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鉴别及可追溯性表格 格式
- 格式:docx
- 大小:12.67 KB
- 文档页数:3
1、目的1.1制定本程序文件,旨在建立产品在各运作地方的明示性及可追溯性。
2、概述产品编号系统(Part Number. Madle No.)用作产品(包括物料及成品)的识别明示。
批次编号系统(DATE CODE或C/NO)用作产品(只适用于成品)的可追溯性。
3、职责工程部负责人负责根据客户提供之产品的编号列入编号系统。
QA部负责制定批次编号系统。
生产部负责人负责保证材料、生产中及检查阶段产品的明示。
PC负责人负责采购过程中采用正确编号系统,仓库负责人保证仓内所有物料得到正确明示。
工程部负责人负责制定[元件分类标准]以使全公司之物料编号统一化。
4、程序4.1物料编号系统(Part Number)4.1.1 工程部在决定采用该物料之前,必须制定该物料的编号,并能符合公司[元件分类标准]编号要求,并保证其独一无二()(包装材料PART NO.由HK市场部制定)。
4.1.2 被登记后的物料,才可纳入任何的物料清单内,只有被工程部确认的物料清单内的物料,才可采购。
4.1.3 原则上,物料的编号在以下文件内,必须保持一致:BOM 标准文件(图纸、规格) P/O 物料包装上仓存记录4.1.4公司内任何地方的物料必须有编号明示。
成品编号系统(产品编号)4.2.1成品编号基本上由客户制定,其格式为每个客户都不同。
工程部接到产品时须检讨其编号的独特性,若有问题须通知客户更正。
4.2.2原则上,成品的编号须于下列文件中,保持一致:客户P/O 生产计划 BOM 工程流程出仓单(给客户)成品包装或明示牌上工作指导类文件的成品编号,若对于同类系列产品,只需注明其中一种型号即可,同类系列产品编号见[同类系列产品型号编号说明]。
产品的可追溯性(只适用于成品)。
4.3.1 独立的批次编号(DATE CODE或C/NO)于下列文件中,保持一致,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成品包装或明示牌上 FQC终检报告5记录及表格无。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程序(ISO9001:2015)1.目的在接收、生产和交付各阶段为防止混用、错用,以适当方式标识产品。
当合同、法律规定或管理需要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对每个或每批产品进行唯一性标识。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在接收、生产和交付的各阶段需要标识的产品。
3. 引用文件3.1《记录控制程序》4. 术语和定义产品标识:指用适当的方法在生产、服务运作全过程中对采购产品/材料、半成品、成品或包装物上做出适当的标记或标签。
可追溯性:指根据或利用所记载标识的记录,追溯一个项目或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用途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检验与试验状态:指材料或产品有无进行检验/或试验,以及经检验/或试验之后合格与否的状态。
5. 职责5.1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工序流程、设备、半成品、成品的标识与维护。
5.2质管部负责采购原材料/辅料及生产过程中半成品和成品检验后合格/不合格状态标识,并对各环节标识的执行情况进行指导、考核。
5.3生产部负责“5S”和公司环境方面的标识与维护。
5.3技术部负责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等方面标识的设计。
6.工作流程和内容工作流程责任人工作内容说明使用表单记录各部门6.1标识策划6.1.1产品标识方法:各检验、生产过程、仓库贮存阶段的所有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各部门均需根据产品实际所需的标识状况和本部门实际的生产状况对其以适当的标识方法进行标识;产品标识的方法可用标签、批次号、颜色、符号、装载容器、堆置区域等形式进行划分,标识应清晰和易于识别。
标识策划A工作流程责任人工作内容说明使用表单记录6.1.2检验、试验状态分类与分区:1)检验、试验状态由检验/或试验人员确定;2)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域存放:a.未经检验、试验------------未检验/试验区b.已经检验、试验合格--------合格区c.等待检验、试验--------待检区d.已经检验、试验不合格------不合格品区分别用:未检/试品、待检/试品、合格品、不合格品(又可分废品)文字或标牌进行标识。
产品识别和可追溯性程序(ISO9001-2015)1、目的确保原物料进料、制程半成品及成品完工、成品入库及出货易于标识其作业加工状况与品质状态,使产品皆有可追溯性。
2、范围原物料进料制程半成品及成品、入库、出货至售后服务各阶段的产品识别与追溯。
3、权责3.1制造单位3.1.1负责原材料、零件、半成品及成品在制程中及储存时有明确制品标识,以利掌握制程品质状况。
3.1.1负责制程所发现之不合格品及异常品、机器设备,治具的正确标识,防止误用。
3.1.3执行异常追溯处理。
3.1品保单位3.1.1负责监督相关标识的执行3.1.1主导制程中异常追溯处理及调查,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后工段或出货给客户。
3.1.3确保制程合格品、不合格品及嫌疑品被有效标识、验证。
3.3仓库单位3.3.1负责所有入库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标识区隔。
3.3.1负责制程多余物料退回仓库后正确标识,以防止误用。
3.3.3协助异常追溯处理及调查。
4、定义4.1状态标识:用以表明产品/机器设备等所处状态特性的标识。
本办法规定主要标示产品所处的待检、合格、不合格等检验状态及机台、夹具等使用与完好,暂停使用等状态。
4.1产品标识:用以说明产品特性的标识。
本办法规定主要标示产品之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检验状态,批号等。
4.3可追溯性:根据记载的标识,追踪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力。
5、作业程序5.1流程说明5.1.1交货/收货供应商交货时须由送货单,且与采购单相符,所交货之包装处需贴标签,应标示有品名、规格、料号、数量、日期、重量、批号等。
仓库人员点收无误后打印《外购入库单》交给IQC,由IQC检验人员实施检验。
5.1.2IQC检验IQC检验人员根据《进料检验作业办法》和SIP中相关规定检验供方提供的产品。
5.1.3来料/产品标识物料入库时,仓管人员检查产品标识及状态标识的完整性、合理性。
根据检验状态标识在库房分区存放产品,并根据《进料搬运、包装、储存、保护程序》对产品标识及状态标识进行妥善保管。
食品生产追溯性体系整套记录表格模板原料验收报告来料日期: 2018 年 8 月 8 日****牌低筋小麦粉规格25kg/袋保质期6个月生产日期2018.7.20供应商名称数量(袋)50色泽气味组织验收项目验收标准单项验收结论原料名称生产者名称****集团**面粉有限公司深圳市**贸易有限公司原料验收情况标签信息完整必须有标签,且信息完整,符合相关要求□符合,□不符合生产单位与生产许可证生产生产者名称一致□一致,□不一致生产地址与生产许可证生产地址一致□一致,□不一致生产许可证号与生产许可证编号一致□一致,□不一致原料许可类别与生产许可证品种明细表品种明细一致□一致,□不一致是否超过保质期核对生产日期、保质期,不得过期□未过期,□过期是否提交批次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必须提交批次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已交,□未提交产品信息是否与送货单一致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是否与送货单一致□一致,□不一致外包装无破损、无污染□符合,□不符合感官色泽正常,呈白色或微黄色,无发暗、发黄、变绿、色泽暗淡等问题□符合,□不符合气味正常,无霉味、酸味、煤油味等异味□符合,□不符合组织正常,呈细粉末状,无杂质、虫、结块、手捏成团等异常□符合,□不符合验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缺陷描述:是否存在其他问题:综合验收结论□合格□不合格处理意见□同意收货□补齐资料□退货原料出入库记录保管员: 张三原料名称保质期6个月规格25kg/袋生产者简称供应商简称出入库日期入库数量(袋)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出库数量(袋)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库存数量(袋)登记人2018.8.6502018.7.550张三2018.8.7402018.7.510张三2018.8.8502018.7.2060张三2018.8.9102018.7.550张三2018.8.9302018.7.2020张三***牌低筋小麦粉***集团**面粉有限公司深圳市***贸易有限公司原料出入库记录进货日期原料名称规格数量(袋)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单位供货者名称(经销商或生产企业)登记人2018.8.6***牌低筋小麦粉25kg/袋502018.7.56个月***集团**面粉有限公司深圳市***贸易有限公司张三2018.8.8***牌低筋小麦粉25kg/袋502018.7.206个月***集团**面粉有限公司深圳市***贸易有限公司张三注意事项:1、进货台账记录应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纸箱除外)。
1、目的
1.1制定本程序文件,旨在建立产品在各运作地方的明示性及可追溯性。
2、概述
2.1产品编号系统(Part Number. Madle No.)用作产品(包括物料及成品)
的识别明示。
2.2批次编号系统(DATE CODE或C/NO)用作产品(只适用于成品)的可追
溯性。
3、职责
3.1工程部负责人负责根据客户提供之产品的编号列入编号系统。
3.2 QA部负责制定批次编号系统。
3.3生产部负责人负责保证材料、生产中及检查阶段产品的明示。
3.4 PC负责人负责采购过程中采用正确编号系统,仓库负责人保证仓内所
有物料得到正确明示。
3.5 工程部负责人负责制定[元件分类标准]以使全公司之物料编号统一化。
4、程序
4.1物料编号系统(Part Number)
4.1.1 工程部在决定采用该物料之前,必须制定该物料的编号,并能符合公
司[元件分类标准]编号要求,并保证其独一无二(COP6.1)(包装材
料PART NO.由HK市场部制定)。
4.1.2 被登记后的物料,才可纳入任何的物料清单内,只有被工程部确认的
物料清单内的
物料,才可采购。
4.1.3 原则上,物料的编号在以下文件内,必须保持一致:
BOM 标准文件(图纸、规格) P/O 物料包装上仓存记录
4.1.4公司内任何地方的物料必须有编号明示。
4.2 成品编号系统(产品编号)
4.2.1成品编号基本上由客户制定,其格式为每个客户都不同。
工程部接到
产品时须检讨
其编号的独特性,若有问题须通知客户更正。
4.2.2原则上,成品的编号须于下列文件中,保持一致:
客户P/O 生产计划 BOM 工程流程出仓单
(给客户)成品包装或明示牌上
工作指导类文件的成品编号,若对于同类系列产品,只需注明其中一
种型号即可,
同类系列产品编号见[同类系列产品型号编号说明]。
4.3产品的可追溯性(只适用于成品)。
4.3.1 独立的批次编号(DATE CODE或C/NO)于下列文件中,保持一致,确
保产品的可追
溯性:成品包装或明示牌上 FQC终检报告
5记录及表格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