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时差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679.00 KB
- 文档页数:13
时差的计算方法:两个时区标准时间(即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
比如中国是东八区(+8),美国PST是西五区(-8),两地的时差是16小时,北京比纽约要早16个小时;如果是美国实行夏令时的时期,相差15小时。
美国夏令时期间:4月的第一个星期日~10月最后的星期日一、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1.找两地的经度差:(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在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和小于180°时),或经度差=180°—两经度和。
(两经度和大于180°时)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H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
二.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1)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
即:度数大的在东。
(2)同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
即:度数大的在西。
(3)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如果和小于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如果和大于180°,则经度差=(360°—和),且东经在西,西经在东;如果和等于180,则亦东亦西。
地球有东西半球之分,它自转一周迎来了白天和黑夜,需要花费24小时。
当东半球在阳光照跃下处在白昼时,西半球却是一片漆黑;随着地球的自转,东半球将进入黑夜,西半球就迎来了新的曙光。
东西半球之间存在着时差,如何计算这种时差得从日界线说起。
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或国际改日线。
地球上各处因东西位置不同,日出时刻有早有晚。
为了避免这种差异造成日期上的紊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将经度180°子午线(此线也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一)作为日期变更的界线。
这是地球上的一条无形的又富有神奇色彩的线,其东西两侧相距咫尺,但日期却相差一整天。
时差的计算资料范文时差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时间之间的差异。
由于地球自转一圈共需24小时,因此把地球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经度每向东或向西移动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以下是关于时差计算的详细资料。
1.全球时区分布全球共有24个时区,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为基准。
东半球的时区编号为东经0至12时区,西半球的时区编号为西经0至12时区。
中国所处的东经120度的时区称为东八区,相对于GMT时间提前8小时。
2.时差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差的方法是通过比较两个地点的经度差异来确定。
首先,确定目标地点的经度,并与参考地点的经度相减。
然后按照“每15度为1小时”的比例进行换算,得到目标地点与参考地点的时差。
3.需要注意的因素时差在不同季节可能会有变化,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中也可能会有夏令时的调整。
夏令时是指在夏季将时间调快1小时,以便充分利用白天的更多时间。
夏令时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因国家和地区而异,需根据当地的规定进行调整。
4.不同地理区域的时差世界上不同地理区域的时差差异很大。
例如,中国与美国东部相隔12个小时,中国与英国相隔8个小时。
在跨时区旅行时,需要根据时差调整行程计划并适应新的时间。
5.时差对生活的影响时差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当人们跨越多个时区进行长途飞行时,可能会出现“时差反应”。
这是由于人体的生物钟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新的时间区域。
时差反应可能导致疲劳、失眠、消化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6.如何缓解时差反应为了减轻时差反应,一些人采取了一些措施。
例如,提前几天调整睡眠时间,逐渐适应目标地的时间区域。
在飞行期间,尽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
在到达目标地后,尽快适应当地时间的节奏,以便早日恢复正常。
总而言之,时差是因为地球自转造成不同地区之间时间差异的现象。
通过计算地点经度差异,可以确定两地之间的时差。
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和适应新的时间区域是缓解时差反应的有效方法。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怎么计算:
1.自由时差= 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2.总时差=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
计算方法:
(1)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总时差应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2)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时区的计算方法教你怎么计算时差时区是根据地球自转和国际标准时间(UTC)的差异来划分的。
由于地球自转的每个时间带上的时钟是不同的,所以在划分时区时,全球被划分为24个主要时区。
每个时区都与UTC进行比较,并在其基础上加减若干小时以确定当地时间。
以下是时区计算方法的详细解释:1.判断所在的区域或国家所属的时区。
不同国家和区域可能处于不同的时区。
例如,中国所属的时区是中国标准时间(CST)或中国夏令时(CST+1),而美国纽约所属的时区是东部标准时间(EST)或东部夏令时(EST+1)。
2.确定UTC时间。
UTC是国际标准时间,是格林威治时间(GMT)的精确替代。
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时间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来获取当前的UTC 时间。
3.确定所在时区相对于UTC的偏移量。
每个时区都有一个与UTC的固定差异值。
例如,中国标准时间是UTC+8,华盛顿特区则是UTC-5、这意味着中国比UTC慢8小时,而华盛顿比UTC快5小时。
4.计算时差。
将所在时区的UTC偏移量加减到当前的UTC时间上,就可以得到当地的时间。
例如,如果当前UTC时间是10:00,而所在时区是UTC+8,则当地时间将是18:00。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区使用夏令时制度,夏季时会将时间调快一小时。
因此,当计算时差时需要考虑夏令时的影响。
夏令时的开始和结束日期通常在每年的特定时间段内进行,具体时间取决于当地政府的决定。
在这些特定日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时差。
以下是一些计算时差的示例:1.假设我的所在地为柏林,而当前的UTC时间是14:00。
-柏林属于中欧时间(CET),UTC偏移量为+1-将UTC偏移量+1加到当前的UTC时间上,得到柏林的当地时间为15:00。
2.假设我的所在地为纽约,而当前的UTC时间是16:00。
-纽约属于东部标准时间(EST),因此UTC偏移量为-5-将UTC偏移量-5加到当前的UTC时间上,得到纽约的当地时间为11:00。
时区与时差的计算时区是为了统一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时间而设立的,并以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地的时间作为标准。
由于地球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所以将地球等分成了24个时区,每个时区约相差15度经度。
根据时区的不同,每个地区的时间也就有所差异,这就是所谓的时差。
时差计算主要通过计算不同地区的经度差来确定。
每经过一个时区,时间差一小时。
地球上共有东经0度至东经180度和西经0度至西经180度的经线,计为正数为东经,负数为西经。
东经0度即为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地,并以其为基准确定其他时区的时间。
以东经120度为例,计算与格林尼治时间的时差。
东经120度所在的地区通常称为UTC+8时区(协调世界时加8小时)。
假设格林尼治时间为早上8点,即UTC 8:00。
由于东经每过15度经度差一小时,东经120度相对于0度(即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地)的时差为8小时。
所以当格林尼治时间为8点时,东经120度的时间为UTC+8:00。
同理,我们来计算西经90度的时差。
西经90度所在的地区通常称为UTC-6时区,因为相对于格林尼治时间,这个时区晚了6小时。
假设格林尼治时间为中午12点,即UTC 12:00。
由于每经过15度时间差一小时,所以西经90度相对于0度的时差为-6小时。
当格林尼治时间为12点时,西经90度的时间为UTC-6:00。
除了通过经度差计算时差,还需要注意夏令时的调整。
夏令时是指在夏季将时间调快一小时,以节约能源。
具体夏令时的使用以及调整时间的规则因国家和地区而异,在夏令时期间,时区的时间计算会有所不同。
总结起来,计算时区与时差需要确定所在地区的经度,与标准时间相比较,计算经过的时区数和夏令时的调整。
通过这些计算,我们能够准确地确定不同地区与格林尼治时间或其他时区的时差。
时差的计算在跨国旅行、跨时区通讯以及全球化业务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掌握时差计算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并避免时间上的混乱和误解。
因此,了解时区与时差的计算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地理时差怎么计算
1、计算时差: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注:其中东时区用正数表示,西时区用负数表示)。
2、计算区时:要求时区区时=已知时区区时±时差(注:要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最东为东12区,则要求时区区时=已知时区区时+时差,反之相减)。
举例:已知北京时间为3月26日5点,求东十区,东一区,西五区区时。
东十区与东八区时差:10-8=2(注: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其中东时区用正数表示,西时区用负数表示)
东十区区时:5+2=7,即3月26日7时(注:要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最东为东12区,则要求时区区时=已知时区区时+时差,反之相减)
东一区与东八区时差:8-1=7
东一区区时:5-7→24+5-7=22,即3月25日22时(注:5-7不够减,则从前一天借24小时再参与计算)
西五区与东八区时差:8-(-5)=13
西五区区时:5-13→24+5-13=16,即3月25日16时。
时差的计算资料范文时差(Time difference)是指地球上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
由于地球自转的不连续性以及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导致地球上的不同地方在同一时间所处的位置不同,因此在不同地点的时间会有所差异。
时差通常以小时(h)为单位表示。
一、经度差异法经度是衡量地理位置东西方向的量,全球被等分为360°。
经度差异法是指根据两个地点所处的经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时差。
1.每经过15°经度,时差就会发生1小时的变化。
例如,当你从东经30°的地方(比如中国上海)旅行到东经45°的地方(比如日本东京),时差将会是1小时(45°-30°=15°,15°/15°=1小时)。
2.如果移动的方向是从东经到西经,或从西经到东经,时差的计算会有所不同,因为经度的取值范围是-180°到+180°。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从一个时区到另一个时区的过渡,通常每个时区跨度经度约为15°。
例如,当你从西经170°的地方(比如美国夏威夷)旅行到东经170°的地方(比如美国阿拉斯加),时差将会是23小时(170°+180°+170°=520°,520°/15°=34.67小时,取整数部分即为时差,34小时-11小时(两个时区的差异)=23小时)。
二、时区法世界上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宽度大约为15°经度。
时区法是指根据地点所属的时区,计算它们之间的时差。
1.每个时区都有一个标准时间,通常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为基准。
位于东经0°经线上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所在地为GMT+0时区,其它时区依次以东经15°为间隔。
2.通过查看时区表,可以确定两个地点所属的时区,进而计算它们之间的时差。
三、夏令时/冬令时调整夏令时(DST)是指在夏季将时钟调快一小时,以充分利用日光时间,节约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