如皋、如东、东台、泰兴一带;云腿产于云南宣威、会泽、曲靖、富源、沾益、昭通、大关、彝良、巧家、鲁甸及贵州省威宁、赫章、盘县、水城等县及四川省等地。
3、以生产产地得名的:除四大著名火腿外,有始产于浙江东阳县上蒋村而得名的蒋腿,产于云南鹤庆县的鹤庆圆腿,产于四川冕宁县的冕宁火腿,遂宁县的遂宁火腿,达县的达县火腿,产于湖北鄂西地区的鄂西火腿,产于江西安福县的安福火腿,产于贵州省威宁县的威宁火腿等。
4、按加工方法和所用辅料不同,有竹叶熏腿、熏腿、糖腿、甜酱腿、川味火腿等。
5、按加工原料不同分有用猪前腿为原料加工的风腿,用狗后腿加工的戍腿,用猪尾加工的小火腿,经剔骨后加工的无骨火腿,以野猪后腿为原料加工的野猪腿。
细数中国好火腿作者:斯小乐来源:《中国食品》2020年第01期一进入腊月,中国的猪儿们便到了最后的成长冲刺季。
江浙的两头乌和云贵一带的乌头金跑得尤其欢脱,跑到后腿肉再紧致些,距离“全中国最好吃的特级火腿”之名就再靠近一些。
火腿,并非随处可见的火腿肠,而是整条腌制的猪腿,因为肉质绯红似火而得名。
放眼望去,我国好多地方的火腿都很出名,东土有浙江金华和江苏如皋撑起一片鲜味绝尘的江山,西域有云南宣威、诺邓和新崛起的贵州威宁火腿为人类味觉开拓粗犷山野间的星辰湖泊。
这么多火腿,到底哪里的好吃呢?北方也有好火腿早在北宋时期,火腿迷人的味道就已俘获人心。
美食家苏东坡曾在《格物粗谈·饮食》中详细记载了火腿的做法:“火腿用猪胰三个同煮,油尽去。
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一云谷糠。
”一条火腿的形成,需要天时地利的完美配合。
只有皮薄、骨小、脂肪含量高的两头乌、蕨麻猪、乌金猪等,才有资格成为火腿,所以江浙和云贵高原一带的火腿最为出名,而北方火腿总是被忽略的那一个。
事实上,北方并非“火腿荒漠”。
桃形、爪弯的陇西火腿,是鼎鼎有名的“陇原三绝”之一。
陇西火腿的考究之处丝毫不亚于南方火腿,粉碎成末的调料和曲酒拌匀后涂抹于火腿内外,而后堆放于池内,每隔10天上下倒翻一下,以确保入味均匀。
待三四十天后出池,将火腿悬挂风干至红亮出油,便可以端上餐桌。
陇西火腿的吃法非常“西北”,随意又豪爽。
火腿蒸煮后直接切块上桌,是陇西的待客之道;或者将蒸熟的火腿切成薄片,和馒头、锅盔一起食用。
除却直接食用,陇西人还以火腿为食材,和鸡脯、鸡蛋清混在一起,煎成锅贴火腿。
在热力的催逼下,火腿表层渗出油光,形成一层薄薄的焦壳。
一口咬下去,酥香焦脆,和火腿的嫩香撞了个满怀。
火腿界的“流量担当”过去显宦和富商餐桌上的基本配置是羊、肉、鸡、鹅、鹌鹑、雉、鹿、兔等,猪肉很少讨得他们的欢心。
金华火腿却是例外,它依靠数百上千天深度发酵出来的丰富层次滋味,俘获了大江南北人们的心,成为了一切精细菜肴的高汤基底。
1根火腿肠18种添加剂,怎样健康吃火腿!如今,火腿肠已经是人们十分熟悉的方便食品,即食或与其他食品搭配都是不错选择。
火腿肠虽然好吃、易于保存,但其中的添加剂成分让人们很担心食用火腿肠营养和食品安全。
★每100g火腿肠中的营养★火腿肠优劣淀粉定夺按照蛋白质、淀粉和水分含量的不同,火腿肠分为4级:特级、优级、普通级和无淀粉级。
4个级别产品的淀粉含量规定为:特级产品≤6%;优级≤8%;普通级产品≤10%。
从选择的9种产品可以看出,双汇王中王、雨润台式烤香肠、双汇玉米脆香肠淀粉含量在8%以下,属优级火腿肠;金锣肉粒多淀粉含量在6%以下,属特级火腿肠。
而火腿肠家族的“贵族成员”——西式切片火腿,淀粉含量则低于1%甚至为纯肉,如表中后3种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名称号称“无淀粉”的得利斯火腿其实并非无淀粉(碳水化合物),而是淀粉含量低于2.5%。
按照国家规定,无淀粉火腿要求淀粉含量≤1%,并且要求蛋白质含量≥14%。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并不是肉越多的火腿肠越好。
因为纯肉的火腿肠如果只是瘦肉,吃起来口感发干发硬。
为达到更好口感,里面肯定要加入更多肥肉。
相对而言,淀粉多的,脂肪含量少一些。
除了少数不良商家添加胶质增加火腿肠弹性外,质量合格的火腿肠,都是因为鲜肉含量多口感更好。
火腿肠中有磨碎的肥肉,这主要是提供脂肪中特有的维生素与香味物质,但是火腿肠中不能只是肥肉,一是放太多不健康,二是只有肥肉成就不了火腿肠的弹性。
所以,还要加入打成泥的瘦肉,通过大量盐提取瘦肉中富含的蛋白质,这样产生了火腿肠特有的弹牙口感。
如果火腿肠肥肉过多而瘦肉少,口感必然受影响,所以不要购买脂肪含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火腿肠。
表中后4种火腿肠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也较表中前5种短,因为这4种火腿淀粉含量少而肉量多,添加剂、防腐剂较少,相比一般火腿肠品质高,当然价格也高些。
化学添加剂能放心吗?火腿肠是工业加工肉制品,毕竟不是自家制作的香肠,其中少不了加入化学添加剂保持口感、延长保质期。
教您挑选安全火腿肠教您挑选安全火腿肠双汇火腿肠风波未息,人们不但对猪肉的安全性更加关心,也开始关注火腿肠的营养与安全。
许多人才发现,吃了这么多年的火腿肠,似乎对火腿肠是什么并不清楚。
至于火腿肠怎么挑选、怎么吃最好,就更不明白了。
肉品专家介绍,火腿肠经过高温加热后能在常温下保存半年以上。
除了肉,火腿肠在生产过程中会加入淀粉、植物蛋白(大豆蛋白)、卡拉胶等辅料和添加剂,因此在现在肉制品丰富的市场上,实在算不上营养多么好的产品。
但是因为它价格较低廉,无需冷藏,携带方便,作为方便食品仍然受到欢迎。
按照蛋白质、淀粉和水分含量的不同,火腿肠分为四级:特级、优级、普通级和无淀粉级。
四个级别产品的淀粉含量规定为:特级产品≤6%;优级≤8%;普通级产品≤10%。
其中无淀粉火腿肠并不指百分之百无淀粉,而是指淀粉含量≤1%的火腿肠,并且要求蛋白质含量≥14%。
肉品专家说,并不是肉越多的火腿肠越好。
因为纯肉的火腿肠如果只是瘦肉,吃起来会发干发硬,为达到更好的口感,里面肯定会加入更多的肥肉。
相对来说,淀粉多的,脂肪含量还少一些。
另外,有的火腿肠加入了蘑菇丁、玉米粒,这样的脂肪含量能少一些,膳食纤维多一些,也更健康一点。
很多人担心火腿肠中的色素、防腐剂等问题,其实,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在安全方面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更应该担心的是火腿肠高油高盐的麻烦。
”肉品专家说。
因此,火腿肠只能作应急的方便食品,每次只吃一根。
说到吃法,火腿肠最好凉拌、煮汤或直接吃。
如果炒菜、烧烤的话,一来会增加营养损失,二来会加入更多盐。
吃时最好配蔬菜,抵消高盐高脂的危害。
许多人喜欢用火腿肠配方便面,这是最不健康的吃法。
最后肉品专家提醒,火腿肠接近金属丝封口的.地方可能有肉馅残留,如果保藏不当,这部分最易腐败,购买时可观察其是否发黑、发黏、变味等。
购物小窍门教你如何挑选优质火腿肠怎样挑选质量好的火腿肠:肥肉太多的火腿肠口感较软,吃起来比较腻。
淀粉或大豆蛋白较多的火腿肠肉味会淡,尤其加热后,有的甚至只能吃出淀粉,吃不到肉。
诺邓火腿
产自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生产的火腿。
因其制作工艺独特,味道香浓,口感极佳而出名。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中,有一段6分钟的关于诺邓火腿的介绍,从此诺邓火腿更是声名大噪。
优质的火腿首先得益于优质的猪肉。
诺邓村的猪是用包谷喂养的,与普通家猪比起来肉质更加鲜美。
每年冬季杀年猪时,村民将新鲜猪腿晾12—24小时,然后用刀把整层打整光滑,用锥子在猪腿的血脉处扎几下,用力挤出里面的血水,再用诺邓产包谷酒在猪腿上均匀的撒抹一次,然后用手在猪腿上均匀地撒上诺邓盐井中取的盐,并边撒边搓,让猪腿充分吸收盐份,最后再在猪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盐,用手轻拍压,把猪腿皮朝下平平地放在木缸或大铁锅内,盖上盖子,腌15—20天,拿出后先抹上一层盐,再在外面均匀地涂抹一层灶灰、诺邓盐卤水下沉淀的泥浆混合的稀泥,这种稀泥有保鲜、增香和防虫的作用,然后用绳子吊挂在阴凉、通风处半年以上即可,存放时间越长香味越浓。
正宗的诺邓火腿看上去色泽红润,香味浓郁,吃上一口,更是让人觉得鲜香无比,瘦肉香咸带甜,肥肉香而不腻,美味可口,吃后满口余香。
诺邓火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适度的脂肪、十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滋肾
填精之功效,历来被看作是席上佳肴。
盏间尤物,火腿帝王——伊比利亚火腿作者:文 / 南容来源:《东方企业家》 2016年第10期也许你早已听过它:这种价格不菲的肉品拥有鼎鼎大名——伊比利亚火腿,又或者说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猪肉,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它都可以被称之为火腿中的“帝王”。
千挑万选|火腿分级作为一道闻名遐迩的前菜,在西班牙这热情似火的土地上,自然到处都有售卖火腿(Jamón)的摊子与小酒馆。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并非所有的西班牙火腿都是伊比利亚火腿,即便确确实实产于伊比利亚,都不一定就是最顶尖的那条“腿”。
从部位来说,Jamón单指脂肪分布较为丰富的猪后腿,在选材上就已胜过了相对肉质较为干硬、肉筋较多的前腿(Palatia)。
再从原材料而言,J a món 分为常见且价格低廉的塞拉诺火腿(serrano)与制作精细、价格高昂的伊比利亚火腿(ibérico)。
同被称为火腿,两者之间的区别可谓天差地别——前者几乎在所有的馆子里都能方便地买到,猪肉来源于白蹄猪或是其他的混血猪种,产量较大,因而相对廉价;后者则讲究许多,受到极为严格的原产地认证(INDO)保护,须由75%及以上的本地黑蹄猪(Pata Negra)、产于西班牙和葡萄牙边界的三角形地区,并由规定的方式制成。
简而言之,即便生于伊比利亚、制于伊比利亚,也只有极小一部分的火腿能被冠以这一名号。
黑蹄猪是目前最接近野猪的猪种,四肢较为瘦长,加上饲养方式多以放养为主,因此肌肉与脂肪极为恰当匀称。
这种猪肉质结实,具有独特储藏肌间脂肪的特征,从而形成伊比利亚火腿最具特色的大理石花纹。
然而即便同为珍稀的黑蹄猪,在制成伊比利亚火腿之后依旧还要被进一步分级,究其原因便源于伊比利亚火腿的另一特色——橡果味。
根据现有的规定,伊比利亚火腿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Jamón Ibéricode Bellota(橡果饲养伊比利亚黑猪火腿),JamónIbéricode Cebo de Campo(谷饲林地散养伊比利亚黑猪火腿)以及J a mónIbéricode Cebo(谷饲伊比利亚黑猪火腿)。
火腿肠之大揭秘火腿肠之大揭秘火腿肠,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名词。
可以说算得上大家日常生活的半必需品。
我对于火腿肠的认识是从小学开始的。
上小学时火腿肠是一种罕见品;上初中时火腿肠是一种奢侈品;上高中时火腿肠是一种改善品;上大学时火腿肠是一种日常品。
然而就是这种我们经常见到的食物,我们对它到底有多深的了解呢?金锣火腿肠的一般配料:猪肉、鸡肉、水、淀粉、蛋液、白砂糖、植物蛋白、食用盐、食品添加剂(增稠剂、水分保持剂、食用香精、增味剂、山梨酸钾、红曲米、D_抗坏血酸钠、亚硝酸钠、酸碱调节剂、乳化剂)、猪骨提取物。
它居然包含了20种物质!红曲米、D_抗坏血酸钠、亚硝酸钠,这些陌生而拗口的化学名词,和实验室随时能着火的化学试剂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仿佛闻到了漂浮在医院走廊里的那股福尔马林的味道。
于是,我决定了解一下火腿肠的生产过程,看看这些成分是如何添加进去的。
我在想有多少人会认真地阅读一根火腿肠的配料说明?从猪到猪肉到火腿肠,看似简单的变化,却映照出食品工业时代下,食品的制作方式,还有食品安全问题。
我们首先从火腿的配料开始,上面我已经描述过了火腿肠的一般配料。
以前我从来没有关注过火腿肠的配料,这次我才突然间发现火腿肠原来不止是用猪肉做的,里面还有鸡肉。
有些迷惑,于是查了资料才知道猪肉价格飞涨,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才往里加鸡肉的。
一般成色的猪前后肘价格也要在每斤12元到13元上下;而“正大”产的品牌鸡腿肉也不过每斤7元多。
如此看来,使用鸡肉当原料,成本直降近一半!加了鸡肉的火腿肠和午餐肉一般是中低端产品,各个品牌的精品肠产品里,往往只有猪肉和添加料,没有鸡肉。
还是以“金锣”为例:35克10支装的“金锣福”只要8元多,而不含鸡肉成分的金锣“美味王”、“世纪金锣”分量相差不大,10支的售价都要在10元以上。
另外,配料中的淀粉、蛋液、植物蛋白和猪骨提取物都是附加填充剂,为的是降低成本达到更高的商业利益。
然而这些物质的加入必将会影响到火腿的风味,于是就到了各种调味剂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包括:白砂糖、食用盐、酒、味精等。
世博会美食溯源——宣威火腿作者:蔡韬来源:《食品与生活》 2010年第2期又到了一年节庆之时,火腿作为宴客会友之物,历来被看作席上珍品。
南方人多以金华火腿宴客,素不知还有云腿、北腿……据1979年9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载:“火腿,食品名……我国特产,按加工地区来分,有南腿、北腿和云腿三类……”这南腿自是金华火腿,云腿顾名思义是云南的宣威火腿,至于这北腿,应是江苏的如皋火腿,但名气不如前两者。
要说这宣威火腿声名鹊起之时,是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接着于1923年在广州“全国各地名特产品赛会”上获奖。
孙中山先生吃后,因其回味鲜美,泼墨提笔写了“饮和食德”四字,从此闻名。
宣威火腿可谓是云南省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名特食品之一。
宣威火腿究竟起源于何时,已难考其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雍正四年滇东地区“改土归流”之后,清设置了宣威州,使宣威火腿有了成名的前提和基础。
据《宣威县志》记载,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宣威火腿就以身穿绿袍,肉质厚,精肉多,鲜嫩可口而享有盛名。
清光绪年间,曾懿编著《中馈录》中收有“宣威火腿”的制法。
据此及有关史料推断,宣腿之生,最迟明末即成,雍正时代即流入滇川首府。
据《宣威县志》记载,清雍正五年,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上普遍有火腿,当时到宣威赴任的流官知州张汉问这是何物,售货者答曰:“此乃宣威火腿。
”这足以说明宣威火腿在清雍正年间就已成名并广为流传。
清末流到东南沿海,民国初年,以浦在廷先生为首的火腿公司已将火腿罐头远销东南亚。
云南宣威的火腿出名是因为当地的猪种肉质结实,所以腿身肉味较浓,而腌制所用的食盐为滇西南的磨黑,其独特的风味是受当地特殊的气候、地理特征、食物结构等因素影响形成的。
云腿的腌制时间,通常需要三至六年,以十年的陈年老腿最佳。
相比起金华的南腿,肥膏较多,香味及成度略淡。
云腿炒、蒸、炸、煮、烩皆为美食,以之为原料制作的“云腿午餐肉”、“云腿大片”等也脍炙人口。
黑猪肉火腿肠揭开大秘密【案例导读】火腿肠口感不错,携带方便是很多人尤其是学生一族的最爱,央视的质量报告——毒“小肉”揭开大秘密让人们不由得后怕 :【案例正文】按说,做买卖的没有不“敞开大门喜迎八方来客”的,可做肉制品加工的如果想跟天津蓟县有的猪贩子联系上却很不容易,他们总是躲躲闪闪,打一枪换一地,就是好不容易联系上了,也未必能直接看到猪肉,因为他们收购的是一种被当地习惯叫做“小肉”的猪肉,“小肉”到底是什么肉呢?按照热心观众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距离北京100多公里的天津蓟县。
蓟县是华北地区有名的养猪大县,也是北京、天津两地生猪的主要供应地之一。
在蓟县上苍镇,记者向路边的三轮摩托出租司机打听收“小肉”的猪贩子,司机递给记者一张专门收购“小肉”的猪贩子的名片。
记者:收这个猪肉的人多不多?司机:收这个猪肉没有人的话不敢干,前段(时间)明目张胆干。
他告诉我们,这种“小肉”不是正常的猪肉,而是一些有问题的猪肉,至于有什么问题,他不肯讲,只是告诉我们,在上苍镇八营村,收“小肉”的猪贩子最多。
只是近来这些猪贩子活动十分小心,如果不经过可靠的本地人介绍,轻易见不到这些猪贩子。
在这个司机的引见下,记者见到了一名八营村的猪贩子,但是会面地点不是在他们住的八营村,而是约到了另外一个他们认为比较安全的村子里。
猪贩子:我们这儿是个点。
记者:什么点?猪贩子:黑点!黑窝点!记者提出想去加工点看看这些“小肉”,这个猪贩子十分警觉地拒绝了,只是答应可以送一些“小肉”的样品让我们看。
第二天,在前一天见面的地点,几名猪贩子带来了一大袋冷冻的“小肉”样品。
猪贩子:保证没味,吃水量也有,就是没有注水,灌肠都是使这个,有人说死猪注水了是瞎扯,因为死猪没法注了。
据这位猪贩子透露,所谓的“小肉”其实就是来路不明的病死猪肉,有的是他们自己收购的,还有的是从另外一些小猪贩子、养猪场收购,然后再卖到这里,由他们加工后送给更大的客户。
为了证实他们加工的病死猪肉在货色上与正常猪肉没有太大差别,他答应带记者去加工点看看。
金华火腿是由抗金名将发明
金华火腿是浙江金华地区的著名传统食品。
相传抗金名将宗泽是火腿的始创人,那么,他是如何发明火腿的呢?
北宋末年,金兵向南入侵,俘获了宋徽宗和宋钦宗。
小康王赵构惊慌之余,急迁都商丘(今河南商丘),自封高宗。
这时,祖籍浙江金华的大将宗泽,看到局势紧张,决心收复失地,就在家乡金华招兵买马;凡所招的壬宾稍,'都用钢针在双颊上刺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被人们称作“八字军”。
宗泽所率领的“八字军”,由于作战顽强,收复了大片失土。
后来宗泽回到故乡,父老乡亲们热情欢迎宗泽的这些将士们,并赠送大批当地所产的“两头乌”猪肉。
据说这种“两头乌”是金华特有的生猪品种,猪身洁白如雪而头尾黑如乌炭,皮薄肉鲜,肥瘦适当,可是当宗泽命人将这些猪肉装入船舱时,却为难了,这么多猪肉运到河南,要两三个月,不是都会变质了吗?他灵机一动,终于想出了办法,把大量硝盐撒在猪肉上,全
部腌渍起来。
就这样,将一船船的猪肉运到了目的地。
可到目的地时打开船舱一看,雪白的猪肉全都变红了,而且还散发出一股扑鼻的奇香。
烧熟后一尝,比起鲜肉更加浓香诱人、美味可口。
当宗泽向宋高宗赵构献上这些煮熟的火红异常的“两头乌”猪肉时,赵构大为兴奋。
他一面饮着御酒,一边吃着猪肉,对这美味的、红色的肉赞不绝口,说:“这就是火腿,要不,它怎么会这样火红呢!"于是,“火腿”
之名就从此流传开来。
从此,金华一带的百姓便争相制作火腿,而民族英雄宗泽也就被人们奉为制作“火腿”的祖师爷了。
火腿肠之大揭秘
火腿肠,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名词。
可以说算得上大家日常生活的半必需品。
我对于火腿肠的认识是从小学开始的。
上小学时火腿肠是一种罕见品;上初中时火腿肠是一种奢侈品;上高中时火腿肠是一种改善品;上大学时火腿肠是一种日常品。
然而就是这种我们经常见到的食物,我们对它到底有多深的了解呢?
金锣火腿肠的一般配料:猪肉、鸡肉、水、淀粉、蛋液、白砂糖、植物蛋白、食用盐、食品添加剂(增稠剂、水分保持剂、食用香精、增味剂、山梨酸钾、红曲米、D_抗坏血酸钠、亚硝酸钠、酸碱调节剂、乳化剂)、猪骨提取物。
它居然包含了20种物质!红曲米、D_抗坏血酸钠、亚硝酸钠,这些陌生而拗口的化学名词,和实验室随时能着火的化学试剂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仿佛闻到了漂浮在医院走廊里的那股福尔马林的味道。
于是,我决定了解一下火腿肠的生产过程,看看这些成分是如何添加进去的。
我在想有多少人会认真地阅读一根火腿肠的配料说明?从猪到猪肉到火腿肠,看似简单的变化,却映照出食品工业时代下,食品的制作方式,还有食品安全问题。
我们首先从火腿的配料开始,上面我已经描述过了火腿肠的一般配料。
以前我从来没有关注过火腿肠的配料,这次我才突然间发现火腿肠原来不止是用猪肉做的,里面还有鸡肉。
有些迷惑,于是查了资料才知道猪肉价格飞涨,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才往里加鸡肉的。
一般成色的猪前后肘价格也要在每斤12元到13元上下;而“正大”产的品牌鸡腿肉也不过每斤7元多。
如此看来,使用鸡肉当原料,成本直降近一半!
加了鸡肉的火腿肠和午餐肉一般是中低端产品,各个品牌的精品肠产品里,往往只有猪肉和添加料,没有鸡肉。
还是以“金锣”为例:35克10支装的“金锣福”只要8元多,而不含鸡肉成分的金锣“美味王”、“世纪金锣”分量相差不大,10支的售价都要在10元以上。
另外,配料中的淀粉、蛋液、植物蛋白和猪骨提取物都是附加填充剂,为的是降低成本达到更高的商业利益。
然而这些物质的加入必将会影响到火腿的风味,于是就到了各种调味剂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包括:白砂糖、食用盐、酒、味精等。
上述的火腿配料包括主要原料、辅助填充剂和调味剂,另外配料中还有一种物质——食品添加剂。
这是现代食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配料。
一、诱惑却迷离真实的色泽
到超市转了一大圈,发现现在我们吃的各种食品大都加有食品染色剂。
在火腿的制作过程中,原料猪肉块会用一种添加有红色染色物质的腌制液腌制。
红色是红曲红,这是添加的一种色素。
添加色素后,未来的火腿肠便具有鲜嫩的肉红色,还有一种名字更为夸张的色素“诱惑红”,也在普遍使用。
在食品行业,好的卖相是必不可少的。
“红曲红”就是红曲米磨碎以后的粉末。
把红曲霉接种到蒸过的大米上,培养一段时间就可以得到红曲米了,主要含有潘红、梦那红、潘红胺、梦那玉红胺、梦那玉红和安卡黄素等多种成分。
红曲红天然色素在肉制品中的添加量是非常少的,一般是100g肉制品中添加色价为100的红曲红0.02%左右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着色效果,因此从用量上来说它在肉制品中的使用是很廉价的,而相比于许多人工色素如胭脂红来说则是相对的安全。
现实中,很多人都很喜欢肉制品那种红红的颜色。
那些色彩鲜艳得有点夸张的火腿肠,显然和我在家煮的肉色差很大。
当然,如果添加点红曲红,我就不会再抱怨自己的厨艺了。
但是为了食品更美观而添加色素,可有想过它安全吗?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一直在研究食品安全问题。
人们对色素的了解,有意无意地把“食用色素”和“工业色素”混为一谈。
实际上,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她
说:“国家许可的色素只要卫生检验合格,并按剂量、范围使用,就可以合法地添加于食品当中。
非食用色素是绝对不能加入食品当中的,加入即是违法行为。
”
比如说,日落黄、胭脂红和焦糖色素是我国许可使用的食品色素,多数国家都在用。
我们常喝的可乐的颜色就是大量焦糖色素带来的;做糖葫芦熬糖的颜色就是自然产生的焦糖色素带来的。
苏丹红则不同,它是非食用色素,就好比涂墙、画画用的染料,是绝对不能用在食品中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滥用色素并不鲜见。
在国家的食品安检中还是会经常检测出亚硝酸盐、苏丹红含量超标…
希望以后国家加大管理力度,像三聚氰胺奶粉、红心鸭蛋、地沟油等事件不要再发生。
二、火腿中的防腐剂
和色素一起添加到火腿肉里面的,还有防腐剂。
这个过程叫“注射”的确合适不过。
腌制完毕的猪肉被工人输送到机器中,反复摔打,调配好的红色腌制液体通过机器针头的压力,注射到肉里面,反复揉搓、充分吸收。
这是制作火腿肠的关键一步。
今后我们在包装上看到的配料成分,基本在这个过程全部添加完毕。
它们包括:色素、盐,味精、防腐剂和保水剂。
以90克的火腿肠为例,色素不到0.1%(有些产品是不加色素的)。
盐一般在2%左右。
保水剂是磷酸盐,目的增加火腿肠的弹性和切片性,比例在0.3%(各个产品比例不同),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钾和乳酸链球菌素,比例在0.1%,一般都是复合使用。
之后的滚揉车间,机器继续翻滚搅拌,让腌制液继续深入肌体,让岩溶蛋白流出,形成乳化剂,使剩余的猪肉成分紧密,最终具有良好的切片性。
然而防腐剂是各类食品添加剂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品种,我国到目前为止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
2000年以前,化学合成的防腐剂是中国食品市场的主流。
化学元素以苯甲酸钠、三氯酸钾、亚硝酸盐为主。
其中多用于在午餐肉中防腐、发色的亚硝酸盐,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有杀伤性,是潜在的致癌剂。
而苯甲酸钠、三氯酸钾也多少对人体有害。
实际上,盐就是最普遍使用的保鲜剂,乳链菌肽等天然防腐剂相比化学防腐剂虽然更安全,但在国内成本稍高,多在一些高端产品中使用。
三、幸福的错觉:香精
在火腿肠的加工阶段,除了色素和防腐剂,添加的还有香精。
目的是突出猪肉火腿肠的香气。
但是有些产品为突出原汁原味,则不加香精。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胃里充斥的火腿肠香气,原来是不真实的味觉效果。
在位于北京丰台的北方霞光食品公司,号称是国内最大的食品添加剂超市,简单的货架上摆放着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瓶装,袋装,液体,粉末,膏状,牛肉粉香精,苹果香精,面包改良剂,栀子黄色素,新奥尔良烤翅鸡肉粉,几乎囊括了所有食品。
我们甘之如饴的鸡翅、面包、果味饮料,它们的诱惑味道,很多来自这些增味剂。
比如可口可乐和鲜橙多,主要就是不同的香精和色素等配制。
曾经有人在学生中间做过调查,结果大多数人表示,如果没有香精的味道,不会选择购买那些饮料。
实际上,这些流行的饮料,我们就是喜欢它们的味道,喝的也是香精的味道,我们被它的味道欺骗。
如果没有这些香味,我们还会对那些饮料青睐有加吗?
四、可怕的是非食用物质
实际上,肉制品让人最担心的,并不是这些成分,而是其中的脂肪和盐分。
为了改善切片性能,突出肉类香气,肉肠中一般都会加入较多的动物脂肪,而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比加入淀粉更糟糕。
为了提高防腐性能,商家都会加入过多的盐,
并用各种调味料让盐味显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但如果习惯了这种浓重的口味,就会吃不惯清淡口味的食品,影响儿童一生的饮食习惯,并埋下未来发生高血压的隐患。
色、香、味,原来都是错觉。
当我终于查完一根火腿肠的加工配料弄清楚火腿肠的成分后,胃里一阵泛酸。
但我有别的选择吗?在超市里,我试图去寻找没有添加任何成分的食品,可惜没找到。
即使是蔬菜和水果,这些天然非加工食品,也笼罩在农药、抗生素、激素等阴影之下。
明矾油条、滑石粉面条、漂白粉馒头、大头婴儿*、地沟食用油、黑色素酱油、毒粉丝、甲醛啤酒、注水猪肉、蓝耳猪肉、炭疽病牛肉、禽流感鸡鸭、工业食盐、吊白块味精、孔雀绿鱼肉、高浓度残留蔬菜瓜果、外加苏丹红咸蛋、抛光陈米、硫磺银耳、*奶粉、福尔马林鸡爪,这些化学物质从未被批准添加到食品中,不属于食品添加剂,却成为食品的主角。
曾有网友这样无可奈何地描绘我们一天的“幸福”生活:“早晨起床,掀开黑心棉做的被子,用致癌牙膏刷完牙,喝杯过了期的碘超标还掺了水的牛奶,吃根柴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准时赶到地下烟厂上班,中午在餐馆点一盘用地沟油炒的避孕药喂的黄鳝,再加一碟敌敌畏喷过的白菜,盛两碗陈化粮煮的毒米饭;晚上蒸一盘瘦肉精养大的死猪肉做的腊肉,沾上点毛发勾兑的毒酱油,夹两片大粪水浸泡的臭豆腐,还有用福尔马林泡过的凉拌海蜇皮,抓两个添加了漂白粉和吊白块的大馒头,还喝上两杯富含甲醇的白酒。
唉……这日子过的真是那个爽!”虽是极尽调侃之能事,其中却有几多心酸和无奈。
刚接触食品添加剂,真是有点恐慌,觉得添加剂有点像毒药。
后来才知道添加剂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添加其他一些非食用的物质。
实际上,国家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整体安全性是比较高的,在正常用量下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对于加工食品来说,如果没有这些食品添加剂,就很难想象食品能有足够的时间运输和出售,也很难想象消费者能够吃到放心的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