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实验化学 缓冲溶液

大学实验化学 缓冲溶液

大学实验化学  缓冲溶液
大学实验化学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 难题解析 [TOP]

例4-1 计算pH=5.00,总浓度为0.20 mol·L -1的C 2H 5COOH(丙酸,用HPr 表示)- C 2H 5COONa 缓冲溶液中,C 2H 5COOH 和C 2H 5COONa 的物质的量浓度。若向1 L 该缓冲溶液中加入0.010 mol HCl ,溶液的pH 等于多少?

分析 ⑴ 用Henderson —Hasselbalch 方程式直接计算丙酸和丙酸钠的浓度。

⑵ 加入HCl 后,C 2H 5COOH 浓度增加, C 2H 5COONa 浓度减小。

解 ⑴ 查表4-1,C 2H 5COOH 的p K a = 4.87,设c (HPr) = x mol·L -1。则c (NaPr) =(0.20-x )mol·L -1

pH =p K a +lg Pr)

(H )Pr (-c c =4.87+lg 1-1L mol L mol )20.0(??--x x =5.00

解得 x = 0.085 即c (HPr) = 0.085 mol·L -1

c (NaPr) = (0.20 - 0.085) mol·L -1 = 0.12 mol·L -1

⑵ 加入0.050 mol HCl 后: pH =p K a +lg )

HPr ()Pr (-n n =4.87+lg 0.010)mol (0.0850.010)mol (0.12+-=4.91 例4-2 柠檬酸(缩写H 3Cit )常用于配制供培养细菌的缓冲溶液。现有500 mL 的0.200 mol·L -1柠檬酸溶液,要配制pH 为5.00的缓冲溶液,需加入0.400 mol·L -1的NaOH 溶液多少毫升? 分析 配制pH 为5.00的缓冲溶液,应选NaH 2Cit-Na 2HCit 缓冲系, NaOH 先与H 3Cit 完全反应生成NaH 2Cit ,再与NaH 2Cit 部分反应生成Na 2HCit 。

解 查表4-1,柠檬酸的p Ka 2= 4.77,设H 3Cit 全部转化为NaH 2Cit 需NaOH 溶液V 1 mL

⑴ H 3Cit(aq) + NaOH(aq)NaH 2Cit(aq) + H 2O(l)

0.400 mol·L -1 × V 1 mL = 0.200 mol·L -1 × 500 mL

V 1 = 250

即将H 3Cit 完全中和生成NaH 2Cit ,需0.400 mol·L -1NaOH 溶液250 mL ,生成NaH 2Cit 0.200 mol·L -1 ×500 mL=100 mmol 设NaH 2Cit 部分转化为Na 2HCit 需NaOH 溶液V 2 mL ,

⑵ NaH 2Cit(aq) + NaOH(aq)

Na 2Hcit(aq) + H 2O(l)

则n (Na 2HCit ) = 0.400V 2 mmol , n (NaH 2CitB) = (100 - 0.400V 2) mmol ,

pH = p Ka 2 + lg )

Cit H ()HCit (-2-2n n = 4.77+lg )mmol 0.400-(100mmol 400.022V V = 5.00 V 2 = 157

共需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为

V 1 mL + V 2 mL = (250 + 157) mL = 407 mL

例4-3 已知巴比妥酸 (C 4H 4N 2O 3)的p K a = 4.01。今有500 mL 总浓度0.200 mol·L -1、pH 为3.70的巴比妥酸-巴比妥酸钠缓冲溶液,欲将溶液的pH 调整到4.20,需加入NaOH 多少克?调整前后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各为多少?

分析 用Henderson —Hasselbalch 方程式分别求出加入NaOH 前后缓冲系中巴比妥酸及巴比妥酸钠的浓度,再求缓冲容量。

解 ⑴ 在pH 为3.70的缓冲溶液中

3.70 =

4.01 + lg )

O N H (C )O N H (C L 0.200mol 32443244-1c c -? 解得 c (C 4H 4N 2O 3)= 0.134 mol·L -1

c (NaC 4H 3N 2O 3)= (0.200 - 0.134) mol·L -1 = 0.066 mol·L -1

β =1--1

-1L

0.066)mol (0.134L 0.066mol L 0.134mol 2.303?+????=0.10 mol·L -1

⑵ 设将pH 调整为4.20需加入固体NaOH x g : 4.20 = 4.01 + lg 1-1-1-1-mol 40g g 0.50L L 4mol 13.0mol 40g g

L 50.0L 66mol 0.0?-???+

??x x 解得: m = 1.1

c (C 4H 4N 2O 3)= 0.134 mol·L -1 –

L

50.0mol g 401g .11-??= 0.079 mol·L -1 c (NaC 4H 3N 2O 3)= 0.066 mol·L -1 + L 50.0mol g 40 1.1g 1-??= 0.12 mol·L -1 β =1--1-1L

0.12)mol (0.079L 0.12mol L 0.079mol 2.303?+????= 0.11 mol·L -1 例4-4 用0.025 mol·L -1的H 2C 8H 4O 4(邻苯二甲酸)溶液和0.10 mol·L -1

的NaOH 溶液,配制pH 为5.60的缓冲溶液100 mL ,求所需H 2C 8H 4O 4溶液和NaOH 溶液的体积比。

分析 NaOH 与H 2C 8H 4O 4完全反应生成NaHC 8H 4O 4,再与NaHC 8H 4O 4部分反应生成Na 2C 8H 4O 4。

解 缓冲系为-4

48O H HC —-2448O H C ,查表4-1,p K a2=5.41。设需H 2C 8H 4O 4溶液V 1 mL ,需NaOH 溶液的总体积为V 2 mL ,依题意第一步反应需NaOH 溶液的体积亦为V 1 mL 。对于较复杂的平衡体系,可用列表法找出平衡时各物质的量。

⑴ H 2C 8H 4O 4(aq) + NaOH(aq)

-448O H HC (aq) + H 2O(l) 起始量mmol + 0.025V 1 +0.025V 1

变化量mmol -0.025 V 1 -0.025V 1 +0.025V 1

平衡量mmol 0 0 +0.025V 1

⑵ -4

48O H HC (aq) + NaOH(aq) -24

48O H C (aq) + H 2O(l) 起始量mmol +0.025V 1 +(0.10V 2-0.025V 1)

变化量mmol -(0.10V 2-0.025V 1) -(0.10V 2-0.025V 1) +(0.10V 2-0.025V 1)

平衡量mmol [0.025V 1- (0.10V 2-0.025V 1)] 0 (0.10V 2-0.025V 1)

= (0.050V 1-0.10V 2)

pH = p K a2 + lg )O H HC ()O H C (-448-2448n n = 5.41 + lg mmol )10.0050.0(mmol )025.010.0(2112V V V V --= 5.60 解得 5.221=V V 学生自测题 [TOP] 判断题 选择题 填空题 问答题 计算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缓冲溶液就是能抵抗外来酸碱影响,保持溶液pH 绝对不变的溶液。( )

2、在一定范围内稀释缓冲溶液后,由于[共轭碱]与[共轭酸]的比值不变,故缓冲溶液的pH 和缓冲容量均不变。( )

3、可采用在某一元弱酸HB 中,加入适量NaOH 的方法来配制缓冲溶液。( )

4、总浓度越大,缓冲容量越大,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越强。( )

5、正常人体血浆中,碳酸缓冲系的缓冲比为20:1,所以该缓冲系无缓冲作用。 ( )

二、选择题(将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出) [TOP]

1、下列混合溶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是 ( )

A .50 mL c (KH 2PO 4)= 0.10 mol·L -1的溶液+50 mL c (NaOH )= 0.10 mol·L -1的溶液。

B .50 mL c (HAc )= 0.10 mol·L -1的溶液+25 mL c (NaOH )= 0.10 mol·L -1的溶液。

C .50 mL c (NH 3)= 0.10 mol·L -1的溶液+25 mL c (HCl )= 0.20 mol·L -1的溶液。

D .500 mL c (NaHCO 3)= 0.10 mol·L -1的溶液+5 mL CO 2饱和水溶液(常温下CO 2的摩尔溶解度为0.04 mol·L -1)。

E .l 升纯水中加入c (HAC )= 0.01 mol·L -1和c (NaAc )= 0.01 mol·L -1的溶液各1滴。

2、由相同浓度的HB 溶液与B - 溶液等体积混合组成的缓冲溶液,若B -的K b =1.0×10-10,则此缓冲溶液的pH 为( )

A .4.0

B .5.0

C .7.0 D. 10.0 E .14.0

3、用相同浓度的HCl 溶液和NH 3·H 2O 溶液(p K b =4.76)配制pH = 9.24的缓冲溶液,HCl 溶液和NH 3·H 2O 溶液的体积比应为( )

A .1∶1

B .1∶2

C .2∶1

D .3∶1

E .1∶3

4、配制pH=9.30的缓冲溶液,下列缓冲对中最合适的是( )

A .NaHCO 3-Na 2CO 3(H 2CO 3的p K a2 = 10.33)

B .HAc - NaAc (HAc 的p K a = 4.756)

C .NH 4Cl – NH 3·H 2O (NH 3·H 2O 的p K b = 4.75)

D .Na 2HPO 4 – Na 3PO 4(H 3PO 4的p K a3 = 12.32)

E .C 2H 5COOH –C 2H 5COONa (C 2H 5COOH 的p K a = 4.87)

5、已知常温下H 3PO 4的p K a1=2.16,p K a2=7.21, p K a3=12.32。下列缓冲对中,最适合于配制pH 为2.0的缓冲溶液的是( )

A. H 3PO 4 ?-42PO H

B.-42PO H ?-24HPO

C.-24HPO ?-34

PO D. H 3PO 4 ?-34

PO E. H 3PO 4 ?-24HPO

三、填空题 [TOP]

1、缓冲容量的影响因素中,缓冲比对缓冲容量的影响是:对同一缓冲溶液,当总浓度相同时,缓冲比越接近于 (1) ,缓冲容量越 (2) 。

2、NaHCO 3和Na 2CO 3组成的缓冲溶液,抗酸成分是 (3) ,抗碱成分是(4) ,计算该缓冲溶液pH 的公式为 (5) 。该缓冲系的有效缓冲范围是 (6) 。(已知:H 2CO 3的p K a1=6.35,p K a2=10.33)

3、影响缓冲容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是(7) 和 (8) 。

四、问答题 [TOP]

1、什么是缓冲溶液? 试以血液中的H 2CO 3--3HCO 缓冲系为例,说明缓冲作用的原理及其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

2、影响缓冲溶液的pH 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共轭酸的p K a 是主要因素?

五、计算题 [TOP]

1.临床检验得知患者甲、乙、丙三人血浆中-3HCO 和溶解态CO 2(aq)的浓度如下:

甲 [-3HCO ] = 24.0 mmol·L -1,[CO 2(aq)] = 1.20 mmol·L -1

甲 [-3HCO ] = 21.6 mmol·L -1,[CO 2(aq)] = 1.35 mmol·L -1

甲 [-3HCO ] = 56.0 mmol·L -1,[CO 2(aq)] = 1.40 mmol·L -1

已知在血浆中校正后的1p a

K '(H 2CO 3)=6.10,试分别计算三位患者血浆的pH 。并判断谁为酸中毒,谁为碱中毒,谁为正常?

2.现有(1)0.10 mol·L -1 HCl 溶液,(2)0.10 mol·L -1 HAc 溶液,(3)0.10 mol·L -1 NaH 2PO 4 溶液各50 mL ,欲配制pH = 7.00的溶液,问需分别加入0.10 mol·L -1 NaOH 溶液多少毫升?配成的三种溶液有无缓冲作用?哪一种缓冲能力最好? 学生自测答案 [TOP]

一、判断题

1. ×

2.×

3. √

4.×

5. ×

二、选择题

1. B

2. A

3. B

4. C

5. A

三、填空题

1.(1)1;(2)大

2.(3)Na 2CO 3 (4)NaHCO 3 (5) ]

[NaHCO ]CO [Na lg

p pH 332a2+=K (6)pH = 9.33 ~ 11.33 3. (7)总浓度 (8)缓冲比

四、简答题

1. 能抵抗少量外来强酸、强碱而保持溶液pH 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H 2CO 3 --3HCO 是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系,二者之间存在如下质子转移平衡: H 2CO 3 + H 2O

-3HCO + H 3O + 当体内酸性物质增加时,血液中大量存在的抗酸成分-3HCO 与H 3O +结合,上述平衡向左移动,使[H 3O +]

不发生明显地改变。同理,当体内碱性物质增加时,H 3O +将质子传递给OH -,生成H 2O ,上述平衡向右移动,使大量存在的抗碱成分H 2CO 3离解,以补充被消耗的H 3O +,达到新的平衡时,[H 3O +]也不发生明显地改变。虽然其缓冲比为20∶1,已超出体外缓冲溶液有效缓冲比(即10∶1 ~ 1∶10 )的范围 ,但碳酸缓冲系仍然是血液中的一个重要缓冲系。这是因为在体外的实验系统中,当缓冲作用发生后,因对抗

H 3O +或OH -而消耗了的-3HCO 或H 2CO 3的浓度得不到补充和调节,抗酸或抗碱成分会被耗尽。而体内是

一个―敞开系统‖,当缓冲作用发生后,-3HCO 或H 2CO 3浓度的改变可由肺的呼吸作用和肾的生理功能获

得补充和调节,使得血液中的-3HCO 和H 2CO 3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总之,由于血液中多种缓冲系的

缓冲作用和肺、肾的调节作用,使正常人血液的pH 维持在7.35 ~ 7.45的狭小范围内。

2. 影响缓冲溶液的pH 的因素有共轭酸的p K a 和缓冲比,由于缓冲比处在对数项中,对pH 值的影响较小,故不是主要因素,所以,共轭酸的p K a 是决定缓冲溶液pH 的主要因素。

五、计算题

1.解 患者甲血浆的pH 为:

40.7L

mmol 20.1L mmol 0.24lg 10.6(aq)][CO ][HCO lg p pH 11

2-31=??+=+'=--a K 患者乙血浆的pH 为:

30.7L mmol 35.1L mmol 6.21lg 10.6pH 1

1

=??+=-- 患者丙血浆的pH 为:

70.7L

mmol 40.1L mmol 0.56lg 10.6pH 11

=??+=-- 血浆的正常pH 为7.35~7.45,当pH <7.35时属于酸中毒,当pH >7.45时属于碱中毒。因此患者甲属于正常,患者乙属于酸中毒,患者丙属于碱中毒。

2.解 (1)当加入50 mL 0.10 mol·L -1 NaOH 溶液时,NaOH 和HCl 刚好完全反应生成0.050 mol·L -1 的NaCl 溶液,pH=7.00,此时溶液无缓冲作用。

(2)设在HAc 中需加入x L NaOH ,才能形成HAc – Ac -缓冲系,有

)

HAc ()Ac (lg p pH -a n n K += L

L 0.10mol 0.050L L 0.10mol L L 0.10mol lg 756.400.7111x x ??-????+=--- (mL)7.49L)(0497.0==x

此时,缓冲比为166,溶液的缓冲能力很小。

(3)依题意,选择-

42PO H --24HPO 为缓冲对,需加入y L NaOH ,则 )PO H ()HPO (lg 21.700.7-42-24n n += L L 0.10mol 0.050L L 0.10mol L L 0.10mol lg 21.700.7111y y ??-????+=--- y = 0.0191(L) = 19.1(mL ) 此时,缓冲比为0.62,溶液的缓冲能力较强。 章后习题解答 [TOP]

习题

1. 什么是缓冲溶液? 试以血液中的H 2CO 3--3HCO 缓冲系为例,说明缓冲作用的原理及其在医学上

的重要意义。

答 能抵抗少量外来强酸、强碱而保持其pH 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血液中溶解的CO 2与-3

HCO 组成缓冲系。正常人体[-3HCO ]/[CO 2(aq)]为20/1,pH=7.40。若pH<7.35,发生酸中毒,pH>7.45,发生碱中毒。当酸性代谢产物增加时,抗酸成分-3HCO 与H 3O +结合,增加的H 2CO 3可通过加快呼吸以CO 2

的形式呼出;消耗的-3HCO 则由肾减少对其的排泄而得以补充;当碱性代谢产物增加时,[OH -]与H 3O +

生成H 2O ,促使抗碱成分H 2CO 3离解以补充消耗的H 3O +

。同理,减少的H 2CO 3及增加的-3HCO 可通过肺和肾来调控。血液中的H 2CO 3–-3HCO 缓冲系与其他缓冲系共同作用,维持pH 为7.35~7.45的正常范围。

2. 什么是缓冲容量?影响缓冲溶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总浓度均为0.10mol·L -1

的 HAc-NaAc 和

H 2CO 3--3HCO 缓冲系的缓冲容量相同吗? 解 缓冲容量是衡量缓冲溶液缓冲能力大小的尺度,表示单位体积缓冲溶液pH 发生一定变化时,所能抵抗的外加一元强酸或一元强碱的物质的量。影响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是缓冲系的总浓度和缓冲比:缓冲比一定时,总浓度越大缓冲容量越大;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越接近于1缓冲容量越大。总浓度及

缓冲比相同的HAc-NaAc 和H 2CO 3--3HCO 缓冲系的缓冲容量相同。

3. 下列化学组合中,哪些可用来配制缓冲溶液?

(1) HCl + NH 3·H 2O (2) HCl + Tris (3)HCl + NaOH

(4) Na 2HPO 4 + Na 3PO 4 (5) H 3PO 4 + NaOH (6)NaCl + NaAc

解 可用来配制缓冲溶液的是:(1) HCl + NH 3·H 2O 、(2) HCl + Tris 、(4) Na 2HPO 4 + Na 3PO 4和(5) H 3PO 4

+ NaOH

4. 将0.30 mol·L -1吡啶(C 5H 5N ,p K b =8.77)和0.10 mol·L -1

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是否为缓冲溶液?求此混合溶液的pH 。

解 C 5H 5N 与HCl 反应生成C 5H 5NH +Cl -(吡啶盐酸盐),混合溶液为0.10 mol·L -1 C 5H 5N 和0.050 mol·L -1 C 5H 5NH +Cl -缓冲溶液,p K a = 14.00 - 8.77 = 5.23

33.505.010.0lg 23.5)NH H c(C N)

H c(C lg p pH 5555a =+=+=+K

5. 将10.0 gNa 2CO 3和10.0 gNaHCO 3溶于水制备250 mL 缓冲溶液,求溶液的pH 。

解 0.119mol mol

84.0g 10.0g )HCO (13=?=--n 0.094mol mol

106g 10.0g )(CO 123=?=--n 10.230.119mol 0.094mol lg

3310)(HCO )

(CO lg p pH 323a =+?=+=--n n K 6. 求pH=3.90,总浓度为0.400 mol·L -1的HCOOH (甲酸)–HCOONa(甲酸钠)缓冲溶液中,甲酸和甲

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HCOOH 的p K a =3.75)

解 设c (HCOONa) = x mol·L -1, 则c (HCOOH) = 0.400 mol·L -1 – x mol·L -1

90.3L

mol )(0.400L mol lg 3.75pH 11

=?-?+=--x x 解得 c (HCOO -) = x mol·L -1 = 0.234 mol·L -1

c (HCOOH)=(0.400 - 0.234) mol·L -1=0.166 mol·L -1

7. 向100mL 某缓冲溶液中加入0.20 g NaOH 固体,所得缓冲溶液的pH 为5.60.。已知原缓冲溶液共轭酸HB 的p K a =5.30,c (HB)=0.25mol·L -1

,求原缓冲溶液的pH 。 解 n (NaOH) =1L

1000mL 100mL mol 0.20g/40g 1??-= 0.050 mol·L -1 加入NaOH 后,

60.5L

0.050)mol -(0.25L 0.050mol ][B lg 5.30pH 1--1

=??++=- 解得 [B -] = 0.35 mol·L -1

原溶液 45.5L mol 25.0L mol 35.0lg 30.5pH 1

1=??+=-- 8.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以HAsp 表示)以游离酸(未解离的)形式从胃中吸收,若病人服用解酸药,

调整胃容物的pH 为2.95,然后口服阿司匹林0.65 g 。假设阿司匹林立即溶解,且胃容物的pH 不变,问病人可以从胃中立即吸收的阿司匹林为多少克 (乙酰水杨酸的Mr=180.2、p K a =3.48) ?

解 95.2(HAsp)

)(Asp lg 48.3(HAsp))(Asp lg p pH a =+=+=--n n n n K 295.0(HAsp)

)(Asp =-n n 依题意 0.0036mol mol

180g 0.65g n(HAsp))n(Asp 1-=?=+- 解得 n (HAsp) = 0.0028 mol

可吸收阿司匹林的质量 = 0.0028 mol × 180.2 g·mol -1

= 0.50 g

9. 在500 mL 0.20 mol·L -1 C 2H 5COOH (丙酸,用HPr 表示)溶液中加入NaOH1.8 g ,求所得溶液的近似pH 和校正后的精确pH 。已知C 2H 5COOH 的p K a =4.87,忽略加入NaOH 引起的体积变化。

解 ⑴ 求近似pH pH = p K a 4.78mol

1.8g/40g L 0.20mol 0.500L mol 1.8g/40g lg 4.87(HPr))(Pr lg 1-1--1

-=?-???+=+n n ⑵ 求精确pH ,丙酸钠是强电解质

I =21∑c i z i 2 = 21(0.500L 0.045mol ×12+0.500L

0.045mol ×12) = 0.09 mol·L -1 ≈ 0.1 mol·L -1 当Z = 0,I = 0.10时,校正因数 11.0)

HB ()B (lg -=-γγ pH = p K a 67.4)11.0(78.4Pr)

H ()(Pr lg Pr)H ()(Pr lg =-+=++--γγn n

10. 某医学研究中,制作动物组织切片时需pH 约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固定液。该固定液的配方是:将29 g Na 2HPO 4·12H 2O 和 2.6 g NaH 2PO 4·2H 2O 分别溶解后稀释至 1 L 。若校正因数lg )

PO H ()HPO (-4224γγ-=-0.53,计算该缓冲溶液的精确pH 。 解 c (Na 2HPO 4) =1L

mol 358.0g 29g 1??-= 0.081 mol·L -1 c (NaH 2PO 4) =1L

mol 156g 2.6g 1??-= 0.017 mol·L -1 pH=p K a2 + )PO H ()HPO (-4224γγ-+lg )

PO H ()(HPO 4224--c c = 7.21 +(-.0.53) + lg 11L 0.017mol L 0.081mol --??= 7.36 11. 将0.10 mol·L -1HAc 溶液和0.10 mol·L -1

NaOH 溶液以3:1的体积比混合,求此缓冲溶液的pH

及缓冲容量。

解 HAc 溶液和NaOH 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V 和V ,

c (HAc) = (0.10×3V - 0.10 × V ) mol·L -1 / (3V + V ) = 0.050 mol·L -1

c (Ac -) = 0.10 mol·L -1 × V / (3V + V ) = 0.025 mol·L -1

4.45L

0.050mol L 0.025mol lg 4.75pH 1--1

=??+= 11--1

-1L mol 038.0L

0.025)mol (0.050L 0.025mol L 0.050mol 303.2-?=?+????=β 12. 某生物化学实验中需用巴比妥缓冲溶液,巴比妥(C 8H 12N 2O 3)为二元有机酸(用H 2Bar 表示,p K a1=7.43)。今称取巴比妥18.4 g ,先加蒸馏水配成100 mL 溶液,在pH 计监控下,加入6.00 mol·L -1

NaOH 溶液4.17 mL ,并使溶液最后体积为1000 mL 。求此缓冲溶液的pH 和缓冲容量。(已知巴比妥的Mr=184 g·mol -1)

解 H 2Bar 与NaOH 的反应为

H 2Bar(aq) + NaOH(aq)=NaHBar(aq) +H 2O(l)

反应生成的NaHBar 的物质的量n (NaHBar) =c (NaOH)V (NaOH)=6.0 mol·L -1×4.17 mL=25 mmol ,剩余H 2Bar 的物质的量为 n 余(H 2Bar)=n (H 2Bar) - n (NaOH)=1

-mol 1844.18?g g ×1000 - 25 mmol =75 mmol pH =p K a +lg Bar)

(H )(HBar 2n n -=7.43+lg 75mmol mmol 25=6.95 β=2.303×00mL)

25)mmol/10(7500mL)(25mmol/1000mL)(75mmol/10+?=0.043 mol·L -1 13. 分别加NaOH 溶液或HCl 溶液于柠檬酸氢钠(缩写Na 2HCit )溶液中。写出可能配制的缓冲溶液的抗酸成分、抗碱成分和各缓冲系的理论有效缓冲范围。如果上述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以何种体积比混合,才能使所配制的缓冲溶液有最大缓冲容量?(已知H 3Cit 的p K a1=3.13、p K a2=4.76、p K a3=6.40)`

解.

溶液组成 缓 冲 系

抗酸成分 抗碱成分 有效缓冲

范围 β最大时体积比 Na 2HCit+HCl H 2Cit --HCit 2- HCit 2- H 2Cit - 3.76~5.76 2:1

Na 2HCit+HCl H 3Cit-H 2Cit - H 2Cit - H 3Cit

2.13~4.13 2:3

Na 2HCit+NaOH HCit 2--Cit

3- Cit 3- HCit 2- 5.40~7.40 2:1 14. 现有(1)0.10 mol·L -1NaOH 溶液,(2)0.10 mol·L -1NH 3溶液,(3)0.10 mol·L -1Na 2HPO 4 溶液各

50 mL ,欲配制pH=7.00的溶液,问需分别加入0.10 mol·L -1

HCl 溶液多少mL ?配成的三种溶液有无缓冲作用?哪一种缓冲能力最好?

解 ⑴ HCl 与NaOH 完全反应需HCl 溶液50 mL 。

⑵ HCl(aq) + NH 3·H 2O(aq) = NH 4Cl(aq) + H 2O(l)

NH 4+的p K a = 14.00-4.75= 9.25, (HCl)

L .10mol 0(HCl)L .10mol 00mL 5L .10mol 0lg 25.900.7111V V ????-??+=--- 解得 V (HCl) = 50 mL

⑶ HCl(aq) + Na 2HPO 4(aq) = NaH 2PO 4(aq) + NaCl(aq)

H 3PO 4的p K a2=7.21,

(HCl)

L .10mol 0(HCl)L .10mol 00mL 5L .10mol 0lg 21.700.7111V V ????-??+=--- 解得 V (HCl) = 31 mL

第一种混合溶液无缓冲作用;第二种pH

15. 用固体NH 4Cl 和NaOH 溶液来配制1 L 总浓度为0.125 mol·L -1

,pH=9.00的缓冲溶液,问需NH 4Cl 多少克?求需1.00 mol·L -1的NaOH 溶液的体积(mL )。

解 设需NH 4Cl 的质量为 x g

p K a (NH 4+) = 14.00 - 4.75 = 9.25 (NaOH)

L mol 00.1mol /53.5g (NaOH)L mol 00.1lg 25.900.911-1V x V ??-???+=-- 得 1.00 mol·L -1 × V (NaOH) = 0.562[x /53.5 g·mol -1 - 1.00 mol·L -1

× V (NaOH)]

又 [1.00 mol·L -1 × V NaOH) + 0.562 (x / 53.5g·mol -1 - 1.00 mol·L -1 × V (NaOH))] / 1L

=0.125 mol·L -1 解得 x = 6.69, V (NaOH) = 0.045 L

即:需NH 4Cl 6.69 g ,NaOH 溶液0.045 L 。

16. 用0.020 mol·L -1H 3PO 4溶液和0.020 mol·L -1NaOH 溶液配制100 mL pH=7.40的生理缓冲溶液,

求需H 3PO 4溶液和NaOH 溶液的体积(mL )。

解 设第一步反应需H 3PO 4和NaOH 溶液体积各为x mL

⑴ H 3PO 4(aq)+ NaOH(aq)= NaH 2PO 4(aq) + H 2O(l)

x mLH 3PO 4与x mLNaOH 完全反应,生成NaH 2PO 4 0.020 mol·L -1 × x mL = 0.020 x mmol

⑵ 第二步反应:设生成的NaH 2PO 4再部分与NaOH y mL 反应,生成Na 2HPO 4,其与剩余NaH 2PO 4组成缓冲溶液

NaH 2PO 4(aq) + NaOH(aq) = Na 2HPO 4(aq) + H 2O(l)

起始量mmol +0.020x +0.020y

变化量mmol -0.020y -0.020y +0.020y

平衡量mmol 0.020(x -y) 0 +0.020y

mmol

)(.0200mmol .0200lg 21.740.7y x y -+= y

x y -=1.55 依题意又有 2x + y = 100

解得 x = 38.4,y = 23.2

即需H 3PO 4溶液38.4 mL ,NaOH 溶液(38.4 + 23.2) mL = 61.6 mL 。

17. 今欲配制37℃时,近似pH 为7.40的生理缓冲溶液,计算在Tris 和Tris·HCl 浓度均为0.050 mol·L -1的溶液l00 mL 中,需加入0.050 mol·L -1

HCl 溶液的体积(mL )。在此溶液中需加入固体NaCl 多少克,才能配成与血浆等渗的溶液?(已知Tris·HCl 在37℃时的p K a =7.85,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解 ⑴ )HCl (L 0.0500mol 100mL L mol 0500.0)HCl (L 0.0500mol -100mL L mol 0500.0lg

85.7HCl) (T ris (T ris)lg

7.857.401-1-1-1-V V n n ??+??????+=?+= )

HCl (100)HCl (100355.0V V +-= V (HCl) = 47.6 mL

⑵ 设加入NaCl x g ,血浆渗透浓度为300 mmol ·L -1 mL

6.147mL 6.47L mol 050.0mL 100L mol 050.0)T ris (11??-??=--c =0.018 mol·L -1 mL

6.147mL 6.47L mol 050.0mL 100L mol 050.0)HCl T ris (11??+??=?--c =0.050 mol·L -1

(0.018 + 2×0.050)mol·L -1 + =????--mL 6.147mol g 5.58L mL 1000g 211x 0.300 mol·L -1 x = 0.79,即需加入NaCl 0.79 g

18. 正常人体血浆中,[-3HCO ]=24.0 mmol·L -1、[CO 2(aq)]=1.20 mmol·L -1

。若某人因腹泻使血浆中[-3HCO ]减少到为原来的90%,试求此人血浆的pH ,并判断是否会引起酸中毒。已知H 2CO 3的p K a1ˊ=6.10。

解 pH= p K a1′7.36L

1.2mmol 0.90L 24mmol lg 6.10(aq)][CO ][HCO lg 1123=???+=+--- pH 虽接近7.35,但由于血液中还有其他缓冲系的协同作用,不会引起酸中毒。

Exercises

1. How do the acid and base components of a buffer function? Why are they typically a conjugate acid-base pair?

Solution A buffer solution consists of a conjugate acid-base pair. The conjugate base can consume the added strong acid, and the conjugate acid can consume the added strong base, to maintain pH 。The conjugate acid-base pairs of weak electrolytes present in the same solution at equilibrium.

2. When H 3O + is added to a buffer ,does the pH remain constant or does it change slightly ?Explain. Solution The pH of a buffer depends on the p K a of the conjugate acid and the buffer component ratio. When H 3O + is added to a buffer , the buffer component ratio changes slightly ,so the pH changes slightly.

3. A certain solution contains dissolved HCl and NaCl. Why can’t this solution act as a buffer?

Solution This solution can’t act as a buffer. HCl is not present in solution in molecular form. Therefore, there is no reservoir of molecules that can react with added OH - ions.Likewise the Cl -

does not exhibit base behavior in water, so it cannot react with any H 3O + added to the solution.

4.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ffer range and buffer-component ratio?

Solution The pH of a buffer depends on the buffer component ratio. When [B -]/[HB]=1, pH = p K a , the buffer is most effective. The further the buffer-component ratio is from 1,the less effective the buffering action is. Practically, if the [B -]/[HB] ratio is greater than 10 or less than 0.1, the buffer is poor. The buffer has a effective range of pH = p K a ±1.

5. Choose specific acid-base conjugate pairs of suitable for prepare the following beffers (Use Table 4-1 for K a of acid or K b of base ):

(a )pH≈4.0;(b )pH≈7.0;(c )[H 3O +]≈1.0×10-9 mol·L -1;

Solution (a )HAc and Ac - (b )-42PO H and -24HPO (c )+4

NH and NH 3 6. Choose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capacity of a buffer from among the following and explain your choices.

(a) Conjugate acid-base pair (b) pH of the buffer (c) Buffer ranger

(d) Concentration of buffer-component reservoirs

(e) Buffer-component ratio (f) p K a of the acid component

Solution Choose (d) and (e). Buffer capacity depends on bo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reservoirs and the buffer-component ratio. The more concentrated the components of a buffer, the greater the buffer capacity. When the component ratio is close to one, a buffer is most effective.

7. Would the pH increase or decrease, and would it do so to a larger or small extent,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cases:

(a) Add 5 drops of 0.1 mol·L -1 NaOH to 100 mL of 0.5 mol·L -1 acetate buffer

(b) Add 5 drops of 0.1 mol·L -1 HCl to 100 mL of 0.5 mol·L -1 acetate buffer

(c) Add 5 drops of 0.1 mol·L -1 NaOH to 100 mL of 0.5 mol·L -1 HCl

(d) Add 5 drops of 0.1 mol·L -1 NaOH to distilled water

Solution (a )The pH increases to a small extent;(b )The pH decreases to a small extent;(c )The pH increases to a small extent;(d )The pH increases to a larger extent.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olutions will show buffer properties?

(a) 100 mL of 0.25 mol·L -1 NaC 3H 5O 3 + 150 mL of 0.25 mol·L -1 HCl

(b) 100 mL of 0.25 mol·L -1 NaC 3H 5O 3 + 50 mL of 0.25 mol·L -1 HCl

(c) 100 mL of 0.25 mol·L -1 NaC 3H 5O 3+ 50 mL of 0.25 mol·L -1 NaOH

(d) 100 mL of 0.25 mol·L -1 C 3H 5O 3H + 50 mL of 0.25 mol·L -1 NaOH

Solution (b) and (d)

9. A chemist needs a pH 10.5 buffer. Should she use CH 3NH 2 and HCl or NH 3 and HCl to prepare it? Why? What is the disadvantage of choosing the other base?

Solution The p K a of CH 3NH 2·HCl is 10.65. The p K a of +4

NH is 9.25. The p K a of the former is more close to 10.5. A buffer is more effective when the pH is close to p K a . She should choose CH 3NH 2. The other is not a good choice.

10. An artificial fruit contains 11.0 g of tartaric acid H 2C 4H 4O 6,and 20.0 g its salt , potassium hydrogen tartrate ,per liter. What is the pH of the beverage ?K a 1=1.0×10-3

Solution 16.345.1lg .00.3mol g 1.15011.0g mol g 2.18820.0g

lg 00.3)O H C (H )O H (KHC lg p pH 1

16442644a 1=+=??+=+=--n n K 11. What are the [H 3O +] and the pH of a benzoate buffer that consists of 0.33 mol·L -1 C 6H 5COOH and 0.28 mol·L -1 C 6H 5COONa ?K a of benzoic acid=6.3×10-5。

Solution 13.485.0lg 20.4L

0.33mol L 0.28mol lg 20.4COOH)H (C )COO H (C lg p pH 1--15656a =+=??+=+=-c c K [H +]=7.41×10-5 mol·L -1

12. What mass of sodium acetate (NaC 2H 3O 2·3H 2O,Mr=136.1g·mol -1) and what volume of concentrated acetic acid (17.45mol·L -1) should be used to prepare 500 mL of a buffer solution at pH=5.00 that is 0.150 mol·L -1 overall?

Solution c (CH 3COO -) + c (CH 3COOH)=0.150 mol·L -1

n (CH 3COO -) + n (CH 3COOH) = 0.150 mol·L -1 × 500 mL ×

10-3 L·mL -1 = 0.0750 mol

)

COOH CH ()COO CH (lg 75.400.533n n -+= 78.1)

COOH CH ()COO CH (33=-n n n (CH 3COOH) = 0.0270 mol, n (CH 3COO -) = 0.0480 mol

Mass of sodium acetate = 0.0480 mol × 136.1 g·mol -1 = 6.53 g

mL 55.1L

mol 45.17L ml 10mol 0270.0)COOH CH (11

33=???=--V 13. Normal arterial blood has an average pH of 7.40. Phosphate ions form one of the key buffering systems in the blood. Find the buffer-component ratio of a KH 2PO 4/Na 2HPO 4 solution with this pH p K a2ˊof -4

2PO H = 6.80

Solution ]

PO H []HPO [lg 80.640.74224-

-

+= 00.498.3]PO [H ][HPO 422

4≈=--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考试各实验注意事项及思考题答案

一、皂化反应 注意事项 1、每次更换电导池溶液时,都要用电导水淋洗电极和电导池,接着用被测溶液淋洗2~3次,注意不要接触极板,用滤纸吸干电极时,只吸电极底部和两侧,不要吸电极板。 2、电极引线不能潮湿,否则将测不准。 3、高纯水被盛入容器后应迅速测量,否则电导率变化很快,因空气中CO2溶于水中,变为CO32-。 4、盛被测溶液的容器必须清洁、无离子污染。 5、本实验需用电导水,并避免接触空气及灰尘杂质落入。 6、配好的NaOH溶液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气体进入。 7、乙酸乙酯溶液和NaOH溶液浓度必须相同。 8、乙酸乙酯溶液需临时配制,配制时动作要迅速,以减少挥发损失。 思考题 1、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加热? 答: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很大,故反应过程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预温后混合,可以保证反应前后温度基本一致,保证了恒温条件,排除了温度变化对该实验测定的影响 2、反应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答:选择不同的乙酸乙酯浓度和氢氧化钠浓度,测定不同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3、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一影响而使实验得到较好的结果? 答:在恒温水浴中进行,并尽量采用稀溶液已控制反应速率,并不断搅拌。 4、如果氢氧化钠和乙酸乙酯溶液均为浓溶液,能否用此方法求k值?为什么? 答:不能。这时体系的影响因素太多了。比如大量放热使体系温度不恒定,溶液较大的粘度对反应也有影响。 二、热值测定 注意事项 1.试样在氧弹中燃烧产生的压力可达14 MPa。因此在使用后应将氧弹内部擦干 净,以免引起弹壁腐蚀,减小其强度。 2.氧弹、量热容器、搅拌器在使用完毕后,应用干布擦去水迹,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3.氧气遇油脂会爆炸。因此氧气减压器、氧弹以及氧气通过的各个部件,各连接部分不允许有油污,更不允许使用润滑油。如发现油垢,应用乙醚或其他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4.坩埚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洗和除去碳化物,并用纱布清除粘着的污点。 思考题 1.在本实验装置中哪些是体系?哪些是环境?体系与环境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热交换?如何 进行校正? 答:在本实验装置中,氧弹的内部是被测物质的燃烧空间,也就是燃烧反应体系,氧弹壳及环境恒温式量热计及内外筒内的水为环境。对流、辐射、热传递,雷诺作图法校正。 2.使用氧气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氧气不能过量也不能少量,一定要纯,使用前要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可涂上肥皂液进行检查,调整至确实不漏气后才进行实验;由于氧气只要接触油脂类物质,就会氧化发热,甚至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必须十分注意,不要把氧气装入盛过油类物质之类的容器里,或把它置于这类容器的附近或火源附近;使用时,要把钢瓶牢牢固定,以免摇动或翻倒;开关气门阀要慢慢地操作,切不可过急地或强行用力把它拧开。 3.在燃烧热测定实验中,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 答:热量计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温度、气压、样品干燥度、操作读数 三、气相色谱 思考题 1. 在同一操作条件下为什么可用保留时间来鉴定未知物? 答:保留时间是由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所决定,在一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任何一种物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知识点归纳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 简称卤素.包括氟(F)、氯(C1)、溴(Br)、碘(I)和放射性元素砹(At).在自然界中卤素无游离态,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1)位置:VIIA (2)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不同点:F I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相似性: ①单质均为双原子非极性分子 ②主要化合价为 -1价,最高正价为+7价(F除外) ③都具有强氧化性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说明 (1)实验室里,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即“水封”),以减少溴的挥发. (2)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是一种物理变化.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可用来分离、提纯单质碘. (3)Br2、I2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如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医疗上用的碘酒,就是碘(溶质)的酒精(溶剂)溶液.利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将Br2、I2从溴水、碘水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H 2 + F 2 = 2HF (冷暗处爆炸) H 2 +Cl 2 = 2HCl (光照爆炸,点燃) H 2 +Br 2 2HBr H 2 +I 2 2HI 长期加热并不断分解 卤化氢: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①HClO 2 注意:将F 2通入某物质的水溶液中,F 2先跟H 2O 反应.如将F 2通入NaCl 的水溶液中,同样发生上述反应,等等. ②X 2 + H 2O HX + HXO (X=Cl 、Br 、I ) Cl 2 、Br 2、I 2与H 2O 的反应逐渐减弱,都是可逆反应。 (4)与金属反应 卤族元素与变价元素一般生成高价态化合物,但 Fe + I 2 = FeI 2 (碘化亚铁) (5)与碱的反应: 2F 2 + 2NaOH =2NaF + OF 2 + 2H 2O X 2(Cl 2 、Br 2、I 2)+2NaOH NaX + NaXO + H 2O (6)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2NaBr + C12(新制、饱和) = 2NaCl + Br 2 2Br - + C12 = 2C1- + Br 2 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Cl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Br 2的CCl 4层,显橙色. 2NaI + C12(新制、饱和) =2NaCl + I 2 2I - + Cl 2 =2C1- + I 2 ①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I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 2的CCl 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 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Cl(C12足量时)或NaCl 和NaI 的混合物(C12不足量时). 2NaI + Br 2 =2NaBr + I 2 2I - + Br 2 =2Br - + I 2 ①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Br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 2的CCl 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 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Br(Br 2足量时)或NaBr 和NaI(Br 2不足量时). F 2 + NaX(熔融) =2NaF + X 2 (X =C1、Br 、I) 注意 将F 2通入含Cl -、Br -或I -的水溶液中,不是发生卤素间的置换反应,而是F 2与H 2O 反应. (7)碘单质(I 2)的化学特性.I 2 + 淀粉溶液 → 蓝色溶液 说明 ①利用碘遇淀粉变蓝的特性,可用来检验I 2的存在. △ △ 冷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853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Template of chemical experiment report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xx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高xxxx届x班 固体酒精的制取 指导教师:xxx 实验小组成员:xxxx 实验日期:xxxx-xx-xx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

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 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 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

2015同济大学化学系考研总结

2015年同济大学化学系考研真题总结 考研已经过了一段时间,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好好的总结一下。 对英语和政治,没有什么好说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状况,应该针对自己的真实状况,做出最合适自己的计划但是,总体来说,英语确实要越早准备越好。政治,也就如大家所说,没有必要太早准备。但是前提是基础扎实必须要扎实,如若不然,也要稍微多放点心思。在复习期间,我有研友遇到这么一状况:她前期书看过很多遍,却没有针对知识点练题,以至于导致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在复习政治的时候,一定是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同时配合习题练习。 专业课,肯定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所以,我也会花大部分的时间讲述这个问题。 一、普通化学 经过这次考试,发现普化的考试难度,就像以前学长学姐所说的那样,难度不大。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基本上都能够在书本上找到答案。换句话说,书本还是多看几遍的。整本书的重点,主要是在前四章,包括大题目,即计算题部分,也都是在前四章,而且难度不大,所以,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打牢基础。不必要深究难度,因为在初试的时候,没有必要。第四章之后,考得成分不多,分数也不是很高,所以大家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有重心。至于后面的讲座部分的知识点,就只需浏览。因为,内容很多,考点很散,即使有参考范围,说实话,其实也是没有什么大用的。强调一下,普化当中的

有机,考的不多。所以,在看书的时候,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点掌握了即可,没有必要再拓展了。 二、普化实验 相比较普化,实验室相对复杂的。在我自己准备考研期间,对于实验的复习,也很是迷茫,因为没有任何资料,即使有咨询以前的学长学姐,但是得到的答案无非就是普化实验难度还是蛮大的。 普化实验,也是有提供参考范围的。做了真题之后,发现实验的真题还是很有针对性的。对于实验室的常识还是很重视的。所谓的实验室常识,并不是说实验室的安全守则之类的东西,而是指在实验室中很常见的知识。比如今年的真题就有考到:(1)氢气的高压钢瓶是什么颜色的?(2)为了更好的制作薄层色谱板,可以加一些什么东西?……这些题目都很基础,当然在书本上也出现过,但是书本上那么多知识点,我们往往很难把知识点固定在这一块。所以,如果平时在实验室里面有跟老师做过实验的话,对普化实验考试还是很有帮助的。对于这一个,我深有感触。我大三一年在老师实验室做实验,而今年的考试,其中就有二三十分是平时做实验的经验所得。 至于如何复习普化实验,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1、一定要多看书。中国有一句老话: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题目出的如何偏,知识点肯定是在源自书本。所以书本一定要读透。 2、普化实验的题目很新颖。有时候题干中,会出现很陌生的物质名称。但是不要急。虽然题干中出现的东西很新颖,但是出题人的知识点还是很基础的。唯一痛苦的问题,就是出题人的问题,有可能

高中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汇编

高中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汇编 高中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汇编 Cl2+Cu Cu Cl2 3Cl2+2Fe 2FeCl3 Cl2+2 Na 2Na Cl Cl2 + H2 2HCl 3Cl2 +2 P 2PCl3 Cl2 + PCl3 PCl5 Cl2+H2O==HCl+HClO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l2+2FeCl2===2FeCl3 Ca(ClO)2+H2O+ CO2(少量)== Ca CO3↓+2 HClO Ca(ClO)2+2H2O+ 2CO2(多量)== Ca(HCO3)2↓+2 HClO Ca(ClO)2+2 HCl == Ca Cl2+2 HClO(强酸制弱酸) 2HClO 2HCl+O2↑ F2 + H2 === 2HF 2F2 +2H2O===4HF+O2 Br2 + H2 === 2H Br(500oC) I2 + H2 2HI 2Cl2+2NaBr===2NaCl+Br2 Cl2 +2 K I ===2 K Cl+I2 HCl + AgNO3 === AgCl↓+ HNO3 Br2 +2 K I ===2 K Br+I2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HCl + AgNO3 === AgCl↓ + HNO3 HCl + AgNO3 =AgCl↓(白色)+HNO3 NaBr+AgNO3 = AgBr↓(浅黄色)+NaNO3 NaI + AgNO3 === AgI↓(黄色)+ Na NO3 2AgBr 2Ag+Br2(AgCl、AgI类似) Na2SO3+ H2O +Cl2== Na2SO4

2011同济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真题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2011年真题 A组(普通化学) 一、填空(22分每空一分) 1、氨基酸通式 2、SiC是()无机材料、水泥是具有水硬性的()材料、微观粒子具有()性 3、H2o+CO=CO2+H2焓变问了三个关于体积温度变化相应的平衡移动问题,很基础。 4、溶液依数性中沸点() 5、塑料的三个状态()、()、() 其他的都是前七章中很基础的东西,课本看了几遍基本上就差不多。 二、简答(5小题27分) 1、分散系的分类及依据 2、熵的概念 3、反渗透的原理 三、计算题(3小题分数不详) 1、A→B反应半衰期为300S,反应半衰期与A浓度无关。A浓度为1的时候,问 200S时转化率为多少?(显然课本上没说半衰期的概念,无机化学学过,用反应级 数的概念,不过在同济出版的那本指导书上有差不多的题目) 2、Ag2CrO7的标准电势是多少?告诉了Ksp和Ag+的标准电势。问当CrO72+浓度 为0.1的时候电势为多少? 3、铵离子和某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 没有出讲座的题(曾出现比较纯净水、矿泉水的简答题),没有出超分子的题,也没有出现超纲的题(曾出现过测量水硬度的实验内容)。总体上普通化学的题难度一般,主要复习方向是知识点掌握要全面。 今年没有出选择题,所以元素周期、杂化的推理性的内容考得极少,与之前有所不同。重点在前七章,每个知识点最好都做原理性的记忆性的认识(我个人栽在这上面了)。前七章以外的章节过几遍就好,因为考的较基础,所以建议将类似大标题小标题的东西记忆下,基本概念要弄懂(如绿色化学)。计算不要求高难度,所以不建议投入太多精力,每种题型都做熟悉就可以。个人建议将同济普通化学配套的学习指导做熟(里面错误不少,自己分析),课本多看几遍,做真题,其他的不要做太多,会浪费太多时间。我自己在复习的时候在元素周期、杂化等推理性的内容时没有做好规划(虽然这部分考得很少,但是谁也说不准),遇到题目是反复遇到同类型问题,建议复习时将此类规律性问题一次性解决,做好归纳,参考有机、无机教材,不懂的问老师最有效率。有机部分这几年考得很少(曾出现写反应方程式),所以没怎么复习,书上有机物反应、原理等内容特别多,自己看着办。 C组(水控+固废管理) 一、选择题。(15分每个1分) 总共15个题,好像是10个水控,5个固废。 1、下面有关格栅说法错误的是()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格式1):实验目的,专门写实验达到的要求和任务来实现。(例如,为了研究添加硫酸铜条件的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实验原理,该实验是对写的操作是什么通常是实验室书世外桃源基础上做在那里,你总结就行了。(您可以使用上述反应式) 3):实验用品,包括在实验中,液体和固体药品使用的设备。(如酒精灯,滤纸,以及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应该是在右侧。) 4):实验步骤:实验书籍有(即上面的话,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加到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的现象 5)的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分析与讨论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实验目的:1. 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现象记录

1. 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 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 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 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同济大学 普化 真题

同济大学199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普通化学A) 一、名词解释(20分) 1.简单反应、复杂反应 2.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3.外轨型配位化合物、内轨型配位化合物 4.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5.举例说明:三电子π键、离域π键 二、选择题:(20分) 1.铁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是4s23d6 在轨道中未成对电子数是() A 0 B 2 C 4 D 6 2.反应2SO3(g)=2SO2(g)+O2(g)的K=32,如果[SO3]=[O2]=2.0mol/L 那么[SO2]等于() A 0.032mol/L B 8.0mol/L C 0.25mol/L D 2.7mol/L 3.下列氯化物中,可以在室温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Cl气体的是() A CCl4 B Al2Cl6 C Fe2Cl6 D PCl5 4.用酸化的重铬酸盐(Cr2O72 ̄)滴定亚铁离子溶液,应该用哪种指示剂最合适() A 二苯胺溶于磷酸中 B 铬酸钾 C 酚酞 D 甲基橙 5.欲除去CuSO4酸性溶液中的杂质Fe3+ 加入的最合适试剂是() A KSCN B 氨水 C NaOH D H2S 6.对一特定反应化学反应速度越快是由于该反应的() A 活化能越小 B 活化能越大 C ΔG越负 D ΔH越负 7.下列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A HClO4 B HF C HCN D HCl 8.一个反应的活化能可通过下列中一法获得的斜率来确定() A LnK对T B LnK对1/T C LnK/T对1/T D T/LnK对1/T 9.配位化合物K4[Fe(CN)6]的名称是() A 六氰合铁酸钾 B 氰合铁(Ⅱ)酸钾 C 六氰合铁(Ⅲ)酸钾 D六氰合铁(Ⅱ)酸钾 10.在下列晶体中,熔化是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 SiF4 B Ag C CsF D SiC 三、填空(20分) 1.C2H2分子中有——个σ键,另外有——键。 2.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烧碱并通入氯气产生的沉淀物是————。 3.[Co(CN)6]3-(原子序数Co27 ),已知其磁矩为零,其杂化轨道属于——类型,空间构型为————。 4.在300mL0.2mol/L氨水中加入——毫升水才能使氨水的电离度增大一倍。5.ABS树脂是由——、——、——共聚而成。 6.胶体溶液之所以能长期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7.在Cr2O72-溶液中加入Ba2+离子产生——色,——沉淀。 8.原子序数为42的元素,其外层电子构型为——————,属——区元素。9.NH3的沸点比PH3 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PH3属于__________杂化类型,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卤族元素及溴、碘的提取

卤族元素及溴、碘的提取 1.我们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碘酒、食盐、食醋、84消毒液(内含NaClO),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A.检验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 B.除去煮水锅中的水垢 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有Cl- D.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 解析:选C可用碘酒检验买来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加入碘酒,如果变蓝色证明含有淀粉,A不符合题意;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食醋中含醋酸,碳酸钙可以与醋酸反应,B不符合题意;实验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缺少硝酸银溶液,所以无法完成检验,C符合题意;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利用84消毒液可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D不符合题意。 2.(2018·江苏高考)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解析:选B A项,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烧杯,装置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浸泡液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氯气需要加热,装置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项,吸收Cl2应用NaOH溶液,装置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在玻璃中加入溴化银(AgBr)和CuO可制得变色镜片,其中所含物质及变色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溴化银应避光保存 B.变色镜片可反复变色 C.变色镜片颜色变深的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D.变色镜片中的氧化铜在变色过程中质量不变 解析:选C根据题图知,溴化银见光易分解,所以AgBr应该避光保存,A正确;根据题图知,在强光照射条件下,溴化银分解生成Ag和溴,在暗光下,二者反应生成AgBr,所以变色镜片可反复变色,B正确;AgBr分解生成Ag和溴是分解反应,Ag和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AgBr是化合反应,C错误;催化剂在反应中只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质量不变,CuO是催化剂,所以变色镜片中的CuO在变色过程中质量不变,D正确。 4.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处棉花球变成黄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 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 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D.G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Cl2===ClO-+Cl-+H2O 解析:选B E处发生反应Cl2+2Br-===2Cl-+Br2,则E处棉花球变成黄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A、C正确;F处可能发生反应Cl2+2I-===2Cl-+I2,也可能发生反应Br2+2I-===2Br-+I2,F处棉花球变蓝色只能说明有碘单质生成,由于氯气的干扰,所以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B错误;G为尾气处理装置,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O-+Cl-+H2O,D正确。 5.海水综合利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联合工业体系(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xx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高xxxx届x班 固体酒精的制取 指导教师:xxx 实验小组成员:xxxx 实验日期:xxxx-xx-xx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 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 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 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

《2013年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A+C最后五套题一》

2013年同濟大學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A+C模拟题一 A部分:普通化学(75分) 一、填空题(25分): 1、状态函数的两种重要性质:(1);(2)。 2、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3、根据胶体的特点,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胶体的聚沉,其中主要有:、等。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之间存在一种共轭关系,可以互相转化:酸给出质子后,就成了其,而碱结合质子后,就成为其。 5、人们常利用,仔细控制外加试剂的量,使溶液中几种相似离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先后沉淀,而不相互干扰,这种现象称为。 6、甘汞电极分两种:和。写出其中一种的电极反应:。 7、由同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 8、塑料按其用途可分为、等。 9、高分子合成材料通常指、和三大类。 10、C2H2分子中有()个西格玛键,另外有()键。 11、[Co(CN)6]-(原子序数Co27),已知其磁矩为零,其杂化轨道属于()类型,空间构型为()。 12、原子序数为42的元素,其外层电子构型为(),属()区元素。

二、简答题(25分) 1、简述热力学中的重要物理量焓。(5分) 2、溶胶为什么能稳定?如何使溶胶聚沉?(5分) 3、简述电极电位的应用。(5分) 4、简述多电子原子处于基态状态时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原则。(5分) 5、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理念是如何阐述发展与环境间的辩证关系的?(5分) 三、计算题(25分) 1、在容积为10.00dm3的容器中装有等物质的量的PCl3(g)和Cl2(g)。已知在523K发生以下反应: PCl3(g)+Cl2(g)=PCl5(g) 达平衡时,PCl5(g)=100kPa,K0=0.57。求: (1)开始装入的PCl3(g)和Cl2(g)的物质的量; (2)Cl2(g)的平衡转化率。(例1-7) 2、向浓度为0.30mol.dm-3的HCl溶液中,通入H2S达饱和(此时H2S的浓度为0.10 mol.dm-3),求此溶液的pH和S2-离子的浓度。(课后习题:3—18)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doc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是怎样的?那么,下面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格式 1):实验目的,专门写实验达到的要求和任务来实现。(例如,为了研究添加硫酸铜条件的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实验原理,该实验是对写的操作是什么通常是实验室书世外桃源基础上做在那里,你总结就行了。(您可以使用上述反应式) 3):实验用品,包括在实验中,液体和固体药品使用的设备。(如酒精灯,滤纸,以及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应该是在右侧。) 4):实验步骤:实验书籍有(即上面的话,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加到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的现象 5)的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分析与讨论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 实验目的:1. 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现象记录 1. 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 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 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 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卤族元素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卤族元素 1.氯气 (1)分子式Cl2电子式结构式Cl—Cl (2)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1:2)。 (3)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Cu+Cl2=CuCl2(棕黄色烟) ②与非金属反应 H2+Cl2=2HCl(苍白色火焰,工业上制HCl), H2+Cl2=2HCl(爆炸) ③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HCIO是一种弱酸(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进行漂白、消毒杀菌等,在光照下易分解:2HClO=2HCl+O2↑ ④与碱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用于吸收多余Cl2) 2Cl2+2Ca(OH)2=CaCl2+Ca(ClO)2漂白粉(混合物)+2H2O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在空气中易失效变质: Ca(ClO)2+CO2+H2O=CaCO3↓+2HClO ⑤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Cl2+2Br –=2Cl–+Br2Cl2+H2S=2HCl+S↓ (4)制法: ①实验室制法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业制法 2NaCl+2H2O=2NaOH+H2↑+Cl2↑ 2NaCl(熔融)=2Na+Cl2↑ 2.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性质的通性及递变性 ①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ⅦA族 ②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个同点:电子层数不同 ③主要性质的相似性:单质均为双原子非极性分子;主要化合价为?l价,最高正价为+7价(F除外);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④主要性质的递变性。(从F到I)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及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即氧化性F2>Cl2>Br2>I2;与H2化合生成HX的反应由易至难,且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即稳定性HF>HCl>HBr>HI;最高价氧化物的承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卤离的还原性增强,前面元素的单质能把后面的元素置换出来。单质的颜色变深,熔沸点升高。 (2)卤素及其化合物特性归纳 ①Cl2、Br2、I2与水反应类型相同,可用通式X2+H2O=HX+HXO,而F2特殊F2+2H2O=4HF+O2,由此得出它们与碱反应Cl2、Br2、I2相同,F2不同。 ②F2、Cl2、Br2与Fe作用得+3价铁,而I2+Fe=FeI2。 ③Cl–、Br –、I–跟AgNO3分别产生白色沉淀、浅黄色沉淀、黄色沉淀;而AgF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1(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980-64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1(完 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1(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2NaOH+CuSO4=Cu(OH)2[此有一个箭头表沉淀]+Na2SO4 氢氧化钠溶液和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Cu(OH)2=[等号上面写上条件是加热,即一个三角形]CuO+H2O 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变成氧化铜和水 实验报告: 分为6个步骤: 1):实验目的,具体写该次实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比如说,是要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状况) 2):实验原理,是写你这次实验操作是依据什么

来完成的,一般你的实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应方程式) 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 (如酒精灯,滤纸,还有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个应该是要的吧。) 4):实验步骤:实验书上也有 (就是你上面说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反应现象) 5):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问题分析及讨论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模板.doc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普通化学 同济大学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1 在下列哪种情况时,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A)低温和高压 (B) 高温和低压 (C) 低温和低压 (D) 高温和高压 2 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G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rS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C) ?rH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小, 反应速率越快 3 在什么条件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 (A) 高压和低温 (B) 高压和高温 (C) 低压和低温 (D) 低压和高温 (E) 往溶液中加HCl 1–4 当KNO3是按下式溶解于一烧杯水中时: KNO3 → K+ + NO3-?rHm? = 3.55 kJ?mol-1 其结果是: (A) 离子比KNO3分子具有的能量少 (B) 水变暖 (C) 1摩尔KNO3电离时将放出3.55千焦热量 (D) 烧杯变冷 (E) 烧杯的温度保持不变 5 下述诸平衡反应中,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增加压力时,不受影响的反应是: (A) N2 +3H2 2NH3 (B) 2CO + O2 2CO2 (C) 2H2 + O2 2H2O (D) N2 + O2 2NO (E) 2NO2 N2O4

6 反应A + B C + 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 (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减少 7 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98K时,纯物质的Sm? = 0 (B) 一切单质的Sm? = 0 (C) 对孤立体系而言,?rSm?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8 从化学动力学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应该: (A) 与反应物浓度呈反比 (B) 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根呈正比 (C) 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正比 (D) 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 (E) 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9 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 (A) 反应产物的浓度 (B) 催化剂 (C) 反应物的浓度 (D) 体积 (E) 温度 10 在绝对零度时,所有元素的标准熵为: (A) 0 (B) 约10焦耳/摩尔?度 (C) 1焦耳/摩尔?度 (D) 正 值 (E) 负值 11 有两个平行反应A → B和A → C,如果要提高B的产率,降低C 的产率,最好的办法是: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与沸点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的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 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断。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初试模拟题3

同济大学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基础考试模拟试题三试卷代码:419 试卷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命题单位:050 A组:普通化学部分(75分) 一选择题(20×1) 1.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98K时,纯物质的S m? = 0 (B) 一切单质的S m? = 0 (C) 对孤立体系而言,?r S m?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2.某化学反应A(g) + 2B(s) → 2C(g)的?r H m? < 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仅在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B) 仅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C)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 (D)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 3.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回到起始状态,则下列关系式均能成立的是: (A) Q = 0;W = 0;?U = 0;?H = 0 (B) Q≠ 0;W≠ 0;?U = 0;?H = Q (C) ?U = 0;?H = 0;?G = 0;?S = 0 (D) Q≠W;?U = Q-W;?H = 0 4.某一液相反应的K?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较小,然而却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实际中,采取的措施是: (A) 反应在低温下进行(B) 反应在非常高的温度下进行 (C) 使用了另外的一系列反应,得到同样的结果 (D) 产物生成后,不断地从系统中被分离出来 5.100克水溶解20克非电解质的溶液,在-5.58℃时凝固,该溶质的分子量为: (A) 33 (B) 50 (C) 67 (D) 200 (E) 20 6.扩散在下述哪一种状态下进行得最迅速? (A) 固体(B) 液体 (C) 气体(D) 凝胶(E) 胶体微粒 7.溶质溶于溶剂之后,必将会引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