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下卷一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2
《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 1————————注释————————1 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 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 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于对雨,雪对颟。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1。
岭北对江东。
亰间清暑殿,天上广寃宥 2。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昡色杏花红。
两鬓颟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3。
————————注释————————1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 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 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 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 1。
白叟对黄童 2。
江颟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央颟4。
梁帝讲经同泦寺,汉皁置酒朑夬宥 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弢绿绮;霜半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6————————注释————————1 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带拼音《声律启蒙》注音版(上)一(yī 东dōng云(yún 对duì 雨yǔ,雪xuě 对duì 风fēng,晚wǎn照zhào 对duì 晴qíng空kōng。
来lái鸿hóng 对duì 去qù 燕yàn,宿su 鸟niǎo 对duì 鸣míng 虫chóng。
三(sān 尺chǐ 剑jiàn,六liù 钧jūn 弓gōng,岭lǐng 北běi 对duì 江jiāng东dōng。
人rén间jiān 清qīng暑shǔ 殿diàn,天tiān上shàng 广guǎng寒hán宫gōng。
两(liǎng岸(àn 晓xiǎo 烟yān 杨yáng柳liǔ 绿lǜ,一yī 园yuán 春chūn雨yǔ 杏xìng花huā 红hóng。
两liǎng鬓bìn 风fēng霜shuāng,途tú 次cì早zǎo 行xing 之zhī 客kè;一yī蓑suō烟yān 雨yǔ,溪xī边biān 晚wǎn 钓diào 之zhī 翁wēng。
沿(yán 对duì 革gé,异yì 对duì 同tong,白bái 叟sǒu 对duì 黄huáng 童tóng。
江jiāng 风fēng 对duì海hǎi雾wù,牧mù 子zǐ 对duì 渔yú翁wēng。
颜(yán 巷xiàng 陋lòu,阮ruǎn 途tú 穷qióng,冀jì 北běi 对duì 辽liáo 东dōng。
《笠翁对韵》下卷.全文解释(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笠翁对韵《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
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笠翁对韵》下卷一先(其一):46. 寒hán对duì暑shǔ,日rì对duì年nián。
蹴cù踘jū对duì秋千qiūqiün。
丹dün山shün对duì碧bì水shuǐ,淡dàn雨yǔ对duì覃烟tányün。
歌gy宛wǎn转zhuǎn,貌mào婵娟chánjuün。
雪xut鼓gǔ对duì云yún笺jiün。
荒huüng芦lú栖q?南nán雁yàn,疏shū柳liǔ噪zào秋qiū蝉chán。
洗xǐ耳tr 尚shàng逢f?ng高士güoshì笑xiào,折腰zh?yüo肯ktn受sh?u小儿xiǎo?r怜lián。
郭guō泰tài泛fàn舟zhōu,折zh?角jiǎo半bàn垂chuí梅m?i子zǐ雨yǔ;山shün涛tüo骑qí马mǎ,接jiy篱lí倒dǎo着zhu?杏xìng花huü天tiün。
[注]蹴鞠(cùjū促居):蹴,踢;鞠,同鞠,球。
完整《声律启蒙》详解全文,下卷:一先至五歌,必学经典收藏!《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如今我们使用的,是清代光绪癸未年间约公元1883年成都魏朝俊“墨耕堂”私藏的版本,其封面题名为《声律启蒙》,内页所载名为《声律启蒙撮要》,作者题名为“衡山聂铣敏蓉峰重订、邵陵车万育双亭著、湘潭夏大观枫江笺”。
此书既名为“撮要”,自然只会节录撮取《声律启蒙》中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分为上、下两卷,只有平声30个韵部(即绝大部分格律诗所用的韵部),很明显,这是撮取了祝明撰写的前两卷,并以它为基础,进行了一些作者认为是必要的删改和修订而成的。
下卷:一先至五歌一先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注:赤壁:传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战遗址,位于湖北省蒲圻县西北。
青田:地名,今浙江省青田县。
(1)借指鹤。
因青田产鹤著名,故代称。
唐王勃《上武侍极启》:“驰魂雾谷,忻逢紫岫之英;驛思霞丘,佇接青田之响。
”宋文同《李生画鹤》诗:“昂昂青田姿,杳杳在轻素。
一身万里意,双目九霄顾。
”明何景明《画鹤篇》:“昔闻少保写青田,古墨千年人不传。
”(2)山名。
在浙江省青田县西北境。
《声律启蒙》注音版(下卷)一 先1、晴qíng 对duì 雨yǔ,地d ì 对duì 天tiān 。
天地tiāndì 对duì 山川shānchuān 。
山川shānchuān 对duì草木cǎomù, 赤chì 壁b ì 对duì 青qīng 田tián 。
郏jiá 鄏r ǔ 鼎dǐng ,武wǔ 城chéng 弦xián 。
木mù 笔b ǐ 对duì 苔tái 钱qián 。
金jīn 城chéng 三sān 月yuè 柳liǔ, 玉yù 井jǐng 九jiǔ 秋qiū 莲lián 。
2、何hé 处chù 春chūn 朝 风fēng 景jǐng 好hǎo , 谁shuí 家jiā 秋qiū 夜y è 月yuè 华huá 圆yuán 。
珠zhū 缀zhuì 花huā 梢shāo , 千qiān 点diǎn 蔷qiáng 薇wēi 香xiāng 露l ù。
练liàn 横héng 树shù 杪miǎo , 几j ǐ 丝s ī 杨yáng 柳liǔ 残cán 烟yān 。
3、前qián 对duì 后hòu ,后hòu 对duì 先xiān 。
众zhòng 丑chǒu 对duì 孤gū 妍yán 。
莺yīng 簧huáng 对duì 蝶dié 板bǎn , 虎hǔ穴xué 对duì 龙lóng 渊yuān 。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街泥双紫燕,课密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钅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笠翁对韵》下卷·一先关于笠翁对韵《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作者,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一先原文寒对暑,日对年。
蹴踘对秋千。
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轻烟。
歌宛转,貌婵娟。
雪赋对云笺。
荒芦栖宿雁,疏柳噪秋蝉。
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
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篱倒着杏花天。
轻对重,脆对坚。
碧玉对青钱。
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
依玉树,步金莲。
凿井对耕田。
杜甫清宵立,边韶白昼眠。
豪饮客吞杯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
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
吟对咏,授对传。
乐矣对凄然。
风鹏对雪雁,董杏对周莲。
春九十,岁三千。
钟鼓对管弦。
入山逢宰相,无事即神仙。
霞染武陵桃淡淡,烟荒隋堤柳绵绵。
七碗月团,啜罢清风生腋下;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
中对外,后对先。
树下对花前。
玉树对金屋,叠嶂对平川。
孙子策,祖生鞭。
盛席对华筵。
醉解知茶力,愁消识酒权。
彩剪芰荷开冻沼,锦妆凫雁泛温泉。
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
声律启蒙·一先之一qínɡduìyǔ,dìduìtiān 晴对雨,地对天tiān dìduìshān chuān天地对山川shān chuān duìcǎo mù山川对草木chìbìduìqīnɡtián赤壁对青田jiárǔdǐnɡ,wǔchénɡxián 郏鄏鼎,武城弦mùbǐduìtái qián木笔对苔钱jīn chénɡsān yuèliǔ金城三月柳yùjǐnɡjiǔqiūlián玉井九秋莲héchùchūn zhāo fēnɡjǐnɡhǎo 何处春朝风景好shéi jiāqiūyèyuèhuáyuán谁家秋夜月华圆zhūzhuìhuāshāo珠缀花梢qiān diǎn qiánɡwēi xiānɡlù千点蔷薇香露liàn hénɡshùmiǎo练横树杪jǐsīyánɡliǔcán yān几丝杨柳残烟【解析】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唐]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云:“舜耕馀草木,禹凿旧山川”。
[清]郑燮《念奴娇》诗云:“草木山川何限痛,只解征歌选色”。
赤壁: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
《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
唐代诗人杜牧曾有《赤壁》七绝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青田:地名,今浙江省青田县。
因青田产鹤著名,也常借指鹤。
[唐]白居易《池鹤二首》诗云:“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唐]杜甫《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诗云:“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全文及解释《声律启蒙·下卷·一先》全文如下: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击石磬,观韦编,蚁阵对蜂衙。
寄梅对怀橘,酿酒对烹茶。
竹户半开,对牖不知人在否;柴门深闭,停车还有客来无。
宾对主,客对贤,玉斝对金笺。
升堂对入室,鼓瑟对投弦。
弹冠对结绶,白日对青春。
金翡翠,玉麒麟,虎爪对龙鳞。
柳塘生细浪,花径起香尘。
闲爱登山穿谢屐,醉思漉酒脱陶巾。
霜对露,浪对湍,菊秀对兰妍。
酒圣对诗仙,风鸢对雪雁。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按照对仗的形式,将一些相互对应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排列,以展示语言的音韵和格律之美。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词语的解释:晴对雨:晴和雨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状况,形成对比。
地对天:地和天是自然界的两个基本概念,相互对应。
山川对草木:山川指山脉和河流,草木指植物,二者都是自然界的元素。
赤壁对青田:赤壁是红色的石壁,青田可能指绿色的田野或青山。
郏鄏鼎:郏鄏是古代地名,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具,也象征权力。
武城弦:武城可能是一个地名,弦指乐器的弦。
木笔对苔钱:木笔可能指一种植物的名称,苔钱指青苔。
金城三月柳:金城指坚固的城池,三月柳指春天的柳树。
玉井九秋莲:玉井可能指玉制的井口或美好的水井,九秋莲指秋天的莲花。
莺簧对蝶板:莺簧指黄莺的鸣声,蝶板可能指蝴蝶的翅膀或与蝴蝶有关的物品。
虎穴对龙渊:虎穴指老虎的巢穴,龙渊指龙居住的深渊。
声律启蒙(下卷,珍藏版)《声律启蒙》是训练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作者/[清]车万青(1632~1705年)下卷一先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击石磬,观韦编,鼠目对茑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离对坎,震对乾,一日对千年,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苏武节,郑虔毡,润壑对林泉。
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
寒食芳辰花烂熳,中秋佳节月婵娟。
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
二萧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
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
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
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
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
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鸂鶒,春朝频泛绿杨骄。
开对落,暗对昭,赵瑟对虞韶。
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
羞攘臂,懒折腰,范甑对颜瓢。
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
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
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
班对马,董对晁,夏昼对春宵。
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
八千路,廿四桥,总角对垂髫。
露桃匀嫩脸,风柳舞纤腰。
贾谊赋成伤鵩鸟,周公诗说托鸱鸮。
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
三肴风对雅,象对爻,巨蟒对长蛟。
天文对地理,蟠蟀对螵蛸。
龙生矫,虎咆哮,北学对东胶。
筑台须垒土,成屋必诛茅。
《声律启蒙》精讲【下卷(1)】下卷声律启蒙(下卷)一先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j iá鄏rǔ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zhuì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miǎo,几丝杨柳残烟。
山川:山岳河流。
川,河流。
赤壁:山名,传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战遗址,位于湖北省蒲圻qí县西北。
还有一种说法是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
苏轼曾经游览赤壁,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
杜牧曾经写过《赤壁》一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青田:山名。
在浙江省青田县。
这里是道教圣地之一,以出产青田石著称。
明朝的刘伯温(刘基)是青田人。
郏鄏鼎:地名,东周的都城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洛阳。
鼎,定鼎,建都的意思。
武城弦:武城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座城市,孔子的学生子游曾经在这里担任县令,他用儒家的礼乐治理百姓,孔子来这里的时候,听到城里传出琴瑟伴奏众人唱歌的声音。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论语》)弦,弦乐器,这里指音乐。
木笔:植物名。
即辛夷。
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
苔钱:苔点形圆如钱,故曰“苔钱”。
金城三月柳:东晋的桓温带兵北伐路过金城的时候,看到自己年轻时种植的柳树都已经长得非常粗壮了,心生感慨,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然后拉着树枝,痛哭流涕。
后来人们用金城柳来指世事兴废。
南宋辛弃疾在《水龙吟》一词中有“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的句子,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玉井九秋莲:玉井在华山西峰下镇岳宫院内。
井深丈余,井水清澈甘冽,民间传说玉井内生有千叶白莲,吃了白莲人可以升仙。
唐朝韩愈的《古意》诗中说:“太华峰头玉井莲,花开十丈耦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密,一片入口沉疴痊。
”九秋,秋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所以叫九秋。
蔷薇:花名。
北宋黄庭坚《清平乐》词写到蔷薇:春归何处。
声律启蒙·一先之一qínɡ duìyǔ,dì duìtiān晴对雨,地对天tiān dì duìshān chuān天地对山川shān chuān duìcǎo mù山川对草木chì bì duìqīnɡ tián赤壁对青田jiárǔdǐnɡ,wǔ chénɡ xián 郏鄏鼎,武城弦mùbǐ duì tái qián木笔对苔钱jīn chénɡsān yuèliǔ金城三月柳yùjǐnɡjiǔqiū lián玉井九秋莲hé chùchūn zhāo fēnɡjǐnɡhǎo 何处春朝风景好shéi jiāqiū yè yuè huá yuán 谁家秋夜月华圆zhū zhuìhuāshāo珠缀花梢qiān diǎn qiánɡwēi xiānɡ lù千点蔷薇香露liàn hénɡ shùmiǎo练横树杪jǐsī yánɡliǔ cán yān几丝杨柳残烟【解析】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唐]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云:“舜耕馀草木,禹凿旧山川”。
[清]郑燮《念奴娇》诗云:“草木山川何限痛,只解征歌选色”。
赤壁: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
《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
唐代诗人杜牧曾有《赤壁》七绝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青田:地名,今浙江省青田县。
因青田产鹤著名,也常借指鹤。
[唐]白居易《池鹤二首》诗云:“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201【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下卷一先原文及翻译一先1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2。
郏鄏鼎,武城弦3,木笔对苔钱4。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5。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6。
[译文]晴空和雨天相对,大地和天空相对,天地和山川相对。
山川和草木相对,赤壁和青田相对,郏的宝鼎,武城的琴弦,木笔花和笞钱相对。
三月,金城的杨柳婀娜多姿;九月,玉井上的莲花争芳吐艳,早春时节,明哩的风景最好,秋夜谁家月亮最圆。
露珠点缀在蓓蕾花梢,像洒上千点的蔷薇香露,一条白色的熟绢横挂在树梢,几丝低垂的杨柳如云雾般绵软轻柔。
[注释]1一先:平声字因为数量较多,所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先”是韵目代表字,“一”是表示先韵的次序在卷下中排在第一位。
2赤壁:见卷上十三元注。
青田:山名,在今浙江省青田县西北,林泉优美,道教称之为青田大鹤天,为二十六洞天之一。
3郏鄏鼎:郏鄏,地名,即周朝的东都雒邑,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鼎,名词用作动词,定鼎,即建都的意思。
全句指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雒邑,周平王正式迁都雒邑的事,参见卷上十四寒注。
武城弦:武城,地名,春秋时鲁国的一个城邑,故址在今山东费县西南。
弦,弦乐器,代指音乐,此处用作动词,用音乐教化百姓。
据《论语》中《雍也》和《阳货》的记载,孔子的学生子游为武城宰,孔子到武城时,听到弦歌之声,孔子说这是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
子游解释说:我听您说过,君子学了道(此处指音乐)就仁爱,小人学了道就容易指挥。
孔子认为子游说得对,就承认以前的话是开玩笑。
4木笔:又名辛夷,花名,属木本类观赏植物,开紫白色花,因花苞形状像毛笔笔尖而得名。
苔钱:苔藓的别名。
同其形状呈圆形像铜钱,故有此名。
5金城:地名,故址在今甘肃皋兰县西北、黄河北岸。
汉朝始设郡。
玉井:井的美称。
“玉”有美好的意思。
唐朝韩愈《古意》诗有“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的诗句。
九秋:秋季共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九秋。
声律启蒙·一先之一qínɡ duìyǔ,dì duìtiān晴对雨,地对天tiān dì duìshān chuān天地对山川shān chuān duìcǎo mù山川对草木chì bì duìqīnɡ tián赤壁对青田jiárǔdǐnɡ,wǔ chénɡ xián 郏鄏鼎,武城弦mùbǐ duì tái qián木笔对苔钱jīn chénɡsān yuèliǔ金城三月柳yùjǐnɡjiǔqiū lián玉井九秋莲hé chùchūn zhāo fēnɡjǐnɡhǎo 何处春朝风景好shéi jiāqiū yè yuè huá yuán 谁家秋夜月华圆zhū zhuìhuāshāo珠缀花梢qiān diǎn qiánɡwēi xiānɡ lù千点蔷薇香露liàn hénɡ shùmiǎo练横树杪jǐsī yánɡliǔ cán yān几丝杨柳残烟【解析】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唐]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云:“舜耕馀草木,禹凿旧山川”。
[清]郑燮《念奴娇》诗云:“草木山川何限痛,只解征歌选色”。
赤壁: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
《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
唐代诗人杜牧曾有《赤壁》七绝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青田:地名,今浙江省青田县。
因青田产鹤著名,也常借指鹤。
[唐]白居易《池鹤二首》诗云:“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声律启蒙·一先之一qínɡduìyǔ,dìduìtiān 晴对雨,地对天tiān dìduìshān chuān天地对山川shān chuān duìcǎo mù山川对草木chìbìduìqīnɡtián赤壁对青田jiárǔdǐnɡ,wǔchénɡxián 郏鄏鼎,武城弦mùbǐduìtái qián木笔对苔钱jīn chénɡsān yuèliǔ金城三月柳yùjǐnɡjiǔqiūlián玉井九秋莲héchùchūn zhāo fēnɡjǐnɡhǎo何处春朝风景好shéi jiāqiūyèyuèhuáyu án谁家秋夜月华圆zhūzhuìhuāshāo珠缀花梢qiān diǎn qiánɡwēi xiānɡl ù千点蔷薇香露liàn hénɡshùmiǎo练横树杪jǐsīyánɡliǔcán yān几丝杨柳残烟【解析】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唐]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云:“舜耕馀草木,禹凿旧山川”。
[清]郑燮《念奴娇》诗云:“草木山川何限痛,只解征歌选色”。
赤壁: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
《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
唐代诗人杜牧曾有《赤壁》七绝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青田:地名,今浙江省青田县。
因青田产鹤著名,也常借指鹤。
[唐]白居易《池鹤二首》诗云:“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唐]杜甫《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诗云:“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
延伸阅读:赤壁之战的瑜亮之争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三国历史文化的普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三虚七实的描写也迷惑了不少读者对历史真相的了解,以至于鲁迅先生就有“状诸葛之智近乎妖”的评价。
在奠定三分天下基础的赤壁之战中,其时初出茅庐的诸葛亮,身份不过是个出使东吴寻求战略合作的特派外交联络员而已,以东吴军队为主,正面抗击曹军的军政大事根本没他插话的份儿。
但即便如此,《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还是苦心孤诣地给卧龙先生编排了“舌战群儒”、“智激孙周”、“草船借箭”、“同谋火攻”、“巧借东风”等重要戏份,硬生生把个旁观吃瓜的友邦观察员推上了“幕后第一功臣”的高位。
处处显出其高明于周瑜之处,甚至不惜以“既生瑜何生亮”之绝命感叹,将文武全才、英年早逝的周公瑾固定在了光芒万丈的诸葛亮背后,永久人肉背景板的角色上。
事实上,“草船借箭”这个精彩故事就是罗贯中抢了孙权的风头来给诸葛亮添彩的。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赤壁之战5年之后)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
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
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
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
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
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
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
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这一史实,到了小说家笔下,改头换面,就成了诸葛亮有勇有谋的经典案例之一。
不仅仅抢走了孙权的风光事迹,罗贯中还残忍地剥夺了周瑜的行头打扮转送与诸葛亮。
读过《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人都该记得苏仙是怎么形容周瑜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后来,自从明朝有了《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羽扇纶巾”就成了诸葛先生的标配打扮了。
而在没有演义洗脑的唐宋时期,无论是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还是苏东坡的“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些经典的赤壁诗词里面都没诸葛先生啥事儿……诗仙李白更是言之凿凿的在《赤壁歌送别》里写到:“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当然,作为一个文学形象,一水也是很喜欢诸葛先生的。
这里仅为还原历史真相,并无丝毫贬低诸葛亮之意。
郏鄏鼎,武城弦郏鄏,地名,即周朝的东都雒邑,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鼎,名词用作动词,定鼎,即建都的意思。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
弦,弦乐器,代指音乐,此处用作动词,即用音乐教化百姓。
据《论语》中《雍也》和《阳货》的记载,孔子的学生子游为武城宰,孔子到武城时,听到弦歌之声,孔子说这是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
子游解释说:我听您说过,君子学了道(音乐)就仁爱,小人学了道就容易指挥。
孔子认为子游说得对,就承认以前的话是开玩笑。
木笔对苔钱木笔:又名辛夷,花名,属木本类观赏植物,形似玉兰花,开紫白色花,因花苞形状像毛笔笔尖而得名。
[宋]陆游《幽居初夏》诗云:“萚龙(笋的别名)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苔钱:地上的青苔形如铜钱,故名。
[唐]李贺《巫山高》诗云:“楚魂寻梦风飒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宋]陆游《睡起》诗云:“苔钱亦满砌,护惜不忍扫”。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晋书·桓温传》所载:东晋太和四年,桓温领兵自姑孰(今江苏当涂)出发,第三次北伐中原。
路过金城(今江苏句容境内,东晋置琅玡郡治)时,看到他任琅邪内史时所植的柳树,都已长到十围之粗,慨然叹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感叹岁月流逝,人老不可抗拒。
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
[宋] 李清照《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
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
”玉井九秋莲:传说西岳华山主峰太华山上有玉井,产白莲,形大如船。
[唐]韩愈《古意》诗云:“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九秋:九月深秋。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寻春问月,从来就是文人雅士之好。
春天风光明媚,繁花似锦。
到底哪里春光最美呢这样的问题或许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正如宋代朱熹《春日》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中秋月圆之际,万家望月,谁家秋思更浓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诗意。
在唐代诗人张若虚“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里,也有类似的意境:“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滴滴露水,像珍珠一样点缀在蔷薇花上。
南唐诗人成彦雄《露》诗云:“银河昨夜降醍醐,洒遍坤维万象苏。
疑是鲛人曾泣处,满池荷叶捧真珠”。
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淡淡烟雾,像丝线一样横挂在杨柳树梢,残留成淡烟。
四川青城山“翠光亭”有古联曰:“云横树梢峰如黛,雨过岚光翠欲流。
”[唐] 温庭筠《长安春晚二首》诗云:“九重细雨惹春色,轻染龙池杨柳烟”。
声律启蒙·一先之二qián duìhòu,hòu duìxiān 前对后,后对先zhònɡchǒu duìɡūyán众丑对孤妍yīnɡhuánɡduìdiébǎn莺簧对蝶板hǔxuéduìlónɡyuān虎穴对龙渊jīshíqìnɡ,ɡuān wéi biān 击石磬,观韦编shǔmùduìyuān jiān鼠目对鸢肩chūn yuán huāliǔdì春园花柳地qiūzhǎo jìhétiān 秋沼芰荷天bái yǔpín huīxián kèzuò白羽频挥闲客坐wūshābàn zhuìzuìwēnɡm ián乌纱半坠醉翁眠yědiàn jǐjiā野店几家yánɡjiǎo fēnɡyáoɡūjiǔpèi羊角风摇沽酒旆cháng chuān yídài长川一带yātóu bōfàn mài yúchuán 鸭头波泛卖鱼船【解析】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众丑,一众丑陋的人或事。
孤妍,指一枝独秀的花。
也指代卓然不群的俊才。
[宋]陈与义《清平乐·木犀》词云:“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
”莺簧对蝶板莺簧:形容黄莺叫声优美,像笙簧奏乐一样悦耳。
[唐]唐温庭筠《舞衣曲》诗云:“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莺簧锁金缕。
”[宋]欧阳修《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诗云:“清浮酒蚁醅初拨,暖入莺簧舌渐调。
”蝶板:蝶翅。
因蝴蝶扇翅如拍板。
虎穴对龙渊虎穴:老虎洞,比喻危险之地。
龙渊:深渊。
古人认为深渊中藏有蛟龙,故称。
《尸子》卷下:“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
”[汉] 扬雄《甘泉赋》:“漂龙渊而迟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
”延伸阅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历史上国人总爱讲“强汉盛唐”,大汉之强,确实留下过许多“强硬外交”的故事,惹不起的“大汉天使”总是令人津津乐道。
之前,在本系列第十五讲:《尨也吠,燕于飞,汉使西域扬天威》里,一水曾讲过冯奉世和陈汤扬威西域的故事。
今天,我们再来说说曾留下“投笔从戎”这个著名成语的班超,续写的类似传奇!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交好鄯善王。
一开始,鄯善王对待班超一行非常恭敬,亲自出城迎候,并奉为上宾。
但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拉拢鄯善王,并说了东汉许多坏话。
鄯善王顿时在东汉和匈奴之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并开始拒不接见班超,甚至派兵监视汉使一行。
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
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扭转局面,不辱使命。
”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人却兵强马壮,人数众多。
班超激励大家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亲率兵士潜入匈奴营地,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
匈奴人大乱,结果被一举全歼。
见识了大汉使团杀伐决断的天威,鄯善王也断了和匈奴交好的念头,从此凛然臣服于汉。
击石磬,观韦编这讲的都是关于孔子的事。
石磬:用玉石制成的一种打击乐器。
《论语·宪问》载:“[孔子]击磬于卫(卫国)。
”有个隐者从磬声中听出了孔子的心事。
韦编:用皮绳连缀的竹简,用来写书,泛指古籍。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读易(易经),韦编三绝(串竹简的皮绳多次断裂)。
”说明孔子勤于翻看,非常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