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地理——澳大利亚 两极地区
- 格式:docx
- 大小:861.45 KB
- 文档页数:9
第十讲澳大利亚两极地区同学们辛苦辛苦把下面的地理知识先试着做一做。
做完后,有惊喜一、澳大利亚 1.位置和范围(1)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15°S 与35°S 之间,及120°E 与150°E 之间,南回归线和130°E 穿过本区中部。
(2)海陆位置:东临甲________,西临乙________;南与南极大陆相望。
(3)范围:澳大利亚大陆、丙________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2.地形与河流(1)地形特点: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起伏和缓,共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三大地形区⎩⎪⎨⎪⎧东部:A ,纵贯南北,一般海拔在800~1 000米中部:B ,地形平坦,海拔不足200米,多自流井西部:宽广平坦的高原,一般海拔在200~500米,约占大陆面积的60%(2)河湖分布:C________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D________湖为全国地势最低处。
3.气候与植被(1)热带气候面积广大,分布呈半环状。
图中气候类型分别为4.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与该地区的气候、交通、开发历史有关;目前人口增长缓慢;首都为堪培拉,悉尼为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5.发达的经济(1)发达的农牧业: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草场和可耕地多;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牧业,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生产国和________输出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发达的工矿业:矿产资源丰富,铁矿主要集中在________,海运便利,煤和________大量出口,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经济转型:目前,________超过工矿业和农牧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二、极地地区 1.南极地区(1)位置:在南极圈以内,临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范围: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3)地形:以高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
2019年全国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地理——澳大利亚两极地区澳大利亚两极地区一、选择题读某大陆示意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四图中季节与其他三幅图不相同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丁图中14℃等温线在N处弯曲的原因是()A.受城市的影响B.受洋流的影响C.受河流的影响D.受地形的影响答案 1.A 2.D解析第1题,图甲风向是夏季盛行的西北风。
图乙大陆内部形成高气压中心,应是冬季。
图丙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区形成低压中心,应是冬季。
图丁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表明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应是冬季。
第2题,N处为澳大利亚大分水岭,受其影响,气温较低,故等温线向高值凸出。
下图为澳大利亚冬半年(5~10月)的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率分布图(单位:%)。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最高地区的气温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气温低,夏季降水多B.夏季气温高,冬季降水多C.夏季气温低,冬季降水少D.冬季气温高,夏季降水少4.图中冬半年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率在10%以下区域的自然带为()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温带草原带答案 3.B 4.B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最高地区在该国的西南方向,属于地中海气候,其气温与降水的特点为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第4题,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图可知,冬半年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率在10%以下的区域位于该国北方,其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下图所示甲地区为某国主要农业区,政府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将乙地区的水资源调到甲地区。
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A.美国东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C.巴西北部D.秘鲁西部6.目前,甲农业区()A.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热量B.适合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C.容易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退化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退耕还林答案 5.B 6.C解析第5题,从图中的山脉位于该国的东部沿海,山脉西侧年降水量较少,且该国采取了东水西调工程,故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
高考地理专项复习《两极地区》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在冰盖坡度较大的地区,由于冰盖表面辐射冷却快,使得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面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
下降风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下图为南极大陆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1~3题。
1. 图中我国四所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显著的是中山站,其原因是该地A. 海陆差异显著B. 坡度陡C. 辐射冷却剧烈D. 冰盖厚2. 为抵御下降风的危害,中山站应特别加固建筑物的A. 南墙B. 北墙C. 东墙D. 西墙3. 春、秋分日前后,南极大陆下降风最强烈的天气和时段在A. 晴天2:00~4:00B. 晴天14:00~16:00C. 阴天2:00~4:00D. 阴天14:00~16:002018年9月26曰,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顺利返回上海。
本次考察首次成功布放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冰站”观测装备,使我国对北极的科考可以从夏季一直延续到冬季,大大提升了对北极环境的观、监测能力。
下图示意本次科考路线。
据此完成4~6题。
4. 推断,我国“无人冰站”布放在A. 白令海作业区B. 楚科奇海作业区C 楚科奇海台作业区 D. 北冰洋中心作业区5. 在楚科奇海台作业区,考察队员释放了探空气球,气球飘向A. 西南方向上空B. 东北方向上空C. 西北方向上空D. 东南方向上空6. 船时7月30日上午十点,也就是北京时间上午六点,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正式进入了北极圈。
此时“雪龙”号所在位置是A. 23°26’N,169°10’EB. 23°26’N,59°10’EC. 66°34’N,169°10’WD. 66°34'N,59°10’W约一万年前,北冰洋被完整的冰原覆盖,形成“气候性陆地”,有的学者称之为北极洲。
澳大利亚南北极地区学习目标1.熟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
2.熟记南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学会在两极地区判断方向。
一、澳大利亚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半球和半球。
(2)纬度位置:穿过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跨带和带。
(3)海陆位置:位于洲,西邻洋,东邻洋,北面隔海与洲相望,南面隔海与洲相望。
2、领土构成:领土包括大陆和岛两部分,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3、地形特征:澳大利亚地形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中部,有世界上著名的,东部为,也被称为大分水岭,地势。
4、气候类型及特征:(1)气候分布:热带面积大,气候呈状分布,以气候和气候为主。
(2)气候类型及其分布:①,②,③,④,⑤,⑥,5、古老的动植物——“”之称(1)代表动物:袋鼠、考拉(树袋熊)、鸭嘴兽、桉树、金合欢等。
(2)古老原因:几千万年前,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中,自然条件单一,生物进化缓慢,所以动植物具有原始、古老、独特的特点。
6、发达的经济:(1)农牧业——被称为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牧羊带主要分布在盆地及西部。
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地广人稀、草场广阔、地下水资源丰富。
(2)工业资源:煤、铁、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的国家。
(3)澳大利亚之最:世界最大的独块岩—;世界上最大珊瑚礁群—7、人口与城市:(1)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区。
原因:东南部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2)城市:首都,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全国第二大城市。
二、南北极地区1、地理位置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南极地区是指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地区。
写出下列地理事物(判断南北极俯视图:北逆南顺)北极地区:A— B— C— D— E—南极地区:A- B— C— D— E— F—2、南北极的地形北极以海洋为主,浮冰广布。
澳大利亚两极地区一、选择题读某大陆示意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四图中季节与其他三幅图不相同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丁图中14℃等温线在N处弯曲的原因是()A.受城市的影响B.受洋流的影响C.受河流的影响D.受地形的影响答案 1.A 2.D解析第1题,图甲风向是夏季盛行的西北风。
图乙大陆内部形成高气压中心,应是冬季。
图丙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区形成低压中心,应是冬季。
图丁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表明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应是冬季。
第2题,N处为澳大利亚大分水岭,受其影响,气温较低,故等温线向高值凸出。
下图为澳大利亚冬半年(5~10月)的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率分布图(单位:%)。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最高地区的气温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气温低,夏季降水多B.夏季气温高,冬季降水多C.夏季气温低,冬季降水少D.冬季气温高,夏季降水少4.图中冬半年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率在10%以下区域的自然带为()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温带草原带答案 3.B 4.B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最高地区在该国的西南方向,属于地中海气候,其气温与降水的特点为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第4题,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图可知,冬半年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率在10%以下的区域位于该国北方,其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下图所示甲地区为某国主要农业区,政府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将乙地区的水资源调到甲地区。
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A.美国东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C.巴西北部D.秘鲁西部6.目前,甲农业区()A.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热量B.适合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C.容易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退化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退耕还林答案 5.B 6.C解析第5题,从图中的山脉位于该国的东部沿海,山脉西侧年降水量较少,且该国采取了东水西调工程,故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
第6题,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西侧主要发展灌溉农业,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故容易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退化。
2017年7月4日,习主席与普京总统联合发出推进“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中俄共同打造的“冰上丝绸之路”属于北极航道中的东北航道。
据此完成7~8题。
7.全球气候变暖及科技的发展,会使东北航道通航期预计从目前的3个月扩大到半年(2050年时)。
依据相关知识,推断现在北极东北航道的黄金航运期是()A.6月B.7月C.8月D.9月8.在现代科技支持下,推测目前北极东北航道发展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A.海雾多B.浮冰多C.沿线基础设施差,救援困难D.通航时间短答案7.D8.C解析第7题,北极地区最暖季节为夏季,7、8月份气温较高,航道两侧冰山和海上浮冰逐渐融化后,9月迎来黄金航运期。
第8题,在现代科技支持下,海雾可以通过实时气象预报监测;浮冰可以用破冰船破除;通航时间短是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都存在的问题;东北航道主要位于俄罗斯北部地区,人口稀少,该地目前基础设施差。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
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
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当地称为“血瀑布”。
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
据此完成9~10题。
9.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却高达25℃,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形成“温室效应”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10.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论正确的是()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B.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D.该地多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答案9.C10.B解析第9题,干燥谷处不是板块交界带,也没有地热活动,所以湖水温度高不是地壳活动的结果;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低,不可能有冰川融水注入;夏季,极昼期,太阳光透过冰层,让冰下面的湖水升温,加上其上冰层的阻挡,形成温室效应,水温较高;南极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不能说明其水温高。
第10题,南极的极地东风是东南风;由于南极风力大,干燥谷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7月为南极的冬季,气温低,难以看到“血瀑布”现象;该地干燥,没有冰雪覆盖,冰川作用不明显。
下图为极地俯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四图中能表示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的是()A.a、bB.a、dC.b、cD.c、d12.同是极地,北极气压比南极低,主要原因是北极地区()A.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B.海洋环境,海水的运动从低纬带来热量多C.地势低,大气密度大D.海水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答案11.C12.B解析第11题,由四幅图中的海陆轮廓知,a图和c图表示北极地区,b图和d 图表示南极地区。
在7月,北极地区气温较高,其气压变化应较小,等压距较小,可知c表示7月;而南极地区此月为冬季,气压高,且气压变化强烈,等压距较大,b应表示7月南极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第12题,北极冬夏季海平面气压都比南极低,说明北极比南极气温高,纬度相同,主要是下垫面差异造成的。
二、综合题13.澳大利亚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肉牛是农业主导产业,牛肉是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地位于大自流盆地,其地下水的矿化度(盐分)较高,不宜直接用于农业灌溉,但可供牲畜饮用。
该地肉牛上市,要经两个阶段:Ⅰ.架子牛生长,采用天然放牧,因缺乏大型肉食性动物,属于自然散养,配种主要以自然交配为主;Ⅱ.在罗克汉普顿育肥,架子牛集中圈养,实行高度机械化,喂养粗饲料(牧草、秸秆)和精饲料(粮食),同时对二者比例有精准的要求。
架子牛育肥一般需2~5个月,气温越低,牛的新陈代谢越慢,受蚊虫侵扰越少。
罗克汉普顿市,有澳大利亚“牛肉之都”之称,该地的牛肉销往世界各地。
材料二澳大利亚东北部降水量和农牧业分布图。
(1)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盛行西北风。
试分析说明该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对北部牧牛带的影响。
(2)说明澳大利亚肉牛分两阶段牧牛的合理性。
(3)架子牛在罗克汉普顿市育肥的时间多选择在秋冬季,试分析原因。
(4)目前,某中国企业在甲地购买了牧场,放养架子牛,同时准备在甲地建育肥厂,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1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给北部牧牛带带来较为充足的水汽并形成降水,为牧草生长提供水分和为牧牛提供饮用水。
(2)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劳动力价格较高,分阶段牧牛,第一阶段采用自然散养,第二阶段采用高度机械化,均可以大量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第一阶段散养,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第二阶段集中育肥,可以缩短出栏时间,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3)秋冬季节,气温低,肉牛自身新陈代谢慢,受蚊虫侵扰少,疾病少,利于育肥;罗克汉普顿市是牛、羊、麦混合经营带,此时为该地农闲季节,劳动力充足。
(4)赞成:甲地:牧场广阔,粗饲料(牧草)丰富;有丰富、适合肉牛饮用的地下水;靠近架子牛放养地,不需要长距离运输,减少损耗;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反对:甲地: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源不足;精饲料(麦类)缺乏;劳动力不足;育肥技术水平低;远离港口,交通不便。
解析第(1)题,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月澳大利亚大陆是夏季,陆地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北风。
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给北部牧牛带带来较为充足的水汽并形成降水。
为牧草生长提供水分和为牧牛提供饮用水。
第(2)题,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地广人稀,劳动力价格较高,分阶段牧牛,第一阶段采用自然散养,第二阶段采用高度机械化,均可以大量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第一阶段散养,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
第二阶段集中育肥,可以缩短出栏时间,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第(3)题,从自然因素分析,秋冬季节,气温低,肉牛自身新陈代谢慢,受蚊虫侵扰少,疾病少,利于育肥。
从劳动力因素分析,罗克汉普顿市是牛、羊、麦混合经营带,此时为该地农闲季节,劳动力充足。
所以育肥的时间多选择在秋冬季。
第(4)题,读图,甲地牧场广阔,粗饲料(牧草)丰富;有丰富、适合肉牛饮用的地下水,在甲地建育肥厂,靠近架子牛放养地,不需要长距离运输,减少损耗;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赞成。
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判断,甲地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源不足;粗饲料为主,精饲料(麦类)缺乏;劳动力不足,育肥技术水平低;甲地远离港口,交通不便;所以反对。
14.近年来北极地区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北极地区图。
材料二2011年10月,俄罗斯宣布将在北极建一座可容纳5 000人居住,具有人工气候和完整生命支持系统的现代化冰城“乌姆卡”。
(1)A处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地区植被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植被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图中阴影部分面积________,图中B自然带分布将向________移。
(3)指出冰城“乌姆卡”建设面临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
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2)扩大北(或高纬)(3)气候寒冷;风力大;极夜时间长。
解析第(1)题,A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主导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
第(2)题,图中阴影部分为海洋,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其面积扩大,B自然带即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移。
第(3)题,“乌姆卡”纬度高,气温低,受极地东风影响,风力大;位于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