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社 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郭沫若的《天狗》一诗最初发表于 1920 年 7 月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上。这首诗在国内发表的时候,郭沫若还在日本留学,正系统地接受着现代 科学思想和人文观念的洗礼与熏陶。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也是他新诗创作 的高潮期,诗人一边学习西方文化,一边把自己对世界与自我的全新理解和 感悟写成文字,寄给知己宗白华,发表在由他主编的《时事新报》文学副刊 《学灯》上。《天狗》就是见诸报端的其中一篇。
人的人生经历、写作风格以及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
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
2.认真体会每首诗的韵律、节奏,并能够有感情地进行朗诵。首先,应理
解诗的内涵和情感特征,这是诗朗诵的基本前提,如果对诗的内涵理解有偏
差,就无法正确地进行朗诵;其次,要把握诗的语言特点,尤其是句法、韵律 、
ppt精选
11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二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1.诗歌以“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收束全篇,运用了怎样的抒情 方式?这样做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ppt精选
13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1.诗中关于“天狗”的想象合理吗?试加以分析。 提示:这个独立张扬、自由自在的“天狗”并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无知狂 人 ,而是一个确确实实感受到了时代脉搏的跳动、掌握了先进科学知识的现 代 知 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