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PLC入门课程.pdf
- 格式:pdf
- 大小:6.50 MB
- 文档页数:89
第一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第一节PLC的产生和特点及其应用方向一、PLC的发展史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在继电顺序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汽车制造工业竞争激烈,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在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首先公开招标,对控制系统提出的具体要求基本为:a。
它的继电控制系统设计周期短,更改容易,接线简单成本低。
b。
它能把计算机的功能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结合起来。
但编程要比计算机简单易学、操作方便。
c。
系统通用性强。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上述要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PLC,并在GM公司汽车生产线上首次试用成功,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
其后日本、德国等相继引入,可编程序控制器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主要应用于顺序控制,只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其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及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及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PLC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更多地具有计算机的功能,所以又简称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但是为了不和PERSONAL COMPUTER混淆,仍习惯称为PLC。
目前PLC已经在智能化、网络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并且现今已出现SOFTPLC,更是PLC领域无限的发展前景。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功能特点1.逻辑控制 PLC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够进行及、或、非等逻辑运算,可以代替继电器进行开关量控制,故它可替代继电器进行开关量控制。
三菱PLC 培训讲义第一章 GX 编程基础编程软件GX 的安装和使用:★安装: 运行安装盘中的Setup文件 根据提示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 选择“开始”“程序”“MELSOFT应用程序””GX developer”★开始:工程 →创建新工程→ 选择PLC的型号→选择“梯形图”或“SFC”编程→ 确认 输入点地址 (以每组8个点为准,这也叫作1个字节,按字节顺序排下去)X0 X1 X2 X3 X4 X5 X6 X7 (第0字节)X10 X11 X12 X13 X14 X15 X16 X17 (第1字节)X20 X21 X22 X23 X24 X25 X26 X27 (第2字节)输出点地址 (以每组8个点为准,这也叫作1个字节,按字节顺序排下去)Y0 Y1 Y2 Y3 Y4 Y5 Y6 Y7 (第0字节)Y10 Y11 Y12 Y13 Y14 Y15 Y16 Y17 (第1字节)Y20 Y21 Y22 Y23 Y24 Y25 Y26 Y27 (第2字节)注意:输入和输出点的地址 按每组8个点(也叫1个字节)的顺序排下去,如果某个字节只有 部分点,则其他剩余的点将不能使用.例如FX1N-24主机输入点是14个,其地址如下:X0 X1 X2 X3 X4 X5 X6 X7 (第0字节)X10 X11 X12 X13 X14 X15 (第1字节)这时,第1字节的剩余的点 X16 X17将不能使用,如果要加16点扩展输入点模块,该扩展模块上输入点的地址是:X20 X21 X22 X23 X24 X25 X26 X27 (第2字节)X30 X31 X32 X33 X34 X35 X36 X37 (第3字节) 例如FX1N-24主机输出点是10个,其地址如下:Y0 Y1 Y2 Y3 Y4 Y5 Y6 Y7 (第0字节)Y10 Y11 (第1字节)这时,第1字节的剩余的点 Y12 Y13 Y14 Y15 Y16 Y17 将不能使用,如果要加8点扩展输出点模块,该扩展模块上输出点的地址是:Y20 Y21 Y22 Y23 Y24 Y25 Y26 Y27 (第2字节)★开始编程(编程时,为方便起见, 可经常使用鼠标右键.)双击光标处,→选择:常闭触点、常开触点、脉冲触点,或是输出线圈、应用指令,在空白处输入其地址(例如:X5,M3等)或是其指令(例如:MOV D1 D2等) →编程完成 →最顶部的菜单”变换”→选择”变换”→工程→保存工程→选择保存路径(例如C盘)→取工程名→保存→退出★如果选用“顺控图”SFC 编程,首先从第0块开始,双击第0号栏,选择该块是“梯形图”或“SFC”编程。
三菱PLC⼊门学习三菱学习培训总结王斌⽬录⼀ Q系列PLC基础知识 (2)⼆公共指令与编程 (4)三 Q-CClink⽹络 (5)四 MELSECNET/H⽹ (9)五以太⽹通讯 (11)六运动控制系统 (15)七三菱变频器 (24)⼀Q系列PLC基础知识1、QCPU的优点(1)多点数的输⼊输出控制(2)⼤程序容量(3)⾼速运算处理和通讯(4)能够使⽤AnS系列的输⼊输出模块及特殊功能模块(5)设备⼩型化(6)可扩展成为⼤系统(7)可使⽤RAM/ROM型扩展内存卡2、Q-PLC硬件组成基板、电源模块、CPU、I/O模块、INPUT模块、OUTPUT模块、特殊功能模块3、地址分配4、QCPU的内存组成内置内存:程序内存(0)、标准RAM (3)、标准ROM (4)扩展内存卡:RAM型(1)、ROM 型(2)5、软元件Q⽐A增加的软元件:(1)变量⽤软元件FX、FY、FD(2)特殊继电器/特殊寄存器(SM/SD)(3)步进继电器S(4)边缘继电器V(5)累计定时器ST(6)⾼低速定时器PLC System内设定⾼低速定时器测量单位。
(7)直接链接型软元件(J_\_):J2\K1X20 J10\K4B0(8)智能模块软元件(U_\G_)(9)⽂件寄存器(R/ZR)⼆公共指令与编程1 、命令的分类CPU单元的命令⼤致分为顺控命令、基本命令、应⽤命令、数据链接⽤命令以及QCPU命令。
这些命令的分类如下所⽰。
顺控命令、基本命令、应⽤命令、数据链接⽤命令、QCPU命令2、顺控命令顺控指令包括:触点指令、连接指令、输出指令、移动指令、主控指令、结束指令等。
3、基本指令基本指令包括⽐较操作指令、算术运算指令、数据转换指令、数据传送指令、程序分⽀指令、程序执⾏控制指令、I/O刷新指令等。
4、应⽤指令应⽤指令包括5三Q-CClink⽹络1、Q系列CC-Link的特点CC-Link是将三菱合作制造⼚家⽣产的各种模块分布安装到像传送线和⽣产线这样的机器设备上的⾼效,⾼速的分布式的现场总线⽹络。
三菱plc从入门到精通:学PLC之路详解(附各种图例)PLC好学吗?有的人说好学,更多的人说难学。
我的看法是入门易,深造难。
入门易,总有它易的方法。
很多人都买了有关PLC的书,如果从头看起的话,我想八成学不成了。
因为抽象与空洞占据了整个脑子,一句话晕!学这东东要有可编程控制器和简易编程器才好,若无,一句话,学不会。
因为无法验证对与错。
如何学,我的做法是直奔主题。
做法如下:1、认识梯形图和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符号的区别:继电器控制原理图中的元件符号,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和线圈,为了区别它们,在有关符号边上标注如KM、KA、KT 等以示不同的器件,但其触头的数量是受到限制。
而PLC梯形图中,也有常开、常闭触点,在其边上同样可标注X、Y、M、S、T、C以示不同的软器件。
它最大的优点是:同一标记的触点在不同的梯级中,可以反复的出现。
而继电器则无法达到这一目的。
而线圈的使用是相同的,即不同的线圈只能出现一次。
2、编程元件的分类:编程元件分为八大类,X为输入继电器、Y为输出继电器、M为辅助继电器、S为状态继电器、T为定时器、C为计数器、D为数据寄存器和指针(P、I、N)。
关于各类元件的功用,各种版本的PLC书籍均有介绍,故在此不介绍,但一定要清楚各类元件的功能。
编程元件的指令由二部分组成:如 LD(功能含意)X000(元件地址),即 LDX000,LDI Y000......。
3、熟识PLC基本指令:(1)LD(取)、LDI取反)、OUT(输出)指令;LD(取)、LDI(取反)以电工的说法前者是常开、后者为常闭。
这二条指令最常用于每条电路的第一个触点(即左母线第一个触点),当然它也可能在电路块与其它并联中的第一个触点中出现。
这是一张梯形图(不会运行)。
左边的纵线称为左母线,右母线可以不表示。
该图有三个梯级;第1梯级;左边第一个触点为常开,上标为X000,X表示为输入继电器,其后的000数据,可以这样认为它使用的是输入继电器中的编号为第000的触点(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