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生文明礼仪检查标准及评比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生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标准(推荐五篇)第一篇:小学生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标准小学生文明礼仪评比标准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评比标准1、尊敬教师,听从老师的教导,见到教师主动打招呼,在教室、楼道、操场见到老师要主动让路,见到老师拿多种教具时,要主动帮忙。
2、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客人、家长与老师谈话时,学生不插话,不围观。
3、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先人后己。
4、尊重他人。
对人说话和气,有礼貌。
会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帮助有困难的人.尊老爱幼,友爱互助。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
6、要体贴尊敬父母,听父母的话。
与父母分别时道再见,回到家主动跟父母打招呼。
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7、不贪小便宜,拾金不昧。
未经别人同意,不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
8、要按时到校,不迟到。
遵守课堂纪律,服装整洁。
“文明礼仪标兵”评比说明:根据学校制定的文明礼仪评比标准,在学生对照标准自评的基础上,班主任通过联评,评出校级“文明礼仪标兵”每班3人。
第二篇:文明礼仪之星标准文明礼仪之星标准1、文明守礼(1).低年级学生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用语,学会问早、问好、说再见。
②穿着整洁,能坚持穿校服,每天戴好红领巾。
③遵守课堂纪律,课间不追逐吵闹,不做危险游戏。
(2).中年级学生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会使用:您好、您早、再见、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没关系、别客气等礼貌用语。
②穿着整洁,能坚持穿校服,每天戴好红领巾。
③遵守课堂纪律,课间不追逐吵闹,不做危险游戏。
④自学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校规,在班级中起带头作用。
(3).高年级学生①穿着整洁,按规定着装,不佩戴首饰。
②尊敬老师,主动问好,虚心听取老师教导,不顶撞老师。
③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校规,在班级中在学校中起带头表率作用。
2.乐意助人:(1).低年级学生①不随意拿别人东西,借东西能及时归还,拾到东西能归还失主或交给老师。
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细则范文第一章绪论1.1 评比目的和意义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活动旨在通过激发学生们的自觉文明礼仪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和道德水平,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形象,促进班级、学校和社会文明礼仪建设。
1.2 评比范围和对象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活动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小学,评选对象为小学生。
第二章评选规则2.1 评选条件2.1.1 守规矩: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携带非法物品进入校园。
2.1.2 尊师重道:尊敬师长,课上专心听讲,课下主动与老师交流并尊重老师的意见。
2.1.3 和睦友善:与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乐于助人,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
2.1.4 文明礼仪:遵守社会公德,注意个人仪容仪表,讲究礼貌用语,尊重他人,行为规范。
2.1.5 助人为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2 评选分级2.2.1 校级评选:各小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评选校级“文明礼仪之星”。
2.2.2 市(区)级评选:校级评选获奖者参加市(区)级评选,由当地教育局或相关部门组织评审。
2.2.3 省级评选:市(区)级评选获奖者参加省级评选,由省级教育局或相关部门组织评审。
2.2.4 全国评选:省级评选获奖者参加全国评选,由国家教育部或相关部门组织评审。
2.3 评选程序2.3.1 校级评选程序:(1)学校发布评选通知,征集学生参与评选。
(2)学生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申请表格。
(3)评选委员会根据评选条件,审核候选人资格。
(4)评选候选人上台展示自己的文明礼仪行为,通过评委打分。
(5)根据评委打分情况,选拔出优胜者。
2.3.2 市(区)级评选程序:(1)各学校推荐校级获奖者参加市(区)级评选,提交获奖证明和个人简介。
(2)市(区)级评选委员会审核资格,并邀请获奖者参加展示。
(3)获奖者上台展示自己的文明礼仪行为,通过评委打分。
(4)根据评委打分情况,选拔出优胜者。
2.3.3 省级评选程序:(1)各市(区)推荐市(区)级获奖者参加省级评选,提交获奖证明和个人简介。
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细则范文1. 参选条件:所有小学生均可参选。
2. 参选方式:学校可组织评选活动,通过自荐或老师推荐来确定候选人。
候选人需书面申请,并提交自我介绍。
3. 评选标准: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行为规范:候选人是否遵守学校行为规范,如遵守课堂纪律,尊敬老师和同学等。
- 社交礼仪:候选人是否表现出良好的礼貌和待人接物的能力,如懂得向他人道谢、问候等。
- 爱心互助:候选人是否乐于助人,关心他人,如主动帮助同学,关心弱势群体等。
- 文明素养:候选人是否具备良好的卫生习惯、环保意识,以及尊重他人权益的意识等。
4. 评选程序:评选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自荐或老师推荐:候选人需向学校提交申请,并附上自我介绍。
- 初选:由学校教师或评选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初步评选,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作为正式候选人。
- 现场展示:正式候选人需要在学校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进行现场展示,向学校师生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 公示投票:学校可公布候选人名单,并组织投票活动,让师生及家长参与评选。
- 最终评选:根据投票结果和评选委员会的意见,选出得票最多、符合评选标准的学生为“文明礼仪之星”。
5. 奖励措施:评选结果公布后,学校会表彰获奖学生,发放奖状、奖品或荣誉证书,并在校园内进行展示,同时鼓励获奖学生树立榜样形象,传播文明礼仪的正能量。
以上是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的细则,具体的评选细节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细则范文(二)1. 评选目的本次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旨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倡导文明礼仪,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评比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文明礼仪的实践,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责任感。
2. 参选条件(1)参选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能够正确理解并践行文明礼仪。
(2)参选学生须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参选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做贡献。
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细则一、背景介绍当代社会对于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调,小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和发展的希望,更需要从小树立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
为了引导和激励小学生积极践行文明礼仪,我们特设立了“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活动。
本评比活动旨在通过选拔和表彰文明礼仪表现突出的小学生,激励他们起到树立榜样、带动全校同学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学校文明礼仪的培养和推广。
二、评比要求1. 参评条件:凡是在我校就读的小学生均有资格参加评比,不分年级和班级。
2. 评比指标:评选对象应具备以下方面的优秀表现,包括但不限于:(1)仪表端庄、整洁干净,注意个人形象的维护;(2)言行举止文明得体,尊重师长和同学;(3)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4)关心爱护环境,礼让行人,遵守交通规则;(5)具备良好的公德心,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困难和需要;(6)课堂表现积极,乐于分享和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
三、评选标准1. 评选方式:评选采用自愿报名和公开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评委团由班级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审核报名信息和票数统计。
2. 评选名额:每学期评选出10名小学生作为“文明礼仪之星”,并颁发奖状和奖品。
3. 评选流程:(1)报名阶段:学生填写报名表,简要介绍自己的文明礼仪表现和理念。
(2)初选阶段:评委团对报名信息进行审核,筛选出符合评比要求的候选人。
(3)公开投票阶段:候选人推出宣传海报,并展示在学校的指定区域,供全体师生投票。
(4)票数统计阶段:评委团对投票结果进行统计,得出最终获奖名单。
(5)颁奖仪式:在学校举行庄重的颁奖仪式,表彰获奖学生的努力和优秀表现。
四、奖励措施1. 证书奖励:评选出的每一位“文明礼仪之星”将获得一张荣誉证书,表彰其在文明礼仪方面的杰出贡献。
2. 实物奖品:评选出的每一位“文明礼仪之星”还将获得丰富的奖品,包括文具、图书和学习用品等,以奖励其对于文明礼仪的积极付出和表现。
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细则为了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素质,展现我校学生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让广大的同学学有榜样,营造文明整洁、健康和谐、催人奋进的校园氛围,学校开展”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活动,评比细则如下:1、能很好地使用礼貌用语,待人有礼貌,见到长辈、老师同学能主动问好;2、能和同学友好相处,知道谦让,乐于助人;3、规则意识强,能自觉遵守《行为习惯指南》读本上的文明礼仪篇要求。
4、爱清洁,讲卫生,不乱丢纸屑果皮,无乱擦乱写乱画现象。
5、爱护公物,无损坏教学设施现象,个人用课桌椅无涂、刻、挖等情况6、能在环境卫生保持、规范课间活动中长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主动捡拾校园内果皮纸屑,主动维持班级秩序等)。
7、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学习,成绩在班内良好。
有下列行为的学生不予参评:1、在校园内吃零食、随手乱扔果品纸屑者。
2、破坏花草树木、破坏学校公共财物(在墙上踩脚印)者。
3、在校园内骂人、打架者。
4、在校园内搞恶作剧、擂肥者。
5、顶撞教师、侮辱同学者。
二、“文明之星”的评选办法由学生、班主任,任课老师有关处室共同评选。
具体操作如下: 由全班学生根据评选条件自行投票评比,候选人对照评选条件简要介绍事迹后,由大家举手表决确定,根据得票数多少且超过半数者才可确定为“班级文明之星”经班委认定后推荐____名上报学校,其中每班前两名为“校级之星”,其余____人为“班级之星”。
学校公示无疑后再进行奖励。
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细则(2)第一章评比目的和背景第一节评比目的为了引导和培养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行为素质和道德修养,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公益活动,特设立“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活动。
第二节评比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礼仪越来越受到重视。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活动,可以在全体小学生中形成学习先进、争做模范的氛围,激励他们努力提升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三小文明礼仪之星评比办法模版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三小文明礼仪教育,树立榜样引领风尚,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特制定本评比办法。
二、评比目的通过评比活动,发现和表彰在学校中表现优秀、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学生,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向上,争做文明礼仪之星。
三、评比对象全校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
四、评比内容评比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待人接物、行为规范、环保意识、卫生习惯等方面。
五、评比方式1. 自荐参评:学生个人或家庭可以自愿报名参加文明礼仪之星评比,需要填写评比申请表,简要陈述个人的文明礼仪行为和意识。
2. 推荐参评:班级、年级、校园组织、教职工等可以推荐学生参加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推荐理由要详细描述学生的文明礼仪表现。
3. 评委评选:由学校组织一支由教职工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委团,对报名或推荐参评的学生进行评选。
4. 评选标准:评选标准综合考虑学生的言行举止、遵守纪律、关爱他人、能够独立思考、乐于助人、维护环境整洁等方面的表现。
六、评选程序1. 报名阶段:学生填写评比申请表并提交给班主任或学校有关部门。
2. 推荐阶段:班级、年级、校园组织、教职工等推荐学生,并填写推荐理由。
3. 评选阶段:评委对参评学生进行评选,并初步筛选出文明礼仪之星候选人。
4. 宣传阶段:学校通过公告栏、电子屏幕、班级会议等形式公示文明礼仪之星候选人名单,同时介绍他们的优秀表现。
5. 投票阶段:全校师生通过投票方式选出校级文明礼仪之星。
6. 宣布结果:学校在适当的时候宣布评选结果,并举行颁奖仪式表彰获奖学生。
七、奖励方式1. 校级文明礼仪之星:每学期评选一次,优选出一名学生作为校级文明礼仪之星,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2. 年度文明礼仪之星:根据全年的评比结果,选出一名学生作为年度文明礼仪之星,并颁发奖杯和奖品。
3. 班级、年级等其他集体奖励:依据评比结果,对于表现突出的班级、年级等进行集体奖励,如荣誉称号、文明班级奖等。
2023年小学学生文明礼仪督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和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推进小学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和提高,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文明礼仪督查方案刻不容缓。
二、目标和意义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督查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整体礼仪水平,培养优秀的人文素质。
意义:通过督查,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指导和纠正;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习惯,提升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
三、实施步骤1.确定督查内容(1)校园内的行为礼节:包括学生在校内的语言、仪表、举止等方面的表现。
(2)公共场合的礼貌:包括学生在公共场所如机关、商店等的表现。
(3)与他人相处的礼仪:包括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社区居民等的相处态度和言行举止。
2.制定实施方案(1)确定督查时间和频次:可以设立每月一次的定期督查,同时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随机督查。
(2)确定督查对象:督查对象可以是全体学生,也可以根据学生年级和班级分组督查。
(3)制定督查标准: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督查标准,确保督查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4)确定督查方式:可以采取班级督查、个别督查、小组督查等方式进行。
(5)设立奖惩机制:对于督查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对于督查中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戒和指导。
3.实施督查活动(1)组织督查人员:由学校相关管理人员、老师以及学生代表组成督查队伍,确保督查工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2)对学生进行督查:根据督查方案,对学生的行为礼节、公共场合礼貌和与他人相处礼仪进行评估和记录。
(3)及时反馈和指导: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学生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并改正错误。
(4)记录和整理督查结果:对督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和分析,为后续的教育和指导提供参考。
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办法
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是一种鼓励学生遵守社会礼仪规范、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活动。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评比办法:
1. 评选对象:小学生
2. 评选标准:
- 行为规范:能够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包括尊敬师长、友善待人、不欺负同学等。
- 社交礼仪:具备基本的社交礼仪,懂得问候、道歉、感谢等基本礼貌用语。
- 外表整洁:注意自身仪表,保持整洁的衣着和干净的外表。
- 爱心助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公益活动。
- 课堂表现:课堂上积极参与,尊重老师和同学,遵守学习秩序。
3. 评选流程:
- 第一阶段:班级初选。
班主任根据评选标准,提名2-3名候选人作为班级的候选之星。
- 第二阶段:学校评选。
班级候选之星到学校参加评比。
评委组成评选小组,根据候选人的表现进行评分和综合考虑,评选出学校的文明礼仪之星。
- 第三阶段:颁奖仪式。
在学校进行颁奖仪式,对评选出的文明礼仪之星进行 public recognition,颁发奖状和奖品。
4. 评选奖励:
- 颁发文明礼仪之星奖状和奖品,以奖励被评选出的学生。
- 通过校园宣传、校网、校报等渠道,宣传评选出的文明礼仪之星的先进事迹,向全校推广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评选办法,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倡导文明行为,营造整个校园的良好氛围。
小学生公共礼仪评比方案1. 背景为了加强小学生的公共礼仪教育,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我们特制定小学生公共礼仪评比方案。
2. 评比目的通过开展小学生公共礼仪评比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公德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礼仪,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 评比对象全校小学生。
4. 评比内容小学生公共礼仪评比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仪容仪表:包括发型、穿着、个人卫生等方面;- 言谈举止:包括礼貌用语、行为举止、与人相处等方面;- 遵守纪律:包括遵守校规、课堂纪律、活动秩序等方面;- 爱护公物:包括爱护学校设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 团队合作:包括集体活动参与度、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等方面。
5. 评比方法小学生公共礼仪评比采用积分制,每个方面设定一定的分值,具体如下:- 仪容仪表:20分- 言谈举止:30分- 遵守纪律:20分- 爱护公物:15分- 团队合作:15分每个方面设立一个评委,评委根据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打分,每月汇总一次,学期末进行总评。
6. 奖励措施- 个人奖:评选出每月、每学期、全年公共礼仪之星,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文具、图书等;- 班级奖:根据班级平均分,评选出每月、每学期、全年公共礼仪优秀班级,给予一定的奖励,如班旗、流动红旗等;- 荣誉称号:对在公共礼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公共礼仪小卫士”、“公共礼仪小模范”等荣誉称号。
7. 组织实施- 成立公共礼仪评比小组,负责日常评比工作;- 开展公共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礼仪意识;-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评比活动公平、公正、公开;- 定期公布评比结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8. 附则本方案解释权归学校所有,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以上即为小学生公共礼仪评比方案,希望各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共同为培养具有良好礼仪素养的小学生而努力。
2024年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细则第一章引言1.1 目的“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活动旨在培养和弘扬小学生的良好文明礼仪习惯,营造整体文明、和谐、和善的校园氛围。
1.2 参与对象本评比活动面向全校小学生,包括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
第二章评比项目2.1 晨会礼仪学生晨会礼仪是评比的重要项目之一。
评比时,学生将参与者分为主持人、国旗护卫队、唱国歌小组等角色,并通过才艺表演、主题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在晨会礼仪方面的才能和修养。
2.2 课间行为礼仪本项目旨在考核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的行为规范,包括队伍队形整齐、守时等表现。
2.3 餐桌礼仪通过评比餐桌礼仪规范,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让他们懂得尊重食物、懂得与他人共进餐时的合作和尊重。
2.4 社交礼仪此项目考核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家长等其他人交往时的礼貌表达和行为规范,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2.5 其他特殊项目此项目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设定,如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旨在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并要求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良好的文明礼仪。
第三章评分标准3.1 评分体系本评比活动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包括自评和外部评委评分。
自评占总分的20%,外部评委评分占总分的80%。
3.2 自评学生需在评比前进行自我评价,该评价将作为参考因素纳入最终评分中。
自评内容主要包括自身在不同项目中的表现、努力程度等。
3.3 外部评委评分外部评委将根据参与学生在各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分,并基于其礼仪表现、修养、参与度等因素进行评判。
3.4 评分细则各项目的具体评分细则将根据实际进行调整,鼓励学生参与各项目的改进和创新。
第四章奖项设置4.1 优秀奖评比活动将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和评分,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奖,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4.2 决赛奖根据各评比项目的最终得分,评选出每个年级的决赛奖,对于在所有项目表现最出色的学生予以奖励和表彰。
4.3 特别贡献奖评比活动将根据学生在评比过程中的特殊贡献和表现,设立特别贡献奖,表彰其对于文明礼仪的推广和培养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一、背景及目的文明礼仪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人们素质的体现。
为了加强学校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起良好的学风和社会形象,学校决定开展“文明礼仪好少年”评比活动。
二、评比对象本次评比活动面向全校学生,按照年级进行分组评比。
三、评比内容1.文明礼仪行为表现:(1)说话文明:尊敬师长和同学,用文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避免争吵和冲突。
(2)待人礼貌:对待他人友善、礼貌,不欺负、捉弄他人。
(3)守时守秩序:按时到校,按时完成各类学校布置的任务,遵循纪律和规则。
2.社会公德行为表现:(1)关爱他人:热心助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或老师。
(2)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不随意毁坏公共设施和他人财物。
(3)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关注社区的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等。
四、评比标准1.文明礼仪行为表现(满分60分)评比参考因素:言语文明得体;待人礼貌友善;守时守秩序2.社会公德行为表现(满分40分)评比参考因素: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五、评比流程1.学生报名阶段:组织学生报名参加评比活动,报名时间一周,学生需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简单的自我描述,明确报名的意义和目的。
2.初选阶段:由班级代表组成初选评审团,根据学生报名表中自我描述和班级老师的推荐,初步筛选出10名初选学生,代表班级进入决赛。
3.决赛阶段:决赛阶段将进行评委评审和同学群众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如下:(1)评委评审:由学校邀请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和校友代表组成评审团,对决赛学生进行展示环节和问答环节的综合评审。
(2)同学群众评审:决赛学生在决赛现场进行展示环节,让所有同学进行评议。
评议方式为匿名投票,投票结果占最终评分的一定比例。
4.结果公布:评比活动结果将在评选结束后的一周内公布,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公示。
六、奖励措施1.“文明礼仪好少年”证书:评选出的冠、亚、季军学生将获得学校颁发的“文明礼仪好少年”荣誉证书。
三小文明礼仪之星评比办法范本一、评比目的为了激励和表彰三小学生遵守文明礼仪,树立良好的行为示范,提高全体学生的文明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特制定此评比办法。
二、评比对象评比对象为我校三小学生(包括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三、评比内容评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室行为礼仪评比每周班主任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定,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三小文明礼仪之星。
2. 操场行为礼仪评比每月举行一次操场行为礼仪评比活动,评选出在操场上文明守规的三小文明礼仪之星。
3. 课外活动礼仪评比每学期举办一次课外活动礼仪评比活动,评选出在各类课外活动中表现出色的三小文明礼仪之星。
四、评比标准评比标准根据学生在各项行为礼仪中的表现进行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尊敬师长:学生对老师和家长的尊敬程度。
评定标准:言语恭敬,行为有礼,尊重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和指导。
2. 乐于助人:学生是否乐于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困难和需要。
评定标准: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困难并尽力提供帮助。
3. 合作精神: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和谐共处。
评定标准:愿意与他人配合,乐于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
4. 规矩守纪:学生是否守纪律,遵守规定和规章制度。
评定标准: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违反课堂纪律,自觉服从班级组织。
五、评选办法1. 教室行为礼仪评比:每周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结合评比标准,评选出一名三小文明礼仪之星。
评选结果将在班级公示,并随机抽取一位学生赠予奖品。
2. 操场行为礼仪评比:每月举办一次操场行为礼仪评比活动,由班级班委会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和互评。
评选出每个年级的三小文明礼仪之星,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3. 课外活动礼仪评比:每学期举办一次课外活动礼仪评比活动,由班级班委会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和互评。
评选出每个年级的三小文明礼仪之星,并在学校庆典活动中颁发奖品。
六、奖励措施评选出的三小文明礼仪之星将得到以下奖励措施:1. 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
2023年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细则第一章:评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1.1 目的: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活动旨在引导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树立模范榜样,推动校园文明风尚的形成。
1.2 意义:(1)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礼仪修养,培养优秀的行为习惯;(2)激励学生争做文明礼仪的表率,争取校内外的认可和尊重;(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育人合力;(4)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整体形象。
第二章:评比对象和条件2.1 评比对象:本次评比活动面向全体小学生,共分以下年级组别:一年级至六年级。
2.2 评比条件:(1)评比对象必须具备良好的纪律和自律意识,尊重师长和同学;(2)评比对象需积极向上,乐于助人,主动参与校园活动;(3)评比对象在学习和社交方面表现突出,且具备较高的领导能力;(4)评比对象在校规校纪和礼仪礼节方面无违纪行为。
第三章:评选程序和方法3.1 评选程序:(1)推荐阶段: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提出评选推荐名单,并列明推荐理由。
(2)初选阶段: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推荐名单进行初步筛选,并进行公示,接受家长和学生的监督和反馈。
(3)复选阶段:经过初选的名单将进行深入评估和考察,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在校园文明建设中的贡献等。
(4)公示阶段:将评选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反馈。
(5)表彰阶段:根据评选结果,对符合评选条件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3.2 评分方法:(1)综合素质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道德品质等进行全面评估。
(2)自我评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对评选要求的理解,填写个人自评表,以展示自己的努力和进步。
(3)师生评价:由班级教师对学生进行评语和评分,包括学生在班级活动、帮助同学等方面的表现。
(4)家长评价:家长可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和个人发展进行反馈。
第四章:评选标准和指标4.1 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小学“文明礼仪之星”评比细则模版一、背景介绍:为了鼓励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提倡文明待人、礼貌相处的行为习惯,本校决定举办“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活动。
二、评比目的:通过评比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礼仪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交交往能力和素质水平,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
三、评选标准:1. 行为规范类:(1) 守时:每天准时到校,上课不迟到、早退,按时完成作业等。
(2) 整洁卫生: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垃圾分类,经常清洁个人卫生,注意个人形象和仪容仪表。
(3) 尊敬他人:礼貌待人,尊重师长和同学,遵守公共场合礼仪,与人和睦相处。
2. 语言交际类:(1) 礼貌用语:与人交流时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对不起等。
(2) 合理表达:学会倾听他人,学会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冲突和误解。
(3) 团队合作:积极参与集体活动,遵守集体规则,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3. 社会习惯类:(1) 公共场合秩序: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等候,礼让他人,不乱扔垃圾等。
(2) 注重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和浪费食物。
(3) 健康生活方式:经常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拒绝不良嗜好。
4. 活动参与类:(1) 积极参与校内活动:踊跃报名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和社团,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特长。
(2) 乐于助人: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生活、学习情况,倡导互相帮助。
(3) 文明网上行为:文明使用互联网,遵守网络规则,不传播不良信息,遵守网络道德。
四、评选流程:1. 宣传阶段:(1) 制作宣传资料,宣传评选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标准。
(2) 在学校公示栏、班级通知栏等处张贴宣传海报,提醒学生关注评选活动。
2. 报名阶段:(1) 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评选活动,填写报名表格,并附上个人简介和自荐理由。
(2) 班级教师审核报名表,确定报名名单。
3. 初评阶段:(1) 小组教师根据评选标准对报名学生进行初步评估,筛选出优秀者进入面试阶段。
2024年小学学生“行好礼”评比实施方案如下:
一、评选对象
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均可参与评选。
评选项目:
1. 诚信礼貌
评选标准:在与人交往中,态度友好,诚实守信,恪守承诺。
2. 礼让他人
评选标准:乐于助人,尊重他人,善于表达感谢与道歉。
3. 礼仪规范
评选标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基本礼仪,尊重师长,礼貌待人。
评选方式:
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内部评选,确定每班的获奖名单。
根据获奖名单,评选出全校“行好礼”示范生并进行奖励。
奖励措施:
对于获奖学生,学校可给予书籍、文具等奖品。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特别活动表彰他们的优秀表现。
二、宣传推广
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班会、家长会等途径,宣传“行好礼”评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鼓励他们主动行好礼。
三、评选周期
每学期进行一次“行好礼”评选活动,旨在持续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语
通过“行好礼”评选活动,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愿所有参与评选的学生都能行好礼,做个绅士/淑女!。
夏李乡实验学校文明礼仪检查标准标准及评比方式一、小学生“家校文明礼仪”评比标准(1)热爱祖国,会唱国歌。
升降国旗时做到脱帽、立正、行礼。
(2)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让路(集体活动时除外)。
进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经允许后再进人;离校时与老师道再见。
(3)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友爱互助。
不打架,说话文明。
(4)就餐要守秩序,先人后己,不争先恐后,不高声喧哗,不留剩菜剩饭;饭后,要轻放餐盘,且要整齐。
(5)遵守课堂、课间纪律,排队做到静、齐、快,集会时要静听。
领奖或递送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
(6)对人说话和气,有礼貌。
会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
(8)对待客人主动问好,热情引路,不围观,不尾随。
(9)不贪小便宜,拾金不昧。
未经别人同意,不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
(10)按时到校、离校。
服装整洁,不穿拖鞋和背心。
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
(11)回家路上不逗留,要准时返家。
外出时,要先经父母同意。
(12)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早晨应问候“爸妈,早上好!”夜晚睡觉前应说:“晚安”,离家前或跟父母分别时说:“再见”或“爸妈,我去了”,回家应说:“我回来啦!”平时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13)在家要按时作息,起床后自己整理好床铺、打扫好居室卫生。
(14)对父母说话要诚实,做错事要勇于承认,进行自我批评。
要简单地向家长汇报一天的学校生活,作业、试卷要主动请家长过目。
(15)要虚心听取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有不同意见可以耐心地与家长交换,但不要耍脾气、赌气,更不应跟家长顶嘴。
(16)父母、他人为自己做事情,应该很有礼貌地向他们道谢。
二、评比方式评比分个人和集体两个项目,即“文明礼仪标兵”和“文明礼仪示范班”。
每学期评比两次,分别在期中和期末。
通过自评和校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小学学生文明礼仪督查方案一、背景介绍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文明礼仪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推进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我校制定了小学学生文明礼仪督查方案。
二、督查目的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礼仪观念,提高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2. 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倡导和传承文明礼仪传统,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三、督查内容1. 课堂行为规范1.1 准时到课,尊重老师和同学。
1.2 端正坐姿,保持整齐的姿态,认真听讲。
1.3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吃零食、说闲话等不良行为。
1.4 行进过程中保持安静,不乱动、不乱扔垃圾。
2. 餐厅礼仪2.1 餐前准备,自觉排队、领取餐具,保持桌面整洁。
2.2 注意进食姿势,嘴饭不太多,不吹食物、不大声喧哗。
2.3 用餐结束后,清理自己的餐具和餐桌,保持卫生。
3. 卫生与环境保护3.1 自觉倡导文明用水,勤俭节约。
3.2 自觉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乱丢垃圾、乱涂乱画。
3.3 珍惜公共设施,自觉保持教室、厕所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卫生。
3.4 培养学生主动扫地、擦桌的好习惯,保持整洁的校园环境。
4. 社交礼仪4.1 尊敬师长和长辈,礼貌交流,言行举止文明。
4.2 尊重他人的隐私,不随意触碰、打闹。
4.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四、督查计划1. 制定督查时间表,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督查。
2. 由校领导、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共同组成督查组,负责督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督查内容可以通过校内巡查、班级考核、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进行。
4. 督查时应注重问题指导和个别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礼仪观念。
5. 督查结果要及时向全体师生公示,并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督查评估1. 每个学期结束后,由督查组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表现进行评估。
小学生文明礼仪检查标准及评比方案
1、第一阶段评比标准
小学生不同年段“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评比标准
一、二年级的评比标准及要求
l、认识国旗、国徽,并知道国旗、国徽的含义;升降国旗时做到脱帽、立正、行礼。
2、爱父母,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
与父母分别时道再见,回到家主动跟父母打招呼。
3、爱老师,听老师的话,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4、爱同学,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5、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
6、待人要热情,有礼貌,会用简单的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果皮纸屑。
8、诚实、不说慌,知错就改。
9、未经别人同意,不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
10、不贪小便宜,拾金不昧。
11、按时到校,不迟到。
遵守课堂纪律,服装整洁。
12、放学后,学生离校一律排路队。
回家路上不逗留,要准时返家.
三、四、五年级的评比标准及要求
1、热爱祖国,会唱国歌。
升降国旗时做到脱帽、立正、行礼。
2、要体贴尊敬父母,听父母的话。
与父母分别时道再见,回到家主动
跟父母打招呼。
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3、爱教师,听从老师的教导,见到教师主动打招呼,在教室、楼道、操场见到老师要主动让路,见到老师拿多种教具时,要主动帮忙。
4、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先人后己。
5、热爱劳动,在校参加公益劳动为集体做好事,在家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学会铺床,叠被、洗手帕、红领巾等小件物品。
6、尊重他人。
对人说话和气,有礼貌。
会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帮助有困难的人.尊老爱幼,友爱互助。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
8、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客人、家长与老师谈话时,学生不插话,不围观。
9、初步学会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
10、不贪小便宜,拾金不昧。
未经别人同意,不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
11、要按时到校,不迟到。
遵守课堂纪律,服装整洁。
13、受奖时,少先队员要行队礼,双手接受奖品,并表示感谢。
14、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不乱涂乱画。
2、第一阶段评比方式
评比分个人和集体两个项目,即“文明礼仪标兵”和“文明礼仪示范班”。
每学期评比两次,分别在期中和期末。
通过自评和校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小学生文明礼仪检查标准及评比方案(二)
1、第二阶段评比标准
小学生“家校文明礼仪”评比标准
(1)热爱祖国,会唱国歌。
升降国旗时做到脱帽、立正、行礼。
(2)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让路(集体活动时除外)。
进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经允许后再进人;离校时与老师道再见。
(3)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友爱互助。
不打架,说话文明。
(4)就餐要守秩序,先人后己,不争先恐后,不高声喧哗,不留剩菜剩饭;饭后,要轻放餐盘,且要整齐。
(5)遵守课堂、课间纪律,排队做到静、齐、快,集会时要静听。
领奖或递送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
(6)对人说话和气,有礼貌。
会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
(8)对待客人主动问好,热情引路,不围观,不尾随。
(9)不贪小便宜,拾金不昧。
未经别人同意,不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
(10)按时到校、离校。
服装整洁,不穿拖鞋和背心。
上放学路上戴好小黄帽和校徽,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
(11)放学后,学生一律排路队离校。
回家路上不逗留,要准时返家。
外出时,要先经父母同意。
(12)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早晨应问候“爸
妈,早上好!”夜晚睡觉前应说:“晚安”,离家前或跟父母分别时说:“再见”
或“爸妈,我去了”,回家应说:“我回来啦!”平时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13)在家要按时作息,起床后自己整理好床铺、打扫好居室卫生。
(14)对父母说话要诚实,做错事要勇于承认,进行自我批评。
要简单地向家长汇报一天的学校生活,作业、试卷要主动请家长过目。
(15)要虚心听取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有不同意见可以耐心地与家长交换,但不要耍脾气、赌气,更不应跟家长顶嘴。
(16)父母、他人为自己做事情,应该很有礼貌地向他们道谢。
2、第二阶段评比方式
评比分“家校文明礼仪标兵”
和“文明礼仪示范班”两个项目。
每学期评比两次,分别在期中和期末。
通过自评和校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在家的表现班主任通过“学生在家情况反馈表”、家访或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了解。
各班同学根据学校制定的文明礼仪评比标准,在学生对照标准自评的基础上,学校通过联评,评出“家校文明礼仪标兵”(每班级5人)和“文明礼仪示范班”(每年级段2班),并进行隆重的表彰。
社会礼仪检查标准及评比方式(三)
1、第三阶段评比标准
小学生《社会文明礼仪》评价标准
(1)遵守交通规则,骑车不违章,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不在公路上玩耍和追跑打闹。
看见老人、小孩、盲人过马路,应主动前往帮助。
(2)走路、骑车不小心碰了人,应说:“对不起”。
(3)遇见外地人问路,应热情回答并指引。
(4)遇见客人要有礼貌,热情大方,不围观尾随,不妄加评论。
(5)乘公共车、船时主动购票,不要与人争抢座位。
对待老、幼、妇、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尊重帮助残疾人。
(6)遵守公共场所秩序,购票、购物、乘车要按顺序排队。
出入时不拥挤。
(7)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8)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不乱涂乱画。
(9)爱护庄稼、花草、树木。
到公园游玩,不摘花折枝,也不在树干上刻字。
(10)保护有益动物。
不打鸟、不掏鸟窝。
(11)观看演出和比赛,不大声喧哗,不吹口哨,不喝倒彩,不随便走动,保持安静,演出结束时鼓掌致谢。
(12)参观游览时要守纪律,不随便触摸展物,瞻仰烈士陵墓要保持肃穆。
(13)与人讲话要态度和蔼,不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
(14)损坏了别人的东西应主动道歉、并赔偿。
(15)不进电子游戏厅。
文明礼仪“四项十六条”操作细则
文明用餐
1、用餐无声音放午学后,班主任立即到场,做到队伍整齐无声音,分发餐盘有秩序,安安静静进午餐,餐盘摆放无声音,回来路上不追跑。
2、盘内无剩菜爱惜粮食不浪费、营养全面不挑食,盘内不留剩饭菜,米饭不够再去盛。
3、桌面无饭粒盘内饭菜要吃光,讲究卫生桌面净,餐桌上面无饭粒。
4、场地无残汤端好餐盘慢步走,盘内菜汤不泼洒,保持清洁讲卫生。
文明校园
5、墙面无污痕爱护墙面讲文明,不在墙上乱涂乱画;整洁区内的墙面由各班级做好保洁工作,发现污迹及时处理。
6、地面无污迹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杂物。
7、廊道无追逐课间休息讲文明,不在廊道上追逐打闹,高声喊叫。
8、校内无纸屑纸屑杂物不乱丢,地面干净无纸屑,发现纸屑主动捡,人人爱校讲文明。
文明用厕
9、槽外无便液大小便要入槽,不能随意把大小便洒在槽外,男生特别要注意。
10、坑内无便迹大便后及时冲洗干净,做到坑内无便迹。
11、厕门无损坏爱护厕所里的一切公物,厕所内的门要轻开轻关,有损坏照价赔偿。
12、厕所无臭味便后及时冲干净,保持清洁无臭味,厕所外的水槽及台面要每天清洗,保持干净。
文明新人
13、指甲无黑泥指甲每周剪一次,饭前便后要洗手,指甲干净无黑泥。
14、脖子无脏痕洗澡及时讲卫生,身子干净无气味,脖子耳根无脏痕。
15、衣袖无污迹衣服脏了勤换洗,保持清洁讲文明,衣袖、胸前无污迹。
16、鞋子无泥尘不穿拖鞋上学校,鞋子脏了勤换鞋,保持清洁无泥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