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上册 漫画欣赏 (1)
- 格式:pptx
- 大小:600.90 KB
- 文档页数:14
四年级美术上册《漫画欣赏》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美术上册《漫画欣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漫画的定义、起源与发展,漫画的分类与特点,以及国内外著名漫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漫画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定义、起源与发展,认识漫画的分类与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能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3. 激发学生创作漫画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漫画的分类与特点,以及国内外著名漫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能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漫画书籍、画纸、画笔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铅、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漫画图片,引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1)漫画的定义、起源与发展;(2)漫画的分类与特点;(3)国内外著名漫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漫画的特点及自己最喜欢的漫画作品;(2)代表发言: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4. 例题讲解:(1)展示一幅漫画作品,分析其特点及创作手法;(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漫画作品。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分析其特点;(2)模仿著名漫画家的风格,创作一幅漫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漫画定义、起源与发展;2. 漫画分类与特点;3. 国内外著名漫画家及其代表作品;4. 漫画欣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漫画”为主题,创作一幅漫画作品。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漫画风格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漫画欣赏的兴趣浓厚,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创作漫画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0课《漫画欣赏》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漫画欣赏》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0课的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欣赏各种风格的漫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漫画作品,包括我国著名漫画家丁聪、方成等人的作品,以及一些外国漫画家的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漫画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漫画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见过各种形式的漫画,如卡通、动漫等,对漫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学生对漫画的认知还较为肤浅,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漫画的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各种风格的漫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漫画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各种风格的漫画作品。
2.难点:培养学生对漫画艺术的独特见解,提高审美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漫画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漫画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精彩的漫画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欣赏与分析:展示教材中的漫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
3.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漫画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以我国著名漫画家丁聪的作品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漫画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5.创作实践:学生尝试自己动手绘制漫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漫画的基本特点,如夸张、幽默、生动等;另一部分是漫画欣赏的方法,如观察、分析、讨论等。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漫画欣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主要围绕《漫画欣赏》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漫画的魅力》,详细内容为漫画的特点、分类和欣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提高学生对漫画艺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漫画,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漫画欣赏,激发创作灵感,尝试创作简单的漫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漫画的特点、分类和欣赏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漫画,激发创作灵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漫画书籍、画纸、画笔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有趣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漫画的魅力,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有趣的画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介绍漫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漫画艺术。
3. 欣赏:展示不同类型的漫画作品,让学生从画面、故事、创意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
4.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并说明原因。
5. 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创作简单的漫画作品。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漫画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漫画欣赏》2. 内容:(1)漫画的定义(2)漫画的特点(3)漫画的分类(4)漫画欣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写一篇简短的欣赏文章。
2. 答案示例:作品名称:《X》漫画类型:X欣赏分析:(1)画面表现手法:X(2)故事情节:X(3)创意亮点:X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漫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灵感。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创作漫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漫画欣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的《漫画欣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五章“漫画欣赏”中的漫画特点、分类和技法。
详细内容涉及漫画的定义、发展历史、国内外著名漫画家及其作品,同时对比分析不同风格的漫画,让学生领略漫画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分类和技法,提高学生对漫画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漫画技法的运用和漫画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漫画的分类、欣赏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漫画书籍、画笔、画纸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漫画,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有趣的画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2. 新课内容:讲解漫画的定义、发展历史、国内外著名漫画家及其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漫画的分类和特点。
4. 例题讲解:挑选一幅具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详细讲解其创作背景、技法运用和艺术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漫画定义2. 漫画分类3. 漫画技法4. 著名漫画家及其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分析其特点,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作品内容。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针对学生的描述给出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漫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组织一次漫画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条理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指导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漫画欣赏》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漫画欣赏》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节“欣赏·评述”课。
漫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画种,已经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它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中外知名漫画家的优秀漫画作品,了解漫画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欣赏评述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片猜名字小游戏,说出漫画这种艺术形式。
欣赏漫画作品,了解漫画的定义和常用的表现手法。
通过漫画作品与真实照片对比,总结漫画的特点。
2.小组讨论漫画的内容,知道漫画依据用途和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类。
通过赏析、讨论和创作实践、作业交流、评价等途径学习和掌握初步的漫画欣赏和创作方法。
体味漫画特有的幽默感,解读在滑稽背后隐含的深刻教育意义。
3.通过小游戏环节初步了解和学习漫画的艺术特点,认识漫画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性,掌握漫画的常用手法,用夸张、比喻、拟人等方法试画一幅或一组漫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漫画的艺术特点。
学习欣赏、评述漫画的方法。
2.教学难点:会分析、评述漫画的特点。
结合漫画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漫画。
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教师语言:(老师拿出一些名人漫画形象图片并设问)同学们能猜出这些人物是谁吗?能说出这是哪一种艺术形式吗?学生交流讨论并积极发言,揭示人物形象名称,并提示艺术形式是漫画。
(二)漫画文化1.漫画的起源(1)西洋漫画:起源于十六世纪,达芬奇的一些滑稽可笑姿态夸张的素描作品被认为是最早的漫画作品。
(2)日本漫画:起源于十三世纪,德川幕府时代的“浮世绘”,“漫画”一词自此出现。
(3)中国漫画:开始流行于民国十二、三年,以丰子恺的“子恺漫画”为代表。
2.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3.漫画的功能:讽刺,娱乐,歌颂。
4.漫画的表现形式:独幅和连环画。
教师小结: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品种,是通过不同手法描述图画来叙事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通常会给我们留下“有趣”“好笑”的印象。
涂色前涂色后
师:老师的作品完成了,你们觉得老师的作品精彩吗?
生齐声:精彩!
师:老师是在你们的帮助下才完成了如此精彩的作品,所以你们才是最聪明的漫画家,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创作,一定能画出更精彩的作品,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接下来我要来看看谁的记忆最好,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刚学习了哪些漫画类型?
生:校园漫画、肖像漫画、歌颂漫画、讽刺漫画、幽默漫画
师:运用了怎样的方法?
生:夸张、变形、比喻......
(设计意图:在创作之前利用小小比赛让学生回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可以更好的进行创作。
)
(2)学生实践
师:咱们班的记忆小达人真不少,同学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啦!现在跟着老师一起闭着眼睛想象一下,我们就是最优秀的漫画大师,盛大的漫画大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一起用手中的画笔,和其他漫画师愉快的讨论如何绘画才能让画面更加精彩,听,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开始吧!
(设计意图:德育渗透,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创作具体要求:
1.目标一:选一个自己喜爱的漫画种类,用夸张、变形、比喻等方法进行表现。
2.目标二:用多宫格创作故事性漫画。
3.分小组合作。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次进行设计,组织学生选择喜欢的表现形式,关注不同材料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布置任务。
)
巡回指导:播放音乐,提醒学生创作前先进行构思,教师及时展示优秀作品启发学生思路。
六、板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上册《漫画欣赏》优质优质课件(202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漫画欣赏》。
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漫画与生活”第二节,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将详细探讨漫画定义、特点及其在生活中应用,分析漫画不同风格和技巧,同时欣赏一些经典漫画作品,理解漫画艺术所蕴含丰富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漫画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漫画作品能力。
3. 激发学生创作兴趣,鼓励他们尝试用漫画表达自己思想。
4. 增强学生对美术和生活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漫画风格与技法区分和欣赏。
教学重点:理解漫画基本特点及其在表达思想情感上独特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漫画书籍、实物投影仪。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漫画图像,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画?它们有什特别之处?”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漫画定义、特点,并通过课件展示不同风格漫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应用场合。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择几幅经典漫画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尝试自己分析一幅漫画作品,并鼓励他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看法。
5. 创作实践(30分钟)布置任务:以“我快乐生活”为主题,创作一幅漫画。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选出最有创意作品进行表扬。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快乐生活”为主题,创作一幅漫画。
答案要求:构图合理,线条流畅,能表现出主题,富有创意。
2. 拓展作业:收集生活中漫画作品,分析其风格和技巧,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漫画作品,使学生解漫画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他们审美能力。
课后,我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年级美术第二十课漫画与动漫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1. 漫画与动漫的定义及发展简史2. 漫画与动漫的艺术特点3. 漫画与动漫的分类及代表作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漫画与动漫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风格的漫画与动漫作品。
2. 培养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漫画与动漫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创作漫画与动漫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漫画与动漫的艺术特点及其分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漫画与动漫作品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漫画与动漫作品欣赏资料、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漫画与动漫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艺术魅力,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漫画与动漫的定义及发展简史。
(2)分析漫画与动漫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3)分类介绍漫画与动漫作品,展示各类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漫画与动漫作品,并简要说明理由。
4. 例题讲解:以一部经典漫画与动漫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及创作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漫画与动漫作品,并完成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漫画与动漫欣赏2. 内容:(1)定义及发展简史(2)艺术特点(3)分类及代表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部你喜欢的漫画与动漫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并写出你的感受。
2. 答案要求:要求文字通顺,观点明确,能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漫画与动漫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在表达自己观点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漫画与动漫作品,了解更多的艺术风格,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同时,可尝试自己动手创作漫画与动漫作品,培养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