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测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15
题目: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0,15,11,6,13,24,23,9,其中位数是?
选项A:14
选项B:13
选项C:12
选项D:11
答案:12
题目:描述偏态分布资料个体观测值的变异程度,宜用以下哪个指标?
选项A:极差
选项B:变异系数
选项C:四分位数间距
选项D:标准差
答案:四分位数间距
题目:某组资料共5例,变量的平方和以及变量的和分别是190和30,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选项A:6、1.58
选项B:38、6.78
选项C:6.33、2.5
选项D:6、 1.29
答案:6、1.58
题目:正常男子的血铅含量系偏态分布资料,对数变换后的呈正态分布。
欲描述血铅含量的平均水平宜用以下哪种指标?
选项A:原始数据的几何均数
选项B:原始数据的中位数
选项C:原始数据的算术均数
选项D:原始数据的变异系数
答案:原始数据的几何均数
题目: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分布特征?
选项A:正偏态资料
选项B:正态分布资料
选项C: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选项D:负偏态资料
答案:正态分布资料
题目:关于标准差,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A: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其均数小
选项B:标准差可以是负数
选项C:标准差无单位
选项D:标准差必定大于或等于零
答案: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其均数小。
第二章 群论自测练习一、概念解释1. 置换2. 群的方程定义 3群的公理化定义 4. 群的阶 5.循环群 6. 群的指数二、判断题1.对于群G 的任意两个元b a ,来说,方程b ax =和b ya =都在G 中有解。
2.任何一个子群都同一个变换群同构。
3. 设1H ,2H 均为群G 的子群,则21H H ⋃也为G 的子群。
( )4. 群G 的不变子群N 的不变子群M 未必是G 的不变子群。
( )5.4S 的置换⎪⎪⎭⎫ ⎝⎛=34124321π是一个4—循环置换。
6. 群G 中元素a 的逆元存在,但不一定唯一。
三、选择题1. 下面是交换半群,但不是群的是( )。
A. ),(+NB. ),(+QC. ),(*+Z , 其中是非零整数集合D. ),(+C2. 设e 是群G 的单位元,b a ,是G 的两个元素,则( )。
A. 111)(---=b a abB. 222)(---=b a abC. 若e a =2,则1-=a aD.ba ab =3.精确到同构, 4阶群有( )个。
A. 1B. 2C. 3D. 44.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全体非零整数对普通乘法作成一个群B.全体奇数对普通加法作成一个群C.实数域上全体n 阶矩阵对普通乘法作成一个群D.、实数域上行列式等于1的全体n 阶矩阵对普通乘法作成一个群5. 若,H K 分别是群G 的2011阶, 2012阶子群, 则K H 是群G 的( ) 。
A.1阶子群B.2011阶子群C.2012阶子群D.2011⨯2012阶子群6.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无限群中除了单位元外其余元的阶都是无限B.无限群中至少有一个无限阶元C.有限群中阶大于2的元的个数一定是偶数D.有限群中两个有限阶元的乘积可能是无限阶元7. 在4次对称群4S 中,阶等于2的元的个数是( )。
A.2B. 3C.6D.98. 设N 是群G 的不变子群,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二章自测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18分)试题1 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的需要以及而定。
答案是:理论和实际,现实可行性试题2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命题和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
答案是:变量,假设试题3 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概念和概念两种。
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都是后者。
答案是:具体,抽象试题4变量常常用表现,表现变量的数值即。
答案是:数值变量值试题5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
而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答案是:自变量,因变量试题6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和。
答案是:因果关系,相关关系试题7假设可由得到,或由得到。
答案是:理论演绎,经验观察试题8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或上的判断。
答案是:观点,逻辑试题9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经验判断和三种。
答案是:逻辑分析,试调查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试题10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
选择一项: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比变量D.定距变量答案是:定类变量试题11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
选择一项: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自变量D.因变量答案是:离散变量试题12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
选择一项:A.正相关B.负相关C.直线相关D.曲线相关答案是:直线相关试题13命题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
选择一项或多项:A.公理B.定理C.理论D.假设E.学说F.经验概括答案是:公理, 定理, 假设, 经验概括试题14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确定课题B.查阅文献C.形成观点搜集资料D.咨询E.搜集资料F.实地考察答案是:查阅文献, 咨询, 实地考察试题15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第二章群论自测练习一、概念解释1. 置换2. 群的方程定义3群的公理化定义 4. 群的阶 5.循环群 6. 群的指数二、判断题1.对于群G的任意两个元b a,来说,方程b ax=和b ya=都在G中有解。
2.任何一个子群都同一个变换群同构。
3. 设1H,2H均为群G的子群,则21H H⋃也为G 的子群。
( )4. 群G 的不变子群N 的不变子群M 未必是G 的不变子群。
( )5.4S 的置换⎪⎪⎭⎫ ⎝⎛=34124321π是一个4—循环置换。
6. 群G 中元素a 的逆元存在,但不一定唯一。
三、选择题1. 下面是交换半群,但不是群的是( )。
A. ),(+NB. ),(+QC. ),(*+Z , 其中是非零整数集合D. ),(+C 2. 设e 是群G 的单位元,b a ,是G的两个元素,则()。
A. 111)(---=b a若ab B. 222)(---=b aab C.2,则1-=a a D.ba ab=a=e3.精确到同构, 4阶群有( )个。
A. 1B. 2C. 3D. 44.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全体非零整数对普通乘法作成一个群B.全体奇数对普通加法作成一个群C.实数域上全体n阶矩阵对普通乘法作成一个群D.、实数域上行列式等于1的全体n阶矩阵对普通乘法作成一个群5. 若,H K分别是群G的2011阶, 2012阶子群, 则K H 是群G的( ) 。
A.1阶子群B.2011阶子群C.2012阶子群D.2011 2012阶子群6.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无限群中除了单位元外其余元的阶都是无限B.无限群中至少有一个无限阶元C.有限群中阶大于2的元的个数一定是偶数D.有限群中两个有限阶元的乘积可能是无限阶元7. 在4次对称群4S中,阶等于2的元的个数是( )。
A.2B. 3C.6D.98. 设N是群G的不变子群,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若G是交换群,则/N G是交换群B、若G是非交换群,则/N G是非交换群C、若G是循环群,则/N G是循环群D、若G中元的阶都有限,则/N G中元的阶都有限四、填空题1.设群G中元素a的阶为m,如果e a n=,那么m与n存在整除关系为。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自测试卷自测试卷(一)一.是非题(4×5=20 分)1.推动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和发展的主要实践是热机效应的研究。
2.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宏观和微观系统都适用。
3.因为ds=,故绝热过程中系统的熵不变。
4.等温可逆过程中ΔA=W 。
5.等温等压过程中的自发性过程,系统的吉氏自由能总减少。
二.填空题(4×5=20分)1、在气体的绝热压缩过程中ΔS________0。
2、在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中ΔG_______0。
3、在可逆相变过程中ΔS总______0。
4、在等温等压下两种理想气体混合时,ΔA______0。
5、在系统放热的热力学过程中,ΔS环_______0。
三.单选题。
(4×5=20 分)1.关于熵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熵的数值与系统的历史无关(B)熵的数值决定于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C)系统的熵等于系统内各部分熵的和(D)环境的熵变与过程有关2.关于Helmholtz自由能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任一等温过程中ΔA≤W(B)在任意等温等容过程中ΔA≤W f(C)不可能有ΔA>W的等温过程(D)在环境作功时,可有ΔA>W f等温等容过程3.关于Gibbs自由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可逆过程中ΔG=W f(B)在等温等压下的平衡态,系统的G值最小(C)在等温等压的过程中ΔG≤W f(D)在等温等压下且w f=0时,ΔG>W的过程不可能发生4.液态苯在正常沸点气化,下面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ΔG=0 (B)ΔA=-W(C) ΔH=TΔS (D) ΔU=Q5.理想气体等温膨胀时,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ΔH=ΔQ (B)ΔA=ΔG(C) ΔH=ΔU (D)ΔA>0四.双选题(8×5=40 分)1.对等温等压下的反应NH3(g)+HCI(g)=NH4Cl(s)原则上可作方向判据得是(A)ΔA(B) ΔG(C) ΔS总(D) ΔH (E) ΔU2.关系式ΔS=ΔH/T可应用的过程是(A)纯气体在正常露点凝结(B)等温等压下的化学反应(C)等温等压下理想气体混合过程(D) 等温等压下且不作体积功的过程(E) 纯固体在熔点熔化3.下面的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T/∂V) s=(∂P/ ∂S)V (B) (∂T/∂ P)s= (∂V/∂S)P(C)(∂S/∂V)T =(∂P/∂T)V (D) (∂S/∂P)T =(∂V/∂T)P(E) (∂T/∂P)s= (∂S/∂V)T4.可直接由实际过程热计算ΔS的过程是(A)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B)理想气体等温等压混合过程(C)可逆相变过程(D)可逆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E)纯物质的简单升温过程5.在一绝热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O2(g)+2H2(g)→2H2O(g),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ΔU=Q (B) ΔU=ΔH(C) ΔG=ΔA (D)VΔP=ΔH(E) ΔH=C P(T2-T1)试卷(一)答案一.判断体(4×5=20 分)1.Y es 2.no 3. no 4.yes 5.yes二.填空题(4×5=20 分)1.= 2. < 3. = 4. < 5. >三.单选题(4×5=20 分)1.B 2. D 3. A 4. D 5.A四.双选题(8×5=40 分)1.B,C2.A,E3.A,D4.C,D5.A,D自测试卷(二)一.判断题(4×5=20 分)1.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解决过程方向和限度的判据问题。
第一章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1、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计划B、控制C、协调D、指挥2、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B、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C、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D、组织中的人3、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4、管理的职能分为一般职能和()。
A、指挥职能B、计划职能C、具体职能D、控制职能5、“管理就是决策”是()的观点。
A、泰罗B、法约尔C、西蒙D、韦伯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7、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
强调的是()。
A、管理的实践性B、管理的复杂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变动性8、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职能能够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订的计划得以实现。
A、领导B、协调C、控制D、计划9、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B、目标、部门和效率C、目标、部门和关系D、目标、部门和人员。
10、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
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B、计划接近实践活动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11、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
A、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B、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C、管理就是决策D、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去完成一定的工作。
12、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是,他扮演的是()A、发言人B、组织联络者C、领导者D、精神领袖13、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14、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二、多项选择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A、管理具有二重性B、管理具有科学性C、管理具有艺术性D、管理具有时效性2、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管理具有同()相联系的自然属性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社会化大生产D、社会制度3、关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A、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B、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C、高层管理者花在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少D、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4、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A、人际关系角色B、组织角色C、信息角色D、决策角色5、下列选项中,()属于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
第二章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习题一、填空题1. 在测量数据为正态分布时,如果测量次数足够多,习惯上取3σ作为判别异常数据的界限,这称为莱特准则。
2. 相对误差定义为绝对误差与测量真值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3. 随机误差的大小,可以用测量值的标准偏差来衡量,其值越小,测量值越集中,测量的精密度越高。
4. 测量值的数学期望M( Ⅹ ) ,就是当测量次数n 趋近无穷大时,它的各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5. 随机误差具有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抵偿性。
6. 分贝误差是用对数形式表示的相对误差。
7. 将15.36 和362.51 保留3 位有效数字后为.15.4 、3628 .用一只0.5 级50V 的电压表测量直流电压,产生的绝对误差≤ 0.25伏。
9 .设,且各分项的相对误差分别为,则y 的相对误差=。
10 .下列几种误差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有(1 )、(3 ),属于随机误差的有( 2 ),属于粗大误差的有( 4 )。
( 1 )仪表未校零所引起的误差;(2 )测频时的量化误差;( 3 )测频时的标准频率误差;( 4 )读数错误。
11 .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将它们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12 .在变值系差的判别中,马利科夫判别常用于判定累进性线性系差,阿卑一赫梅特判别常用于判定周期性线性系差。
13 .对于大量独立的无系统误差的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其测量随机误差也服从正态分布,它们有相同(不同、相同)的标准偏差。
14. 不确定度是说明测量结果可能的分散程度的参数。
这个参数用_标准偏差表示,也可以用标准偏差的倍数或置信区间的半宽度表示。
二、判断题:1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应使被测量的数值尽可能地在仪表满量程的2/3 以上。
(对)2 .非等精度测量时,σ大,对应的权值就大。
(错)3 .粗大误差具有随机性,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少。
(错)4 .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减弱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二章自测题一、选择题(30题)1.毛泽东在()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A. 1927年3月B. 1929年6月C. 1929年12月D. 1930年5月2.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纠正()的问题A. 主观主义B. 官僚主义C. 宗派主义D. 教条主义3.毛泽东在()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A. 《反对本本主义》B. 《实践论》C. 《矛盾论》D. 《改造我们的学习》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召开A. 1978年3月B. 1978年5月C. 1978年12月D. 1980年5月5.在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中,最根本的是()A.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B. 密切联系群众C. 自我批评D. 批评6.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中,强调求真务实的领导人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7.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中,特别强调与时俱进的领导人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8.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对中国革命危害最大的是()A. 经验主义B. 教条主义C. 宗派主义D. 自由主义9.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是在()A. 1978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C. 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D.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10.1978年邓小平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针对的问题是()A. “苏联模式”B. “以阶级斗争为纲”C. “两个凡是”D. “文化大革命”11.实践基础上的()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A. 制度创新B. 科技创新C. 文化创新D. 理论创新12.改革开放的前提和先导是()A. 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B. 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C. 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D. 群众路线上的拨乱反正13.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A. 马克思主义B. “三个有利于”标准C. 实践D. 生产力14.对“实事求是”首先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是()A. 陈独秀B. 毛泽东C. 刘少奇D. 邓小平15.被誉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A. 1977年4月邓小平以个人名义致中共中央的信B. 1978年5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 1986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毛泽东思想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实事求是17.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针对长期存在的()A. 教条主义B. 马克思主义C. 自由主义D. 实用主义18.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的共同特点是()A. 主观与客观脱离B. 思想与行动不一致C. 理论与实践脱节D. 认识与实践脱离19.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A. 政治纲领B. 组织原则C. 思想路线D. 工作作风20.邓小平正式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是在()A. 十二大B. 十三大C. 十四大D. 十五大21.毛泽东在()一文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第二章自测练习/返回首页/本章教学大纲/本章教学内容/本章自测练习答案/一、判断题1.间接生产费用是指需要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2.生产费用要素反映企业在生产中发生了哪些费用,而成本项目反映生产中发生的这些费用到底用在了哪里。
()3.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形成的基础,产品成本则是生产费用的对象化。
()4.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可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5.直接生产费用都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 )6.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工业企业或车间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是直接计入费用。
()7.如果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误记为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企业将虚增本期的利润,而以后相关期间的利润被虚减。
()8.在成本核算中,应该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费用,人为调节完工产品的成本。
()9.在成本核算中,应该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费用,人为调节完工产品的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
a.生产工人工资 b.机器设备耗用电费c.机器设备折旧费用 d.车间厂房折旧费用2.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是()。
a.对外投资发生的支出 b.固定资产盘亏损失c.季节性停工损失 d.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损失3.为正确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本期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应划清()之间的界限。
a.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 b.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c.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d.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4.间接生产费用都()a.是间接计入费用 b.是直接计入费用c.专设成本项目 d.不专设成本项目5.由于生产车间的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很难严格区分,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将其纳入()a.管理费用 b.期间费用 c.制造费用 d.当期损益6.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a.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b.产品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d.生产车间的办公费用7.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
《无机化学》自测题第二章溶液1. 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请在括号中填“√”,错的填“×”)1.01 溶解度是指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含量。
()1.02 任何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1.03 非电解质稀溶液中某一液体组分的蒸气分压等于它在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与其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之积。
()1.04 当液体与其蒸气处于平衡时,蒸气的压力称为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1.05 当某水合盐的蒸气压低于相同温度下水的蒸气压,这种盐可能会潮解。
()1.06 当某水合盐的蒸气压低于相同温度下水的蒸气压,这种盐可能会风化。
()1.07 稀溶液的依数性是由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决定的,而与溶质的性质无关。
()1.08 在两杯同体积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的NaCl和蔗糖后,这两杯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同。
()1.09 在两杯同体积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的甘油和蔗糖后,这两杯溶液的凝固点相同。
()1.10 在冰和水平衡共存时,冰的蒸气压和水的蒸气压一定是相等的。
()1.11 0℃称为水的冰点,它是纯水与冰平衡共存的温度。
()1.12 0℃称为水的冰点,它也是水的凝固点。
()1.13 混合溶剂的溶解能力一般大于单一溶剂。
()1.14 胶体是具有粘性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如骨胶、阿拉伯胶等。
()1.15 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种类无关。
()2. 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2.01 同温度同体积的两杯蔗糖溶液,浓度分别为 1 mol•L-1和 1 mol•kg-1,则溶液中的蔗糖含量应是()A、一样多B、1 mol•kg-1中多C、1 mol•L-1中多D、不一定哪个多2.02 下列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0.01 mol•kg-1Na2SO4B、0.02 mol•kg-1 NaAcC、0.02 mol•kg-1HAcD、0.03 mo l•kg-1尿素溶液2.03 同温度下,渗透压最大的水溶液是()A、0.01 mol•kg-1 Ba(NO3)2B、0.01 mol•kg-1 KNO3C、0.01 mol•kg-1 HCOOHD、0.01 mol•kg-1蔗糖溶液2.04 温度相同时,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高的是()A、0.10 mol•L-1的CO(NH2)2B、0.10 mol•L-1 的NH3C、0.10 mol•L-1的NH4AcD、0.10 mol•L-1的(NH4)2SO42.05 某尿素水溶液的凝固点是-0.372 ℃,则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已知水的K f =1.86 K•kg•mol-1)A、0.100 mol•kg-1B、0.150 mol•kg-1C、0.200 mol•kg-1D、0.250 mol•kg-12.06 在20℃ 时,液体A 的蒸汽压为 200 Pa ,液体 B 的蒸汽压为 300 Pa ,等物质的量的液体A 和液体 B 相混合组成一理想溶液,其总蒸汽压为 ( )A 、200 PaB 、300 PaC 、500 PaD 、250 Pa2.07 将100 ml 0.90mol •L-1的 KNO 3 溶液与 300 ml 0.10mol •L -1的 KNO 3 溶液混合,所制得 KNO 3 溶液的浓度为 ( ) A 、0.50 mol •L -1 B 、0.40 mol •L -1C 、0.30 mol •L -1D 、0.20 mol •L -12.08 当 1 mol 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 4 mol 溶剂中,则溶液的蒸汽压与纯溶剂的蒸汽压之比为 ( )A 、1:5B 、1:4C 、4:5D 、 5:42.09 每升中含甘油(分子量 92.0)46.0 克的水溶液,在27 ℃ 时的渗透压(kPa )为( )A 、112B 、1.13×103C 、1.25×103D 、2.49×1032.10 某温度下纯 A 的蒸汽压为 50.0 Pa ,纯 B 的蒸汽压为 200 Pa ,现有 A 和B 形成的理想溶液,其中A 的摩尔分数为 0.0200,在该温度下溶液的蒸汽压(Pa )为 ( )A 、97.0B 、250C 、197D 、1502.11 0.100 mol •kg -1 HAc 溶液的电离度为 1.33%,则该溶液的凝固点应为(水的 K f =1.86 K •kg •mol -1) ( ) A 、-0.25℃ B 、-0.21℃ C 、-0.188℃ D 、-0.167℃2.12 要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0℃,需向 100 g 水中加入 KCl 的物质的量是 ( )(水的 K f =1.86 K •kg •mol -1) A 、0.027mol B 、0.054 mol C 、0.27 mol D 、0.54 mol2.13 将0.900 g 某物质溶于60.0 g 水中,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 0.150 ℃,该物质的分子量是(水的 Kf =1.86 K •kg •mol -1) ( )A 、204B 、186C 、83.2D 、51.22.14 将 10.4 g 某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250g 水中,该溶液的沸点为100.78 ℃,已知水的 K b=0.512 K •kg •mol -1,则该溶质的分子量约为 ( ) A 、27 B 、35 C 、41 D 、552.15 2.5 g 某聚合物溶于 100 ml 水中,20 ℃时的渗透压为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分子量是 ( )A 、2.1×102B 、4.1×104C 、6.1×105D 、2.2×1062.16 5.0 g 某聚合物溶于 400 ml 水中,20℃时的渗透压为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分子量是 ( )A 、4.0×106B 、3.0×105C 、2.1×104D 、6.0×1022.17 取下列物质各 10 g ,分别溶于 1000 g 苯中,溶液开始凝固时温度最低的是 ( )A 、CH2Cl2B 、CCl4C 、CHCl3D 、都在同一温度2.18 将7.8 g 非电解质固体溶于 100 g 水中,溶液的凝固点为-2.5℃,已知水的K f =1.86K • kg • mol -1,则该固体的摩尔质量应为 ( ) A 、100.05.286.18.7⨯⨯ g • mol -1 B 、 86.18.7100.05.2⨯⨯g • mol -1 D 、 0.105.286.18.7⨯⨯g • mol -1 D 、 5.2100.086.18.7⨯⨯g • mol -1 2.19 固体溶于水时,与其溶解热有关的是 ( )A 、固体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B 、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C 、溶质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D 、以上三种都有2.20 AlPO4、FePO4、Ca3 (PO4)2 难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A、晶格能大于水合热B、晶格能小于水合热C、溶解熵变ΔsSmΘ为正值D、溶解熵变ΔsSmΘ为负值3.填空题3.01 已知水的K f=1.86 K •kg •mol-1,若尿素水溶液的凝固点是-0.372℃,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是mol •kg-1。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所提供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2、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A气质B能力C个性D性格3、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A自我B本我C超我 D 无我4、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
A能力低下B一般能力C天才D才能5、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
A知觉防御 B 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 D 定型效应二、多项选择题(可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X理论认为:A 人生来就是懒惰的B 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的C 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不能自我约束D 社交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E 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不是人的天性2、人的行为特征有:( )。
A自发的B有原因的C有目的的D持久性的E可改变的3、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 )。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黑胆汁E抑郁质4、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 )。
A理智型B内倾型C情绪型D意志型E中间型5、社会知觉主要包括:( )。
A对人知觉B人际知觉C角色知觉D因果关系知觉E自我知觉三、名词解释1、个性2、能力3、社会知觉4、价值观四、简答题1、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行为特征有哪些。
2、简述气质差异的应用。
3、如何进行情绪的调适与情感的培养。
五、论述题1、在管理中如何应用个性理论?。
八年级人教版第二章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动物中除哪一项外,其余都有运动系统()A.家鸽B.家兔C.蜘蛛D.壁虎2.除哪一项外,其余都组成关节()A.家兔的肱骨和桡骨、尺骨之间的连结B.人的脊椎骨间的连结C.飞鸟的两翼和背部脊柱间的连结D.人的手指骨间的连结3.关节在运动中起着()A.支点作用B.杠杆作用C.固定作用D.连结作用4.人的运动系统由什么构成?()A.骨骼和骨骼肌B.由关节构成C.由手和脚构成D.由骨骼肌构成5.推测关节软骨的作用()A.减小关节运动时的磨擦作用B.促进关节生长的作用C.保护关节头、关节窝的作用D.关节头、关节窝的软骨到成年相互融合,有牢固关节的作用6.一块肱二头肌主要由什么构成?()A.由肌肉细胞构成B.由神经细胞构成C.由运动细胞构成D.由肌肉构成7.一块肱三头肌附着在骨头上的结构是()A.肌腱B.肌腹C.神经D.血管8.蚂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应属于()A.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B.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C.取食行为和社会行为D.学习行为9.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亲鸟育雏B.母兽哺乳C.蜘蛛结网D.动物表演10.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A.环境因素B.后天“学习”所得C.遗传物质D.亲代训练11.动物行为最复杂的动物是()A.单细胞动物B.腔肠动物C.鸟类D.哺乳类12.关于动物的行为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无意识行为。
B.学习行为是意识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无意识的。
C.同人类有亲缘关系的黑猩猩的行为中,有的是意识行为。
D.低等的动物没有学习行为,只有先天性行为。
13.除哪项外,下列实例都是防治害虫的好例子?()A.利用保幼激素使牛粪中的蛆不发生变态,不能成长为蝇。
B.利用人工合成的保幼激素,使家蚕延长幼体时期,从而多吐蚕丝。
C.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吸引螟虫来交尾,从而集中消灭。
D.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经辐射处理有害雄虫,使其精子被杀死,从而使其断子绝孙。
第二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给出以下语句:①桌面就是一个平面;②一个平面长3 m,宽2 m;③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④空间图形是由空间的点,线,面所构成的.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1B. 2C. 3D. 42.空间四点中无任何三点共线,那么这四点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是〔〕A. 1B. 4C. 1或3D. 1或43.空间四边形〔如右图〕中,假设⊥,⊥,那么有〔〕A. 平面⊥平面B. 平面⊥平面C. 平面⊥平面D. 平面⊥平面4.假设a∥b,a⊥α,b∥β,那么〔〕A. α∥βB. b∥αC. α⊥βD. a⊥β5.在空间四边形〔如右以下图〕各边、、、上分别取E 、F 、G 、H 四点,如果及相交于点P ,那么〔 〕A. 点P 必在直线上B. 点P 必在直线上C. 点P 必在平面内D. 点P 必在平面外6.下面四个命题:①假设直线a 及b 异面,b 及c 异面,那么a 及c 异面; ②假设直线a 及b 相交,b 及c 相交,那么a 及c 相交; ③假设直线a ∥b ,b ∥c ,那么a ∥b ∥c ;④假设直线a ∥b ,那么a ,b 及直线c 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7.在正方体中〔如右以下图〕,及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A . 90°B . 60°C . 45° D.30°B A 1D D BB 118.如以下图,设四面体各棱长均相等,分别为、中点,那么在该四面体的面上的射影是以下图中的〔 〕.9.如图,平行四边形中,⊥,沿将△折起,使面⊥面,连接,那么在四面体的四个面中,互相垂直的平面的对数为〔 〕.ABCD F E 、BEF ABC A B C DEF ADCBA. 1B. 2C. 3D. 410.异面直线a及b分别在平面α,β内,α及β交于直线l,那么直线l及a,b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 l至少及a,b中的一条相交B.l至多及a,b中的一条相交C. l至少及a,b中的一条平行D. l及a,b都相交11.在如以下图所示的四个正方体中,能得出⊥的是〔〕.12.三棱锥的所有棱长都相等,D、E、F分别是,,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A. ∥平面B. ⊥平面C. 平面⊥平面D. 平面⊥平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两条相交直线,,∥平面,那么及的位置关系是 .14.如果一条直线及一个平面垂直,那么称此直线及平面构成一个“正交线面对〞,在一个正方体中,由过顶点的平面和直线构成的“正交线面对〞的个数是 .15.如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以下四个命题:①及平行; ②及是异面直线; ③及成60°; ④及垂直.a b a αb αBM ED CN BE CN BM CN AF FEACB DNM其中正确的有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16.平面和直线,给出条件:①;②;③;④;⑤.〔1〕当满足条件 时,有;〔2〕当满足条件 时,有.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如下图,将边长为a 的正方形沿对角线折成二面角,使,求证:平面⊥平面.18.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求证:平面∥平面.19.〔12分〕多面体的直观图及三视图如下图,其中正视图、侧视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图是正方形,E 、F 、G 分别为、、的中点.βα,m α//m α⊥m α⊂m βα⊥βα//β//m β⊥m 1111ABCD A B C D -E F G AB AD 11C D 1D EFBDG〔1〕求证:∥平面; 〔2〕求三棱锥的体积.20.〔12分〕如右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侧棱⊥底面,,是的中点,作交于点〔1〕证明平面; 〔2〕证明平面.ABCD P -ABCD PD ABCD DC PD =EPC PB EF ⊥PBF//PA EDB ⊥PB DEF P ABC D EF21.〔12分〕如以下图所示,正方形和矩形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是的中点.〔1〕求证:;〔2〕假设直线及平面成45o角,求异面直线及所成角的余弦值.22.〔14分〕.在几何体中,,⊥平面,⊥平面,,.ABCD ADEF G AF AC ED ⊥BE ABCD GE AC ABCDE 2π=∠BAC DC ABC EB ABC AC AB =2==BE 1=CD〔1〕设平面及平面的交线为直线,求证:∥平面;〔2〕在棱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平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选 B.平面是不能定义的原始概念,具有无限延展性,无长度、厚度之分,空间中的点构成线、线构成面,所以四种说法中①②不正确.2.选D.当四点共面时,可形成平面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当四点不在同一平面内时,连接四点可形成四面体,可确定4个平面.3.选D.∵⊥,⊥,∴⊥面,又⊂平面,∴面⊥面.4.选C.∵a ∥b ,a ⊥α,∴b ⊥α,∵a ∥b ,b ∥β,∴在βABE ACD l l BCDE BC F AFD AFE内有及b 平行的直线,设为c ,又∵b ⊥α,∴c ⊥α,又∵c ⊂β,∴α⊥β.5.选A.∵∩,∴P ∈,又∵⊂面,∴P ∈面,同理P ∈,∴P ∈面,∴P 在面及面的交线上.6.选C.①中a 及c 可能异面、相交或平行;②中a 及c 可能异面、相交或平行;③是平行公理;④显然正确.故③④正确.7.选D.如图,A 1在平面1D 1D 上的射影为B 1D 1的中点O 1,设正方体棱长为1,那么A,A 1O 1,所以∠A 11=,因此及平面所成的角∠A 11=30°.8.选 B.如图,因为点D 在平面上的射影为正三角形的中心O ,因此点F 的射影为的中点F ′,因此在该四面体的面上的射影是图B.9.选C.折叠后,∵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同理⊥,⊂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互相垂直的平面有:平面12B A 1D D BB 11BEF ∆ABC⊥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共3对.10.选A.假设a,b及l都不相交,∵a,l共面,b,l共面,∴a∥l,b∥l,∴a∥b及a,b异面矛盾,∴a,b都及l不相交不可能,故A正确.11.选A. A中,∵⊥平面,∴⊥中,及成60°角中,及成.12.选 C.∵∥,∴∥平面,A正确;∵⊥,⊥,∴⊥平面.又∵∥,∴⊥平面,B正确;∵⊥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D正确.二、填空题13.因为直线及平面α没有公共点,因此直线b不会在平面α内,即直线b在平面α外,所以直线b及平面α可能平行,可能相交.答案:相交或平行.14.正方体的一条棱对应着2个“正交线面对〞,12条棱共对应着24个“正交线面对〞;正方体的一条面对角线对应着1个“正交线面对〞,12条面对角线对应着12个“正交线面对〞,共有36个.答案:3615.如图,作出正方体原图,容易在图形中得出,①②是错误的;因为∥,所以及所成角即为∠60°,而⊥,所以⊥.答案:③④16.〔1〕在所给条件①②③④⑤中,①②③是互斥的条件,即一个成立,另两个肯定不成立;④⑤也是互斥的条件.当具备条件③⑤时,成立;当具备条件②⑤时,.答案:〔1〕③⑤;〔2〕②⑤. 三、解答题17.【证明】设原正方形的对角线和交于点O ,那么折叠后仍有⊥,⊥,∴∠是二面角的平面角.∵,2,∴2222,∴∠90°,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即平面⊥平面.18. 【证明】∵、分别是、的中点,∴∥, 又平面,平面,∴∥平面,∴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平面,平面,∴∥平面. 又,∴平面∥平面.19.【证明】〔1〕方法一:如图,取的中点H ,连接,. ∵E 、F 分别为、的中点,∴∥.∵G 、H 分别为、的中点, ∴∥,∴∥,∴E 、F 、H 、G 四点共面.CN BM β//m β⊥m E F AB AD EF BD EF ⊄BDG BD ⊂BDG EFBDG1D GEB 1D GBE 1D E GB 1D E ⊄BDG GB ⊂BDG 1D E BDG 1EFD E E =1D EFBDG∵F 、H 分别为、的中点,∴∥. ∵ ⊄平面, ⊂平面,∴∥平面. 方法二:∵E 、F 、G 分别为、、的中点.∴∥,∥. ∵∥,∴∥. ∵∩,∩, ∴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2〕由三视图可知,⊥平面,又∵⊂平面,∴⊥.∵四边形为正方形,∴⊥.∵∩,∴⊥平面.∵121,121,∴S △12·12.∵121,∴13△·13×12×1=16.20.【证明】〔1〕连接,交于O ,连接.∵底面是正方形, ∴点O 是的中点在中,是中位线, ∴PAC ∆P AB CDEF而平面且平面, ∴ 平面〔2〕∵⊥底面且底面,∴ ∵,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是斜边 的中线,∴. ① 同理:由⊥底面,得⊥. ∵底面是正方形,有⊥, ∴⊥平面,而平面, ∴. ②由①和②推得平面.而平面, ∴,又且, ∴⊥平面.21.【证明】〔1〕在矩形中,,∵ 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EO ⊄PA ⊂DC DC PD ⊥PDC ∆PC DE ⊥⊂DE DE BC ⊥⊥DE ⊂PB PB DE ⊥PB EF ⊥E EF DE = ADEF AD ED ⊥ADEF ⊥ABCD ADEFABCD AD =ABCD ED 平面⊥AC ED ⊥〔2〕由〔1〕知:,∴ 是直线及平面所成的角,即. 设,取,连接, ∵是的中点, ∴,∴ 是异面直线及所成角或其补角. 连接交于点, ∵ ,的中点, ∴ ,∴.∴ 异面直线及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2.【证明】〔1〕∵⊥平面,⊥平面,∴,∴平面, 又平面∩平面,∴ l ,ABCD ED 平面⊥EDB ∠BE ABCD EDB ∠︒=45a BD DE a AB 2,===则M DE 中点AM G AF GE AM //MAC ∠GE AC BD AC O a a a CMAM 26)22(22=+==AC O 是AC MO ⊥332622cos ===∠a aAM AO MAC GE AC 33又平面,平面,∴l 平面. 〔2〕存在,F 是的中点,下加以证明: ∵⊥平面,∴⊥,F 是的中点, ∴,∴.∴,∴是面和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 ,即, ∴平面⊥平面.⊄l ⊂ BC AF ⊥BCDE AF 平面⊥EF AF DF AF ⊥⊥,DFE ∠AFD AFE DEF 3,6,3==DE FE ︒=∠90DFE。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自测练习题)编写说明:1.忠于大纲和教材。
绪论和各章习题严格按照“大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新版本教材编写,并将紧随教材的日后修订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
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习题几乎覆盖教材所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做到从多角度进行考查。
3.排列有序。
全部习题的排列以题型为单元,每种题型内的习题严格按照所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呈现,对于涉及多个知识点的,一般以最后出现的知识点为准,以便于练习。
4.难易结合,有一定区分度,考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力求注重考查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使用说明:1.可服务于训练、复习和考试。
本套习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各章节内容的同步训练,也可以作为学生在准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考试的复习参考,又可以作为教师命制该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的选择素材。
2.可服务于自测、巩固和提高。
学生在使用本套习题时,应首先学习和阅读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测训练,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强化认识、提高能力,做到把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方式与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1.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总有这不同的内涵。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这体现了()A.爱国主义是历史的、抽象的B.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C.爱国主义是客观的、抽象的D.爱国主义是主观的、具体的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
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中的()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3.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倡导和弘扬集体主义B.倡导和弘扬国际主义C.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邓小平曾经指出:“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这说明,在当代中国()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B.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是一致的C.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D.爱国主义与爱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5.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A.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上B.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C.对所有中国人的热爱上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上6.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
当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而受到国家表彰时,他这样说:“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
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
”对钱老的这段话的深刻内涵的科学领悟是()A.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B.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理应为全人类服务C.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D.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7.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8.“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等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
“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等,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宽宏胸襟。
联欧亚,开辟丝绸之路;通亚非,郑和七下西洋;历万难,玄奘印度取经;为传经,鉴真东渡扶桑……这些典型的事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9.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其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A.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10.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时代精神的核心在于()A.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C.改革创新D.艰苦奋斗1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人道主义12.革命烈士的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主要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 )A.艰苦奋斗的精神B.追求真理的精神C.廉洁奉公的精神D.团结互助的精神1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A.大力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B.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设新中国C.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D.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14.国家的核心利益是(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国家经济的发展C.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D.维护民族团结1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自强不息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爱国主义16.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A.隶属关系 B.敌对关系 C.依存关系 D.兄弟关系17.“八荣八耻”中,鲜明反映爱国主义的是:()A.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B.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C.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D.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18.被称为国家和民族“胎记”和精神基因的是:()A.文化传统 B.风俗习惯 C.社会环境 D.自然条件19.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的是:()A.对古代封建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B.对近代半殖民地中国的热爱上C.对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D.对未来现代化中国的热爱上21.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应该:()A.摈弃我国古代传统文化B.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全盘西化22.我国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自强不息B.改革创新C.求真务实D.爱国主义23.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发展模式是:()A.资源型B.创新型C.依附型D.劳动力型25.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A.国家联盟B.宗教团体C.国家D.政党26.经济全球化意味着:()A.政治一体化B.文化一体化C.价值观一体化D.商品流动全球化27.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应该:()A.摈弃我国古代传统文化B.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全盘西化二、多项选择题1.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A.道德要求B.政治原则C.文化体制D.法律规范2.下列有关爱国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B.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C.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D.爱国主义是五千年来形成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4.下列关于爱国主义特征的认识,正确的是()A.爱国主义是历史的、抽象的B.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C.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D.爱国主义是对整个民族大家庭的热爱5.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内涵极为丰富,主要表现为()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6.中华民族素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下列能够反映和体现这一优良道德传统的是()A.“尽人事,以听天命”B.“位卑未敢忘忧国”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表现在,爱国主义是()A.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B.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D.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8.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A.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D.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9.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对科学以及科学家的使命有更清晰的认识,以报效祖国。
下列属于科学认识的是()A.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B.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C.科学知识无国界,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D.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责任10.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此外,其内涵还包括()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1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反映()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C.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中国古代道德传统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12.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下列关于改革创新的认识,正确的是()A.改革创新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B.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C.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D.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13.下列关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A.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B.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C.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D.两者的有机统一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14.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
脚踏实地,做忠诚的爱国者,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本追求。
做忠诚的爱国者要做到()A.自觉维护国家利益B.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C.增强国防观念D.以振兴中华为己任15.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对于当代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大学生()A.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B.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C.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D.提高道德素质、引领社会风尚的必要手段.16.民族利益是民族的()A.整体利益B.长远利益C.局部利益D.暂时利益17.下面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正确的是()A.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文化,爱自己的国家B.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涵C.在共产主义社会,爱国主义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D.在阶级社会,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解题思路】不同时期,国家的矛盾和任务不同,爱国主义的随之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的阶级对国家的感情是不同的,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差异甚至敌对的地方.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爱国主义的条件也就消除了.因此,ABCD都是正确的.18.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表现在(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解题思路】我国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基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强调的是人们对祖国的依恋,热爱和归属,它可以成为不同民族联系感情的桥梁,它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并全力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奋斗,奠定良好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爱国主义能使一个人对祖国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坚定的人生信念,它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因此,ABCD是正确答案.19.立志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学生应该()A.要有献身精神B.要有经济基础C.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D.要有健康的身心【解题思路】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立志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奉献的青年学生必须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必须要继承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同时良好的身心素质也是为社会奉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ACD是正确答案.20.爱国主义是().A.一种对祖国热爱的情感心理B.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力量C.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道德品质D.一种人生道德规范和价值导向【解题思路】爱国主义是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民都拥有的一种世界性的优良美德.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因此爱国主义不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它是一种对祖国热爱的感情心理,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并规范着人生道德的价值取向.因此,ABD是正确答案.三、简答题1.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有哪些基本要求?答: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