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知识培训资料共32页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22
铅酸蓄电池知识培训1、铅酸蓄电池的开展历史和现状2、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定义3、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分类4、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基本原理5、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功用参数6、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自放电7、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8、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设计9、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10、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容量的影响要素11、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失效形式12、阀控铅酸蓄电池的运用13、bosfa2V系列电池引荐运用条件及维护方式14、bosfa12V系列电池引荐运用条件及维护方式15、阀控密封蓄电池在维护进程中应留意的一些效果16、电池的装置进程、放电进程及本卷须知17、相比同类产品的优势18、bosfa蓄电池的参数设置及维护管理铅酸蓄电池的开展历史和现状蓄电池是1859年由普兰特(Plante)发明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铅酸蓄电池自发明后,在化学电源中不时占有相对优势。
这是由于其价钱昂贵、原资料易于取得,运用上有充沛的牢靠性,适用于大电流放电及普遍的环境温度范围等优点。
到20世纪初,铅酸蓄电池历经了许多严重的改良,提高了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高倍率放电等功用。
但是,启齿式铅酸蓄电池有两个主要缺陷:①充电末期水会分解为氢,氧气体析出,需经常加酸、加水,维护任务繁重;②气体溢出时携带酸雾,腐蚀周围设备,并污染环境,限制了电池的运用。
近二十年来,为了处置以上的两个效果,世界各国竞相开发密封铅酸蓄电池,希望完成电池的密封,取得洁净的绿色动力。
1912年ThomasEdison宣布专利,提出在单体电池的上部空间运用铂丝,在有电流经过时,铂被加热,成为氢、氧化合的催化剂,使析出的H2与O2重新化合,前往电解液中。
但该专利未能付诸完成:①铂催化剂很快失效;②气体不是按氢2氧1的化学计量数析出,电池外部仍有气体发作;③存在爆炸的风险。
60年代,美国Gates公司发明铅钙合金,惹起了密封铅酸蓄电池开发热,世界各大电池公司投入少量人力物力停止开发。
三丽高科电源有限公司工人技术培训教材铅酸蓄电池基本知识具体为:一、化学电源及其分类二、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史三、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原理四、铅酸蓄电池制造的工艺流程五、铅蓄电池原材料、半成品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六、铅蓄电池的主要型号及其标志的意义七、铅蓄电池的应用领域八、铅酸蓄电池基本术语九、铅酸蓄电池使用维护基本知识一、化学电源及其分类1、定义化学电源是一种把化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直接转换成低压直流电能的一种装置。
2、工作原理化学电源就是一个能源转换的装置。
放电时,电池内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并将电能供应给负载;充电时,外界的电能在电池内部转换成化学能并储存起来。
3、基本组成(1)正极(2)负极(3)电解质(4)隔膜(5)外壳4、分类化学电源有不同的方法:⑴按活性物质的保存方式分类。
活性物质保持在电极上①非再生型一次电池(如锌-锰电池)②再生型二次电池;(如铅酸蓄电池)活性物质连续供给电极①非再生型燃料电池②再生型燃料电池;⑵按电解质种类分类①碱性电池。
电解质为碱性溶液的电池(如镉-镍电池)②酸性电池。
电解质为酸性溶液的电池(如铅酸电池)③中性电池。
电解质为中性溶液的电池(如硅能电池)④有机电解质电池。
电解质为有机电解质电池(如锂电池)⑶按化学电源的工作性质及贮存方式分类①原电池:电池经过放电后,不能用充电的方法使两极的活性物质恢复的初始状态,即反应是不可逆的,因此两极上的活性物质只能利用一次。
原电池的特点是小型,携带方便,但放电电流不大。
一般用于仪器及各种电子器件。
(如锌-银电池)②蓄电池:电池工作时,两极上进行的反应均为可逆反应。
因此可用充电的方法使两极活性物质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获得再生放电的能力。
这种充电和放电能够反复多次,循环使用。
(如铅酸蓄电池)③贮备电池: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和电解质在贮存期间不能直接接触(热电池除外),直到使用时才能借助动力源作用于电解质。
使电池“激活”,所以这种电池也称为激活电池。
铅酸蓄电池培训讲义一、铅酸蓄电池基本原理1.蓄电池也称为二次电池,是相对于原电池(一次电池)而言。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当其内部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耗损到一定程度,其寿命便告终止,无法再将原来的化学能予以恢复。
蓄电池是其将储存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后(放电: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当采用充电装置对其输入直流电能时,又可将耗损的化学能予以恢复(充电: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可以完成多次充放电循环。
2.铅酸蓄电池是以铅及其合金、硫酸为主要原料的蓄电池,其正极活性物质为深褐色或棕褐色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为灰色绒状铅,电解质为稀硫酸。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基本结构为:电池槽盖、正负极板、汇流排、玻璃纤维隔板、稀硫酸电解液、铅零件、端极柱、安全阀等。
3.铅酸蓄电池的型号命名与识别,见表1。
表14.铅酸蓄电池充放电机理:放电:加负载将蓄电池正负极连通后,由于正极电势高,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通过负载产生电流。
同时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绒状铅被氧化,释放出电子,其电化学反应式为:Pb+HSO4--2e=PbSO4+H+;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接受从电池负极输送过来的电子,二氧化铅被还原,其电化学反应式为:PbO2+3H++HSO4-+2e=PbSO4+2H2O。
伴随着电化学反应的发生,正极(进行阴极过程)的二氧化铅活性物质和负极(进行阳极过程)的绒状铅活性物质均转化成硫酸铅,电解液中硫酸被消耗,视比重变低。
充电:给电池附加一电压值高于电池电动势的外部直流电源回路,电源正极与电池正极相连、电源负极与电池负极相连,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蓄电池负极,蓄电池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化学反应式为:PbSO4+H++2e=Pb+HSO4-;蓄电池正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化学反应式为:PbSO4+2H2O-2e= PbO2+3H++HSO4-。
伴随着电化学反应的发生,正极(进行阳极过程)和负极(进行阴极过程)的硫酸铅逐渐被溶解,分别生成二氧化铅和绒状铅,同时发生水的电解和硫酸的生成,电解液浓度增加。